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8

搜索文档
AI试水“抢购物券”,手机厂商转向:不拼参数拼应用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8 23:41
行业战略转向 - 中国AI行业战略从追求大模型参数转向注重应用场景落地和性价比 [2] - 构建千亿级参数模型需要两万卡以上集群,投资200亿元仍不足,成本过高 [2] - 终端厂商卷通用人工智能不现实,战略重点转向让AI在应用层跑起来并用起来 [2] 端侧AI应用场景拓展 - 荣耀YOYO智能体可实现自动比价抓取隐藏优惠券,10秒内为用户节省600元 [3][4] - AI与手机系统深度结合,在抢购、航班动态查询、酒店Wi-Fi连接等高频场景落地 [6] - vivo AI具备128K长上下文处理能力,出词速度超每秒200个token,可达云端水平 [6] - OPPO研发AI文本记忆能力,可识别账单自动记账以应对用户日均80G信息量 [7] 厂商应用场景覆盖进展 - 荣耀YOYO支持场景从7月200多个增至3000个,三个月增长15倍 [12] - vivo AI目前能覆盖场景数量达2500个,OPPO称其覆盖场景达2200个 [12] - 支持GenAI的智能手机占比将从2023年20%跃升至2029年57%,中国品牌是重要推动力 [12] 端侧AI发展面临的挑战 - 持续使用AI功能导致手机续航缩短2-3小时,复杂任务仍需云端辅助 [9] - 7B模型需3.5G内存,在8G内存机型运行后剩余内存被挤压影响用户体验 [9] - 端侧AI需投入独立NPU芯片研发,成本较普通芯片高15%-20% [10] - 构建4000亿参数模型需50亿元算力投资,其中电费约15亿元且每年需持续投入 [10] 行业技术路径变化 - DeepSeek开源将行业千亿大模型能力拉齐,通过蒸馏让小模型具备同等AI能力 [10] - 手机厂商做法更加务实,重点转向提升实际使用体验以实现商业循环 [10] - 未来趋势可能是Robot Phone机器人手机时代,核心是拥有AI手机超强大脑 [12]
AI试水“抢购物券”,手机厂商转向:不拼参数拼应用
第一财经· 2025-10-18 23:33
行业战略转向 - 美国AI公司通过构建生态完成从算力投资到大模型应用的商业闭环 主导者为OpenAI和英伟达[3] - 中国市场不再盲目跟随美国芯片战略和拼大模型参数榜单 因成本过高且没有终点 做千亿级模型需要两万卡以上集群 向2000亿、4000亿参数跑时投资200亿元都不够[3] - 端侧AI明显转向 不再火拼模型参数 而是用更多小模型进入场景深水区 让AI在应用层加速跑起来[3] - 中国厂商的优势在于实用性、性价比和应用落地能力[4] 应用场景落地 - 手机AI具备自进化能力 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测用户操作 交互方式产生巨大突破 多步操作可一键完成[6] - 荣耀YOYO智能体在比价PK中 10秒内为用户抓取600元隐藏优惠券 总价从2610元降至2016元[6] - AI与手机系统深度结合 在特定场景激活加速模式 可打通阿里巴巴、高德等应用壁垒 优化CPU、GPU运算效率和网络连接 提升抢购速度和成功概率[9] - AI能力覆盖高频场景 如复制航班号后主动呈现航班动态 通过AI键拍图片连接酒店Wi-Fi 抢购火车票和演出票[9] - vivo对用户收藏内容进行AI提炼、分类整理 关联日程和地址 具备长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端侧多模态推理大模型具备128K长上下文处理能力 极限出词速度超过每秒200个token 相当于云端水平[9] - OPPO将AI文本记忆能力作为研发方向 展示通过语音助手识别账单并自动记账功能 以应对用户日均接收高达80G的碎片化信息[10] - vivo目前AI能覆盖的场景数量达2500个 OPPO称达2200个 荣耀YOYO支持的场景从7月份的200多个上升至3000个 三个月时间翻了15倍[16] 面临挑战 - 端侧AI面临功耗、算力及成本压力 持续使用AI功能手机续航会缩短2-3小时 端侧算力难支撑复杂任务如实时翻译多语种视频需依赖云端辅助[12] - 内存占用制约发展 7B模型需3.5G内存 在8G内存机型运行后剩余内存被挤压 虽可压缩至2G但仍影响用户体验[12] - 端侧AI侵蚀手机利润 