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理财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理财市场上半年成绩单:固收类占主导 养老理财潜力凸显
证券日报· 2025-07-31 01:12
银行业理财市场整体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38%同比增7.53% [1] - 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12%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同比增14.18% [1][4] - 银行机构与理财子公司分别创造收益599亿元和3297亿元 [4] 产品结构分析 - 固收类产品存续规模29.81万亿元占比97.2%较年初微降0.13个百分点但同比增0.32个百分点 [2] - 混合类产品规模0.77万亿元占比2.51%权益类和衍生品类规模仅0.07万亿和0.02万亿元 [2] - 开放式理财规模占比80.93%达24.82万亿元其中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6.4万亿元占比25.79%较年初降4.38个百分点 [2] 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缩原因 - 收益率走低与监管趋严双重影响底层资产收益承压且久期限制压缩收益空间 [3] 未来发展趋势 - 全年理财规模有望突破33万亿元存款利率下行推动存款替代需求理财子公司创新增强吸引力 [5] - 投资者核心需求为提升收益率和降低波动建议通过增加权益配置、升级投研体系及拉长产品期限应对 [5] - 养老理财成为新增长点个人养老金产品份额余额151.6亿元较年初增64.7%相关投资者达143.9万人增46.2% [6][7] 产品创新方向 - 需强化风险管理通过股债轮动、量化策略实现绝对收益 [6] - 重点发展"固收+"、养老理财及跨境投资等创新型产品 [6]
银行理财月度跟踪-20250709
湘财证券· 2025-07-09 18: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一季度银行理财规模因债市波动和权益市场回暖而下降 二季度随着债市行情好转和存款利率下行 理财规模增长预计呈修复态势[6][12] -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收益率趋于下行 6月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49% 较上月下行4BP 货币政策偏宽使标的资产收益率下滑 资金利率中枢下移致其收益率进一步下探[7][15] - 6月纯固收理财收益率为2.49% 较上月下行0.09pct 固收+理财收益率为3.35% 较上月上行0.58pct 达到今年新高 不同期限纯固收理财产品收益率分化 各期限固收+理财产品收益率全面上行[8][9][17] - 6月固收+理财产品破净率约1.1% 较上月持平 深度破净产品占比极低 纯固收产品近一年破净率接近于零 二季度以来权益市场表现良好使固收+理财产品破净率明显降低 稳健性有望持续增强[10][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理财市场概况 - 5月存款利率调整后 大行存款挂牌利率低于1.5% 资金追逐高收益资产 储蓄资金转向低波动固收类产品 有望推动理财规模增长[12] - 公募基金与理财产品形成强竞争和替代关系 理财净值化转型后存续规模调整 2021 - 2023年下降 2024年回升 公募基金规模从2022年到2024年增长[12] 理财产品收益率 - 今年以来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 6月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1.49% 较上月下行4BP 较上年12月下行34BP 同期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1.34% 较上月下行2BP 较上年12月下行22BP[15] - 6月纯固收理财收益率2.49% 较上月下行0.09pct 固收+理财收益率3.35% 较上月上行0.58pct 今年以来纯固收理财收益率在2.09% - 2.62%波动 固收+理财收益率在1.76% - 3.35%波动 3月以来固收+理财收益率持续跑赢纯固收理财收益率[17] - 6月短期纯固收类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2.12% 较上月回落0.17pct 中期纯固收理财收益平均年化收益率2.54% 基本持平上月 长期纯固收理财收益率平均年化收益率3.09% 较上月上行0.23pct 各期限固收+理财产品收益率全面上行[19] 理财产品破净率 - 6月3.56万只固收+理财产品披露净值 区间最低单位净值小于1的产品401只 整体破发率约1.1% 较上月持平 单位净值低于0.99元的产品7只 低于0.98元的产品4只 纯固收产品近一年破净率接近于零[27] - 二季度以来权益市场表现良好 固收+理财产品破净率明显降低 少数净值低于0.98的产品可能受个别资产风险暴露或建仓期费用摊销影响 权益回暖收窄整体破净深度 固收+理财稳健性有望持续增强[27]
