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雷鸟X3 Pro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AI眼镜行业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7-31 08:02
AI眼镜行业概述 - AI眼镜被视作可能引发下一个"iPhone时刻"的划时代产品,其核心在于打破人与世界的界限,融合增强现实与人工智能技术[1][2] - 行业定义AI眼镜为人工智能赋能的创新型可穿戴设备,集成音频、摄像等功能,按技术类型可分为AI音频眼镜、AI显示眼镜(AI+AR)、AI拍摄眼镜等五大类[3][5][7] - 全球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Meta与雷朋合作的Ray-Ban Meta累计出货量突破200万台,预计2028年全球出货量将达两千万量级,中国将成为增长最快区域[9][44] 市场格局与厂商分析 - 主流厂商形成三大阵营:消费电子巨头(华为、小米)、垂直领域专业厂商(雷鸟创新、Rokid)、跨界创新品牌(李未可、星纪魅族)[14][15] - 典型厂商雷鸟创新具备全链路自研能力,产品矩阵覆盖X2/X3 Pro等一体式设备与Air系列分体式设备,2024年推出全球首个AI+AR开发者平台RayNeo Al Studio[16] - 李未可定位"科技潮牌",Rokid构建"硬件+软件+生态"平台,星纪魅族则聚焦AI手机与智能眼镜双赛道[17][19][21] 用户需求与消费行为 - 消费者认知渠道以社交媒体为主(占比66.9%),VR眼镜认知度达79.4%领先于AR/AI眼镜,华为、小米等大品牌占据超50%认知份额[23] - 购买意愿强烈,61%受访者已购或计划购买,AI功能眼镜接受度显著高于非AI产品,2000-3000元价位最受认可,中位数月收入9000-12000元群体为核心客群[25][27] - 功能需求主导决策(占比51.2%),用户关注音频播放、摄影摄像、AI交互等实用功能,同时重视轻量化设计与佩戴舒适性[32][39] 技术发展与产业趋势 - 硬件突破体现在三方面:算力密度提升50%支持本地化AI、光波导技术使视场角与亮度提升、传感器模组实现功耗降低30%[42] - 国产化替代加速,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超60%,2023年BOM成本较2019年下降65%,入门款价格下探至500-1000元区间[42][44] - 场景应用从单一功能向"AI+X"融合演进,覆盖商旅翻译、运动监测、AR导航等高频需求,老年市场与县域青年成为新增长点[44] 零售与生态建设 - 线上线下融合成主流,电商平台为主渠道但线下体验转化率高,社交电商与KOL种草驱动年轻客群冲动消费[28][36][45] - 生态构建呈现"硬件+软件+服务"闭环,厂商开放API接口(如谷歌、百度提供200+API),雷鸟等通过AI Studio激活开发者生态[42][44] - 隐私保护技术受重视,谷歌等厂商植入隐私计算模块,平衡个性化服务与数据安全[44]
沙利文2025中国AI智能眼镜行业白皮书
2025-07-19 22:57
纪要涉及的行业 中国AI智能眼镜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 观点:AI智能眼镜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大,呈现几何级爆发式增长[5][11][37][39] - 论据:2023 - 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分别为24万副和152万副,预计2026年全球销量突破1000万副,2029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伴随玩家入局和消费者认知提升,应用渗透率将提高[39] 2. **行业处于规模化爆发前夜** - 观点:AI智能眼镜行业正处于规模化爆发前夜[6][68][96][99] - 论据:软硬件技术创新落地,供需协同共振积极效应加强;交互体验不足、隐私与伦理争议、算力续航重量矛盾等消极痛点逐步弱化 3. **厂商商业化路径转变** - 观点:中国AI智能眼镜厂商商业化路径从“硬件为王”向“生态制胜”转变[7][107] - 