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减碳
icon
搜索文档
雅本化学20250807
2025-08-07 23:03
行业与公司 - 雅本化学专注于医药和农药CDMO业务,实施"2加X"战略(创新医药和创新农药CDMO为核心)[2][3][6] - 行业定位: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及原药生产,合成生物学、流体化学及绿色减碳领域前瞻布局[2][3] 核心观点与论据 **战略与合作** - 大客户战略:与全球头部医药/农化企业(如杜邦、恒瑞医药)建立战略合作,恒瑞年研发投入80亿元,合作升级为CDMO战略伙伴[12][13][18] - 国际布局:马耳他基地(欧盟GMP/FDA认证)、兰州基地(智能化/绿色化)、南通/盐城/襄阳/抚顺等多基地协同[7][14][15] **产能与项目进展** - 产能恢复:2019年响水事件后通过兰州/抚顺/襄阳基地重建产能,兰州基地8个月投产并赢回转移至印度的订单[4][5] - 新增产能:2025年预计投放2000吨中间体及原药(盐城500吨杀线虫剂原药、兰州1000吨定制产能)[19][21][22] - 医药产能:太仓基地60吨/年佐伊拉斯坦原料药,马耳他基地20+原料药品种,兰州15吨抗病毒药物中试线[15] **技术优势** - 合成生物学/流体化学技术赋能CDMO业务,兰州基地柔性生产能力强(车间规模是太仓的4-5倍,支持共线生产)[24] - 全产业链能力:从化合物合成到商业化生产,覆盖医药/农药全生命周期[13][18] **财务与资本** - 2025年启动股份融资,资金健康,银行/资本市场融资空间支持新项目建设[15] 其他重要内容 **风险与挑战** - 大项目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额下滑,新项目爬坡期需时间(2023-2024年梯度布局应对)[25][26] - 农药板块审批周期快,新产品上市后预计快速恢复增长[25] **国际合作** - 原药已供应澳大利亚、韩国、印尼,计划拓展北美/南美市场[4] - 付美时合作续约谈判中,聚焦杀虫剂康宽及新一代高增长产品[20] **未来规划** - 三年内建成智能化Mega工厂服务战略客户[19] - 兰州储备100+亩化工用地,绍兴上虞130亩储备支持中长期产能[15] (注:所有数据及战略细节均引自原文编号,未作额外补充)
满足多元消费需求,餐饮企业寻找新突破口
搜狐财经· 2025-08-04 22:36
麦当劳中国发展 - 麦当劳中国门店数量突破7100家 是8年前的三倍 年服务顾客超13亿人次 [2] - 公司采用"全球品牌+本地运营"的"金拱门模式" 餐厅已深入全国280余个地级市 [2] - 90%以上食材实现本地采购 本土供应商比重提升至近六成 [4] - 拥有超过3800家LEED认证绿色餐厅 规模全球领先 [4] - 预计到2028年将实现1万家餐厅的目标 全球新开餐厅约一半在中国 布局将持续下沉到三四线城市 [6] 麦当劳中国社会价值 - 长期助力"麦当劳叔叔之家"公益项目 为1700+户异地就医家庭免费提供超过7.7万个安睡夜晚 [4] - 全国20余名员工中50%为00后 8年来累计培训学员超7万 [4] 海底捞战略布局 - 全国首家臻选店落地北京 主打粤式火锅 食材以高品质海鲜、和牛为主 采用限量预订模式 [7] - 臻选店设置九个独立包间 十余个大厅餐位 配备茶室、调酒区 服务团队来自高端酒店和餐厅 [9] - 未来将逐步增加私厨上门业务 门店主要布局在一线或新一线城市 数量不会太多 [11] 火锅行业趋势 - 火锅价格呈两极化发展 中高价格带火锅店对追求品质消费者吸引力增强 [9] - 海底捞2024年推出包间店、亲子主题店、夜宵主题店、企业店等多种特色场景店 [11]
江苏省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推进节能减排 探索绿色转型 一座动物园的减碳细节(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7-04 05:43
