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砂

搜索文档
如何认识最新的出口数据和出口形势|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19 16:50
9月出口表现与韧性分析 - 9月出口同比增长8.3%,维持高位,部分受去年同期基数偏低影响 [2][3] - 9月出口环比增长2.1%,与过去5年及20年9月的环比季节性均值(分别为2.2%和2.1%)基本持平 [2][3] - 出口韧性表现与高频数据吻合,9月集装箱吞吐量同比较高,PMI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上行 [2][3] 2024年及未来出口增速展望 - 2024-2025年被定义为出口增长的新阶段,整体增速偏高 [2][6] - 2024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速为5.8%,预计2025年全年同比增速为5.5% [5][8] - 2024年中国出口增速快于全球1倍以上,全球出口同比增速为2.3% [6][8] 出口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 - 欧美“财政扩张+货币降息”政策支撑增量需求 [6] - 关税风险导致微观上出现加快备货和“抢出口”现象 [6] - 汽车、船舶、锂电池、集成电路等新产业相关产品全球需求增长较快,中国制造优势明显 [6] - 东南亚等新兴制造业基地的上游产业链需求以及非洲部分国家(如坦桑尼亚、肯尼亚等)需求上升构成支撑 [6][10] 出口国别/地区结构变化 - 9月对美出口同比负增长约-27%,但对欧盟、东盟、拉美、非洲出口增速均为双位数,其中对非洲出口同比高达56.4% [10] - 今年前9个月,对东盟和非洲出口的累计同比分别为14.7%和28.3%,合并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3.4%,高于2018年底的18.1% [10] - 对非洲出口成为结构性亮点,前8个月累计占比达5.7%,8月同比增速为25.9% [10] 出口产品结构变化与产业升级 - 传统产品出口疲软:9月四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合并出口同比-5.8%,电子产品合并出口同比-1.0%,家电出口同比-9.7% [11] - 高端装备出口高速增长:9月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同比增长24.9%,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32.7%,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0.9%,船舶出口同比增长42.7% [11] - 高技术产品出口表现亮眼:前三季度高技术产品出口额3.75万亿元,增长11.9%,对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超30%,其中电动汽车自主品牌出口占比达59.5% [11] 历史出口增速阶段回顾 - 2000-2011年(全球化加速阶段):中国出口年均增速21.8%,全球出口年均增速11.0%,中国增速高于全球近1倍 [6] - 2012-2019年(“双低”阶段):中国出口年均增速3.7%,全球出口年均增速0.7%,其中2016-2018年中国增速慢于全球 [6][7] - 2020-2023年(高波动阶段):受特殊贸易环境影响,中国与全球出口增速波动较大,例如2021年全球出口增26.3%,中国出口增29.6% [7] 进口增速变化及潜在含义 - 9月进口同比增速显著提升至7.4%,高于前值1.3% [12] - 主要进口商品中,铁矿砂进口同比13.4%,铜进口同比8.3%,集成电路进口同比14.1%,增速均较前值加快 [12] - 进口加速可能与政策性金融工具及“两重”项目开工带动有关,若持续可能预示四季度投资好转 [12]
同比增长9.2%!山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超六成
中国发展网· 2025-10-17 16:32
总体贸易表现 - 前三季度山东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达1.68万亿元,同比增长9.2%,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4.2% [1] - 对共建国家贸易实现增量1418.9亿元,带动全省进出口增长5.7个百分点 [1] - 对128个共建国家进出口实现增长,其中对109个国家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1] 区域市场分析 - 对拉美地区共建国家进出口增速达15.5% [1] - 对非洲地区共建国家进出口增速达44.1% [1] - 对中亚地区共建国家进出口增速达53.5% [1] 外贸主体结构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5.82万家,增加9.8% [2] - 民营企业数量达5.38万家,增加10.6%,实现进出口值1.31万亿元,增长10.8% [2] - 民营企业进出口值占对共建国家整体比重高达77.9% [2] 主要进口商品 - 自共建国家进口16类大宗商品5441.9亿元,增长8.9%,占自共建国家进口总值的71.4% [2] - 原油进口增长11.2%,铁矿砂增长19.2%,铜矿砂增长22.7%,铝矿砂增长72.7%,天然橡胶增长23.4% [2] - 集成电路进口增长7.9%,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进口增长10.5% [2] 出口商品结构 - 对共建国家出口机电产品4523.2亿元,增长15.1%,占出口总值的49.3% [3] - 中间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50.8%,增幅达10.9% [3]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5.1% [3] 新兴出口亮点 - 电子元件出口增长22.3%,游戏机出口增长102.8%,电动汽车出口增长133.9%,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增长81.1% [3] - 烟台出口单价高达45.4亿元的生产储油船和41.2亿元的浮式天然气生产装置 [3]
进出口高增,谁的贡献
华西证券· 2025-10-14 09:18
