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钒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钒钛股份跌2.31%,成交额2.6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796.3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8 14:30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8日公司股价下跌2.31%至2.96元/股,总市值为275.01亿元 [1] - 当日成交额为2.64亿元,换手率为0.95%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796.30万元,特大单和大单均呈现净卖出状态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上涨2.78%,近60日上涨5.34%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65.32亿元,同比大幅减少37.64% [2] - 公司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1.49亿元,同比大幅减少181.13%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钒产品45.35%,钛白粉34.82%,钛渣6.87%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5.78亿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为0.00元 [3]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5.26万户,较上期增加1.05% [2] - 截至9月30日人均流通股为36776股,较上期减少1.03% [2] - 南方中证500ETF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6783.97万股,较上期减少158.55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5940.69万股,较上期增加346.11万股 [3] 公司业务与行业分类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铁矿石采选、钛精矿提纯、钒钛制品生产和加工等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钢铁-冶钢原料-冶钢辅料 [1]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钛白粉、小金属、稀缺资源、钒电池、MSCI中国等 [1]
河钢股份跌2.27%,成交额1.7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894.0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3:4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6日盘中股价下跌2.27%至2.58元/股,成交额1.78亿元,换手率0.66%,总市值266.7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894.04万元,特大单净卖出1599.42万元,大单净卖出294.63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8.35%,近5个交易日下跌3.37%,近20日上涨7.05%,近60日上涨12.66%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收入构成中板材占比70.92%,气体、水电等其他产品占比9.84%,棒材及型材占比8.68% [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3.08亿元,同比增长12.73%,归母净利润5.98亿元,同比增长44.7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7.2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1.37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23.20万户,较上期减少0.80%,人均流通股44,556股,较上期增加0.81%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8362.73万股,较上期减少195.17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6136.65万股,较上期增加836.57万股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钢铁-普钢-板材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核电、小金属、国资改革、钒电池、核聚变等 [1]
钒钛股份:与大连融科合资建有一条2000立方米/年钒电解液产线,并已长时间达产达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9 11:42
公司产能与供应情况 - 公司与大连融科合资建有一条年产能为2000立方米的钒电解液生产线,该产线已实现长时间达产达效且运营情况良好 [1] - 2021年至2024年间,公司向大连融科供应的钒产品(折合五氧化二钒)累计已达2万余吨,且供应量逐年上升 [1] - 根据2025年度框架协议,公司预计2025年向大连融科供应钒产品(折合五氧化二钒)的总量将达到20000吨 [1] - 公司正在积极开展更大规模电解液产线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1] 行业需求与前景 - 根据投资者信息,粗略统计上市公司披露的在建和完工的钒液流电池项目已超过500兆瓦时 [1]
从规划“钒钛生态圈”到1.2亿元出售:中核钛白拟剥离零营收资产, 接盘方为实控人父亲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23:29
公司资产剥离计划 - 中核钛白计划以1.2亿元评估价出售哈密中合钒钛100%股权给关联方温州盈晟实业有限公司 [2][3] - 标的公司2024年及2025年前8个月营收均为零 分别亏损27万元和25万元 [7] - 公司剥离理由为集中资源聚焦四大核心生产区(甘肃白银 甘肃嘉峪关 安徽马鞍山 贵州开阳)并更名钛能化学强化主业 [7] 标的资产状况 - 哈密中合钒钛成立于2023年 注册资本5亿元 涉及选矿及矿物洗选加工业务 [7]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总资产1.23亿元 净资产1.2亿元 [7] - 原计划依托哈密钒钛资源建设钛精矿 铁精矿及钒产品生产线 打造西北钒钛产业生态圈 [7] 交易关联方背景 - 受让方温州盈晟实控人为中核钛白实控人王泽龙父亲王德亮 [9] - 温州盈晟2023年曾以65.08亿元竞得攀枝花经质矿产重整投资人资格 [8][9] - 通过瑞泰矿业持有新疆德晟新材料科技49%股权 与中核钛白存在股权合作关系(共同持股新疆德晟) [8] 行业资源背景 - 哈密地区是中国最重要钒钛资源富集区之一 资源潜力巨大 开发进展迅速 [7] - 该区域已成为全国钒钛产业"第三极" 仅次于四川攀枝花和河北承德 [7] - 小黑菁经质铁矿采矿权面积2.4725平方公里 年生产规模260万吨 [9]
钒钛股份(000629.SZ):向大连融科供应钒产品量逐年上升,累计供应量已超过2万吨
格隆汇· 2025-09-11 15:37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积极拓展钒在非钢领域的应用 重点发展钒储能业务 [1] - 公司与国内钒储能龙头企业大连融科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涵盖合资建设与产品购销合作 [1] 产能与供应情况 - 合资建设钒电解液产线产能达2000立方米/年 [1] - 向大连融科累计供应钒产品超2万吨(折五氧化二钒)且供应量逐年上升 [1]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继续推动钒在储能领域的合作与应用推广 [1]
