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1001

搜索文档
一个医药IPO大涨100%
投资界· 2025-07-25 15:32
公司概况 - 南京维立志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7月25日登陆港交所,发行价35港元/股,首日涨幅达127%,市值136亿港元 [3] - 公司由康小强和赖寿鹏联合创立,二人均曾担任礼来等跨国药企首席科学家,2012年回国创业 [3][6] - 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专注肿瘤/自身免疫疾病治疗,拥有12项在研管线,其中6款进入临床阶段 [6] - 核心产品LBL-024为全球首个进入注册临床试验的4-1BB靶向药物 [6] 财务表现 - 2023年收入886.5万元,主要来自与百济神州合作的LBL-007授权(首付款+里程碑款合计7.72亿美元,已终止) [7][8] - 2023-2025Q1净亏损分别为3.62亿元/3.01亿元/7536.7万元,研发开支达2.31亿元/1.86亿元/5775.1万元 [7][8] - 2023年与Aditum Bio达成LBL-051授权合作,总交易价值超6.14亿美元 [8] 融资历程 - 累计完成8轮融资,早期天使轮估值1000万元(2015年),B+轮后估值达8.05亿元(2020年) [11] - 2021年C轮融资6.07亿元,引入正心谷/深创投等十余家机构 [12] - IPO基石投资者包括腾讯/高毅资产/奥博资本等,合计认购5.42亿港元 [13] 行业动态 - 港股生物医药IPO活跃:2024上半年恒瑞医药等9家企业上市,映恩生物首日涨116.7% [17]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禾元生物/北芯生命接连过会,前者核心产品HY1001有望成国内首个重组人白蛋白药品 [16]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第十一批国采启动,预期向好-20250721
东海证券· 2025-07-21 19: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医药生物板块表现强势涨幅居前显著跑赢大盘指数,第十一批国家集采正式启动聚焦临床成熟老药,放宽谈判协议期内暂不集采有望保护医药产业创新积极性,集采政策持续优化有助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创新药依然是下半年核心投资主线,同时建议关注CXO、器械设备、中药、连锁药店、医疗服务等细分板块投资机会 [5][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上周(7月14日 - 7月18日)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上涨4.00%,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2位,跑赢沪深300指数2.91个百分点,子板块涨幅前三为化学制药(申万)、生物制品(申万)、医疗服务(申万),涨幅分别为6.86%、3.68%、3.14% [3][11] - 年初至今,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上涨16.59%,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3位,跑赢沪深300指数13.45个百分点,子板块涨幅前三是化学制药(申万)、生物制品(申万)、医疗服务(申万),涨幅分别为35.92%、24.00%、11.46% [3][13] - 截至2025年7月18日,医药生物板块PE估值为30.02倍,处于历史中位水平,相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为137%,医药生物子板块中,生物制品(申万)、化学制药(申万)、医疗器械(申万)、医疗服务(申万)、中药Ⅱ(申万)、医药商业(申万)的PE估值分别为37.34倍、34.64倍、31.51倍、31.09倍、23.70倍、17.49倍 [17] - 上周上涨个股为397只(占比82.88%),下跌个股70只(占比14.61%),涨幅前五个股分别为博瑞医药(42.35%)、力生制药(41.68%)、南新制药(34.95%)、奥赛康(32.77%)、一品红(32.13%);跌幅前五个股分别为*ST苏吴(-22.31%)、ST未名(-16.82%)、浩欧博(-16.76%)、启迪药业(-12.66%)、永安药业(-12.37%) [3][23] 行业要闻 - 7月15日第十一批集采正式启动,初步确定55个品种纳入本次集采报量范围,涉及治疗领域主要包括抗感染、抗肿瘤、抗过敏哮喘、糖尿病用药、心血管用药、神经系统药物等,新增2条品种遴选规则,一是2024年采购金额小于1亿元的品种不纳入集采,涉及24个品种,另一条是协议期内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新进入医保目录首年的竞价药品不纳入集采,涉及3个品种的部分品规,国家医保局提出“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四大原则 [4][25] - 7月18日,禾元生物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HY1001)国内获批上市,用于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30g/L)的治疗,该产品利用水稻胚乳细胞表达,解决了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纯度、规模化和成本问题,从源头上杜绝病毒传播风险 [4][26] 投资建议 - 创新药是下半年核心投资主线,同时建议关注CXO、器械设备、中药、连锁药店、医疗服务等细分板块投资机会 [5][26] - 个股推荐组合:贝达药业、特宝生物、老百姓、华厦眼科、千红制药、百普赛斯;个股关注组合:科伦药业、荣昌生物、丽珠集团、羚锐制药、开立医疗、康泰生物 [5][27]