绿色减碳措施 - 公司保留倒下的麻栎树作为生物栖息所,体现生态系统循环理念 [1] - 公司每天产生2立方米园林废弃物,台风天气数量增加 [2] - 公司将树枝粉碎成木屑,部分用作动物垫料或覆盖黄土,部分与动物粪便混合发酵生产有机肥料 [2] - 公司利用动物粪便生产有机肥料解决处理难题,实现废弃物"自产自销" [3] - 公司将有机肥料用于150亩动物饲料基地土壤改良和园内树木施肥 [3] - 公司将剩余有机肥料制成文创产品,传播绿色低碳理念 [3] 水资源管理 - 公司采用碎木屑、草料、泥土铺设"生态道"和高性能透水砖游步道,实现雨水下渗 [4] - 公司除主干道外均铺设透水材料,雨水下渗涵养水源并维持土壤湿度 [5] - 公司在南门区、本土物种保育区采用水循环设计,收集雨水实现水资源节约利用 [5] 能源管理 - 公司在"可持续生活小院"安装31平方米太阳能光伏板,为咖啡机、充电插座等供电 [6] - 公司在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屋顶安装1100平方米光伏项目,年发电8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8吨 [6] - 公司光伏发电基本满足救护中心日常用电需求 [6] 综合环保措施 - 公司通过堆肥处理落叶松针、青草、厨余垃圾等固体废料,用于本土物种保育区农田 [3] - 公司设置饮料瓶回收站、堆肥场、猫科馆生态垫材等绿色减碳细节 [6] - 公司将低碳环保可持续作为发展目标,推进园区零废弃行动方案 [6]
服装厂的“节能焕新术”:SHEIN赋能传统制造变绿
36氪· 2025-06-19 16:10
核心观点 - SHEIN通过能效提升项目帮助供应商实现降本增效和绿色转型,包括设备改造、流程优化和能源管理,累计推动650项节能措施,节约成本近亿元[2][4][6][13][14] - 供应商通过参与项目实现显著效益:印染厂节能率10%、节水率16%、减碳率11%,每吨布成本下降500元,年节约1500万元[7];成衣厂电费下降7%,生产效率提升3%-5%[10][11][12] - 项目不仅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还激发供应商持续改进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的节能文化[8][12] 行业现状 - 纺织服装行业面临高能耗挑战,印染环节尤其突出,传统缸染工艺需维持130-140℃高温,煤耗占生产成本大比例[4] - 2020年后行业竞争加剧,订单减少要求提高,企业普遍寻求降本增效路径,节能成为关键切入点[3][4] - 沙溪镇作为服装产业聚集区,拥有11000家市场主体和完整产业链,绿色转型成为行业共识[9][10] 技术改造措施 - **印染厂改造**:安装屋顶光伏(3月发电80000度收益4万元)、更换节能染色机(能耗降30%-40%)、染色机保温(日蒸汽用量减8%-10%)、定型机废气处理系统优化(设备从11台减至1台)[6] - **成衣厂改造**:更换6台吊顶空调改善工作环境、引入自动化衣车设备、增设冷凝水回收系统(回流水温从30℃升至60℃)、照明系统工位单控、蒸汽压力科学调节[10][11] - **技术创新**:与东华大学研发再生涤纶循环技术,佛山工厂染色工艺数字化改造减少18.2%用水量,管理效率提升20%[16] 项目运作模式 - SHEIN派驻专家组实地调研,提供定制化方案,用科学方法测算改造收益(如热成像计算阀门保温热量损失)[4][6] - 采用"授之以渔"方式,培养供应商自主改造能力,完成12个项目后供应商可自行发现新项目[8] - 建立激励机制:供应商将收益2%作为员工奖金,内部开展节能专项评审,员工申报98个改进项目[8][12] 行业影响 - 改造成效形成示范效应,供应商主动向周边企业分享经验,带动更多工厂参与节能项目[12] - SHEIN制定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并通过SBTi认证,推动行业从终端治理转向源头减排[16] - 项目证明绿色减碳与数智化转型可协同推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产业新形态[16][17][18]
服装厂的“节能焕新术”:SHEIN赋能传统制造变绿
36氪未来消费· 2025-06-19 15:54
