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odel Y SUV
icon
搜索文档
Tesla sales surge to record on rush to snag U.S. tax credit
Fortune· 2025-10-03 02:31
Tesla Inc. reported a surprise record quarter of vehicle sales as US consumers accelerated electric-car purchases before federal tax credits expired.The company delivered 497,099 vehicles worldwide, 7.4% more than a year ago. While that total far exceeds the roughly 439,600 average analyst estimate compiled by Bloomberg, Tesla’s shares slumped Thursday following a record monthly gain in market capitalization.A rush to take advantage of a $7,500 tax credit for EV purchases delivered a temporary boost to Tesl ...
Tesla, Rivian, and Lucid Will Have Their Fortunes Changed Forever Today, Sept. 30, Courtesy of President Donald Trump
The Motley Fool· 2025-09-30 15:06
法案核心内容 - 特朗普总统签署了名为“大而美的法案”的标志性税收和支出法律 [1][8] - 法案取消了消费者购买符合条件的新电动汽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时可获得的7500美元税收抵免 [3] - 法案取消了购买二手电动汽车时可获得的4000美元税收抵免 [3] - 法案追溯性地取消了2022车型年及之后所有年份的企业平均燃油经济性罚款 [8] 对电动汽车行业的影响 - 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原定于2032年结束 但新法案将其终止日期提前至9月30日 [4] - 税收抵免的终止使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失去了与内燃机汽车竞争的重要价格优势 [6] - 缺乏前期成本优势可能导致未来买家选择传统的汽油和柴油动力汽车 [7] - 内燃机汽车加油仅需几分钟 而电动汽车充电可能需要一小时到一整天 [7] - 法案的行动几乎肯定会淘汰部分企业 并大大增加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与内燃机汽车竞争的难度 [14] 对特斯拉的具体影响 - 税收抵免适用于特斯拉销售的大部分车型 包括Model 3轿车、全轮驱动Model X SUV、单电机和双电机Cybertruck以及多个版本的Model Y SUV [5] - 对于特斯拉而言 出售监管积分对其盈利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11] - 若无监管积分 特斯拉在2025年第一季度将报告税前亏损 [11] - 特斯拉持续超过一半的税前收入来自不可持续和/或非创新来源 如出售汽车监管积分和现金利息收入 [12] 对Rivian和Lucid的影响 - Rivian和Lucid的电动汽车定价通常高于税收抵免截止的制造商建议零售价范围 [5] - 两家公司一直试图通过租赁即将上市的车型来利用7500美元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 [5] - 法案将最小化Rivian和Lucid的监管税收抵免收入 [13] - 尽管拥有大量现金储备和知名财务支持 但两家公司仍在持续巨额亏损 长期成功远未得到保证 [13] 对监管积分市场的影响 - 政府机构向纯电动汽车制造商提供汽车监管积分 这些公司再将积分出售给未达到合规目标的传统汽车制造商 [11] - 随着企业平均燃油经济性法规的约束力因法案而消失 美国汽车监管积分市场将严重萎缩 [12]
Tesla is redesigning its door handles after some parents reported children getting trapped inside
Business Insider· 2025-09-18 18:19
产品设计变更 - 特斯拉首席设计师表示公司正在研究将电子和手动门把手控制功能合并为一个按钮 以帮助乘客在恐慌情况下离开车辆 [1] - 该设计变更旨在解决电子门把手在低电量情况下无法操作的问题 [2] 监管调查与投诉 -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已对特斯拉展开调查 主要针对Model Y SUV电子门把手在电量不足时无法从外部打开导致儿童被困的投诉 [2] - 中国监管机构据报正在考虑禁止隐藏式门把手设计 特斯拉表示正在研究相关立法提案并将制定应对方案 [3] 安全事件与公司回应 - 彭博社报道发现多起特斯拉复杂门把手设计在紧急情况下阻碍疏散的事件 [4] - 特斯拉董事会主席表示公司董事会严肃对待所有安全问题报告 并强调所有车辆都配备手动应急开启装置 [4]
规模要扩大了?特斯拉宣布向公众开放Robotaxi应用
凤凰网· 2025-09-04 12:27
投资者一直在密切关注特斯拉能多快在奥斯汀及其他地区扩大其期待已久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因为 马斯克和特斯拉现在正越来越依赖自动驾驶和AI。今年6月,特斯拉在奥斯汀向一小部分用户推出了自 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当时仅使用大约10至20辆Model Y SUV。此后,特斯拉又在湾区以同一名称推出了 一项非自动驾驶的网约车服务。 目前尚不清楚用户是否能同时在奥斯汀和湾区使用该服务,但应用程序中的服务条款针对加州用户列出 了特别条款。(作者/箫雨) 周三晚间,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Tesla Robotaxi)官方账号在X上发文宣布,该出行应用"现已向所有人 开放"。此前,该应用仅面向投资者和社交媒体网红开放。 随后,特斯拉又发帖,附上了苹果应用商店的下载链接,称用户可通过下载应用加入候补名单。特斯拉 自动驾驶出租车应用的公开上线与其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此前预测的时间一致,即该应用将在9 月面向公众开放。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4日,据彭博社报道,特斯拉公司周三表示,其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应 用已向公众开放。这表明,特斯拉将很快把该服务扩大到更多用户,不再局限于得州奥斯汀的早期试点 ...
