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钢

搜索文档
安泰科技(000969) - 安泰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2025-05-13 17:56
公司产品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具备聚变钨铜偏滤器生产能力的公司,具备从原材料到部件交付的全套技术,已实现系列涉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产品应用于我国“人造太阳”EAST 大科学工程装置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ITER 项目,国内暂无全面掌握相关技术的竞争对手 [1] 2025 年项目情况 进入达产期项目 - 安泰爱科稀土永磁 1000 吨技改项目,在山东淄博形成 3000 吨产能 [2] - 安泰北方在包头新建的 5000 吨高端稀土永磁制品项目进入运行期 [2] - 威海多晶的高性能钨钼材料深加工项目进入达产期 [2] - 河冶科技千吨级粉末高速钢产线建设项目 2024 年试生产表现良好,合同额过亿,销售收入接近一亿 [2] 新开工或在建项目 - 2000 吨高性能特种粉末项目正在开工建设,完成后安泰特粉产能由 5000 多吨增至 7000 多吨 [3] - 安泰非晶 1 万吨非晶带材项目,2024 年投资 11 万元建设,建成后非晶产能由 4 万吨提高到 5 万吨 [3] 非晶带材情况 产能释放原因 - 2022 年起,因国家对能效等级要求提升,招标环节非晶变压器比例超 50% [3] 成本下降情况 - 需求拉动和工艺改进使成本降低,未来着眼于改进工艺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4] 非晶电机情况 - 非晶电机是非晶材料另一应用大方向,但在制造工艺、匹配度、耐受性、运行可靠性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行业各方合作开发 [4][5] 公司毛利率情况 - 金属新材料企业毛利率因发展周期和风口不同而有差异,公司对标国际公司需拉长发展周期看待,内部管理有提升空间 [5] 核聚变招标情况 - 国内中核集团和中科院牵头的核聚变项目计划 2035 年建成示范工程,国外有法国 WEST 装置和国际热核聚变 ITER,招标节奏每年不同,公司将加大研究、优化技术、配合客户 [6]
未知机构:东北空间科技天工国际天工股份推荐在通主要做高速钢模具钢等新-20250507
未知机构· 2025-05-07 10:55
纪要涉及的公司 天工国际及其子公司天工股份[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推荐天工国际和天工股份,认为其具有投资价值,给予买入评级[1][2] - **论据** - **行业前景**:模具钢和高速钢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及机床用刀具,国内与海外市场拐点共振,2025年进入景气周期[1] - **子公司天工股份钛合金业务**:用于高端手机边框,2024年利润1.8亿,70%并表;北交所分拆已提交注册,下月发行;2025年A客户新品逐渐放量,预计国内客户如H等也将大量导入,后续净利润将进一步提升[1] - **切削工具业务**:70%出口,主要供应博世、TTi、史丹利,30%国内销售[1] - **粉末高速钢业务**:国内独家,用于机器人丝杠,2024年出货1000吨[1] - **业绩与估值**:预计2025 - 2027年合计收入分别为51/56/6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4/5.33/5.77亿元,对应PE分别为11.18/9.73/8.99倍;目前上市估值不到15X,每年业绩稳定增长[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普通钢价格3 - 4000元/吨,有常规铸件价(航天级钛金属),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等[1]
安泰科技(000969) - 000969安泰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30
2025-04-30 15:22
公司整体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5.73 亿元,新签合同额 81.1 亿元,归母净利润 3.72 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 7.70 亿元,资产负债率 42.68% [1]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17.82 亿元,同比下降 5.76%;归母净利润 8,255 万元,同比增长 4.95%;扣非归母净利润 7,752 万元,同比增长 3.89% [2]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 1.1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为 6.17%,同比减少 13.3%;货币资金为 25.52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0.90%;应收账款为 13.28 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 0.43% [2] 业务板块构成及占比 - 先进功能材料及器件营业收入 28.03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 37.01% [1] - 特种粉末冶金材料及制品营业收入 29.62 亿元,占比 39.10% [1] - 高品质特钢及焊接材料营业收入 16.51 亿元,占比 21.80% [1] - 环保与高端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 1.58 亿元,占比 2.09% [1] 非晶纳米晶材料业务情况 - 2024 年安泰非晶新签合同额 11.7 亿元,首次突破 