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模具钢

搜索文档
聚焦强治理、优供给等5方面 钢铁行业稳增长路径明确
新华网· 2025-09-23 14:02
此外,《方案》还提出推进工艺设备更新、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绿色低碳改造,促进转型升级,通过 强化钢铁产品出口管理、维护出口竞争秩序等方式,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龙强表示,据测算,截至2023年底,中钢协重点统计企业中,1000立方 米以下高炉数量和100吨以下转炉数量占比分别约为26%和27%,部分区域限制类装备数量大于行业均 值,设备更新及升级空间较大。 具体而言,《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经济效益企稳回升, 市场供需更趋平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显著提 升。 围绕上述目标,《方案》共提出5个方面10条具体举措。其中,聚焦消费达峰、需求下行突出矛盾,提 出加强行业管理,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推进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促进供需动态平衡、优胜劣 汰。聚焦提升供给质量,提出强化产业科技创新,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促进大宗产品质量升级,稳 定原燃料供给,提升有效供给能力。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肖邦国认为,为促进钢铁行业平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亟需抓住"落后低效产 能有序退出"牛鼻子,实施精准调控。同时 ...
利好来了,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9-22 23:13
钢铁行业迎来重磅利好政策。 9月22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从 五个方面提出了10条具体举措,其中明确,未来两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设定在4%左右。到 2025年底,80%以上的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受此影响,A股钢铁板块探底回升,马钢股份盘中一度大涨近7%,武进不锈、杭钢股份、友发集团、 常宝股份、鞍钢股份等个股跟涨。有券商机构指出,长期来看,产业集中度提升、促进高质量发展是未 来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产品结构与成本优势的钢企将充分受益。 9月22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 《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未来两年钢铁行业增 加值年均增长目标设定在4%左右。该方案以"稳增长、防内卷"为核心,为中国钢铁行业的结构性调整 与高质量发展指明实施路径。 《工作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强治理、优供给、促转型、扩消费、增合作等,共提出5 个方面10条具体举措。 在加强行业管理、促进优胜劣汰方面,《工作方案》提出,实施产能产 ...
刚刚,大利好来了!工信部等部门重磅发布
天天基金网· 2025-09-22 14:06
核心观点 - 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通过加强行业管理、强化科技创新、扩大有效投资、拓展消费需求及深化开放合作等一系列举措,推动钢铁行业在2025-2026年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促进供需平衡、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 [3][6][11][13] 总体要求与主要目标 - 总体要求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注重供需协同,通过控总量、优供给、扩需求、促转型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1] - 主要目标为2025-2026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市场供需更趋平衡,产业结构优化,有效供给能力增强,绿色低碳与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 [6][13] 加强行业管理,促进优胜劣汰 - 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修订产能置换办法,加大减量置换力度,对电炉钢、氢冶金、兼并重组、高端特殊钢等项目给予差别化置换比例支持 [6][14] - 推进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落实《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按引领型规范企业、规范企业、不符合规范条件企业实施三级管理,引导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 [6][14] 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提升有效供给能力 - 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聚焦高性能轴承钢、齿轮钢、高温合金等关键钢材,组织产业链协同攻关,支持建设中试平台 [15] - 促进大宗产品质量升级,围绕汽车、机械、造船、家电等下游行业需求提高标准,推动绿色低碳钢材认证与应用 [15] - 稳定原燃料供给,加快国内重点铁矿项目投产扩产,支持合规矿企生产,加大铁矿石、炼焦煤保供稳价,鼓励进口优质资源,建设废钢一体化基地 [7][16] 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转型升级 - 推进工艺设备更新,加快限制类及老旧设备升级,支持发展电炉短流程 [7][17] - 加快数字化转型,制定评估标准,培育典型场景与标杆,推动“人工智能+钢铁”发展,建设数据集与应用模型,更新工业操作系统 [18] - 推进绿色低碳改造,2025年底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目标,支持能效提升与清洁能源替代,攻关氢冶金技术,构建碳足迹核算体系 [7][19] 拓展消费需求与深化开放合作 - 挖掘钢材应用需求,深化与船舶等重点领域合作,推广钢结构在住宅、公共建筑等应用,支持搭建全产业链合作机制与交易平台 [8][20] - 深化开放合作,强化出口管理,优化出口结构,推动国际标准互认,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协作,引导产品、装备、技术、服务协同走出去 [8][21] 保障措施 - 加强组织保障,要求各地细化举措,钢铁大省发挥带头作用,行业协会加强自律与政策解读 [22] - 加强政策支持,利用专项再贷款、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支持行业改造,落实废钢回收“反向开票”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提供优质服务,加大人才培养 [22][23] - 加强监测调度,开展常态化运行监测,完善产能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3]
