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BC 2.0组件

搜索文档
装备制造行业周报(8月第1周):高效率光伏电池景气度上升-20250804
世纪证券· 2025-08-04 09:2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但建议关注工程机械板块龙头企业及高效率光伏电池技术方向 [3] 核心观点 工程机械 - 2025年7月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指数(CMI)为100 73,同比增长5 54%,环比下降4 20%,同比增速较6月提高0 46pct,环比降幅收窄7 79pct,显示市场同比改善趋势 [3] - 上半年挖掘机销售增长较快但波动,预计下半年趋于平稳增长,基建支撑及更新周期推动行业上行,建议关注业绩确定性高的龙头企业 [3] 光伏 - 华电集团2025-2026年光伏组件集采规模达20GW,其中N型高效组件标段要求转换效率≥23 8%(规模2GW),爱旭股份ABC组件效率达24 6%,隆基绿能HPBC 2 0组件效率达24 8% [3] - BC电池技术因高效率、美观性及政策支持成为行业降本增效核心方向,长期增长潜力显著 [3] 汽车 - 2025年7月第4周乘用车日均零售6 7万辆,同比增长5%,环比下降30%,以旧换新政策及出口增长支撑车市快速发展,建议关注品牌与规模效应突出的整车厂商 [3] 市场行情回顾 行业表现 - 上周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及汽车行业指数涨跌幅分别为-0 76%、-2 62%、-2 36%,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9、24、21位,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1 75% [8][10] - 细分领域中风电设备(+1 86%)、专用设备(+0 66%)表现较好,电池(-4 69%)、汽车服务(-4 19%)表现较差 [10] 个股表现 - 机械设备涨幅前五:南方路机(+53 38%)、东杰智能(+49 05%)、英维克(+29 64%) [14] - 电力设备涨幅前五:德福科技(+29 15%)、禾望电气(+28 15%) [14] - 汽车跌幅前五:厦门信达(-17 30%)、雷迪克(-11 33%) [14] 行业动态 技术突破 - 逐际动力发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LimX Oli,售价15 8万元起,具备31个机身自由度,计划8月8日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 [15][16] - 宇树科技推出人形机器人R1,重量仅25kg,可完成倒立等高难度动作 [18] 资本动向 - 优必选完成3 15亿美元配售融资,超10亿港元用于供应链支付,创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大单笔融资纪录 [18] - 通宝能源投资14 2亿元建设右玉(10万千瓦)和繁峙(17 05万千瓦)风电项目 [18] 企业合作 - 领益智造与客户合作开发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及整机组装,规划建设专用产线 [17] - 杭氧股份合资设立氢能公司,投资焦炉煤气制氢装置(产能2825Nm³/h) [19] 财务数据 - 捷佳伟创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7-19 6亿元,同比增长38 65%-59 85% [19] - 浙江鼎力上半年营收43 36亿元(+12 35%),净利润10 51亿元(+27 49%) [20]
“反内卷”激活行业信心,光伏供需格局有哪些变化?
