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rTags
icon
搜索文档
UWB,更进一步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04 09:09
UWB技术发展历程 - UWB技术最早可追溯至1887年Heinrich Hertz的实验 但直到1989年美国国防部才正式命名"超宽带" 此前长期远离消费市场[1] - 2019年苹果iPhone 11集成U1芯片后 UWB在消费电子市场快速普及 三星/谷歌/华为等厂商相继跟进[1] - 尽管在防丢器/汽车钥匙/资产追踪等领域有所应用 但过去几年UWB整体发展未达预期[1][2] UWB技术特性与优势 - 基于IEEE 802.15.4标准 通过测量无线电信号飞行时间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3] - 相比BLE/NFC方案 UWB具备抗干扰能力强/安全性高等特性 可有效防御中继攻击[3][4] - 在汽车准入系统中能提供安全/便利/功能/可靠性四大优势 双向测距和时间戳验证确保设备真实位置[3][4] 早期UWB方案的技术瓶颈 - 采用Transceiver分立架构 需外接MCU和自研驱动 开发门槛高[4] - 第三方MCU兼容性问题导致开发周期延长 功耗管理和成本控制困难[4] - 非车规产品限制汽车市场拓展 中小厂商面临显著开发挑战[4] 新一代UWB解决方案突破 - 主流芯片厂商推出集成化SoC方案 如Qorvo QM35825集成射频模块/MCU/安全功能 显著降低设计门槛[6] - QM35825支持±5cm测距精度和±2° AoA精度 兼容FiRa/Omlox/Aliro标准 适用于智能家居/工业/医疗场景[7] - 车规级QPF5100Q通过AEC-Q100认证 工作温度-40℃至105℃ 支持850kbps-62.4Mbps数据速率[8][12] UWB应用场景拓展 - 与Nordic合作推出Matter协议参考设计 加速智能门锁等门禁控制应用落地[14] - 在汽车市场应用于儿童存在检测(CPD) 通过呼吸/心率监测预防婴儿遗留事故 优于传统摄像头方案[15] - 还可用于手势识别/错误警报消除等车载功能 多普勒效应可检测细微动作[16] 产业链协同与未来展望 - Fira/CCC联盟推动标准统一 芯片厂商持续优化SoC架构 支持全球化频谱规范[12][16] - 集成化方案解决早期分立架构痛点 车规认证突破关键市场壁垒[6][8] - 在定位精度/延迟/可靠性等方面全面优于BLE 结合测向能力拓展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应用[13][14]
“吃下关税”也比“美国制造”强,大摩给苹果建议:如何哄好特朗普
华尔街见闻· 2025-05-28 17:27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苹果的影响 - 特朗普威胁对iPhone征收25%进口关税 但摩根士丹利认为苹果不太可能将生产迁回美国 [1] - 美国生产iPhone成本比中印高35% 远超通过涨价4-6%抵消25%关税的成本 [2][4] - 若关税实施 苹果2026财年每股收益或下降11美分 [3][10] 在美生产的成本与时间问题 - 美国制造iPhone 16 Pro需定价1350美元(现价999美元)才能维持毛利率 [4] - 美国劳动成本是中国4.5倍 印度17倍 [9] - 工厂建设到生产需2年以上 高峰期需超10万工人 首批美国产iPhone或无法在特朗普任内交付 [5] 关税对财务的具体影响 - 25%关税将导致2025财年Q4增加3亿美元成本 相当于每股收益减少1美分 [10] - 年化影响为20亿美元额外成本 毛利率下降50基点 每股收益降11美分 [10] - 瑞银估算若对7000万部iPhone征税 苹果年度EPS将减少0.51美元(较预期7.18美元降7%) [6] 苹果的潜在应对策略 - 建议将小批量产品(如Mac/AI服务器/HomePod)迁美生产 承诺未来扩大在岸生产 [3][7] - 25%的iPhone组件仅在中国采购 已面临30%进口关税 [9] - 通过全球涨价4-6%可抵消关税影响 因海外市场更高利润率可弥补美国销售损失 [4]
摩根士丹利:苹果公司-新的关税新闻加剧了市场担忧
摩根· 2025-05-28 1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对苹果公司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行业观点为“In - Line”(与大盘表现一致),目标价格为235美元,2025年5月23日收盘价为195.27美元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的iPhone进口关税不足以促使苹果将面向美国的iPhone生产迁回美国,因为产品上市时间过长且美国生产成本过高,关税成本可能在6月季度后增加 [1][3][4] - 特朗普总统威胁对包括iPhone在内的智能手机征收25%进口关税,政府可能使用IEEPA或进行Section 232研究来实施关税,但存在合法性问题 [3][8][9] - 苹果若将iPhone生产迁回美国,需至少2年时间和数十亿美元建设多个新工厂,且美国生产的iPhone比中国/印度生产的贵35%,远高于抵消25%关税所需的4 - 6%提价幅度 [8][9] - 苹果已假设6月季度后对所有美国进口产品征收10 - 30%关税,若25%关税实施,2026财年每股收益仅减少约11美分 [8][9] - 苹果CEO蒂姆·库克可宣布将一些小批量苹果产品的生产迁回美国,以缓解与政府的关系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苹果财务模型 - 收入方面,预计2024 - 2027财年苹果总收入分别为3910.35亿、4041.64亿、4336.64亿和4618.88亿美元,iPhone收入分别为2011.83亿、2015.92亿、2159.98亿和2308.90亿美元 [11] - 利润方面,预计2024 - 2027财年苹果毛利润分别为1806.83亿、1873.11亿、2010.52亿和2194.28亿美元,毛利率分别为46.2%、46.3%、46.4%和47.5% [11] - 每股收益方面,预计2024 - 2027财年苹果ModelWare每股收益分别为6.75美元、7.02美元、7.69美元和8.64美元 [11] 苹果资产负债表 - 资产方面,预计2024 - 2026财年苹果总资产分别为3361.41亿、3391.44亿和3530.49亿美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417.97亿、417.97亿和531.42亿美元 [14] - 负债方面,预计2024 - 2026财年苹果总负债分别为2827.20亿、2881.78亿和2932.60亿美元,其中流动负债分别为1624.33亿、1677.57亿和1728.07亿美元 [14] - 股东权益方面,预计2024 - 2026财年苹果股东权益分别为534.21亿、509.66亿和597.89亿美元 [14] 苹果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现金流方面,预计2024 - 2026财年苹果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分别为1182.54亿、1170.18亿和1500.44亿美元 [16] - 投资活动现金流方面,预计2024 - 2026财年苹果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分别为293.50亿、135.20亿和1356.80亿美元 [16] - 融资活动现金流方面,预计2024 - 2026财年苹果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分别为1219.83亿、1258.40亿和1157.92亿美元 [16] 估值方法 - 报告对苹果235美元的目标价格基于2026财年7.9倍的EV/Sales倍数,该倍数来自科技和消费平台同行的回归分析,目标价格意味着2026年每股收益8.06美元的29.2倍市盈率 [17] 行业覆盖 - 报告对IT硬件行业多家公司给出评级,如苹果(AAPL.O)为“O”(增持)、CDW Corporation(CDW.O)为“O”(增持)、Cricut Inc(CRCT.O)为“U”(减持)等 [76]
美国制造的iPhone,多少钱?
华尔街见闻· 2025-05-24 19:28
特朗普要求iPhone美国制造的潜在影响 - 特朗普要求苹果将iPhone生产线迁回美国,否则将征收至少25%关税 [1] - 华尔街分析师预测美国制造iPhone价格将飙升25%-190%,最高达3500美元 [1][4] - 美国银行分析师指出仅劳动力成本就会使iPhone 16 Pro售价从1199美元增至1500美元 [3] 美国制造的可行性挑战 - Wedbush分析师估计转移10%供应链需三年投入300亿美元 [4] - 亚洲工人时薪3.63美元 vs 加州最低时薪16.50美元,美国组装劳动力成本达200美元(亚洲为40美元) [7][8] - 美国缺乏大规模工程师团队,富士康威斯康星项目仅创造1454个岗位(原计划13000个) [9] 供应链与关税问题 - iPhone核心组件依赖亚洲:台积电处理器、LG/三星屏幕、中国其他部件 [10] - 若90天关税暂停期结束,iPhone 16 Pro Max价格可能因关税和劳动力成本上涨91% [10] - 转移整个供应链需多年且可能无法实现,最终组装转移相对可行 [11] 苹果的应对策略 - 库克采取小规模美国生产换取关税豁免,如AI服务器和Mac Pro [12] - 摩根士丹利预测公司可能通过生产HomePod等低产量产品争取豁免 [12] - 2019年德克萨斯州Mac Pro生产案例显示谈判策略有效性 [12]
美国制造的iPhone,多少钱?
华尔街见闻· 2025-05-24 14:32
美国制造iPhone的成本影响 - 若iPhone生产线迁回美国,价格可能飙升25%至3500美元,比当前高出190% [1] - 仅劳动力成本一项就使iPhone 16 Pro售价增加25%,从1199美元升至1500美元 [2] - 在美国组装测试一部iPhone的劳动力成本达200美元,远高于亚洲的40美元 [3] 供应链转移的可行性挑战 - 苹果需三年投入300亿美元才能将10%供应链转移到美国 [2] - 中国iPhone制造工人时薪3.63美元,加州最低工资为16.50美元 [2] - 半导体等核心部件依赖台湾、韩国等地生产,全球供应链难以重组 [5] 美国制造业的局限性 - 美国缺乏大规模工程师群体,难以匹配中国"足球场规模"的工程团队 [4] - 富士康威斯康星州项目实际仅创造1454个岗位,远低于承诺的13000个 [4] - 转移整个iPhone供应链可能需要多年甚至不可能实现 [6] 苹果的应对策略 - 库克选择小规模美国生产(如AI服务器)换取关税豁免 [7] - 2019年通过德州生产Mac Pro获得关税豁免,类似策略或用于HomePod等产品 [7] - 苹果宣布在美投资5000亿美元,但未涉及iPhone核心产线 [7] 行业分析师预测 - 若90天关税暂停期结束,iPhone 16 Pro Max价格可能上涨91% [6] - 摩根士丹利预测苹果或通过低产量产品换取谈判筹码 [7] - 历史经验显示乔布斯曾明确拒绝美国制造方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