继续产量压减、增强高端供给,钢铁行业稳增长锚定年增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3:57
核心观点 - 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推动行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 - 方案设定2025—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的目标,以发挥支柱产业压舱石作用 [1] - 方案通过加强管理、科技创新、扩大投资、拓展消费和深化合作五大方面共10条举措,解决供需失衡矛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 [1][2][3][4] 行业增长目标 - 2025—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 [1] - 目标在于守住稳增长底线,促进行业经济效益回升,避免持续下行局面 [1] - 推动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 行业管理与优胜劣汰 - 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修订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加大产能减量置换力度 [2] - 对电炉钢、氢冶金等低碳工艺和兼并重组、高端特殊钢项目给予差别化减量置换比例支持 [2] - 继续实施产量压减政策,落实年度产量调控任务,以支持先进、倒逼落后 [2] - 推进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按照引领型规范企业、规范企业、不符合规范条件企业实施三级管理 [2] 科技创新与供给能力 - 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组织产业链协同攻关高性能轴承钢、齿轮钢、高温合金等关键钢材 [3] - 促进大宗产品质量升级,研究提高汽车、机械、造船、家电等主要用钢行业的产品和应用标准 [3] - 稳定原燃料供给,加快国内重点铁矿项目开工投产、扩能扩产,支持合规矿企正常生产 [3] 有效投资与转型升级 - 推进工艺设备更新,加快高炉、转炉、电炉等限制类装备升级及老旧设备更新,推进主体设备大型化改造 [3] - 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钢铁行业发展 [3] - 推进绿色低碳改造,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目标任务 [3] 消费需求与市场潜力 - 挖掘钢材应用需求,深化与船舶等重点用钢领域的上下游合作 [4] - 积极推广钢结构在住宅、公共建筑、桥梁等领域应用,支持搭建全产业链合作机制 [4] 开放合作与国际化 - 强化钢铁产品出口管理,维护出口竞争秩序 [4] - 开展高技术含量钢铁产品界定工作,优化钢铁出口产品结构 [4]
利好来了!刚刚,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9-22 13:57
受此影响,A股钢铁板块探底回升,马钢股份盘中一度大涨近7%,武进不锈、杭钢股份、友发集团、常宝股份、鞍 钢股份等个股跟涨。有券商机构指出,长期来看,产业集中度提升、促进高质量发展是未来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 势,具有产品结构与成本优势的钢企将充分受益。 重磅发布 钢铁行业迎来重磅利好政策。 9月22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从五个方面提 出了10条具体举措,其中明确,未来两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设定在4%左右。到2025年底,80%以上的 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影响多大? 专家表示,新方案确立的"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成为未来竞争的两大核心议题。根据方案,钢铁企业必须加速淘汰落后 设备,尤其是老旧高炉、转炉等限制性生产装备。同时,方案明确要求,到2025年底,80%以上的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 放改造。 为了确保钢铁稳增长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方案》提出了3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组织保障方面,强调央地协作、部门协作、行业自律,协同抓好任务落实; 9月22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 ...
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落地,未来两年年均增长4%左右
第一财经· 2025-09-22 13:52
以"稳增长、防内卷"为核心 新一轮十大行业稳增长方案正在陆续出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5部门22日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 方案(2025—2026年)》(下称《方案》),明确未来两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设定在4%左右。 《方案》聚焦强治理、优供给、促转型、扩消费、增合作等,共提出5个方面10条具体举措,以"稳增长、防内 卷"为核心,为中国钢铁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与高质量发展指明实施路径。 工信部表示,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对稳定工业增长,支撑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 钢铁大省要发挥带头作用,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行业协会要在遏制恶性竞争方面积极作为,组织企业正确认 识和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形势,严格落实国家产能产量调控等政策;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引导企业逐步建立 自律机制,着力营造依法依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龙强分析,《方案》总体是2023年版《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的延续,将成 为近两年推动钢铁行业平稳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指南。将进一步稳定行业发展预 期,对钢铁行业实现"十四五" ...
