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AR眼镜

搜索文档
佳禾智能(300793) - 300793佳禾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25
2025-07-25 17:48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 [1] - 参与单位为中国银河证券,参与人员有孙宝等20余人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7月25日,地点为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夏平先生、投关经理程维荣先生 [1] 收购拜雅股份情况 - 2025年6月6日发布与拜雅签订附带生效条件的收购协议公告,正有序推进收购相关工作,已聘请中介机构开展审计、评估,推进境外投资审批备案程序 [1][2] 与拜雅业务协同效应 - 借助拜雅强化品牌运营能力,获取品牌溢价,提升盈利能力 [3] - 实现消费级和专业级音频产品优势互补,提升基础声学技术深度,覆盖更广泛客户群体,满足全场景需求 [3] AI/AR眼镜业务进展 - 为原有AI/AR眼镜客户持续生产出货,与新客户保持紧密联系,推进商务合作,配合开发新产品 [4] - 完成多种组合配置眼镜产品开发,能提供软硬件结合整体解决方案,积极推广推动商业化进程 [4] 海外业务关税应对 - 部分国家关税政策调整带来不确定性,发挥“东莞 - 越南 - 江西”三位一体生产基地优势,灵活调配生产工作 [5] 传统声学发展战略 - 专注电声产品和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培养高端科研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6] - 做好传统声学产品,围绕声学相关领域探索新产品品类 [6] - 利用资本市场资源赋能,投资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优质资源,提高盈利能力 [7]
康耐特光学(02276.HK):产品结构升级带动25H1业绩靓丽 持续关注XR业务进展
格隆汇· 2025-07-09 18:59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1H25净利润同比增速不少于30% [1] - 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 4/6 6/8 2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25 5%/+22 64%/+23 76% [2] 产品结构 - 高折射率及功能型产品销量提升带动产品组合优化 标准化镜片毛利率30% 定制化镜片毛利率60% [1] - 高折射产品凭借差异化定位和高性价比优势快速渗透 防蓝光 偏光等功能镜片强化竞争力 [1] 智能眼镜布局 - 25Q1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148 7万台 同比+82 3% [1] - 公司已建立光学研发中心 歌尔股份战略入股 泰国产能布局落地 XR业务有望贡献业绩 [1] 定制化与技术优势 - 三合一 卡扣式等方案全覆盖 定制化能力与技术先发优势显著 [2] - 日本自动化车房树脂镜片产线预计2025年7月底投产 将提升高端定制化产能 [2] 估值与评级 - 当前股价对应PE估值分别为32/26/21X [2]
康耐特光学(02276):产品结构升级带动25H1业绩靓丽,持续关注XR业务进展
国金证券· 2025-07-08 15: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康耐特光学 2025 年 7 月 7 日发布正面盈利预告,预计 1H25 净利润同比增速不少于 30% [2] - 预测公司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 5.4/6.6/8.2 亿元,同比 +25.5%/+22.64%/+23.76%,考虑到公司传统业务稳中有进,AI 新兴业务具备较大潜力,后续成长路径清晰,当前股价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32/26/21X [5] 各部分总结 产品结构与业务发展 - 1H25 业绩增长主要系高折射率及功能型产品销量提升带动产品组合优化,平均售价上行逻辑持续兑现,标准化镜片毛利率达 30%,定制化镜片毛利率达 60%,高附加值产品贡献显著 [3] - 受益于国内渠道扩张,高折射产品凭借差异化定位和高性价比优势快速渗透,防蓝光、偏光等功能镜片进一步强化产品竞争力 [3] - 智能眼镜行业加速发展,25Q1 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 148.7 万台(同比 +82.3%),公司积极加码 XR 领域,已建立光学研发中心,歌尔股份战略入股 + 泰国产能布局落地,未来 XR 业务有望贡献业绩 [3] 定制化能力与技术优势 - 公司边际能力改善,凭借三合一、卡扣式等方案全覆盖,定制化能力与技术先发优势显著,有望实现量价齐升,歌尔入股后逐步强化触点连接,国内新客户拓展可期 [4] - 日本自动化车房树脂镜片产线预计 2025 年 7 月底投产,将进一步提升高端定制化产能,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 [4] 财务数据预测 | 项目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1,760 | 2,061 | 2,472 | 2,961 | 3,551 |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12.70% | 17.11% | 19.94% | 19.79% | 19.93%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327 | 428 | 538 | 659 | 816 | |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 | 31.56% | 30.96% | 25.54% | 22.64% | 23.76% | | 摊薄每股收益(元) | 0.68 | 0.89 | 1.12 | 1.37 | 1.70 |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 1.13 | 1.12 | 0.78 | 1.08 | 1.26 | |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 | 23.44% | 27.01% | 25.32% | 24.45% | 23.23% | | P/E | 10.36 | 27.90 | 32.07 | 26.15 | 21.13 | | Р/В | 2.16 | 6.70 | 8.83 | 6.95 | 5.33 | [9] 市场报告评级比率 | 日期 | 一周内 | 一月内 | 二月内 | 三月内 | 六月内 | | --- | --- | --- | --- | --- | --- | | 买入 | 0 | 0 | 2 | 5 | 14 | | 增持 | 0 | 0 | 0 | 0 | 0 | | 中性 | 0 | 0 | 0 | 0 | 0 | | 减持 | 0 | 0 | 0 | 0 | 0 | | 评分 | 0.00 | 0.00 | 1.00 | 1.00 | 1.00 | [12]
新股前瞻|围绕“1+2+X”战略书写增长故事,冲刺港交所上市能助龙旗科技(603341.SH)进化吗?
智通财经网· 2025-07-06 14:28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龙旗科技是智能硬件ODM领先厂商,主要提供综合ODM服务,涵盖智能手机、AI PC、汽车电子、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及智能眼镜等多样化产品组合 [1] - 核心客户包括小米、三星电子、联想、荣耀、OPPO、vivo等领先品牌 [1] - 以2024年消费电子ODM出货量计算,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消费电子ODM厂商,智能手机ODM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93.43亿元、271.85亿元、463.82亿元,净利润5.62亿元、6.03亿元、4.93亿元 [1] - 2024年毛利率为5.8%,低于2022年的8.1%和2023年的9.5% [4][5] - 2024年净利率为1.1%,低于前两年水准 [4] - 2025Q1营收93.78亿元同比减少9.27%,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加20.33% [4] 业务结构 - 智能手机是主要收入来源,2022-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82.7%、80.3%、77.9% [2][4] - AIoT及其他产品收入连续增长,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8.87亿元、25.11亿元、55.73亿元,占比从6.5%提升至12% [3][4] - 平板电脑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9.5%降至2024年的8% [3][4] 战略布局 - 采用"1+2+X"战略框架:智能手机为核心主赛道,个人计算和汽车电子为重点发展业务,多品类业务为新兴消费电子领域 [2] - 较早布局AIoT产品,2018年成立第三事业部开展智能手表研发,2023年智能手表出货超千万台,2024年手表、手环、耳机总出货量突破2900万台 [6] - 2015年布局VR产品,2017年切入VR设备全球头部品牌商,累计出货量超过100万台 [7] - AI/AR眼镜方面已推出两代产品,总出货量超过200万台,并与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 行业机遇 - 端侧AI浪潮兴起,手机和PC的AI渗透率2024年分别为18%、32%,智能车、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也在积极融入AI [6] - 智能眼镜成本曲线大幅下探,2024年有望成为爆发元年 [6] - 公司在端侧AI硬件产品方面具有先发优势,未来可能显著受益于智能眼镜等产品放量 [7][8]
