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商通
icon
搜索文档
第八届进博会首设跨境电商专区 全生态赋能外贸新业态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1-18 12:52
展会核心举措 - 中国银行联合进博局在第八届进博会首次打造跨境电商专区,旨在聚合产业生态、破解服务痛点、服务全球贸易 [1] - 专区汇聚了跨境支付、跨境供应链和跨境电商等领域的头部力量,并同步落地专属金融服务 [1] - 专区作为“跨境电商优选平台”的核心载体,通过“集成生态+政策创新”模式,深度契合进博会“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的核心目标 [3] 生态构建与服务 - 中国银行聚焦“生态完整性”与“服务精准性”,邀请境内外头部支付机构、供应链服务企业、消费零售平台及知名电商平台参展,完整呈现“支付—供应链—销售”全生态链 [2] - 专区内开辟40平方米中行服务区,集中展示跨境金融核心能力,重点推广“中银跨境e商通”服务品牌 [2] - “中银跨境e商通”系列产品包括“三方通”、“跨境通”、“电商通”和“海外通”等子产品,针对跨境电商“小额高频”交易特点,创新运用开放银行思路,实现批量实时结算 [2] - 该产品已与55家境内外支付机构及跨境电商平台达成合作,为现场服务奠定产品基础 [2] 价值创造与业务实效 - 专区为全球参展商尤其是一站式服务生态,提供从跨境结算、供应链保障、线上销售到政策咨询的全链路支持,将分散的“单点服务”升级为高效的“集成解决方案” [3] - 中国银行联合海关、税务等部门提供通关便利化服务与精准政策辅导,探索优化监管模式,助力中小企业以“轻量化”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3] -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作为核心落地单位,已与7家境内外支付机构及电商平台达成合作,在合作规模和服务场景上实现双重突破 [4] - 分行将持续深化与支付机构、电商平台的协同,推动跨境金融服务与上海“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深度融合 [4]
稳外贸 促发展 交通银行全方位服务第138届广交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14:05
公司参与广交会的核心举措 - 公司以"交天下、行四海"为主题,在广交会展馆D区和B区打造科技感展厅 [2] - B区展厅重点展示区域金融服务品牌"交银湾通",为境内企业出海和外商来华提供金融支持 [2] - D区展厅设置服务展示区、业务办理区和智能互动区,提供覆盖广、层次多的金融服务 [2] 展厅服务与功能分区 - 服务展示区聚焦展示公司改革创新历史、金融"五篇大文章"实践、支付便利化成果及跨境离岸金融业务特色 [2] - 业务办理区包括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专区,支付便利化专区,乡村振兴专区等特色区域 [2] - 智能互动区安排银行卡开立、外币兑换、外卡支付、数字人民币支付体验及金融小课堂和趣味游戏 [3] 支付便利化服务 - 公司通过优化境外银行卡刷卡受理环境、强化现金服务支持、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等多维度举措,打造"支付不见外"的友好环境 [4] - 展台设立"支付便利化专区",开展"数字人民币1元购优惠活动",并提供零钞兑换服务和高效外币兑换机 [4] - 公司推广国际业务"Easy系列"线上服务品牌,涵盖"汇、兑、存、贷、证"全流程产品,实现跨境业务一站式办理 [4] - 离在岸"百汇通"业务服务支持约140种货币的跨境付款,满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小币种跨境汇款需求 [4] 跨境金融与数字化服务 - 公司依托离岸账户(OSA)、境外机构境内银行账户(NRA)等"五位一体"跨境账户服务体系,提升企业开户效率 [5] - 公司运用全牌照优势,提供全环节单证、全链条跨境贸易融资、全方位产业链金融服务 [5] - 公司发挥离岸金融优势,提供双边贷款、境外银团贷款、离岸直贷等跨境融资产品,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6] - 基于区块链技术上线"交银航贸通"平台,构建跨境支付全场景服务矩阵,推动业务线上化办理 [6] - 公司升级"电商通"服务方案,对接全球主流跨境电商平台,提升跨境电商收款服务效率 [6] 大湾区金融服务 - 公司优化"交银湾通"品牌,针对大湾区推出"汇兑通"、"企融通"、"理财通"等五大系列场景服务方案 [7] - 公司依托全球化网络与数字化技术,整合跨境支付、财富管理等核心功能,为湾区居民和企业提供一体化金融支持 [7] - 公司赴港上市及境外融资配套服务亮相广交会新品发布会,帮助中国企业打开海外市场 [7]
汇聚金融力量 推动高水平开放
金融时报· 2025-09-12 10:03
