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强势新品打开成长空间,怎么看地平线机器人-W(09660)“入通”后的投资机会?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5-27 11:53
公司进入港股通及市场认可 - 公司于5月26日正式进入港股通名单,标志着资本市场对其软硬结合技术路径的高度认可 [1] - 作为国内头部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即将加速迎来价值发现及重估 [1] 新产品与市场表现 - 征程6系列全球首发落地比亚迪天神之眼,并于2025年第一季度累计出货突破800万 [2] - 2024年公司在中国OEM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份额超40%,居市场第一,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份额超30%,居市场第二 [2] - 理想汽车L6智能焕新版Pro车型搭载征程6M计算方案,征程6系列进入量产加速阶段 [2] - 公司发布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与奇瑞集团就HSD量产全面合作,并将在星途品牌上全球首发 [3] - 大众集团宣布与地平线基于HSD深化合作,通过合资公司酷睿程加速全场景辅助驾驶全栈方案研发 [3] 技术优势与产品竞争力 - HSD搭载征程6P计算方案,基于Horizon Cell"弹夹系统"实现硬件可插拔、软件可升级 [3] - HSD提供HSD300、HSD600、HSD1200三个版本方案,满足不同用户的配置需求和预算 [3] - 公司基于自研BPU架构持续迭代,征程6芯片为辅助驾驶系统提供更快、更精准的数据处理能力 [6] - 公司是市场上稀缺的芯片和算法"两手都抓、两手都硬"的供应商,软硬协同开发理念带来高性能产品 [6] 客户合作与量产经验 - 公司与超过40家车企及品牌展开合作,涵盖前十大中国车企 [6] - 公司前装量产出货超过800万套,量产上市车型超过200个,量产定点车型超过310个 [6] 行业趋势与公司前景 - 比亚迪全系车型将标配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行业接近"全民智能辅助驾驶"时代 [5] - 公司解决方案与授权服务的业务构成及软硬结合的全栈交付能力,使其成为行业技术链的"最大公约数" [5] - 公司2016年提出智能驾驶端到端演进理念,护城河深厚 [5] - 券商密集唱多,华泰证券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9.28港元,浙商证券预测公司2027年扭亏为盈 [7] - 纳入港股通后,公司有望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和长期资金建仓 [7]
地平线获纳入港股通:打通双向投资通道,有望进一步提升估值与流动性
IPO早知道· 2025-05-24 10:05
公司动态与资本市场表现 - 地平线于5月23日获纳入港股通名单,自下一港股通交易日起生效 [2] - 公司此前于3月10日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并满足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满6个月及20个交易日的额外要求 [2] - 纳入港股通有望显著提升股票活跃度与市场关注度,进一步打通内地与香港市场的双向投资通道 [2] 财务与业务数据 - 2024年全年交付约290万套智驾产品解决方案,同比增长38%,累计交付达770万套,国内交付规模第一 [2]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3.6%至23.84亿元,实现量产规模与商业营收同步增长 [4] - 预计2025年征程家族累计出货量将突破1000万套,成为国内首个千万级交付的智驾科技企业 [3] 市场份额与行业地位 - 在中国OEM高级辅助驾驶(ADAS)解决方案市场中,地平线2024年份额超40%,稳居第一 [3] - 2024年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智驾计算方案供应商中,地平线以33.97%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相当于每三台中国智驾车有一台搭载其方案 [4] - 产品已获27家OEM(42个OEM品牌)采用,中国前十大OEM均选择其智驾解决方案 [3] 产品与技术进展 - 4月18日推出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搭载征程6P计算方案,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技术架构,为国内首个软硬结合全栈开发的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 [4] - 与大陆、博世、电装等全球汽车Tier1巨头达成或深化战略合作 [4]