利亚德(300296) - 2025年7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4 18:44
公司业务板块情况 - 主营业务分三大板块,LED智能显示板块营收占比超85%,文旅夜游曾占营收近30%,现占比不到10%,虚拟现实板块自2017年收购美国NP公司后设立,技术全球领先 [1] - 智能显示板块国内起家,2016年收购美国Planar公司后拓展海外业务,2024年海外显示业务占比达45.64% [1] - 国内市场推广分直销和渠道两种模式,2023年提出“直渠融合”销售策略 [2] - 海外市场分欧美和亚非拉,2023年下半年应对欧美中低端需求组建新团队,亚非拉市场2021年后布局,2024年营收占境外智能显示收入比重达34%,同比增长近40% [3] - 文旅夜游以声光电等技术为基础,为城市和景区服务,2024年营收7.1亿,占比稳定在10%左右,2025年有望成业绩增长抓手 [3][8] - 虚拟现实板块核心是NP公司光学动作捕捉技术,已成立北京虚拟动点,在人形机器人业务取得突破 [4] 投资者提问与回复 经营情况 - 各业务板块按战略推进,显示板块海外需求旺盛,管理上完成CEO更替和架构优化,产品加大细分市场投入,市场拓展采用“双品牌”制,拓展影院新兴场景,已落地30+项目 [5] 应收账款 - 主要来自文旅夜游板块,公司自2024年紧抓政策机遇催收,成立应收账款部,未来持续优化管理机制 [6][7] 文旅夜游业绩 - 2024年营收7.1亿,占比稳定在10%左右,2025年有望成业绩增长重要抓手,业务向全链条服务提供商转型 [8] 大型体育场馆项目 - 利亚德有丰富经验和技术实力,参与北京冬奥会等重大赛事和场馆建设改造 [9] C端拓展计划 - 自2020年储备进军C端技术和能力,2024年推出家庭影院解决方案,2025年推出AI/AR眼镜及AI玩具,两款产品推进量产 [10][11] 人形机器人业务 - 业务来源包括数据、服务、算法及硬件三方面,为机器人提供数据、服务和空间定位摄像头 [12] 特需行业业务 - 针对特殊行业提供定制化模拟训练产品 [13] 生产基地分布 - 国内分布在深圳、湖南、无锡、北京等地,海外有欧洲斯洛伐克工厂,沙特建厂加速推进 [14] 投资并购计划 - 持开放谨慎态度,目前无明确计划,不排除后续可能 [15][16]
华尔街见闻早餐FM-Radio | 2025年6月19日
华尔街见闻· 2025-06-19 07:23
市场动态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 预计今年降息两次 鲍威尔称未来数月通胀压力将因关税显著上升 [14][23] - 美股涨跌互现 标普500跌0.03% 纳指涨0.13% 科技股领涨 银行股因资本规定放宽预期走强 [2][8] - 美债收益率V型震荡 10年期收报4.3909% 两年期跌1.04个基点至3.9414% [8][14] - 黄金期货跌0.67%至3383.9美元/盎司 原油宽幅震荡 WTI收跌0.85%至74.5美元 [8][12] 金融政策 - 潘功胜宣布8项金融政策 包括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和个人征信机构 [4][11] - 吴清提出设置科创板成长层 支持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4][11] - 李云泽表示将支持外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 探索更大幅度开放 [4][11] - 美国拟放宽银行资本规定 增强型补充杠杆率最多下调1.5个百分点 [7][15] 科技行业 - OpenAI推出ChatGPT企业版20%折扣 直接冲击微软Copilot业务 [6][15] - 高盛预测中国AI/AR眼镜2030年销量达700万台 均价将降至192美元 [18] - Marvell上调数据中心TAM预期至940亿美元 定制XPU市场CAGR达47% [21] - Sam Altman预测5-10年内AI将发现新科学 人形机器人将普及 [21] 地缘政治 - 美伊紧张局势升级 伊朗称已准备好导弹报复 可能在霍尔木兹海峡布雷 [12][13] - 第三艘美航母将部署至以色列附近 伊朗全国出现大面积断网 [13] - 大摩分析霍尔木兹海峡三种可能情形 认为完全关闭概率较低 [20] - 外交部长王毅称以色列行为违反国际法 中方反对使用武力 [12] 产业趋势 - 工程机械行业迎国内外共振周期 海外非欧美日市场空间广阔 [24] - 中国军贸装备在中东份额有望提升 该地区占全球军贸26% [24] - 汽车玻璃差异化需求上升 调光天幕渗透率预计加速 [24] - 民爆行业整合加速 龙头公司加快出海步伐 [24] 宏观经济 - 美联储下调2024年GDP增长预期至1.4% 上调PCE通胀预期至3.0% [23] - 日本5月出口八个月来首次下跌1.7% 对美汽车出口暴跌24.7% [19] - 外国投资者4月持有美债近历史最高 中国减持82亿美元 [5][14] - G7峰会未达成贸易协议 特朗普坚持关税立场 [19]
中国AI/AR眼镜爆发在即?高盛:将复制TWS耳机爆发路线,2030年销量将达700万台!