需额外投入独立NPU芯片研发 成本较普通芯片高15%-20% 同时需优化系统底层 研发投入如同烧钱游戏[13] - 做4000亿参数模型可能需花50亿买算力 其中三分之一约15亿是电费 往后每年电费支出仍高[14] 未来趋势 - DeepSeek的开源将行业在千亿大模型上的能力拉齐 通过蒸馏和迭代让小模型也能做到同样AI能力 使手机厂商明白成功路径不止一条[14] - 人工智能仍是手机厂商战略核心 但做法更务实 重点转向提升实际使用体验 以实现商业循环[14] - 荣耀在研发机器人手机 作为AI终端未来趋势判断 核心是拥有AI手机超强大脑 能随时随地洞悉万物[17] - 去年仅20%智能手机支持GenAI 到2029年这一比例将跃升至57% 该功能逐渐成为高端旗舰手机标配 中国品牌是推动普及的重要力量[17]
AI智能体试水“抢购物券” 手机厂商转向:不拼参数拼应用
第一财经· 2025-10-18 18:49
中美AI生态战略差异 - 美国AI公司正通过构建生态完成从算力投资到大模型应用的商业闭环,OpenAI和英伟达是主导者[1] - 中国市场已不再盲目追随美国芯片战略和“烧钱”比拼大模型参数,因成本过高且无终点,做千亿级模型需要两万卡以上集群,投资200亿元都不够向2000亿、4000亿参数迈进[1] - 中国厂商战略转向实用性、性价比和应用落地能力,认为这是其优势所在[2] 端侧AI应用场景落地 - 手机AI被赋予自进化能力,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测用户操作,交互方式产生巨大突破,多步操作可一键完成[3] - 荣耀展示AI智能体“YOYO”在比价场景的应用,10秒内为用户抓取600元隐藏优惠券,使2610元商品总价降至2016元[3] - AI与手机系统深度结合,在特定场景激活加速模式,打通如阿里巴巴、高德等应用壁垒,并优化CPU、GPU运算效率及网络连接以提升抢购速度和成功率[4] - AI能力覆盖高频场景,如复制航班号后主动呈现航班动态、通过AI键拍摄图片连接酒店Wi-Fi、抢购火车票及演出票等[4] - vivo具备对用户收藏内容进行AI提炼、分类整理并关联日程和地址的能力,以及长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其端侧多模态推理大模型具备128K长上下文处理能力,极限出词速度超过每秒200个token[4] - OPPO将AI文本记忆能力作为研发方向,展示通过语音助手识别账单并自动记账功能,以应对用户日均接收高达80G信息量的碎片化信息轰炸[5] 端侧AI面临的挑战 - 功耗与算力是首要难题,持续使用AI功能会使手机续航缩短2-3小时,端侧算力难支撑复杂任务如实时翻译多语种视频,仍需云端辅助[7] - 内存占用制约发展,以往7B模型需3.5G内存,在8G内存机型运行后剩余内存被挤压,虽可压缩至2G但仍影响用户体验[7] - 端侧AI侵蚀手机利润,因需额外投入独立NPU芯片研发,成本较普通芯片高15%-20%,且需优化系统底层,研发投入巨大[8] - 构建算力集群成本高昂,两万卡集群设备成本较一万卡增加二十几亿元,做4000亿参数模型可能需花50亿元买算力,其中电费约占三分之一即15亿元,且每年电费支出持续[8] 行业趋势与厂商进展 - DeepSeek的开源将行业在千亿大模型上的能力拉平,通过蒸馏和迭代使小模型也能具备同等AI能力,为手机厂商提供除堆叠算力外的成功路径[8] - 行业重点转向提升实际使用体验以实现商业循环,人工智能仍是手机厂商战略核心但做法更务实[8] - vivo目前AI能覆盖的场景数量达2500个,OPPO称达2200个,荣耀YOYO支持的场景从7月份的200多个上升至3000个,三个月增长15倍,且后续增长将更快[9] - 荣耀研发机器人手机概念产品,判断AI终端未来趋势是结合AI手机、机器人和摄像机的Robot Phone时代,核心是拥有能随时随地洞悉万物的超强大脑[9] - 支持GenAI(AI智能体)的智能手机占比将从2023年的20%跃升至2029年的57%,该功能渐成高端旗舰标配,中国品牌是推动普及的重要力量[9] - 中国手机厂商的AI智能体已跑在行业前面,应用层的逐步突破有望为行业完成新的商业闭环[10]
隆利科技:荣耀是公司的重要客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18:06