行业转型与创新 - SHEIN打破时尚行业"重终端形象、轻源头治理"的传统逻辑,推动供应链绿色转型 [2][26] - 纺织服装行业绿色转型成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需平衡成本与环保 [25][27] - 传统制造业通过微观创新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形态 [26][27] 供应商能效提升案例 - 广东清远32年印染厂通过SHEIN能效项目实现年节能10%、节水16%、减碳11%,单吨布成本下降500元 [4][11] - 工厂实施12项改造包括屋顶光伏、染色机升级等,光伏项目单月发电80000度创收4万元 [9][10] - 新染色设备能耗降低30%-40%,染色机保温措施每日减少8%-10%蒸汽用量 [10] - 定型机废气处理系统改造后设备从11台减至1台,降低维护成本 [10] 成衣厂节能实践 - 中山成衣厂通过空调系统革新解决夏季招工难问题,人员流失率降低 [17] - 引入自动化衣车设备使生产效率提升3%-5%,年电费下降7% [18][19] - 冷凝水回收系统将回流水温从30℃提升至60℃,显著降低锅炉电耗 [18] - 照明系统改为工位单控后避免无意义电力损耗 [19] SHEIN绿色战略成果 - 2022-2024年推动供应商实施超650项节能改造,累计节约成本近亿元 [22] - 节水措施相当于150个成衣厂年用水量 [22] - 与东华大学合作研发再生涤纶技术,将废旧材料转化为低碳面料 [25] - 佛山供应商数字化改造减少18.2%用水量,管理效率提升20% [25] - 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获SBTi批准,推动全产业链减碳 [25] 模式创新价值 - 能效项目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更培养供应商自主改造能力 [13] - 供应商内部形成节能文化,员工申报98个改进项目 [13] - 改造成效产生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工厂参与节能 [20] - 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 [25][26]
支持世界环境日 凌雄科技汇聚行业精英 “全绿以赴”共议可持续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21:58
环境日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凌雄科技在环境日举办"全绿以赴——以科技创新赋能可持续发展"主题论坛,联合行业协会及产业链上下游探讨绿色低碳经济新模式[1] - 公司董事会主席胡祚雄强调科技创新和开放协作对实现低碳目标的重要性[1] 循环经济实践与碳减排成效 - 凌雄科技通过DaaS模式推动IT设备循环经济,2024年实现净碳减排8.37万吨[2][3] - 公司每年回收超百万台二手IT设备(如办公电脑、服务器),翻新后延长使用寿命3~5年,累计延长141万台设备寿命[3] - 全球电子垃圾达6200万吨,仅22.3%被妥善回收,凸显IT设备循环利用的紧迫性[2] 业务模式创新与行业影响 - 公司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业务模式,覆盖设备回收、订阅服务及IT技术订阅,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并减少碳排放[3] - DaaS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超32%,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4] 行业标准化建设 - 凌雄科技牵头制定《办公电脑回收再使用规范》团体标准,并参与起草《二手电子产品可用程度分级规范》国家标准[4][5] - 公司参与制定的《服务器再制造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要求第3部分:服务器》国家标准即将发布[5] - 发布国内首份《企业办公电脑租赁标准化发展报告》,推动行业信用评价体系标准化[5] 产业链协同与未来方向 - 公司呼吁跨界协作,从产品设计阶段融入回收属性,建立二手流通信任机制[5] - 绿色转型需产业链、政策端与公众认知协同,论坛旨在搭建开放协作平台[5]
Shein 产业链全景:产业升级的飞轮是怎么转起来的?
