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inct GPU

搜索文档
AMD:随着人工智能需求飙升,准备迎接又一次双倍增长
美股研究社· 2025-07-30 19:3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74.4亿美元,同比增长36%,超出市场预期4.47% [1] - 非GAAP每股收益0.96美元,同比增长55%,超出市场预期2.83% [1] - 调整后毛利率54%,息税前利润率24%,营业周期优于预期 [2] -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37亿美元,同比增长57%,占合并收入49% [4] - 客户端和游戏业务营收29亿美元,同比增长28% [4] - 嵌入式业务营收8.23亿美元,同比下降3% [4] 细分市场表现 - 数据中心业务净收入36.74亿美元,同比增长57%,环比下降5% [5] - 数据中心业务营业利润9.32亿美元,同比增长72%,环比下降19% [5] - 客户端和游戏业务净收入29.41亿美元,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2% [5] - 客户端和游戏业务营业利润4.96亿美元,同比增长109%,环比持平 [5] - 嵌入式业务净收入8.23亿美元,同比下降3%,环比下降11% [5] - 嵌入式业务营业利润3.28亿美元,同比下降4%,环比下降9% [5] 产品与技术进展 - EPYC服务器芯片新增30多个云实例,企业本地部署连续7个季度加速 [6] - 第五代EPYC Turin处理器量产,第四代EPYC持续需求推动服务器CPU份额提升 [6] - MI300系列GPU广泛应用,下一代MI350系列样品推出 [6] - Oracle承诺推出数十亿美元的MI355x [6] - 收购ZT Systems后提供全栈和机架级AI解决方案能力增强 [9] 市场前景与增长动力 - 公司在5000亿美元以上的AI计算市场中份额有望扩大 [9] - 数据中心业务占比提升推动利润率扩大 [17] - 出口许可限制预计影响约15亿美元营收,但2025年仍有望实现强劲双位数增长 [9] - 若恢复对华销售MI308X,短期可能新增7亿美元营收,中期或达15亿美元 [12] 估值与投资观点 - 当前远期市盈率约42倍,处于10年历史区间偏低位置 [17] - 假设2025和2026年每股收益比市场预期高5%,2026年每股收益约6.38美元 [19] - 按35倍市盈率计算,2026年目标价约223.3美元,上涨空间约34% [19] - 数据中心业务占比可能进一步提升,推动利润率扩张 [19]
财报点评| AMD:营收、指引均超预期,CPU端全力追赶,GPU端仍未得青眼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5-08 11:55
财务表现 - Q1收入74.4亿美元,同比增长36%,优于分析师预期的71.2亿美元 [2] - 毛利37.4亿美元,同比增46%,环比跌4%,毛利率50%,环比跌一个百分点 [2] - 营业利润率达11%,利润7.1亿美元,调整后EPS为0.96美元,好于预期的0.94美元 [2] 分业务部门表现 - 数据中心部门收入37亿美元,同比增57%,主要得益于EPYC CPU和Instinct GPU销售额增长 [5] - 客户端和游戏部门收入29亿美元,同比增28%,其中客户端收入23亿美元,同比增68%,游戏收入6.47亿美元,同比降30% [5] - 嵌入式部门收入8.23亿美元,同比降3%,终端市场需求喜忧参半 [6] 关税影响与指引 - 4月起AMD中国特供MI308需许可证出售,预计Q2销售额减少7亿美元,年度营收影响15亿美元 [7] - Q2收入指引约74±3亿美元,好于预期的72.3亿美元,非GAAP毛利率预计43%(Q1为54%) [7] - 公司预计关税影响集中在Q2和Q3,但下半年新品有望推动销售增长,实现2025年两位数收入增长 [7] CPU市场竞争 - CPU市场占有率从38.7%提升至40.1%,所有细分领域均实现份额增长 [8] - 台式机端市占50.3%,笔电端从22.9%提升至28.2%,服务器端从16.2%跃升至31.6% [10] - 英伟达计划发布Arm消费级CPU,x86领域AMD已超越英特尔 [10] GPU与云业务 - 北美四大云厂商25Q1总资本支出773亿美元,同比增长62%,但AMD未显著提升云业务份额 [11][12] - MI325X已量产,MI350提前至25年中生产,MI400将于26年推出 [12] - AMD取消三星4nm订单,转向台积电美国晶圆厂 [12] 目标价调整 - 汇丰目标价从70美元上调至75美元,瑞穗从120美元下调至117美元 [13] - 杰富瑞从120美元下调至100美元,摩根大通从130美元下调至120美元 [13]
AMD(纪要):AI GPU 全年将实现两位数增长
海豚投研· 2025-05-08 08:58
AMD 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核心观点 - 公司第一季度营收达74亿美元创纪录,同比增长36%,超市场预期[2] - 数据中心业务表现亮眼,营收37亿美元同比增长57%,占公司总营收49.4%[1][3] - 客户端业务增长强劲,营收23亿美元同比增长68%,主要受益于高端产品提价[3][14] - 嵌入式业务营收8.23亿美元同比下降3%,游戏业务同比下降30%[1][15] - 公司完成对ZT Systems的收购,加强AI解决方案能力[13] 财务表现 - 第一季度毛利率50.2%,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1] - 营业利润18亿美元,营业利润率24%[2] - 摊薄后每股收益0.96美元,同比增长55%[2] - 自由现金流7.27亿美元,回购股票7.49亿美元[4] - 季度末现金储备73亿美元,债务15亿美元[4] 业务分部表现 数据中心业务 - 营收37亿美元同比增长57%,营业利润率25%[3][9] - 第五代EPYC处理器量产,服务器CPU市场份额提升[9] - 