公司参展与业务展示 - 中信银行连续6年亮相服贸会 围绕金融创新开放共赢主题展示数字化智能化成果 [1] -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累计支持试点优质企业70余家 跨境贸易高水平试点业务1.3万笔规模超270亿美元 [1] - 农业银行展区突出跨境金融板块 提供跨境结算融资投资资金管理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4] - 中国银行连续5年为服贸会提供金融服务 以外汇外贸主渠道银行身份展示服务贸易与跨境金融创新成果 [4] - 交通银行通过双主题LED展板展示服务贸易探索 设立跨境金融专区提供外贸快贷电商通等解决方案 [5][6] 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平台 - 中信银行构建智能高效外汇服务平台 通过自主研发外汇交易通系统提供跨境结算外汇衍生品交易等一站式服务 [1] -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通过网银银企直联等线上渠道显著提升办理效率与用户体验 [1] 服务业开放与国际合作 - 中国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与梯度开放 [2] - 服贸会成为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和开放互联的重要媒介 2025年将进一步发挥国际合作促进平台作用 [2][3] - 澳大利亚首次担任服贸会主宾国 组织近60家机构和企业参展推动中澳经贸合作 [2] 跨境金融与政策支持 - 农业银行积极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人民币国际化及自贸区建设 [4] - 中信银行深化外汇展业改革 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支持下推进试点展业与流程数字化升级 [1]
银行业:汇聚金融力量 推动高水平开放
金融时报· 2025-09-12 09:41
公司业务表现 - 中信银行连续6年参展服贸会 围绕金融创新开放主题展示数字化成果 [1] -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累计支持试点优质企业70余家 跨境贸易高水平试点业务1.3万笔规模超270亿美元 [1] - 农业银行展区重点展示跨境金融板块 提供结算融资投资资金管理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4] - 中国银行连续5年为服贸会提供金融服务 以外汇外贸主渠道银行身份展示服务贸易领域专业优势 [4] - 交通银行打造"交联世界 汇通全球"跨境金融专区 通过外贸快贷电商通智汇班列等方案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6] 行业发展趋势 - 服务业扩大开放是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并推进试点示范 [2] - 中国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强服务贸易标准化工作 [2] - 服贸会成为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和开放互联的重要媒介 2025年将进一步发挥国际合作促进平台作用 [2][3] - 澳大利亚首次担任服贸会主宾国 组织近60家机构和企业参展推动中澳经贸合作 [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中信银行构建智能高效外汇服务平台 通过自主研发外汇交易通系统提供跨境结算衍生品交易等一站式服务 [1] - 交通银行采用双主题智能交互展台设计 展示"交行蓝+科技银"和"交行蓝+活力橙"双色系服务贸易探索成果 [5] - 农业银行以青绿古典卷轴为灵感设计展示平台 突出跨境金融板块服务对外贸易和一带一路倡议 [4] - 中国银行以"数智引领 全球服务"为主题 展示金融五篇大文章和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创新成果 [4]
交通银行:六赴服贸之约 展示金融创新实践成果
人民网· 2025-09-11 08:57
金融服务创新 - 公司围绕"交融共进、通向未来"主题展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区域发展和民生领域的创新实践[1] - 推出"交银火炬贷"通过六大核额及两大增额维度搭建大数据审批模型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题[1] - "交银创投贷"采用贷款+外部直投模式与北京投资机构合作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1] - "交银园区贷"通过一码通扫和线上产品合集对接园区企业全周期融资需求[1] - 跨境金融专区提供外贸快贷、电商通、智汇班列等解决方案支持企业跨境发展[1] 民生服务拓展 - 公司聚焦扩内需促消费、数字政务和银发经济领域提升金融服务能力[2] - 京津冀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支持130余项北京政务和200余项雄安、天津政务事项办理[2] - 独家承建北京市住房租赁押金托管和租金监管系统通过收支配查四维闭环守护新市民安居[2] - 银发经济板块整合养老金账户、理财、保险、信托等提供一站式服务[2] - 零售信贷推出惠民贷、交银车贷和最红星期五活动助力消费市场发展[2] 数字金融推广 - 公司策划数字人民币互动活动展示有朋、玉佩等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硬件钱包[3] - 开展数字人民币IP周边盲盒满减活动提供托特包、纸扇、手机架等特色周边产品[3] - 举办资金管理大讲堂、助企出海宣讲和反诈必修课等多场推介交流活动[3]
交通银行亮相2025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
证券日报· 2025-09-10 19:36
