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T探测器
icon
搜索文档
探访“CT之眼”的智造突围
环球网资讯· 2025-07-09 22:32
核心观点 - GE医疗北京基地实现第3.5万台CT探测器下线,标志着国产高端医疗影像设备核心部件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1] - 探测器采用三层精密结构设计,包括闪烁晶体层、光电转换层和电子电路层,每层对齐误差需控制在微米级以确保成像质量 [3] - 通过AI智能算法将芯片匹配时间从5小时压缩至10分钟,并实现性能互补的精准筛选 [5] - AI质检系统基于60万次生产经验训练,可在早期阶段识别90%以上的原材料质量问题 [5] 技术突破 - 探测器核心材料闪烁晶体曾为国产设备技术壁垒,通过与四川博雅新材料合作实现L(Y)SO晶体的国产化验证 [3] - 形成覆盖"稀土提纯-晶体生长-精密加工"的完整高端医疗材料产业链 [3] - 单个探测器需匹配416个芯片单元,AI算法解决了因晶体生长方向差异导致的光电性能匹配难题 [5] 生产工艺 - 探测器生产环境要求极高,一粒尘埃即可导致瑕疵 [5] - 采用微米级精密叠合工艺,类比"在头发丝上排电路"的精度要求 [3] - 每个芯片需像钢琴调音般进行个性化性能校准 [3] 行业影响 - 国产探测器规模化生产突破将降低高端医疗设备对进口核心部件的依赖 [1][3] - 智能化生产技术的应用(AI匹配+AI质检)显著提升良品率和生产效率 [5]
华安证券:首次覆盖奕瑞科技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6-15 18:04
公司概况 - 奕瑞科技是国产数字化X线探测器领军企业,技术储备深厚,产品矩阵涵盖100多种不同类型的探测器,覆盖医疗和工业领域所有主要应用场景 [2] - 2021年至2023年公司数字化X线探测器产品出货量由6.70万台增至10.55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 [2] - 2023年公司出货量占全球数字化X线探测器总出货量52.53万台的20.09%,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2] 业务发展 - 公司逐步向"多种X线核心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2024年其他核心零部件销售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45.5% [3] - 2024年公司实现技术服务及整体解决方案收入约0.96亿元,同比增长262.56% [3] - 公司布局医疗DR、C-arm、医用螺旋CT、齿科CBCT等产品,预计2030年募投项目满产产值接近50亿元 [3] - 2024年公司推出"在线CT+离线CT+2D检测"的电池检测方案已批量出货,光伏焊接检测和手机散热片检测方案正在推进中 [3] 技术突破 - 公司开发了130kV大功率微焦点球管、140kV背散射球管、荧光分析球管等各类球管产品,部分产品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4] - 主要产品关键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军水平 [4] - 2023年全球球管行业市场规模为42.6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95.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18% [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22.66亿元、31.00亿元和41.3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3.7%、36.8%、33.3%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7亿元、7.90亿元、10.44亿元,同比增长28.3%、32.3%、32.2% [5] - 2025-2027年对应的EPS分别为4.17元、5.52元和7.30元,对应的PE分别为31x、23x和18x [5]
奕瑞科技2024年报及2025Q1点评:新管线增长迅猛,看好长期业绩弹性
浙商证券· 2025-05-20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下半年以来受招投标放缓和新能源检测需求波动影响,公司2024年及2025Q1业绩略有承压,但处于战略升级关键窗口期,中长期投资价值较强 [2] - 公司新管线拓展和研发进入快车道,随着与传统大客户合作深入、新产线新产品打开成长天花板,市场地位和全球市占率有望持续稳定提升 [4]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EPS为4.18、5.19、6.30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29.7倍,考虑公司情况,维持“增持”评级 [10] 业绩表现 - 2024年,收入18.3亿元,YOY -1.7%,归母净利润4.7亿元,YOY -23.4%,扣非归母净利润4.4亿元,YOY -25.8% [1] - 2025Q1,收入4.8亿元,YOY -1.9%,归母净利润1.4亿元,YOY 2.7%,扣非归母净利润1.4亿元,YOY -9.2% [1] 成长性 - 短期在建工程转固后固定资产折旧摊销或对利润端有压力,中长期所涉猎领域快速壮大,新产品和新客户拓展有序,助力向影像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迈进 [2] - 2024年推出64排医疗CT探测器模组等医疗新产品,高端DSA探测器量产,推进光子计数探测器研发取得进展 [2] - 2024年新核心部件业务营收1.26亿元,同比增长45.5%,综合解决方案及技术服务业务营收8680万元,同比增长226.3% [2] 