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利指数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每日钉一下(想通过基金来做养老投资,有哪些品种可以考虑呢?)
银行螺丝钉· 2025-11-04 22:03
文章核心观点 - 探讨通过股票基金进行额外养老投资的三种主要方式,以弥补社保养老金替代率下降和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局限性 [7] 以养老为定位的基金投资 - 可直接投资养老FOF基金,其投资策略与个人养老金账户内的Y份额相同,但通过普通账户可购买A或C份额 [8] - Y份额的费率相比普通账户的A或C份额更优惠 [8] 高分红基金投资 - 红利指数基金等高分紅品种适合长期养老投资,特点是股息率较高,长期持有可获得基金分红 [9] - 指数基金分红来源于成分股分红,分红金额会随上市公司盈利上涨而增长 [10] - 分红非强制,且并非所有红利类指数基金定期分红,需关注基金历史分红记录 [11] - 投资红利类指数基金需在指数低估阶段进行 [11] 月薪宝投顾组合 - 针对高分红基金分红频率低(通常每年一次)和波动较大的不足,开发了月薪宝投顾组合 [12] - 该组合旨在提供更高频率的现金流发放,同时控制波动 [12]
哪些方式,能为我们持续提供定期现金流呢?|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11-03 22:04
定期支付型基金 - 基金设计理念为满足定期现金流需求 [3] - 基金数量稀少且规模较小 很多规模不足1亿元 [3] - 多数基金存在限购 普通投资者难以购买 [3] 红利指数基金 - 按照红利指数规则选股 挑选高股息率股票 [4] - 投资策略为低估高股息率阶段买入 长期持有并以基金分红作为盈利来源 [4] - 分红频率为按年分红 时间间隔较长 熊市阶段可能出现不分红情况 [4] - 并非所有红利指数基金均有定期分红 需查看历史分红记录 [5] - 作为股票基金波动较大 长期持有考验耐心 [5][6] 月薪宝投顾组合 - 适合3年以上闲置资金 在市场4-5星级时买入可获定期现金流 [7] - 支持按月或按周获取现金流 可随时暂停发放 现金流留存账户继续投资 [7] - 资产配置为40%股票基金与60%债券基金 波动小于红利指数基金 [7][8] - 低波动特性易于长期持有 适合养老 教育 生活 还贷等长期持续现金流需求 [8]
个人养老金基金三周年:数量超300只,规模迈上150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11-03 01:53
个人养老金基金发展概况 - 个人养老金基金自2022年11月相关政策出台后 经过近三年发展 数量已超过300只 规模迈过150亿元大关 [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 个人养老金基金数量增至302只 突破300只整数关 [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 个人养老金基金规模合计达到151.11亿元 较2024年6月30日增长27.06亿元 较一年前规模实现倍增 [3] 产品数量与类型演变 - 2024年10月以来 指数基金成为个人养老金基金扩容主力军 多家基金公司为旗下指数基金增设Y类份额 [2] - 近一年来个人养老金基金数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从2023年9月30日的199只增至2024年9月30日的302只 [2] - 2023年12月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 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名录 此后产品数量持续提升 [2] 产品规模与资金流向 - 养老目标FOF是规模中坚 兴全安泰积极养老五年持有混合(FOF)Y规模为12.48亿元 华夏养老2040三年持有混合(FOF)Y规模为8.68亿元 [3] - 权益类指数基金自2023年12月被纳入后增长势头迅猛 Y份额规模从2024年6月30日的15.76亿元增至2024年9月30日的22.94亿元 [3] - 从资金流向看 红利指数基金 中证A500指数基金 科创板指数基金热度居前 [3] 政策支持与行业展望 - 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研究创设更适配个人养老金投资的基金产品 [4] - 行业会议提出需持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 包括夯实投研能力 强化跨周期资产配置 丰富全生命周期产品供给 开发多策略低波动养老产品 [4] - 公募基金已成为养老金融中坚力量 应努力提升长期投资业绩回报 培育长钱长投市场生态 推动养老服务从单一机构供给迈向全生态协同共建 [5]
