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
icon
搜索文档
开源证券晨会纪要-20250820
开源证券· 2025-08-20 22:41
市场表现 - 沪深300及创业板指数近1年走势显示创业板指表现优于沪深300,具体涨幅未披露[1] - 昨日涨幅前五行业为美容护理(2.425%)、石油石化(2.357%)、电子(2.319%)、汽车(1.933%)、食品饮料(1.392%)[1] - 昨日跌幅前五行业为医药生物(-0.066%)、家用电器(0.122%)、房地产(0.159%)、环保(0.198%)、建筑装饰(0.201%)[2] 宏观经济 - 特朗普政府与多国达成贸易协定但多为框架性协议,实质内容有限,美英协定包含10%普征关税和行业出口配额[5][6] - 美越协定对越南出口商品征收20%关税,转口商品40%关税,而越南给予美国商品零关税准入[6] - 美日欧韩协定包含15%基础关税,并要求日本投资5500亿美元、欧盟投资6000亿美元并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7] - 行业关税可能成为特朗普政策新核心,钢铝铜关税2024年影响707亿美元,汽车及零部件等行业进口额超6600亿美元[8] 财政收支 - 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3亿元同比转正增长2.7%,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11][12] - 7月公共财政支出19466亿元同比增长3%,民生类支出显著增长,基建支出降幅收窄[13] - 政府性基金收入3682亿元同比增长9%,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回升7%[14] - 6-7月新增专项债发行1.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5030亿元[15] 固定收益 - 转债市场风格可能切换至核心资产,经济稳定和通胀回升环境下核心资产与小盘股或共振上涨[18][30] - 2019-2025年核心资产与红利资产呈现跷跷板效应,2025年下半年可能转为共振上涨[26][27]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 - 2025年7月欧洲9国新能源车销量21.7万辆同比+41.6%,渗透率27.5%同比+7.4pcts[32] - 德国BEV销量4.9万辆同比+58%,英国因补贴政策过渡期BEV增速放缓至+9.1%[32][33] - 欧盟碳排放考核改为2025-2027年平均值,时间线延缓但趋势不变[34] 农林牧渔 - 生物股份非瘟疫苗研发加速,2025H1营收6.20亿元同比+1.28%,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50.84%[36][37] - 禾丰股份2025H1饲料外销量210万吨同比+15.70%,生猪出栏84万头[41][42] - 圣农发展2025H1归母净利润9.10亿元同比+791.93%,主要因并表太阳谷产生投资收益5.4-5.5亿元[78] 计算机 - 税友股份2025H1营收9.22亿元同比+13.25%,AI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26.59%[46][48] - G端业务回暖,数据价值服务收入9102万元同比+17%[49] 传媒 - 吉比特2025H1营收25.18亿元同比+28.49%,新游《问剑长生》《杖剑传说》表现亮眼[51]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66元,股利支付率达73%[51] 医药 - 羚锐制药2025H1营收20.99亿元同比+10.14%,收购银谷制药拓展第二增长曲线[60][61] - 佐力药业2025H1归母净利润3.74亿元同比+26.16%,乌灵系列营收8.97亿元同比+7.23%[73][75] 化工 - 蓝晓科技2025H1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10%,生命科学板块营收同比+12.43%[69][70] - 公司规划投资11.5亿元建设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71]
羚锐制药(600285):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H1业绩稳健增长,银谷并表拓展第二增长曲线
开源证券· 2025-08-20 15:35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1][3] 核心观点 - 2025H1实现营收20.99亿元(同比+10.14%),归母净利润4.74亿元(+14.85%),扣非归母净利润4.42亿元(+12.28%)[3] - 2025Q2营收10.78亿元(+8.17%),归母净利润2.58亿元(+15.68%),扣非归母净利润2.39亿元(+12.20%)[3] - 2025H1毛利率为81.33%(+5.29pct),净利率为22.67%(+0.99pct)[3] - 销售费用率为47.37%(+2.52pct),管理费用率为5.08%(+0.69pct),研发费用率为3.00%(+0.53pct)[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1/9.55/10.69亿元,EPS为1.47/1.68/1.8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8/13.8/12.3倍[3] 外延并购与第二增长曲线 - 完成对银谷制药90%股权的收购,推动外用制剂领域布局[4] - 银谷制药纳入合并报表后实现营业收入0.99亿元,净利润0.13亿元[4] 研发与品牌提升 - 银谷制药1类创新药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新增适应症获批,拓宽治疗领域[5] - 加快仿制药商业化进程,强化循证医学证据和学术领域工作[5] 财务数据摘要 - 2025E营业收入预计为41.14亿元(+17.5%),2026E为45.83亿元(+11.4%),2027E为50.79亿元(+10.8%)[7] - 2025E归母净利润预计为8.31亿元(+15.0%),2026E为9.55亿元(+14.9%),2027E为10.69亿元(+12.0%)[7] - 2025E毛利率为75.8%,净利率为20.2%,ROE为24.5%[7] - 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为13.74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为-0.99亿元[9]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23.17元,总市值131.40亿元[1] - 2025E P/E为15.8倍,2026E为13.8倍,2027E为12.3倍[7] - 2025E P/B为3.9倍,2026E为3.3倍,2027E为2.9倍[7]
羚锐制药(600285):连续5年营收利润双增,如何看待羚锐增长的持续性?
