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利宝

搜索文档
3500点不破,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7-08 21:31
A股除了没法让大部分人赚钱以外,整体,还是很可爱的,至少让我省了不少红包的钱。 开个玩笑,讲正经的,今天市场非常强,原因可能主要是几个方面。 第一,全球的TACO 交易 (赌川宝继续怂) 。虽然,川宝那边昨天开始给日韩在内的国家发函,敦促其加快谈判,但市场认为从7月9日拖到8 月1日,就是怂,可以干,因此,除了美股以外,全球普涨,包括不在图片里的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等亚太市场,也齐涨。 第二,因为量化新规,憋了一天的资金,回补了 。三个迹象,一是周五融资盘走了63亿,而周一量化新规落地后,资金看小微盘没波动,昨天 63亿资金,齐齐整整全回来了;二是今天交易量重新回到1.5万亿;三是上面提到的死活不破3500点,显然和量化关系比较大,害怕突破整数位 后,触发卖出信号。 今天市场太有意思了,上午盘面不错,中午我在持有人群里说,如果下午上证破3500,就发个红包,结果, 下午上证最高点摸到了3499.89,就 差个0.11 ,有种面对空门也不射的感觉。 第三,港股那边,也有积极信号 。昨天提到,南下加仓120亿,是五一后净买入最高的一天,而看个股的话,昨天,阿里、腾讯、小米,三巨 头,纷纷获得净买入,合计超 ...
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存款特种兵转战银行理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7:42
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 近期,存款利率迎来2022年以来的第七次下调,1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曾经在坐飞机、坐高铁跨城存 钱的"存款特种兵"开始寻找"贵替",涌入市场开抢银行理财。 "现在理财产品3%的年化收益率可比存款高多了!"00后投资者小初告诉笔者:"今天周一,我定闹钟8 点59在网商银行稳利宝蹲守北银9号,结果一直刷新页面还是没抢到。" "比五月天演唱会的门票还要难抢!""理财就像兔子窝,分散保住本金最重要,受不了股市黄金波动太 大,现在工资一发我先把一半转理财。" 像小初这样的投资者还有很多,笔者发现,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银行理 财的"自来水"。 在社交平台上,年轻人们不仅会分享如何抢理财产品额度,提供保姆级操作教程,还通过数据对 比"晒"出产品收益率,在评论区讨论如何实现"稳稳的幸福"。 二季度市场数据显示,受利率下调影响,更多用户已将银行理财视为"避风港"。截至2025年6月底,银 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1.2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非银存款规模攀新高 今年5月,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落地,1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关口,部分中长期存款利率回落到2%区 间。特别是在一系 ...
网商银行稳利宝二季报:用户超400万,六成用户复购额更高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10:52
公司表现 - 稳利宝用户规模超400万人 [2][4] - 新用户复购率持续提升 每3个新用户中有2人投资两笔以上 [2] - 超六成用户复购金额比第一笔高 [2][4] - 近一年平均年化收益率2.76% 高于行业均值2.51% [3] - 5月市场震荡期间主推产品正收益比例100% 高于行业97.9% [3] - 用户持有三个月以上100%实现正收益 [3] - 产品100%为R2、R1中低风险等级 底层资产配置存款、优质债券等固收类资产 [3] 行业趋势 -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31.22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5.22% [5] - 低利率环境下更多用户将银行理财视为"避风港" [5] - 稳利宝成为低风险偏好用户投资首选 [5] 客户案例 - 音速猫将2000万元流动资金放在稳利宝 年化收益超2% [5] - 稳利宝因匹配经营周期特点 更受小微经营者欢迎 [4]
网商银行稳利宝二季度报告中,藏着近7成新用户复投的粘性法则
格隆汇· 2025-07-08 09:02
二是抗跌能力突出,在市场波动的5月份,主推产品正收益比例达到100%,超越行业平均97.9%的水 平; 三是持有体验优异,所有持有满三个月的用户均实现正收益。 支撑这些业绩的是稳利宝审慎的产品策略——平台精选的理财产品全部属于R1、R2级别中低风险产 品,底层资产主要配置存款、优质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这种策略在利率下行周期显得尤为重要,通 过避免高风险资产暴露,稳利宝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真正意义上的"避风港",其收益跑赢行业的背后是 严谨的风控体系和资产配置能力。 用户的选择是最有力的背书。二季度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正在重新思考理财的本质,在预期收 益率下调的背景下,安全性、稳定性反而成为首要考量。 当市场利率持续走低,整个理财业发展承压之际,网商银行旗下理财平台"稳利宝"却交出了一份逆势增 长的答卷。 其最新发布的二季度报告显示,平台用户规模突破400万人。更值得关注的是用户粘性指标——每3个新 用户中就有2人进行了两笔以上的投资,超6成用户复购金额高于首笔金额。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折射出 低利率时代投资者对稳健理财的真实渴望。 (来源:公司公告) 这份报告清晰展现了稳利宝在市场波动环境中的三个核心竞争 ...