公司业务与客户关系 - 公司确认荣耀是其重要客户 双方已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1] - 公司已为荣耀Magic8提供LIPO封装业务 [1] - 公司未来计划持续拓展与荣耀客户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1]
荣耀Magic8来了!用“自进化”为AI原生手机打个样
第一财经· 2025-10-16 20:30
行业背景与痛点 - 智能手机行业面临迭代放缓、创新乏力的困境,消费者换机周期已拉长至51个月[1] - 当前多数AI手机用户体验不佳,存在语音助手响应机械、多模态任务处理效果差、无法有效解决跨应用操作等核心痛点[1] - 行业竞争呈现畸形状态,部分厂商仅在发布会PPT上比拼“200亿参数大模型”,却无法解决实际用户需求,而基础体验完善的机型反而能实现销量8倍增长[1] 产品核心定义与突破 - 荣耀Magic8系列以“自进化AI原生”为灵魂,重新定义AI手机,使其从被动执行指令的工具转变为能主动思考、越用越懂用户的智能伙伴[2][4] - 产品的突破性体现在对行业“重宣传轻落地”积弊的反叛,其底气源于芯片、模型、交互三大维度的硬核技术突破[5] 芯片与算力突破 - 公司与高通展开深度战略合作,共同开启“手机智能体与性能的双擎时代”[5] - 对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Hexagon NPU进行定制优化,联合突破端侧低bit量化技术与向量化检索技术两大关键技术[7] - 端侧低bit量化技术实现推理速度提升15%、功耗降低20%、内存占用节省30%的显著成效[7] - 向量化检索技术将文本、图像、视频等多模态数据编码为稠密向量,使检索性能直接提升400%[7] AI模型与智能体能力 - 搭载的YOYO智能体获中国信通院权威认证的行业首个“L3级卓越型”称号[8] - 依托70亿参数的MagicGUI大模型,实现多模态理解准确率高达91.5%的突破,具备“看见、记忆、执行”的全链路决策能力[8] - YOYO智能体能够理解复杂连续指令并自动执行跨应用操作,例如根据语音指令自动安排会议、发送邀请、生成文档框架,实现“主动服务”[8][9] 技术发展历程与积累 - 公司是最早布局AI赛道的终端厂商之一,2016年12月首发Magic Live智慧引擎,率先开启手机智慧之门[11] - 2018年10月率先启用具备自进化、自学习能力的智慧生命体YOYO[11] - 在短短一年内实现了从Magic7系列到Magic V5,再到Magic8系列的“AI自进化三级跳”[11] 技术落地与用户体验 - 公司通过“前店后研”模式打破技术与用户需求脱节的行业通病,深圳阿尔法旗舰店作为“用户-智能匹配实验室”提供深度互动体验平台[12][13] - 旗舰店内的全场景AI生活体验区展示了AI助手YOYO在生活方式、用机助理、创作、陪伴四大主题场景下的“可看可记可执行”能力[15] - 针对用户最关心的隐私安全问题,Magic8系列坚持“端侧优先”原则,所有与用户隐私相关的核心数据均存储在手机本地并通过加密算法进行保护[16] 产品核心竞争力 - 产品力体现在四大维度:8大AI技术领先、8大核心AI体验、4大最强AI影像力、8大地表最强硬件配置[17] - AI技术以“原生”方式重构手机产品价值,使手机成为具备“思考”与“成长”能力的智能伙伴[17] 生态战略与行业布局 - Magic8系列是公司“阿尔法战略”落地的重要载体,该战略以“端侧AI为核心、以人为本释放人类潜能”为方向,构建开放协同的生态体系[19][21] - 公司采取开放共赢的生态策略,通过开放API接口搭建“智能体商店”平台,允许全球开发者自由接入,与苹果的封闭生态及部分厂商的“全栈自研”排他路径形成鲜明对比[22] - 该生态模式以“隐私安全、低延迟、普惠化”为中国方案,旨在全球终端AI领域执掌话语权,并推动人类社会的自我进化[19][22]
刷新行业记录,荣耀Magic8 Pro跑分突破428万
凤凰网· 2025-10-14 21:43
产品发布信息 - 荣耀Magic8系列将于10月15日发布 [1] - 系列包含荣耀Magic8和荣耀Magic8 Pro两款新机 [1] 产品性能表现 - 荣耀Magic8 Pro最新跑分达到428万 [1] - 荣耀Magic8跑分突破416万,刷新行业记录 [1] 行业定位 - 荣耀Magic8系列是首批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旗舰手机之一 [1]