长城证券· 2025-07-09 10: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羚锐制药是国内中药贴膏剂龙头,品牌价值沉淀,具备多层次、宽领域产品线,未来将持续受益国内老龄化深入带来的骨科用药市场扩容,公司营销整合发力,聚焦核心品种,看好产品结构提升和费用优化下利润弹性释放,业绩持续性和确定性较强,叠加外延并购因素,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营收41.57/46.2/51.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11%/11%;实现归母净利润8.39/9.73/10.9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16%/13%;对应PE估值分别为15.9/13.7/12.1X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3.11亿元、35.01亿元、41.57亿元、46.20亿元、51.1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0.3%、5.7%、18.7%、11.1%、10.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8亿元、7.23亿元、8.39亿元、9.73亿元、1.09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2.1%、27.2%、16.2%、15.9%、13.0%;ROE分别为20.3%、23.5%、24.7%、25.0%、24.4%;EPS分别为1.00元、1.27元、1.48元、1.72元、1.94元;P/E分别为23.5倍、18.5倍、15.9倍、13.7倍、12.1倍;P/B分别为4.8倍、4.3倍、3.9倍、3.4倍、3.0倍 [1] 事件 - 7月1日,公司子公司银谷制药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新增适应症,用于改善感冒引起的流涕、鼻塞、鼻痒和喷嚏症状 [1] 并购切入赛道 - 2025年公司并购银谷制药切入创新药领域,核心产品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虽2024年前三季度仅实现营收0.35亿元,占银谷制药收入17.28%,但鼻喷剂技术和临床开展难度高,该产品具备10亿级体量潜力,新增感冒适应症后有望在OTC端持续赋能 [2] 复盘过去 - 2020 - 2024年中药行业中营收和利润均连续5年正增长的公司仅有羚锐制药等4家,公司业绩体现出强大经营韧性、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以及管理连续性,增长主要来源于普适性刚需产品的渠道深耕和市场份额提升,产品矩阵和价位带丰富,凭借高性价比具备广泛市场基础 [2] 展望未来 - 渠道端:公司在渠道拓展仍具空间,通过深度渠道协同构建差异化优势,以终端动销能力反哺药店客流,构筑渠道忠诚度,获取核心陈列位资源 [3] - 产品端: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在院内特别是二线区域和基层医疗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两只老虎”有提价空间,今年1月袋装产品提价8%,预计年底销量回升到提价前;多个二线产品表现亮眼,有望持续放量;并购银谷药业补充鼻喷剂等产品,渠道和管理赋能长期增长潜力 [3] - 运营端:公司积极拥抱数字化和AI,5月24日组织300余员工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全员智能化办公水平,截至2024年底已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销售团队管理、终端库存管理、市场推广、物流仓储、生产自动化等各个环节 [3] - 战略端:公司以经皮给药为立身之本,深耕贴膏行业多年,将持续受益国内老龄化深化带来的疼痛管理需求扩容 [3]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2023 - 2027年,公司流动资产分别为25.99亿元、24.58亿元、28.60亿元、30.60亿元、35.98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21.73亿元、25.59亿元、30.28亿元、35.62亿元、42.68亿元;资产总计分别为47.72亿元、50.17亿元、58.88亿元、66.22亿元、78.66亿元;流动负债分别为19.00亿元、18.74亿元、24.15亿元、26.56亿元、32.95亿元;非流动负债分别为0.73亿元、0.62亿元、0.62亿元、0.62亿元、0.61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19.73亿元、19.37亿元、24.77亿元、27.18亿元、33.56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27.91亿元、30.73亿元、34.01亿元、38.93亿元、44.96亿元 [9] - 利润表:2023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3.11亿元、35.01亿元、41.57亿元、46.20亿元、51.11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8.84亿元、8.47亿元、9.86亿元、10.99亿元、12.19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6.56亿元、8.10亿元、9.65亿元、11.18亿元、12.63亿元;利润总额分别为6.53亿元、8.28亿元、9.65亿元、11.18亿元、12.6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68亿元、7.23亿元、8.41亿元、9.75亿元、1.102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68亿元、7.23亿元、8.39亿元、9.73亿元、1.099亿元 [9] - 现金流量表:2023 - 2027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8.13亿元、8.76亿元、10.33亿元、12.31亿元、12.0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2.30亿元、 - 6.66亿元、 - 4.50亿元、 - 5.02亿元、 - 6.62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2.73亿元、 - 4.72亿元、 - 4.98亿元、 - 4.63亿元、 - 4.73亿元;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3.11亿元、 - 2.62亿元、0.84亿元、2.66亿元、0.66亿元 [9] - 主要财务比率:2023 - 2027年,公司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0.3%、5.7%、18.7%、11.1%、10.6%,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6.9%、23.5%、19.1%、15.8%、13.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2.1%、27.2%、16.2%、15.9%、13.0%;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73.3%、75.8%、76.3%、76.2%、76.1%,净利率分别为17.2%、20.6%、20.2%、21.1%、21.6%,ROE分别为20.3%、23.5%、24.7%、25.0%、24.4%,ROIC分别为18.0%、22.0%、22.6%、23.6%、22.6%;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1.4%、38.6%、42.1%、41.0%、42.7%,净负债比率分别为 - 47.1%、 - 37.7%、 - 36.5%、 - 38.7%、 - 35.0%,流动比率分别为1.4、1.3、1.2、1.2、1.1,速动比率分别为1.1、0.9、0.9、0.8、0.8;营运能力方面,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7、0.7、0.8、0.7、0.7,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4.6、12.1、13.1、13.2、13.3,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4.1、11.9、13.4、14.2、15.0;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1.00元、1.27元、1.48元、1.72元、1.94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43元、1.54元、1.82元、2.17元、2.12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4.92元、5.42元、6.00元、6.86元、7.93元;估值比率方面,P/E分别为23.5倍、18.5倍、15.9倍、13.7倍、12.1倍,P/B分别为4.8倍、4.3倍、3.9倍、3.4倍、3.0倍,EV/EBITDA分别为17.3倍、14.1倍、12.0倍、10.2倍、9.0倍 [9]
医药健康行业周报:创新药BD仍是投资主线,关注泛癌种潜力的双/多抗-20250706
国金证券· 2025-07-06 13: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创新药表现强劲,受季度末调仓、政策支持、潜在合作催化等因素共振影响 看好2025年医药板块走出反转行情,创新药主线和左侧板块困境反转是最大投资机会 建议关注泛癌种潜力的双/多抗药物、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的慢病药管线的创新药板块,以及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消费领域边际变化的投资机会 [1][11][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创新药BD - 本周医药板块创新药表现强劲,受季度末调仓、政策支持、潜在合作催化等因素共振影响 建议关注泛癌种潜力的双/多抗药物、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的慢病药管线的创新药板块投资机会 [1][11][57] 药品板块 - 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发布政策,支持医保资源向创新药领域倾斜,加速国内创新产品商业化放量,助力创新药企形成“正盈利 - 强研发”的良性循环商业模式 本轮医保局推动商保目录进展,将推动医保支付体系多元化,为创新药开辟更多支付空间 [2][20][21] 生物制品 - 长春高新伏欣奇拜单抗获批上市,用于成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该药物6小时即可快速起效,72小时镇痛效果与激素相当,6个月内首次复发风险降低近90% 此前国内尚未批准任何IL - 1β单克隆抗体,建议关注相关产品临床及商业化进展 [2][29][33] 中药 - 羚锐制药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新增适应症,用于改善感冒引起的流涕、鼻塞、鼻痒和喷嚏症状 新增适应症有望提升销售收入,院外强覆盖推广能力有望打开OTC端销售空间 [3][38][41] 医疗器械 - 国家药监局发布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举措,高端医疗器械国内外商业化落地速度有望加快 建议关注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新型生物材料和脑机接口等领域的创新产品拓展 [3][42][43] - 三诺生物第二代CGM产品获欧盟MDR认证,升级为一体式结构设计,提高了用户使用便捷性和佩戴舒适性 