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鸟V3 Slim

搜索文档
AI眼镜新品密集发布消费电子行业投资机遇凸显
中国证券报· 2025-07-10 04:47
消费电子行业新品发布 - AI眼镜作为AI技术落地重要载体驱动智能穿戴设备迭代升级,科技巨头、初创企业和运营商密集推出新品 [1] - Meta推出雷朋眼镜和Oakley Meta HSTN眼镜,后者将于7月11日开启预售 [1] - Meta收购依视路陆逊梯卡近3%股份价值30亿欧元(约35亿美元),体现布局AI眼镜决心 [1] - 小米发布首款AI眼镜搭载1200万像素高清镜头,支持沉浸式拍照、视频通话等功能 [2] - 雷鸟创新推出AR眼镜雷鸟X3 Pro、雷鸟Air 3s系列和AI拍摄眼镜雷鸟V3 Slim等多款新品 [2] 产业链公司业绩表现 - 工业富联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19.6-121.6亿元同比增长36.84%-39.12% [2] - 瑞芯微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20.5亿元同比增长64%,净利润5.2-5.4亿元同比增长185%-195% [2] - 乐鑫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12.2-12.5亿元同比增长33%-36%,净利润2.5-2.7亿元同比增长65%-78% [2] 智能眼镜市场数据 - 2025年Q1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148.7万台同比增长82.3%,预计2025年全年出货量1451.8万台同比增长42.5% [3] - 2025年Q1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49.4万台同比增长116.1%,预计2025年全年出货量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 [3] 行业趋势与投资机会 - 消费电子行业呈现"政策与AI双轮驱动"特征,国补政策激活中端消费市场带动结构性复苏 [3] - 2025年是智能眼镜集中发售大年,有望加速产业链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 [3] - AI眼镜具备信息获取便捷性和沉浸式交互体验优势,是未来AI部署的良好载体 [4] - AI眼镜产业链包括上游硬件供应商、中游软件系统厂商和下游销售售后 [4] - AI大模型向多模态发展背景下,"AI+硬件"应用场景落地加速,AI眼镜市场迎来爆发元年 [4] - AI应用端产业链受市场重视,国产化率提升方向的消费电子产业链值得关注 [4]
7.17 深圳 线下AI大会报名
小熊跑的快· 2025-07-08 12:09
大会概况 - 活动名称为"AI产品榜2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7月17日在深圳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楼A栋4楼企业家俱乐部举行 [8][9] - 主办单位为AI产品榜,协办单位包括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和深圳发展改革研究院 [7] - 合作伙伴涵盖多个科技公司和投资机构,如梅花创投、万兴科技、Indiegogo等 [7] 会议议程 - 上午议程包括全球AI产品趋势洞察、AI穿戴设备进化、创意产业AI进化等主题演讲 [3] - 圆桌对话主题包括"AI+Z世代全球化流量密码"、"AI眼镜的现状与未来"、"生成式AI下的硬件创新与出海机遇"等 [3][4] - 下午设有"2025机器人赛道"圆桌对话,探讨机器人十年内进入千家万户的可能性 [4] - 晚间设有仅限特邀嘉宾和会员参加的AI晚宴 [5] 参会嘉宾 - 演讲嘉宾包括数字经济研究所所长邵哲文、雷鸟创新CEO李宏伟、万兴科技创始人吴太兵等 [3] - 圆桌嘉宾来自OpenArtAI、ChimerAI、YouMind等AI公司,以及阿米巴资本等投资机构 [3][4] - 机器人赛道圆桌邀请松应科技、帕西尼感知科技等公司创始人参与 [4] 活动亮点 - 设有三轮抽奖环节,奖品包括价值8999元的雷鸟X3 Pro等硬件产品 [3][5][6] - 将发布"2025 AI MVP TOP 50"和"2025中国AI潜力企业TOP50"榜单 [5] - 提供免费参会机会,采用审核制 [9]
AI闪光芒 “镜”彩纷呈 2025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在深开幕
深圳商报· 2025-06-26 00:46