最严智驾监管后的30天:车企集体改口,行业从狂热到退烧
南方都市报· 2025-05-15 10:01
行业监管变化 - 2025年4月工信部发布《通知》,明确禁用"自动驾驶""高阶智驾"等模糊表述,统一为"组合辅助驾驶"(L2级)[3][6] - 新规要求车企降低OTA升级频率,需充分验证后再推送,紧急OTA需通过市场监管总局审批[8] - 部分企业仍进行语义博弈,如智己门店海报保留"智驾第一梯队"字样但口头强调"辅助驾驶"[8] 车企营销调整 - 华为将"城区NCA"改为"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小米官网文案改为"小米辅助驾驶",地平线改用"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6] - 上海车展上除Robotaxi厂家外,其他车企已撤下"全民智驾""智驾平权"相关宣传物料[9] - 小鹏汽车推出"AI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强化用户安全教育体系[9] 技术路线转向 - 车展宣传重心从智驾转向底盘调校与电池技术,如比亚迪展示"驾驶辅助三激光版"安全架构,吉利推出"千里浩瀚"国产化方案[13] - 激光雷达关注度提升,华为乾崑ADS 4.0和小鹏XNGP系统中"激光雷达"提及频率同比增3倍[13] - 禾赛科技牵头制定中国首个车载激光雷达国标,要求通过300种危险场景真车测试[13][14] 供应链与竞争格局 - 中国激光雷达标准成为全球竞争战略支点,欧美车企进入中国市场需符合中国标准[14] - "激光雷达+国产芯片"供应链企业崛起,一线车企加速技术圈地,二线品牌面临压力[15][16] - 行业共识转向"安全优先",未来技术评价标准简化为"能用/不能用"和"安全/不安全"[16]
当零部件走向台前 汽车业迎来“价值重估”时刻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7 09:07
行业趋势 - 2025上海车展成为全球汽车产业风向标 集中展现零部件企业在电动化 智能化 全球化浪潮下的创新与突破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从"量变"迈向"质变" 逐步占据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核心位置 [2] - 汽车供应链呈现跨界协同合作 产业格局多元化和全球化 中国汽车行业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发挥全球引领作用 [2] - 汽车产业从硬件主导向"软硬一体"全面跃迁 整车馆进入智能电动汽车主导时代 "软件定义汽车"浪潮澎湃 汽车科技与供应链展区从2个展馆扩展至4个展馆 [3] - 电动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成为核心主题 法士特全球首发蓝驰800V解决方案 并携多款高端智能绿色新品亮相 [3] - 汽车由机械代步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转变 软件获得全栈化控制权限 成为定义汽车产品力关键因素 纯粹卖硬件的时代过去 软硬结合的服务模式成为主流 [3] 技术发展 - AI技术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 重构人 车 路 云协同模式 汽车成为承载智慧生活的移动空间 [4] - 跨域融合成为显著特征 包括技术融合 产品融合 产业融合 生态融合 硬件与软件深度融合 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 [5] - 2025年全球汽车软件市场规模将达550亿美元 OTA升级 智能座舱交互 自动驾驶算法成为三大增长极 软件权重有望首次超越机械性能 [6] - 芯片与算法竞速成为焦点 黑芝麻智能推出新一代芯片平台 跨域融合方案 并宣布多项全球合作 聚焦芯片研发 赋能汽车智能化转型 [6] - 商汤绝影推出生成式智驾R-UniAD技术方案 发布4D世界模型"绝影开悟2 0" 依托VLAR技术增强模型能力 显著提升施工占道场景泛化交互能力 [7] 企业合作 - 供应链协同模式进化 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大会11位车企高管亮相 展示华为技术赋能成果 [5] - 地平线推出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 奇瑞汽车宣布与地平线达成HSD全球首发量产合作 [5] - 保隆科技与均联智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聚焦L2到L4辅助驾驶及智能座舱领域 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5] - 中科创达与面壁智能 泊知港达成合作 成为滴水OS系统全球合作生态重要伙伴 [5] 外资企业本土化 - 外资零部件企业加速从"单向技术输出"转向"深度生态融合" 技术落地本土化成为关键策略 [9] - 博世展示面向未来汽车架构的软件与技术创新 2024年博世智能出行集团在华销售额增长4%至1166亿元 