扩大了适用场景,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44][45] - 新产业新一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10国内获批上市,可用于对人体样本中的待测物进行生化、电解质的定量分析 该产品检测速度快,搭载智能试剂管理系统,支持全血直接上机,采用模块化设计 [47][50] 医疗服务及消费医疗 - 生育保障政策持续优化,多地实现生育津贴直发个人 生育保险基金待遇支出持续增长,随着政策保障措施不断加码,有望激发相关需求释放 [51][52] - 爱美客收购项目交易95%对价款已支付,标的公司已被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收购有望提升爱美客在国际医美市场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实现全球化布局,产品线形成互补 [55][56]
羚锐制药: 羚锐制药关于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2 00:31
药品注册获批 - 公司子公司银谷制药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批准其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新增适应症,用于改善感冒引起的流涕、鼻塞、鼻痒和喷嚏症状 [1] - 药品名称为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剂型为喷雾剂,规格包括5ml:5mg(每瓶50喷)和10ml:10mg(每瓶100喷),每喷含苯环喹溴铵90μg [1] - 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2.4类,证书编号为2025S01880和2025S01881,属于处方药 [1] 药品市场情况 - 该药品(必立汀)于2020年3月首次获批上市,用于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是国内唯一获批适用于变应性鼻炎的鼻用抗胆碱能药物 [2] - 2022年该药品进入《中国变异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 - 竞品主要包括鼻用激素类药物、抗组胺药物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相关药物市场规模约为54亿人民币 [2] 新增适应症意义 - 新增适应症使该药品成为国内首个M受体拮抗剂用于感冒后鼻部症状的鼻喷剂药品 [2] - 作为非激素用药,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等特点,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 [2] - 根据2023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两周患病率为痒和喷嚏症状 [2] 研发投入 - 截至目前,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拓展感冒后鼻炎适应症相关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3,597万元 [2]
羚锐制药:子公司银谷制药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新增感冒适应症
快讯· 2025-07-01 17:43
公司动态 - 羚锐制药子公司银谷制药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新增感冒适应症获批 用于改善感冒引起的流涕、鼻塞、鼻痒和喷嚏症状 [1] - 该药品此前已获批用于变应性鼻炎相关症状 并进入《中国变异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1] - 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是国内唯一获批适用于变应性鼻炎的鼻用抗胆碱能药物 [1] - 新增感冒适应症使该产品成为国内首个M受体拮抗剂用于感冒后鼻部症状的鼻喷剂药品 [1] - 研发投入累计约3597万元 [1] 市场情况 - 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市场规模约为54亿元 [1] - 新增感冒适应症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产品力 [1]
羚锐制药(600285):业绩稳健增长 期待并购整合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35.01亿元(同比+5.7%),归母净利润7.23亿元(同比+27.2%),扣非归母净利润6.42亿元(同比+20.2%)[1] - 2025年Q1公司实现收入10.21亿元(同比+12.3%),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13.9%),扣非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12.4%)[1] - 2024年度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90元(含税),合计派发5.1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70.64%,连续4年股利支付率超过70%[3] 业务分析 - 骨科类产品2024年收入23.2亿元(同比+9.5%),毛利率提升3.9pct,通络祛痛膏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两只老虎"系列产品年销量超10亿贴[2] - 心脑血管类产品2024年收入4.5亿元(同比+3.3%),培元通脑胶囊稳步放量[2] - 片剂2024年收入3.6亿元(同比+35.6%),丹鹿通督片增势明显[3] 战略发展 - 以7.04亿元收购银谷制药90%股权,完成工商变更登记,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有望弥补公司鼻喷雾剂型产品空白[3] - 收购将增强公司院内销售推广能力,同时公司院外销售渠道有望为银谷制药产品放量赋能[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2.0/46.8/52.3亿元,同比增长19.9%/11.6%/11.7%[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9.5/10.7亿元,同比增长15.9%/13.1%/13.0%[4] - 2025-2027年EPS分别为1.48/1.67/1.89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15/13/12倍[4]
