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胶原棒2.0
icon
搜索文档
巨子生物(02367.HK):业绩维持稳增 多元化矩阵构筑广阔空间
格隆汇· 2025-08-31 18:4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31.13亿元同比增长22.52% 归母净利润11.82亿元同比增长20.23% [1] - 毛利率81.68%同比下降0.72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37.98%同比下降0.72个百分点 [2] - 费用率37.99%同比下降1.63个百分点 其中销售费用率34.01%降1.1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1.32%降0.59个百分点 [2] 业务结构分析 - 功效性护肤品营收24.10亿元占比77.4%同比增长24.2% 医用敷料营收6.93亿元占比22.3%增17.1% [1] - 直销渠道营收23.25亿元占比74.7%同比增长26.5% 经销渠道营收7.87亿元占比25.3%增12.1% [1] - 可复美品牌营收25.42亿元占比81.7%同比增长22.7% 可丽金品牌营收5.03亿元占比16.1%增26.9% [1] 研发与产品策略 - 可复美推出胶原棒2.0及焦点面霜 帧域密修系列获得市场认可 秩序系列与吨吨系列持续培育 [2] - 可丽金推出胶原大膜王3.0强化抗老产品心智 [2] - 研发方向扩展至增发护发、美白及医美领域 同时探索海外市场机会 [2]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0.56亿元、87.90亿元、105.68亿元 [3]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38亿元、31.89亿元、38.67亿元 [3]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0倍、16倍、13倍 [3]
巨子生物(02367.HK):1H净利同增20% 短期事件影响逐步消退
格隆汇· 2025-08-30 02:44
核心业绩表现 - 1H25收入31.1亿元 同比增长22.5% 归母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增长20.2% [1] - 经调净利润12.1亿元 同比增长17.4% 业绩符合预期 [1] - 归母净利率38.0% 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经调净利率38.7% 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2] 分品牌收入结构 - 可复美收入25.4亿元 同比增长22.7% 明星单品胶原棒2.0位列天猫液态精华热卖榜国货Top1 [1] - 可丽金收入5.0亿元 同比增长26.9% 胶原大膜王3.0表现良好 胶卷面霜及眼霜顺利培育 [1] - 功效性护肤品收入同比增长24.2% 医用敷料收入同比增长17.1% 占比分别为77%和22% [1] 渠道发展表现 - 直销收入同比增长26.5% 经销收入同比增长12.1% [1] - DTC线上直销增长13% 向电商平台线上直销增长134% 线下直销增长74% [1] - 线下覆盖约1700家公立医院 3000家私立医院和诊所 超13万家连锁药房门店及6000家CS/KA门店 [1] 盈利能力分析 - 毛利率81.7% 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主因相对低毛利妆品品类占比提升 [2] - 销售费用率35.1% 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主因线上多平台运营效率优化及渠道结构变化 [2] - 管理费用率2.7% 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1.3% 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2] 未来成长前景 - 短期事件影响逐步消退 品宣及营销规划落地有望推动经营改善 [1][2] - 头部达播逐步恢复 中腰部达播矩阵丰富 品牌宣传持续破圈 [2] - 医美管线取证工作稳步推进 商业化准备有序进行 有望构建第二成长曲线 [2] 估值与评级 - 维持2025-2026年净利润25亿元/32亿元盈利预测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20倍/16倍市盈率 [3] - 目标价82港元对应2025-2026年31倍/25倍市盈率 上行空间57% [3]
巨子生物(02367):2025 半年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控费良好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29 17:20