第十一批国采目录发布,关注集采政策推进节奏
平安证券· 2025-07-21 10: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生物医药行业强于大市(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第十一批国采拟纳入55个品种,较第十批减少7个,过往国采批次平均价格降幅在48%-59%,推进节奏较快[4] - 从治疗领域看,55个品种主要集中在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等领域;从竞争情况看,符合申报资格企业数达10家及以上的有37个;倍特药业、科伦药业、复星医药过评品种数量较为靠前[10] - 第十一批国采规则在产品纳入标准、报量方式、报量范围、价差控制规则方面有变化[16][19] - 建议关注管线布局丰富的创新药公司、创新药单品潜力大的企业、前沿技术平台布局领先的企业,以及CXO、上游、器械相关优质企业[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过往国采批次复盘 - 过往国采批次(不包含第十批、第十一批)平均价格降幅在48%-59%区间[4] - 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发布到中选结果公布,时间间隔约在1-2个月,中选结果公布后约在3-4个月落地执行[4] 第十一批国采品种情况 - 2024年在医疗机构销售规模合计超490亿元[10] - 主要集中在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等治疗领域,涉及品种数分别达10个、9个、7个、6个、6个、6个[10] - 符合申报资格企业数达10家及以上的有37个,倍特药业、科伦药业、复星医药过评品种数量较为靠前[10] 第十一批国采规则变化 - 产品是否纳入集采标准明确部分产品未纳入原因,协议期内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新进入医保目录首年的竞价药品不纳入集采[19] - 医疗机构报量方式由按药品通用名改为按具体药品品牌报量[19] - 公立医院提供非基本医保服务时使用的药品耗材,不纳入集采报量和使用监测范围[19] - 对价差的计算“锚点”作出优化,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作为参照[19] 第十一批国采品种销售规模及竞争格局 - 展示了55个品种的过评家数、原研、2024年销售额、市占率最大企业及市占率等信息[24][26][27] 投资策略 - 创新药崛起具备持续性,建议关注管线布局丰富、单品潜力大、前沿技术平台布局领先的企业[30] - 建议关注CXO、上游、器械相关优质企业[30] 行业要闻荟萃 - 宝济药业注射用KJ103拟纳入突破性治疗[32][37] - 征祥医药/济川药业1类流感新药获批上市[32][38] - 禾元生物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获批上市[32][40]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新适应症国内获批上市[32][41] 行情回顾 - 上周医药板块上涨4.00%,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09%,在28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2位[33][43] - 上周港股医药板块上涨12.00%,同期恒生综指上涨3.31%,在11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1位[33][55] 涨跌幅数据 - 化学原料药涨幅最大,涨幅为7.01%,医药商业涨幅最小,涨幅为0.54%[48] - 截止2025年7月18日,医药板块估值为30.09倍,对于全部A股(剔除金融)的估值溢价率为35.50%[48] 上周医药行业涨跌幅靠前个股 - 涨幅TOP3:博瑞医药(+42.35%)、力生制药(+41.68%)、南新制药(+34.95%)[52] - 跌幅TOP3:江苏吴中(-22.31%)、未名医药(-16.82%)、浩欧博(-16.76%)[52]
医药行业周报:本周医药上涨4.0%,第十一批国采启动报量,禾元重组人白蛋白获批上市-20250720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0 21: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创新药板块产品收入和对外授权过去三年较快增长,今年大额 BD 交易频出推动行情向整体板块扩散,医保目录调整将首度纳入商保创新药目录,建议关注未来有大品种放量及 BD 预期的创新药公司及产业链相关的 CXO 公司,如恒瑞医药、贝达医药等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市场表现 - 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 4.0%,同期上证指数上涨 0.7%,万得全 A(除金融石油石化)上涨 1.8%,在 31 