[10月30日]指数估值数据(美元降息落地,对市场有啥影响;红利指数估值表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10-30 22:06
市场整体表现 - 大盘整体下跌,投资星级维持在4.1星 [1] - 中证全指下跌约1% [2] - 大盘股波动较小,小盘股下跌略多 [3] 风格与板块表现 - 价值风格表现强势,自由现金流、价值等指数微涨 [4][5] - 成长风格下跌较多,创业板指数下跌1.8% [7][8] - 创业板指数在10月9日和10月29日两次触及高估后回落,目前处于正常偏高位置,距离高估不远 [9][10][11] 港股与A股市场 - A股昨日上涨,而港股因假期休市 [12] - 今日港股波动小于A股,恒生指数略微下跌 [13]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影响 - 美联储在10月宣布降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 [14][15] - 美联储暗示12月利率下调“远非”已成定局,引发市场对降息变数的担忧 [16][17][18] - 此消息导致美股在公告发布后出现短期下跌 [19] - 美元利率下降对全球资产是利好,自2024年9月美联储首次降息以来,全球股票市场整体上涨约28% [21][23] - 在非美元市场中,A股中证全指上涨超50%,港股恒生指数上涨超55% [24] - 市场对降息的预期通常在降息公告发布前几周就已体现,降息符合预期则市场平稳,不及预期则引发波动 [25] - 美元国债规模达38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达1万亿美元,巨大的利息压力是推动利率下行的重要因素 [26] - 美元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在4%上下,历史平均在2-3%,未来利率有向2-3%回归的趋势 [26] - 利率呈周期性波动,平均3-5年一轮小周期,例如2020-2021年为降息周期,2022-2024年9月为加息周期,去年9月至今又进入降息周期 [26] 红利类指数估值概览 - 提供详细的红利类指数估值数据,包括上证红利、中证红利、红利机会等多个指数的盈利收益率、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和ROE等关键指标 [27] - 红利指数估值表已在相关平台日更,方便查询 [28] 其他指数估值数据 - 提供包括自由现金流、消费、医药、港股、行业、宽基等多个板块的指数估值数据,包含盈利收益率、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ROE及对应基金代码 [41] - 投资星级评定标准:1星为泡沫阶段,5星为投资价值最高阶段 [42] 债券市场数据 - 提供各类债券指数数据,包括修正久期、到期收益率、近些年化收益及最大回撤等指标 [45] -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0.95%,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中位数为1.19% [45]
普通人怎样实现躺平收入每月四、五千?
雪球· 2025-10-23 15:43