进出口总体表现 - 2025年9月出口总值3286亿美元,同比增长8.3%,超出市场预期的5.65%[1] - 2025年9月进口总值2381亿美元,同比增长7.4%,超出市场预期的1.37%[1] 进口增长驱动因素 - 大宗商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对进口的拉动效应分别扩大2.5、3.7、3.4个百分点[1] - 集成电路和飞机进口分别对整体进口拉动1.0和0.5个百分点[2] - 原油、大豆、铁矿砂进口额增速分别较前月加快7.6、10.2、19.0个百分点,主要由进口数量增长推动[2] - 从拉美、欧盟、非洲进口同比增速升幅介于11-30个百分点,对整体进口拉动介于1.2-1.9个百分点[2] 出口增长原因分析 - 中秋节错月导致今年9月工作日较去年多2天,是出口超预期增长的推动因素之一[3] - 剔除中秋节影响后,日均出口金额同比约为-1.1%,高于之前两年9月的-2.5%、-2.2%[3] - 2024年9月台风影响导致基数较低,对2025年9月出口同比有正面影响[3] 出口地区表现 - 对非洲和拉丁美洲出口增速明显改善,同比分别为56.8%和15.8%,合计拉动整体出口改善约2.8个百分点[4] - 对非洲和拉美出口改善占出口增速升幅3.9个点的72%[4] - 对美国出口同比-26.8%,降幅较8月收窄6.3个百分点,对出口拖累下降约1个百分点[4] 出口产品结构 -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对出口的拉动作用分别为7.7和3.1个百分点[5] - 手机、通用机械设备、船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出口拉动提升较多[5] 周边经济体对比 - 韩国9月出口同比增长12.7%,越南出口同比增长25.3%[5] - 剔除假日影响后,韩国9月日均出口同比-6.1%,为自4月以来首次转负[5] 未来展望与风险 - 四季度因高基数效应,出口同比增速可能回落至5%以内[8] - 国内政策超预期调整、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化、流动性超预期变化是主要风险因素[9]
【宏观经济】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9月3日-9月10日)
乘联分会· 2025-09-10 16:43
货物贸易进出口表现 - 2025年前8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57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5% 其中出口17.61万亿元增长6.9% 进口11.96万亿元下降1.2%但降幅较前7个月收窄0.4个百分点 [1][4] - 8月单月进出口总值3.87万亿元增长3.5% 出口2.3万亿元增长4.8% 进口1.57万亿元增长1.7% 实现连续3个月出口进口双增长 [4] - 一般贸易进出口18.89万亿元增长2.2% 占比63.9% 加工贸易进出口5.34万亿元增长6.1% 占比18.1% 保税物流进出口4.23万亿元增长5.6% [4] 区域贸易结构 - 东盟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贸易总值4.93万亿元增长9.7% 占比16.7% 欧盟为第二大贸易伙伴 贸易总值3.88万亿元增长4.3% 占比13.1% [5] - 美国为第三大贸易伙伴 贸易总值2.73万亿元下降13.5% 占比9.2%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5.3万亿元增长5.4% [5] 企业类型贸易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16.89万亿元增长7.4% 占比57.1% 较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8.59万亿元增长2.3% 占比29.1% [6] - 国有企业进出口4.02万亿元下降8.1% 占比13.6% [6] 出口商品结构 - 机电产品出口10.6万亿元增长9.2% 占比60.2% 其中集成电路出口9051.8亿元增长23.3% 汽车出口6052.3亿元增长11.9% [6]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2.75万亿元下降1.5% 占比15.6% 农产品出口4725.5亿元增长2% [6] 进口商品表现 - 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价分化:铁矿砂进口8.02亿吨减少1.6% 均价下跌14.1% 原油进口3.76亿吨增加2.5% 均价下跌12.9% [6] - 机电产品进口4.72万亿元增长5.2% 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353.6万吨减少2.1% 均价上涨5% [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2025年8月CPI同比下降0.4% 其中食品价格下降4.3% 非食品价格上涨0.5% 消费品价格下降1.0% 服务价格上涨0.6% [8][9] - 1-8月平均CPI同比下降0.1% 8月环比持平 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5% 非食品价格下降0.1% [9] 价格变动影响因素 - 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2.5% 影响CPI下降约0.72个百分点 鲜菜价格下降15.2% 影响CPI下降0.37个百分点 猪肉价格下降16.1% 影响CPI下降0.24个百分点 [10] - 交通通信价格同比下降2.4% 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8.6% 衣着价格上涨1.8% 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8% [11]
2025年8月外贸数据点评:进出口回落,顺差维持高位
上海证券· 2025-09-10 16:39
外贸数据表现 - 2025年8月进出口总值5412.92亿美元,同比增长3.1%[11] - 出口额3218.1亿美元,同比增长4.4%;进口额2194.81亿美元,同比增长1.3%[11] - 贸易顺差1023.29亿美元,重回千亿规模高位[11][24] 区域出口分化 - 对美出口降幅扩大,反映关税水平实际上升的影响[12][14] - 对东盟出口增速超20%,对欧盟和日本出口回升[12][14] 商品结构变化 - 劳动密集型产品中除纺织制品外均回落;机电产品中仅手机增长,汽车出口保持可观增速[12][18] - 进口数量除铁矿砂、煤、钢材外均回落;机电进口金额创年内次高但增速下滑[12][20] 政策与展望 - 中美关税暂停部分展期90天,外部压力有所缓解[4][12] - 政治局会议提出稳外贸、强化融资支持,政策力度预计加强[5][27] - 地缘政治及中美政策变化为潜在风险[6][28]