个申万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 2 [2][3] - 各二级板块涨跌幅为生物制品(+3.7%)、医疗服务(+3.1%)、化学制药(+6.9%)、医疗器械(+2.4%)、医药商业(+0.5%)、中药(+1.5%) [5] - 各三级板块涨跌幅为原料药(+7.0%)、化学制剂(+6.8%)、中药(+1.5%)、血液制品(+1.1%)、疫苗(+1.4%)、其他生物制品(+5.8%)、医疗设备(+1.8%)、医疗耗材(+3.0%)、体外诊断(+2.6%)、医药流通(+1.9%)、线下药店(-2.7%)、医疗研发外包(+4.3%)、医院(+0.4%) [2][5] - 当前医药板块整体估值 31.7 倍(PE - 2025E),在 31 个申万一级行业(2021)中排名第 6 [2][5] 本周重点事件回顾 - 7 月 15 日第十一批国采启动报量,确定 55 个品种纳入集采报量范围,首次设 1 亿元年销售额准入门槛,24 个不足 1 亿元的品种被排除 [2][10] - 7 月 18 日禾元生物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HY1001)国内获批上市,用于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30g/L)的治疗 [2][10] - 7 月 18 日济川药业联合征祥医药研发的 1 类创新药玛硒洛沙韦片(济可舒)国内获批上市,适用于既往健康的成人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的治疗 [2][10] - 7 月 18 日北芯生命以第五套标准科创板获批 IPO,其 2020 年核心产品血流储备分数(FFR)测量系统成中国首个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国产金标准 FFR 领域产品 [2][11] - 7 月 18 日诺泰生物因财务造假被罚 4740 万元,公司及相关责任人面临超 6000 万元罚款,股票 7 月 21 日起停牌,7 月 22 日复牌后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 诺泰" [2][11] 本周港股及美股涨幅 TOP20 公司 - 港股涨幅排名靠前的有麦迪卫康(78%)、三叶草生物 - B(64%)、乐普生物 - B(62%)等 [13] - 美股涨幅排名靠前的有赛拉喜(252%)、INCANNEX HEALTHCARE(177%)、MEI PHARMA(120%)等 [13] 医药生物行业重点公司估值表 - 报告列出迈瑞医疗、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等多家公司 2025/7/18 的收盘价、总市值,以及 2024A、2025E、2026E、2027E 的 EPS 和对应 PE [14][15]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最新进展:禾元生物注册生效、北芯生命过会
IPO早知道· 2025-07-19 10:31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最新进展 -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在7月18日迎来两大最新进展 [2] 禾元生物 - 中国证监会同意禾元生物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 公司计划在科创板挂牌上市 拟募资24亿元 [3] - 禾元生物拥有全球领先的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 核心产品HY1001已完成国内III期临床研究 达到主要和次要临床研究终点 展现出良好安全性 [4] - 公司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商品名:奥福民 即HY1001)获批上市 用于治疗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30g/L) 成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品 [4] 北芯生命 - 北芯生命科创板IPO申请在7月18日通过上交所上市委审议 [5] - 公司致力于开发心血管疾病诊疗精准解决方案 核心产品包括血管内超声(IVUS)诊断系统(中国首个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自主创新60MHz高清高速国产IVUS产品)和血流储备分数(FFR)测量系统(金标准FFR领域内中国首个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国产产品) [6] - 作为国内首家拥有血管内功能学FFR及影像学IVUS产品组合的国产医疗器械公司 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改写了中国冠状动脉疾病临床精准诊断完全依赖进口产品的局面 [6] - 截至目前 公司累计向市场推出11个产品 在研产品共有6个 覆盖IVUS系统、FFR系统、血管通路产品、冲击波球囊治疗系统及电生理解决方案五大产品类别 [6]
硬科技IPO提速、优质并购审核加速,资本市场传递重磅信号
上海证券报· 2025-07-19 10:22
