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ithub Copilot
icon
搜索文档
推出4个月就狂赚3亿?!百万用户应用CTO弃Copilot转Claude Code:200美元拯救我的137个应用
AI前线· 2025-07-07 14:57
整理 | 华卫、核子可乐 刚刚,Anthropic 公司对外披露截止到 7 月 6 日的最新数据:其四个月前推出的 AI 编码助手 Claude Code 已吸引 11.5 万名开发者,且单周处理代码量达 1.95 亿行,堪称 AI 编码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开 发者工具之一。不过,也有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在统计周期内处理的 1.95 亿行代码需谨慎解读,因 为单个代码变更在达到生产质量前可能经历多次迭代与修正。 Menlo Ventures 的投资人 Deedy Das 称,这一使用统计数据彰显出 Claude Code 巨大的商业潜 力。初步测算显示,按当前的用户采用模式,基于开发者每年为使用该服务支付约 1000 美元的假 设,该工具的年化收入预估约达 1.3 亿美元。也就是说, Claude Code 推出不过 4 个月就赚了 4300 万美元(合约人民币 3.08 亿元)。 "哪个初级工程师每年能赚 1300 万美元?这简直是 Soham 级别的生产力。"不少网友都对 Claude Code 的盈利能力表示惊叹。据了解,Claude Code 支持开发者通过自然语言指令执行编码任务,同 时无需手动选择上下文 ...
全球AI失业大逃杀:25年已裁94000人!微软高管:被裁可用AI管理情绪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7-06 19:54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具身智能之心 "公众号 编辑丨 新智元 >> 点击进入→ 具身 智能之心 技术交流群 更多干货,欢迎加入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全栈学习社区 : 具身智能之心知识星球 (戳我) , 这里包含所有 你想要的。 【导读】 灾难前兆,再一次预警。就在最近,微软又裁掉了9000人,最黑色幽默的是,Xbox一 位高管甚至建议被裁员工用AI来疗伤?虽然2025年才过了一半,但全美科技行业中已有94000人 被裁,接下来这个数字恐怕只会越来越多。 AI导致的全球失业潮,已经开始拉开帷幕。 灾难的号角,已经吹响了。 最近,微软又一次曝出新一轮的9000人大裁员,背后不知是多少人的血泪。 就在刚刚,国外一个媒体发布博文,总结出了最新统计数据—— 2025年才过了一半,AI已经取代了94000名科技工作者,导致他们直接失业! 你以为,这仅仅是像以前一样的成本节约措施吗? 不,这一次,或许跟以前都不一样。这一次,很多企业为了配合自己的AI战略,正在悄悄调整自己的 劳动力结构。 一方面,某些人类的岗位因为被AI替代,而直接消失;另一方面,很多职位被削减,目的就是为了企 业能有更多支出,流向AI工程、基础设施和研究。 ...
Amazon vs. Microsoft: Which Cloud Computing Giant Is the Better Buy?
