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紫外分光光度计
icon
搜索文档
海尔生物(688139):新产业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海外业务实现高速增长
华创证券· 2025-09-17 09:45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目标价44元 当前价33.11元[1][2][5] 核心观点 - 新产业收入占比提升至47% 同比增长7.27% 实验室解决方案、智慧用药、血液技术等新产业保持良好增长势头[5] - 海外业务表现强劲 25H1实现收入4.27亿元 同比增长30.17% Q2同比增速高达56.67%[5] - 低温存储产业环比改善 25H1环比24H2增长16.73% 但受行业波动影响同比仍有高个位数下滑[5] - 国内业务阶段性承压 25H1实现收入7.61亿元 同比下降14.64%[5] 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收入11.96亿元 同比下降2.27% 归母净利润1.43亿元 同比下降39.09%[1] - 25Q2营业收入5.07亿元 同比下降5.57% 归母净利润0.32亿元 同比下降66.42%[1]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亿元、5.1亿元、5.9亿元 对应PE分别为25倍、21倍、18倍[1][5] - 预计25-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30亿元、30.61亿元、34.64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5.2%、16.4%、13.2%[1] 业务亮点 - 新产业市场地位持续提升 血浆采集方案市占率超过50% 自动化用药市场份额跻身行业前三[5] - 海外本土化策略成效显著 已在17个国家建立本地化运营体系[5] - 部分科研仪器表现突出 总有机碳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列国产品牌第一、第二[5] - 公司场景方案优势和数智平台优势正逐步凸显 低温存储业务市场份额持续提升[5] 估值与预测 - 根据DCF模型测算 给予公司整体估值141亿元[5] - 预计25-27年每股盈利分别为1.33元、1.60元、1.84元[1] - 当前总市值105.27亿元 每股净资产13.55元[2] - 预计毛利率将从48.0%提升至49.9% 净利率从16.7%提升至17.5%[6]
海尔生物:预测三、四季度盈利能力将持续向好
证券时报网· 2025-09-06 08:17
业绩表现与展望 - 上半年利润端承压受外部环境、新建产能爬坡及中长期战略投入影响[1] - 第二季度收入和盈利为全年最低点 预计三四季度盈利能力持续向好[1] - 整体业绩有望随行业景气度回暖和创新品类加速放量改善[1] 研发与市场投入 - 研发聚焦新产品突破与新技术布局 加大AI技术底座建设及升级开放创新体系[1] - 支持10类产品方案首发或首创 落地天津广州两个研发中心构建中长期发展壁垒[1] - 国内加速新营销升级和AI销售赋能 上线京东慧采平台[1] - 海外新搭建日本巴西等5地本地化运营体系 构建跨区域跨渠道跨品类直面用户市场体系[1] 新产业增长态势 - 新产业收入占比提升至47% 同比增长7.27%[2] - 智慧用药产业占比11% 血液技术产业占比11% 实验室解决方案产业占比17%[2] - 血浆采集方案市占率超50% 自动化用药市场份额跻身行业前三[2] - 总有机碳分析仪列国产品牌第一 紫外分光光度计列国产品牌第二[2] - 离心系列份额跻身行业品牌前十 6月生物安全柜跃升全国第一 培养系列保持国产第一份额[2] - 新产业有望随产品系列化布局完善发展提速[2] 海外业务进展 - 上半年海外收入4.27亿元 同比增长30.17%[3] - 第二季度海外收入规模与增速均创2023年以来单季新高[3] - 产品应用于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17个国家建立本地化运营体系[3] - 三大低温产品线在25个国家市场份额居首[3] - 欧洲区域占比40% 非洲占比30% 亚洲占比20% 美洲占比10%[3] - 智慧用药产业和实验室解决方案产业在海外展现强劲增长动力[3] AI技术建设 - 强化AI底座 采用大模型-智能体-AI终端多层次架构[4] - 基于高质量数据集打造盈康大脑基础大模型 聚焦低温实验室院内用药血液技术等领域[4] - 形成17个智能体集群包括实验室安全智能体实验助手智能体补药智能体细胞培养智能体等[4] - 依托13个高度数智自动化软硬件体系包括用药自动化解决方案样本库解决方案全自动细胞培养工作站等[4] - 实现感知-认知-决策-执行-学习闭环 促进数据设备和场景高效协同[4] - 国内市场将随行业回暖国产化率提升及AI驱动新增长极中长期向好[4]
海尔生物(688139)公司简评报告:海外业务高增长 新产业动能强劲
新浪财经· 2025-09-02 08:5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业收入11.96亿元 同比下降2.27% [1] - 归母净利润1.43亿元 同比下降39.09%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23亿元 同比下降41.68% [1] - 毛利率46.28% 同比下降1.99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12.31% 同比下降7.24个百分点 [1] 区域市场表现 - 国内市场收入7.61亿元 同比下降14.64% [1] - 海外市场收入4.27亿元 同比增长30.17% [1] - 2025Q2海外收入规模与增速创2023年以来单季新高 [1] - 截至2025年8月国内市场大项目漏斗增速达38% [1] 业务板块表现 - 生命科学板块收入5.99亿元 [2] - 医疗创新板块收入5.89亿元 [3] - 实验室解决方案 智慧用药 血液技术等新产业占比提升至47% [3] - 新产业整体收入同比增长7.27% [3] 低温存储业务 - 同比下滑9.9% 但较2024年下半年增长16.73% [2] - 样本库系列落地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昌平实验室 广州国家实验室等机构 [2] 实验室解决方案 - 