羚锐制药:业绩稳健增长,期待并购整合进展-20250427
国金证券· 2025-04-27 18: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骨科业务有望受益于老龄化持续稳健增长,收购银谷制药有望实现内生外延双轮驱动 [4] 业绩简评 - 2024 年公司实现收入 35.01 亿元(同比 +5.7%),归母净利润 7.23 亿元(同比 +27.2%),扣非归母净利润 6.42 亿元(同比 +20.2%) [2] - 2025 年 Q1 公司实现收入 10.21 亿元(同比 +12.3%),归母净利润 2.17 亿元(同比 +13.9%),扣非归母净利润 2.04 亿元(同比 +12.4%) [2] 经营分析 - 主业表现稳健,骨科等领域持续增长,2024 年骨科类产品收入约 23.2 亿元,同比 +9.5%,毛利率提升 3.9pct;通络祛痛膏年销售收入超 10 亿元,“两只老虎”系列产品年销量超 10 亿贴;心血管类产品收入约 4.5 亿元,同比 +3.3%;片剂 2024 年收入约 3.6 亿元,同比 +35.6% [3] - 以 7.04 亿元收购银谷制药 90%股权,2025 年 3 月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其 1 类新药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有望弥补公司鼻喷雾剂型产品空白,增强院内销售推广能力,公司院外销售渠道有望为银谷制药产品放量赋能 [3] - 继续高比例分红,2024 年度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90 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约 5.1 亿元(含税),占 2024 年归母净利润的 70.64%,2021 - 2024 年连续 4 年股利支付率超 70% [3]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42.0/46.8/52.3 亿元,同比增长 19.9%/11.6%/11.7% [4]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4/9.5/10.7 亿元,同比增长 15.9%/13.1%/13.0%,2025 - 2027 年 EPS 分别为 1.48/1.67/1.89 元,现价对应 PE 分别为 15/13/12 倍 [4] 公司基本情况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311|3,501|4,196|4,683|5,231| |营业收入增长率|10.31%|5.72%|19.87%|11.60%|11.7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68|723|837|946|1,069|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2.09%|27.19%|15.85%|13.06%|12.95%| |摊薄每股收益(元)|1.002|1.274|1.476|1.669|1.885|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43|1.54|1.58|1.97|2.23|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20.35%|23.52%|25.26%|26.35%|27.33%| |P/E|17.08|17.39|14.85|13.14|11.63| |P/B|3.48|4.09|3.75|3.46|3.18|[9] 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损益表 |项目|2022|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主营业务收入|3,002|3,311|3,501|4,196|4,683|5,231| |增长率|/|10.3%|5.7%|19.9%|11.6%|11.7%| |主营业务成本|-832|-884|-847|-981|-1,090|-1,212| |%销售收入|27.7%|26.7%|24.2%|23.4%|23.3%|23.2%| |毛利|2,170|2,427|2,654|3,215|3,593|4,019| |%销售收入|72.3%|73.3%|75.8%|76.6%|76.7%|76.8%| |营业税金及附加|-41|-46|-45|-55|-61|-68| |%销售收入|1.4%|1.4%|1.3%|1.3%|1.3%|1.3%| |销售费用|-1,444|-1,504|-1,597|-1,909|-2,121|-2,354| |%销售收入|48.1%|45.4%|45.6%|45.5%|45.3%|45.0%| |管理费用|-169|-174|-167|-210|-229|-251| |%销售收入|5.6%|5.3%|4.8%|5.0%|4.9%|4.8%| |研发费用|-125|-110|-132|-159|-173|-188| |%销售收入|4.2%|3.3%|3.8%|3.8%|3.7%|3.6%| |息税前利润(EBIT)|391|593|714|882|1,008|1,157| |%销售收入|13.0%|17.9%|20.4%|21.0%|21.5%|22.1%| |财务费用|19|27|35|21|20|27| |%销售收入|-0.9%|-1.1%|-0.5%|-0.5%|-0.4%|-