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存款特种兵转战银行理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7:42
存款利率下调与理财市场变化 - 1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存款利率迎来2022年以来第七次下调 [1] - 大中型商业银行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近一年平均利率为1.52% [2] - 全市场固定收益类和现金管理类产品近一年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51%,较存款平均利率高出近1个百分点 [2] 投资者行为转变 - 年轻投资者涌入银行理财市场,社交平台出现大量理财产品抢购教程和收益率对比讨论 [1] - 00后投资者将工资的一半转入理财,偏好收益率3%以上的产品 [1] - 非银存款单月增加近1.2万亿元,创近十年同期新高 [3] 银行理财市场表现 -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1.2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现金管理类理财与货基的利差收窄至5bp历史低位 [5] - 固收类理财收益率逐步修复,受关税政策和宽松政策影响 [6] 理财产品竞争与用户偏好 - 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启费率优惠并上调个人客户持仓上限 [4] - 投资者关注收益率和抗跌表现,短期新发产品和榜单头部产品更受欢迎 [5] - 网商银行稳利宝近一年平均年化收益率2.73%,高于行业均值的2.51% [6] 稳利宝产品特点与用户数据 - 稳利宝主推产品正收益比例为100%,高于行业97.9%的水平 [6] - 稳利宝用户规模突破400万人,新用户复购率超过60% [6] - 一半以上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电商和餐饮行业客户占多数 [9] 企业资金管理案例 - 运动品牌"音速猫"将2000万元流动资金放入稳利宝,年化收益超过2% [9] - 企业利用稳利宝实现资金稳健增值,同时保持灵活赎回能力 [9]
网商银行稳利宝二季报:用户超400万,六成用户复购额更高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10:52
公司表现 - 稳利宝用户规模超400万人 [2][4] - 新用户复购率持续提升 每3个新用户中有2人投资两笔以上 [2] - 超六成用户复购金额比第一笔高 [2][4] - 近一年平均年化收益率2.76% 高于行业均值2.51% [3] - 5月市场震荡期间主推产品正收益比例100% 高于行业97.9% [3] - 用户持有三个月以上100%实现正收益 [3] - 产品100%为R2、R1中低风险等级 底层资产配置存款、优质债券等固收类资产 [3] 行业趋势 -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31.22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5.22% [5] - 低利率环境下更多用户将银行理财视为"避风港" [5] - 稳利宝成为低风险偏好用户投资首选 [5] 客户案例 - 音速猫将2000万元流动资金放在稳利宝 年化收益超2% [5] - 稳利宝因匹配经营周期特点 更受小微经营者欢迎 [4]
网商银行“稳利宝”二季度报告:用户超400万人,每3个新用户有2人投资2笔以上
中国证券报· 2025-07-08 07:37
用户规模与复购表现 - 截至6月末,"稳利宝"用户规模超400万人 [1][3] - 每3个新用户中就有2人投资两笔以上,超6成用户复购金额比第一笔高 [1][3][5] - 用户将银行理财视为"避风港",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31.2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5.22% [3] 收益表现 - "稳利宝"近一年平均年化收益率2.76%,高于2.51%的行业均值 [2][5][6] - 持有"稳利宝"三个月以上的用户100%实现正收益 [2][5] - 5月"稳利宝"主推产品正收益比例为100%,高于银行理财全行业的97.9% [2][5][6] 产品特点与用户偏好 - "稳利宝"所选产品100%为R2、R1等中低风险等级,底层资产主要配置存款、优质债券等固收类资产 [2] - 匹配经营周期的产品特点、稳健的收益表现更受小微经营者欢迎 [3] - 田径运动品牌"音速猫"将2000万元流动资金放在"稳利宝",年化收益率超过2% [3]
天津发展附属力生制药认购兴业银行理财产品
智通财经· 2025-06-11 19:05
