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盘古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华为云CEO:CloudMatrix超节点可实现百万卡超大集群
观察者网· 2025-09-21 08:56
9月19日,在华为全连接大会2025主题演讲环节,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围绕"全面智能 化,成就行业AI先锋",分享了华为云在AI云服务、大模型、具身智能、AI Agent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与 落地实践。华为高级副总裁、华为云全球Marketing与销售服务总裁杨友桂分享了数智化时代下,华为 云帮助企业实现全球业务成功的创新技术和经验思考。 超节点可实现百万卡超大集群 华为云CloudMatrix384昇腾AI云服务已全面上线。未来华为CloudMatrix超节点规格将从384卡升级到 8192卡,可实现50-100万卡的超大集群。华为云首创EMS弹性内存存储服务,用内存扩展显存,显著降 低大模型多轮对话时延,大幅提升模型使用体验。 今年华为云推出了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将复杂算法与智能逻辑部署于云端,让本体更轻量化;依 托云端海量算力与先进 AI 模型,让机器人执行更智能;以云端智能打破机器人的能力边界,让场景更 多样。 在开发阶段,通过CloudRobo的云端具身智能训练数据生成平台,能自动生成不同姿态、纹理、光照等 场景的操作轨迹,极大丰富了数据多样性,让合成数据规模扩增上千倍。这 ...
一文看尽35万人围观的智博会
量子位· 2025-09-14 15:30
文章核心观点 - 重庆智博会作为全球智能产业年度盛会 集中展示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两大核心领域的前沿技术 涵盖智能机器人 低空经济 智能家居 智能驾驶和数字城市五大板块 呈现智能产业现状与未来趋势 [1][3][5][6] 综合展区技术展示 - 华为展示全栈数智化技术 包括鲲鹏处理器提升业务性能10%-30% 昇腾硬件支持AI大模型开发 鸿蒙生态超3万个原生应用 盘古大模型覆盖30+行业500+业务场景 [8][10] - 腾讯推出国内首个模块化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 混元生成模型实现AI绘画和3D打印 AI赋能QQ 微信 腾讯会议等应用 如会议智能总结功能 [12][13][15][17][18] - 科大讯飞聚焦C端产品 搭载星火深度推理模型X1的AI学习机 智能办公本和翻译SaaS服务 [20] - 三大运营商展示AI基建 联通构建空天地一体化5G-A网 与宇树 智元 海康合作机器人控制平台 移动推出智能网联车座舱方案和自研机器人 电信天翼云整合异构算力 量子计算技术超前布局 [22][24][25][27][28][29][31] - 国网展示9款自主芯片 算力覆盖0.1-256TOPS 突破多芯片堆叠互联技术 中石化呈现智能工厂微缩模型与中央控制系统 中石油展示万米科探井模型和昆仑大模型APP 专为能源化工行业打造 [33][35][37][39] 高校产学研成果 - 重庆大学研发煤矿数字孪生系统 实现地质灾害AI预警 钛基合金固体储氢系统提供便携能源保障 [41][43] - 重庆交通大学隧道云智能巡检装备整合机器人传感系统 应用于重庆环山隧道等项目 [45] - 重庆工商大学推出基础设施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基于振动 DIC 北斗技术 用于渝黔线等工程 [47] - 重庆师范大学展示非侵入式脑成像和脑机接口技术 实现意念控制智能车 [49] 地区数字产业展示 - 重庆馆重点呈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数字重庆建设 天津馆汇集多家具身智能企业 伽利略机器人发布四足机器狗C1系列 [51][52] 智能机器人应用 - 宇树G1格斗机器人展现动态平衡算法 机器狗Go2具备娱乐功能 云深处工业机器狗X30负载85公斤 乐聚机器人专注工厂搬运 有鹿机器人AI130实现动态清扫调整 [54][55][57][59][60][62][64] - 川崎机器人展示高精度釉面喷漆机械臂和五子棋机器人 百融云创推出AI服务和数智人一体机 应用于金融领域 中科摇橹船演示AI视觉质检系统 覆盖新能源汽车全链条 博匠机器人专注建筑领域智能化施工 [66][68][70][72][76] 智能家居生态 - 小米展示全屋智能产品和车家互联体验 海尔推出智能客厅 联动门锁和家电 全屋用水监测系统自动更换滤芯 美的呈现厨房生态和全屋气候解决方案 科沃斯展示扫地擦窗机器人 [77][78][79][81][82][84][86][87][90] - AI潮玩如语音交互财神关公和赛博熊猫受青睐 机器人具备咖啡制作 冰淇淋制作功能 宠物智能专区涵盖饮水机 喂食器 健康追踪项圈和线上问诊平台 [92][94][96][98][99][101] 低空经济创新 - 大疆展出运载机DJI FLYCART 100 载重80千克 航程26千米 农业无人机T100配备五目视觉系统 中国航空科技集团推出多功能无人机和智飞航电系统 迅蚁科技构建空中物流网络 合作300+医院 实现无人机-高铁联运 [103][105][107][109][110][112][114][115] - 彩虹-9无人机载荷能力强 应用于航空物探等领域 高层消防系统集成多功能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展示飞行器零部件产业链 中国通号推出无人机反制系统 覆盖5公里半径 [116][117][119][120] - 广汽高域飞行汽车GOVY AirCab压缩通勤时间至15分钟 预计明年量产 分体式构型AirCar实现陆空转换 万丰航空VoloCity取得EASA认证 大翼航空无人机管理系统融合AI视觉识别 [122][124][125][126]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 特斯拉展示Model Y L续航751公里 能耗12.8kWh/100km Cybertruck采用48V架构和线控转向 擎天柱机器人迁移电动车技术 [132][133][135] - 长安汽车推出人形机器人和助行外骨骼 天枢底盘提升操控精准性 阿维塔搭载华为乾崑ADS 4.0 降低50%时延和30%重刹率 鸿蒙座舱保障交互安全 [137][139][141][142][143] - 赛力斯问界M9采用ADS 3.0 展示无人物流和智能生产线配置2000台机器人 吉利 比亚迪等车企展示AI智驾系统如DiPilot 300 [144][146][147][149][152] - 卡尔动力混合编队方案节约83%人力 未来运输机器人提升25%载货空间 踏歌智行矿区无人驾驶方案适应极端环境 [155][157][158][159][161][162] - 中国汽研展示汽车检测设备和碰撞假人 华烁高科推出直流快充 光伏充电等智慧充电网络 中国芯展区集中展示汽车芯片技术 [164][166][167]
中国AI云市场:阿里一家独大,字节第2,华为第3,腾讯第4
搜狐财经· 2025-09-12 13:41
中国AI云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AI云市场规模达223亿元 同比增长100% [1] - 预计2025年全年增长率将达148% [1] - 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930亿元 较当前水平增长超4倍 [1] 市场竞争格局 - 阿里云以35.8%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每三家AI云用户中就有一家使用其服务 [3] - 火山引擎(字节旗下)以14.8%份额位列第二 [3] - 华为云以13.1%份额排名第三 腾讯云(7%)和百度云(6.1%)分列第四、五位 [3] - 阿里云市场份额超过第二、三、四名份额总和 形成断层领先优势 [6] 技术生态与业务模式 - AI云提供全栈人工智能能力 包含IaaS、PaaS、MaaS三大层级服务 [8] - 主要厂商均配套自研AI大模型:阿里通义千问、字节豆包、腾讯混元、百度文心一言、华为盘古 [6] - 通过完整API接口输出AI能力 大幅降低企业应用门槛 用户无需从零开始训练模型 [8]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中小企业更倾向租用云计算服务而非自建AI数据中心 成本优势显著 [1] - AI大模型持续渗透各业务环节 推动企业加速拥抱AI技术 [8] - 市场快速增长同时竞争日趋激烈 最终格局尚未确定 [8]
华为云大撤退之后:张平安的“黑土地”豪赌
搜狐财经· 2025-09-10 15:09
公司战略调整 - 华为云在2025年8月进行大规模组织调整 涉及上千人及数十个部门合并重组 重点围绕产品部、公有云服务部及研发部等核心团队[4] - 调整后业务聚焦"3+2+1"布局:"3"为通算、智算、存储;"2"为AI PaaS与数据库;"1"指安全 同时下架20余款边缘产品包括企业邮箱、域名注册等[4][7][9] - 战略从"广撒网"转向"All-in"式突破 旨在降本增效并实现盈利核心目标[9][12]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华为云收入385.23亿元 同比增长8.5% 但仍处于亏损状态[9] - 2025年上半年华为集团营业收入4270亿元 净利润371.95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32%[25] - 