各领域进展 高压发生器及组合式射线源领域 - 2024年经济型及中高端CT高压发生器量产交付,大功率射线源完成系列化产品研发和转产,三款微焦点射线源量产销售,完成两款微焦点射线源研发 [3] 球管领域 - 完成微焦点球管、透射靶球管、齿科球管及部分C型臂/DR球管研发,部分CT球管开发完成,微焦点球管量产销售 [3] 综合解决方案领域 - 在不同应用领域实现X线综合解决方案产品开发,部分产品商业化并批量交付 [3] 科学仪器领域 - 推出手持式背散射成像仪等产品,挖掘更广泛应用潜力和市场前景 [3] 新市场新客户拓展方面 - 在多地建立海外销售或客户服务平台,2024年多个大客户产品良性增长,齿科产品海外小批量销售,工业产品营收近1亿元 [4] - 完成部分医疗CT用二维准直器研发及国内客户导入并量产,开拓安检CT用二维准直器并推广多家客户实现量产 [4] 盈利能力分析 毛利率及净利率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50.1%,同比下降7.7pct,销售净利率为24.6%,同比下降7.9pct,预计与产品结构变化有关 [9] - 展望2025 - 2027年,随着低毛利率新产品规模化放量摊薄费用,毛利率有望回升,经营性费用率有望降低 [9] 期间费用率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4pct,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2.1pct,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1.0pct,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2.8pct [9] 经营性现金流 - 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6亿元,YOY 5.9%,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占经营活动净收益比例为94.2%,同比提升明显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EPS为4.18、5.19、6.30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29.7倍,维持“增持”评级 [10]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831.40|2234.47|2690.81|3228.35| |(+/-) (%)|-1.74%|22.01%|20.42%|19.9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65.18|598.55|743.02|901.32| |(+/-) (%)|-23.43%|28.67%|24.14%|21.31%| |每股收益(元)|3.25|4.18|5.19|6.30| |P/E|38.15|29.65|23.88|19.69|[12] 三大报表预测值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E年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资产总计、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负债合计、少数股东权益、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等有相应数据变化 [13] 利润表 - 2024 - 2027E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等项目有相应数据变化 [13]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E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现金净增加额等有相应数据变化 [13]
奕瑞科技(688301):2024年报及2025Q1点评:新管线增长迅猛,看好长期业绩弹性
浙商证券· 2025-05-20 16: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下半年以来受招投标放缓以及新能源检测需求波动等因素影响,公司2024年及2025Q1业绩略有承压,但公司处于战略升级关键窗口期,中长期投资价值较强 [2] - 公司新管线拓展和研发进入快车道,随着与传统大客户合作深入、新产线新产品不断推出,市场地位和全球市占率有望持续稳定提升 [4]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EPS为4.18、5.19、6.30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29.7倍,考虑公司情况,维持“增持”评级 [10] 业绩表现 - 2024年,收入18.3亿元,YOY -1.7%,归母净利润4.7亿元,YOY -23.4%,扣非归母净利润4.4亿元,YOY -25.8% [1] - 2025Q1,收入4.8亿元,YOY -1.9%,归母净利润1.4亿元,YOY 2.7%,扣非归母净利润1.4亿元,YOY -9.2% [1] 成长性 - 公司目前处于战略升级关键窗口期,在建工程转固后固定资产折旧摊销或对利润端有一定压力,但中长期来看,涉猎领域快速壮大,新产品和新客户拓展有序,助力公司向影像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迈进 [2] - 2024年成功推出64排医疗CT探测器模组等医疗新产品,高端DSA探测器进入量产阶段,积极推进光子计数探测器相关关键技术研发并取得显著进展 [2] - 2024年新核心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45.5%,综合解决方案及技术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680万元,同比增长226.3% [2] 