论据:不同类别厂商竞争优势和商业模式有差异,AI眼镜创企聚焦技术创新/垂直场景深耕,互联网和手机大厂聚焦生态场景整合,跨界企业聚焦主业优势/行业痛点解决方案;厂商从技术追随者转向场景定义者,构建“硬件 - 软件 - 服务”生态闭环 4. **未来产品形态演变** - 观点:未来AI智能眼镜将向AI + AR眼镜形态演变[9][18] - 论据:AI + AR眼镜是AI音频眼镜和AI拍摄眼镜进阶版本,集成AR光学显示技术,交互方式更多元,符合智能化变革趋势 5. **智能化水平持续提高** - 观点:AI智能眼镜智能化水平将趋于持续提高[10] - 论据:目前处于L2智能辅助级阶段,未来随技术整合和智能化程度提高,将向L3智能助理级、L4智能协同阶段、L5超智能体级进化 6.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观点:技术、需求、国产化驱动AI智能眼镜行业增长[12] - 论据:光显技术进步提升产品功能体验;消费群体覆盖广,需求规模大;核心部件及整机国产化提速,国产品牌性价比高 7. **有望复刻TWS发展轨迹** - 观点:AI智能眼镜有望复刻TWS发展轨迹迎来爆发式增长[67][78] - 论据:功能和初期发展趋势与TWS趋同,预计2035年出货量从百万级增长至近亿级 8. **行业竞争格局** - 观点:AI智能眼镜行业竞争趋于激烈,不同类别厂商竞争优势存在差异和互补[69] - 论据:海外以Meta与Ray - Ban为主,中国国产品牌崛起;AI眼镜创企竞争优势在产品开发,互联网和手机大厂在生态协同,跨界企业在跨界创新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AI智能眼镜分级理论**:按照智能化程度高低,AI智能眼镜可划分为L1 - L5多个发展阶段,目前处于L2智能辅助级阶段,预计2027年进入L4智能协同阶段[26] 2. **产业链图谱**:上游为零部件供应环节,中游为产品设计与生产环节,下游为产品销售与应用环节[27] 3. **行业政策**:中国信通院开展专项测试提供评价指标;国家发布提振消费政策,降低消费者购买门槛[31][34] 4. **市场驱动因素** - 光学方案:主要搭载BirdBath和光波导方案,光波导方案综合性能优但量产难,有望成主流[41][45] - 显示方案:主要搭载Micro OLED和Micro LED方案,能满足高质量显示需求,拓展应用领域[46][50] - 消费群体:覆盖视力正常和近视/远视群体,新用户需求创造、产品替换、刚需升级需求大[51][53] - 国产化:中国厂商在硬件技术和核心软硬件国产化进展快,降低成本,提升体验[55][60] - 性价比:国产AI智能眼镜对标海外爆品,在摄像和续航方面有优势且价格低[64][66] 5. **行业痛点及解决措施**:面临交互体验不足、隐私与伦理争议、算力续航重量矛盾等痛点,可通过技术创新、生态建设、隐私保护等解决[90][94] 6. **不同类别厂商案例** - AI眼镜创企:雷鸟创新注重软硬件创新,Rokid采取B端和C端布局,直视科技聚焦医疗场景[105] - 互联网和手机大厂:华为接入智慧生态,小米是人车家生态关键终端[106] - 跨界企业:闪极科技主打续航和AI记忆系统,中国移动打造服务管理平台[106]
AI功能是噱头吗?测评小米、Rokid等10款AI眼镜
南方都市报· 2025-07-19 11:03
行业动态 - 智能眼镜成为科技圈热点,阿里巴巴正在开发基于光波导技术的AR眼镜,预计年内上市 [1] - 小米发布AI眼镜,发布会后门店存货迅速售罄,消费者主要被AI功能吸引 [1] - 2024年二季度多家厂商推出或更新AI眼镜产品,包括Rokid、Meta、百度、雷鸟创新等 [3] - 2025年一季度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49.4万台,同比增长116.1%,音频眼镜增长显著 [15] 产品发布与功能 - 小米AI眼镜售价1999元起,支持拍照、翻译、支付等功能,但不具备镜片显示功能 [4] - 创维发布全场景AI智能眼镜,融合拍摄、翻译、AI助手等功能 [6] - 华为智能眼镜2钛空圆框版具备翻译、健康监测功能 [6] - 雷鸟X3 Pro支持全彩显示,售价8999元起,618期间销量增长3.36倍 [7] - Rokid Glasses支持提词器、导航功能,可实现实时翻译 [11] 产品价格与成本 - AI眼镜价格区间为799元至8999元,带显示屏的产品普遍价格较高 [7] - 芯片可能占AI眼镜总成本的50%,影响运算能力和功能复杂度 [8] - 