展会概况 - 2025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以"传统眼镜+智能穿戴"为核心主题,吸引全球20余个国家超200家展商及超3万名专业观众参与[1] - 展览面积达1.5万平方米,设置九大特色展区覆盖产业全链条,包括品牌展区、眼视光展区、人工智能眼镜展区等[1] - 特别设立"深圳龙岗眼镜45年发展历程展",通过史料和产品展示龙岗眼镜产业从传统到智能的进化轨迹[1] 技术亮点 - "AI眼镜产业链图谱展区"完整呈现从芯片研发到整机组装的全链条技术生态,AI智能眼镜成为全场焦点[1] - 乐活集团展示全国首款量产AI智能眼镜"拍拍镜A1",集成拍照、翻译、人机交互等多项功能[2] - 雷鸟创新RayNeo展出多款AR眼镜新品,其产品在"618"期间占据京东+天猫XR行业52%市场份额[2] 产业动态 - 深圳眼镜产业经过40余年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当前正加速智能化转型[3] - 展会同期举办2025深圳国际眼镜设计大赛,设立六大奖项类别推动行业设计创新[2] 市场趋势 - AI技术与眼镜产业深度融合,展示智能交互、多功能与时尚设计结合的行业新方向[2] - 消费级AR产品市场表现强劲,头部品牌已实现平台级渠道主导地位[2]
加入AI眼镜疯狂大潮,跨过AI眼镜炽热战场
36氪· 2025-06-18 11:27
苹果AR眼镜缺席WWDC 2025 - 苹果在WWDC 2025上未发布AR眼镜 也未展示"one more thing"环节 打破市场预期 [2] - 此前Vision Pro市场反响不及预期 但AR专利频繁曝光 引发行业猜测 [2] - Meta和谷歌等科技巨头已率先进入AR赛道 中国厂商也在快速崛起 [4] 谷歌AR战略布局 - 谷歌I/O 2025重点展示XR战略 推出Android XR系统 与三星/高通合作开发硬件 [5] - Project Moohan XR设备预计2025年下半年发布 定位开发者群体 [7] - 展示AR眼镜原型机 具备物体识别/实时翻译等功能 与Gentle Monster等时尚品牌合作 [9][11] - 联合中国厂商Xreal推出Project Aura 原生支持Android XR [11] - 谷歌创始人布林高调宣布将重新重视Google Glass项目 [11][13] 中国AR厂商动态 Rokid - 发布Rokid Glasses AR眼镜 仅重49g 主打翻译和字幕功能 [14][15] - 获央视多次报道 主持人鲁健在节目中实际佩戴使用 [18] - 采用限量发售模式 上半年一"镜"难求 6月下旬开始发货 [20] - CEO Misa预言"AR眼镜将取代智能手机" [22] 雷鸟创新 - 2025年Q1国内AR市场占有率高达45% [24] - 线上监测显示2025年Q1国内XR设备出货量8.5万台 同比增长66.3% AR设备增长157% [23] - 发布多款产品线 包括V3 Slim拍照眼镜/Air 3s Pro观影眼镜/X3 Pro AR眼镜 [31] - X3 Pro采用全彩刻蚀光波导方案 支持Apple Watch控制 [31] 全球AR行业格局 Meta - Ray-Ban Meta AI眼镜销量达200万 计划2026年产能提升至1000万台 [26] - 2024年全球AI眼镜销量152万台 其中94%为拍照AI眼镜 [28] - 发布Project Aria Gen 2原型机 重量75g 续航6-8小时 支持眼动/手势追踪 [32] 苹果 - 据传计划2026年底发布对标Ray-Ban Meta的AI眼镜 [36] - 已申请多项AR专利 但产品进度不明 [36] 行业预测 - Rokid CEO预测AR眼镜3-5年内普及 悲观估计5-10年 [36] -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认为需要20年时间 [36] - AI眼镜被视为AR发展必经之路 2025年618期间销量表现突出 [37]
AI+AR交互新范式,雷鸟X3Pro重塑行业里程碑
五矿证券· 2025-06-05 16: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雷鸟 X3 Pro 以刻蚀光波导与全彩 Micro - LED 的光学方案、76g 轻量化设计倒逼 AR 产业链技术标准升级,暗示消费级 AR 已临近“生态临界点” [2] - 当硬件性能、交互体验、内容生态同步满足用户预期时,AR 有望成为继手机之后的“第二块屏幕”,若后续版本升级或与大模型融合,可能颠覆“人 - 机 - 环境”的交互范式 [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5 年 5 月 27 日,雷鸟创新举办新品发布会,推出雷鸟 X3 Pro,其采用 0.36cc 全彩 Micro - LED 