2025年H1同比增长约2% [2] - 总有机碳分析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列国产品牌第一 第二 [2] - 离心机系列跻身行业品牌前十 [2] - 6月生物安全柜跃升至全国第一 [2] - 培养箱系列保持国产第一份额 [2] - 首创外周血单核细胞标准化分离分装自动化解决方案 [2] - 迭代自动化细胞培养工作站场景方案 [2] 智慧用药产业 - 2025年H1同比增长约6% [3] - 新进入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医院等60多家医疗机构 [3] - 累计服务医疗机构突破300家 [3] - 自动化用药市场份额跻身行业前三 [3] - 海外市场获得突破 [3] 血液技术产业 - 2025年H1同比增长19% [3] - 超越全行业4.9%的采浆增幅 [3] - 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塑料血袋获国家药监局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3] - 填补全血采集场景空白 [3] 业绩驱动因素 - 新建产能爬坡影响制造费用 [1] - 公司主动进行中长期战略投入 [1] - 复杂多变的全球和行业形势 [1] - 同期高基数影响 [1] - 产品方案竞争力提升推动血液技术业务增长 [3]
海尔生物:2025年H1营收11.96亿元,新产业占比突破47%
新浪科技· 2025-08-27 14:0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9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3亿元 [1] - 新产业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38%提升至47%,同比上升7.27个百分点 [1]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1.61%,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3.39% [2] 业务转型与产业布局 - 公司从单一低温存储厂商转型为覆盖低温存储、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的综合性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企业 [1] - 新产业(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成为公司成长核心引擎 [1] - 业务模式从"单一设备销售"升级为"智能设备+基础耗材+软件平台+增值服务" [2] 产品与市场地位 - 智慧用药自动化产品市场份额跻身行业前三 [1] - 血浆采集方案市占率超50%,稳居国内第一 [2] - 总有机碳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保持国产第一、第二份额,6月生物安全柜系列居市场份额第一 [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以AI底座与"四横四纵"研发体系实现生态式突破 [2] - 研发重点投向AI技术融合与新产品研发 [2] - 推出自研一次性去白细胞塑料血袋、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等新品 [2] 国际化与海外拓展 - 产品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期内新增日本、巴西等5个本地化平台 [3] - 与泰国第二大私立医院集团RAM医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自动化产品正式进军东南亚市场 [1]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30%,第二季度收入规模与增速创2023年以来单季新高 [3]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东南亚智慧医疗市场处于起步期,未来增量空间广阔 [1] - 新兴市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智慧用药、实验室方案出海推进将带动海外市场增长 [3] - 新产业通过场景拓展和生态布局打开增长天花板,全面进入快速成长期 [2]
海尔生物2025年半年报:四大产业齐头并进 数智化战略激活创新新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22:2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9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3亿元 [2] 产业布局与结构优化 - 新产业(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2023年3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47%,同比增加7.27个百分点 [3] - 形成低温存储、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四大产业协同格局 [3][4][5] 细分产业竞争力 - 智慧用药产业自动化用药市场份额跻身行业前三,与泰国RAM医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进军东南亚市场 [4] - 血液技术产业血浆采集方案市占率超50%居国内第一,推出自研一次性去白细胞塑料血袋及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 [4] - 实验室解决方案中总有机碳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居国产第一和第二份额,生物安全柜系列6月市场份额第一 [5] - 低温存储产业超低温/低温、恒温系列2025年1-7月市场份额行业第一,自动化样本场景方案翻番增长,海外25个国家份额领跑 [5] 技术研发与创新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1.61%,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3.39% [6] - 