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O 4 Ultra

搜索文档
2025服贸会|专访PICO视频负责人熊俊杰:预计下半年部分XR大空间试点海外市场
北京商报· 2025-09-13 19:16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2025年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展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市首钢园举行。以"科技赋能 创意引领"为主题,此次 专题展吸引了超400家企业线下参展,其中,硬核科技革新文旅新体验成为该展的一大亮点。9月12日,北京商报记者专访PICO视频负责人熊俊杰,针对公 司在2025年服贸会上的展品创新,新订单签约或合作意向达成情况,LBE(基于位置的娱乐、沉浸式元宇宙实景娱乐项目,在国内也被称为"XR大空间") 市场发展以及公司未来业务计划等问题进行沟通交流。 北京商报:今年是PICO第二年参展服贸会,与去年相比,展示上有什么新变化? 熊俊杰:作为国内外领先的XR品牌,PICO非常荣幸第二次受邀参加服贸会。去年参展主要以硬件为主,推出了新品PICO 4 Ultra;今年则更聚焦XR大空 间,带来了从硬件方案、线下运营到内容发行的完整的XR大空间技术解决方案。今年的参展变化,其实也反映出国内XR领域硬件技术持续迭代、应用场景 不断拓展的新趋势。 北京商报:通过参展服贸会,企业是否有达成新的订单签约或合作意向? 熊俊杰:今年展会亮相的《浪浪山小妖怪:妖你同行XR》《太空奥德赛》《遇 ...
等待产品80分时刻!vivo头显只试不卖,MR行业重量价格生态三山难越
华夏时报· 2025-08-22 17:09
行业动态与厂商布局 - 多家手机厂商将MR头显视为手机之后的下一个革命性显示设备方向,包括苹果Vision Pro已于2023年上市、三星电子首款MR头显计划2024年下半年推出、vivo于2024年8月21日推出国内手机厂商首款MR头显探索版[1] - vivo Vision探索版历经四年研发,搭载OriginOS Vision系统及高通第二代骁龙XR2+芯片平台,采用Micro-OLED屏幕方案,重量仅398克(较行业平均600-700克轻约43%),尺寸较行业均值缩小26%[1] - 微软2015年发布首代MR产品HoloLens,但已于2023年10月确认停止生产HoloLens 2并取消HoloLens 3开发计划[4] 产品战略与商业化挑战 - vivo暂不公开售卖MR头显,主要因产品综合评价未达商业化标准(自评低于60分,目标需达80分),计划通过13家体验店开放体验以培育生态,目标2-3年内推出成熟产品[2][3][5] - MR行业面临多重障碍:重量(苹果Vision Pro约600-650克、微软HoloLens 2为566克)、价格(苹果3499美元、微软3500美元)、生态内容不足及应用场景未成熟[4][5] - 低价策略未显著提振销量:字节PICO 4 Ultra重量580克、起售价4299元,但电商平台两款店铺销量仅超2万台和4000台,未达爆款水平[5] 技术研发与供应链 - vivo MR研发团队规模达500人,关键部件(SoC、光机、摄像头、机构件)已整合现有手机供应链,预估产品价格有望低于1万元[2][3] - 厂商布局MR旨在抢占下一代计算平台入口,满足用户大屏沉浸需求,并未来服务于机器人领域(作为"眼睛"和"大脑")[2] 市场表现与行业展望 - 苹果Vision Pro 2023年首季度销量未达10万台,IDC预计2024年全球销量不超过50万台[4] - 行业爆发需等待技术突破与生态完善:成本依赖上游屏幕、芯片及光学降价,但需销量支撑规模化;内容生态需游戏、娱乐等刚需场景匹配,预计需2-3年补齐短板[5]
等待产品80分时刻!vivo头显只试不卖 MR行业重量价格生态三山难越
华夏时报· 2025-08-22 16:56
