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金融业务

搜索文档
招行:“零售之王”脱下王袍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6-30 20:09
零售业务表现下滑 - 2024年零售金融业务税前利润879.9亿元,同比下降9.56%,零售利润占比下滑至50.74% [1][4] - 零售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01.90亿元,同比暴跌25.24%,银行卡手续费收入下滑14.23% [4] - 零售贷款不良率升至0.96%,小微贷款不良率攀升0.18个百分点至0.79%,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上升0.11个百分点至0.48% [4][5] 净息差压力与行业环境 - 2024年净息差跌破2%至1.98%,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滑落至1.91%,行长王良表示“净息差要回到2%以上困难比较大” [7] - 零售客户存款平均成本率升至1.44%,零售贷款平均收益率从5.02%骤降至4.58%,利润空间被挤压 [7] - 2024年9家上市股份行净息差全线下跌,4家跌破1.8%的监管合意水平,行业净息差与不良率出现倒挂 [10] 零售信贷市场转变 - 零售信贷从“利润奶牛”变为“基础配置”,国有大行凭借资金成本优势压缩股份行生存空间 [10] - 2024年招行零售贷款余额3.58万亿元,增长6.06%,低于对公贷款11.58%的增速,零售贷款占比降至51.35% [10] - 零售信贷定位转向服务普惠金融和刺激消费,甚至需要战略性亏损支持实体经济 [11] 战略转型与新增长引擎 - 财富管理AUM余额达14.93万亿元,增长12.05%,非存款类AUM占比超70%,私人银行客户增长13.61%至16.91万户 [16] - “四化”转型成为新战略核心:国际化发展、综合化经营、差异化竞争、数智化转型 [17] - 2024年债券投资收益298.8亿元,同比大增34.74%,对公贷款余额增长11.58%,批发金融业务税前利润增长20.33% [17][22] 零售业务价值重构 - 零售客户突破2.1亿户,金葵花及以上客户增长12.8%,年轻客群成为战略重点 [19][20] - 财富管理从“销量导向”转向“价值导向”,聚焦客户资产配置与长期价值创造 [21] - 零售业务从重资本向轻资本模式跃迁,以AUM为核心的财富管理取代以贷款为核心的信贷投放 [21] 市场认可与行业趋势 - 平安人寿三度举牌招行H股,长期资金坚定入场,印证对转型的认可 [18][22] - 行业嗅觉敏锐的银行如宁波银行也在调整战略布局,加码公司数字化转型 [22] - 招行的“四化”转型被视为中国银行业破局净息差跌破2%新常态的关键 [23]
规模扩张不及利率收窄——光大银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15 22:04
财务表现 - 2024年末总资产达6.96万亿元,同比增长2.75% [2] - 营业收入1354.15亿元,同比下降7.05%,连续三年下滑 [2] - 归母净利润416.96亿元,同比增长2.22%,较2023年回升 [2] 营收下降原因 - 净息差1.54%,较2023年下降20个BP,导致利息净收入减少165.93亿元 [6] - 规模扩张带来利息净收入增加57.79亿元,但不足以抵消利率下降影响,总利息净收入下降108.14亿元(同比降10.06%) [6]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90.71亿元,同比下降19.52%,其中银行卡服务手续费减少29.02亿元 [8] 利润驱动因素 - 净利润增长9.04亿元主要依赖成本节约,营业支出下降122.82亿元 [9] - 信用减值损失从2023年520.75亿元降至2024年405.22亿元,成为最大支出节省项 [9] 零售业务表现 - 零售金融业务营收550.96亿元,同比下降15.17% [12] - 零售利润总额从2023年67.41亿元骤降至2.81亿元,降幅达95.83% [12]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稳定在1.25%,拨备覆盖率180.59%(较2023年降68个BP) [17][18] - 零售贷款不良率1.40%高于企业贷款1.24%,与行业趋势相反 [20] - 关注类贷款占比1.84%,逾期率2.02%,显著高于不良率 [22] 总结 - 资产规模扩张但营收下滑,净利润增长依赖减值计提节约 [23] - 零售业务不良率上升且利润贡献锐减,成为主要业绩拖累 [23] - 资产质量整体稳定但逾期贷款较多,后续管控压力较大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