Workflow
全要素生产率(TFP)
icon
搜索文档
国际媒体沙龙 | 探究中国经济转型新动态
搜狐财经· 2025-07-22 23:20
中国经济转型路径与展望 - 活动聚焦中国经济转型的宏观背景、机遇挑战及政策方向,17家国际媒体参与[2] - 专家包括刘俏、颜色、唐遥等学者,分别从生产率、通缩、消费等角度分析[2] 全要素生产率竞争 - 中美贸易摩擦本质是全要素生产率(TFP)竞争而非贸易失衡,中国需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结构改革提升TFP增速至2%以支撑5%的GDP可持续增长[4] - 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仅10%(中国27%),希望通过扩大制造业规模将TFP增速从低于1%提升至1%以上[4] - 中国需从生产供给导向转向需求侧改革,实现可持续、绿色且以人民为中心的均衡[5] 通缩压力与结构性问题 - 中国面临通缩压力:CPI转负、PPI下降,2025年上半年GDP增长5.3%但零售额仅增5%、投资增长2.8%[6] - 通缩呈现结构性特征: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需求转向高端领域,资源错配导致劳动力被困传统行业[8] - 政策应对通缩但受财政约束(赤字率4%、债务率超100%),货币政策成为主要工具[8] 服务消费与贸易结构调整 - 中国服务消费占比显著低于美国,文化、旅游和体育产业有望成为拉动内需新引擎[10] - 全球贸易展现韧性,中国贸易格局多元化:与新兴经济体贸易额增长,中间品出口占比上升显示价值链扩展[10] - 特朗普关税对贸易冲击可能弱于预期[10] 转型核心议题 - 供给侧改革、福利社会建设、劳动力市场动态、通缩压力及产能过剩成为讨论焦点[12] - 活动深入探讨中国经济转型新动态,为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多元视角[13]
2024年驾驭新经济生成式AI对全球行业与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7-15 15:21
生成式AI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 生成式AI(GenAI)技术如ChatGPT正从概念走向现实,对全球经济产生深刻重塑,未来十年将显著影响生产力、行业格局和区域经济 [1] - 报告由安永发布,共42页,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推演得出结论 [1][43] 生产力革命与行业影响 - 医疗健康行业是GenAI最大受益者,预计到2033年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1.2%-2.5%,源于精准诊断、患者管理等环节的突破 [2] - 先进制造业TFP预计增长1.0%-2.4%,计算机设备和医疗设备领域受益显著,智能机器人和预测性维护等技术改变生产模式 [3] - 贸易相关行业效率提升明显,批发零售领域的AI系统可预测市场趋势并简化跨境流程 [3] - 教育、公共管理和专业服务行业也将显著受益,而农业、建筑和传统矿业增长较平缓,预计增幅仅0.2%-1.0% [6] 区域经济影响 - 到2033年全球实际GDP可能因GenAI增长0.4%-1.4%,发达亚洲与大洋洲、西欧、美国和加拿大增幅最大,分别达1.0%-2.3%、1.0%-2.2%和1.9%-2.2% [4] - 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增长有限,TFP提升仅0.05%-0.1%,因技术基础薄弱和人才储备不足 [4] - 西欧、美国和加拿大等经济体平均TFP增幅预计达0.9%-1.8%,医疗和制造业是主要增长极 [7] - 中东欧、拉美、东盟等地区表现居中,TFP增幅约0.3%-0.7% [8] 贸易与就业 - GenAI对全球贸易影响复杂,技术领先地区可扩大出口,全球经济整体增长也会带动贸易量普遍上升 [9] - GenAI会自动化部分任务,但经济整体扩张将创造更多新岗位,可能催生AI训练师、人机协作顾问等新角色 [9] 关键行业数据 - 医疗保健行业全球产出预计增长高达2.5%,教育、公共管理和专业服务也将受益 [22] - 计算机设备、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业TFP增长显著,电气和机械设备、基础金属和金属产品等行业也有不错表现 [38] - 纺织和服装、食品饮料等行业TFP增长相对较低 [38]
申万宏源王胜:我相信我们正站在中国资产长线上涨的前夜
晚点LatePost· 2025-04-09 23:09
中国资产重估逻辑的演变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华加征关税从34%提升至84%,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美国股市蒸发超6万亿美元,港股抹平年内涨幅,上证创8年最大单日跌幅[3][4] - 市场波动率激增:VIX恐慌指数冲上60点,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暴发水平[4] - 此前中国资产重估逻辑受"DeepSeek时刻"推动:恒生科技指数年初低点累计涨48%,南下资金三分之一投向阿里巴巴[8] 支撑中国资产的确定性因素 - 政策组合拳释放积极信号:降准降息、保险资金入市上限放松、"国家队"增持A股[8] - 基本面改善:一线城市房价止跌回稳提升风险偏好,广义财政赤字率升至近年高位支撑经济[8] - 产业升级与AI驱动:平台经济定位为新质生产力载体,DeepSeek等AI应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创造新需求[8][11] 市场前景与投资逻辑 - A股长期收益率均值回归预期:过去十年沪深300年化收益仅1.1%(含分红3.3%),显著低于利率债4.7%[10] - 20年大牛市前夜判断依据:地产政策边际改善、财政累积效应显现、"反内卷"优化行业竞争格局[11] - 汇率成关键变量:人民币购买力平价支撑升值预期,出口结构升级将抵消关税冲击[12] 行业与资金流向 - 科技股引领行情:港股科技股因数据场景优势成AI应用主线,A股生态链企业后续或跟进[12] - 居民存款搬家预期:2007年后首现储蓄转向股市迹象,保险/社保等长线资金加速入场[12][15] - 市场生态良性循环:高分红策略吸引增量资金,存量资金向科技股流动形成正反馈[16] 全球化与技术创新 - 中美技术竞合新形态:Transformer架构与DeepSeek算法共同推动AI进步[16] - 产业升级成果显现:华为、大疆、深度求索等企业跻身全球先进制造梯队[12] - 历史经验验证:互联网、新能源、光伏行业均诞生穿越周期的龙头企业[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