理财协议概况 - 天津发展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力生制药在2025年3月31日至6月11日期间共订立8份兴业银行理财协议,总本金达人民币1.85亿元(约港币2.01亿元)[1][2] 具体理财协议明细 - **第一份协议(2025年3月31日)**:认购结构性存款,本金人民币2000万元(约港币2173.91万元)[2] - **第二份协议(2025年5月7日)**:与兴银理财及兴业银行合作,认购固定收益产品,本金人民币1000万元(约港币1086.96万元)[2] - **第三份协议(2025年5月7日)**:认购结构性存款,本金人民币1000万元(约港币1086.96万元)[2] - **第四份协议(2025年5月7日)**:认购结构性存款,本金人民币1000万元(约港币1086.96万元)[2] - **第五份协议(2025年5月29日)**:认购结构性存款,本金人民币3500万元(约港币3804.35万元)[2] - **第六份协议(2025年6月11日)**:认购结构性存款,本金人民币5000万元(约港币5434.78万元)[2] - **第七份协议(2025年6月11日)**:与兴银理财及兴业银行合作,认购固定收益产品,本金人民币1000万元(约港币1086.96万元)[2] - **第八份协议(2025年6月11日)**:与兴银理财及兴业银行合作,认购固定收益产品,本金人民币4000万元(约港币4347.83万元)[2] 投资产品类型分布 - **结构性存款**:共5笔,合计本金人民币1.25亿元(约港币1.36亿元),占比67.57%[2] - **固定收益产品**:共3笔,合计本金人民币6000万元(约港币6521.74万元),占比32.43%[2]
【银行理财】债市走势分化,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回落——银行理财跟踪周报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6-06 17:17
行业和监管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旨在统一规范银行理财等资管产品的信息披露标准 [4] - 华夏理财、农银理财、平安理财、中银理财、光大理财5家理财公司已加入保险资管业协会 [4] - 多家理财公司宣布下调旗下多款理财产品费率,涉及中国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旗下理财公司,包括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以及托管费等多个种类 [5][6] 同业创新动态 - 兴银理财发售人形机器人主题产品"睿利兴合华夏人形机器人6M持有1号A",采用人形机器人主题策略,在中证机器人指数基础上优化 [7] - 招银理财发售安泰ESG科技主题理财产品,响应"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政策导向 [7] - 浦银理财发行首款援藏主题理财产品"援藏专属-悦享利封闭式372号",5000万发行额度在募集期内迅速售罄 [7] 收益率表现 - 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录得1.44%,较前一周持平;同期货币型基金近7日年化收益率报1.36%,环比下行1BP [8] - 现金管理类产品与货币基金的收益差环比小幅回升1BP,但长期仍位于趋势性收敛区间 [8] - 上周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均环比不同程度回落 [9] - 上周利率债收益率先上后下整体震荡,信用利差持续收敛 [9] 破净率跟踪 -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为1.29%,环比回升0.29% [14] - 破净率与信用利差略有背离,但破净率仍处低位 [14]
降准降息下,银行理财有哪些变化?又暗藏哪些重要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5-29 18:47
3、展望今后,预计银行理财产品在收益、期限、产品类型上有哪些变化? 展望今后,在收益方面,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可能面临进一步压缩,固收类产品的收益率中枢或将 持续走低,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可能成为趋势。在期限方面,短期限产品占比或将持续提升,以 满足投资者对流动性的需求。在产品类型方面,银行理财产品的类型将更加多元化,例如低波动稳健型 产品、特色主题产品(如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以适应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收益需求。 4、低利率时代,个人投资者如何做好低波理财和权益类银行理财投资? 5月以来,央行降准降息政策落地,市场利率波动。 跟着普益君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1、央行降准0.5%、降息0.1%的政策组合拳下,当前银行理财市场面临的核心挑战和机遇是什么? 在2025年5月央行实施降准0.5%、降息0.1%的政策组合拳后,银行理财市场面临的核心挑战包括:一是 降息直接导致债券收益率和同业存单利率走低,使得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进一步缩水,而存款利率同步 下调也加剧了"资产荒";二是理财客户多为保守型投资者,对收益率下行较为敏感,但银行存款利率下 行节奏与幅度存在滞后,导致银行净息差进一步压缩。潜在机遇方面,一 ...