网商银行“稳利宝”二季度报告:用户超400万人,每3个新用户有2人投资2笔以上
中国证券报· 2025-07-08 07:37
用户规模与复购表现 - 截至6月末,"稳利宝"用户规模超400万人 [1][3] - 每3个新用户中就有2人投资两笔以上,超6成用户复购金额比第一笔高 [1][3][5] - 用户将银行理财视为"避风港",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31.2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5.22% [3] 收益表现 - "稳利宝"近一年平均年化收益率2.76%,高于2.51%的行业均值 [2][5][6] - 持有"稳利宝"三个月以上的用户100%实现正收益 [2][5] - 5月"稳利宝"主推产品正收益比例为100%,高于银行理财全行业的97.9% [2][5][6] 产品特点与用户偏好 - "稳利宝"所选产品100%为R2、R1等中低风险等级,底层资产主要配置存款、优质债券等固收类资产 [2] - 匹配经营周期的产品特点、稳健的收益表现更受小微经营者欢迎 [3] - 田径运动品牌"音速猫"将2000万元流动资金放在"稳利宝",年化收益率超过2% [3]
“存款特种兵”正转型“理财特种兵”!
第一财经· 2025-06-17 23:19
存款利率下行与理财市场变化 - 大中小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普遍进入"1字头",利差极度收窄,促使"存款特种兵"转向理财市场,形成"理财特种兵"群体 [1] - "理财特种兵"通过高频调仓和多维度比较(如年化收益率、挂0次数等)捕捉理财收益波段,资金活跃于现金管理类、固收类产品 [1][3][4] - 典型案例:投资者将150万元从4.8%的5年期定存转投现金管理类理财,因当前定存利率低于1.8% [3] 理财产品的市场表现与投资者行为 - 微众银行活期+plus因T+0交易和高收益(如华夏理财固收纯债7R成立以来年化5.35%)受追捧,部分产品需"蹲守"额度 [4][5] - 社交平台涌现理财博主,如"老牛的躺平生活"手工更新产品数据(7日年化、挂0次数等),形成信息共享社群 [3][4] - 高性价比理财产品供不应求,例如某产品上线30分钟售罄,反映市场对收益的敏感度提升 [5] 存款搬家与理财规模扩张 - 5月人民币存款同比多增5000亿元,非银存款增加1.19万亿元(近十年高点),或反映存款向理财迁移 [11][12] - 银行理财收益率优势显现:5月加权平均年化2.57%,纯债类2.69%,现金管理类1.49%,显著高于国股行1%以下的存款利率 [12] - 机构推出短期高息产品吸引资金,如招银理财R1/R2产品七日年化达3.4%,平安理财14天产品近3月年化6.12% [12] 行业术语与产品动态 - 行话"掉价"指新发理财收益递减,"挂0"(正收益天数占比最低66%)可能因净值延迟更新或资产配置对冲 [7][8] - 现金管理类理财资产配置多元,包括债券、非标债权、优先股等,收益波动受债市和权益市场影响 [8] - 低利率常态化下,货币基金与现金类理财因"准活期+微收益"特性成为存款替代选项,推动机构加速产品创新 [11][12]
“存款特种兵”正转型为“理财特种兵”:抱团蹲额度、逐日算收益
第一财经· 2025-06-17 20:53
存款利率下行与理财市场变化 - 大中小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普遍进入"1字头",利差极度收窄,存款资金转向理财市场 [1] - 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18万亿元,同比多增5000亿元,非银存款增加1.19万亿元为近十年同期高点 [7] - 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普遍降至2%以下,难以满足"保本+略高收益"需求,资金转向风险可控、流动性强的替代性资产 [7][9] "理财特种兵"现象 - 投资者将大额存款转入理财产品,例如150万元5年期定期存款到期后放弃存款计划,转投十余只现金管理类产品 [2] - 投资者高频调仓,根据每日收益表现切换产品,理财买出股票感觉 [2] - 社交平台涌现大量理财博主,逐日跟踪银行理财产品并提供投资建议,例如"老牛的躺平生活"手工更新微众银行活期+plus等产品数据 [3] 热门理财产品表现 - 微众银行活期+plus包含16种现金管理类产品,华夏理财固收纯债7R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5.35%,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6.93% [3][4] - 招银理财R1/R2级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达3.4%,平安理财14天持有期产品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6.12% [8] - 5月银行理财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2.57%,现金管理类1.49%,纯债类2.69%,规模环比增长0.5万亿元至31.3万亿元 [9] 理财产品供需动态 - 高收益理财产品额度紧张,投资者半夜蹲守抢购,例如某产品上线半小时售罄 [4] - 银行客户经理提前通知客户准备抢购高性价比理财产品 [4] - 新发理财产品通过配置高收益债券吸引客户,但后续收益可能下降("掉价"现象) [6] 行业术语与投资行为 - "挂0"指理财产品单日收益为0,微众银行活期+plus中部分产品正收益天数占比最低仅66% [5] - "掉价"现象源于新发产品高收益债券后续被稀释 [6] - 银行理财主要投资固定收益类资产,包括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及非标债权等 [6] 市场趋势与机构布局 - 存款向理财、货币基金搬家信号明显,低利率时代增长需求超越存款安全感 [7] - 货币基金与现金类理财提速发展,推动机构加快产品创新,但需防范久期错配等风险 [9] - 监管或加强对货币基金、现金理财的审慎监管,防止恶性竞争 [9]