华尔街见闻· 2025-06-18 20:56
AI/AR眼镜市场前景 - AI/AR眼镜被视为消费电子行业下一个增长引擎 增长轨迹与TWS耳机2017-2023年爆发期相似 [1] - 中国AI/AR眼镜市场2024-2030年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56% 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10亿美元 出货量达700万台 [1] - 产品平均售价将从2025年306美元持续下降至2030年192美元 价格亲民化推动市场普及 [1] 产品与技术发展 - 主流产品支持实时翻译 环境识别问答 会议记录总结等功能 AI功能成为产品差异化关键 [1] - Rokid眼镜接入通义千问等大语言模型 Meta产品搭载自研AI模型 联想产品嵌入多模态AI助手 [1][3] - 应用场景从娱乐向生产力工具演进 包括虚拟大屏幕 实时翻译 第一人称视角视频拍摄等 [3] 市场竞争格局 - Meta的Ray-Ban Meta AI眼镜2025年2月销量突破200万台 后续产品将于2025年下半年发布 [2] - 苹果计划2026年推出智能眼镜 小米和阿里巴巴近期将发布相关产品 [2] - Google与Xreal等硬件供应商合作推广Android XR操作系统 整合Gemini AI功能 [2] 价格与供应链 - 多数产品售价已降至2500元人民币(约350美元)以下 618购物节中国品牌提供约19%折扣 [1][5] - AI眼镜成本结构:SoC芯片占35%-40% 结构件 充电盒和代工费用各占10%以上 [4] - AR眼镜成本结构:显示屏和光学模块合计占45%-55% SoC芯片占20%-25% [4]
探索光学技术,明月镜片瞄准“AI+光学研究”
国际金融报· 2025-06-17 19:43
公司动态 - 明月镜片发布行业首创的眼健康产业园方案,将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打造集研发、生产、游学、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1] - 公司是A股唯一以光学树脂镜片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业务涵盖镜片、镜片原料、成镜、镜架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核心产品为中高档光学树脂镜片,以自有品牌"明月"为主,2021年上市后推出"轻松控""轻松控Pro"青少年近视管理镜片 [1] - 2024年起公司开始布局AI智能眼镜,认为镜片是AI眼镜实现显示功能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用户体验 [2] - 公司计划推动镜片产品向高折射率、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已在自研1.71折射率、3D内雕技术、天视A6膜层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 [2] - 过去五年研发累计投入约1.5亿元,未来五年预计研发投入不低于3亿元且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 [2] 行业趋势 - AI/AR眼镜概念持续火热,据预测2025年开始AI智能眼镜将快速向传统眼镜渗透,2035年销量有望达14亿副 [1] - 从互联网巨头到消费电子企业,再到智能硬件创新企业,都在竞相推出AI/AR眼镜产品 [1] - AI能显著赋能光学技术,包括基于AI全息的三维VR/AR显示、AI赋能的新型计算机成像技术等 [2] - 传统光学成像存在像素模糊、色差和畸变等问题,计算光学成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优方案 [3] - AI赋能的大视野高分辨动态成像能使1亿总像素的图片还原后达到9.4亿像素 [3] - 通过AI快速计算能直接从二维图片推理出三维全息光波信息,无需预知物体或场景的真实位置信息 [3]
