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S Trainium

搜索文档
ASIC大热,英伟达慌吗?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23 10:08
Meta的ASIC战略与MTIA项目 - Meta正在全面进入ASIC竞赛,其专有ASIC服务器项目MTIA预计将在2026年实现重大突破,可能挑战Nvidia的市场主导地位[1] - Meta计划在2025年底至2026年推出100万至150万颗高性能AI ASIC芯片[1] - MTIA T-V1将于2025年Q4推出,采用36层高规格PCB和混合冷却技术,由博通设计,Celestica和Quanta负责组装[3] - 2026年中将推出MTIA T-V1.5,芯片面积翻倍,计算密度接近Nvidia的GB200系统[3] - 2027年计划推出MTIA T-V2,采用更大规模CoWoS封装和170KW高功率机架设计[3] ASIC市场崛起与竞争格局 - 目前Nvidia占据AI服务器市场80%以上价值份额,ASIC仅占8-11%[2][7] - 2025年Google TPU预计出货150-200万台,AWS Trainium 2预计140-150万台,合计达Nvidia GPU出货量(500-600万台)的40-60%[2][15] - 随着Meta和微软在2026-2027年大规模部署ASIC,ASIC总出货量有望超越Nvidia GPU[2] - Google、AWS等云服务巨头加速部署自研ASIC,显示AI服务器市场竞争格局正在转变[1] 技术挑战与供应链限制 - Meta的ASIC计划面临CoWoS晶圆产能限制,当前分配仅支持30-40万颗,远低于100-150万颗的目标[4] - 大尺寸CoWoS封装存在技术挑战,系统调试需要6-9个月时间[4] - 若多家云服务商同时加速部署ASIC,可能导致高端材料和组件短缺,推高成本[4] Nvidia的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 - Nvidia推出NVLink Fusion技术,开放互连协议以巩固市场份额[5] - Nvidia在芯片计算密度和NVLink互连技术方面保持领先,ASIC短期内难以追赶[5] - CUDA生态系统仍是企业AI解决方案首选,构成ASIC难以复制的壁垒[5] - Nvidia是HBM最大消费者,从SK海力士和美光采购最多HBM,并拥有最大的CoWoS产能分配[16] - AI技术基础建立在Nvidia芯片和CUDA软件上,使公司在竞争中占据先天优势[17] 行业发展趋势与观点 - ASIC设计和制造周期长(2-3年),可能面临技术过时问题[11] - 大型科技公司可能对Nvidia的高利润率不满,推动自研ASIC发展[12] - 主权AI概念下,多数国家仍倾向于采购Nvidia芯片而非开发自主AI芯片[19][20] - AI发展是与时间的赛跑,使用ASIC可能导致科技公司在竞争中落后[17]
摩根士丹利:全球科技-AI 供应链ASIC动态 -Trainium 与 TPU
摩根· 2025-06-19 17: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In-Line,即分析师预计其行业覆盖范围在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将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保持一致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英伟达在GPU领域仍是美国半导体行业首选,但AI ASIC供应链存在投资机会,重申对下游系统和上游半导体部分公司的买入评级 [1][7] - 全球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2030年或达1万亿美元,AI半导体是主要增长驱动力,预计AI半导体市场规模届时达4800亿美元,云AI ASIC市场或增长至500亿美元 [21] - 大型云服务提供商有能力持续投资AI数据中心,预计2025年美国前四大超大规模企业运营现金流达5500亿美元,折旧占总费用比例上升,平均AI资本支出/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约为50% [58][5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识别AI ASIC供应链潜在机会 - 上游半导体中,台积电、爱德万测试、京元电子和日月光是关键代表;AWS Trainium 2由力成科技子公司测试,Trainium 