资本市场改革信号 -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方案获证监会注册通过,标志着中船集团旗下两大船舶总装核心上市平台整合取得重大进展,为首单完成上交所审核与证监会注册的上市公司吸收合并项目 [2] - 芯联集成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注册获批,为首单"亏收亏"重大资产重组案例,交易金额达58.97亿元,涉及收购芯联越州72.33%股权 [2] - 禾元生物成为科创板重启第五套标准后首单获得注册的公司,拟募资24亿元用于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及新药研发 [4][5] 行业整合与技术发展 - 芯联集成通过收购将全资控股芯联越州,实现一体化管理17万片/月(母公司10万片/月+标的7万片/月)的8英寸硅基产能,重点发展SiCMOSFET和高压模拟IC等高技术产品 [3] - 北芯生命科创板IPO过会,为第二家按第五套标准过会企业,其血管内功能学FFR及影像学IVUS产品组合填补国产医疗器械空白 [5] 企业IPO动态 - 宇树科技启动IPO辅导备案,实际控制人王兴兴合计控制公司34.7630%股权,辅导机构计划最早于2025年10月评估上市条件 [5][6] - 禾元生物核心产品HY1001为1类新药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有望替代血浆来源的人血清白蛋白 [4] 政策导向与市场影响 - 科创板并购重组包容性增强,"亏收亏"案例及第五套标准重启显示审核灵活性提升 [2][4] - 单日内集中释放多项重大进展,反映优质并购重组与硬科技IPO审核效率显著提速 [1][7]
里程碑!禾元生物“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获批上市
快讯· 2025-07-18 15:58
公司动态 - 禾元生物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HY1001)获NMPA批准上市 用于治疗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30g/L)[1] - 该产品此前于2024年8月被CDE纳入优先审评程序 [1] 行业进展 - 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作为创新生物药获批 显示生物制药领域技术突破 [1] - 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治疗市场新增重要治疗选择 [1]
血亏超4亿,募资缩水,护肤品败走!禾元生物“带伤”IPO
南方都市报· 2025-07-14 19:29
科创板上市进展 - 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成功过会 距上市仅一步之遥 [1] - 2024年7月4日正式提交注册申请 [1] 募资情况 - 本次拟发行近9000万股 拟募集资金约24亿元 [2] - 募资规模较2022年计划的35亿元大幅缩水 [4]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16.58亿元)、新药研发(超6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1亿元) [2][3] 主营业务与收入结构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2406.14万元 占比95.42% [6] - 其他业务(主要为美妆原料销售)收入115.47万元 占比4.58% [6] - 美妆业务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8.23万元、79.12万元、115.47万元 [5][6] 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连续亏损 净利润分别为-1.22亿元、-1.87亿元、-1.51亿元 [8][9] - 2024年一季度营收414.31万元(同比下滑37.88%) 净利润-4819.52万元(同比下滑超60%) [10]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700-1300万元 净利润-8700至-7300万元 [10] 研发与产品管线 - 核心产品HY1001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已完成III期临床 2024年9月NDA获受理 [11] - 该产品研发历时19年 有望打破人血清白蛋白治疗药物进口依赖 [11] - 目前公司尚无获批上市药品 收入主要来自药用辅料和科研试剂 [10] 诉讼风险 - 涉及与美国Ventria Bioscience的专利纠纷 包括337调查和法院诉讼 [12] - 2024年公司发起反诉 指控对方侵犯其多项美国专利 [12] - 诉讼涉及培养基领域专利 不影响HY1001药品研发和销售 [13] 历史业务尝试 - 曾布局护肤品牌"叁的三次方"和"MAGGIC DOCTOR" 均已注销 [7] - 医美企业华熙集团、朗姿股份曾通过投资基金持有公司0.82%股份 [7]
2万亿城市科产融合暗号:“精准育苗”+组织创新,炸出超强创新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8:28