The Motley Fool· 2025-07-06 17:35
云计算行业领导者 - 亚马逊和微软是云计算领域的明显领导者 两家公司都展现出强劲增长 并大力投入人工智能领域 投资数十亿美元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1] - 亚马逊网络服务(AWS)是全球最大的云计算提供商 市场份额接近30% [3] - 微软Azure是微软的主要增长驱动力 上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3%(按固定汇率计算为35%) 其中AI服务贡献了近半增长 [9] 亚马逊优势分析 - AWS是亚马逊最盈利且增长最快的业务部门 上季度收入增长17% [4] - 亚马逊通过Annapurna Labs开发了专用AI芯片Trainium和Inferentia 在性能和成本上优于通用GPU 为公司带来成本优势 [5] - 亚马逊在电商领域应用AI技术 包括使用100万台自主仓库机器人 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6] - 亚马逊的广告业务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广告平台之一 并快速增长 [8] - AWS提供从定制芯片到基础设施的全方位服务 形成垂直整合优势 [16] 微软优势分析 - 微软通过早期对OpenAI的积极投资 为客户提供领先的大语言模型访问 Azure因此在云计算市场获得份额 [11] - 微软将OpenAI技术深度整合到产品中 如Office 365中的Copilot功能 每企业用户每月收费30美元 [11] - GitHub Copilot表现优异 推动了代码托管和协作平台的强劲增长 [12] - 微软目前有权获得OpenAI Global LLC 49%的利润 上限约为其近100亿美元投资的10倍 [14] 竞争对比 - 亚马逊在云计算领域具有垂直整合优势 而微软依赖英伟达的昂贵芯片和OpenAI的AI模型 [16][17] - 微软下一代Maia AI芯片研发延迟 与OpenAI的关系也出现紧张 [17] - 虽然Azure增速快于AWS 但微软面临更多未解决的问题 [17]
喝点VC|从Demos到Deals,a16z发布企业级AI产品的创业指南
Z Potentials· 2025-07-06 12:17
图片来源: a16z Z Highlight Andreessen Horowitz (简称 a16z )是全球最顶尖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由互联网先驱 Marc Andreessen 和管理大师 Ben Horowitz 共同创立。 a16z 以其 " 创始人友好 " 的理念和超越资本的投后服务而闻名,不仅投资了 Facebook 、 Airbnb 、 OpenAI 等众多科技巨头,还通过发布深度分析来引领行业思想。 Kimberly Tan 、 Joe Schmidt 、 Marc Andrusko 和 Olivia Moore 都是 a16z 公司的核心投资团队成员。他们是专注于发掘和投资下一代 AI 及企业服务公司的 专家。 AI 公司的行为方式与传统的 SaaS 公司具有差异 人工智能已成为几乎所有企业的战略优先事项: OpenAI 声称,现在全球有 10% 的系统在使用他们的产品,并且许多世界 500 强公司都已采纳了由 CEO 主导的、旨在整合 AI 技术的指令。 创业者们正在充分利用这一巨大的需求,但 AI 公司的行为方式与传统的 SaaS ( ZP 注:软件即服务)企业有所不同, 许多在 Sa ...
华为回应盘古大模型抄袭;DeepSeek 在海外招聘;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明年参加大选|AI 周报
AI前线· 2025-07-06 12:03
