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堂小紫瓶精华
搜索文档
东北老板即将干出一个IPO,年入46亿,剑指“中国第一”
新浪财经· 2025-10-14 19:49
公司IPO状态与财务表现 - 公司于2024年9月29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开启资本市场新征程 [2]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42.92亿元、44.42亿元和46.01亿元,保持攀升曲线 [2] - 2022年至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39亿元、3.13亿元和2.03亿元,波动明显 [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至24.4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大幅增长至2.19亿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利润 [2]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为3.5%,显著低于同期珀莱雅的68.8%和上美股份的153.9% [3]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下滑37%,净利率跌至4.1% [13] - 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回升至7.8% [13] 行业地位与市场格局 - 以2024年零售额计算,公司是中国第三大国货化妆品集团,主品牌自然堂位列国货品牌第二 [4] - 在大众国货化妆品品牌中,公司消费者认可度、购买频率和复购意愿排名第一 [6] - 公司拥有3770万注册会员,复购率为32.4% [6] - 按照2025年上半年营收,公司在国货美妆上市企业中排名第七 [6] - 公司营收规模接近50亿元,但低于上美股份的68亿元及珀莱雅的107亿元 [3] - 行业正从"群体崛起"走向"龙头集中",主要竞争对手均提出宏大增长目标 [16] 品牌与产品策略 - 公司旗下拥有五个主要品牌:自然堂、珀芙研、美素、春夏、己出 [4] - 主品牌自然堂贡献公司超过94%的收入 [13] - 核心大单品"冰肌水"累计销量突破1.13亿瓶,"小紫瓶"精华累计零售额超8.7亿元 [10] - 公司早期实践"大单品策略",围绕"喜马拉雅"核心文化符号打造产品 [9] - 除主品牌外,专业敏感肌护肤品牌珀芙研增长较快,但2024年营收仅1.21亿元 [14] 销售渠道与运营特点 - 公司是第一波从CS渠道崛起的老牌国货代表 [2] - 2025年上半年,线下渠道贡献公司超过三成的营收,而同期珀莱雅和韩束线下营收占比仅为个位数 [9] - 公司通过深度绑定地方经销商,建立了庞大的线下网络 [9] - 公司销售费用率处于高位,2025年上半年为55% [13] - 公司毛利率常年稳定在近70% [13] 战略转型与未来展望 - 公司于2020年启动行业内首创的"一盘货"改革,旨在打通线上线下的库存、订单和数据 [12] - 在IPO前夕,公司罕见地引入了欧莱雅和加华资本作为投资者,投后估值超71亿元人民币 [16] - 公司近期动作加快,在深圳开设首家旗舰店,并冲入即时零售渠道布局,在该渠道销售额增长超过两倍 [16] - 公司提出"成为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科技美妆企业"的愿景 [16] - 创始人风格被评价为"思维缜密、研判成熟后才会落子",喜欢"领先半步" [9][13]
自然堂IPO:利润剧烈波动背后,“高端梦”困于下沉市场
观察者网· 2025-10-13 14:37
公司上市进展 - 自然堂集团(前身为伽蓝集团)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标志着其24年发展历程迎来重要里程碑 [1]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42.92亿元、44.42亿元和46.01亿元,2023年及2024年增速分别为3.5%和3.6% [6]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24.48亿元,同比增长6.4% [6] - 净利润波动显著,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39亿元、3.02亿元和1.90亿元,2023年同比暴增117.0%,2024年同比骤降37.1% [6]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91亿元 [6] - 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2年的66.5%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0.1% [6] - 销售及营销成本占收入比重较高,2024年为59.0% [7] 品牌与产品策略 - 公司严重依赖单一主品牌“自然堂”,该品牌在2022至2024年贡献收入占比均超过94% [8] - 2024年集团更名为自然堂集团,反映出其多元品牌战略成效有限 [9] - 公司产品组合包括自然堂、珀芙研、美素、春夏、己出五大品牌,总计522个SKU,产品价格区间在49元至680元之间 [9] - 主品牌自然堂缺乏自主专利原料,技术壁垒构建面临挑战 [10] 研发与营销投入 - 研发投入占比呈下降趋势,从2022年的2.8%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7% [10] - 营销费用远高于研发费用,2024年销售及营销成本是研发开支的约29.8倍 [7][10] 渠道发展历程与策略 - 公司渠道策略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深耕低线城市化妆品专营店(CS渠道),2006年后进入一二线城市商超,2014年后积极拥抱电商 [3] - 公司发展路径体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特点,通过下沉市场完成初期积累 [2] - 近期加强与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合作,例如冰肌多肽产品8个月在拼多多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年销量超百万套 [11] - 接入淘宝闪购小时达及半日达服务,上线不到两周即跃居美妆品类榜单前五 [11] - 2024年下半年起加强线下高端渠道布局,在深圳等地标杆购物中心开设自营旗舰店,提供沉浸式体验以提升品牌形象 [17] 高端化尝试与挑战 - 公司尝试推出高端产品线,如定价超千元的金钻微雕系列,但被指设计与日本品牌CPB相似 [14] - 