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控制系统

搜索文档
国睿科技(600562):军贸产品交付带动业绩增长,新业务持续拓展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9-10 19:4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14] 核心观点 - 军贸产品交付带动业绩增长 新业务持续拓展 [2][12][13] - 2025H1营业收入17.2亿元同比+10% 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1% [4][12] - 20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13.6亿元同比+36%环比+274% 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19%环比+264% [4][12] - 雷达整机及子系统业务收入15.5亿元同比+16.57% 毛利率42.46% [12] -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业务收入0.88亿元同比-30.59% 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业务收入0.83亿元同比-18.98% [12] - 民用雷达中标山东省气象雷达国债项目 完成空管一二次雷达项目验收 中标机场反无雷达项目 [13] - 承接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地面系统建设 微波器件产品应用于星网系统建设 [13] - 牵头成立南京市商业航天(卫星)创新联合体 [13]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41.28%同比-0.12pct 净利率20.28%同比-1.89pct [12] - 期间费率10.30%同比+0.47pct 管理/研发/财务/销售费用率同比-0.94/-0.21/+1.96/-0.34pct [12] - 汇兑损失2138.79万元 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1.19亿元 [1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37.30/44.88/49.14亿元 同比+9.70%/+20.32%/+9.48% [1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67/9.77/10.80亿元 同比+21.81%/+27.31%/+10.58% [14] - 预计2025-2027年EPS 0.62/0.79/0.87元 对应PE 43/34/31倍 [14] 业务构成 - 雷达整机及子系统业务收入15.5亿元占比90.12% [12] -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业务收入0.88亿元占比5.12% [12] - 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业务收入0.83亿元占比4.83% [12]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15:0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6.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1% [3] - 铁路领域收入83.24亿元,同比下降7.87%;城轨领域收入39.16亿元,同比增长12.85% [3] - 海外领域收入9.44亿元,同比增长55.92%;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收入14.80亿元,同比增长29.93% [3] - 累计新签合同总额175.68亿元,同比下降16.44% [4] 业务板块新签合同 - 铁路领域新签合同111.4亿元,同比增长12.64% [4] - 城轨领域新签合同37.74亿元,同比增长26.51% [4] - 海外领域新签合同18.75亿元,同比下降47.16% [4] - 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新签合同7.48亿元,同比下降83.74% [4] - 低空经济领域新签合同额0.3亿元 [4] 战略布局与新兴业务 - 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构建低空空域管控、无人机制造、服务运营产业格局 [5] - 低空经济业务预计对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5] 募投项目调整 - 先进及智能技术研发项目延期至2026年12月完成 [7][12] - 信息化建设项目延期至2026年6月完成 [7][12] - 终止先进及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剩余募集资金24.75亿元 [7][17] - 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于三个新项目:西安工业集团沈信公司改造项目(计划投入1.7亿元)、电缆生产线技改项目(计划投入2.18亿元)、西安工业集团传统产线智能化项目(计划投入2.28亿元) [17][20][26][31]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05.3亿元,净额103.54亿元 [9][4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58.63亿元 [43] - 募集资金专户活期余额27.36亿元(含利息收入) [43]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实际投入29.96亿元 [11][47] 股东结构 - 控股股东通号集团持股66.49亿股,占比62.78% [3] - A股股东65,030户,H股股东205户 [3] 公司治理 - 调整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成员,增补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委员 [69][70] - 第四届监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半年度报告及募投项目变更等议案 [49][54][62]
中国通号发布中期业绩,归母净利润16.205亿元,同比增长1.34%
智通财经· 2025-08-27 22:3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6.65亿元,同比增长2.9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05亿元,同比增长1.34% [1] - 基本每股收益0.15元 [1] 分领域收入 - 铁路领域收入83.24亿元,同比下降7.87% [1] - 城轨领域收入39.16亿元,同比增长12.85% [1] - 海外领域收入9.44亿元,同比增长55.92% [1] - 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收入14.80亿元,同比增长29.93% [1] 新签合同情况 - 累计新签合同总额175.68亿元,同比下降16.44% [1] - 铁路领域新签合同111.4亿元,同比增长12.64% [1] - 城轨领域新签合同37.74亿元,同比增长26.51% [1] - 海外领域新签合同18.75亿元,同比下降47.16% [1] - 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新签合同7.48亿元,同比下降83.74% [1] 新兴业务布局 - 低空经济领域新签合同额0.3亿元 [1] - 公司构建低空空域管控、无人机制造、服务运营"三业一态"产业格局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预计对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2]
8月13日中国通号AH溢价达71.64%,位居AH股溢价率第47位