全球IaaS市场排名前五 中国大陆市场份额达18%位列第二[8][9] 算力与AI战略 - 提出"算力黑土地"战略 通过昇腾AI云服务与Tokens服务满足客户计算结果需求[2][12] - 昇腾AI云服务客户数从2024年321家增长至2025年1714家 覆盖央国企、智能驾驶、大模型等行业[23] - 算力规模同比增长接近250% 并推出基于MaaS理念的Tokens计费模式 客户按实际使用量付费[21][23] 技术布局与竞争力 - 采用软硬结合路径:硬件以昇腾芯片为核心 软件以盘古大模型为核心[18] - 推出CloudMatrix 384超节点集群 算力性能宣称超越英伟达NVL72[18] - 全球开服节点覆盖33个地理区域96个可用区 国内布局贵安、乌兰察布、芜湖三大算力枢纽 实现国内30ms/海外50ms低时延[20] 行业挑战与风险 - 中国算力市场呈现"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结构性特征 价格持续下行[4][24] - 面临阿里云等对手激烈竞争 阿里云通义千问模型价格降幅达97%[24] - 2024年7月盘古大模型被质疑与竞品技术重合度超40% 引发技术信任危机[24] 组织与领导层 - 张平安2021年接任华为云CEO 2023年进入董事会任常务董事 在华为董事会业务排名第六[14][16] - 云业务被视为华为"唯一黑土地" 承载公司AI时代核心战略地位[13][28] - 盈利压力下集团对华为云有迫切盈利要求 业绩表现可能影响管理层晋升[16][25]
“不好!我应聘 OpenAI CEO,居然被拒了”。网友:史上最狂求职者!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9-02 17:05
求职事件概述 - 候选人Ömer Öztok向OpenAI申请CEO职位并要求替换现任CEO山姆・奥特曼[1] - 候选人提出用ChatGPT智能体替换整个高管团队[4] - 候选人要求通过提供终身免费ChatGPT Plus会员挖走Meta整个AI团队[4] - 候选人提议收购谷歌公司以获取Google品牌价值[4] - 候选人计划使用个人推文数据训练GPT-6模型[4] - 候选人要求获得公司50%股份作为任职条件[4] OpenAI回应 - 公司拒绝候选人并评价其提案具有"末日感"[3] - 法务部门认定挖角与收购方案可能引发法律纠纷[3] - 公司最终选择更传统且不要求50%股份的候选人[3] 舆论反响 - 事件在全网广泛传播引发关注[6] - 网友评价候选人提案过于狂妄[6]
华为云押注“算力黑土地”
华尔街见闻· 2025-09-02 09:11
公司战略调整 - 华为云通过收缩战线聚焦"算力黑土地"战略 不再与其他云厂商在通用市场竞争 转而专注于为行业AI应用提供自主算力底座 [2] - 组织架构进行重大调整 裁撤整合数十个下层部门 云EI产品线下的盘古大模型相关部门被撤销整合 更加聚焦AI产业和算力产业投入 [4] - 未来发展聚焦"3+2+1"业务架构:3包括通算、智算、存储 2包括AI PaaS、数据库 1主要是安全 [5] - 将大模型、昇腾云等组织整合为智算 通过软硬协同和架构创新打造更具竞争力产品 [5] - 战略重心从"云大而全"转向"AI+算力"赛道 投入更多资源支持昇腾CANN生态发展 [5][6] 技术产品布局 - 发布CloudMatrix384超节点 整合384颗昇腾NPU和192颗鲲鹏CPU 算力规模达300 PFlops [6] - 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全面上线 为大模型应用提供算力支持 [6] - Tokens服务全面接入CloudMatrix384超节点 通过xDeepServe架构实现单芯片最高2400TPS和50msTPOT的超高吞吐低时延性能 [7] - 在芯片工艺受限情况下 通过光通信、网络、供电等多技术领域优势 以系统补单点方式提升算力性能和规模 [8] 市场表现与数据 - 算力规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接近250% [10] - 使用昇腾AI云服务的客户从去年321家增长至今年1714家 [10] - 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 拥有超过4.5万合作伙伴和780万开发者 [17] - 2023年云计算业务收入385.2亿元 同比增长8.5% 占总收入4.5% [17] - 中国大陆云服务市场份额18% 排名第二 仅次于阿里云的33% [17] 集团战略定位 - 华为云承担着将昇腾芯片与盘古大模型等核心技术走向产业化的前台窗口作用 [3] - 作为集团一级部门 肩负寻找未来增长曲线的重要任务 [16] - 在华为全面智能化(All Intelligence)战略下 致力于打造中国算力底座 [12] - 目标加速千行万业智能化转型 让所有对象可联接、应用可模型、决策可计算 [12] - 未来三年将加大战略纵深投入 在根技术上进行压强式投入 [13]