投资评级 - 增持评级 [1][6] 核心观点 - 2025H1营收31.13亿元同比+22.5%,归母净利润11.82亿元同比+20.2%,经调净利润12.05亿元同比+17.4% [10] - 毛利率81.7%同比-0.7pct,净利率38%同比-0.6pct,销售费用率34%同比-1.1pct,费用管控良好 [10] - 电商平台线上直销渠道营收3.91亿元同比+134%,表现亮眼 [10] - 可复美品牌营收25.42亿元同比+23%,可丽金品牌营收5.03亿元同比+27% [10] - 下调2025-2027年EPS预测至2.33/2.87/3.54元人民币,目标价75.85港币 [10]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31.13亿元,毛利润25.44亿元,净利润11.82亿元 [10] - 预计2025年营收69.01亿元(+24.6%),2026年84.96亿元(+23.1%),2027年104.02亿元(+22.4%) [4] - 预计2025年净利润24.91亿元(+20.8%),2026年30.76亿元(+23.5%),2027年37.95亿元(+23.4%) [4] - 2025年预测PE 20.66x,PB 5.10x,ROE 24.67% [12] 业务分析 - 分渠道:DTC线上直销18.16亿元(+13%),电商平台线上直销3.91亿元(+134%),线下直销1.18亿元(+74%),经销渠道7.87亿元(+12%) [10] - 分品类:功效性护肤品24.1亿元(+24%),医用敷料6.93亿元(+17%) [10] - 可复美推出胶原棒2.0产品,618期间位列天猫液态精华榜国货TOP1 [10] - 可丽金大膜王3.0表现亮眼,专注抗老心智认知 [10] 同业比较 - 同业公司2025年平均PE 32.64x,2026年25.37x,2027年20.41x [13] - 锦波生物2025年预测PE 33.44x,珀莱雅19.38x [13]
巨子生物(02367):业绩符合市场预期,预计25H2增长提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8 22: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8] 核心观点 -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25H1营收31.13亿元同比增长22.5% 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20.2% [8] - 预计25H2增长提速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5.4/31.2/37.3亿元 同比增长23%/23%/19% [2][8] - 当前估值对应PE为20/16/14倍 [4][8]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81.7%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主要因销售产品成本增加及产品品类扩充 [8] - 销售费用率34%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体现运营效率优化 [8] - 净利率38.0%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8] - 研发费用4100万元 略有下降 [8] 产品表现 - 可复美营收25.4亿元同比增长22.7% 收入占比81.7% [8] - 胶原棒2.0首次添加专有重组4型胶原蛋白 专注基底膜屏障修复 [8] - 帧域系列针对皮肤热损伤修复 添加专研4型热塑胶原 线下渠道获广泛认可 [8] - 可丽金营收5亿元同比增长26.9% 收入占比16.1% [8] - 胶原大魔王3.0优化核心成分 618大促位列京东滋养面膜热卖榜第一名 [8] 渠道表现 - 直销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26.5% [8] - DTC店铺线上直销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13.3% [8] - 线下直营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74.3% 加速可复美品牌店在多城市布局 [8] - 经销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12.1% [8] 增长前景 - 卡位胶原蛋白赛道 护肤品与医用敷料两大品牌保持较高增速 [8] - 线上化仍有空间 期待医美、严肃医疗等场景to B端业务拓展 [8] - 2025E营收预计70.66亿元同比增长28% 2026E预计88.42亿元同比增长25% [4][8]