3测试预计转至京元电子,测试解决方案由爱德万测试和泰瑞达竞争 [10] - 全球ASIC关键买入评级公司包括下游系统硬件的亚旭电子、纬颖科技、 Bizlink和金器工业,以及上游半导体的台积电、博通、阿尔卑斯、联发科、爱德万测试、京元电子、超微半导体和日月光 [11] 英伟达GPU竞争下的AI ASIC设计活动 - AWS Trainium方面,阿尔卑斯2月完成Trainium 3设计流片,5月晶圆产出,有较高机会赢得2nm Trainium 4;阿斯泰拉实验室和阿尔卑斯在连接芯片设计上合作,有助于其竞争下一代XPU ASIC项目 [3][7] - Google TPU方面,铁杉(TPU v7p)2025年上半年量产,博通可能流片另一款3nm TPU(可能是v7e),部分芯片产出在2025年底;联发科可能在8月中旬流片3nm TPU(可能是v8p),2026年下半年量产 [4][7] - Meta MTIA方面,7月或有MTIAv3初步销量预测,台湾供应链考虑为MTIAv4采用更大封装用于多个计算芯片 [5] 全球AI ASIC市场规模分析 - 全球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2030年或达1万亿美元,AI半导体是主要增长驱动力,预计AI半导体市场规模达4800亿美元,其中云AI半导体3400亿美元,边缘AI半导体1200亿美元,云AI ASIC市场或增长至500亿美元 [21] - 2025年AI服务器总可寻址市场约1990亿美元,英伟达CEO预计2028年全球云资本支出达1万亿美元,这是云AI半导体的关键潜在市场 [26] AI芯片供应指标:台积电CoWoS分配假设 - 供应链服务器机架产出逐渐改善,预计台积电2025年Blackwell芯片产出(按CoWoS - L产能计算)与AI资本支出衡量的“需求”更匹配,但在产品周期前几个季度芯片产出会超过NVL72服务器机架组装,产生芯片库存 [34] - 维持2025年台积电39万片CoWoS - L的预测,预计2026年云AI半导体同比增长31%,假设下游原始设备制造商在2026年上半年消化芯片产出,年底CoWoS估计为9万片/月 [35] 全球AI资本支出更新 - 现金流分析支持大型云服务提供商资本支出持续上升的预期,摩根士丹利预测2025年美国前四大超大规模企业运营现金流达5500亿美元,有能力持续投资AI数据中心 [58] - 预计折旧占数据中心客户总费用的比例将继续上升,2025年达到10 - 14%,2025年平均AI资本支出/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约为50% [59] AI GPU和ASIC租赁价格跟踪 - 英伟达4090和5090显卡零售价略有下降,但中国AI推理需求仍然强劲 [73] AI半导体 - 市盈率倍数、收入敞口、销售跟踪 - AI半导体市盈率倍数趋势显示,GP GPU(英伟达)、替代AI半导体和AI半导体推动者的市盈率倍数有所变化 [82] - AI芯片季度收入持续增加,英伟达和AMD的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半导体收入呈上升趋势 [83][84] 关键特色报告 - 涵盖多篇关于AI供应链的报告,涉及服务器机架、订单情况、需求与供应、CoWoS预测等方面 [94][95] 关键上游AI供应链公司 - 台积电2026年晶圆价格上涨和强劲AI需求可能抵消外汇影响,评级为买入 [96] - 联发科TPU需求和进度应好于担忧,评级为买入,目标价维持在新台币1888元 [96][97] 联发科分析 - 预计联发科凭借天玑9400旗舰片上系统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获得份额,2025 - 2027年前景好于担忧,库存天数下降,表明水平健康 [110] - 考虑到联发科有很高可能性赢得2nm TPU项目,将其剩余收益模型中的中期增长率从8%提高到8.5%,目标价维持在新台币1888元 [97] - 因新台币近期大幅升值,下调2025和2026年营收预测6 - 7%,2027年营收预测下调3%,每股收益下调幅度大于营收 [100][101]
国泰海通|通信:AI ASIC进入加速增长阶段,全球龙头指引成长空间广阔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5-30 17:31