文章核心观点 - 股票投资是专业性强的领域,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不适合投资知识匮乏的普通人直接参与 [3] - 对于寻求稳定月收入的失业人士,50万元本金通过投资难以实现足够的生活保障,最佳解决途径是寻找工作获得稳定收入 [5] - 若有基本收入保障,可考虑投资高收益高风险的宽基指数基金或行业指数基金组合,以获取长期收益 [5] 投资工具分析 - 股票型基金收益与股市行情直接相关,无法保证月月或年年有稳定收入,在股市无行情时可能多年无收益 [3] - 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基金能提供稳定收益,50万元投资普通中长期纯债基金年收益约6000-7000元,收益增强型债券基金年收益约1.5万-2.5万元但需承担市场风险 [4] - 红利指数基金能提供相对稳定现金流,熊市时期也能获得分红收入,股息率约4-5%,50万元投资A股红利指数基金年分红约2.0万-2.6万元 [4] - 100万元本金投资红利指数基金可带来每月4000-5000元收入,但多数普通人难以达到此本金规模 [5] - 在有工作收入保障前提下,可投资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等宽基指数基金,或消费、新能源、半导体、医药等行业指数基金组合,长期有望获得不错收益 [5]
超5400次分红,1830亿!四大投资策略教你抢到这波公募“红包雨”
犀牛财经· 2025-10-17 09:54
2025年公募基金分红概况 - 截至9月30日,年内已有超2900只基金合计分红1830.47亿元 [2] - 与去年同期1415.29亿元的分红总额相比增长近30% [4] - 股票型基金的分红总额是去年同期近3倍,ETF在分红总额前十榜单中占据6席 [2] 分红结构特点 - 红利相关ETF与债基共同构成高频分红核心力量 [3] - 权益类基金中,分红规模占比最大的为被动指数型基金 [4] - 指数基金中,分红的基金多为股息率较高的大盘宽基指数基金和红利指数基金 [4] 监管政策影响 - 新"国九条"和分红新规等政策引导基金加大分红力度回馈投资者 [4] - 监管层持续完善分红机制,推动了行业整体分红意愿的提升 [4] 红利指数基金特性 - 红利指数基金跟踪聚焦高股息率公司的指数,股息率是公司分红与股价之比 [4] - 持续高分红的公司通常具备盈利稳定、现金流充裕的特点,处于成熟行业,资本开支需求较低 [4] - 红利指数选取需连续三年分红且股利支付率符合要求的公司,例如中证红利指数从1816只股票中选出股息率最高的100只 [5] - 指数采用股息率加权,股息率越高的股票在指数中权重越高 [6] - 在A股市场大幅调整时,红利指数的跌幅往往小于宽基指数,甚至能逆势上涨 [6] 红利ETF投资策略 - 定期现金流策略:可选择分红时间不同的ETF,如红利价值ETF(563700)、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和红利低波动ETF(563020),同时持有有机会每月获得现金分红 [7] - 长期复利策略:选择每年进行分红评价的产品如红利ETF易方达(515180),将年度分红持续再投资,该基金最新规模已超百亿 [9] - 红利加高成长策略:将分红投资于高成长指数产品,如恒生创新药ETF(159316)、人工智能ETF(159819)等,用稳定收租的钱去博高收益 [9] - 红利低波稳健策略:选择跟踪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的ETF,具备高股息+低波动的特征 [10] - 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自2019年至2024年连续6年实现正收益,2024年指数全收益涨幅为24.82%,近6年年化收益率为13.4% [10] 行业趋势与公司举措 - 红利投资是一种灵活的资产配置方式,可满足每月现金流、长期复利增长或捕捉高成长机会等不同需求 [10] - 易方达基金是目前唯一一家红利类ETF全部实行低费率的基金公司,产品低费率、分红机制清晰 [10]
[10月16日]指数估值数据(成长低迷,价值强势,风格轮动怎么应对;红利指数估值表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10-16 22:56