搭建"大模型—智能体—AI终端"多层次AI底座,形成17个智能体集群 [6] - 发明专利累计获得数同比增长48%,10类产品方案实现首发或首创,32项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7] - 新增天津、广州两个研发中心强化技术壁垒 [7] 海外市场拓展 - 产品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增日本、巴西等5个本地化平台,累计在17个国家搭建运营体系 [8]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30%,第二季度收入规模与增速均创2023年以来单季新高 [8] 增长驱动因素 - 受益于国内分级诊疗深化、生物医药研发投入增加政策红利及海外新兴市场医疗基础设施升级需求 [2] - 通过内生研发与外延并购双轮驱动,2024年并购子公司资本回报率达双位数 [9]
海尔生物2025年半年报:四大产业齐头并进,数智化战略激活创新新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22: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9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3亿元 [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3.39%,同比提升11.61% [5]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30%,第二季度收入规模与增速均创2023年以来单季新高 [7] 四大产业协同发展 - 新产业(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收入占比达47%,较2023年提升7.27个百分点 [2] - 低温存储产业在超低温/低温、恒温系列市场份额保持行业第一,海外市场在25个国家份额领跑 [4] - 自动化样本场景方案实现翻番增长,欧洲及亚太区域收入保持高双位数增长 [4] 智慧用药产业突破 - 自动化用药市场份额跻身行业前三,推出医院药品"存转配发用"全流程数智化闭环方案 [3] - 与泰国RAM医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自动化产品与方案正式进军东南亚市场 [3] - 开发IncGPT-Med模型提升药物抓取速度和精准度,解决大型医院取药慢、核对慢痛点 [5] 血液技术产业领先 - 血浆采集方案市占率超50%,稳居国内第一 [3] - 推出自研一次性去白细胞塑料血袋、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等新品 [3] - 业务模式升级为"智能设备+基础耗材+软件平台+增值服务",提升客户黏性 [3] 实验室解决方案国产化 - 总有机碳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保持国产第一、第二份额,生物安全柜系列居市场份额第一 [4] - 联合南方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广州研发中心,首创PBMC标准化分离分装自动化解决方案 [4] - 采用AI算法实时监测溶血指数、分层界面,利用液面探测+图像分割技术提升细胞回收率 [4] 技术研发与创新 - 搭建"大模型—智能体—AI终端"多层次AI底座,形成17个智能体集群 [5] - 发明专利累计获得数同比增长48%,10类产品方案实现首发或首创 [6] - 32项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新增天津、广州两个研发中心 [6] 海外市场扩张 - 产品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增日本、巴西等5个本地化平台 [7] - 在17个国家搭建运营体系,采用"一国一策"本地化策略 [7] - 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动第二增长曲线形成 [7] 战略发展驱动 - 通过并购补强技术短板,2024年子公司资本回报率达双位数 [8] - 形成"传统业务稳基本盘、新业务提增速"的产业结构优化格局 [7] - "四横四纵"研发体系以AI、自动化、智能化、材料4大通用技术为基础,覆盖4大垂直技术领域 [6]
2025年Q2“采报”:红外光谱仪勇夺用户咨询榜TOP10亚军
仪器信息网· 2025-07-28 11:47
行业询盘趋势 - 2025年Q2仪器信息网询盘量环比增长10.1%,气相色谱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为Top3品类 [1][4][6] - 工业企业询盘量占比最高,高校单条询盘价值较高 [4] - 国产仪器需求占比19%(环比上升1.7个百分点),进口占比3%(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8] 品类排名变化 - Q2 Top10品类中6个与Q1一致,气相色谱仪连续两季度居首,液相色谱仪新晋前五 [6] - 离心机、天平、超纯水器为常用设备中稳定品类,马弗炉、能散型XRF、PCR为新上榜品类 [6] 采购单位案例 - 采购单位涵盖医科大学、农业集团、研究所等,涉及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工业CT等高端仪器 [8] - 中科院下属研究所采购X荧光光谱、红外光谱等科研设备 [8] 服务与活动 - Q2组织8家仪器厂商走访梅里埃、华测等8家大买家单位,聚焦技术难题与定制需求 [10][12] - ACCSI2025期间举办采购对接座谈会、专家逛展团等活动,促进供需双方深度交流 [13][16] AI与数字化进展 - 发布行业首款AI智能体"仪智星",基于26年数据积累与DeepSeek模型实现精准选型推荐 [17][19] - 日均更新超500条行业数据,通过AI赋能提升厂商曝光效率 [17] 平台服务能力 - 仪信通会员服务覆盖2500万+专业用户,与赛默飞等头部厂商长期合作 [20] - 仪器优选平台收录30000+台设备,年访问量1500万+,年采购额超650亿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