《时代》杂志:任正非、梁文锋和王兴兴入选时代AI百大人物榜
搜狐财经· 2025-09-01 18:08
入选人物及公司成就 - DeepSeek CEO梁文锋入选榜单 公司凭借自研路线发布多个国际一流开源代码及语言大模型 其中R1模型展示中国AI技术强大实力 DeepSeek上线不足20天全球日活跃用户突破3000万 登顶全球140个国家及地区应用市场 成为全球用户增速最快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 近期发布最新大语言模型DeepSeek-V3[1] -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入选榜单 被称为全球具身智能领域关键推动者 极大降低动力机器人技术门槛并推动商业化 公司完成10轮融资估值超100亿元 今年6月获得中国移动、腾讯、阿里巴巴、蚂蚁集团等巨头数亿元投资[1] -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入选榜单 被评价无惧转型与创新 公司成功推出昇腾系列AI芯片、昇思深度学习框架及盘古大模型 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AI企业之一 2018年11月发布昇腾310芯片 2019年8月推出算力强劲昇腾910芯片 为全球AI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2] 其他国际AI领袖 - 英伟达创办人黄仁勋入选榜单[1][8] - xAI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入选榜单[1][4] -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入选榜单[1][4] - Meta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入选榜单[8] - 亚马逊总裁兼CEO安迪・贾西入选榜单[9] - Anthropic CEO达里奥・阿莫代入选榜单[9] - 高通总裁兼CEO克里斯蒂亚诺・阿蒙入选榜单[10] - 台积电董事长兼CEO魏哲家入选榜单[16] - Midjourney创始人戴维・霍尔兹入选榜单[20] - 软银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孙正义入选榜单[21] - Arm CEO雷内・哈斯入选榜单[21] - Mobileye总裁兼CEO阿姆农・沙舒亚入选榜单[25]
2025时代周刊AI百强榜揭晓:华为任正非领衔,多位华人精英闪耀登场
搜狐财经· 2025-08-31 10:44
华人AI领袖影响力 -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因长期投资AI技术创新 推出昇腾系列AI芯片、昇思深度学习框架及盘古大模型 奠定公司智能时代竞争力基础[1] - DeepSeek创始人兼CEO梁文锋带领公司快速崛起 发布多个国际一流开源代码及语言大模型 挑战OpenAI最新成果[3] - 小马智行创始人兼CEO彭军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 实现AI"虚拟司机"技术迭代和商业模式突破 将自动驾驶转化为现实运力服务[3] - 斯坦福教授李飞飞创建ImageNet项目 催生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革命性突破 推动"以人为本AI"理念发展[3] - 清华大学教授薛澜作为AI伦理规范核心设计者 深度参与法规框架制定与国际治理对话 致力于构建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4] 全球AI产业关键参与者 - NVIDIA联合创始人兼CEO黄仁勋预见GPU并行计算潜力 推动公司成为全球领先AI计算企业[3] - 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通过战略决策和产能扩张 确保全球最强AI处理器及加速器生产 为AI革命提供算力基石[3] - 国际领军企业包括OpenAI的Sam Altman、meta的Mark Zuckerberg及亚马逊的Andy Jassy 共同推动AI技术发展与广泛应用[4] AI技术突破与生态建设 - 华为推出昇腾AI芯片与昇思框架 构建全栈AI能力体系[1] - DeepSeek通过开源大模型技术 形成对行业头部企业的技术挑战[3] - ImageNet项目直接引发计算机视觉领域深度学习革命[3] - 全球AI处理器生产能力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3]
2025时代AI百人榜揭晓:华人力量崛起,任正非、梁文锋等引领风潮!