AI ASIC市场发展机遇 - AI ASIC在计算能力、效率、功耗及单位算力成本上显著优于GPU、CPU等通用芯片,成为需求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1] - ASIC可适应多样化业务场景和客户需求,具备业务布局灵活性 [1] - 下游CSP公司对芯片特定任务性能的优化需求推动ASIC产业发展 [1] 海外CSP公司自研芯片进展 - 谷歌发布第六代TPU芯片Trillium,算力较上一代提升2倍以上,能效比显著提升 [2] - AWS推出Trainium2芯片,性能为第一代的4倍,通过NeuronLink技术实现多芯片互联 [2] - Ultra Server设计将64个Trainium2芯片连接至单个节点,解锁新功能 [2] 芯片设计公司业绩与预期 - 博通2024财年AI业务收入同比大增220%至122亿美元,预计2027年该业务收入达600-900亿美元 [3] - Marvell预计24-26财年AI业务收入从5.5亿提升至25亿美元,增长加速 [3] - 博通和Marvell作为全球龙头,率先受益于AI需求增长,并对业务发展给予高增预期 [3] 国内产业链发展潜力 - 国内产业链公司依托一站式芯片设计能力和本土化优势,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1] - ASIC设计复杂度高,需求增长将带动芯片设计公司及设计服务公司受益 [1]
扶持“新势力”、牵手“国家队”,英伟达对“最大客户”时刻提防
华尔街见闻· 2025-05-18 18:40
英伟达多元化发展战略 - 公司正大力推进多元化发展战略 寻求摆脱对微软 亚马逊和谷歌等科技巨头的依赖 [1] - 通过与沙特 阿联酋等国家建立"主权AI"合作关系 以及扶持CoreWeave等"新云"平台 试图在科技巨头之外建立新收入来源 [2] 全球拓展与主权AI战略 - 公司与沙特阿拉伯的Humain达成数十亿美元芯片交易 阿联酋宣布在阿布扎比建设全球最大数据中心之一 [3] - 海湾国家计划构建庞大AI基础设施 成为公司芯片重要买家 多个国家政府已接触公司希望采购芯片 [4] - CEO黄仁勋本周访问海湾地区 展示公司希望在全球复制的战略模式 [4] 扶持新云平台战略 - 公司积极支持CoreWeave Nebius Crusoe和Lambda等"新云"平台 纳入"英伟达云合作伙伴"网络 [5] - 合作伙伴获得内部资源优先访问权 包括专业设备设计和优化数据中心的顾问团队 公司还对部分新云平台进行投资 [5] - CoreWeave成为首家普遍提供英伟达Blackwell平台的云服务提供商 [6] - 与思科 戴尔和惠普等供应商建立联盟 帮助向企业管理IT基础设施的企业客户销售产品 [7] 市场前景与行业趋势 - CEO黄仁勋表示比一年前更确信大型云服务提供商之外的业务机会 [8] - 在GTC大会上 CoreWeave和思科等合作伙伴比传统科技巨头更突出 [8] - 预测"每个行业"都将拥有自己的"AI工厂" 代表潜在价值数千亿美元的新销售机会 [8] 科技巨头的竞争态势 - 公司最近财季监管文件仍警告依赖于"有限数量的客户"(即大型云服务科技巨头) [9] - 科技巨头正在开发自己的AI芯片 亚马逊投资的Anthropic正使用AWS Trainium处理器训练下一代模型 [9]
扶持“新势力”、牵手“国家队”,英伟达对“最大客户”时刻提防
华尔街见闻· 2025-05-18 14:43
多元化发展战略 - 公司正大力推进多元化发展战略,寻求摆脱对微软、亚马逊和谷歌等科技巨头的依赖 [1] - 通过与沙特、阿联酋等国家建立"主权AI"合作关系,以及扶持CoreWeave等"新云"平台,试图在科技巨头之外建立新的收入来源 [1] 主权AI战略 - 公司与沙特阿拉伯的Humain达成了数十亿美元的芯片交易,阿联酋宣布在阿布扎比建设全球最大数据中心之一 [2] - 海湾国家计划构建庞大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成为公司芯片的重要买家 [2] - 已有多个国家政府接触公司,希望为类似的主权AI项目采购其芯片 [2] - CEO黄仁勋本周访问海湾地区,展示了公司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复制的战略模式 [2] 新云平台战略 - 公司积极支持潜在的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谷歌云的竞争对手,包括CoreWeave、Nebius、Crusoe和Lambda等"新云"平台 [3] - 这些合作伙伴获得公司内部资源的优先访问权,例如为其专业设备设计和优化数据中心的顾问团队 [3] - 公司对部分新云平台进行了投资,包括CoreWeave和Nebius [3] - CoreWeave成为"首家普遍提供公司Blackwell平台的云服务提供商" [3] - 新云平台Together AI的首席执行官表示,成为公司云合作伙伴可以获得对公司组织的良好接触 [3] - 公司与思科、戴尔和惠普等供应商建立联盟,以帮助向企业客户销售产品 [3] 未来机会 - CEO黄仁勋表示比一年前更加确信大型云服务提供商之外的业务机会 [4] - 在GTC大会上推出Rubin芯片时,CoreWeave和思科等合作伙伴比传统的科技巨头更加突出 [4] - 预测"每个行业"都将拥有自己的"AI工厂",代表潜在价值数千亿美元的新销售机会 [4] 挑战与风险 - 公司最近一个财季的监管文件中警告投资者,依然依赖于"有限数量的客户",这些客户被广泛认为是运营最大云服务和消费互联网服务的科技巨头 [5] - 科技巨头正在开发自己的AI芯片并将其推向客户,例如亚马逊投资的AI初创公司Anthropic正使用AWS Trainium处理器训练和运行其下一代模型 [5] - 多元化之战的结果将决定公司能否在AI芯片霸主地位遭遇挑战时仍能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5]
Counterpoint:需求强劲 台积电(TSM.US)3nm制程成为其史上最快达成全面利用的技术节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5-15 20:39
智通财经APP获悉,5月15日Counterpoint发文,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龙头企业台积电(TSM.US)在经历2022年末的库存调整后,进一步巩固了其行业的主导地 位。先进制程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凸显了公司技术的领先优势。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3nm制程凭借Apple A17 Pro/A18 Pro芯片、x86 PC处理器及 其他应用处理器芯片(AP SoC)的巨大需求,在量产后第五个季度就实现了产能充分利用,创下先进制程初期市场需求的新纪录。 至于未来的发展,NVIDIA Rubin GPU的引入,加上Google TPU v7、AWS Trainium 3等专用AI芯片的相继问世,在AI与高性能计算(HPC)应用需求持续攀升 的驱动下,预计未来将延续目前先进制程的高产能。 相比之下,智能手机市场已有制程(比如7/6nm和5/4nm)的初期产能增长较为缓慢。7/6nm制程虽在2020年左右凭借智能手机的需求大涨实现产能充分利用, 但随后增长放缓;而5/4nm制程在2023年年中再次增长,并在NVIDIA H100、B100、B200及GB200等AI加速芯片需求激增的推动下持续恢复。这 ...
TSMC 先进制程产能利用率持续保持强劲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05-15 17:50
台积电市场地位与技术优势 - 台积电在2022年末库存调整后进一步巩固全球晶圆代工市场龙头地位,先进制程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1] - 3nm制程在量产后第五个季度实现产能充分利用,创下先进制程初期市场需求新纪录,主要受Apple A17 Pro/A18 Pro芯片、x86 PC处理器及AP SoC需求驱动[1] - NVIDIA Rubin GPU、Google TPU v7、AWS Trainium 3等专用AI芯片需求推动AI与HPC应用增长,预计先进制程高产能趋势将持续[1] 不同制程产能动态 - 7/6nm制程因智能手机需求在2020年实现产能充分利用,但后续增长放缓[2] - 5/4nm制程在2023年年中恢复增长,受NVIDIA H100、B100、B200及GB200等AI加速芯片需求激增带动,产能显著提升[2] - 3nm制程成为台积电史上最快达成全面利用的技术节点,5/4nm制程在2022年Q3至2023年Q1库存调整后快速回升[4] 2nm制程发展前景 - 2nm制程预计在量产后第四个季度达成产能满载,刷新商业化纪录,受智能手机与AI应用双重需求驱动[7] - 台积电战略目标为2nm技术流片数量在头两年超越3nm和5/4nm同期水平,潜在客户包括Qualcomm、MediaTek、Intel、AMD等[7] - 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投资1650亿美元,未来可能承接2nm及以下制程产能的30%,增强地缘政治韧性并满足AI/HPC领域需求[9] 产能布局与战略 - 台积电美国工厂将涵盖4nm、3nm、2nm及更先进制程,核心研发仍集中在台湾[9] - 双重布局战略确保公司2030年后持续保持最先进制程高利用率,同时平衡地缘风险与客户需求[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