【宏观经济】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8月6日-8月12日)
乘联分会· 2025-08-12 16:41
货物贸易进出口 - 2025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15.31万亿元增长7.3%,进口10.39万亿元下降1.6%[5] - 7月单月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增长6.7%,出口2.31万亿元增长8%,进口1.6万亿元增长4.8%[5] - 一般贸易进出口16.44万亿元增长2.1%占比64%,加工贸易进出口4.6万亿元增长6.3%占比17.9%[5] 贸易伙伴结构 - 东盟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4.29万亿元增长9.4%占比16.7%,欧盟为第二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3.35万亿元增长3.9%占比13%[5] - 对美国贸易总值2.42万亿元下降11.1%占比9.4%,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3.29万亿元增长5.5%[5][6] 企业类型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14.68万亿元增长7.4%占比57.1%,其中出口10.04万亿元增长8.7%[6]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46万亿元增长2.6%占比29%,国有企业进出口3.49万亿元下降8.8%[6] 出口商品结构 - 机电产品出口9.18万亿元增长9.3%占比60%,其中集成电路7784.5亿元增长21.8%,汽车5134.6亿元增长10.9%[6]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2.41万亿元下降0.8%,农产品出口4146.6亿元增长2.9%[6] 大宗商品进口 - 铁矿砂进口6.97亿吨减少2.3%均价跌15%,原油进口3.27亿吨增加2.8%均价跌12.7%[6] - 煤炭进口2.57亿吨减少13%均价跌24%,天然气进口7014.4万吨减少6.9%均价跌6.7%[6] 居民消费价格 - 7月CPI同比持平,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6%,非食品价格上涨0.3%[9] - 食品中蛋类价格下降11.2%,鲜菜下降7.6%,猪肉下降9.5%,鲜果上涨2.8%[10] 工业生产者价格 - 7月PPI同比下降3.6%,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3%,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6%[15][16] - 采掘工业价格下降14%,原材料工业下降5.4%,加工工业下降3.1%[16]
前两月货物贸易实现良好开局 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新华网· 2025-08-12 13:47
总体外贸表现 - 2024年前2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 [1] - 出口额为3.7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0.3%;进口额为2.86万亿元人民币,增长6.7%;贸易顺差8908.7亿元,扩大23.6% [1] - 按美元计价,进出口总值9308.6亿美元,增长5.5%;出口5280.1亿美元,增长7.1%;进口4028.5亿美元,增长3.5%;贸易顺差1251.6亿美元,扩大20.5% [2] - 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5个月同比增长,实现良好开局 [1] 出口表现与分析 - 出口额同比增长7.1%,超出市场预期,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改善势头 [2] - 出口增长主要得益于外需改善、对美国和东盟等主要经济体出口增速大幅回升以及汽车出口增速保持高位 [2] - 在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行、外需增长减弱的背景下,外贸平稳开局展现了强韧性 [2] 进口表现与分析 - 进口额同比延续正增长,增速较去年12月有所加快 [3] - 进口增长主要与国内需求改善、去年同期基数走低、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回升有关 [3] - 1、2月制造业PMI分别为49.2%、49.1%,高于去年12月的49.0%,且春节期间消费畅旺刺激进口 [3] -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且原材料库存处于低位,进口商或借低价增补库存 [3] - 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铁矿砂进口2.09亿吨,增加8.1%;原油进口8830.8万吨,增加5.1%;煤进口7451.5万吨,增加22.9%;天然气进口2210万吨,增加23.6%;成品油进口757.6万吨,增加35.6% [3] - 春节后制造业企业、基建全面开工将提振进口需求边际上行 [4] 外贸动能与政策展望 - 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壮大外贸新动能,如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聚焦产业新领域新赛道 [5] - 海外仓发展成效显著,建议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合理规划全球布局,强化新兴市场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布局 [5] - 稳外贸需内外着力:内部稳信心、稳政策、稳预期;外部稳渠道、稳市场、稳份额 [5] - 通过线上线下、海内海外、政企合力等方式增强履约能力,拓展贸易渠道,稳定传统市场并开拓新兴市场 [5] - 积极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继续培育外贸新动能,力争稳定中国外贸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 [6]
