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表

搜索文档
JDI出售设备给惠科电子,停止为苹果生产面板
日经中文网· 2025-07-28 16:07
JDI茂源工厂设备出售 - 日本显示器(JDI)将出售茂原工厂部分液晶和OLED面板制造设备给中国惠科电子(HKC),出售金额预计为数十亿日元 [1] - 茂原工厂原计划运营至2026年3月,但可能提前至2025年停产以降低固定成本 [1] - 公司放弃将设备迁移至石川工厂的计划,大部分设备所有权已出售给中介公司 [1] JDI业务调整与苹果合作变化 - JDI将停止在茂原工厂为苹果手表生产面板,2019财年面向苹果的生产额峰值达3800亿日元,未来将归零 [1][2] - 公司曾依赖苹果订单(占销售额6成),但长期经营不善迫使规模缩减 [1] - 石川工厂不生产OLED且无设备搬迁计划,智能手表面板实际停产,短期内通过存货维持供应 [2] 惠科电子(HKC)的行业地位与合作 - 惠科电子为全球第五大电视和PC大尺寸液晶面板制造商,2023年曾与JDI达成OLED业务合作,但量产计划搁置 [1] - 此次收购JDI设备可能强化其液晶面板产能 [1] JDI历史背景与资本变动 - JDI成立于2012年,由日本官民基金INCJ主导成立,INCJ累计投融资4620亿日元并于2025年3月出售全部股份 [2]
歌尔股份百亿收购,或成“果链”系统级供应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21:30
公司战略与收购 - 公司拟以约104亿港元(95亿元人民币)收购米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及昌宏实业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增强精密结构件领域竞争力并深化垂直整合能力 [1] - 收购标的为苹果手机结构件及手表金属中框核心供应商,契合苹果轻量化可穿戴设备趋势 [3] - 此次收购可能为未来苹果轻量AI智能眼镜产品布局铺路,公司已通过声学部件与电池模组切入Vision Pro供应链 [3][4] 业务整合与产业链地位 - 公司通过收购补足精密金属结构件技术短板(如钛合金轻量化、纳米级表面处理),形成"声-光-结构"一体化能力 [8] - 收购后合作范围将从声学模组延伸至结构件,为承接iPhone组装订单奠定基础,并可能深化与Meta、小米等客户绑定 [8] - 公司目标从单一零件供应商升级为苹果"子系统集成供应商",类似立讯精密的产业链地位 [5][7]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3年公司营收985.74亿元(同比降6.03%),净利润10.88亿元(同比降37.80%),主因苹果AirPods砍单事件影响 [7] - 2024年硬件代工业务填补缺口,全年营收达1009.54亿元(重回千亿水平),净利润26.65亿元(同比增144.93%) [8] - 股价从砍单事件后高点56元跌至16元,截至2024年7月23日报23.54元/股,尚未完全恢复 [7] 行业趋势与技术布局 - 苹果推动供应链模块化整合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公司收购符合"果链"典型逻辑 [2][3] - AI技术驱动智能硬件对精密结构件要求提升,轻量化可穿戴设备中金属加工价值占比显著提高 [4][6] - 未来3C产品供应链高度集成化,需光学、声学与结构件同步设计以优化性能与成本控制 [5][6]
日本:从几个产品,看中国制造的现状
新浪财经· 2025-07-14 02:23