不同厂商在显示模组、SoC方案等核心组件上的选择导致价格差异 [8] 技术应用与场景 - AI功能集中在翻译、问答、识图等场景,部分厂商搭载自研或第三方大模型 [9] - 带显示屏的AI眼镜可实现提词器、智能导航等新颖功能 [11] - 小米和Rokid均推出“看一下”支付功能,与支付宝合作 [10] - AI眼镜适用于居家、运动、商务等多种场景,有望发展为全天候智能伴侣 [14] 市场格局与竞争 - 小米入局可能降低AI眼镜消费门槛,15天内售出8万台 [15] - 行业认为创业公司仍有2-3年窗口期成为头部品牌 [15] - 显示屏清晰度和佩戴舒适感是普及的主要门槛 [16] - 市场尚未形成稳定格局,厂商通过多元化定价抢占份额 [16]
AI眼镜新品密集发布消费电子行业投资机遇凸显
中国证券报· 2025-07-10 04:47
消费电子行业新品发布 - AI眼镜作为AI技术落地重要载体驱动智能穿戴设备迭代升级,科技巨头、初创企业和运营商密集推出新品 [1] - Meta推出雷朋眼镜和Oakley Meta HSTN眼镜,后者将于7月11日开启预售 [1] - Meta收购依视路陆逊梯卡近3%股份价值30亿欧元(约35亿美元),体现布局AI眼镜决心 [1] - 小米发布首款AI眼镜搭载1200万像素高清镜头,支持沉浸式拍照、视频通话等功能 [2] - 雷鸟创新推出AR眼镜雷鸟X3 Pro、雷鸟Air 3s系列和AI拍摄眼镜雷鸟V3 Slim等多款新品 [2] 产业链公司业绩表现 - 工业富联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19.6-121.6亿元同比增长36.84%-39.12% [2] - 瑞芯微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20.5亿元同比增长64%,净利润5.2-5.4亿元同比增长185%-195% [2] - 乐鑫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12.2-12.5亿元同比增长33%-36%,净利润2.5-2.7亿元同比增长65%-78% [2] 智能眼镜市场数据 - 2025年Q1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148.7万台同比增长82.3%,预计2025年全年出货量1451.8万台同比增长42.5% [3] - 2025年Q1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49.4万台同比增长116.1%,预计2025年全年出货量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 [3] 行业趋势与投资机会 - 消费电子行业呈现"政策与AI双轮驱动"特征,国补政策激活中端消费市场带动结构性复苏 [3] - 2025年是智能眼镜集中发售大年,有望加速产业链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 [3] - AI眼镜具备信息获取便捷性和沉浸式交互体验优势,是未来AI部署的良好载体 [4] - AI眼镜产业链包括上游硬件供应商、中游软件系统厂商和下游销售售后 [4] - AI大模型向多模态发展背景下,"AI+硬件"应用场景落地加速,AI眼镜市场迎来爆发元年 [4] - AI应用端产业链受市场重视,国产化率提升方向的消费电子产业链值得关注 [4]
7.17 深圳 线下AI大会报名
小熊跑的快· 2025-07-08 12:09
大会概况 - 活动名称为"AI产品榜2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7月17日在深圳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楼A栋4楼企业家俱乐部举行 [8][9] - 主办单位为AI产品榜,协办单位包括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和深圳发展改革研究院 [7] - 合作伙伴涵盖多个科技公司和投资机构,如梅花创投、万兴科技、Indiegogo等 [7] 会议议程 - 上午议程包括全球AI产品趋势洞察、AI穿戴设备进化、创意产业AI进化等主题演讲 [3] - 圆桌对话主题包括"AI+Z世代全球化流量密码"、"AI眼镜的现状与未来"、"生成式AI下的硬件创新与出海机遇"等 [3][4] - 下午设有"2025机器人赛道"圆桌对话,探讨机器人十年内进入千家万户的可能性 [4] - 晚间设有仅限特邀嘉宾和会员参加的AI晚宴 [5] 参会嘉宾 - 演讲嘉宾包括数字经济研究所所长邵哲文、雷鸟创新CEO李宏伟、万兴科技创始人吴太兵等 [3] - 圆桌嘉宾来自OpenArtAI、ChimerAI、YouMind等AI公司,以及阿米巴资本等投资机构 [3][4] - 机器人赛道圆桌邀请松应科技、帕西尼感知科技等公司创始人参与 [4] 活动亮点 - 设有三轮抽奖环节,奖品包括价值8999元的雷鸟X3 Pro等硬件产品 [3][5][6] - 将发布"2025 AI MVP TOP 50"和"2025中国AI潜力企业TOP50"榜单 [5] - 提供免费参会机会,采用审核制 [9]
2025年中国AI眼镜行业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7-02 17:51
AI眼镜行业概述 - AI眼镜被视作可能引发下一个"iPhone时刻"的划时代产品,其融合增强现实与人工智能技术,有望成为生活伙伴而非单纯工具[1][2] - 行业定义AI眼镜为集成音频、摄像及AI功能的可穿戴设备,核心属性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按功能分为AI音频眼镜、AI显示眼镜(AI+AR)、AI拍摄眼镜三大类[3][5][7] - 全球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Meta与雷朋合作的Ray-Ban Meta累计出货量突破200万台,中国厂商加速入局,预计2028年全球出货量达两千万量级[9] 市场格局与厂商分析 - 主流厂商形成差异化布局:雷鸟创新聚焦消费级AI+AR眼镜全链路自研,产品矩阵覆盖翻译/导航/办公场景,自研RayNeo AI Studio开发者平台构建生态[16] - 品牌竞争呈现跨界融合特征,华为/小米/谷歌占据超50%认知份额,垂类厂商如李未可(LAWK)、Rokid通过潮牌定位或操作系统差异化突围[14][15][17][19] - 供应链国产化率达60%,华为昇腾芯片、水晶光电光学元件等突破国际垄断,2023年BOM成本较2019年降65%,推动产品价格下探至500-1000元区间[42] 用户需求与消费行为 - 消费者对AI功能接受度显著高于非AI产品,61%受访者已购或计划购买,2000-4000元为主流价格带,超四成用户持有2-3副设备[25][27][28] - 核心购买决策因素为功能(51.2%占比)与外观设计(36.8%),音频播放、摄影摄像、AI交互为三大需求焦点,轻量化与自然交互成关键体验指标[32] - 兴趣客转化路径依赖技术迭代与性价比,55.1%关注产品升级,53.7%倾向促销优惠,政府补贴(43%占比)最具吸引力[36][37] 技术演进与场景应用 - 硬件突破推动体验升级:MicroLED光波导技术使视场角扩大30%,固态电池实现10小时续航,ToF传感器模组支持空间建模与环境适配[42] - 消费场景从单一功能向"AI+X"融合拓展,涵盖商旅翻译(李未可)、运动监测(华为)、AR导航(雷鸟X3 Pro)、家居控制(小度)等高频场景[44] - 交互方式革新为"语音+视觉+手势+眼动"多模态融合,AR导航箭头叠加现实场景等应用提升用户体验[44] 未来趋势 - 技术融合加速:光波导显示与空间计算技术持续迭代,AI大模型本地化部署降低云端依赖,隐私计算模块逐步植入[42][44] - 生态协同深化:硬件厂商与AI公司绑定开发差异化服务,开放平台激活开发者生态,谷歌/百度已开放200+API接口[42] - 中国市场增速领先全球,预计2028年出货量达972万台,较2023年10万台实现近百倍增长[44]
雷军寻找下一个爆款
财富FORTUNE· 2025-06-27 19:53
小米AI眼镜产品发布 - 小米在发布会上推出AI智能眼镜,定位为"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随身的AI入口",标准版起售价1999元 [1] - 产品对标雷朋Meta智能眼镜,具备工具和娱乐属性,集成摄像头但无显示屏和AR功能,内嵌语音和触控AI交互功能 [1] - 基础款Ray-Ban Meta售价299美元(约2144元),与小米AI眼镜价格差距不大,但小米产品实际售价仍有下探空间 [1] - 公司希望通过AI眼镜成为继手机、汽车之后的下一个爆款产品,发掘消费者链接小米全系列产品的新流量入口 [1] 智能眼镜市场前景 - IDC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达1451.8万台,中国市场出货量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 [2] - 雷军预期小米AI眼镜出货量在30万台以上 [2] - Ray-Ban Meta第二代智能眼镜销量已超200万副,依视路陆逊梯卡计划与Meta合作将年产能提升至1000万副 [2] - 中国AI眼镜市场尚未出现赢家通吃局面,小米面临海内外竞争对手挑战 [2] 产品生态优势 - 小米AI眼镜兼容苹果生态,实现与iOS跨生态设备互传,支持14个主流APP包括抖音、快手、小红书等 [3] - 公司希望通过用户自发社交传播快速带动产品热度和销量 [3] 行业竞争格局 - 字节跳动提出2025年重点目标包括探索"更可穿戴、更便携、更自然"的新交互方式,可能布局AI眼镜 [4] - Meta社交平台矩阵拥有34.3亿日活跃用户,META AI月活用户约6亿,社交分享功能推动AI眼镜销量增长 [4] - 苹果计划2026年推出AI智能眼镜,加入市场竞争 [4] 产品战略与成本 - 小米持续推进产品高端化路线,AI眼镜硬件成本约177.5美元(1272元),高于Ray-Ban Meta的149美元 [5] - 随着供应链成熟,产品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5]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当前AI眼镜以时尚和社交属性为主,维深认为轻功能、轻量级的AI+AR产品是未来形态 [6] - Meta计划2027年推出AR眼镜,扎克伯格预测AR眼镜将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 [6] - 搭载阿里通义大模型的雷鸟X3 Pro AR眼镜起售价达8999元,显示科技属性增加将推高产品价格 [6]
剑指“全球AI眼睛第一城” 深圳何以谋局这一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1:34
行业前景与市场规模 - AI眼镜被视为下一代超级终端,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1500亿美元 [1] - 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1205万台,同比增长18.3% [5] - 2025年Q1中国AI/AR眼镜销量同比增长45%,无屏AI眼镜销量达1.9万台 [5] 深圳产业集群优势 - 深圳集聚雷鸟创新、博士眼镜、雅视光学等上下游企业,目标成为"全球AI眼镜第一城" [1] - 龙岗区聚集1500多家眼镜企业,占全市80%,年产量1.25亿副,全球高端市场占比超50% [6] - 深圳形成从设计、研发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产品开发周期可缩短至20天 [7] 产品技术演进趋势 - AI眼镜向轻量化(雷鸟X3 Pro仅76克)、智能化、时尚化方向发展 [2][3] - 雷鸟V3系列集成音乐播放、场景翻译等功能,X3 Pro成为首批支持可视化Live AI交互的AR眼镜 [2] - LOHO"拍拍镜"A1采用弹簧镜腿和后置电池设计,用户体感重量仅30克 [4] 主要厂商动态 - 雷鸟连续3年市场份额全国第一,2023年Q1线上拍摄眼镜市占率达50% [3] - LIPO李白推出近视管理智能眼镜,结合AI算法分析用眼行为数据 [3] - LOHO"拍拍镜"A1已销售超15000台,预计年底实现大规模量产 [4][5] 应用场景拓展 - 产品从功能演示转向实际应用,覆盖教育、翻译、导航、摄影等多元化场景 [2][3] - 眼镜靠近嘴部的特性使其成为语音控制优势载体 [3] - 商汤、华为、腾讯等企业的AI布局推动更多场景覆盖 [6] 国际化战略 - 深圳企业加速出海,LIPO李白产品已进入20多个国家,海外售价达国内3倍 [7] - LOHO计划在东南亚开设首家海外体验店,并拓展欧美、中东市场 [8] - 雷鸟产品覆盖25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重点开发日韩和欧美市场 [8] 产业链协同创新 - LOHO整合科大讯飞翻译、云天励飞算力、紫光展锐芯片等产业链资源 [7] - 国际品牌如法国OPAL DEMETZ选择深圳企业代工智能模块 [8] - 雅视光学自主开发操作系统和传感器,实现海外市场技术溢价 [8]