工信部等5部门联合发文,事关钢铁行业稳增长
中证网· 2025-09-22 12:56
行业增长目标 - 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 [1] - 经济效益企稳回升 市场供需更趋平衡 [1] -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1] - 绿色低碳 数字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1] 产能调控政策 - 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 修订产能置换实施办法 [2] - 加大产能减量置换力度 对电炉钢 氢冶金等低碳工艺项目给予差别化减量置换比例支持 [2] - 支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钢铁产能向区域外减量转移 [2] - 继续实施产量压减政策 落实年度产量调控任务 [2] 企业分类管理 - 落实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 全面开展钢铁企业分类评价 [2] - 按照引领型规范企业 规范企业 不符合规范条件企业实施三级管理 [2] - 加强规范企业分级管理与产业政策 产量调控 财税 金融等政策协同 [2] - 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 培育若干引领型规范企业 [2] 产品供给升级 - 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 聚焦高性能轴承钢 齿轮钢 高温合金 工模具钢等关键钢材 [3] - 组织钢铁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 高校 科研院所开展产业链协同攻关 [3] - 持续发挥船舶与海工 超超临界等新材料重点平台作用 [3] - 研究提高产品和应用标准 协同下游行业推进产品应用升级 [3] 绿色低碳发展 - 加快完善绿色低碳产品标准 推动绿色低碳钢材产品认证 [3] - 支持有条件地区在重点项目 重大工程推广应用绿色低碳钢材 [3] - 对钢筋等实施生产许可证的钢铁产品开展质量安全追溯 [3] 设备更新改造 - 加快高炉 转炉 电炉 捣固焦炉 顶装焦炉 烧结机等限制类装备升级 [4] - 推进一代炉龄服役到期的老旧设备更新 推进主体设备大型化改造 [4] - 推广先进电炉 特种冶炼等高端装备应用 [4] - 支持有条件地区退出高炉—转炉长流程 发展电炉短流程 [4] 数字化转型 - 研究制定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评估标准 开展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 [4] - 培育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 标杆工厂 标杆企业 [4] 下游需求拓展 - 深化钢铁与船舶等重点用钢领域的上下游合作 签订长期稳定合作协议 [4] - 积极推广钢结构在住宅 公共建筑 中小跨径桥梁等领域应用 [4] - 支持行业协会搭建钢材生产 钢结构加工 部品部件制造等全产业链合作机制 [4]
年均增长4%左右,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布
中国证券报· 2025-09-22 12:26
行业增长目标 - 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 [1] - 经济效益企稳回升 市场供需更趋平衡 [1] -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1] 产能调控措施 - 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 修订产能置换实施办法 [2] - 加大产能减量置换力度 对电炉钢/氢冶金等低碳工艺给予差别化置换比例支持 [2] - 强化产能置换/项目备案/环评/排污许可等政策协同 [2] 科技创新与供给升级 - 组织产业链协同攻关高性能轴承钢/齿轮钢/高温合金等关键钢材 [3] - 围绕汽车/机械/造船/家电行业升级需求研究提高产品标准 [3] - 推动绿色低碳钢材产品认证 支持重点项目应用绿色低碳钢材 [3] - 加快国内重点铁矿项目开工投产 [3] 设备更新与数字化转型 - 加快高炉/转炉/电炉等限制类装备升级及老旧设备更新 [4] - 推进主体设备大型化改造 推广先进电炉等高端装备应用 [4] - 研究制定数字化转型水平评估标准 培育标杆工厂和企业 [4] 消费需求拓展 - 深化与船舶等重点用钢领域合作 签订长期稳定协议 [4] - 推广钢结构在住宅/公共建筑/桥梁等领域应用 [4] - 建立钢材生产至施工建造的全产业链合作机制 [4] 国际化发展 - 强化钢铁产品出口管理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5] - 推动形成互相认可的产品标准和碳足迹核算体系 [5] - 支持企业融入国际供应链体系提高竞争力 [5] 政策支持体系 - 利用科技创新再贷款/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减污降碳/数字化转型改造 [7] - 落实废钢铁回收"反向开票"政策 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7] - 引导金融机构综合运用金融工具提供优质服务 [7] - 开展常态化运行监测 完善重点产品产能预警机制 [7]
刚刚,利好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22 11:59
文章核心观点 - 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通过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推动行业平稳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 [2][9] - 方案设定2025-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的目标,重点在于提升有效供给能力、促进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 [5][11] - 核心路径包括加强行业管理促进优胜劣汰、强化科技创新、扩大有效投资、拓展消费需求及深化开放合作 [10][12] 主要目标 - 2025-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经济效益企稳回升 [5][11] - 市场供需更趋平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5][11] - 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5][11] 加强行业管理,促进优胜劣汰 - 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修订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加大产能减量置换力度 [5][13] - 对发展电炉钢、氢冶金等低碳工艺及兼并重组、高端特殊钢项目给予差别化减量置换比例支持 [5][13] - 推进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按照引领型规范企业、规范企业、不符合规范条件企业实施三级管理 [5][13] 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提升有效供给能力 - 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聚焦高性能轴承钢、齿轮钢、高温合金、工模具钢等关键钢材 [6][14] - 