光引擎与刻蚀光波导技术,峰值亮度达 6000nits,搭载高通骁龙 AR1 Gen1 芯片,支持多种功能,重量仅 76g,国补后售价 7649 元起 [1][12] 事件点评 - 全彩光学引擎革新,X3 Pro 搭载 0.36cc 全彩 Micro - LED 光引擎,采用 RGB 三色合光方案,配合刻蚀光波导技术,在亮度、色彩纯净度、抗环境光干扰能力上全面跃升,解决户外和单色显示痛点 [2] - 超轻机身结构设计,整机仅 76g,较前代减重 36%,采用航空级镁铝合金框架与钛合金铰链,实现“无凸起”极简外观,佩戴压强控制在 15kPa 以下,重新定义“无感佩戴”标准 [3] - 多模智能交互系统,搭载高通骁龙 AR1 Gen1 旗舰芯片,支持多模态交互方式,交互逻辑与智能手机高度一致,降低用户迁移门槛 [4] 雷鸟 X3 Pro 革新点 - 重量优势,整机 76g,较前代减重 36%,采用镁铝合金 + 钛合金材质,搭载“萤火光引擎”,体积较上一代缩小 40%,解决传统 AR 眼镜“戴不住”问题 [15] - 光学系统创新,搭载“萤火光引擎”和刻蚀光波导技术,实现 5000nits 峰值亮度,减少 95%彩虹纹问题,镜片厚度减少 0.6mm,整体重量下降 25% [17][23] - 智能交互系统,支持语音、触控、手势三类交互方式,结合传感器构建 3DoF 空间定位能力,可与智能手机等设备蓝牙联动,嵌入第三方安卓应用 [24][25] - 价格梯度,雷鸟创新通过差异化定价策略构建产品矩阵,覆盖多元用户群体,国补政策增强产品性价比 [26] 行业影响 - 光学方案引领量产方向,刻蚀光波导工艺与全彩 Micro - LED 的组合为行业提供量产范本,可能推动 AR 光学规模化生产 [27] - 轻量化指标树立新标杆,76g 重量成为消费级 AR“准入门槛”,或推动 AR 眼镜向“50g 以下”进化 [29]
消费电子行业研究周报:AI眼镜密集发布,看好软硬件方案成熟带动渗透率提升
天风证券· 2025-06-02 14: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同样为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AI眼镜软硬件方案成熟带动渗透率提升,关注海外科技股财报及AI投入,看好面板屏幕环节受益及产品创新机遇 [4][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观点 近期多个国产AI眼镜新品发布,AI眼镜成大模型落地新风口 - 雷鸟创新举办新品发布会,发布雷鸟X3 Pro、Air 3s、V3 Slim等产品,X3 Pro技术突破大,续航与体验双提升,还实现与安卓生态深度结合 [4][12][13] - Rokid与高德地图合作发布全场景智能眼镜导航应用,Rokid Glasses功能多、体验好,销量目标30 - 50万部,后续将拓展更多场景服务 [18][19][21] - AR眼镜市场热度回升带动上游近眼显示项目投资热,奕瑞等企业推动Micro OLED项目落地建设,扩充产能 [4][22][23] - 李未可科技推出三款AI眼镜新品,定位不同群体,聚焦商旅赛道,目标年内销量破10万台 [4][26] 近期以微软和Meta为代表的海外科技股财报表现整体较为亮眼,多家科技巨头加码AI - 英伟达2026财年Q1营收440.62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26%,GB200出货加速,虽H20库存有费用但影响将弱化 [5][34][35] - 微软2025财年第3财季营收701亿美元,同比增13%,智能云端营收强、AI贡献显著,加速建设数据中心 [5][38][41] - Meta 2025财年第1财季营收423.14亿美元,同比增16%,预计2025年加大资本支出用于AI和核心业务 [5][44][46] DeepSeek - R1更新,思考更深,推理更强 - DeepSeek R1模型升级后接近国际顶尖模型,复杂推理任务表现显著提升 [6][47][48] - 更新后在响应质量、速度、对话稳定性和API兼容性等多方面升级进步 [6][51] - DeepSeek - R1 - 0528模型继续开源,展现可落地顶级大模型特性 [6][52] 面板:消费电子新品发布,看好屏幕环节重点受益,关注折叠、HUD、叠层OLED等产品创新机遇 - 电视面板供需博弈,厂商调控产能,价格趋于稳定 [7][55] - 显示器面板维持上涨行情,但受电视面板需求影响涨幅或收窄 [7][57] - 笔记本面板市场平稳,二季度预计价格稳定,面板厂或灵活定价 [7][58] - TCL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战略合作,打造垂直领域专业大模型,助力科技制造业转型 [7][60] 本周(5/26~5/30)消费电子行情回顾 - 5月30日申万电子行业指数4234.59,本周跌幅 - 0.59%,沪深300指数3840.23,本周跌幅 - 1.08%,电子行业跑赢大盘 [64] - 本周消费电子行业跑输主要指数,电子板块细分行业部分下跌 [72][77] - 本周消费电子板块涨幅前10个股为波导股份等,跌幅前10个股为光大同创等 [80][81]
