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偏氟乙烯(PVDF)

搜索文档
三爱富成立电子材料事业部 卡位含氟电子材料国产替代黄金赛道
全景网· 2025-08-31 15:40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正式成立电子材料事业部 重点发展含氟电子材料这一战略性新兴领域 加速半导体材料布局 [1] - 公司依托六十余年氟化工技术积淀 向高端电子材料领域战略升级 [2] - 公司在超高纯含氟聚合物 电子特气 氟化液三大核心产品领域形成明确布局 产品已进入下游验证阶段 [3] - 公司自主研发的柔性显示基底用聚酰亚胺材料已建成千吨级产能 覆盖国内主流显示面板企业 [4] - 公司特种氟橡胶产品成功应用于卫星与航天器 并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半导体设备密封系统 [4] - 公司已与多家国内芯片制造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产品正式进入半导体供应链体系 [4] - 公司战略加速母公司从传统化工向高端制造转型 完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布局 [5][6] 行业背景与机遇 - 国际化工巨头3M宣布退出含氟化学品市场 为国产企业提供宝贵市场切换窗口期 [1][4] - 3M在全球半导体冷却剂市场占有率达90% 2025年底退出相关业务 [4] - 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2025年保守估计达1283.2亿元 其中浸没式液冷市场占526.1亿元 占比超40% [1] - 高性能GPU芯片功耗突破700瓦 推动浸没式液冷技术成为标配 电子氟化液需求急剧增长 [4] - 半导体 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对高纯度 高性能含氟材料需求激增 [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PVDF产品在新能源电池粘结剂 半导体纯水供应 化学品输送等新兴领域展现巨大潜力 [2] - PVDF广泛用于半导体制造管道 阀门等关键部件 [2] - 氟化液产品具有高化学稳定性 优异电绝缘性 不燃性及宽工作温度范围等特性 [3] - 公司在聚偏氟乙烯(PVDF) 氟橡胶(FKM) 聚四氟乙烯(PTFE)等产品市场占有率长期位居行业前列 [2] 财务与股权结构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52.9亿元 归母净利润3.44亿元 [2] - 2024年合并口径营业收入46.19亿元 归母净利润2.53亿元 主要因偏氟乙烯产业链产品价格下降 [2] - 华谊集团以现金40.91亿元收购公司60%股权 将其纳入四大新兴领域战略布局 [2] 协同效应与发展前景 - 公司氟化工产品与华谊集团现有业务形成深度互补 PVDF作为涂料原料推动集团涂料业务增长 [6] - PTFE 全氟磺酸树脂等为集团航空软管组件 燃料电池膜等产品提供关键原料 降低产业链成本 [6] - 公司未来有望持续为上市公司贡献稳定可观收益 [6] - 公司突破响应集成电路产业对关键材料自主可控的迫切需求 [7]
三美股份(603379):制冷剂价格逐季提升 公司利润率快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24 08:2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28亿元,同比增长38.5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5亿元,同比增长159.22%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86亿元,同比增长163.61% [1] - 第二季度营收16.16亿元,同比增长49.36%,归母净利润5.94亿元,同比增长158.98% [1] - 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至49.50% [2] 制冷剂业务分析 - 氟制冷剂销量6.20万吨,同比下降6.20%,但销售均价达3.90万元/吨,同比大幅上涨56.53% [2] - 第二季度制冷剂销售均价4.03万元/吨,同比提升55.06%,环比提升7.82% [2] - 氟制冷剂毛利率提升至54.59% [2] - 公司在主流产品R32、R134a、R125分别拥有11.8%、24.0%、18.4%的全国生产配额,在发泡剂R141b拥有100%生产配额 [2] 行业供需与价格趋势 - R22报价达4-4.05万元/吨,受益高温旺季需求好转和供应约束 [3] - R32报价区间5.9-6万元/吨,预计后续仍将上行 [3] - R134a短期成交价稳定在5.0-5.1万元/吨,但企业报盘预期上涨 [3] - R227ea报价已至7.6万元/吨,受消防领域打假补库需求增加及开工不足影响 [3] - 第二代和第三代氟制冷剂配额制度持续实施,行业供需格局优化 [1] 产业链延伸与产能布局 - 福建东莹年产15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处于试生产及技改阶段 [4] - 浙江三美5000吨/年FEP、5000吨/年PVDF、年智能分装3500万瓶罐制冷剂项目完成主体工程,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4] - 公司推进科创中心、催化剂项目、重庆嘉利合氟化工一体化项目等多个工程 [4] - 公司积极布局第四代制冷剂,切入新一代产品市场 [4]
三美股份(603379):制冷剂价格逐季提升,公司利润率快速增长