各方都在等待巨子生物第三方检测报告之际,大嘴博士再曝质疑
经济观察网· 2025-05-28 12:43
美妆博主质疑巨子生物检测问题 - 美妆博主大嘴博士质疑巨子生物采用"双缩脲法"检测方法会导致结果虚高 因产品含聚谷氨酸钠会被同时检测 [2] - 博主指出公司内部检测产品为胶原棒2 0 而非其质疑的存在质量问题的胶原棒1 0 [2] - 博主提出三个核心科学问题:是否添加重组胶原 为何检测不到甘氨酸 为何将二肽包装成小分子胶原 [2] - 博主此前检测显示可复美产品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低于法定标注下限且未检出甘氨酸 [2] 公司回应及消费者反应 - 公司迅速否认指控并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 [2] - 消费者信任度明显下降 电商平台出现大量质疑留言 部分消费者表示将暂停购买等待第三方结果 [2] - 机构研报认为负面宣传可能影响消费者情绪 损害可复美618促销表现 [2] - 618购物节是美妆行业销售旺季 此次风波为公司核心品牌可复美带来不确定性 [2] 检测进展及行业关注 - 公司内部检测5月24日开始当天出结果 但第三方检测已过三天仍未披露 [3] - 网友和行业人士都在等待第三方检测结果和监管部门调查的权威答案 [3] - 权威检测结果和清晰解释是重建消费者信任的关键 [3] - 公司面临重大挑战是如何妥善应对危机化解消费者疑虑 [3]
新消费专题:全行业解读新消费
2025-05-26 23:1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新消费、美妆、零食、家电、新式茶饮、个护用品、AI眼镜、情绪消费及国潮经济、新型烟草、食品饮料、黄金、化妆品 - **公司**:毛戈平、巨子生物、“零食很忙”、名创优品、石头科技、科沃斯、北鼎股份、百亚股份、豪越、明月镜片、晨光、广播、诺邦股份、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喜茶、奈雪、布鲁可、卡游、卫龙、盐津铺子、虎皮兄弟、超鸿基、麦卡伦、莱森通灵、老铺、完美股份、锦波生物、珀莱雅、登康、润本、荣雨辰、拉芳家化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新消费**:呈现结构性机会,从增量发展转向存量发展,分为新供给和新需求两个方向,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主体化追求,通过产品创新和体验革新满足情绪价值[1][2][3] 2. **美妆赛道**:2025年快速增长,受益于国货品牌崛起、消费者认可度提升、人均支出提升带来的悦己需求增加,从大众流量逻辑转向品牌消费逻辑,保持高成长性;高端方向毛戈平是首推品牌,大众方面国货品牌巨子生物展现强劲增长势头[1][5][6] 3. **零食行业**:2025年表现出显著增长趋势,“零食很忙”提交上市申请,头部公司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有利于整合和扩张,预计今年至少有40%的开店速度,名创优品及其他折扣超市概念值得关注[1][7] 4. **家电领域**:扫地机因国补政策和低渗透率增速最快,国内市场渗透率不到10%,海外市场平均不到15%,可关注石头科技和科沃斯;小家电方面,北鼎股份等公司通过差异化定位和战略调整实现增长[1][8][9] 5. **新式茶饮行业**:处于供需向上周期,预计增速接近20%,中端赛道竞争激烈,高端和低端赛道更容易获取份额,供应链和数字化建设是主要投资方向,蜜雪冰城、古茗等企业表现突出[1][16][17] 6. **个护用品行业**:女性用品和婴幼儿卫生用品通过电商红利和产品升级撬动市场份额,百亚股份通过大单品策略及国产产品迭代突围,纸尿裤市场需求量逐渐增长,豪越绑定大客户提升业绩[11] 7. **AI眼镜产业**:呈现乐观预期,产业链上下游模组需求量增加,科技厂商与传统眼镜厂商合作趋势明显,明月镜片是推荐标的[13] 8. **情绪消费及国潮经济**:具有一定成长性,传统企业布局国潮经济及文创产品,AI宠物提供情绪价值成为新的发展方向[14] 9. **新型烟草市场**:受益于龙头公司加速迭代,日本市场推出新产品后原有市场格局可能进一步变化,除诺邦股份外,建议关注港股龙头公司[15] 10. **食品饮料行业**:新消费趋势主要集中在零食板块,魔芋产品需求爆发,零食量贩店通过提高质价比实现渠道效率升级,推荐盐津铺子,关注山姆会员店逻辑进展和名创优品港股上市进程推进下量贩相关企业万辰的发展[23][24] 11. **黄金行业**:从渠道驱动型逐渐演变为品牌驱动型,A股中表现较强的是超鸿基、麦卡伦以及莱森通灵等公司,港股中有老铺这样的品牌驱动公司,建议关注调整机会[25] 12. **化妆品行业**:整体表现不突出,但一些国产品牌表现尤为突出,如胶原蛋白赛道驱动的完美股份和锦波生物,估值较低且近期有新品推出的珀莱雅等公司,个护赛道推荐登康、润本、荣雨辰及拉芳家化等公司[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海外市场新消费趋势**:复盘美国80年代及日本90年代到00年代,与现在中国类似,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大件必须开支放缓、经济从投资转为消费驱动,促进了海外市场新消费趋势的发展[4] 