河钢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增长44.75% 板材业务营收达47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22:4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3.08亿元,同比增长12.73% [1] - 归母净利润5.98亿元,同比增长44.75% [1] - 扣非净利润3.55亿元,同比增幅达63.71% [1] - 基本每股收益约0.05元 [1] 生产运营 - 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完成1648万吨、1573万吨、1436万吨 [1] - 钒渣产量13.25万吨,核心产品产能稳定释放 [1] - 拥有年产3000万吨精品钢材的生产能力 [1] - 钒产品年产能2.2万吨 [2] 业务结构 - 板材业务收入470.2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70.92%,同比增长18.97% [2] - 钒产品业务收入7.50亿元,同比增长29.51% [2] - 成功研发99.9%能源级氧化钒、钒电池电解液等高端产品 [2] 市场布局 - 华北地区贡献收入418.66亿元,同比增长34.40%,占营收比重63.13% [2] - 境外市场收入16.08亿元,同比激增84.46% [2] 研发创新 - 研发投入达9.39亿元,同比增长3.09% [2] - 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个、CNAS认可理化试验室3个、省级产业研究院2个 [2] - 深化"3级"研发体系建设(公司级研发平台、子公司技术中心、厂部研发单元) [2] 战略方向 - 围绕"提升钢铁主业竞争力"核心任务强化运营管控 [1] - 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 [3] - 加快推动钢铁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3]
钒钛股份:8月2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21:06
公司治理 - 公司于2025年8月22日以通讯方式召开第十届第二次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审议《关于修订〈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治理主体决策事项清单〉的议案》等文件 [1] 业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营业收入构成中钛产业占比52.18% [1] - 钒产业收入占比31.63% [1] - 电力业务收入占比11.74% [1] - 其他行业收入占比2.81% [1] - 钢铁产业收入占比1.63% [1] 市值表现 - 公司当前市值为265亿元 [1] - 收盘价为2.85元 [1]
钒钛股份(000629) - 000629钒钛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24
2025-07-24 20:24
公司基本信息 - 股票代码为 000629,简称钒钛股份 [1] - 2025 年 7 月 24 日 16:30 - 17:20 通过腾讯会议开展投资者关系活动 [1] - 接待人员包括财务部总经理廖燕和证券事务代表石灏南 [1] 钒产品生产情况 - 生产钒产品所需钒渣主要从控股股东攀钢集团采购 [1] - 攀枝花钒制品分公司具备钒制品(以 V2O5 计)2.2 万吨/年的生产能力 [1] - 西昌钒制品具备钒制品(以 V2O5 计)1.8 万吨/年的生产能力 [1] - 北海铁合金具备 3,000 吨/年的钒铁加工能力 [1] - 阳润科技具备 4,200 吨/年的钒产品加工能力 [1] 行业动态影响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拉动高品质钢铁产品需求,公司钒氮合金、钒铁是重要合金原料 [1] - 新国标 GB1499.2 - 2024 于 2024 年 9 月 25 日正式执行,钢筋混凝土用钢标准体系从推荐性升级为强制性,市场监管总局加强质量监管,公司关注情况并做好营销工作 [1] 公司合作情况 - 与大连融科合资建设 2,000 立方米/年的钒电解液产线 [2] - 2024 年向大连融科供应钒产品约 1.5 万吨,占公司钒产品营销总量的 28% [2] - 续签《2025 年钒储能原料合作年度框架协议》,2025 年度预计总数量 2 万吨,后续继续扩大合作推动钒在储能领域应用 [2]
钒钛股份: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2 00:13
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利润总额亏损19,000万元至23,0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6,853.24万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8,000万元至22,0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3,730.60万元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8,200万元至22,2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2,841.45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0194元/股至0.0237元/股,上年同期盈利0.0154元/股 [1] - 营业收入预计413,000万元至420,000万元,上年同期715,758.13万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约41.3%至42.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3.17亿元至3.57亿元 [1] - 业绩下滑主要原因是钒、钛产品价格同比下降 [1] - 公司通过调整效益品种和做好产销衔接,部分抵消了产品价格下降的影响 [1] 其他信息 - 本次业绩预告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但已与年报审计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预沟通 [1] - 具体财务数据将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 [1]
从珠光龙头到钛白新星——专访坤彩科技董事长谢秉坤
上海证券报· 2025-06-24 03:18
公司业务转型与战略布局 - 坤彩科技通过全资子公司正太新材进军高端钛白粉领域,采用全球首套萃取法氯化钛白工艺,成功从珠光材料领域扩展到主流大宗材料市场 [2] - 钛白粉市场规模是珠光材料的100倍(珠光材料全球需求10万吨 vs 钛白粉1000万吨),为公司打开百倍增长空间 [3] - 公司转型源于解决珠光颜料关键原料四氯化钛的供应问题(占成本30%),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从二氯氧钛制备氯化钛白的产业化 [3] 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 - 萃取法氯化钛白工艺可直接使用国产中低品位钛铁矿,突破海外氯化法技术对高品位钛矿的依赖,解决资源瓶颈 [4] - 珠光与钛白粉终端客户重合度达60%-70%,公司可利用现有全球销售网络快速拓展钛白粉市场 [4] - 该技术研发历时13年,成为全球唯一的第三代钛白粉生产技术,已吸引十余家海外企业寻求专利合作 [6] 产业链延伸与高端化战略 - 公司计划将高端产品销售收入占比从50%提升至75%,重点开发化妆品级(防晒霜)、食品级钛白粉及99.9%高纯氧化铁 [7] - 布局钒钛全产业链:合资设立福建坤彩铁钛(2026年投产)和福建兆元钒业,并投资南非马坡斯矿山(全球最高品位钒矿)20%股权 [8] - 未来目标包括实现100万吨钛白粉产销平衡、推进漳州钒钛项目、加大矿山开采投资 [8] 行业地位与市场前景 - 公司稳居全球珠光材料市占率第一,高端客户比例远超同行,高端珠光产品(汽车/化妆品)虽仅1万吨但贡献主要收入 [7] - 钛白粉业务使公司从细分龙头转型为覆盖珠光、钛白、钒的完整产业链企业,技术突破与资源整合为核心驱动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