Tesla plans 'friends and family' car service in California, regulator says
CNBC· 2025-07-26 09:08
特斯拉机器人出租车服务扩展计划 - 公司CEO埃隆·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中透露,计划将机器人出租车服务扩展至旧金山湾区及其他美国市场[1] - 目前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进行有限测试,使用Model Y SUV搭载最新自动驾驶软硬件,仅在白天及良好天气条件下运行,限速40英里/小时的道路[5] - 奥斯汀测试服务目前仅限受邀用户参与,需同意"早期访问计划"条款,车辆由特斯拉员工远程监控并配备前排安全监督员[6] 加州监管限制 - 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明确表示,特斯拉未获准在公共道路上使用自动驾驶车辆载客(无论付费与否),必须配备人类驾驶员全程控制[1][2] - 公司仅持有"包车承运人许可证",允许运营带人类驾驶员的私人汽车服务(类似礼宾车公司),不得使用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商业服务[3][4] - 加州车管局指出,特斯拉自2014年起持有"有人驾驶测试许可证",仅允许在安全驾驶员在场时测试自动驾驶车辆且不得收费,安全驾驶员必须为公司员工或承包商[4] 服务运营范围调整 - 特斯拉向监管机构提交通知,计划在湾区扩大现有许可范围内的运营,服务对象包括员工亲友及部分公众群体[3] - 根据加州现行规定,扩展后的服务仍只能使用非自动驾驶车辆,实质为传统网约车模式而非机器人出租车[2][3][4]
Tesla wants to bring its robotaxis to San Francisco. Here is what's standing in the way.
TechCrunch· 2025-07-26 07:41
特斯拉机器人出租车服务 - 公司计划在旧金山推出更有限版本的早期机器人出租车服务,此前已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进行初步推广[1] - 公司将向特斯拉车主发送邀请测试该服务[1] - 服务目前仅限于奥斯汀市中心核心区域和主要走廊[10] - 每辆车前排乘客座位配备安全操作员,可在车辆出现危险行为时干预[10] - 服务最初推出时约有10辆车,但目前在奥斯汀运营的具体Model Y SUV数量不明[10] 监管许可情况 - 加州机动车管理局监管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和部署,要求获得三个阶段许可:有驾驶员测试、无驾驶员测试和无驾驶员部署[2] - 公司持有有安全操作员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许可,但未获得无驾驶员测试或部署许可[3] - 截至报道时,公司尚未申请额外许可[3] - 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监管包括自动驾驶系统在内的商业出行服务,公司未获得该机构任何形式的自动驾驶客运服务批准[7] - 公司仅持有允许人类驾驶员驾驶传统车辆(非自动驾驶)提供包车服务的运输包车方许可[4][6] 潜在合规问题 - 如果公司在自动驾驶系统启用状态下部署机器人出租车,即使提供免费服务且有安全操作员在场,也将违反州法规[8] - 加州机动车管理局正试图阻止公司在加州销售车辆,涉及多年诉讼,争议焦点是公司关于自动驾驶能力的承诺[8] 服务发展现状 - 公司自6月22日起在奥斯汀运行邀请制机器人出租车服务,但与马斯克多年来的承诺相去甚远[9] - 公司正尝试将服务扩展至佛罗里达州和亚利桑那州[11] - 据报道,公司已开始在亚利桑那州进行有/无驾驶员测试和运营所需的认证流程[11] 行业对比 - 目前仅有梅赛德斯-奔驰、Nuro和Waymo三家公司持有加州无驾驶员部署许可[3]
Tesla is reportedly bringing a limited version of its robotaxi service to San Francisco
TechCrunch· 2025-07-25 22:55
特斯拉机器人出租车服务扩展 - 特斯拉计划在旧金山推出更有限版本的机器人出租车服务 该服务将有驾驶员在驾驶座上 因为公司尚未获得无人驾驶测试或部署的许可 [1] - 目前尚不清楚公司是否已获得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的许可向公众提供服务 目前仅允许向员工提供服务 公司计划邀请特斯拉车主测试该服务 [2] - 公司正在加州申请监管批准 同时面临DMV试图阻止其在加州销售车辆的诉讼 该诉讼涉及公司对其汽车自动驾驶能力的承诺 [3] 现有服务运营情况 - 特斯拉自6月22日起在奥斯汀运营邀请制机器人出租车服务 服务范围主要限于市中心核心区域和主要走廊 [4] - 服务启动时约有10辆车 但目前运营的Model Y SUV数量和安全操作员干预次数尚不明确 [4] - 前排设有安全操作员 可在车辆可能做出错误或危险行为时进行干预 [4] 未来发展计划 - 公司正在尝试将服务扩展至佛罗里达和亚利桑那州 已开始在亚利桑那州进行有/无驾驶员测试和运营所需的认证程序 [5] - 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正在开发"通用解决方案" 但现有服务与其多年来的承诺相去甚远 [5] - 马斯克曾自信表示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软件能让汽车从洛杉矶行驶到纽约 但这一演示从未实现 [5]