天猫官方旗舰店中价格超过500元的产品款数少且销量远不及大众产品 [14] - 公司邀请王一博、赵露思等明星代言以提升品牌形象,但仍未脱离“快时尚”发展模式 [12] - 高端系列产品销量与同类国货品牌相比仍有差距 [17] 战略投资与估值 - 上市前获得战略投资,欧莱雅全资拥有的美町累计投资4.42亿元,持有6.37%股份;加华资本旗下的Himalaya International投资3亿元,持有4.20%股份 [18] - 此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达到71.4亿元 [18]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中国化妆品零售渠道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2004年前的百货时代、2011年前的KA/CS渠道时代、2011-2017年的传统电商时代、2018年以来的社媒电商时代 [2] - 自然堂品牌在2013年至2024年间连续12年零售额位列国货品牌前两名,2024年为第二大国产化妆品品牌 [4]
自然堂启动港股IPO,国货“老大哥”搬来了国际救兵
搜狐财经· 2025-10-11 14:22
公司上市与资本化进程 - 自然堂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于9月29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与瑞银集团 [1] - IPO前公司接受了来自欧莱雅与加华资本共计超7亿元投资,投后估值突破71亿元 [1] - 此次IPO是公司在同行纷纷上市后,于今年完成的唯一一轮融资 [5] 公司发展历史与市场地位 - 公司从2001年依托CS渠道起步,与上美股份、珀莱雅并称“老牌三强”,跻身中国美妆零售品牌十强 [1] - 2006年公司进军由国际品牌主导的商超渠道,截至2010年入驻2600多家商超专柜,奠定“国货标杆”地位 [3] - 公司线上营收占比达68.8%,但保留了超过三成的线下基本盘,覆盖超6万个零售终端 [6]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2.92亿元、44.42亿元和46.01亿元,2025上半年营收24.48亿元,同比增幅为6.4% [6] - 2022至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39亿元、3.02亿元和1.90亿元,2025上半年净利润率回升至7.8% [7] -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的66.5%稳步提升至2025上半年的70.1% [7] - 2022–2024年公司复合增长率为3.5%,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7] 业务模式与渠道策略 - 公司着力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零售体系,形成DTC与BRC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 [5] - 公司早期通过“订货会”模式,仅用两年便跃升为CS渠道第一品牌 [2] - 加华资本入股后协助公司构建以ROE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行精细化运营 [5] 品牌与产品策略 - 公司核心品牌“自然堂”的收入贡献始终超过94%,品牌结构单一 [7] - “极地圣水”精华和主打熬夜修护的“小紫瓶”精华是公司打造的“极致单品”,成功占据特定细分市场 [8] - 2024年1月,伽蓝集团官宣正式更名为“上海自然堂集团有限公司”,反映了公司对单品牌驱动的依赖 [10] 研发与营销投入 - 2022至2024年,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收入比例高达57.0%、54.2%和59.0% [10] - 同期研发开支占比从2.8%降至2.0%,三年累计研发投入3.48亿元,尚不及2024年单一年度营销支出的13% [10]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上半年中国美妆十强企业总营收达294.71亿元,同比增长8.48% [7] - 珀莱雅以53.62亿元营收居首,上美股份以41.08亿元紧随其后,自然堂以24.48亿元位列第七 [7] - 上美股份凭借韩束在抖音等新兴渠道的突破,实现17.29%的同比增长;毛戈平增速达31.28% [7] 未来战略与展望 - 公司IPO募资将用于强化DTC能力、拓展品牌组合、加大研发投入及开拓海外市场 [10] - 欧莱雅作为产业投资方,其战略协同效应预计将从研发实力补强、出海经验赋能、丰富品牌矩阵三个维度为公司赋能 [11]
在拼多多发力短视频,自然堂官旗吸粉400万,新品卖出六千万
北京商报· 2025-08-21 18:07
行业趋势:抗衰老市场年轻化 - 中国抗衰市场规模突破两千亿元,并以两位数高速增长 [1] - 关注抗衰老的消费者中,26岁至35岁群体占比53.2%,18岁至25岁群体占比23.2% [4] - 90后和Z世代开始关注抗衰产品并采取抗初老措施,推动市场增长 [1] 公司战略:自然堂在拼多多的运营 - 自然堂通过产品专供和团队扩充在拼多多打开局面,2023年销售额增长三到四倍 [7] - 公司开发拼多多专供款,如一款15元单价男士洁面产品成为年销千万的大单品 [7] - 内容团队每月在多多视频发布近百条视频,带动官方旗舰店粉丝数每年增长20% [9] - 自然堂在拼多多的粉丝量增长至四百多万,并通过视频内容实现年轻用户精细化运营 [9] - 借助多多视频和定制营销,自然堂一款冰肌多肽产品登陆八个月销售额达六千万元,年销量突破百万套 [10] - 618大促期间,自然堂小紫瓶精华超七成购买者为18至30岁年轻人 [1] - 公司预计今年在拼多多销售额有望增长至少20% [10] 公司战略:大宝在拼多多的运营 - 大宝2018年入驻拼多多后年销售额增长至数千万元,推动集团旗下品牌以官方旗舰店形式入驻 [3] - 公司发现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用户偏好小规格产品,据此推出拼多多专供款 [3] - 大宝SOD蜜经改良为95毫升规格后,2020年登陆拼多多销量突破两百万支,成为千万级爆品 [4] - 大宝A醇嫩肤乳目标客群为学生党、新锐白领和小镇青年,登陆拼多多后销量突破数万支 [1][4] - 公司另辟蹊径,用百元入门级抗衰产品切入重点客群,并推出维他命B5和维C产品 [1][4] - 大宝预计今年在拼多多实现50%以上的增长 [4] 平台支持:拼多多的扶持政策 - 拼多多推出“千亿扶持”计划,未来三年投入千亿资源包重点扶持国货品牌、全球品牌及新质品牌 [2][10] - 平台通过放开异常订单申诉等政策,每年为自然堂节省数十万元 [10] - 拼多多专项团队利用数字化工具帮助品牌洞察趋势,如男士洁面产品增速快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