0.5%| |资产减值损失|-6|-4|-9|0|0|0|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0|6|0|0|0|0| |投资收益|40|59|20|30|30|30| |%税前利润|11.3%|3.1%|4.9%|3.1%|2.8%|2.5%| |营业利润|517|656|810|957|1,082|1,222| |营业利润率|17.2%|19.8%|23.1%|22.8%|23.1%|23.4%| |营业外收支|17|0|-3|0|0|0| |税前利润|517|653|828|957|1,082|1,222| |利润率|17.2%|19.7%|23.6%|22.8%|23.1%|23.4%| |所得税|-52|-85|-105|-120|-135|-153| |所得税率|10.0%|13.0%|12.7%|12.5%|12.5%|12.5%| |净利润|465|568|723|837|946|1,069| |少数股东损益|0|0|0|0|0|0|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65|568|723|837|946|1,069| |净利率|15.5%|17.2%|20.6%|19.9%|20.2%|20.4%|[10]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2|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货币资金|1,179|1,499|1,228|841|1,157|1,524| |应收款项|533|511|495|655|696|733| |存货|486|467|435|511|552|598| |其他流动资产|309|122|300|210|127|80| |流动资产|2,508|2,599|2,458|2,216|2,532|2,935| |%总资产|57.7%|54.5%|49.0%|40.1%|42.3%|45.0%| |长期投资|349|337|257|257|257|257| |固定资产|699|639|623|706|727|739| |%总资产|16.1%|13.4%|12.4%|12.8%|12.1%|11.3%| |无形资产|255|239|216|859|868|878| |非流动资产|1,836|2,173|2,559|3,315|3,461|3,581| |%总资产|42.3%|45.5%|51.0%|59.9%|57.7%|55.0%| |资产总计|4,344|4,772|5,017|5,531|5,993|6,515| |短期借款|95|142|35|50|40|30| |应付款项|1,182|1,336|1,462|1,648|1,794|1,952| |其他流动负债|435|422|377|445|494|548| |流动负债|1,712|1,900|1,874|2,143|2,328|2,530| |长期贷款|0|0|0|0|0|0| |其他长期负债|74|73|62|66|66|66| |负债|1,786|1,973|1,937|2,209|2,394|2,596| |普通股股东权益|2,551|2,791|3,073|3,314|3,591|3,912| |其中:股本|567|567|567|567|567|567| |未分配利润|1,381|1,610|1,895|2,137|2,414|2,734| |少数股东权益|8|8|8|8|8|8| |负债股东权益合计|4,344|4,772|5,017|5,531|5,993|6,515|[10]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2|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净利润|465|568|723|837|946|1,069| |少数股东损益|0|0|0|0|0|0| |非现金支出|82|83|91|75|89|99| |非经营收益|-94|-41|-36|-27|-30|-30| |营运资金变动|381|195|107|10|109|127|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835|813|876|895|1,115|1,265| |资本开支|-15|-11|-115|-733|-149|-169| |投资|26|0|-22|0|0|0| |其他|-69|-197|-576|30|30|30|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84|-230|-666|-703|-119|-139| |股权募资|35|0|0|0|0|0| |债权募资|-80|83|-62|17|-10|-10| |其他|-293|-356|-445|-596|-670|-749|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373|-273|-472|-580|-680|-759| |现金净流量|311|-262|378|-387|317|367|[10] 比率分析 |项目|2022|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每股指标|/|/|/|/|/|/| |每股收益|0.820|1.002|1.274|1.476|1.669|1.885| |每股净资产|4.495|4.921|5.418|5.844|6.333|6.897| |每股经营现金净流|1.471|1.434|1.544|1.579|1.966|2.231| |每股股利|0.600|0.800|0.900|1.050|1.180|1.320| |回报率|/|/|/|/|/|/| |净资产收益率|18.24%|20.35%|23.52%|25.26%|26.35%|27.33%| |总资产收益率|10.71%|11.91%|14.40%|15.13%|15.79%|16.41%| |投入资本收益率|13.11%|17.39%|19.86%|22.72%|24.08%|25.48%| |增长率|/|/|/|/|/|/|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11.45%|10.31%|5.72%|19.87%|11.60%|11.70%| |EBIT 增长率|1.12%|51.73%|20.36%|23.57%|14.31%|14
