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智驾
搜索文档
零跑汽车曹力辟谣:从来没说过与华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贝壳财经· 2025-10-30 19:49
公司技术战略与立场澄清 - 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公开澄清,从未表达过“与华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观点,并指出有近60家媒体可作证 [1] - 公司明确后续将搭载自研的高阶智驾系统,而不会使用华为的乾崑智驾系统 [1] - 公司坚持核心技术全域自研的战略理念,但这与同其他优秀企业展开合作并不矛盾 [1] 对行业标杆的态度与合作理念 - 公司将华为视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标杆和学习的榜样,并表示非常尊重华为 [1] - 公司认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当前的成果是所有从业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2] - 公司呼吁行业应基于事实,共同营造客观、理性、健康的舆论环境,以利于安心造车 [2]
港股异动 汽配股尾盘涨幅进一步扩大 敏实集团(00425)涨近8% 耐世特(01316)涨超6%
金融界· 2025-08-25 16:11
汽车零部件板块股价表现 - 敏实集团涨7.11%至34.64港元 [1] - 耐世特涨6.16%至6.89港元 [1] - 德昌电机控股涨5.27%至28.74港元 [1] - 五菱汽车涨4.76%至0.66港元 [1] 行业短期趋势与政策影响 - 7月车市呈现淡季特征 受6月销量透支及部分地区补贴中断影响 [1] - 中央下放第三批国补资金680亿元 预计8月下旬市场回暖 [1]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动态 - 比亚迪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 20万元价格带成主要增长区间 [1] - 2025年有望成为智驾平权元年 特斯拉FSD累计里程突破30亿英里 [1] - 特斯拉V13实现车位到车位功能 AI算力迅猛增长支撑模型训练 [1] 事件催化与投资机会 - 世界机器人大会即将举行 机器人产业链及泛机器人领域存催化机会 [1] - 重点看好有重磅产品交付及持续订单兑现的公司 [1] - 智驾域控、座舱域控、线控底盘等赛道具备放量潜力 [1]
汽配股尾盘涨幅进一步扩大 敏实集团涨近8% 耐世特涨超6%
智通财经· 2025-08-25 16:04
汽车零部件板块股价表现 - 敏实集团涨7.11%至34.64港元 耐世特涨6.16%至6.89港元 德昌电机控股涨5.27%至28.74港元 五菱汽车涨4.76%至0.66港元[1] 行业短期趋势与政策影响 - 7月车市呈现淡季特征 受6月销量透支及部分地区补贴中断影响[1] - 中央下放第三批国补资金680亿元 预计8月下旬市场回暖并向旺季过渡[1]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动态 - 比亚迪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 20万元价格带成主要增长区间 2025年或成智驾平权元年[1] - 特斯拉FSD累计里程突破30亿英里 V13版本实现车位到车位功能[1] - 特斯拉AI算力迅猛增长 为模型训练提供强大支撑[1] 事件催化与投资机会 - 世界机器人大会即将举行 机器人产业链及泛机器人领域存在事件催化[1] - 重点看好有重磅产品交付及持续订单兑现的公司[1] - 智驾域控 座舱域控 线控底盘等赛道具备放量潜力[1]
小米决定:改名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5-06 11:33
小米汽车更名事件 - 2025年5月4日小米汽车将新车订购页面的"智驾"宣传语统一更名为"辅助驾驶" [1] - 具体修改包括:SU7标准版的"小米智驾Pro"改为"小米辅助驾驶Pro" SU7 Pro/Max版的"小米智驾Max"改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5] 监管政策驱动 - 4月16日工信部明确禁止车企使用"智驾"或"自动驾驶"等易引发误解的术语 要求采用"辅助驾驶"或"智驾等级+辅助驾驶"的规范命名 [6] - 4月2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倡议书 要求车企严格遵循《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 禁止夸大宣传和误导性命名 [7] 行业集体响应 - 特斯拉3月25日将中国官网的"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套件"更名为"辅助驾驶套件" [8] - 比亚迪将"高阶智驾"更名为"驾驶辅助" 理想汽车将"智驾版"改为"智能版" 地平线和小鹏也同步调整相关宣传术语 [8] 安全责任考量 - 3月底小米SU7事故暴露"智驾"宣传可能导致用户混淆功能边界 更名旨在明确技术定位并降低误操作风险 [7] - 行业通过统一术语强化责任意识 避免消费者将辅助驾驶与完全自动驾驶概念混淆 [7][8]