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需求旺盛,新增30多个应用案例[9] - AI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MI325X出货量增加[12] - MI350系列样品已提供客户,计划年中量产[13] 客户端业务 - 营收23亿美元同比增长68%,连续五个季度份额增长[14] - 客户端CPU平均售价创历史新高[14] - 新一代AI PC处理器销量环比增长超50%[14] - 锐龙Pro PC销量同比增长超30%[14] 游戏业务 - 营收6.47亿美元同比下降30%[1][15] - Radeon显卡销售额增长但被半定制产品销量下降抵消[15] - 游戏机渠道库存已恢复正常水平[15] 未来展望 - 第二季度营收指引74亿美元±3亿美元,受MI308出口新规影响[5] - 全年预计出口许可证要求将影响约15亿美元营收[6] - 客户端和游戏业务预计将实现两位数增长[7] - 第五代EPYC产品下半年首批发货,下一代EPYC Venice处理器预计2026年推出[11] - MI400系列预计明年推出,早期客户反馈积极[13]
AMD Q1 Earnings Top Estimates, Revenues Up Y/Y, Shares Rise
ZACKS· 2025-05-08 01:2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非GAAP每股收益为0.96美元,超出Zacks共识预期3.23%,同比增长54.8% [1] - 营收达74.38亿美元,超出Zacks共识预期4.45%,同比增长35.9%,但环比下降2.9% [1] - 非GAAP毛利率同比扩大140个基点至53.7%,非GAAP营业利润率同比扩大320个基点至23.9% [12] 数据中心业务 - 数据中心营收同比增长57.2%至36.74亿美元,占总营收49.4%,环比下降4.8% [3] - 增长主要来自Instinct GPU出货和EPYC CPU销售 [3] - 公司与Oracle Cloud和Google Cloud合作扩大EPYC CPU应用,OCI E6形态和Google C4D/H4D虚拟机提升性能 [4] - 完成收购ZT Systems,瞄准2028年5000亿美元数据中心AI加速器市场 [5] 客户端业务 - 客户端营收同比增长67.7%至22.94亿美元,占总营收30.8%,环比微降0.8% [7] - Ryzen处理器(尤其是Zen 5架构)需求强劲,Ryzen 9 9950 X3D等新品创销售记录 [7] - 高端产品推高平均售价,对营收产生积极影响 [8] 游戏与嵌入式业务 - 游戏业务营收同比下滑29.8%至6.47亿美元(占总营收8.7%),但环比增长14.9% [9] - 嵌入式业务营收8.23亿美元,同比降2.7%,环比降10.8%,占总营收11.1% [10] - 下滑原因包括半定制收入减少及工业领域客户库存高企 [10][11] 现金流与资本运作 - 现金及短期投资达73.1亿美元(2024年底为51.32亿美元),总债务增至41.6亿美元(2024年底17.2亿美元) [13] - 经营现金流9.39亿美元,自由现金流7.27亿美元(利润率10%),通过股票回购向股东返还7.49亿美元 [13][14] 战略合作与技术创新 - 与Meta、戴尔、Jio Platforms、思科、诺基亚合作推进AI解决方案 [5] - ROCm软件为Instinct GPU提供Meta Llama 4和Google Gemma 3模型的日零支持 [6] - 联合Jio、思科、诺基亚成立开放电信AI平台 [6]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74亿美元(±3亿),同比增长约27%,非GAAP毛利率约43% [15] - 全年数据中心和客户端业务将保持增长,游戏与嵌入式业务预计小幅回升 [16]
为了打败英伟达,AMD再出招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14 09:28
AMD收购ZT Systems的战略意义 - 公司以49亿美元收购ZT Systems,旨在获取其在系统和机架级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加速基于AMD的AI基础设施设计和部署 [1] - 此次收购使公司能够提供整合CPU、GPU、网络组件及开源软件ROCm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挑战Nvidia的CUDA生态系统 [9] - ZT Systems与AWS、Microsoft Azure等云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关系增强了AMD产品的市场可信度 [9] AMD业务表现与转型 - 2024年第四季度数据中心部门收入达39亿美元,同比增长69%,Instinct AI加速器全年收入超过50亿美元 [3] - 游戏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9%,嵌入式业务下降13%,主要受库存调整和需求疲软影响 [6] - 公司将下一代MI350 AI芯片生产计划提前至2025年中期,反映对AI领域的重点投入 [6] 市场竞争格局与挑战 - AI基础设施市场规模预计超1万亿美元,目前由Nvidia主导 [1] - Nvidia的CUDA生态系统具备开发者熟悉度和工具优势,AMD的ROCm平台面临推广难度 [10] - 英特尔(Gaudi加速器)及其他AI芯片初创公司加剧市场竞争 [10] - 中国市场占AMD收入近四分之一,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带来业务不确定性 [12] 技术整合与执行风险 - 顺利整合ZT Systems仅是第一步,需持续投入资金和工程资源以跟进Nvidia技术路线图 [10] - 需保留ZT Systems关键人员以确保过渡顺利,并在价格与性能上形成竞争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