金融界· 2025-08-13 16:40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48%至3683.46点 恒生指数上涨2.58%至25613.67点 [1] - 中国通号A股报5.46元人民币 单日涨幅0.55% H股报3.48港元 单日跌幅1.14% [1] - AH股溢价率达71.64% 在AH股溢价率榜单中位列第47位 [1] 公司背景 - 公司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大型中央企业 拥有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全产业链能力 [1] - 作为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提供商 掌握行业技术标准与产品标准制定权 [1] - 2015年于港交所上市 2019年成为首家登陆上交所科创板的中央企业及A+H股公司 [1] 业务特征 - 主营业务涵盖投融资、设计研发、系统集成、装备制造、工程服务及运营维护 [1] - 连续四年获得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A级评价 [1]
中国通号中标 14.31亿元轨道交通项目
证券时报· 2025-08-13 13:51
项目中标情况 - 2025年5月至6月公司在轨道交通市场中标七个重要项目 其中铁路市场五个 城市轨道交通市场两个 中标金额总计14.31亿元 [1] - 铁路市场中标项目包括南京上元门过江通道等工程 合计金额7.68亿元(2.95亿元+1.28亿元+1.2亿元+1.15亿元+1.1亿元) [1] - 城市轨道交通市场中标项目包括厦门6号线工程和北京地铁5号线工程 合计金额6.63亿元(4.68亿元+1.95亿元) [1] - 2025年1月至4月公司中标19个重要项目 其中铁路市场12个 城市轨道交通市场7个 中标金额72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重要项目中标金额合计达到86亿元 [3] 财务影响 - 本次14.31亿元中标金额约占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2024年经审计营业收入的4.41% [2] - 项目跨年分期实施 对2025年当期业绩影响有不确定性 [2] - 如项目签订正式合同并顺利实施 在项目执行期间预计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 [2] 行业地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提供商 拥有投融资、设计研发、系统集成、装备制造、工程服务、运营维护完整产业链 [2] - 公司是中国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设备制式、技术标准及产品标准的归口单位 [2] - 公司参与国内全部重大高铁项目 为4.8万公里高速铁路和11.4万公里普速铁路提供核心技术和装备 [2] - 公司为全国40多个城市180余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提供控制系统 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 [2] - 公司入选国务院国资委2024年度和2022年-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 [2]
8月6日中国通号AH溢价达71.71%,位居AH股溢价率第50位
金融界· 2025-08-06 16:43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45%至3633.99点,恒生指数微涨0.03%至24910.63点 [1] - 中国通号A股平盘收报5.41元,H股下跌0.86%至3.44港元 [1] - AH股溢价率达71.71%,位列AH股溢价率排行榜第50位 [1] 公司概况 - 公司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大型中央企业,拥有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全产业链能力 [1] - 作为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提供商,掌握中国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设备制式及技术标准制定权 [1] - 2015年于港交所上市,2019年成为首家登陆上交所科创板的中央企业及A+H股公司 [1] 投资价值 - AH股溢价机制显示H股估值较A股存在显著折价 [2] - 公司连续四年获得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A级评价 [1]
盘兴高铁全线铺轨完成,南凭高铁3座新车站全面竣工
华福证券· 2025-07-27 13: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盘兴高铁和南凭高铁部分工程完工,轨交建设有进展,20万公里铁路网远期目标为轨交装备行业创造广阔市场空间,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2][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轨交项目进展 - 7月22日盘兴高铁全线铺轨完成,全长约9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桥隧比例90.66%,建成后贵阳至兴义2小时可达,将形成1至2小时高铁交通圈 [3] - 7月24日南凭高铁崇左至凭祥段3座新建站房全面竣工,全长201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南宁至崇左段已于2022年12月5日开通运营 [4] 市场空间 - 2025年铁路营业里程目标16.5万公里,高铁5万公里;2035年铁路网达20万公里左右,高铁7万公里左右,2026 - 2035年需建成铁路3.5万公里左右,高铁2万公里左右,平均每年铁路投产新线3500公里左右,高铁2000公里左右 [5] 建议关注企业 - 中国中车:全球领先轨交装备供应商,轨交装备收入全球第一 [5] - 中国通号:以轨道交通控制技术为特色,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提供商 [5] - 时代电气:具有领导地位的牵引变流系统供应商,产品连续多年领跑国内市场 [5] - 思维列控:专业从事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的铁路装备定点企业,高铁综合监测领域核心供应商 [5] - 神州高铁:轨道交通智能运营检修装备领先企业,客户覆盖多类型 [5] - 辉煌科技:提供轨交运维设备及集成化解决方案,技术开发和项目实施经验丰富 [5]
中国通号前4月中标72亿项目 上市累投105亿研发锻造硬实力
长江商报· 2025-05-27 07:44
订单情况 - 2025年前4个月累计中标19个重要项目 中标金额达72 07亿元 [1][2] - 3-4月中标11个项目(铁路8个 城轨3个) 金额37 89亿元 占2024年营收11 67% [2] - 1-2月中标8个项目(铁路4个 城轨4个) 金额34 18亿元 [2] - 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1228 9亿元 [2] 业务结构 - 铁路业务营收占比57 87% 城轨业务占比25 18% 合计83 05% [3] - 正退出市政房建业务 聚焦"轨道交通+低空经济"双赛道 [3] - 低空智能管控 无人机巡检等领域已实现商业合同突破 [3]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收从383 58亿元降至326 44亿元 呈"三降一升"趋势 [4] - 同期归母净利润在32 75亿-36 34亿元间波动 2024年为34 95亿元 [4] - 2025Q1营收67 34亿元(+2 84%) 净利润5 62亿元(-7 08%) [4] 海外拓展 - 2024年海外营收24 41亿元(+64 2%) 首次突破20亿元 [4][5] - 中标巴西圣保罗 几内亚 埃及等重大铁路项目 [4] - 斩获塞尔维亚ETCS-1级列控项目 系欧洲首个自主技术落地案例 [5][6] 研发实力 - 2019年上市以来累计研发投入104 99亿元 [1][6] - 截至2024年末拥有中国授权专利5248项 含发明专利3091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