前7个月外贸运行向上向好 7月份进出口增速创今年以来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5:14
外贸总体表现 - 前7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 同比增长3.5% 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1] - 7月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 同比增长6.7% 创年内新高 其中出口2.31万亿元增长8% 进口1.6万亿元增长4.8% [1] - 外贸韧性增长得益于外围经济形势好转和供给结构优化 机电产品及"新三样"出口表现突出 [1] 产品结构分析 - 前7个月机电产品出口9.18万亿元 占出口总量60% 其中集成电路增长21.8% 汽车增长10.9%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增长1.1% [2] - 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 机电产品进口值增长 [2] 贸易方式分布 - 一般贸易进出口16.44万亿元 占比64% 加工贸易和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分别增长6.3%和6% [2] 区域贸易格局 - 对东盟/欧盟/非洲/中亚进出口分别增长9.4%/3.9%/17.2%/16.3% 东盟与欧盟合计占外贸总值30% [2]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5% [3] 企业主体贡献 - 民营企业进出口14.68万亿元 占比57.1% 其中出口10.04万亿元占总量65.6% 进口4.64万亿元占44.7% [4] - 民营企业出口增速达8.7% 其灵活性和抗风险能力增强外贸韧性 [4]
前7个月外贸运行向上向好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5:11
外贸总体表现 - 前7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 同比增长3.5% 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1] - 7月单月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 同比增长6.7% 增速创年内新高 其中出口2.31万亿元增长8% 进口1.6万亿元增长4.8% [1] - 外贸运行保持向上向好势头 主要得益于外围经济形势好转及供给结构优化 [1] 产品结构分析 - 前7个月机电产品出口9.18万亿元 占出口总值60% 同比增长9.3% 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1.8% 汽车增长10.9% [2] - 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 机电产品进口值增长 [2] 贸易方式与伙伴 - 一般贸易进出口16.44万亿元 占外贸总值64% 加工贸易和保税物流进出口分别增长6.3%和6% [2] - 对东盟/欧盟/非洲/中亚进出口分别增长9.4%/3.9%/17.2%/16.3% 其中东盟与欧盟合计占外贸总值30% [2]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5% [2] 民营企业贡献 - 民营企业进出口14.68万亿元 占外贸总值57.1% 同比增长7.4% 其中出口10.04万亿元占65.6% 进口4.64万亿元占44.7% [2] - 民营企业出口商品灵活性强 抗风险能力突出 是增强外贸韧性的核心力量 [3]
我国外贸保持向上向好势头
期货日报网· 2025-08-08 00:31
外贸总体表现 - 前7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1] - 出口15.31万亿元增长7.3%,进口10.39万亿元下降1.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个百分点 [1] - 7月单月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增长6.7%,其中出口2.31万亿元增长8%,进口1.6万亿元增长4.8% [1] 区域贸易结构 - 对东盟、欧盟、非洲、中亚进出口分别增长9.4%、3.9%、17.2%、16.3%,与美国贸易总值下降11.1%至2.42万亿元 [1]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3.29万亿元增长5.5% [1] -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前7个月进出口5.2万亿元增长4.7%,2019年以来累计突破50万亿元 [2] 企业主体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14.68万亿元增长7.4%,占比57.1%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 [1]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46万亿元增长2.6%,占比29% [1] 产品结构变化 -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5.1万亿元增长8.4%,贡献率45.4%,其中出口高端机床增长23.4%,进口高端纺织机械增长19.3% [2] - "新三样"绿色低碳产品出口增长14.9% [2] - 机电产品进口4.09万亿元增长5.8% [3] 大宗商品进口 - 铁矿砂进口量减价跌:6.97亿吨减少2.3%,均价下跌15% [3] - 原油进口量增价跌:3.27亿吨增加2.8%,均价下跌12.7% [3] - 煤炭进口量价齐跌:2.57亿吨减少13%,均价下跌24% [3] - 天然气进口量价双降:7014.4万吨减少6.9%,均价下跌6.7% [3] 市场驱动因素 - 7月出口超预期源于对欧盟、韩国及"一带一路"国家增速加快,抵消对美出口降幅扩大影响 [3] - 进口回升受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及出口带动的"大进大出"模式拉动 [4] - 内需复苏推动通用机械设备、电工器材等进口同比增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