新业务布局 高压发生器及组合式射线源领域 - 2024年,经济型及中高端CT高压发生器开始量产交付,应用于手术机器人3D导航及介入诊断与治疗的大功率射线源完成系列化产品研发和转产,90kV、130kV和150kV三款微焦点射线源量产销售,完成180kV、240kV微焦点射线源的研发 [3] 球管领域 - 已完成微焦点球管、透射靶球管、齿科球管及部分C型臂/DR球管研发,完成部分CT球管开发,微焦点球管已实现量产销售 [3] 综合解决方案领域 - 已在DR、C型臂、兽用、胃肠、骨龄、齿科CBCT、医用螺旋CT、工业等不同应用领域实现X线综合解决方案产品的开发,部分产品成功实现商业化并已开始向客户批量交付 [3] 科学仪器领域 - 推出手持式背散射成像仪、开放式离子源残气分析仪、封闭式离子源残气分析仪及软件,挖掘更广泛的应用潜力和市场前景 [3] 新市场新客户拓展 - 在美国、德国、韩国、印度、日本、墨西哥、巴基斯坦、巴西、南非等地建立海外销售或客户服务平台 [4] - 2024年多个大客户的多项产品保持良性增长,齿科产品海外客户实现小批量销售,工业新核心部件及解决方案等产品实现营业收入近1亿元 [4] - 已完成部分医疗CT用二维准直器的研发及国内客户导入,进入量产销售阶段,积极开拓安检CT用二维准直器,并推广多家安检CT客户,实现量产 [4] 盈利能力分析 毛利率及净利率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50.1%,同比下降7.7pct,销售净利率为24.6%,同比下降7.9pct,预计与产品结构变化有关 [9] - 展望2025 - 2027年,随着公司低毛利率新产品规模化放量摊薄费用,毛利率有望逐步回升,经营性费用率有望逐步降低 [9] 经营性现金流 - 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6亿元,YOY 5.9%,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占经营活动净收益比例为94.2%,同比提升明显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EPS为4.18、5.19、6.30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29.7倍,维持“增持”评级 [10]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831.40|2234.47|2690.81|3228.35| |(+/-) (%)|-1.74%|22.01%|20.42%|19.9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65.18|598.55|743.02|901.32| |(+/-) (%)|-23.43%|28.67%|24.14%|21.31%| |每股收益(元)|3.25|4.18|5.19|6.30| |P/E|38.15|29.65|23.88|19.69|[12] 三大报表预测值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4(百万元)|2025E(百万元)|2026E(百万元)|2027E(百万元)| |----|----|----|----|----| |流动资产|3954|4238|4911|5949| |现金|2099|2218|2704|3419| |交易性金融资产|113|150|150|150| |应收账项|803|880|957|1165| |其它应收款|23|49|44|55| |预付账款|39|36|50|59| |存货|798|826|928|1023| |其他|78|78|78|78| |非流动资产|5129|5508|5609|5492| |金融资产类|0|0|0|0| |长期投资|72|72|72|72| |固定资产|1441|2509|3132|3401| |无形资产|221|266|310|354| |在建工程|2930|2153|1569|1113| |其他|465|507|526|552| |资产总计|9083|9746|10520| - | |流动负债|900|1032|1060|1106| |短期借款|135|165|150|158| |应付款项|573|588|579|607| |预收账款|0|0|0|0| |其他非流动负债|192|279|331|342| |长期借款|3536|3437|3452| - | |其他|2026|2026|2026|2026| |负债合计|1510|1411|1426| - | |少数股东权益|4437|4469|4513|455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4639|5277|6020|6921| |负债和股东权益|9083|9746|10520| - |[13] 利润表 |项目|2024(百万元)|2025E(百万元)|2026E(百万元)|2027E(百万元)| |----|----|----|----|----| |营业收入|1831|2234|2691|3228| |营业成本|914|1102|1325|1574| |营业税金及附加|11|13|16|19| |营业费用|70|101|121|145| |管理费用|138|123|148|178| |研发费用|310|302|350|420| |财务费用|(4)|155|151|141| |资产减值损失|10|15|13|18|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9)|50|50|50| |投资净收益|37|40|45|50| |其他经营收益|136|150|160|160| |营业利润|507|664|822|994| |营业外收支|0|0|1|0| |利润总额|507|665|823|994| |所得税|57|75|92|111| |净利润|450|590|731|883| |少数股东损益|(15)|(8)|(12)|(1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65|599|743|901| |EBITDA|673|1048|1308|1544| |EPS(最新摊薄)|3.25|4.18|5.19|6.30|[13]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4(百万元)|2025E(百万元)|2026E(百万元)|2027E(百万元)| |----|----|----|----|----| |经营活动现金流|360|777|1001|1091| |净利润|450|590|731|883| |折旧摊销|69|223|331|406| |财务费用| - | - | - | - | |投资损失|(37)|(40)|(45)|(50)| |营运资金变动|(340)|(46)|(9)|(135)| |其它|223|(105)|(158)|(153)| |投资活动现金流|(1129)|(557)|(368)|(213)| |资本支出|(1369)|(500)|(350)|(200)| |长期投资|(36)|(1)|0|0| |其他| - | - | - | - | |筹资活动现金流|275|(56)|(18)|(13)| |短期借款|(61)|30|(15)|8| |长期借款|0| - | - | - | |其他|1644|0|0|0| |现金净增加额|381|119|486|715|[13]
“在中国,为中国”:一位追“光”者的二十三年行思录——访滨松固体事业部亚洲区销售经理倉田正樹
仪器信息网· 2025-05-16 15:36
核心观点 - 滨松通过"在中国,为中国"的深度本土化战略,成功在中国市场实现技术与需求对接,年销售额从1.8亿元快速增长至近20亿元,服务客户超10000家[4][6] - 公司以品质为核心竞争力,连续30年蝉联东软"最佳供应商"称号,其严苛的质量管理体系涵盖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10][12][13] - 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推动公司建立高效响应机制,中日1小时时差优势助力沟通效率,本土化团队架构实现精准把握需求[3][6] - 医疗检测和智能交通领域被视为未来增长重点,CT探测器、PCR检测设备及激光雷达传感器等产品已形成技术优势[16][17] 倉田正樹的中国市场洞察 - 职业生涯始于2002年,拥有23年滨松工作经验,前5年负责欧洲市场后转向中国业务[3] - 总结中国市场最大特点是"变化",客户需求呈现非渐进式调整特征,倒逼供应链快速响应[3] - 建立客户关系的关键在于响应速度与真诚沟通,虽调整频繁但体现市场活力与潜力[3] - 时差优势(中日1小时)相比欧洲(7-8小时)显著提升沟通效率[3] 本土化战略实施 - 1988年成立北京滨松开启在华发展,2011年滨松中国成立标志战略升级[4] - 建立上海/深圳/武汉分公司及多地办事处,配套自有/联合实验室网络[6] - 创新采用中国人担任总经理的本土化管理模式,实现"本土团队解决本土问题"[6] - 北京滨松建成40万支/年光电倍增管生产线,产品线向光子技术应用领域扩展[6] 技术合作里程碑 - 1997年与东软合作开发CT-C2000,终结中国CT完全依赖进口历史[7] - 创新采用陶瓷闪烁体技术解决传统钨酸镉探测器环保问题[10] - 传感器协同误差控制技术保障成像质量稳定性,形成长期竞争优势[10] - 在东软供应商评价体系中质量/价格/交货期/服务等指标持续领先[10] 质量管理体系 - 建立预防式质量管理,品管人员早期介入产品开发预判问题[13] - 生产与品管部门"分而不离"架构:组织独立但物理相邻[13] - 实施包括每周大扫除、车间专项清洁、洁净间温湿度控制等细节管理[13] - 质量文化深入骨髓,员工视产品为"生命线"[13] 未来发展方向 - 医疗检测领域:聚焦CT/DNA诊断探测器,拓展PCR检测设备及眼科诊疗应用[16] - 智能交通领域:开发激光雷达传感器及电动汽车电池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17] - 定位从产品提供商升级为社会发展参与者,持续强化"光"技术赋能[19]
国产X线探测器龙头de野望:奕瑞科技2024年报,营收18亿,研发砸3亿
仪器信息网· 2025-05-07 17:01
业绩表现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8.31亿元,同比下降1.74%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5亿元,同比下降23.43% [2][3] - 研发投入达3.1亿元,占营收比重16.94%,新增知识产权115项(含发明专利30项) [5] 技术创新 - 医疗领域推出高分辨率Mercul717XN动静结合系列探测器、牙科CMOS低剂量探测器、64排医疗CT探测器模组,高端DSA探测器进入量产阶段 [6] - 工业领域发布工业NDT0410BA可弯折探测器、24x25英寸MVE平板探测器及安检CT探测器模组 [7] - 上游材料成功开发UEG系列稀土石榴石闪烁陶瓷,填补高能工业CT成像材料空白 [8] - 高压发生器、射线源、球管等业务同比增长45.49%,综合解决方案及技术服务业务营收增长226.25% [9] 全球化布局 - 在美国、德国、韩国、印度、日本、墨西哥、巴基斯坦、巴西、南非等地建立销售或客户服务平台 [11] - 参与全球重要行业展会如CMEF、RSNA,提升品牌影响力 [11] - 海宁、太仓(二期)生产基地投产,美国克利夫兰工厂投入运营,合肥生产基地设备联调,全球工厂布局增至6处 [11] 发展战略 - 技术自主可控:加速球管等核心部件国产化,推动X线全产业链进口替代 [12] - 产品高端化:布局光子计数探测器、微焦点射线源等前沿技术 [13] - 全球化竞争:加强海外研发与销售网络,目标成为全球客户首选品牌 [14] - 新质生产力培育:拓展生命科学仪器等新业务,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15] 未来展望 - 2025年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全球化布局,通过智能化生产与供应链优化提升运营效率 [16] - 坚持"大客户战略",以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深化客户合作,巩固X线核心部件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16] - 公司愿景为"让最安全、最先进的X技术深入世界每个角落",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X线领域产品及方案供应商 [17]