国信证券· 2025-08-23 23:29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4][8] 核心观点 - 制冷剂价格逐季提升推动公司利润率快速增长[1][2][8] - 三代制冷剂供给侧改革深化,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集中[4][8] - 公司凭借领先配额地位和产业链延伸布局,持续受益行业高景气周期[2][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28亿元,同比增长38.58%[1][10]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9.95亿元,同比增长159.22%[1][10] - 第二季度营收16.16亿元(同比+49.36%),归母净利润5.94亿元(同比+158.98%)[1][10] - 氟制冷剂毛利率提升至54.59%,整体毛利率达49.50%[2][14] - 上调盈利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21.07/25.21/27.74亿元(前值15.98/18.44/19.59亿元)[8][30][32] 业务运营 - 2025年上半年氟制冷剂销量6.20万吨(同比-6.20%),销售均价3.90万元/吨(同比+56.53%)[2][14] - 第二季度制冷剂均价4.03万元/吨(同比+55.06%,环比+7.82%)[2][14] - 核心产品配额优势显著:R32(11.8%全国配额)、R134a(24.0%)、R125(18.4%)、R141b(100%)[2][14] 行业景气度 - R22报价4-4.05万元/吨(高温需求支撑+供应约束)[3][21] - R32报价5.9-6万元/吨(预计继续上行)[3][21] - R134a短期成交价5.0-5.1万元/吨(企业报盘预期上涨)[3][21] - R227ea报价7.6万元/吨(供不应求)[3][21] 战略布局 - 福建东莹年产15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处于试生产阶段[4][29] - 浙江三美5000吨/年FEP、5000吨/年PVDF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4][29] - 推进科创中心、催化剂项目、重庆氟化工一体化项目[4][29] - 积极布局第四代制冷剂及新能源材料领域[4][29]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16.0倍,2026年13.3倍,2027年12.1倍[8][32] - 摊薄EPS预测:2025年3.45元、2026年4.13元、2027年4.54元[8][32] - ROE预计提升至26.6%(2025年)、26.0%(2026年)、23.9%(2027年)[9]
ST联创: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19:18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43,213,160.52元,同比增长12.83%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07,443.69元,同比大幅增长121.91% [4] - 基本每股收益0.0110元/股,同比增长195.65%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未披露具体数值 [4] - 总资产2,500,205,216.94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91% [4] 业务板块分析 - 含氟新材料产品:主要包括含氟制冷剂(HCFC-142b、HFC-152a)和含氟聚合物(PVDF),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制冷系统等领域 [5][9][10][14] - 聚氨酯新材料产品:涵盖组合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等,主要应用于冰箱冰柜、建筑保温等隔热领域 [11][12][15] - 含氟制冷剂业务受政策配额严格约束,第四代制冷剂(HFOs)已布局万吨级产能并通过技改扩产 [10][16][17] - PVDF作为锂电池粘结剂核心材料,需求受新能源行业拉动,但产能扩张导致价格承压 [7][10][14] 行业发展趋势 - 氟化工行业向新能源电池、半导体封装等高端领域渗透,中国锂电级PVDF产能占全球主导地位 [5][7] - 制冷剂行业处于二代配额缩减、三代配额管制、四代尚未规模化的过渡阶段,政策驱动特征显著 [6][16] - 聚氨酯行业进入产业整合期,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 [8][20] - 新能源汽车政策持续支持,锂电池需求增长有望拉动PVDF需求 [18][19] 核心竞争力 - 纵向一体化产业链:涵盖氟化工上游原料至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副产品综合利用和成本优化 [22] - 技术研发优势:拥有103项有效专利,与中山大学共建碳中和研究院,聚焦固态电池等技术开发 [24][25][26] - 第四代制冷剂先发优势:具备独立生产专利和万吨级产能,通过技改扩产抢占市场份额 [10][17][21] - 客户资源稳定:氟化工板块覆盖头部锂电池企业,聚氨酯板块在冷链物流等领域市占率较高 [27] 投资与产能建设 - 在建工程229,331,997.67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41% [29] - 重点投资项目包括万吨级PVDF配套产线、低GWP含氟烯烃技改项目等,部分项目因市场变化暂缓建设 [30][31][32] - 委托理财规模较大,银行理财产品未到期余额20,600万元,券商理财产品未到期余额22,262.12万元 [32] 公司治理与架构 - 股票简称为ST联创(300343),注册地位于山东省淄博市 [3] - 合并结构化主体鼎盛嘉禾投资管理中心,涉足汽车信息技术领域投资 [33] - 研发投入20,141,542.88元,同比小幅下降3.31%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