网商银行2024年ESG报告:AI技术重构小微金融服务
经济观察网· 2025-05-16 21:17
5月15日,浙江网商银行正式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网商银行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持续深化普惠金 融,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小微企业绿色金融发展;深入拓展农村金融市场;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持续提升客户服务水平;积极履 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以及重视员工成长与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技术创新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网商银行始终将科技投入作为重中之重,深耕小微数字金融,高效支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有力控制风险、 保障金融安全,将智能、安全的金融服务带到每一位小微客户身边。在科技创新方面,"布谷鸟"智能普惠理财系统创建时序编码器,构建小微资金流预测 大模型,准确率超95%,提升资金利用率10%。"大雁"数字金融供应链系统融入AI技术,构建产业链分析Agent,提升贷中后风险识别精准度,实现T+1风 险预警,效率提升10倍,准确率提升20%。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或隐私泄露事件。 网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金晓龙在董事长致辞中表示,2024年是网商银行落实ESG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第三年,网商银行持续在普惠小微、农村金融、 小微绿色 ...
2024年网商银行ESG报告: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金融时报· 2025-05-15 11:44
作为一家科技基因浓厚的金融机构,2024年网商银行将AI认知能力融入"大雁"供应链金融系统,构建产业图谱,刻画千行百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实现2100 万小微商家在产业链中位置的精准挂载。以最具创新精神的科创型小微企业为例,通过AI认知挖掘,网商银行识别出"杭州六小龙"上下游的小微企业200 多家,已累计发放贷款3亿多元。 3亿元在庞大的金融市场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其意义不可低估。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界的价值共识。5月15日,网商银行发布2024年ESG报告,截至2024年末,网商银行综合金融已累计 服务6851万户小微经营者。 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补充者和探索者,以及一家专注于服务小微经营者及"三农"群体的银行,网商银行过去一年在AI技术重构小微服务模式、推动绿色金 融行业标准、拓展农村金融覆盖面等领域不断突破,这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实践,成为观察中国企业界ESG的一个样本。 用科技做好"小"事 AI重构小微金融服务 过去一年AI技术的强劲发展,为金融科技的迭代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小微、普惠领域更是大有用武之地。科技成为解决金融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关键路 径。 数据显示,无论是 ...
网商银行发布2024年ESG报告:累计服务6851万户小微 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全面升级
中国经济网· 2025-05-15 10:36
5月15日,网商银行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下称ESG报告)。截至2024年末,网商银行综合金融已累计服务6851万户小微经营者,并在AI技术重构 小微服务模式、拓展农村金融覆盖面、推动绿色金融行业标准等领域实现突破。 "作为一家只服务小微和农户的银行,普惠是我们的底色。"网商银行董事长金晓龙表示,未来将持续通过科技创新降低服务门槛,推动绿色标准规模化应 用,让金融资源更公平、更高效地流向小微群体和乡村振兴一线。 综合金融:服务6851万户小微 资产管理规模破万亿 绿色金融成为网商银行2024年发展亮点。网商银行在浙江、重庆等地监管机构指导下,牵头制定《绿色小微企业评价指标规范》,借助大数据和AI能 力,为绿色评级表现好的企业,提供优惠的绿色贷款。2024年,网商银行已联合21家银行共同推广绿色小微标准。 截至目前,网商银行已为1001万小微客户提供绿色评级,累计203万小微客户获得了网商银行提供的绿色金融优惠。此外,网商银行还为4300多个绿色项 目提供"绿色中标贷",发放的资金达11.76亿元。 针对小微经营者小额、高频、灵活的金融需求痛点,网商银行构建"支付+理财+融资"的综合服务体系。截至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