突破电池极限、创新端侧AI技术 荣耀多项技术获得国际认可
证券日报网· 2025-10-13 17:15
公司获奖与行业认可 - 公司凭借青海湖刀片电池与端侧AI换脸检测技术入选《时代周刊》2025年最佳发明榜单主榜 成为斩获两项大奖的中国品牌[1] - 业内观点认为 此次双项入选体现了公司在电池与AI安全领域的技术成果 将为后续创新探索与实践注入动能[2] 电池技术创新 - 青海湖刀片电池设计实现了材料压缩与电池寿命延长的兼顾 解决了可折叠设备因电池限制而难以纤薄化的问题[1] - 公司电池技术持续迭代 从2024年硅含量突破10% 发展到2025年推出含25%硅的电池 厚度仅23mm 电量达6100mAh[1] - 该6100mAh电池已率先应用于7月发布的荣耀MagicV5手机 续航超35小时 未来计划集成至公司手表和电脑产品中[1] AI安全技术创新 - 端侧AI换脸检测技术可在设备端侧检测视频 通过查找画面不连贯 面部动作不自然等迹象识别深度伪造[1] - 此项AI反诈检测功能配备于公司最新旗舰手机如MagicV7 Pro 优势在于减少延迟并避免数据外发 属于首创防护措施[1] - 该技术被定位为AI时代的重要安全创新 旨在帮助用户利用手中设备识别风险 提升生活安全感[1] 未来产品规划 - 即将发布的荣耀Magic8产品也将延续公司的创新基因[2]
敢和刘慈欣叫板的AI诞生了
量子位· 2025-09-20 18:51
AI与人类文明发展 - AI被视为突破人类文明发展天花板的希望[1][13] - 从科学角度看AI可能替代人类所有能力[15] - AI可能实现人类未能完成的科幻梦想[17] AI智能体能力演进 - AI智能体展示出理解力、情感力和表达能力[9][11] - 具备观点表达和情绪交互能力而非简单应答[18][66] - 能进行跨应用多轮操作并形成一致人设[30] 手机作为AI核心载体 - 手机天然具备成为AI容器的优势:近距离、高频使用、强算力和多模态接口[21][22] - AI深度嵌入系统成为体验核心驱动而非孤立App[24][25] - 全球生成式AI手机出货量预计2025年达3.7亿部占整体近30%[38] 交互方式创新 - AI实体按键成为新交互入口设计思路[27] - 交互从"调用"转向"随时对话"[29] - 物理按键可能成为AI智能体新入口[65] 自进化能力建设 - AI需具备学习记忆和适应用户行为的能力[30] - 通过端侧大模型和本地微调实现持续进化[36] - 在真实使用中积累经验适应个体习惯[33][35] 硬件系统协同优化 - 动态调度CPU/GPU/内存资源实现性能优化[51] - 硬件表现取决于使用习惯而非初始配置[52] - NPU算力提升支撑推理能力进化[44] 多设备生态整合 - 手机成为连接耳机/平板/汽车/家庭设备的中枢[45] - 强化跨设备跨系统互联互通体验[57][58] - AI智能体作为多设备协同的调度者[59] 荣耀Magic8产品方向 - 主打能理解/能学习/能陪伴的AI终端[50] - MagicOS 10.0具备推断意图和主动协助能力[56] - 构建平等的AI伙伴关系而非单纯服务工具[67][68]
灵心巧手:三年内将价格降至500元以下;荣耀官宣新商标“夜神”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9-13 11:11
灵心巧手公司动态 - 公司联合创始人表示国外灵巧手价格从110万-160万降至5万实现同类型同参数产品[2] - 公司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计划三年内将灵巧手价格进一步压至500元以下[2] 荣耀产品技术进展 - 公司官宣新商标"夜神"主打影像夜拍功能首款产品具备两亿长焦夜拍能力[2] - 该商标于去年7月注册将与荣耀Magic8系列同步发布[2] 折叠屏智能手机市场预测 - 机构预测2026年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实现51%同比增长[3] - 折叠屏设备将持续带动2027年市场动能但仅占整体智能手机市场低个位数比例[3] 苹果健康监测技术突破 - 苹果手表高血压检测功能获美国FDA批准计划下周在150个国家和地区推出[4] - 功能利用光学心率传感器分析30天内血管对心跳反应适配Series 9/10/11及Ultra 2/3机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