日本零售业观察 - 友都八喜为日本三大电器销售平台之一,单店销售额位居日本零售业榜首,曾是中国游客采购马桶盖和电饭煲的热门地点[1] - 日本商场普遍采用"信息轰炸"模式,如友都八喜和堂吉诃德均以密集陈列著称,被描述为"密集恐惧症者慎入"[3] 中国品牌海外扩张 - 2024年全球智能马桶盖市场规模约45亿美元,中国产量占比70%连续三年全球第一,但仍有消费者迷信日本品牌[5] - 东芝白色家电品牌2016年被美的收购,REGZA电视品牌2017年被海信收购95%股权,三洋白电2011年被海尔收购[9] - 联想收购NEC个人电脑业务后市场份额从25%升至27%,若计入富士通PC业务(联想持股)则总份额达40%主导日本市场[10] 智能穿戴设备市场 - 2022年华为在日本智能手表市场份额15%位列第二,仅次于苹果58%[13] - 华为GT 5 Pro在日本亚马逊售价4103元获255评价,与苹果高端款评价量相当[15][19] - 日本智能手表高端市场华为与苹果各占一半,中低端市场被小米垄断[22][23] - 华为GT 5 Pro在高尔夫细分领域超越Garmin,功能强大且价格仅为竞品一半[28][31]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 中国制造从手机→无人机→电动汽车→机器人逐步实现供应链整合与成本优势[34] -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中国占据90%份额,大疆主导全球市场包括美国军方采购[35] - 中国电动汽车成本仅为美国1/3,比亚迪刀片电池等技术实现零部件高度自主化[35] - 中国机器人企业如宇树科技产品价格仅为波士顿动力1/30,未来5年可能实现"硬件智能革命"[36] - 在硬件制造领域中国已超越日本,21世纪成为中国制造的时代[36]
苹果(AAPL.O):预计越南将成为在美国销售的大多数iPad、Mac、苹果手表和Airpods的原产国。
快讯· 2025-05-02 05:29
供应链转移 - 苹果预计越南将成为在美国销售的大多数iPad、Mac、苹果手表和Airpods的原产国 [1]
库克对苹果AI进展失望?再次重组团队
第一财经· 2025-04-28 14:00
苹果AI战略重组与挑战 - 公司希望通过AI软件升级提振iPhone疲弱销售 但战略发布近一年仍面临技术挑战 [1][4] - 机器人团队从AI和机器学习部门分离 由硬件部门高管约翰·特努斯领导 [3] - Siri团队移交VisionPro部门主管迈克·罗克韦尔 软件工程部门保留iOS相关AI团队 [3] - AI主管约翰·詹南德雷亚团队将独立 负责构建机器人和Siri的底层模型 [3] 产品与技术进展 - Siri的AI升级功能推迟至2026年 原计划实现跨应用程序任务处理 [3][4] - 新版Siri开发需更长时间 预计明年推出 强调个性化和场景感知能力 [4] - 硬件技术团队开发苹果处理器神经引擎组件 [3] - VisionPro面临Meta高端智能眼镜竞争 苹果手表血氧功能在美国市场未恢复 [4] 财务与市场表现 - 一季度财报预计5月1日发布 分析师预测销售额同比增长约4% [4] - 供应链受关税影响悬而未决 价格上涨引发投资人担忧 [4] - AI战略发布后技术落地缓慢 与消费者应用存在差距 [4]
【招银研究】关税冲击暂缓,市场波动延续——宏观与策略周度前瞻(2025.04.14-04.18)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4-14 19:20
海外策略:关税冲击暂缓,回归"滞胀"压力 - 美国经济"滞胀"压力加剧,居民部门消费增速降至0.7%,企业部门投资增速上调至8.9%,但服务业PMI回落至50.8,制造业PMI跌至49[2] - 美联储维持鹰派立场,3月CPI通胀回落至2.4%,但未反映关税冲击,市场预期与政策背离[2] - 境外市场波动加剧,美债利率反弹至4.5%,美元跌破100,黄金站上3200美元[2] - 美股调整未结束,经济滞胀可能性加大,AI短期面临挑战[2] - 美债利率飙升,短期可能继续上升,中期预计宽幅震荡,建议高配中短久期美债[2] - 美元短期可能下探98,中期基本面优势下降,德国财政扩张挑战"美强欧弱"叙事[2] 人民币与黄金 - 人民币汇率面临压力,但中间价稳中有升,走势偏向中性[3] - 黄金基本面转多,美国滞胀风险上升,关税不确定性加持央行购金逻辑,俄乌谈判僵局[3] 中国经济:积极应对关税冲击 - 内需方面,房地产市场分化,30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同比收缩,二、三线城市下降两成,CPI通胀反弹至-0.1%,PPI通胀下探至-2.5%[5] - 外需方面,美国关税政策反复,豁免清单涵盖中国对美出口额约25%,但高频数据显示4月前两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环比下降[5] - 