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镍电池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国轩项目传新进展;楚能/赣锋签订采购合作;20GWh电池大单落地;58亿圆柱电池项目落户四川;西北百亿锂电项目开工
起点锂电· 2025-05-04 17:04
宁德时代产能与技术进展 -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全线投产,累计产值突破50亿元,占地850亩,年产能30GWh,生产节拍为每秒1个电芯,每2.5分钟1个电池包,设备联网率超95% [2] - 洛阳基地二期建设有序推进,电芯厂房已完成主体施工 [2] - 公司成为国内首家通过GB 38031-2025动力电池新国标的企业,送检产品为麒麟电池 [3] 产业链合作与供应协议 - 楚能新能源与华创新材签署战略协议,未来5年供应15万吨锂电铜箔 [5] - 赣锋锂电拟向天邦达采购5GWh电池管理系统(BMS),合作聚焦储能系统创新 [6] - 瑞浦兰钧与御风未来合作开发eVTOL高镍电池解决方案,覆盖电芯至系统全链条 [8] 企业财务与业绩表现 - 孚能科技2024年营收116.8亿元,净亏损收窄至3.32亿元(同比减亏15.38亿元),动力电池出口量全国第三 [7] - 欣旺达Q1营收122.89亿元(同比+11.97%),净利润3.86亿元(同比+21.23%) [11] - 尚太科技Q1营收16.28亿元(同比+89%),净利润2.39亿元(同比+60.87%) [23] - 比亚迪Q1营收1704亿元(同比+36.35%),净利润91.55亿元(同比+100.38%),汽车销量100.08万辆(同比+60%) [37] - 赛力斯2024年营收1451.76亿元(同比+305.04%),净利润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业务毛利率26.21% [38] 产能扩张与项目建设 - 国轩高科内蒙古电池智造基地开工,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生产314Ah储能电芯,计划10月投产 [9] - 天辉能源投资58亿元在四川建设圆柱电池生产基地,分两期推进 [12] - 宝丰集团启动105亿元负极材料项目,规划15万吨人造石墨产能,配套100GWh储能电池 [17] - 当升科技芬兰项目奠基,总投资8亿欧元,规划NCM产能20万吨/年,LFP/LMFP产能30万吨/年 [19] - 贵州开阳启动331亿元磷酸铁锂项目,一期60万吨产能计划2025年底建成 [24]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珠海冠宇准固态电池项目通过验收,突破固体电解质膜制备等关键技术并实现装车应用 [10] - 东风汽车展示半固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350Wh/kg,续航达1000公里,循环寿命1000周 [36] - LG新能源与Derichebourg合资建设法国电池回收工厂,年处理能力2万吨,2027年投产 [33] 行业动态与政策 - GB 38031-2025动力电池安全新国标将于2026年7月实施 [4] - SK On获美国Slate公司20GWh动力电池订单,供应期为2026-2031年 [13][14] - 三星SDI将在欧洲推广ESS电池产品,包括新型UPS电池U8A1 [15] - 国内电池回收企业注册量同比增13.9%,现存企业17.7万家 [34] 设备与材料领域 - 先导智能2024年海外收入28.31亿元(同比+26.31%),毛利率39.32%,2025年Q1净利润环比增长213.29% [26][27][28] - 福能东方2024年扣非净利润4054万元(同比+665.41%),子公司超业精密营收12.4亿元 [31] - 万华化学1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获批,计划2026年6月投产 [20][21] 车企动态与市场 - 赛力斯冲刺港股IPO,募资用于研发及海外拓展 [38] - 东风有限否认武汉工厂关停,称将加速新能源转型 [39] - 保时捷中国否认停售电动车传闻,计划2026年推出纯电动Cayenne [40] - 美国或调整汽车关税政策,降低部分零部件税率并退还叠加关税 [41]
英媒:电网储能市场需求激增,中韩电池巨头开辟竞争新战线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30 13:41
全球储能电池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电池企业占据全球储能系统近90%产能 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份额分别超过80%和75% [2] - 韩国电池制造商曾主导高镍电池技术 但因火灾事故和磷酸铁锂电池崛起导致市场份额下滑 [3] - 美国关税政策使拥有本土生产基地的韩国企业(如LG新能源)获得相对优势 但中国磷酸铁锂电池仍因价格竞争力占据主导 [3] 储能技术路线演变 - 高镍电池因安全性问题被能源行业逐步淘汰 磷酸铁锂电池因成本效益和技术成熟度成为主流选择 [3] - 韩国企业正转型磷酸铁锂产线 但量产能力和成本控制尚未验证 与中国企业存在差距 [3] 储能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全球储能容量2023-2024年增长52% 预计从340吉瓦时跃升至2030年760吉瓦时(相当于760万辆电动汽车电池总和) [2] - AI数据中心用电需求将在未来五年翻番 占美国2030年前电力需求增长的近半数 [2] - 特斯拉家用Powerwall和电网级Megapack产品需求激增 弥补电动汽车销售疲软 [2] 政策与贸易影响 - 美国禁止军事设施使用中国电池系统 为韩国企业创造市场机会 [3] - 2023年中国向美国出口153亿美元锂离子电池 进一步扩大与韩国竞争对手的份额差距 [3] 技术应用场景 - 储能系统通过管理软件调控电池模块 解决风能/太阳能供应波动问题 [2] - 数据中心偏好中国磷酸铁锂电池 因其支持更多电池单元且成本效益突出 [3] 行业增长预测 - 中国新型储能市场累计装机预计2030年超200GW [4] - 储能电池市场份额从2020年5%攀升至当前20% 反映行业加速渗透 [2]
英媒:需求激增推动电池储能热潮,中韩企业开辟竞争新战线
环球时报· 2025-04-30 06:38
行业趋势 - 全球可再生能源和数据中心需求激增推动电网使用电池储能热潮,中韩企业竞争从电动车领域扩展到储能领域[1] - 储能系统(ESS)可帮助应对风能太阳能供应不稳定,并为AI硬件和电动汽车等清洁技术提供备用电源[1] - 储能电池在全球电池市场占比从2020年5%增长至20%,预计2030年全球电池储能容量将增长1倍以上[1] - 特斯拉CEO马斯克称ESS发展"像野火一样迅速"[1] 市场份额与技术路线 - 中国储能电池占全球ESS装机容量近90%,其中在美国市场份额超80%,在欧洲超75%[2] - 韩国LG新能源转向针对美国市场的经济高效磷酸铁锂电池,计划将部分电动车产线转为储能系统[2] - 三星SDI将在欧洲电池展推广最新ESS电池产品[2] - 韩国曾主导高镍电池技术,但因火灾事故和中国磷酸铁锂电池性价比优势导致市场份额下降[2] 贸易与成本优势 - 2023年中国向美国出口153亿美元锂离子电池,大幅领先韩国竞争对手[3] - 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因价格竞争力和成本效益受美国数据中心青睐[3] - 中国出口商凭借成本优势、低价锂和技术创新可能承受超150%关税[3] - 韩国厂商尚未证明能大规模生产具有成本竞争力的磷酸铁锂电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