晚点LatePost· 2025-05-28 22:41
公司数字化改造与供应链优化 - 公司通过数字化工具改造供应商工厂生产流程,实现从裁布到包装的全流程高效管理,如潘宇的5000平米服装厂日产量近万件瑜伽服[1] - 推出工厂扩建改造项目,5年计划投入5亿元,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投入2.5亿元,改造超200家工厂、50万平米厂房,受益人数3.3万[2][6] - 自研数字化系统替代人工Excel表格,实现订单全环节追踪、面料采购透明化,解决"东货西送"问题,库存率降至低个位数(行业平均30%)[8][9] 精益生产与工厂升级 - 制定261页《标准手册》指导工厂改造,采用5S标准和丰田精益生产方法论,单厂改造费用250万元中补贴100-120万元[6][7] - 创新施工工艺缩短工期至7-10天,分期施工避免停产,如周以宁2万平米工厂设置智能立库、自动验布机(日检6000米布料 vs 人工1000米)[2][7] - 优化工人动线设计,培训标准化流程(如半成品存放位置),改造后工厂生产效率提升且货物缺漏问题消除[1][9] 技术创新与绿色减碳 - 数码热转印技术应用超65%,节水113万吨(相当于22.6亿瓶500ml水),冷转印工艺节水近2万吨,成本从15元/米降至与传统水印持平[3][15] - 2024年通过再生材料减塑6700吨、减碳2.1万吨,计划2025年投放130辆新能源电车减碳近万吨,目标2050年净零排放[4][18] - 能效提升项目使中山制衣厂节水12.6%、节电16.2%,广州服装厂半年节省5-6万元成本用于员工福利[16] 产业链赋能与平台化扩张 - 覆盖全国超300城产业带,2023年推出500城出海计划,助力发饰企业单月销售额破100万美元[19] - 投资百亿建设智慧物流产业园(肇庆项目年出口额35亿元、广州增城项目年出口额超千亿元),预计创造超12万就业[20] - 设立五大"道场"培训供应商员工,2024年开展485场培训覆盖2万商次,颁发60期认证证书[13][14] 员工福利与社会责任 - 改造工厂增设母婴室、夫妻单间、饮水机等,升级1.4万平米宿舍/食堂,2024年建成25个"儿童之家"服务5.5万人次[11][12] - "聚星光"公益项目资助640多个员工家庭,员工子女夏令营服务超700人,优化工作环境使工人流失率降低[12][16]
雅本化学2024年业绩说明会:低谷蓄势谋突破 技术驱动拓新局
全景网· 2025-05-16 08:4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业绩受行业周期低谷、市场竞争及资产减值等因素影响表现不佳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大增43.52% 亏损收窄超七成 释放复苏信号 [1] - 随着产能释放加速 行业去库存渐近尾声 公司经营韧性有望加强 [1] 研发与技术优势 - 2024年研发投入达1.23亿元 占全年营收比重约10% [2] - 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合计237件 其中发明专利122件 占比51.5% [2] - 2024年度新增专利申请33件 获得授权19件 其中5件发明专利 [2] - 南通基地重氮化技术改造项目采用微通道连续流技术 提高反应效率并降低风险 [3] - 研发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连续流工业化应用文章 彰显研发转化能力 [3] 发展战略与产能布局 - 坚持创新农药、创新医药双主业发展战略 推动"大客户战略"落地实施 [3] - 新技术和新基地获得客户认可 进入"部分研发+部分投建+部分投产"良性发展节奏 [3] - 在太仓、南通基地实现新项目落地 应用连续流和生物酶等新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 [3] - 加强中试基地、核心基地和协作基地的产能调配和管理协同 提高存量资产利用效率 [3] 未来规划 - 聚焦主业优化 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工艺升级 加快兰州、滨海等基地产能转化 [4] - 深化与头部客户合作 提升CDMO服务能力 [4] - 强化成本管控与供应链韧性 通过ESG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