港股概念追踪|国内消费级 AI/AR 市场迎来增长 AI眼镜新品爆发(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5-20 13:11
市场增长数据 - 2025年一季度国内消费级AI/AR眼镜市场销量达9.6万台,同比增长45% [1][2] - 带屏AR眼镜占据80%市场份额,无屏AI眼镜占比20% [2] - 全球AI智能眼镜市场2025年Q1销量达60万台,同比增长216% [2] 行业竞争格局 - Meta、小米、华为等科技巨头纷纷入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3] - 主控SoC芯片约占整机成本30%,性能决定产品体验差异 [3] - ISP模块的动态防抖和低功耗特性是影响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 [3] 产业链投资机会 - 建议关注AI/AR眼镜受益产业链,包括SOC芯片、光波导光学、关键零部件、制造代工等环节 [3] - 系统级低功耗SoC或为最优解,国产芯片提供丰富可选方案 [3] 主要厂商动态 - TCL电子旗下雷鸟品牌计划2025Q2推出智能眼镜新品X3Pro [4] - 舜宇光学科技实现全栈XR视觉方案覆盖,推动高分辨率、小型化研发 [4] - 康耐特光学与跨国消费电子企业签署供应协议,提供客制化镜片 [4] - 小米AI眼镜全面对标Meta Ray-ban,搭载AI功能,预计税后成本1281元 [5] - 百度集团小度AI眼镜将于2025年上半年上市 [5]
CINNO Research:一季度国内消费级AI/AR眼镜市场销量达9.6万台 同比增长45%
智通财经· 2025-05-20 08:30
市场概况 - 2025年一季度国内消费级AI/AR眼镜市场销量达9.6万台,同比增长45% [1] - 带屏AR眼镜占据80%市场份额,无屏AI眼镜占比20% [1] - 行业正从"尝鲜"向"刚需"转变,可能重塑人机交互逻辑 [1] 增长驱动力 - 海外Ray-Ban Stories智能眼镜的"硬件+生态"模式激活国内需求 [2] - Birdbath+Micro OLED方案占AR眼镜85%份额,但创新不足促使转向轻量化AI眼镜 [2] - 国家补贴支持差异化竞争,无屏AI眼镜价格段集中在<1,000元和1,000~2,000元,带屏AR眼镜价格段集中在1,000~4,000元 [2] 技术演进 - 分体式Birdbath方案AR眼镜销量趋于饱和,预计二季度份额下滑 [3] - 无屏AI眼镜销量达1.9万台,同比增长显著,成为市场渗透先锋 [3] - 一体式AR眼镜集成AI大模型、第一视角拍摄和多模态交互,被视为终极形态 [3] 竞争格局 - 雷鸟创新以45%市场份额排名第一,XREAL以18%排名第二,星纪魅族以14%排名第三 [4] - 雷鸟创新在AI眼镜市场销量份额达80%,其中雷鸟V3 AI拍摄眼镜占94% [5] - XREAL凭借X1空间计算芯片和3DoF能力提供沉浸式体验 [7] - 星纪魅族依托手机基因和Flyme AIOS实现跨端协同 [8] - VITURE以高端定位在游戏发烧友中拥有口碑 [9] - 若琪转向AI+AR眼镜技术突破,Rokid Glasses瞄准高端市场 [10] 跨界入局 - 海尔旗下雷神科技推出三款智能眼镜新品 [10] - 小米、华为、vivo、传音等消费电子巨头发布AI眼镜产品,侧重生态协同 [10] - 百度、阿里、字节等互联网巨头加速入场,行业竞争多元化 [10] 未来展望 - AI/AR眼镜将从"尝鲜玩具"进化为"生产力工具",成为元宇宙时代全民级入口终端 [11] - 技术成熟度、政策友好度与场景丰富度共振,推动行业爆发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