国金证券:给予羚锐制药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4-27 16:32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35.01亿元(同比+5.7%),归母净利润7.23亿元(同比+27.2%),扣非归母净利润6.42亿元(同比+20.2%) [1] - 2025年Q1公司实现收入10.21亿元(同比+12.3%),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13.9%),扣非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12.4%) [1] - 预计25-27年营收分别42.0/46.8/52.3亿元,同比增长19.9%/11.6%/11.7%,归母净利润分别8.4/9.5/10.7亿元,同比增长15.9%/13.1%/13.0% [3] 业务分析 - 骨科类产品24年收入约23.2亿元(同比+9.5%),毛利率提升3.9pct,通络祛痛膏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两只老虎"系列产品年销量超10亿贴 [2] - 心脑血管类产品24年收入约4.5亿元(同比+3.3%),培元通脑胶囊稳步放量 [2] - 片剂24年收入约3.6亿元(同比+35.6%),丹鹿通督片增势明显 [2] 并购与分红 - 以7.04亿元收购银谷制药90%股权,25年3月完成工商变更,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有望弥补公司鼻喷雾剂型产品空白 [2] - 24年度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90元(含税),合计5.1亿元(含税),占归母净利润的70.64%,21-24年连续4年股利支付率超70% [2] 机构预测 - 国金证券预计25年归母净利润8.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5/13/12倍,维持"买入"评级 [3] - 长城证券预测25年净利润8.37亿元,中原证券预测25年净利润7.24亿元 [5]
羚锐制药(600285):业绩稳健增长,期待并购整合进展
国金证券· 2025-04-27 16: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骨科业务有望受益于老龄化持续稳健增长,收购银谷制药有望实现内生外延双轮驱动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简评 - 2024 年公司实现收入 35.01 亿元(同比+5.7%),归母净利润 7.23 亿元(同比+27.2%),扣非归母净利润 6.42 亿元(同比+20.2%) [2] - 2025 年 Q1 公司实现收入 10.21 亿元(同比+12.3%),归母净利润 2.17 亿元(同比+13.9%),扣非归母净利润 2.04 亿元(同比+12.4%) [2] 经营分析 - 主业表现稳健,骨科等领域持续增长,2024 年骨科类产品收入约 23.2 亿元,同比+9.5%,毛利率提升 3.9pct;通络祛痛膏年销售收入超 10 亿元,“两只老虎”系列产品年销量超 10 亿贴;心血管类产品收入约 4.5 亿元,同比+3.3%,培元通脑胶囊稳步放量;片剂 2024 年收入约 3.6 亿元,同比+35.6%,丹鹿通督片增势明显 [3] - 收购银谷制药,外延打开成长空间,公司以 7.04 亿元收购银谷制药 90%股权,2025 年 3 月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其 1 类新药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有望弥补公司鼻喷雾剂型产品空白,增强院内销售推广能力,公司院外销售渠道有望为银谷制药产品放量赋能 [3] - 继续高比例分红,2024 年度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90 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约 5.1 亿元(含税),占 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的 70.64%,2021 - 2024 年连续 4 年股利支付率超过 70% [3]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42.0/46.8/52.3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9.9%/11.6%/11.7% [4]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4/9.5/10.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5.9%/13.1%/13.0% [4] - 2025 - 2027 年 EPS 分别为 1.48/1.67/1.89 元,现价对应 PE 分别为 15/13/12 倍 [4] 公司基本情况 - 展示了 2023 - 2027E 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摊薄每股收益等多项财务指标及变化情况 [9] 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 涵盖 2022 - 2027E 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毛利、各项费用、资产、负债等项目及比率分析、每股指标、回报率、增长率、资产管理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 [10]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 - 展示了不同时间段(一周内、一月内、二月内、三月内、六月内)市场中相关报告对公司的评级(买入、增持、中性、减持)数量及评分情况 [11] - 说明了市场中相关报告投资建议评分计算方式及最终评分与平均投资建议对照关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