政策方面,财政加快专项债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或聚焦外贸支持,货币宽松空间打开,3月社融增速升至8.4%,M1同比增速上升至1.6%[5][6] 中国策略:震荡延续 - 债券市场机遇大于风险,10年国债利率下行至1.65%,2年国债利率下行至1.40%,信用利差略有走阔[7] - A股上周上证指数下跌3.1%,板块分化,中证消费涨0.8%,科创50跌0.6%,中证红利跌3.5%,建议科技、消费、红利均衡配置[8][9] - 港股受关税冲击,恒生指数全周下跌8.33%,必需消费品和红利股相对抗跌,建议防守型配置[10]
宝洁、可口可乐,遭欧盟突击检查
凤凰网财经· 2025-04-10 21:55
欧盟反垄断调查 - 欧盟委员会对谷歌母公司Alphabet提起反垄断指控,责令苹果公司遵守《数字市场法》(DMA),违规公司可能面临全球年营业额10%的罚款,再犯者罚款升至20% [2] - 谷歌2024年营收3500.2亿美元,若被罚最高需支付350亿美元,相当于其去年三分之一的净利润 [2] - 欧盟指控谷歌搜索引擎优先显示自家服务结果,违反公平竞争原则,同时Google Play阻止开发者引导用户在其他渠道下载应用,导致开发者支付高额佣金 [2] - 欧盟要求苹果硬件生态开源,允许第三方设备(如智能手表、耳机)更顺畅连接iOS系统,包括简化配对、消息推送和数据传输 [2] 公司回应 - 谷歌反驳欧盟要求调整搜索结果显示方式会伤害消费者和企业,减少欧洲企业流量 [3] - 苹果指责欧盟决定阻碍创新,增加用户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并可能被数据窃取公司利用互操作性条款 [3] - 社交平台X因违反欧盟社交媒体规则面临处罚,2024年1月欧盟对其推荐系统启动三项额外技术调查 [3] 欧盟政策背景 - 欧盟《数字市场法》(DMA)针对六家"守门人"企业,其中五家为美国公司,包括谷歌、苹果、Meta等 [2] - 欧盟试图通过反垄断法规削弱美国科技公司 dominance,为本土企业(如AI、云计算领域)创造发展空间 [4] -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推动数字主权战略,宣布2000亿欧元(约1.5万亿人民币)AI投资计划,目标减少对美国技术依赖 [5] 市场格局 - 亚马逊、微软和谷歌占据欧洲AI和云计算市场三分之二以上份额,谷歌搜索引擎欧洲市占率接近90% [5] - 欧洲半导体仅占全球10%份额,主要依赖亚洲和美国供应 [5] - 欧盟若成功夺回本土市场份额,将对美国科技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5]
原苹果公司总部首席工程师孔龙,加盟复旦大学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30 10:56
核心人物背景 - 孔龙曾在美国苹果公司担任首席工程师,负责射频SoC芯片研发[2] - 其本科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专业,后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子工程学硕士、博士学位[2] - 职业经历包括甲骨文公司高级工程师及苹果公司2017-2024年首席工程师职务[2] 学术与研究方向 - 2025年入职复旦大学任研究员、博导,聚焦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数模混合计算芯片及高速数据接口芯片领域[4] - 主导研发并量产苹果三款射频SoC芯片(U1/U2/H2),应用于iPhone、Apple Watch、AirPods等全线产品[4] 行业技术动态(关联推荐内容) - 半导体设备行业出现薪资暴涨40%现象[8] - 美国拟限制中国制造汽车的软硬件组件[9] - 替代EUV光刻的新技术方案引发行业关注[8] 产业热点话题 - 英伟达面临新兴竞争对手挑战[8] - ASML新一代光刻机因高昂成本引发讨论[8] - 华为芯片技术先进性受到美国官方质疑[8] 注:原文未提供财务数据或市场量化指标,故未包含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