参展概况与主题 - 交通银行连续六年受邀参展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专题展 围绕交融共进通向未来主题打造科技感综合展区 [2] - 展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融入区域经济发展 服务百姓民生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为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交流合作注入金融动能 [2] - 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及跨境金融等领域成效亮点 携交银火炬贷 交银创投贷 外贸快贷 碳资产质押融资等创新产品参展 [2] 科技金融产品创新 - 交银火炬贷针对成长期科技型小微企业特点 以六大核额及两大增额维度搭建特色大数据审批模型 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3] - 交银创投贷采用贷款加外部直投投贷联动模式 与北京市优质投资机构合作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 [3] - 交银园区贷通过一码通扫线上产品合集对接园区企业全周期融资需求 提供信贷支持加投贷联动加场景赋能多方位金融服务 [3] 跨境金融服务方案 - 打造交联世界汇通全球跨境金融专区 通过外贸快贷 电商通 智汇班列等解决方案为走出去和引进来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3] - 作为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金融主力军 支持国际服务贸易领域更深层次交流合作 [3] 区域协同与民生服务 - 京津冀政务服务跨省通办通过智易通机具办理130余项北京政务事项及200余项雄安政务天津政务 包括社保 公积金 不动产等查询打印服务 [3] - 独家承建北京市住房租赁押金托管和租金监管系统 通过收 支 查 管四维闭环守护新市民安居需求 [4] 零售业务与场景金融 - 银发经济板块整合养老金账户 养老理财 保险 信托等多元化服务 提供账户 产品 服务一站式资源对接 [4] - 零售信贷及信用卡板块聚焦小微经营 个人消费 个人购车等场景 推介惠民贷 交银车贷 最红星期五等惠民产品及活动 [4] 数字人民币推广与互动 - 硬件钱包专区展示有朋 玉佩等高颜值卡面设计 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 [4] - 开展数字人民币IP周边盲盒满减活动 提供托特包 纸扇 手机架等特色周边产品 [4] - 策划多场特色互动活动提高观众参与度及数字人民币认知程度 [4] 配套活动与知识传播 - 举办资金管理大讲堂 助企出海宣讲 反诈是门必修课等多场推介交流活动 [4]
网商银行2024年ESG报告:AI技术重构小微金融服务
经济观察网· 2025-05-16 21:17
普惠金融与小微支持 - 2024年网商银行持续深化普惠金融 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新增贷款客户中超80%为首次从商业银行获得经营性贷款 [1][9] - 综合金融服务客户数达6851万户 覆盖支付 结算 理财 融资等经营需求 客户管理资产规模(AUM)突破77 [6][9][10] - 推出"电商通"产品 实现多电商平台收款统一管理 每三家电商企业就有一家使用该服务 [6] 科技创新与AI应用 - "布谷鸟"智能普惠理财系统构建小微资金流预测大模型 准确率超95% 提升资金利用率10% [1][5] - "大雁"数字供应链金融系统融入AI技术 实现T+1风险预警 效率提升10倍 准确率提升20% [1][3] - 大模型技术优化产业链图谱 覆盖9大产业方向 识别超千万家小微企业 信用画像效率提升10倍 [4][12] 供应链金融升级 - "大雁系统"从传统"1+N"模式升级为"1+N2"模式 延伸服务至供应链末端小微企业 [4] - 提供中标贷 合同贷 供货贷等全链路金融产品 满足供应链小微企业信贷需求 [3] - 精准服务"杭州六小龙"上下游超200家科创型小微企业 [13] 农村金融与绿色金融 - "大山雀"卫星遥感系统扩大农作物识别至16大类 累计为31省181万农户提供资金支持 [13] - 推动《小微企业绿色评价规范》标准落地 联合21家银行 绿色评级用户达1001万户 [15][16] - 为8380户"三品一标"种植农户提供绿色农业信贷 累计203万客户享受优惠绿色贷款 [16] 产品创新与客户服务 - 推出"余利宝""月利宝""稳利宝"等差异化理财产品 满足小微经营性资金管理需求 [5] - 深入小微实际经营场景 持续创新"无微不至"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6] - 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网络安全或隐私泄露事件 [1]
民营银行十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数字化探索寻新机
南方都市报· 2025-05-15 14:22