未来5年新业务订单65%与汽车智能化及电气化解决方案相关 [9] - 大陆集团汽车子集团计划于2024年9月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 命名为AUMOVIO 中国战略聚焦综合成本竞争力 快速敏捷响应体系 本地创新集研发能力 [10][11] - 博泽实现从技术引进到本土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全球首秀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智能座舱交互系统 结合超宽带和毫米波雷达技术 [11] 新兴企业与跨界产品 - 零部件企业占据4个独立展馆 参展数量超300家 其中50家为首次亮相 [13] - 智驾先驱Momenta首次作为独立展商参展 预测智能驾驶软件体验将呈指数级提升 达到两年提升10倍 4年提升100倍 6年提升1000倍的水平 [13] - 三星 索尼 英特尔等国际知名企业首次亮相上海车展 展示汽车与科技行业深度融合 [13] - 人形机器人 无人机等跨界产品成为新宠 万里扬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 开发谐波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作为机器人关节点核心部件 [15] - 亿纬锂能首创"原位升级"大圆柱电池方案 适配各种尺寸机器人及无人机 [15] 产业格局变化 - 零部件企业首次占据主场聚光灯 超过60%展台陈列激光雷达 域控制器 固态电池等硬核科技 参展企业 产品和发布会数量激增 [15] - 汽车产业价值链发生根本性位移 电动化完成"从0到1"突破 智能化 生态化与全球化推动"从1到100"质变 传统由整车企业主导的产业格局迎来变局 [15] - 英伟达芯片算力达3000TOPS 华为智能驾驶云平台每天处理数据量相当于10万部高清电影 亿纬锂能6C快充大圆柱电池充5分钟可行驶300公里 [16]
【周观点】4月第2周乘用车环比+3.8%,继续看好汽车板块
本周复盘总结 - 四月第二周交强险数据为34.2万辆,环比上周增长3.8%,环比上月周度下降17.8% [2] - 本周SW汽车指数下跌5.5%,细分板块表现排序为:SW商用载客车(+2.2%) > SW摩托车及其他(+1.3%) > SW商用载货车(+0.2%) > 重卡指数(-0.4%) > SW汽车(-0.8%) > SW乘用车(-1.0%) > SW汽车零部件(-1.2%) [2] - 本周表现较好的覆盖标的包括亚太股份、明阳科技、苏轴股份、中国汽研和蔚来-W [2] - 本周团队研究成果包括外发深度报告《小鹏汽车核心竞争力剖析》,客车、重卡月报,以及继峰股份、长安汽车、福耀玻璃、春风动力Q1季报点评 [2] 本周行业核心变化 - 小鹏举行全球热爱之夜暨2025X9发布会,明确图灵芯片、增程、飞行汽车、机器人规划,并发布2025款小鹏X9 [3] - 上汽集团与华为联合发布全新品牌"SAIC尚界",双方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合作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3] - 零跑B01首登工信部公告,预计7月正式上市 [3] - 享界S9增程版上市24小时大定3.2k台 [3] - 福耀玻璃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9.10亿元,同比增长12.16%,环比下降9.40%;归母净利润20.30亿元,同比增长46.25%,环比增长0.52% [3] - 地平线机器人发布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首发搭载奇瑞 [3] 板块最新观点 - 继续坚定看好汽车板块,认为AI智能化+红利风格并存 [5] 近期汽车板块回调原因 - 市场担忧主要来自三方面:小米事故引发对汽车智能化β的降温、贸易战升级对汽车零部件出海业务盈利性的担忧、头部车企降价引发新一轮国内价格战 [7] - 不同于市场观点,认为小米事故有助于推动智驾法规完善,关税升级或加速海外建厂步伐,价格战是行业常态且以旧换新政策有望托底汽车内需 [7] 当前时点汽车板块配置建议 - 看好2025年【AI智能化+红利风格】两条主线 [8] - 乘用车板块推荐港股【小鹏/理想/小米】等,A股【赛力斯/上汽/比亚迪】等 [8] - 零部件板块推荐智能化增量部件【地平线/黑芝麻/德赛/华阳/伯特利】,机器人/电动化部件【拓普/瑞鹄/爱柯迪/博俊】,三好赛道优质部件【福耀/星宇/新泉/松原】 [8] - 红利风格优选商用车板块:客车【宇通客车】,重卡【中国重汽A-H/潍柴动力】 [8]
地平线发布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并与奇瑞达成量产合作
快讯· 2025-04-19 12:25
产品发布 - 地平线在2025地平线年度产品发布会上推出了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地平线HSD [1] 合作动态 - 地平线与奇瑞达成HSD的量产合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