搜狐财经· 2025-08-30 14:11
华人AI领袖国际影响力提升 - 《时代》周刊2025年度AI领域最具影响力100人名单中多位华人首次登上国际舞台 包括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DeepSeek首席执行官梁文锋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 小马智行创始人彭军 meta首席AI官汪滔 清华大学教授薛澜及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 [1] 企业AI技术突破与生态建设 - 华为通过长期高强度投资成功研发昇腾系列AI芯片 昇思深度学习框架及盘古大模型 构建自主可控AI生态系统 [3] - DeepSeek坚持自主研发路线 发布多个国际一流开源代码及语言大模型 2025年初R1模型挑战OpenAI最新成果 [3] - NVIDIA凭借GPU并行计算优势转型为全球领先AI计算公司 CUDA计算平台和高性能GPU成为深度学习核心引擎 [4] - 小马智行实现AI虚拟司机技术迭代 推动自动驾驶出租车和卡车业务进入商业化阶段 [4] 学术研究推动AI发展 - 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领导创建ImageNet项目 推动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领域革命性突破 [5] - 全球行业领袖包括meta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及Anthropic首席执行官达里奥·阿莫代伊均在各自领域推动AI技术发展 [5]
解读华为2025半年报:研发创下新高,利润为什么减少了
第一财经· 2025-08-29 23:5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270.3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95% 创历史次高 [3][5] - 研发投入969.5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04% 占营收比例22.7% 达历史最高位 [3][6] - 净利润371.95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32% 主要受研发高增长及金融资产估值波动影响 [3][5][7] 成本与费用结构 - 营业成本2243.3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33% 增速超过收入增速 [7][8] - 销售费用393.76亿元 管理费用242.03亿元 财务费用27.39亿元 均同比上升 [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8.36亿元 同比大幅恶化 成为重要非经营性亏损因素 [7][8] 业务板块进展 - 终端业务:2025Q2中国智能手机出货1250万台 市场份额18.1% 重夺市场第一 [10] - 汽车业务:鸿蒙智行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2024年收入增长4.7倍并实现首年盈利 [9] - 智能驾驶:搭载乾崑智驾车辆超100万辆 激光雷达发货量突破100万台 [9] - 鸿蒙生态:鸿蒙5终端数量突破1200万 目标年底与安卓/iOS生态看齐 [10] 技术投入方向 - 聚焦根技术投入:包括5G-A、智能汽车零部件、鸿蒙生态、芯片设计等核心领域 [6] - 操作系统专项投入:鸿蒙系统年投入超1万人 研发费用数百亿元 代码量1.3亿行 [6] - 云计算战略调整:聚焦通算/智算/存储三大基础业务和AI PaaS/数据库两大平台 [11] - AI算力布局:加大昇腾云、盘古大模型、数智融合投入 支持CANN生态发展 [11][12] 市场竞争态势 - 云计算业务:中国大陆市场份额18% 排名第二 与第一名33%份额存在差距 [11] - 汽车业务挑战:面临行业价格战压力 智能化技术成本高 多品牌资源平衡难题 [9] - 鸿蒙全球化:全球市场份额约4% 需推进海外开发者生态建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