Elon Musk's Tesla posts steepest sales decline in over a decade as EV demand slumps
New York Post· 2025-07-24 05:14
公司业绩 - 特斯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2%至225亿美元,为十多年来最大跌幅 [1][4] - 营收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274亿美元 [2] - 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营收下滑,尽管推出了改款Model Y SUV [3] 产品与生产 - 已开始生产更实惠的新车型,预计下半年实现量产 [1] - 改款Model Y SUV未能如预期般提振需求 [3] 战略布局 - 公司万亿估值依赖于机器人出租车服务(已在奥斯汀启动小规模试验)和人形机器人开发 [3] 管理层动态 - 多位高管离职,包括负责北美和欧洲销售及制造的长期核心成员 [6] - 马斯克近期与特朗普总统公开决裂并组建新政党,引发投资者对其专注度的担忧 [5][6] 行业竞争 - 面临低价电动车厂商的激烈竞争 [1][3] - 马斯克政治立场引发的舆论风波对公司造成负面影响 [1][5]
中国汽车:将有三分天下,需闯两道难关
36氪· 2025-07-22 10:40
全球市场份额与增长预测 - 中国汽车品牌全球份额2024年达到20-21% 首次超过美系品牌 仅次于日系车的24-25% [6] - 2030年中国汽车品牌全球份额预计达30% 将超越日系品牌成为全球第一 [3][6] - 当前中国品牌全球销量约2000万辆 含国内销量(扣除40%合资品牌)和出口量(500-600万辆) [4] 出口表现与区域扩张 -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491万辆 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国 [8] - 2025年前五个月汽车出口额达373亿美元 较2022年增长近两倍 [11] - 主要出口区域为东南亚/中东/拉美/欧洲 墨西哥进口额24亿美元 俄罗斯22亿美元 阿联酋出口额增长551% [8][11] - 出口汽车以高性价比电动车为主 正在重塑全球汽车市场格局并引发价格战 [8] 产能利用率现状 - 2024年仅15%车企产能利用率超70%的盈利门槛 [12][14] - 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优异: 特斯拉96% 比亚迪80-85% 赛力斯/小米较高但低于特斯拉 [14] - 前五大出口商平均产能利用率57%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8] - 尾部车企如合众汽车产能利用率垫底 [14] 价格竞争与市场分化 - 乘用车均价从2019年15.1万元升至2023年18.3万元峰值(涨20%) 2024年回落至17.7万元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17.1万元 [15] - 2025年价格呈缓慢回升趋势: 1月17.0万元→3月17.3万元→6月17.4万元 [16] - 行业深度整合中 约120个品牌争夺37%市场份额 比亚迪独占电动汽车市场27%份额 [21] - 垂直整合企业(如比亚迪)具备更强价格竞争力 新势力面临淘汰 [20][21] 行业挑战与发展趋势 - 产能过剩与价格内卷成为主要发展障碍 [3][12] - 海外扩张受地缘政治和渠道建设成本制约 实力较强企业更具出口优势 [18] - 行业整合将持续 预计最终存活企业数量有限 地方政府支持延缓淘汰进程 [21][22] - 新兴市场将成为中国汽车品牌份额增长主要动力 [6]
追赶Waymo自驾步伐 特斯拉(TSLA.US)申请在亚利桑那测试Robotaxi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06:18
特斯拉Robotaxi业务扩展 - 公司正式向亚利桑那州交通部申请Robotaxi测试与运营许可,包括有/无安全员两种模式,计划进驻凤凰城都会区,审查结果预计7月底出炉 [1] - 此举被视为追赶Waymo的最新尝试,后者2020年已在凤凰城推出完全无驾驶员服务,目前在美国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1] - 公司同时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进行Robotaxi初步测试,6月起启用搭载最新自动驾驶系统的Model Y SUV进行邀请制载客试运营,但需配备安全监督员 [2] 技术路径与运营现状 - 公司采用基于摄像头的视觉识别系统,区别于行业主流的激光雷达方案,认为该方案更具成本效益和规模化潜力 [2] - 奥斯汀测试中发生多起事故,包括车辆擦碰和违反交通规则事件,引发NHTSA调查和公众对安全性的质疑 [2][3] - 测试车辆目前处于"半自动"阶段,乘客主要为受邀的特斯拉粉丝和社交媒体博主 [2] 商业化推进与监管挑战 - 马斯克宣布Robotaxi服务可能在1-2个月内扩展至加州旧金山湾区 [3] - 加州监管机构态度审慎,2022年DMV曾起诉公司涉嫌自动驾驶功能虚假宣传,诉讼尚未裁定 [3] - 公司计划在7月23日Q2财报电话会议中披露Robotaxi进展和未来规划 [3] 行业竞争格局 - Waymo凭借先发优势和数据积累,在Robotaxi商业化进程上明显领先 [1] - 公司在技术落地方面相对滞后,正试图通过差异化技术路径实现追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