第一财经· 2025-07-23 20:47
光伏行业供需与政策动态 - 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07%,5月单月装机超90GW创历史新高,6月回落至14.36GW [1] - 多晶硅主力合约价格周内两度涨停,涨幅12%至53165元/吨,反映上游供需矛盾突出 [1] - 工信部等部委强调以市场化手段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光伏列为重点治理领域 [1] 企业业绩分化与经营策略 - 通威股份上半年预亏49亿至52亿元,晶澳科技预亏25亿至30亿元,协鑫集成转亏2.5亿至3.5亿元,主因产业链价格低迷及毛利率下滑 [2] - 隆基绿能同比减亏24.43亿至28.43亿元,HPBC 2.0组件市场认可度提升 [3] - 爱旭股份Q2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0.2亿至1.3亿元,ABC组件海外高价值市场占比提升 [4] 产能出清与技术迭代 - 跨界企业加速退出,如聆达集团终止5GW电池片项目,主因价格下行致盈利能力承压 [4][5] - N型硅片渗透率超90%,P型退出主流,2025年硅片产能预计同比减少5.6%至1088GW [7] - 德勤指出新旧技术交替导致产能过剩,预计2-3年内行业调整完成 [7] 原材料价格与成本传导 - 多晶硅n型复投料周均价涨12.23%至4.68万元/吨,颗粒硅涨7.32%至4.4万元/吨 [6] - 价格上涨或加速低效产能出清,政策信号强化行业治理 [6] 国际市场与未来机遇 - 德勤预测中东、拉美、东南亚将成为"十五五"期间中国光伏出口重心 [8] - 企业需加强本地化创新、售后运维及品牌建设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8]
壹快评丨光伏亏损潮中价格异动,产能出清才是真考验
第一财经· 2025-07-22 15:06
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工信部强调以市场化思维和法治化理念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 - 光伏行业成为"新三样"中产能出清最迫切的领域 [2] - 政策频繁提及"反内卷"导致市场博弈减产逻辑升级 光伏产业链现货价格周内跳涨超10% 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涨幅达22%报1 5元/片 [2] 资本市场表现 - 多晶硅主力合约2508自6月25日累计上涨42% 区间最大涨幅50% [3] - 当前市场交易逻辑基于政策预期增强 但光伏终端需求恢复偏弱 价格持续上行动能待验证 [3] - 硅业分会指出多晶硅价格基本面支撑薄弱 短期内将维持观望中小幅震荡上行态势 [3] 企业业绩与经营调整 - 光伏主产业链制造商上半年集体亏损 仅少数企业预增 [4] - 隆基绿能二季度环比减亏约1亿元至13 7亿元 钧达股份 爱旭股份 晶澳科技等企业通过策略调整实现大幅减亏或扭亏 [4][5] - 企业通过降低单位成本 销售费用及推出HPBC 2 0组件新产品实现业绩改善 [5] 产能出清关键指标 - 硅料库存去化是核心矛盾 当前涨价或倒逼硅片企业停产 改善供需关系 [5] - 行业开工率需长期低于60%才能证明减产自律性 [6] - 低效产能永久关闭拆除是产能出清最有力信号 需政策与企业共同推动 [7] 行业周期与未来展望 - 光伏主产业链已连续亏损21个月 企业现金储备难以支撑持续亏损 [8] - 最快三季度最慢四季度需看到减产升级效果 否则落后产能可能死灰复燃 [9] - 行业洗牌将促使资源向具备技术 成本 规模优势的头部企业集中 [9]
壹快评丨光伏亏损潮中价格异动,产能出清才是真考验
第一财经· 2025-07-22 13:16