奕瑞科技(688301):科创板公司动态研究:主业筑底企稳,新技术百花齐放
国海证券· 2025-05-05 23: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22/26/3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7.1/8.7亿元,对应PE分别为30/25/20X [6] - 公司通过持续研发投入、拓展全球业务和提升品牌影响力,巩固数字化X线核心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战略定位,为长远发展注入动力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奕瑞科技近1个月、3个月、12个月相对沪深300表现分别为6.1%、18.8%、 - 13.9%,沪深300同期表现为 - 3.7%、 - 1.2%、4.6% [2] - 当前价格121.01元,52周价格区间82.51 - 223.90元,总市值173.1203亿元,流通市值173.1203亿元,总股本14306.28万股,流通股本14306.28万股,日均成交额1.8009亿元,近一月换手0.00% [2]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8.31亿元,同比 - 1.74%;归母净利润4.65亿元,同比 - 23.43%;扣非归母净利润4.39亿元,同比 - 25.84%;毛利率50.11%,同比 - 7.73pct;净利率24.59%,同比 - 7.86pct [3] - 2024Q4公司实现营收4.75亿元,同比 + 1.78%;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 - 57.02%;扣非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 - 49.61%;毛利率38.22%,同比 - 17.06pct;净利率15.12%,同比 - 23.7pct [3]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4.82亿元,同比 - 1.92%;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 + 2.74%;扣非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 - 9.19%;毛利率48.92%,同比 - 4.41pct;净利率28.17%,同比 + 0.23pct [3] 业务发展 - 主业平板探测器持续完善,加大新型探测器研发投入,推出多款医疗和工业新产品,在上游核心材料领域有成果,高端DSA探测器进入量产阶段 [3] - 积极拓展产品矩阵,布局高压发生器、球管及组合式射线源等新核心部件及X线综合解决方案领域,部分产品已量产交付或即将量产,多款医用产品和电池检测方案已批量出货 [3][4] 盈利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831|2162|2616|3260| |增长率(%)|-2|18|21|2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65|574|705|870| |增长率(%)|-23|23|23|23| |摊薄每股收益(元)|3.25|4.01|4.93|6.08| |ROE(%)|10|12|13|15| |PE|29.32|30.16|24.55|19.89| |P/B|2.95|3.51|3.24|2.95| |P/S|7.47|8.01|6.62|5.31| |EV/EBITDA|24.90|15.11|12.33|10.14|[5]
奕瑞科技(688301):业绩短期承压,静待行业恢复
中银国际· 2025-04-29 16: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年业绩受医疗行业反腐、齿科和新能源行业增长放缓影响承压,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下调,但作为国内探测器龙头,长期发展被看好 [3][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股票代码688301.SH,市场价格122.68元,总市值175.51亿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2.56亿元,主要股东上海奕原禾锐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6.3248% [1][3] - 发行股数和流通股数均为1.43亿股 [2]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涨幅分别为24.4%、7.6%、20.4%、 - 36.4%,相对上证综指涨幅分别为23.6%、9.5%、19.2%、 - 42.9% [2]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8.31亿元,同比减少1.74%;归母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减少23.43%;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82亿元,同比减少1.92%;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2.74% [3]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80亿、7.43亿、8.36亿元(原2025 - 2026年为10.37亿、12.8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4.75、5.19、5.84元,截至4月28日收盘,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8、23.6、21.0倍 [5] 业绩影响因素 - 2024年业绩受医疗行业反腐、齿科和新能源行业增长放缓影响,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维持正常水平 [8] 研发情况 - 2024年研发投入3.1亿元,推进“数字化X线探测器关键技术研发和综合创新基地建设项目”,推出多种医疗和工业新产品 [8] 综合解决方案布局 - 基本完成整机所有零部件布局,部分产品即将量产,看好未来长期发展 [8]
奕瑞科技20250427
2025-04-27 23:1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医疗影像、工业检测、锂电等行业 公司:奕瑞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经营业绩 - 2024 年总营收 18.3 亿元,同比微降 1.7%;归母净利润 4.65 亿元,同比下滑 23.4%;扣非净利润 4.39 亿元,同比下滑 25.8%。探测器业务因国内市场需求疲软下滑约 12%,核心部件营收 1.26 亿元,同比增长约 50%,解决方案及技术服务业务营收 9600 万元,同比增长约 260% [2][3] - 2025 年一季度总营收 4.8 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 1.43 亿元,同比增长 2.7%;扣非净利润 1.4 亿元,同比下滑 9.2%。预计全年收入端增速 20%,呈前低后高节奏,但面临国内医疗政策、齿科市场恢复及中美贸易摩擦等不确定因素 [2][5] 毛利率 - 2024 年综合毛利率约 50%,同比下滑六个百分点,原因包括销售结构变化、探测器小幅降价、生产成本波动以及会计准则调整。探测器销售占比下降至 80%左右,核心部件和解决方案占比分别提升至 7%和 5% [2][3] 研发投入与产品拓展 - 2024 年研发费用达 3.1 亿元,同比增加 5000 万元。产品拓展取得进展,如韩国 CBCT 客户交付开始,与奕瑞科技合作快速增长,康桥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完成 [2][3] - CT 球管产品 2024 年开始开发,2025 年初完成部分样机开发,进入客户端送样测试阶段,海宁二期工厂用于生产球管和综合解决方案;CT 探测器进展更快,也处于送样评估阶段 [10] 供应链垂直整合 - 在 CT 探测器核心部件如 CT 陶瓷、PD 二维准直器等领域实现批量交付。CT 胶陶瓷处于产能爬坡阶段,JS 陶瓷优先进入量产状态,PDZ 和 AR 光学元件完成样品开发,AR 光学元件进入小批量阶段,高压部件系列开发并导入注册,100KV CT 高压部件原理样机完成,投资 CT 芯片公司增强竞争力 [11][14] 解决方案业务 - 2024 年整机代工解决方案成绩显著,规划海宁二期产能约 50 亿人民币。2025 年主要产品医疗移动 DR 设备和工业在线 3D 检测解决方案预计继续放量,新客户及新产品开始交付,是后续重要增长点 [12] 海外市场 - 2024 年海外收入下滑,原因包括部分原有项目下滑、新项目交付确认为境内收入、新项目启动时间短、公司改名影响海外注册和销售流程。2025 年及未来预计新项目逐步落地,增长来源包括全球主流医疗影像客户和各地区龙头客户 [16] 市场策略 - 采取出海策略和大客户战略,与大客户合作提升品牌力和市场份额,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开启机会,结合大客户全球渠道能力和与区域头部 OEM 厂家合作提升海外市占率 [16][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最终年报收入与业绩快报存在 3000 万左右偏差,原因是会计调整和直销收入下降导致利润转出 [5] - 公司在财务上严格控制收入确认,收到客户验收单后才确认收入,确保财务数据准确性和透明度 [6] - 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对美出口业务有一定影响,2024 年对美出口约 1 亿多,占比七八个百分点。公司在韩国和美国设厂转移订单,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促进国产替代,有利于公司在高端 X 射线医疗影像领域发展 [7][8] - 2025 年国内医用探测器增长取决于行业 Beta 及政策因素,海外目标是中期达到 50%,长期超过 70% [17] - 国内探测器国产化率在静态产品领域超 50%,中高端产品领域低于 10%,是未来国内重要增长来源 [17] - 2025 年工业增长预期相对确定,锂电业务增速最快,非锂电工业探测器业务相对平稳 [19] - 球管研发未来不排除进一步通过收购团队或挖人加快进展并扩充产品线 [20] - 合肥晶圆厂设备已搬入并进入联调阶段,预计年底量产,价格待年底成熟数据确定 [21] - 易瑞与吉利合作当前面向中国市场,中美贸易摩擦不影响现阶段销售,涉及海外市场项目会探讨物流路径和成本差异 [22] - 公司在光子技术领域投入时间长,借鉴西门子经验加速研发,太仓工厂有 45 套长晶炉运行,已取得重要突破 [25] - 公司在晶体生长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能进行物理生长和精细评估,与头部厂家沟通合作,预计 2025 年或 2026 年初实现稳定经济效益评估 [26] - 公司战略规划涵盖短、中、长期业绩增长点,短期关注国内市场需求恢复和提升海外市场占有率,中长期围绕 CT 领域布局,远期发展光子技术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