2. **港股上市公司盈利预测**:港股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不断上修,蜜雪冰城和古茗预计6月份进入港股通,8月和9月分别面临解禁,长期来看凭借强大的供应链属性和产品优势将继续确立相对优势[19] 3. **新消费品牌发展机会**:包括大单品迭代、高势能门店开设以及进入港股通或上市,如布鲁可将推出大IP产品,老铺黄金和泡泡玛特开设新店,卡游新股上市,布鲁可即将进入港股通[22] 4. **茶饮行业今年以来发展情况**:1月至4月整体表现稳步向上,2月因季节性原因表现较弱,3月和4月数据有所改善,不同企业店效和同店店效存在分化,价格已基本企稳,有些企业甚至出现回升迹象[18] 5. **新消费趋势影响**:贯穿多个行业,可能诞生新的需求或创造新的供给,后续创新需在设计、包装及营销宣传服务等维度进行,以确保商品定价权掌握在品牌方手里[27]
美护行业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综述:行业增速趋稳,重组胶原蛋白保持高景气
长江证券· 2025-05-19 08: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化妆品行业增速小幅改善,趋于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分化;医美行业性收入有所收敛,但重组胶原蛋白保持高增 [12][5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化妆品:行业增速稳健,盈利能力持续分化 行业 - 2025Q1限额以上化妆品同比增长3.1%,改善过去三个季度同比负增长局面;线上一季度天猫+抖音合计增长17%,环比提速,行业增速落入稳健增长区间 [12] 收入 - 化妆品行业整体平均增速放缓,行业分化持续加大,2024Q1 - Q4及2025Q1平均收入增速分别为8%、1%、 - 6%、 - 9%、 - 5%,近三个季度负增长;品牌端平均收入增速分别为13%、8%、 - 1%、 - 3%、 - 2%,增长韧性更强;品牌端内部分化加剧,中型品牌如丸美股份、润本股份增长良好,头部珀莱雅稳健增长,上海家化等公司因业务调整收入增速放缓 [19] 毛利率 - 生产端上游公司毛利率分化,青松股份、嘉亨家化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大,科思股份因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调降,毛利率单季度环比大幅下滑;品牌端平均毛利率微幅提升,2024年及2025Q1分别为67.4%、69.0%,同比均提升1.5个百分点,部分个股如丸美股份等通过产品及结构升级、贝泰妮强化价格管控、珀莱雅受益运费改善和价格管控,实现毛利率同比改善 [20] 产品推新 - 品牌聚焦主品系列升级和功效品类扩张,防晒及美白领域竞争预计加剧,原料端重组胶原蛋白供给持续丰富;珀莱雅围绕美白和防晒扩张品线,贝泰妮拓展防晒和抗衰功效,巨子生物和丸美股份围绕重组胶原蛋白完善品类布局,华熙生物和上海家化聚焦主品系列升级 [25] 费用 - 销售费用方面,2024年以来行业整体增速放缓,抖音渠道占比提升带动销售费用率上行,2024全年及2025Q1品牌端平均销售费用率分别为45%、43.4%,同比分别大幅提升3.3、2.2个百分点,2025Q1贝泰妮等公司销售费用率提升较多;毛销差方面,2025Q1品牌端毛销差普遍下降,珀莱雅得益于毛利率及费用率优化,毛销差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表现分化,头部品牌规模效应凸显,珀莱雅等公司管理费用率持续优化,华熙生物等公司受业务调整影响费用率扩大;研发费用方面,化妆品公司持续扩大投入,贝泰妮、珀莱雅增幅较大 [26][45] 盈利 - 2025Q1品牌扣非净利率为10%,环比2024年提升,部分品牌业务调整使扣非净利率优化;行业内盈利能力持续分化,龙头公司通过固定费用规模效应保持盈利稳定,珀莱雅扣非净利率同比优化2.7个百分点,丸美股份基本持平 [50] 医美:行业性收入有所收敛,重组胶原蛋白保持高增 收入 - 医美终端需求走弱、新客渗透趋缓,头部医美厂商收入增速放缓,2025Q1代表性医美厂商平均收入增速为 - 1%,环比2024年显著放缓,龙头爱美客受行业增速放缓和规模基数大影响收入承压 [55] 盈利 - 医美行业整体增速收敛,但产业链地位高,利润仍有韧性,2025Q1代表性医美厂商平均归母净利润增速为 - 3%,与收入趋势一致;重组胶原蛋白处于快速商业化阶段,锦波生物业绩快速增长,建议关注行业新材料、新产品投资机会及龙头公司盈利能力变化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