电动汽车百人会(2025)|博世吴永桥:中阶智驾将是标配,座舱才是车企主战场
中国经济网· 2025-03-31 10:40
中阶智驾技术发展趋势 - 中阶智驾未来将成为汽车标配,类似安全带和安全气囊 [1] - 比亚迪在2025年2月已发布标配中阶智驾的天神之眼系统,算力达80-150TOPS,并应用于8万-15万元车型 [3] - 预测三年内8万-15万元车辆将标配80-150TOPS的中阶智驾 [3] 主机厂研发策略转变 - 中阶智驾成为标配后,主机厂无需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进行全栈自研 [1] - 主机厂全栈自研需至少三年时间打通数据闭环和工具链,消耗大量基建、人力和时间 [3] - 主机厂投入1000-2000人团队可能仅支持10个车型,整体性价比不高 [3] 供应链角色与市场格局 - 中阶智驾应由以博世、元戎启行、华为和momenta为代表的Tier1供应商提供 [3] - Tier1供应商可以支持7-8个客户、几十款甚至50-100个车型 [3] - 未来的L3级、L4级自动驾驶及AI大模型等标配零部件可交给供应链处理 [4] 高阶智驾与主机厂竞争焦点 - 预测三年后高阶智驾将逐步普及,在15万元以上车型中标配全领域领航功能 [3] - 主机厂应关注高阶智驾供应链无法满足的领域,如用户体验和售后服务 [4] - 座舱被视为车企差异化竞争的主战场 [1] 行业投入与成本分析 - 中阶智驾的数据闭环和工具链每年需投入数亿甚至数十亿元 [3] - 博世去年在智驾领域投入接近20亿元 [3]
汽车行业周动态: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华为上汽或合作敲定鸿蒙智行新品牌
兴业证券· 2025-02-21 11:31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汽车行业指数表现分化 SW乘用车周涨跌幅+3.7%领涨 SW商用车周跌1.6%表现较弱[2] - 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高增长 2025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5.71万辆 同比增45.71%[12][13] - 智能驾驶技术加速落地 多家车企推出搭载OrinX芯片及DiPilot系统的新车型[6] - 出口市场表现亮眼 2025年1月汽车出口17.89万辆 同比增10.90%[12] 市场表现 - 主要指数周涨跌幅:上证综指+1.3% 创业板指+1.9% SW汽车指数+1.2%[2][7] - 细分板块表现:SW乘用车+3.7% SW商用车-1.6% SW零部件+0.1% SW汽车服务+0.5%[2] - 个股涨幅前十:东风科技+26.7% 湘油泵+15.8% 天成自控+14.2% 精锻科技+13.0% 安凯客车+12.1%[10][11] - 个股跌幅前十:建设工业-11.5% 福达股份-10.5% 北特科技-8.3% 钧达股份-8.1% 贝斯特-8.0%[10][11] 产销数据 - 2025年1月乘用车销量:35.04万辆 同比增17.81%[12] -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5.71万辆 同比增45.71% 渗透率达30.17%[13] - 细分车型表现:SUV销量4.79万辆同比增15.03% MPV销量1.51万辆同比增19.26%[12] - 商用车销量:4.32万辆 同比增20.55% 其中客车销量0.44万辆同比增7.07%[12] 企业动态 - 北汽新能源任命David Wrottesley为设计总监 推进"Reimagine 2039"战略[14] - 力帆科技发布AI战略 将推出AI+智能驾驶车型[15] - 吉利星越L智擎上市 售价12.99-15.99万元 首月订单突破2.2万辆[15] - 某新势力品牌R7车型累计订单突破7万辆 12月交付量达3.12万辆[16] 技术发展 - 智能驾驶芯片升级:OrinX芯片支持600TOPS算力 OrinN芯片支持100TOPS算力[6] - ADAS系统普及:多家车企推出DiPilot智能驾驶系统 支持L2+级自动驾驶[6] - 电子电气架构演进:集中式EE架构渗透率从2024年12月的45.7%持续提升[16] 出口市场 - 2025年1月汽车出口17.89万辆 同比增10.90%[12] - 新能源车出口4.35万辆 同比增29.98%[12] - 商用车出口2.26万辆 同比增62.21%[12] - 零部件出口额111.3亿美元 同比增9.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