华为盘古模型争议 - 华为开源盘古7B稠密和72B混合专家模型后被质疑抄袭阿里云通义千问Qwen-2.5 14B模型,论文指出两者注意力参数分布相关性高达0.927 [1] -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声明盘古Pro MoE为自研基础大模型,仅参考业界开源代码实现部分组件 [2] - 诺亚方舟实验室为华为AI核心研究机构,2021年发布盘古系列预训练模型,2024年6月推出5.0版本含十亿级Pangu E至万亿级Pangu S系列 [5] AI行业人才动态 - DeepSeek在LinkedIn密集发布10个招聘岗位,含3个AGI相关职位,工作地点为北京和杭州 [6][7] - 字节多维表格AI产品负责人王翛离职创业AI硬件,其95后背景及南大/斯坦福学历受资本青睐,曾创立无代码平台明雀获数百万美元融资 [8] - 前月之暗面产品负责人明超平AI编程项目"新言意码"估值达数亿美金,红杉中国投资,较上轮翻两倍 [9] 科技巨头战略调整 - 微软年内二次裁员约9000人(占员工4%),拟将GitHub Copilot使用量纳入绩效考核以应对推广缓慢问题 [11][12] - 苹果考虑弃用自研AI模型,转向Anthropic或OpenAI技术支持Siri,或标志其生成式AI战略重大转变 [13] - AMD CEO苏姿丰获132万美元年薪+3300万美元股票奖励,任期内公司市值从20亿增至2250亿美元 [17] 硬件与供应链进展 - 美国取消对华EDA出口限制,西门子、新思科技、楷登电子恢复供货 [16] - 字节两年半量产超千台物流机器人,团队扩至150人,远期目标为具身智能 [18][19] - 罗马仕被曝全面停工停产且拖欠工资,公司回应称"未倒闭"并聚焦产业链自检 [14][15] 大模型技术突破 - MiniMax开源混合架构模型M1登全球第二,支持100万token上下文处理能力,研发成本仅53.5万美元 [24][25] - 智谱AI获浦东创投10亿战略投资,开源视觉语言模型GLM-4.1V-Thinking [27] - 百度开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含47B MoE等10款模型,完全开放预训练权重 [28] 新兴AI产品发布 - Cursor推出网页应用支持浏览器管理AI编码智能体网络,Pro套餐定价200美元/月 [26] - LiblibAI发布中文版"星流Agent",支持多模态生成设计物料并接入十余个大模型 [29][30] - 国脉科技推出居家养老AI智能体,采用自研轻量级协议实现智能体间直接对话 [31] 行业热点事件 - 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并计划明年参选 [10] - xAI提前泄露Grok 4模型,基准测试HLE得分45%,融资100亿美元 [22][23] - 微信AI搜索被指泄露隐私,腾讯回应称仅整合公开信息 [20]
OpenAI对微软的“独立战争”
虎嗅APP· 2025-07-05 11:09
以下文章来源于镜相工作室 ,作者镜相作者 镜相工作室 . 商业世界的风向与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镜相工作室 ,作者:彭杰克,编辑:卢枕,原文标题:《OpenAI的"独立战 争"》,头图来自:视觉中国(2023年,阿尔特曼和纳德拉共同在OpenAI首次开发大会上) 过去大半年,全球AI圈最受关注的事莫过于OpenAI和微软之间的谈判。这对结盟六年、涉及上百亿 美元投资的合作伙伴,在核心利益冲突到来时,也面临分道扬镳的境地。 谈判始于去年秋季,在今年夏季逐渐变得焦灼。为解锁新一轮融资直至IPO,今年5月初,OpenAI宣 布将非营利组织控制下的营利性公司,重组为一家特拉华州的公益公司 (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以下简称为PBC) 。新的PBC仍然由非营利性组织控制,但取消了原来遵循的利润上 限结构,开始转向每位投资者有权持股的正常资本结构。 但这样巨大的转变需要获得OpenAI最大外部股东微软的同意——2019年至今,微软已经为OpenAI花 了超130亿美元,作为交易,微软有权在2030年之前使用OpenAI的技术成果并获取20%的收入分 成,以及最高为第一轮投资额的100倍的 ...
OpenAI的“独立战争”
虎嗅· 2025-07-04 18:57
OpenAI与微软谈判的核心分歧 - 谈判围绕"充分AGI声明"条款展开 该条款触发后微软对OpenAI技术的独家使用权将终止 允许OpenAI与其他云厂商合作 [5][16] - 关键争议在于AGI定义权 OpenAI董事会可自主判断是否达到"为投资人创造最大利润"的能力 但需微软同意评估方法 [16][17] - 最新进展显示双方可能以"人工超级智能(ASI)"替代AGI作为分割标准 延缓对微软利益的冲击 [18] 双方合作历史与现状 - 2019年微软首次投资10亿美元成为OpenAI独家云合作伙伴 2023年累计投资达130亿美元 换取2030年前技术使用权及20%收入分成 [6][8] - 2023年OpenAI高层动荡暴露治理缺陷 微软CEO纳德拉公开表示即使OpenAI消失仍将保留所有知识产权 [9][10] - 2024年OpenAI加速"去微软化" 与甲骨文/谷歌达成云合作 推进5000亿美元Stargate数据中心项目 微软未参与 [10][23][24] 重组与IPO关键条款博弈 - OpenAI计划转型为公益公司(PBC) 需微软同意新股权结构 原利润上限机制取消 软银等投资者威胁撤回300亿美元投资中的100亿 [1][2] - 微软坚持保留利润分成权 原协议下2030年前或获350亿美元收入分成及1200亿美元利润分成 拒绝OpenAI"股权换利润"的33%股权提议 [13] - OpenAI要求终止Azure独家托管权 允许模型部署在谷歌/亚马逊云平台 微软试图保留优先销售权并寻求补偿 [13][14] 战略布局与反制措施 - OpenAI开发自研AI芯片 计划2025年投入使用 同时构建不依赖微软的技术生态 [23] - 微软考虑利用谈判僵局施压 因OpenAI需在年底前完成重组以避免200亿美元融资失效 [22] - OpenAI准备"核选项" 拟向监管部门投诉微软垄断云资源 已与谷歌敲定更大规模云合作协议 [22][23]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谈判实质是技术主权争夺 OpenAI寻求商业化独立 微软要确保核心技术控制权 [11][12] - OpenAI未来四年计划投入460亿美元 若融资中断将影响研发 微软AI产品线高度依赖OpenAI模型 [25] - 无论结果如何 双方关系已不可逆转 标志着AI产业资本与技术合作模式的转折 [26]
不死的程序员
AI科技大本营· 2025-07-04 17:00
文章核心观点 - 计算机技术演进史上,"程序员即将被机器取代"的预言反复出现,但程序员职业始终未被取代,反而不断进化[1][2] - 历史上共出现八次主要的"程序员替代论"浪潮,每次技术革新都重塑而非消灭程序员角色[2][57] - 程序员"不死"的核心逻辑在于:技术抽象降低创新成本,催生更复杂的系统性需求,需求增速超过生产力提升[57][58] 自动化的黎明(1950年代) - 早期程序员是数学家和逻辑学家,需手动填写八进制码并穿孔成卡片,工作极其繁琐且容错率低[3][4] - 格蕾丝·霍珀开发首个编译器A-0系统,实现英语指令到二进制码的自动翻译,初衷是降低技术门槛[6] - FORTRAN语言让科学家直接用数学公式编程,编译器技术引发第一轮"程序员替代论"[8] - 实际结果:催生全新软件程序员职业,编程效率提升(核反应堆程序从数周缩短至几小时),行业规模爆炸式增长[10][11] 意大利面条仍然是意大利面条(1960-70年代) - COBOL语言设计目标让非专业管理人员编写程序,语法刻意模仿英语散文[12] - 现实证明语言可读性无法消除逻辑复杂性,COBOL催生高度专业化的第一代"码农"[12][13] - 程序员认知负担从"机器复杂性"转向"领域和应用复杂性",需处理遗留系统"屎山"代码[16][17] 声明式编程革命(1970-80年代) - 第四代语言(4GL)承诺"只需声明结果而非过程",SQL等工具让非程序员生成报表[18][20] - 实际局限:4GL是领域特定语言,核心系统仍需专业开发者用过程式语言构建[21] - 形成双轨体系:业务分析师使用高层工具,专业开发者维护底层基础设施[22][23] 可视化编程与软件工厂(1980-90年代) - CASE工具试图通过绘制模型图自动生成代码,IBM等巨头投入巨资推广"软件工厂"概念[24][25] - 失败原因:模型定义难度高于直接编码,生成代码效率低下且无法覆盖复杂逻辑[26][27] - 行业认识到软件开发瓶颈是认知性而非语法性[28] 快速应用开发(1990年代) - Visual Basic采用拖拽控件方式,全球开发者达350万(C++开发者10倍),赋能"超级用户"[31][32] - 行业分层:应用开发者用RAD工具快速响应需求,系统开发者用C++构建底层组件[36][37] - 催生第三方组件市场,形成"为程序员服务的程序员"新生态[38][39] 全球化与外包浪潮(2000年代) - 经济驱动替代论:离岸外包将编码视为可商品化劳动,发达国家保留架构设计[40][41][43] - 现实问题:时区文化差异导致沟通成本激增,凸显软件开发中沟通协调的核心价值[44] - 行业重新评估程序员价值,软技能成为不可外包的硬实力[45] 低代码/无代码运动(2010年代) - 低代码平台赋能"公民开发者",Gartner预测其数量将超专业开发者4倍[46][47] - 实际作用:治理"影子IT",IT部门通过分层控制实现业务用户自助开发与系统安全的平衡[48][49] AI时代的新挑战(当前) - 大语言模型三秒生成代码的能力引发第八轮替代恐慌,但存在上下文理解不足、创造性缺失等边界[50][54] - 核心问题:AI无法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担责,人类工程师仍需最终审查与系统设计[55][56] - 未来趋势:机械编码员价值稀释,具备业务理解与系统设计能力的工程师更稀缺[59]