光伏行业产能出清与市场动态 政策与市场博弈 - 光伏行业成为"新三样"中产能出清最迫切的领域 工信部强调以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1] - 政策推动"反内卷"背景下 光伏产业链现货价格跳涨 硅料硅片周涨幅超10% N型G10L单晶硅片单周涨22%至1 5元/片 [1] - 资本市场反应强烈 多晶硅主力合约2508自6月25日累计上涨42% 区间最大涨幅达50% [1] 价格与基本面背离 - 光伏主产业链制造商上半年集体亏损 仅少数企业预增 隆基绿能预计上半年亏损24亿-28亿元 但二季度通过成本控制实现环比减亏1亿元 [2] - 部分企业如钧达股份 爱旭股份 晶澳科技通过经营策略调整实现二季度大幅减亏或扭亏 HPBC 2 0组件产品推动隆基签单量快速增长 [2] - 当前价格上涨缺乏基本面支撑 硅业分会指出多晶硅供需未实质性改善 预计短期维持小幅震荡上行 [1] 产能出清关键指标 - 硅料库存去化是核心矛盾点 当前库存高企 价格涨势或倒逼硅片企业停产 从而改善供需关系 [2] - 企业开工率需长期低于60%方能证明减产自律性 观测龙头开工率为重要窗口 [3] - 低效产能永久退出是决定性信号 需通过物理关闭落后产线实现 需政策与企业共同推动 [3] 行业周期与挑战 - 光伏主产业链已连续亏损7个季度(21个月) 企业现金储备难以持续支撑 [3] - 产能出清时间窗口紧迫 最慢四季度需见效 若三季度价格调整让落后产能复苏将延缓行业复苏 [4] - 行业洗牌后资源将向技术 成本 规模优势的头部集中 摆脱价格战恶性循环 [4]
“反内卷”暂未将光伏企业拖出亏损泥潭,但部分企业二季度已减亏或盈利
第一财经· 2025-07-16 11:30
行业整体表现 - 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仍陷亏损泥潭 部分企业在二季度出现减亏或盈利 [1]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与内卷竞争 主管部门多次会议研究引导提升产品品质和淘汰落后产能 [3] - 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 主要产品价格跌破成本线 导致企业增量不增收 [3] 企业亏损情况 - 通威股份预计上半年净亏损49-52亿元 同比扩大 [3] - TCL中环预计上半年净亏损40-45亿元 同比扩大 [3] - 晶澳科技预计上半年净亏损25-30亿元 同比扩大 [3] - 隆基绿能预计上半年净亏损24-28亿元 [5] 二季度业绩分化 - TCL中环二季度亏损20.94-25.94亿元 较一季度扩大 [5] - 通威股份二季度亏损23.07-26.07亿元 与一季度基本持平 [5] - 晶澳科技二季度净亏损8.62-13.62亿元 较一季度16.38亿元减亏 [5] - 隆基绿能二季度净亏损9.64-13.64亿元 较一季度14.36亿元减亏 [5] - 爱旭股份二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归母净利润0.2-1.3亿元 [5] 业绩变动原因 - 通威股份表示行业供需失衡未改善 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4] - TCL中环指出5-6月需求降温 叠加产能供需失衡和库存压力 [4] - 晶澳科技认为产能集中释放导致阶段性供需失衡 叠加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影响 [4] - 隆基绿能通过加强内部运营管理 降低成本和费用 实现减亏 [5] - 爱旭股份因海外市场占比提升 ABC组件产销两旺 毛利率向好 [6] 行业展望 - 晶澳科技预计行业将在第三或第四季度出现好转 [7] - 通威股份表示产业各方正共同推动行业长期高质量发展 [7]
半年盘点| “反内卷”暂未将光伏企业拖出亏损泥潭,但部分企业二季度已减亏或盈利
第一财经· 2025-07-15 22:39
行业整体表现 - 光伏行业上半年普遍亏损,供需失衡和价格下跌是主因 [1][2] - 部分头部企业亏损幅度同比扩大,如通威股份预计上半年净亏损49亿至5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1.29亿元),TCL中环预计亏损40亿至4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0.64亿元)[2] - 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格跌破成本线,即便销量增长仍无法扭转亏损 [2][3] 企业季度表现分化 - 