市场表现与风格轮动 - 中证全指当日下跌0.44%,大盘股微涨而小盘股下跌超1% [1][2][3] - 价值风格近期表现强劲,300价值和上证红利指数已从低估回到正常估值 [4][5] - 成长风格因前期上涨较多近期出现回调,国庆节后呈现下跌态势 [6][13] - A股市场存在显著的成长与价值风格轮动现象,例如2020-2021年成长风格大幅上涨,而2022-2024年价值风格创下新高 [8][9] 价值风格长期表现 - 价值风格品种呈现出慢牛走势,例如沪港深红利低波动指数自2019年以来累计上涨72% [15][16][18] - 该指数历年表现稳健,2024年上涨27.18%,2025年至10月15日上涨10.98%,长期回报超过全球多数国家宽基指数 [17][19] - 其他价值风格指数如自由现金流、价值指数等也具有类似长期上涨的特点 [20] 成长风格与价值风格对比 - 成长风格代表创业板指自2019年以来累计上涨77%,但波动剧烈,例如2022年下跌28.04%,2023年下跌17.97% [21][23][24] - 价值风格波动较小,多数年份上涨10-20%,熊市期间跌幅远小于大盘,投资难度相对较低,对止盈时机要求不高 [28][29][33][34][35] - 成长风格投资难度高,对止盈时机要求高,若错过大涨后的止盈机会收益可能大打折扣 [30][31][32] 红利类指数估值数据 - 上证红利指数盈利收益率为10.01%,市盈率为9.99,市净率为0.98,股息率达4.71% [41] - 中证红利指数盈利收益率为9.57%,市盈率为10.45,市净率为1.04,股息率为4.48% [41] - 港股红利指数盈利收益率为8.67%,市盈率为11.53,市净率为1.10,股息率为4.08% [41] - 自由现金流指数盈利收益率为8.47%,市盈率为11.81,市净率为1.88,股息率为3.69% [41] 其他指数估值概览 - 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6.04,市净率为1.86,股息率为2.27% [49] - 创业板指数市盈率为42.29,市净率为5.48,股息率为0.88% [49] - 标普500指数市盈率为24.92,市净率为5.50,股息率为1.17% [49] - 纳斯达克100指数市盈率为29.48,市净率为8.61,股息率为0.64% [49]
[10月9日]指数估值数据(不同星级,该买什么基金;红利指数估值表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10-09 22:00
市场整体表现 - 大盘整体上涨,收盘时仍处于4.1星级水平,距离4.0星级不远 [1][2] - 大中小盘股均上涨,其中大中盘股涨幅略高 [3] - 成长风格表现优于价值风格,科创50和创业板指数领涨 [4][5] - 价值风格及自由现金流、港股红利等品种也录得上涨 [6][7] 港股市场动态 - 港股当日下跌,港股科技和港股医药指数波动较大 [9][10] - 假期期间港股已出现波动,当日基金会同时反映假期及当日波动 [11][12] - 含港股的基金表现低迷,但今年以来港股整体涨幅仍显著高于A股 [13] - 港股近期估值回升至3.5-3.6星级区间 [14] 星级投资策略 - 5星级为股票基金投资价值最高阶段,主动优选和指数增强品种最具吸引力,但需投资者具备信心和勇气进行定投或加仓 [16][17][18][19] - 4星级阶段部分品种回归正常估值,低估品种减少,需控制股票资产比例不超过“100-年龄”,并做好股债配置,月薪宝组合可作为稳健选择 [20][21][24][26][27][28][29] - 3星级阶段多数品种进入正常或高估,低估品种极少,应暂停主动优选和指数增强投入,考虑固收+、全球多元资产配置或长期纯债基金等低波动策略 [30][31][33] - A股平均每3-5年出现小牛熊市,每7-10年出现大牛熊市,长期投资机会仍存 [34][35][36] 红利及自由现金流指数估值 - 红利类品种估值表已汇总,包括上证红利、中证红利、红利低波动等指数,盈利收益率、市盈率、股息率等指标可参考 [8][37] - 自由现金流指数盈利收益率约8.70%-8.72%,市盈率约11.46-11.50,股息率约4.03%-4.25% [38] - 红利指数基金分红频率数据已更新,部分品种近两年分红次数达24次,平均间隔30.5天 [38] 行业及指数估值数据 - 主要指数估值表显示,上证红利盈利收益率10.27%,市盈率9.74,股息率5.05%;沪深300市盈率16.34,股息率2.21%;创业板市盈率45.30,股息率0.81% [47] - 债券市场方面,中债-新综合指数到期收益率2.14%,近5年年化收益4.41%;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81%,近5年年化收益4.78% [51]
每日钉一下(价值投资策略,在A股也有效吗?)