腾讯研究院AI每周关键词Top50
腾讯研究院· 2025-07-04 16:20
芯片 - 美国商务部解禁EDA工具 [2] 模型 - xAI发布Grok 4模型 [2] - DeepSeek推出DeepSeek-R2模型 [2] - 智谱发布GLM-4.1V-Thinking模型 [2] - Sakana AI开发AB-MCTS算法 [2] - 华为推出Omni-Infer模型 [2] - LeCun团队发布PEVA世界模型 [2] - 华为开源盘古模型 [2] - 百度发布文心大模型4.5 [2] - 谷歌推出Gemma 3n模型 [2] - 腾讯发布Hunyuan-A13B模型 [2] - 阿里推出Qwen VLo模型 [2] 应用 - 谷歌和英伟达合作开发AI游戏引擎 [2] - 智源研究院推出OmniGen2 [2] - 谷歌发布Gemini for Education教育应用 [2] - 星流Agent推出国内版Lovart [2] - 腾讯元宝实现多模态回答功能 [2] - 谢赛宁团队开发Blender Fusion [2] - HeyGen实现产品植入功能 [2] - 百度推出MAI-DxO应用 [3] - 微软发布GitHub Copilot Chat [3] - 腾讯元宝升级文档总结功能 [3] - 上交大开发ML-Master [3] - 阿里推出ThinkSound应用 [3] - 腾讯Light创造营开发AI无障碍应用 [3] - OpenAI推出AI定制服务 [3] - 谷歌恢复免费API服务 [3] - 知乎升级直答功能 [3] - EVE推出3D AI伴侣 [3] - Black Forest发布FLUX.1-Kontext [3] - 特斯拉实现自驾交付 [3] - 可灵AI推出Kling-Foley [3] - 谷歌发布DopplAI [3] 科技 - Chai Discovery发现Chai-2抗体 [3] - 苹果规划Vision头显 [3] - Neuralink公布四年路线图 [3] 观点 - 世界经济论坛讨论AI对就业影响 [3] - 《纽约客》分析AI对写作影响 [3] - 亚马逊阐述AI战略路径 [3] - 彼得·蒂尔提出技术停滞论 [3] - 谷歌探讨长上下文价值 [3] - Iconiq Capital分析AI落地模式 [3] - Anthropic进行AI经济试验 [3] 资本 - 摩尔线程等公司筹备芯片IPO [3] 事件 - Anysphere挖角Claude团队 [4] - Cloudflare制定AI爬虫新规范 [4] - Meta成立超级智能实验室 [4] - Meta挖角OpenAI人才 [4]
AI大神吴恩达:“别学编程”?这是AI时代最糟糕的职业建议之一
36氪· 2025-07-03 18:42
他们反驳"AI将取代程序员"的观点,认为未来软件开发更需技能升级与持续学习,鼓励开发者积极动手实践。在这场对话中,共同探讨 和认可的核心观点如下: 以下是吴恩达、苏姿丰最新观点精华: 01 应用层决定AI能否真正"可及" 7月3日消息,在近期AMD Advancing AI 2025 大会上,吴恩达与苏姿丰就 AI 的普及、开放生态和硬件基础设施展开交流。两人强调,多 层技术栈、快速原型和AI助编工具能大幅提升开发效率。 问:今天非常激动能和两位塑造AI未来的科技领袖进行交流。首先是斯坦福大学教授吴恩达,过去十多年里,他一直致力于普及AI教 育。其次是AMD CEO苏姿丰,她致力于推动AI硬件普及,使更多的开发者能参与到AI计算中,推动了AI计算的发展。我们今天要探讨 的核心话题是两位使命中都涉及的重要领域——AI的可及性。推动AI普及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最终如何有效且安全地加速AI进步? 吴恩达:我想分享一下我对AI普及的看法。我认为AI是一个"技术栈",其中包括底层的半导体,比如AMD和英伟达的硬件,再到大型云 服务商的支持,也就是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最上层则是AI基础模型公司,如OpenAI、Gemi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