二季度出现分化:TCL中环亏损扩大至20.94亿至25.94亿元,通威股份亏损23.07亿至26.07亿元(与一季度持平)[4] - 隆基绿能和晶澳科技实现减亏,晶澳科技二季度亏损8.62亿至13.62亿元(一季度亏损16.38亿元),隆基绿能上半年亏损24亿至28亿元(一季度亏损14.36亿元)[4] - 爱旭股份二季度扭亏为盈,预计净利润0.2亿至1.3亿元(一季度亏损3亿元)[5] 减亏与盈利驱动因素 - 隆基绿能通过成本管控和HPBC 2.0组件新品放量实现减亏 [5] - 爱旭股份因海外市场占比提升(尤其欧澳日)及ABC组件热销,毛利率改善 [6] - 晶澳科技提及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加剧对组件价格和盈利的负面影响 [3] 行业未来展望 - 主管部门通过政策引导落后产能退出,企业自发减产加速供需再平衡 [6] - 晶澳科技预测行业或在第三、四季度好转 [6] - 通威股份认为产业各方正推动长期解决方案 [6]
光伏企业上半年业绩分化,海外市场与BC技术成二季度扭亏“法宝”
第一财经· 2025-07-15 20:39
光伏行业上半年业绩分化 - 38家光伏上市公司中17家续亏、6家首亏,亏损公司数量占比六成,仅5家实现预增 [1] - 主产业链10家发布业绩预告的企业均录得续亏,硅料、硅片、组件、电池环节全面承压 [2] - 隆基绿能二季度最多亏损13.7亿元,环比减亏约1亿元,HPBC 2.0组件出货增长助力改善 [3] - 爱旭股份单季度扭亏为盈,ABC组件海外销售占比提升,成本费用下降是关键 [3] - TCL中环二季度亏损21-26亿元,同比环比均加剧,创上市以来最差半年度业绩 [4] 细分领域表现差异 - 硅料环节通威股份上半年预亏49-52亿元,但环比未明显恶化 [2] - 钧达股份海外销售占比从23.85%提升至51.9%,单季度减亏显著 [3] - 晶澳科技上半年预亏不超过30亿元,较一季度16.38亿元亏损有所收窄 [4] - 辅材环节光伏玻璃企业福莱特净利润同比降81.32%-84.66%,南玻A降幅超88.15% [5] - 亚玛顿上半年首亏1500-2000万元,主因产品价格下跌及存货减值 [5] 行业动态与下半年展望 - 二季度产业链价格触底初现复苏信号,多晶硅期货与现货价格持续回暖 [6] - 政策引导下硅料价格6月底大幅上涨,但实际成交仍依赖下游接受度 [6] - 下半年国内装机需求预计平稳,海外新兴市场增长仅带来结构性改善 [7] - 三季度被视作减产关键节点,若推进顺利将导致全年业绩进一步分化 [7] 企业战略调整成效 - 隆基绿能通过HPBC 2.0新技术产品实现签单量快速增长 [3] - 爱旭股份深耕欧澳日高价值市场,海外销售占比显著提升 [3] - 钧达股份计划建设海外产能融入本土产业链,瞄准高附加值市场 [3]
光伏企业的中期业绩预告,透露出怎样的趋势和规律?
钛媒体APP· 2025-07-15 08:29
光伏行业2025年中期业绩分析 行业整体表现 - 光伏主材企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持续恶化,24家发布预告的企业中有14家主材企业,其中13家亏损,仅横店东磁因磁材产业和美国市场实现盈利 [6] - 行业亏损同比环比均未改善,通威股份2025年上半年预亏49-52亿元,较2024年同期36.4亿元亏损扩大,但较2025年一季度30.4亿元亏损略有收窄 [7] - 硅片环节TCL中环预亏40-45亿元,双良节能预亏5-6.5亿元,京运通预亏1.65-2.25亿元,亏损同比环比均扩大 [8] 重点企业表现 - 一体化企业晶澳科技预亏25-30亿元,较2024年同期12.1亿元亏损扩大一倍,二季度环比一季度无改善 [9] - 隆基绿能预亏24-28亿元,较2024年同期52.6亿元大幅减亏,但二季度环比一季度持平,HPBC 2.0组件市场认可度提升 [9] - 爱旭股份成为唯一亮点,二季度单季扭亏为盈,ABC组件海外销售占比提升带动毛利率改善,上半年预亏1.7-2.8亿元较去年同期17.4亿元大幅减亏 [9][10] - 阿特斯未发布预告但其母公司加拿大太阳能二季度营收、毛利率、出货量环比增长,传闻已放弃国内组件市场 [11] 行业问题与建议 - 行业负债杠杆过高,头部企业巨额负债导致产能调整困难,反内卷政策需加速落地 [11] - 华晟新能源建议淘汰50%多晶硅产能,全面停止所有技术路线产能扩张,建立统一产品能耗及碳排放标准 [12][13] - 需防范低质低价竞争重蹈中国摩托车东南亚市场覆辙,严守光伏产品质量底线 [13] 光伏产业链环节分析 硅料环节 - 通威股份亏损同比扩大但环比收窄,饲料业务提供业绩支撑,硅料企业协鑫科技、新特能源、大全能源未披露预告 [7][8] 硅片环节 - TCL中环亏损同比环比均扩大,但经营性现金流保持为正,大股东TCL科技业绩良好 [8] - 弘元绿能上半年预亏2.9-3.5亿元,较2024年同期11.6亿元大幅收窄,但较2025年一季度亏损扩大,处置硅料资产助力减亏 [9] 电池组件环节 - 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未发布预告但反转可能性低,阿特斯海外策略见效 [11] - 爱旭股份ABC组件在欧洲、澳洲、日本等高价值市场取得突破,商业模式获认可 [9][10] 政策与市场影响 - 531抢装潮未能扭转行业颓势,下半年若反内卷政策未有效落实可能引发集中暴雷 [11][12] - 行业自律措施如限产限价未达预期效果,主材价格竞争持续恶化 [11]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15 03:35
业绩预告概况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4 00亿元到28 00亿元 同比减亏24 43亿元到28 43亿元 [2][4] - 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32 00亿元到36 00亿元 同比减亏16 77亿元到20 77亿元 [2][5] - 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52 43亿元 扣非净亏损为52 77亿元 [7] 业绩变动原因 - 光伏行业主要产品市场价格跌破成本线 导致经营亏损 增量不增收 [8] - 公司通过优化运营管理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及资产减值损失快速下降 实现同比大幅减亏 [8] - HPBC 2 0组件产品凭借高转换效率 高颜值 高安全性等优势 签单量及出货量快速增长 [8] 其他说明 - 本次业绩预告数据为初步核算结果 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6] - 具体财务数据以公司正式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为准 [2][10]
隆基绿能联合BC生态圈穿越周期 专家称“未来3—5年市场空间或增10倍以上”
中国经营报· 2025-06-20 18:54
隆基绿能BC技术进展 - 公司自2023年9月全面投资BC技术后持续升级迭代,2025年SNEC展会发布HIBC技术及组件产品,组件功率达700W+,效率进入25%+时代 [2] - HIBC技术融合HJT和BC技术特点,目前已在欧洲上市,公司具备吉瓦级量产条件 [2] - HPBC 2.0组件全球签约量超30GW [2] - 公司用不到3年时间实现组件效率大幅提升,证明BC技术具有高拓展性 [2] BC技术行业前景 - BC技术被专家认为是晶硅电池终极技术,拥有最高效率、可靠性和美观等优点 [3] - 专家预测未来3-5年BC技术有10倍以上增长空间 [3] - 行业认为BC技术可能最早走出内卷困境,未来机会很多 [3] - 专家预计未来5-10年将是BC技术独霸天下的局面 [4] 钙钛矿叠层技术 - BC与钙钛矿叠层电池成为业界关注方向 [3] - 钙钛矿叠层技术若成熟将具备较大竞争优势 [4] - 钙钛矿电池需解决稳定性问题,预计5-10年才能实现10GW以上量产 [5] 行业生态建设 - 公司2023年启动BC生态圈建设,已与191家合作伙伴技术对接,达成55项合作,实现先期收益19.5亿元 [5] - 行业反思发展模式,希望建立"研发投入-技术溢价-利润反哺"的可持续发展闭环 [5] - 专家认为构建有序生态圈能保护技术发展,让产业链获得合理利润 [6] 行业技术格局 - TOPCon仍是当前主流技术,但技术红利迅速消失 [6] - 行业需要保护创新成果,保障技术红利才能健康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