促进大宗产品质量升级,围绕汽车、机械、造船、家电等主要用钢行业需求研究提高标准 [6][14] - 稳定原燃料供给,加快国内重点铁矿项目开工投产,支持合规矿企正常生产,避免“一刀切”整顿 [6][15] 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转型升级 - 推进工艺设备更新,支持有条件地区退出高炉—转炉长流程,发展电炉短流程 [6][16] - 加快数字化转型,培育典型场景、标杆工厂和标杆企业,推动“人工智能+钢铁行业”发展 [6][16] - 推进绿色低碳改造,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目标任务,支持氢冶金等低碳技术攻关 [6][17] 拓展消费需求,激发市场消费潜力 - 深化钢铁与船舶等重点用钢领域合作,积极推广钢结构在住宅、公共建筑、桥梁等领域应用 [6][18] - 支持搭建上下游全产业链合作机制,培育钢结构建筑产业园区和数字化供应链交易平台 [6][18] 深化开放合作,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 强化钢铁产品出口管理,维护出口竞争秩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7][19] - 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协作,引导产品与装备、技术、服务协同走出去 [7][19] 保障措施 - 加强组织保障,钢铁大省要发挥带头作用,行业协会要遏制恶性竞争并加强政策解读 [20] - 加强政策支持,利用科技创新再贷款、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支持行业改造,引导金融机构提供优质服务 [20] - 加强监测调度,开展常态化运行监测,完善重点产品产能预警机制 [21]
工信部: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 促进钢铁产业减量发展和转型升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11:14
文章核心观点 - 五部门联合发布《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通过产能产量精准调控、绿色低碳改造、产业科技创新、扩大有效投资和拓展消费需求等措施,推动钢铁行业在2025-2026年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促进供需动态平衡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5][6][7] 产能产量调控 - 修订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加大产能减量置换力度,对电炉钢、氢冶金等低碳炼铁工艺和兼并重组、高端特殊钢项目给予差别化减量置换比例支持 [1][8][31] - 支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钢铁产能向区域外减量转移,继续实施产量压减政策,按照支持先进企业发展、倒逼落后低效产能退出的原则落实年度产量调控任务 [1][9] - 强化产能置换、项目备案、环评、排污许可、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能评等政策协同 [1][8] 绿色低碳改造 - 推进落实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目标任务 [2][12][48] - 支持氢冶金等低碳共性技术攻关,加快推进绿电、绿氢、纯氢冶金一体化工艺技术和装备中试验证和产业化 [2][12][48] - 推动行业企业建设一批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加快构建钢铁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加强碳计量管理,提高碳核算数据质量 [2][12][48] 产业科技创新 - 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聚焦高端装备、核心基础零部件等领域所需高性能轴承钢、齿轮钢、高温合金、工模具钢等关键钢材,组织产业链协同攻关 [10][35][39] - 促进大宗产品质量升级,围绕汽车、机械、造船、家电等主要用钢行业升级需求,研究提高产品和应用标准,协同下游行业推进产品应用升级 [10][36] - 稳定原燃料供给,加快国内重点铁矿项目开工投产、扩能扩产,加大铁矿石、炼焦煤等原燃料保供稳价力度 [10][38] 数字化转型与设备更新 - 加快数字化转型,落实《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开展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培育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标杆工厂、标杆企业 [11][43][45] - 推进工艺设备更新,加快高炉、转炉、电炉等限制类装备升级及一代炉龄服役到期的老旧设备更新,推进主体设备大型化改造 [11][40][42] - 推动人工智能+钢铁行业发展,以应用场景为牵引、通用大模型为底座、冶金机理为基础同步推进通用垂直大模型和场景小模型应用 [11][45] 拓展消费需求 - 挖掘钢材应用需求,深化钢铁与船舶等重点用钢领域的上下游合作,签订长期稳定合作协议,共同维护产业链稳定 [13][51][52] - 积极推广钢结构在住宅、公共建筑、中小跨径桥梁等领域应用,支持行业协会搭建全产业链合作机制 [13][51][52] -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培育一批钢结构建筑产业园区和钢材、构件、部品部件数字化供应链交易服务平台 [13][51] 国际化发展 - 强化钢铁产品出口管理,维护出口竞争秩序,开展高技术含量钢铁产品界定工作,优化钢铁出口产品结构 [14][54][56] - 推动形成互相认可的产品标准、碳足迹核算体系,支持企业依法依规开展钢铁产品国际贸易,融入国际供应链体系 [14][54][56] - 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产业协作,引导钢铁产品与装备、技术、服务等协同走出去 [14][54][56] 政策支持与保障 - 利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专项再贷款、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重点支持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改造、数字化转型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 [16][59][62] - 落实好废钢铁回收反向开票政策,推动废钢铁回收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16][59][62] - 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有扶有控的原则,针对钢铁行业特点,综合运用各类金融工具,为钢铁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16][59][62] 行业背景与目标 - 钢铁行业面临供给总量过大、有效需求不足、供需失衡等挑战,2024年行业利润662.9亿元,同比减少42.6%,2025-2026年目标为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 [5][7][19] - 方案旨在通过严禁新增产能和实施产量压减控总量,以高端特钢研发和大宗产品质量升级优供给,以拓展建筑和交通领域应用扩需求 [6][20] - 推动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