10 亿元大关,同比增长 33%,营业收入 9.74 亿元,净利润 5,135 万元,分别同比增长 31.63%、60.79%;产销量突破 3.3 万吨,同比增长 65% [2] - 2024 年非晶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用带材销量突破 1 万吨,纳米晶产品产销量超过 7,000 吨,同比增长 46% [2] - 2025 年一季度安泰非晶新签合同、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保持稳定,新建 1 万吨非晶带材项目建设顺利,正在按计划组织验收 [3] - 未来聚焦立体卷铁心变压器市场和国际配电市场,提高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用非晶带材的市场占有率 [3] 粉末高速钢项目情况 - 2024 年河冶科技新签合同额 15.85 亿元,营业收入 14.3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5%、6.89% [4] - 2024 年国内首台套自主设计开发的粉末高速钢生产线建设项目产量突破 1,000 吨,销售收入近 1 亿元 [4] - 2025 年一季度河冶科技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净利润稳定增长 [4] 核电领域布局情况 - 我国“十四五”前四年已核准 36 台核电 机组,2025 年 4 月 27 日国常会核准 5 个核电项目共 10 台核电机组 [5] - 公司开发的产品为“华龙一号”、AP1000、CAP1400 等多项核电技术提供配套产品 [5] - 2025 年公司将加大可控核聚变产业研究,优化聚变产品核心技术 [7] 出口业务情况 - 公司出口产品主要为钨钼深加工制品、金刚石锯片等,市场应用集中在高端医疗放射疗装备等领域 [7] - 2024 年公司海外业务占比 27.26%,对美业务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 7%左右 [7] - 2025 年一季度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对美出口有一定影响,但总体可控 [7]
天工国际(00826):特钢龙头腾飞再起航
东北证券· 2025-04-29 19: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天工国际买入评级 [3][1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将天工国际视为传统钢铁企业,忽视其高端特钢制造商本质和抗周期属性,未挖掘特钢细分赛道结构性增长逻辑 [17][18] - 天工国际主营产品应用于精密制造高端场景,需求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小,有望受益于高端制造需求爆发红利,以“材料 + 科技”双核优势卡位高端制造,打破国外垄断 [18][19] - 未来三年公司聚焦机器人、商业航天、增材制造三大风口,叠加全球化产能释放与高分红属性,有望成为高端新材料赛道核心资产,长期看特钢行业“技术壁垒 + 高端制造”双重护城河将支撑其价值重估 [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特钢细分龙头,四大业务协同发展 - 天工国际 1981 年成立,以切削工具起家,后延伸至高速钢、模具钢及钛合金领域,2007 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19 年首条规模化粉末冶金工模具钢生产线投产,打破海外垄断 [1][20] - 公司构建高合金工模具钢新材料和刀具生产体系,四大业务板块均处行业领先位置,股权集中于朱氏家族,有利于稳定长远发展 [21] - 2024 年钢铁行业偏弱,公司业绩展现较强韧性,营业收入 48.32 亿元,同比下降 6.59%;归母净利润 3.59 亿元,同比下降 3.09% [26] - 2024 年模具钢是主要收入来源,占总收入 47.1%,钛合金业务毛利持续提升,得益于原材料成本降低等因素,毛利率提升 1.9PCT 至 33.5% [30] - 2024 年期间费用小幅上升,研发投入 3.02 亿,连续两年研发费率超 6%,创建精密工具研究院 [35] - 2024 年首次派发中期分红,分红比例 30%,年末拟派发 20%,合计 35%,累计回购 5000 万股,朱小坤和朱泽峰增持 1030 万股 [39] 粉末冶金: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高端市场渗透加速 工艺技术铸就护城河,应用场景向高端制造渗透 - 粉末冶金是制造金属复合材料技术,能避免传统工艺组织偏析问题,使碳化物颗粒均匀分散,产品性能更优,材料利用率超 90% [41][46] - 粉末高速钢综合力学性能是传统模具钢、工具钢的两倍到五倍,应用范围广泛,2030 年中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300 亿元 [46][52][53] - 行星滚柱丝杠是人形机器人关节核心部件,运行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粉末冶金材料是核心突破口,我国主流材料强度较海外略差,加入氮可解决强度问题 [58][59] - 以特斯拉 Optimus 为例,单台机器人粉末高氮钢价值量为 3426 元,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将拉动上游原材料需求 [62] - 我国粉末冶金行业起步晚,主要依赖进口,高端产品市场渗透率偏低,粉末冶金高速钢占高速钢比例仅为 0.3% [63] 打破海外垄断,携手润孚开拓人形机器人赛道 - 2019 年天工国际首条规模化粉末冶金生产线投产,产能 2000 吨,2022 年二期产线投产后总产能达 5000 吨,规划实现万吨产能 [65] - 2024 年粉末冶金工模具钢销量 943 吨,2020 - 2024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03.2%,不断开拓新应用场景 [66] - 2025 年 3 月与润孚动力战略交流,最新粉末材料 TPM330 可对标海外先进水平,已送样供其测试 [69] - 2025 年 4 月公司高氮钢专利申请公开,有望对标 SpaceX 高性能不锈钢,成为航空航天领域关键材料 [72] 钛合金:切入 3C 赛道,成长空间有望打开 成本改善&技术突破,钛合金加速渗透 3C 领域 - 钛及钛材有物理和功能特性优势,我国钛材工业发展分初步展业化、快速发展期、发展调整阶段,目前应用向中高端领域迈进 [73][74] - 钛合金在 3C 产品轻量化领域优势明显,2023 年苹果、三星等品牌旗舰机型导入钛合金边框,标志 3C 产品外壳结构件进入钛金属应用时代 [79][80] - 预测 2027 年头部四大手机品牌钛合金边框总价值量达 44.48 亿元 [87] - 钛材行业成本端因海绵钛产能充足、价格低位有成本传导优势,技术端 3D 打印可突破传统制造限制,减少 CNC 加工量 [88][92] - 折叠屏手机市场爆发将带动铰链需求,钛合金铰链制造工艺突破可实现轻薄化设计,提升抗磨损与结构稳定性 [93][94] 产能规模扩张,钛材国产化先锋 - 天工股份是公司控股子公司,截至 2024 年底取得专利 51 项,其中发明专利 14 项,产能 7000 万吨,产量 6146 万吨,产能利用率 87.8% [95][98] - 2024 年钛合金业务营业收入 7.56 亿元,同比下降 21.6%,预计 2025 年国内营收有望改善,毛利率增至 33.5% [101] - 2025 年 3 月底天工股份北交所 IPO 获证监会批文,拟投入 3.6 亿元建设年产 3000 吨高端钛及钛合金棒、丝材生产线 [109] 工模具钢:垂直一体化领军企业 - 高速钢适用于切削工具等,下游为特种装备制造领域,模具钢用于制造各类模具,中国是最大生产与消费国,新兴领域对其提出更高要求 [110] - 天工国际 1992 年生产高速工具钢,1997 年产量中国第一,2003 年世界第一,2005 年进入模具钢赛道,2018 年工模具钢综合实力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采用纵向一体化发展模式 [111] - 2024 年公司工模具钢产量超全国产量 20%,高速钢产量占全国 52%,连续 21 年位列世界第一 [111] - 2023 年 8 月 7000 吨快锻项目投产,2024 年销售 1.43 万吨,成功开发两款一体化压铸用大尺寸模具钢并交付使用 [113] - 金属切削工具是机床核心部件,预计 2029 年全球金属切削刀具市场规模达 433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 4.2% [119] - 2024 年泰国精密工具产能从月产 800 万支提升至 1200 万支,出口销售增加 5%至 5.46 亿元,平均售价下降 12.7%,泰国工模具生产线预计 2026 年建成投产 [122] 盈利预测&估值评级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模具钢营业收入分别为 22.6/26.1/27.9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12.1%/13.1%/13.1% [125] - 预计 2025 - 2027 年高速钢营业收入分别为 8.4/8.5/8.7 亿元,毛利率小幅上升至 16.2% [125] - 预计 2025 - 2027 年切削工具营业收入分别为 9.1/9.1/9 亿元,毛利率提升至 31.5% [126] - 预计 2025 - 2027 年钛合金营业收入分别为 9.5/11.4/12.8 亿元,毛利率提升 0.5PCT 至 34% [126] 估值评级 - 选取中信特钢、久立特材、宝钛股份作为可比公司 [129] - 预计 2025 - 2027 年合计收入分别为 51/56/60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64 /5.33/5.77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1.18/9.73 /8.99 倍,给予买入评级 [3][129]
安泰科技20250428
2025-04-28 23:33
纪要涉及的公司 安泰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表现与经营情况**: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降5%,规模和扣非规模分别增5%和3.8%,新签合同额同比略增0.2%,环比营收增3%,规模增15%,公司面对挑战有韧性,经营目标不变[2][3] - **各业务板块表现** - **接触式泳池及非晶材料**:一季度合同额同比降5%,收入微增2%,产能释放不足致利润下滑,市场占有率稳定;非晶和纳米晶材料合同额增8%,营收超20%,利润增幅超100%,1万吨非晶带材预计半年调试后产能释放[2][5] - **高端粉末业务**:台龙钨钼合金受外贸出口影响合同额同比降2%,国内半导体及航空航天需求有支撑;粉末钢受出口影响大,营收和合同额均降20%;医疗板块出口延迟影响利润,国产替代有机会[2][6] - **高速钢工具业务**:一季度合同额同比增10%以上,收入增15%-20%,利润增幅超30%,得益于产品结构调整及下游工业结构调整和基建项目拉动[2][7] - **市场情况**:国内市场合同额同比增超8%,环比增超20%,得益于国产替代;对美出口下降,交货周期拉长,正开拓非美市场[2][9] - **新兴领域业务发展** - **可控核聚变领域**:深耕十余年,产品有PLC和包层设计,预计未来市场空间几十亿到几百亿,计划成为污偏滤器和B1层材料主要供应商[4][10] - **核电领域**:国常会批准十个堆,总价值约2000亿,公司配套部件材料,预计今年带来稳定新增量[4][11] - **系统用材业务**:2025年目标生产放量和订单增长,新增3000吨产能,总产量达9000 - 1万吨,围绕电机领域开发,新能源汽车客户认证后放量[4][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主要依托钨钼平台开展业务,南仁湖钨矿和南龙粉末冶金技术事业部是重要基础设施,还涉及精密带钢轧机设备[12] - 公司虽超硬工具材料出口受影响,但通过加快窗口期产品出货储备与发货速度应对,各业务有稳定性与成长潜力,积极看待国产替代趋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