不做“存款特种兵”了,去买银行理财短期产品
经济观察网· 2025-05-20 21:11
存款利率调整 - 2025年5月20日起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全面下调,活期存款年利率由0.10%降至0.05%,一年期及以下整存整取利率均降至1%以下,三年期和五年期分别降至1.25%和1.30%,均下调25个基点 [2] - 利率调整前出现客户集中转存到期产品现象,但新利率执行后投资者开始转向银行理财和保险产品咨询 [2] - 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促使部分原"存款特种兵"投资者转向银行理财市场 [3][4] 银行理财市场变化 - 2025年初银行理财收益率波动下行但4月开始回温,部分产品收益率达3.65% [6] -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从2013年10.21万亿元增长至2014年15万亿元,同比增幅46.9% [4] - 2018年资管新规实施后银行理财向净值化转型,2020年部分短期产品收益率跌破3% [4] - 2023年存在区域性利率差,部分中小银行5年期利率仍保持4%以上,与全国性银行2%形成利差 [5] 银行理财策略调整 - 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采取降费率策略,如中银理财将销售服务费从0.30%降至0.10%,光大理财管理费从0.15%降至0.07% [9] - 机构密集推出短期高收益产品,招银理财部分R1-R2产品七日年化达3.4%,平安理财7天期产品近3个月年化5.04% [8] - 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普遍下调,部分产品调整幅度超100个基点,利率下限低于2% [9] 投资者行为转变 - 原"存款特种兵"投资者因利率差缩小和风险成本上升重新配置银行理财 [5][6] - 资深投资者采取"短期理财+长期稳健组合"策略,将资金按期限分类配置 [7] - 投资者更关注产品能否达到业绩比较基准(如3.60%-4.20%区间)以及费率优惠活动 [8]
降息后现金理财周均七日年化收益率降至1.51%,港股策略再迎新品丨机警理财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3:48
市场回顾 - 债市资金价格下行,短债表现优于长债,DR007加权均价为1.54%,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至1.64% [2] - A股宽基指数整体上涨,创业板指、深证成指、中证1000指数周涨幅分别为3.27%、2.29%和2.22% [2] - 国防军工、通信、电力设备板块周涨幅居前 [2] 破净情况 - 银行理财综合破净率收至0.67%,权益类、混合类理财破净率分别为55.26%和7.41%,固定收益类破净率仅为0.19% [3] - 3年以上期限固定收益类产品破净率稍高为0.57%,1个月以内产品破净率仅为0.02% [3] - 固定收益类破净产品主要为新发产品,因建仓期费用导致暂时破净 [3] 新发情况 - 30家理财公司上周合计发行359只理财产品,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量居前,华夏理财和兴银理财均发行28只 [4] - 新发产品以R2中低风险、封闭式净值型、固收类公募为主,混合类产品发行7只 [4] - 民生理财推出混合类产品"荣竹混合沪港深精选一年持有期1号",业绩比较基准2.6%~3.8%,不超过40%资产投向权益类 [4] 新发产品定价 - 新发固收类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均值为2.67%,不同期限产品定价均在3%以下 [5] - 3年以上期限产品仅1只,为中邮理财"悦鑫添利·鸿锦封闭式2025年第10期",业绩比较基准2.15%~2.95% [5] 收益情况 - 混合类理财和权益类理财周平均收益率分别为0.2119%和1.6682%,固定收益类理财周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071% [6] - 固定收益类2~3年期限产品周收益率最高为0.0854%,1个月以内产品最低为0.0621% [6] - 人民币现金类理财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509%,美元和澳元分别为3.945%和3.18% [7] 行业热点 - 银行理财规模大幅回升,14家理财公司4月末规模达23.58万亿元,较3月末增长1.89万亿元 [8] - 降准降息后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等机构下调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调整幅度超100个基点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