禾元生物科创板上市 - 禾元生物成功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审议 成为科创板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后首家过会企业 [1] - 公司核心产品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HY1001)已完成国内III期临床研究 展现出与人血清白蛋白相当的疗效和良好安全性 [9] - 公司凭借全球领先的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OryzHiExp) 将重组蛋白产量从传统mg级别提升至30g级别 [8][9] 武汉生物医药产业 - 禾元生物的成功标志着武汉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从"实验室到临床"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新跨越 [1] - 武汉正孕育着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核极 推动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链聚合" [9] - 光谷生物城持续释放"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场景红利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6] 武汉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 - 启钠新能通过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定制化钠离子电池正极产品 武汉已构建完整新材料产业链条 [1][3] - 武汉基金返投比例从1.5降至1 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通过资本宽容度换取创新容错率 [4] - 蔚来能源在武汉光谷新建制造中心 预计年内交付换电站约200座 明年最大产能达1500座 年产值逾20亿元 [5] 武汉半导体产业 - 九峰山实验室专注于氮化镓(GaN)和碳化硅(SiC)器件研发 成为国内首家具有完全自主碳化硅沟槽型MOSFET结构知识产权单位 [7][8] - 实验室推动光谷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集群崛起 吸引长飞先进、先导稀材等百亿级项目落地 [9] - "90后"工艺技术专家葛晓明牵头申请多项专利 参与首批沟槽型MOSFET器件晶圆下线 [8] 武汉人工智能产业 - 华科在校生主导研发的Manus智能体能独立理解复杂任务并自主完成全流程 [10] - 武汉部署20个行业领先水平的大模型 构建"1+5+500"应用场景体系 [14] - 2024年武汉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增长20%以上 [10] 武汉创新生态 - 武汉首创"陪跑式"创业机制 分层建立"幼苗层""青苗层""壮苗层"企业培育库 [3] - 完善政府基金容错机制 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分别允许最高80%和60%亏损 [4] - 环大学创新带汇聚81名领军人才和5000名青年人才 带动培育多家科技企业 [7] 武汉产业数据 - 2024年武汉五大优势产业合计营收增长13.2% 未来产业规模达480亿元 [10] - 武汉人才规模总量超450万人 每年吸引留汉来汉就业创业大学毕业生超30万人 [11] - 推动122个项目纳入国家"两重""两新"重点项目库 [14]
第二家来了!采用第五套标准申报科创板
券商中国· 2025-07-05 16:45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报情况 - 恒润达生成为继禾元生物之后又一家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报上市的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 [1][2][4] - 公司产品尚未上市销售且持续亏损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4亿元、-2.84亿元和-1.88亿元 累计未分配利润达-9.04亿元 [5][6]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 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5] 公司研发及募资规划 - 恒润达生专注CAR-T、CAR-NK等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研发 管线包含10个主要产品对应的11个在研项目 [6] - 计划募集资金25.37亿元 其中13.37亿元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研发 6亿元用于产业化基地建设 6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6] 行业政策动态 - 2025年6月证监会宣布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 增强对科技型企业的制度包容性 [3][8] - 科创板设立六年来已有54家未盈利企业上市 其中22家实现盈利 生物医药领域20家采用第五套标准的企业中19家核心产品已上市 [9] 可比公司案例 - 首家采用重启后第五套标准的禾元生物已于7月1日过会 其核心产品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完成Ⅲ期临床并进入优先审评 [7] - 生物医药领域企业成为第五套标准主要受益者 该标准适用于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的技术密集型企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