行业概况 - 截至2024年末民营银行数量达19家,成为服务个人消费金融和中小微企业的重要力量 [2] - 行业总资产规模达21459.3亿元,同比增长9.49%,其中5家头部银行资产总额接近1.5万亿元 [4][5] - 微众银行以6517.76亿元总资产位居行业第一,同比增长21.70% [4][5] 经营数据 - 19家银行2024年总营收934.23亿元,同比仅增长1.88%,其中仅10家实现营收正增长 [5] - 微众银行营收381.28亿元、净利润109.03亿元均为行业最高,网商银行以213.14亿元营收位列第二 [4] - 行业净利润分化明显,亿联银行亏损5.90亿元,而锡商银行等中小银行保持盈利 [4] 差异化竞争策略 - 微众银行通过手语专家团队服务听障客户,累计发放贷款超10亿元 [6] - 网商银行推出"电商通"产品,覆盖40多个平台,每3个电商商家就有1个使用 [7] - 众邦银行涉农贷款余额63.59亿元,同比增长44.42%,并通过直播带货实现近千万元农产品销售额 [11] 数字化转型 - 网商银行科技人才占比67%,微众和苏商银行科技人员占比均超50% [9] - 微众银行累计专利申请超4000件,单日交易峰值突破14亿笔,户均IT运维成本仅2元 [9] - AI应用快速落地,微众银行建成大模型日均调用超4万次,开发221个AI应用场景 [10] 普惠金融实践 - 众邦银行普惠型涉农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38亿元,增幅25.66% [11] - 微众银行为贫困地区贡献增值税超29亿元,乡村振兴重点县超3亿元 [12] - 行业持续通过金融扶贫、特色产业支持等方式强化普惠属性 [11][12]
网商银行发布2024年ESG报告:累计服务6851万户小微 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全面升级
中国经济网· 2025-05-15 10:36
综合金融服务 - 截至2024年末累计服务6851万户小微经营者,综合金融服务客户数达6851万户 [1][2] - 近5年新增贷款客户中超80%为首次从商业银行获得经营性贷款的"征信白户" [2][9] - 推出"电商通""连锁通"等场景化产品解决资金归集、分账管理痛点,同时提供"余利宝"等理财工具满足资金增值需求 [2] - 客户存款及理财资产规模(AUM)突破1万亿元 [2][10] 科技金融与AI应用 - AI大模型应用于"大雁"系统,小微信用画像效率提升10倍 [3][11][12] - 已搭建汽车、医疗、建筑等9条产业链图谱,识别超2100万小微用户 [3] - 2024年服务"杭州六小龙"上下游小微超200家,提供超3亿元信贷支持 [3][13] 普惠助农与农村金融 - "大山雀"卫星遥感风控系统将农作物识别范围扩大至16大类,准确率达93% [4][14] - 累计为31个省份的181万农户提供信贷支持 [4][15] - 与农业农村部大数据中心联合建模,为农户提供1990亿元授信支持,其中80%农户种植面积在10亩以下 [4] - 在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为42万小微及三农客户提供475亿元信贷支持 [4] 绿色金融创新 - 牵头制定《绿色小微企业评价指标规范》,联合21家银行推广绿色小微标准 [5][16] - 已为1001万小微客户提供绿色评级,203万小微客户获得绿色金融优惠 [5][16][17] - 为4300多个绿色项目提供"绿色中标贷",发放资金达11.76亿元 [5] 社会公益与消费者保护 - "公益小店联盟"累计1600家小店加入,捐资超1200万元,惠及弱势群体超1300万人次 [6][17] - "1平米书架"项目在全国100家街边小店落地,提供免费阅读服务 [6][17] - 2024年为水灾影响的5934个三农客户提供延期还款及续贷券超2.7亿元 [6] - 全年保护20.7万用户免受诈骗,拦截风险资金28.6亿元 [6]
2024民营银行年报观察:头雁领飞小微赛道,中尾部加速分化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5-01 19:15
行业格局 - 2024年民营银行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头部互联网银行逆势增长,中尾部中小银行面临盈利收缩与资产质量双重考验 [3] - 19家民营银行中13家公布年报,头部两家银行资产规模超4500亿元,其他均低于1500亿元 [4][5] - 行业整体净利润同比下滑7.84%至188亿元,净息差持续收窄,不良贷款率上升幅度高于其他类型银行 [13] 头部银行表现 - 微众银行2024年总资产6517亿元,营收381.28亿元,净利润109.03亿元 [4] - 网商银行资产总额4710.35亿元(+4.2%),营收213.14亿元(+13.7%),净利润31.66亿元 [4] - 两家银行合计贡献行业74.5%的净利润 [6][13] 小微金融服务 - 网商银行小微客户数超6800万,80%为首次获贷,50%分布于县域及农村 [7] - "百灵"风控系统服务800万用户,"大雁系统"覆盖9大领域,为58万家科创小微企业授信超千亿元 [9] - "电商通"服务500万电商商家,渗透率达33%;"连锁通"覆盖3.4万个品牌178万加盟商 [11] 业务转型与创新 - 网商银行构建"信贷+综合金融+产业链服务"生态,AUM突破万亿 [11][14] - "布谷鸟"理财系统服务800万用户,提升资金利用效率10%,代销理财规模行业第二 [9][10] - 微众通过香港子公司出海,网商发力开放银行平台与场景金融 [8][9] 中小银行分化 - 第二梯队苏商银行净利润增长10.34%,众邦银行增长26% [13] - 第三梯队中关村银行净利润下滑11.29%,民商银行下滑43.48%,华瑞银行因低基数增长316.98% [13] - 行业面临大行下沉挤压,需通过特色金融服务与开放银行生态破局 [13][14] 未来趋势 - 竞争重点转向生态协同能力与数据资产价值,技术驱动与精细化运营成关键 [14] - 需加强大数据风控、财富管理创新及第三方平台合作,深耕细分市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