银行螺丝钉· 2025-09-15 22:07
全球投资策略 - 全球股票市场表现不同步 通过多市场投资可把握更多机会并降低波动风险 [2] - 指数基金是实现全球股市投资的有效工具 可分享全球市场长期上涨红利 [2] 价值投资策略有效性 - 价值投资策略在A股市场长期有效 具体表现为价值指数和红利指数的强劲表现 [4][5][6] - 300价值指数从2004年底至2024年底上涨814% 显著超越同期沪深300指数464%的涨幅 [9] - 价值策略包括低市盈率 低市净率 低市现率和高股息率选股标准 [6] 价值指数具体表现 - 300价值指数从沪深300中筛选估值最低的100只股票 每半年调整一次成分 [8][9] - 300价值全收益指数从1000点升至9147点 同期沪深300全收益指数从1000点升至5642点 [9] - 除价值策略外 红利 低波动和自由现金流策略在A股也获得良好回报 [10] 价值策略实施挑战 - 价值策略基金规模相对较小 300价值基金规模仅50-60亿元 为沪深300基金总规模的0.5% [11][12] - 红利指数基金规模占全部指数基金不足5% 近几年才有所增长 [12] - A股市场存在风格轮动特征 价值策略并非始终有效 这恰恰是其长期有效的前提 [12] 投资者行为分析 - 多数投资者缺乏耐心 常在价值策略短期失效时放弃 导致策略坚持者较少 [10][12] - 投资本质是资产从无耐心者向有耐心者转移的过程 耐心是价值策略成功的关键 [13]
从小众到主流!近百只红利基金怎么选?
雪球· 2025-09-10 16:08
红利指数基金投资价值 - 红利资产来自盈利能力好、现金流稳健、具有稳健分红的公司 如银行、交运、能源等行业龙头企业 长期具备投资价值 [6] - 即便在市场波动或业绩短期下滑时 这些公司也能维持一定分红水平 稳健股息收益可抵消股价下跌损失 [7] - 自2007年初到2024年12月末 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年化收益率达10.32% 远超越沪深300全收益指数的5.52% [8] - 最近五年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年化波动率为16.66% 低于沪深300全收益指数的19.33% [9] 红利指数基金市场发展 - 国内红利指数基金起源于2006年 2006年至2016年间仅发行3只产品 [14] - 2017至2020年成为密集发行期 规模稳步提升 [15] - 截至2025年1季度末 全市场红利类指数基金数量达87只 合计规模1539亿元 较2007年末增长2211.68% [16] 红利指数基金分类特点 - 传统A股红利宽基指数基金跟踪中证红利、上证红利、深证红利等指数 采用经典编制方法 先筛选市值大、流动性好的公司 再纳入持续分红、高股息企业 [20][21] - Smart Beta红利指数基金在传统标准基础上强化低波动、质量、成长、价值、龙头等因子 如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基金兼顾高分红与低波动 中证红利质量指数基金强化红利+质量双重属性 [21][22] - 央国企红利指数基金专门聚焦央企和国企中的红利标的 盈利稳定性强 在政策引导下分红意愿持续提升 [22] - 跨境红利指数基金将视野扩展到港股市场 跟踪中证沪港深高股息、中证港股通高股息等指数 帮助分散地域风险 [23] 红利指数基金选择标准 - 传统宽基求全 是红利投资的基础配置 Smart Beta类求专 满足细分需求 央国企红利求稳 聚焦高确定性分红 跨境红利求广 扩展覆盖范围 [25] - 需考察基金规模与流动性 避免规模过小的清盘风险及流动性差导致的成交价格问题 [26] - 跟踪误差越小 说明基金对标的指数的跟踪效果越好 [26] 红利指数基金费率状况 - 费率差异长期可能显著影响投资收益 对追求长期复利的指数投资尤为重要 [28][29] - 2024年公募基金行业降费浪潮中 红利指数基金费率表现滞后 大部分仍采取0.5%管理费率和0.1%托管费率 [29] - 偏高的费率可能与过去两年红利资产火热行情相关 基金公司掌握更多定价主动权 [29] - 随着产品数量增长、市场饱和及竞争加剧 未来费率存在进一步下降空间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