智能眼镜产业链蓄势待发,科创AIETF(588790)近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
新浪财经· 2025-05-30 10:54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950180)下跌2.00% [3] - 成分股中科星图(688568)领跌9.47%,天准科技(688003)下跌5.41%,寒武纪(688256)下跌4.16%,优刻得(688158)下跌2.91%,安路科技(688107)下跌2.77% [3] - 科创AIETF(588790)下跌1.91%,最新报价0.56元 [3] - 科创AIETF成立以来累计上涨11.68%,涨幅排名可比基金2/6 [3] - 科创AIETF盘中换手2.63%,成交8162.72万元 [3] - 科创AIETF近1年日均成交2.73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3] 产品动态与市场反应 - 雷鸟创新推出多款AI+AR智能眼镜产品,包括雷鸟X3 Pro、雷鸟Air 3s系列、雷鸟V3 Slim以及雷鸟魔盒2代 [3] - 银河证券指出技术进步推动市场需求,智能眼镜产业链蓄势待发 [3] - 科创AIETF近1周规模增长8699.61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6 [4] - 科创AIETF最新份额达55.03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位居可比基金1/6 [4] - 科创AIETF近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7309.41万元,日均净流入1827.35万元 [4] - 科创AIETF本月以来融资净买额达150.46万元,最新融资余额7720.75万元 [4] 收益与回撤 - 科创AI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15.59%,最长连涨月数为2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6.17%,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15.59%,月盈利概率为60.26% [5] - 科创AIETF成立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40% [5] 费率与估值 - 科创AI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6] - 科创AIETF近3月跟踪误差为0.014%,跟踪精度较高 [6] -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118.7倍,处于近1年19.53%的分位,估值低于近1年80.47%以上的时间 [6] -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0.68%,包括澜起科技(688008)、寒武纪(688256)、金山办公(688111)等 [6] 成分股详情 - 澜起科技(688008)权重10.47%,下跌1.83% [8] - 芯原股份(688521)权重9.01%,下跌2.42% [8] - 金山办公(688111)权重8.88%,下跌1.90% [8] - 石头科技(688889)权重8.72%,上涨1.00% [8] - 寒武纪(688256)权重8.66%,下跌4.16% [8]
雷鸟创新甩出AR眼镜王炸
华尔街见闻· 2025-05-29 21:18
产品发布 - 公司推出AI+AR眼镜雷鸟X3 Pro、新一代口袋电视雷鸟Air 3s系列以及AI拍摄眼镜雷鸟V3 Slim等多款新品,其中雷鸟X3 Pro为首发定价8999元的旗舰产品,被描述为"革命性"和"彩色真AR眼镜" [2] - 雷鸟X3 Pro在芯片、交互、空间计算、重量与光学显示五大核心技术上有突破,并引入可视化Live AI和安卓虚拟机 [3] - 产品搭载第一代骁龙AR1平台,采用最小可量产全彩Micro-LED光引擎和应用材料公司联合研发的RayNeo光波导技术,实现43英寸全彩3D空中透明屏显示 [3] 技术突破 - 空间感知方面搭载猎鹰影像Plus系统,空间定位误差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内 [4] - 交互方面首次实现Apple Watch手表控制,支持镜腿五维导航、语音、手机联动等多种方式 [4] - 内置阿里通义独家定制的第一视角多模态大模型,是全球首批支持可视化Live AI交互的AR眼镜 [5] - 后续将推出AI Agent应用商店,包含DeepSeek、白酒识别、奢侈品识别等海量AI智能体 [5] 生态建设 - 首发"RayNeo AR应用虚拟机",支持抖音、B站、王者荣耀等30余款主流APP [6] - 与阿里云、高德地图、蚂蚁集团等达成合作,探索空间计算技术在智能出行和城市生活中的应用 [6] - 阿里云通义系列大模型将为公司AI眼镜提供独家定制的全套AI技术和产品支持 [6] 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在中国AR/AI拍摄眼镜线上市场份额达50%,雷鸟Air系列销量同比增长160% [7] - 雷鸟V3占据AI拍摄眼镜品类超过95%的份额 [7] - 2025年第一季度智能眼镜(包含AR)线上销量达11.6万副,同比增长117% [9] 行业趋势 - AR眼镜被视为AI大模型最佳落地载体之一,行业持续升温,"百镜大战"上演 [2] - 2025年被视为"破局之年",各大玩家需抢占消费者心智 [2] - 行业处于技术快速迭代、应用场景持续拓展阶段,竞争格局尚未完全稳定 [10]
传统产业智能化蝶变 深圳剑指“全球AI眼镜第一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17:59
深圳眼镜产业智能化转型 - 深圳智能眼镜公司近期密集发布新品 雷鸟创新推出X3 Pro AR眼镜、雷鸟Air 3s系列及AI拍摄眼镜雷鸟V3 Slim等多款产品 [1] - GYGES LABS、影目科技、LOHO等厂商在深圳人工智能终端展集中展示智能眼镜产品 [1] - 深圳眼镜产业具有40年积淀 电子信息技术优势显著 "眼镜+大模型"成为智能穿戴新趋势 [1] 传统眼镜产业基础与智能化突破 - 深圳市龙岗区2024年眼镜产业总产值达43亿元 园山街道和横岗街道集聚1500多家企业 年产眼镜1.25亿副占全球中高端市场50%以上 [2] - LOHO于2019年布局智能眼镜 2024年联合云天励飞、闪极科技推出"拍拍镜" 集成视频拍摄/听歌/语音翻译功能并嵌入AI模型 已实现量产 [2] - 智能眼镜被视为最佳穿戴单品 有望通过AI技术替代多类终端设备 充当智能助手角色 [3] 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协同 - 深圳2025年政策将智能眼镜列为重点赛道 计划推出人工智能标杆产品 [4] - 产业链形成技术-制造-市场-政策闭环 南山区集聚腾讯/商汤/雷鸟等AI企业 宝安区拥有立讯精密/鹏鼎控股等配套厂商 龙华区布局闪极/思坦科技 [4][5] - 产业集群覆盖芯片/传感器/声学/光学/电源/整机制造等环节 企业分布在南山/宝安/龙华/坪山/龙岗 [5] 技术驱动产业升级 - "拍拍镜"搭载云天天书基础大模型 实现语音图像智能识别 [3] - 智能化推动眼镜从功能性用品转型为复合化/个性化消费单品 成为产业升级核心驱动力 [3] - 深圳凭借传统制造经验与AI技术融合 有望在全球智能穿戴领域建立新标杆 [3]
AR眼镜价格比买手机还贵!自建生态成本过高困境待破,雷鸟创新还需求解
华夏时报· 2025-05-29 09:06
AR行业现状与挑战 - 全球AR设备出货量仅为智能手机的0.06%,显示其仍属小众市场 [2] - 2024年全球XR设备出货量731万台,其中AR设备仅78.2万台,占比10.7% [6] - 国内AR市场头部集中,雷鸟创新以50%份额领先,XREAL、星纪魅族等跟随 [6] 生态嫁接策略 - 雷鸟X3 Pro首发"RayNeo AR应用虚拟机",实现安卓与AR生态融合,支持抖音、B站等30余款主流App [2][3] - 影目科技INMO AIR3接入腾讯应用宝平台,覆盖资讯、办公、娱乐场景 [3] - 星纪魅族通过智能手机、车机与AR眼镜的算力共享实现跨硬件协同 [3] 生态困境与解决方案 - AR原生生态贫瘠,消费者因功能单一导致设备闲置 [4] - 自建生态成本高昂,初创公司需投入数亿至数十亿元 [5] - 厂商选择嫁接手机生态以降低用户门槛,同时联合阿里云、高德地图等开发新应用场景 [7] 硬件与价格瓶颈 - 消费者反馈AR眼镜存在续航短、开机慢等硬件缺陷 [8] - 高端产品如VisionPro售价3499美元,雷鸟新品覆盖1529-7649元价格带以扩大受众 [8] 行业未来展望 - 雷鸟创新预测AR将在2-3年内迎来"iPhone时刻",类比2007-2010年智能手机爆发期 [8] - 星纪魅族预计AR年出货量需达亿级才能成为主交互入口,爆发仍需2-3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