AI闪光芒 “镜”彩纷呈 2025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在深开幕
深圳商报· 2025-06-26 00:46
展会概况 - 2025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以"传统眼镜+智能穿戴"为核心主题,吸引全球20余个国家超200家展商及超3万名专业观众参与[1] - 展览面积达1.5万平方米,设置九大特色展区覆盖产业全链条,包括品牌展区、眼视光展区、人工智能眼镜展区等[1] - 特别设立"深圳龙岗眼镜45年发展历程展",通过史料和产品展示龙岗眼镜产业从传统到智能的进化轨迹[1] 技术亮点 - "AI眼镜产业链图谱展区"完整呈现从芯片研发到整机组装的全链条技术生态,AI智能眼镜成为全场焦点[1] - 乐活集团展示全国首款量产AI智能眼镜"拍拍镜A1",集成拍照、翻译、人机交互等多项功能[2] - 雷鸟创新RayNeo展出多款AR眼镜新品,其产品在"618"期间占据京东+天猫XR行业52%市场份额[2] 产业动态 - 深圳眼镜产业经过40余年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当前正加速智能化转型[3] - 展会同期举办2025深圳国际眼镜设计大赛,设立六大奖项类别推动行业设计创新[2] 市场趋势 - AI技术与眼镜产业深度融合,展示智能交互、多功能与时尚设计结合的行业新方向[2] - 消费级AR产品市场表现强劲,头部品牌已实现平台级渠道主导地位[2]
智能眼镜行业深度报告之二:AI、AR眼镜多点开花,传统眼镜赛道的蝶变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5 21: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Meta RayBan AI眼镜产品引爆市场,国内外玩家争先入局,AI、AR眼镜形态多点开花,智能眼镜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期。智能眼镜有望驱动镜片行业量价齐升,优质镜片供应商具备稀缺性,推动竞争格局优化。线下连锁眼镜渠道占据核心流量入口优势,洞察消费趋势变化,赋能产品研发。眼镜企业乘势而起,产业链蝶变在即,建议关注康耐特光学、明月镜片、博士眼镜、英派斯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智能眼镜:Ai、AR眼镜形态多点开花,成长空间广阔 - 智能眼镜持续迭代,AI、AR眼镜形态多点开花,眼镜作为靠近人体三大重要感官的穿戴设备,与大模型信息交互具有天然优势,随着AI、AR眼镜产品推出,有望进入蓬勃发展期 [18] - AI眼镜兼具多元功能,广义包括不带显和带显的,不带显产品成熟度高、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带显的AR眼镜可优化交互体验、开拓新场景 [19] - Meta发布的RayBan Meta AI智能眼镜新增直播、AI交互功能,成为爆款,2024年销量达142万台,2025Q1销量52.5万台、同比增长209%,国内外玩家加速布局,预计2024 - 2030年复合增速为97%,国产大模型快速迭代助力其发展 [26][29][31] - AR眼镜核心增量为显示+光学,显示方案常用LCOS、Micro OLED和Micro LED,光学前期主流是Birdbath,光波导方案受关注,国内玩家积极布局,Meta发布的Orion原型机指引未来发展 [39][45][50] - 雷鸟创新、Xreal、Rokid、星纪魅族、INMO影目科技等为国内AR眼镜主要玩家,各有特色和发展路径,如雷鸟多路径推进、Xreal深耕BirdBath方案、Rokid多产品形态发展等 [58][62][66] 2. 智能为翼,看传统眼镜赛道的蝶变 - 中游镜片制造需求端产品结构升级、全球需求稳健增长、中国潜力大,供给端国际品牌先发、国内企业进口替代,智能眼镜驱动行业量价齐升,优质供应商稀缺推动格局优化 [2][7] - 下游眼镜渠道线下占据核心流量入口优势,洞察消费趋势、赋能研发,智能眼镜玩家与连锁渠道合作成标准范式 [7] - 建议关注康耐特光学、明月镜片、博士眼镜、英派斯,康耐特光学是镜片领军企业、XR业务卡位优,明月镜片国产知名、布局高增赛道,博士眼镜连锁渠道、布局智能眼镜领域,英派斯健身主业稳健、发力AI眼镜垂类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