行业动态 - 多家科技公司布局MR头显设备 苹果Vision Pro于2023年6月发布 三星首款MR头显计划2024年下半年推出[1] - 微软2015年发布首代MR产品HoloLens 但已于2023年10月确认停止生产第二代产品 并取消第三代开发计划[4] - 字节跳动旗下PICO于2023年8月推出首款MR产品PICO 4 Ultra 起售价4299元[6] 产品特性 - vivo Vision探索版重量仅398克 较行业平均600-700克显著减轻 尺寸较行业均值缩小26%[2] - 苹果Vision Pro重量约600-650克 售价3499美元 微软HoloLens 2重量566克 售价3500美元[4] - vivo采用高通第二代骁龙XR2+芯片平台 搭载Micro-OLED屏幕方案[2] 市场表现 - 苹果Vision Pro首季度销量未达10万台 预计2024年全球销量不超过50万台[4] - PICO 4 Ultra在某电商平台自营旗舰店销量超2万台 第三方旗舰店销量仅超4000台[6] 战略布局 - vivo投入500人研发团队 历时四年开发MR设备 但不计划公开售卖 仅开放13家体验店供体验[2][3] - vivo执行副总裁表示MR设备可满足大屏沉浸需求 未来可作为家庭机器人的"眼睛"和"大脑"[2] - 行业分析师认为手机厂商做头显具备硬件研发、供应链整合及移动应用生态优势[3] 发展挑战 - 价格、重量、体验及生态内容构成行业主要障碍 需等待上游屏幕、芯片及光学成本降低[1][5] - 内容生态建设需要时间 vivo明确不做内容生产 依赖整体生态匹配[6] - 行业专家预测需2-3年补齐价格、舒适度、内容和应用场景等短板[6]
沪指盘中突破3700点!“全市场唯一百亿规模”机器人ETF蓄势待发成为“上车优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3:07
大盘及ETF表现 - 大盘盘中突破3700点 机器人ETF微跌0.42%但一度转涨[1] - 机器人ETF成交金额达8.21亿元 规模164.29亿元 份额173.16亿份居同类首位[1] - 持仓股矩子科技领涨6.10% 晶品特装领跌6.06% 多只成分股跌幅超3%[1]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53亿美元 处于长坡厚雪赛道起点[2] - 人工智能与精密制造技术突破推动工业/服务/家庭多元场景需求激活[2] - 产业规模将呈现跨越性增长态势 市场边界持续拓宽[2] 产品与技术动态 - PICO发布XR机器人远程框架XRoboToolkit 支持OpenXR规范与多款头显设备[1] - 集成低延迟立体视觉回传与多模态追踪能力 覆盖头部/手势/全身等追踪模式[1] - 提供Python/C++模块化接口 支持真实机器人与MuJoCo仿真平台无缝集成[1] 投资工具布局 - 机器人ETF(562500)为全市场唯一规模超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2] - 成分覆盖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细分领域[2] - 提供场外联接基金(A类018344/C类018345)实现产业链一站式布局[2]
XRoboToolkit:延迟低、可扩展、质量高的数据采集框架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8-07 08:03
核心背景与目标 - 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s)快速发展,对大规模、高质量机器人演示数据集需求迫切 [3] - 现有遥操作方案存在可扩展性有限、设置复杂、数据质量欠佳等问题 [3] - XRoboToolkit基于OpenXR标准,通过低延迟立体视觉反馈、优化逆运动学算法及模块化架构解决现有局限 [3] 现有遥操作方案的局限 - Leader-follower方案:延迟低但依赖定制硬件,可扩展性受限 [5] - 视觉基遥操作系统:硬件兼容性强但跟踪性能不稳定、延迟高 [5] - XR方案:跨平台通用但配置复杂,缺乏标准化数据格式,新设备集成工作量大 [5] XRoboToolkit的核心设计 整体架构 - 三层结构:XR端(Unity-Client)、服务端(PC-Service)、机器人端(模块化接口) [4] - 支持多种机器人平台(UR5、ARX R5机械臂等)和模拟器(MuJoCo) [5] 数据流式传输 - 异步回调驱动架构实现实时数据传输 [7] - 数据格式:6自由度位姿数据以7个浮点数表示,90Hz频率传输,封装为JSON对象 [9] - 跟踪数据类型涵盖头、控制器、手、全身及运动跟踪器,具体字段见Table 1 [7][9] 机器人控制模块 - 逆运动学求解:基于二次规划(QP)的IK solver,优化目标函数生成平滑运动 [8] - 灵巧手重定向:将OpenXR手模型26个关节点映射到机器人手关节,优化函数实现平滑运动 [10] - 移动基座控制:XR控制器摇杆实现全向移动平台控制,左摇杆线速度,右摇杆角速度 [10] XR Unity应用与立体视觉反馈 - 应用界面包含5个面板(Network、Tracking、Remote Vision等),支持PICO 4 Ultra和Meta Quest 3 [16] - 立体视觉支持PICO 4 Ultra和ZED Mini,自定义着色器调整瞳距,优化深度感知 [16] 应用场景与验证 多平台适配 - 双臂系统完成地毯折叠,移动操纵器完成运输放置 [16] - 双UR5机械臂实现3mm螺丝刀插入4mm孔(公差±0.5mm) [16] - 冗余机械臂控制通过肘部运动跟踪器引入约束,实现类人化运动 [16] 性能评估 - 延迟对比:XRoboToolkit(ZED Mini-PICO 4 Ultra)平均延迟82ms,显著低于Open-TeleVision的121.5ms [11] - PICO 4 Ultra自传输配置延迟100.5ms,稳定性最优(标准差3.12ms) [11] - 数据质量验证:ARX R5双臂折叠地毯数据微调模型后,30分钟连续运行成功率100% [13]
高通侯明娟:加速将AI能力部署于各类终端
经济观察网· 2025-07-17 19:58
高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 - 高通正加速将AI能力部署于各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汽车、XR头显和眼镜、PC以及工业物联网终端等[1][2] - 公司通过提供调制解调器、处理器、射频前端模组等关键芯片解决方案及平台,推动智能终端、汽车、物联网等领域的创新发展与产业升级[2] - 高通在中国市场成功的关键在于"深化协同",通过开放合作推动产业升级[4] 高通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成果 - 高通助力中国手机厂商出海,目前全球前十大顶尖智能手机品牌中中国企业占据8席[3] - 公司展示了4款分别来自小米、雷鸟、影目和PICO的XR终端产品,包括搭载第一代骁龙AR1平台的小米AI智能眼镜和搭载第二代骁龙XR2平台的PICO 4 Ultra[2] - 展台上展示了12款基于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打造的中国品牌旗舰手机[4] 高通在汽车领域的布局 - 通过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推动汽车从"机械工程产品"向"智能移动终端"跃迁[5] - 自2023年以来,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已支持中国汽车品牌推出超过210款车型[5] - 理想MEGA作为搭载第四代骁龙座舱平台的车型亮相链博会,展示了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和本地AI算力[5] 高通在中国的产业投资 - 无锡的全讯射频科技工厂已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5G领域快速增长的需求[4] - 联合苏州、杭州等地政府及合作伙伴设立联合创新中心,聚焦数字领域前沿技术研发[4] -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高通已有超100款产品设计,支持丰富的终端侧AI应用[4]
2025XR行业发展白皮书
洛图科技&VRAR星球· 2025-05-23 07: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XR行业展开,分析其发展背景、宏观环境、市场规模、技术趋势、操作系统、行业应用等方面,指出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虽当前市场有分化,但未来成长潜力大,如智能眼镜在AI大模型推动下将爆发增长,显示技术也在不断演进 [20][9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PART01 行业发展背景与宏观环境 - 元宇宙及XR行业历经技术萌芽期(1968 - 2011年)、期望膨胀期(2012 - 2015年)、低谷期(2016 - 2018年)、调整期(2019 - 2024年),将进入成长期(2025年及以后) [11][14] - 宏观环境复杂,全球经济复苏有挑战,投资环境有风险,技术创新与融合发展,政策与监管方面,各国对XR行业支持力度不同,中国从国家和地方层面进行顶层规划和特色发展 [20][32] - 融资对行业企业至关重要,2015 - 2024年全球XR领域融资收购数量有变化,XR内容质量稳步提升,2024年末全球主流VR平台内容总数超2.1万款 [35][42] PART2 市场规模与发展现状 - XR产品分VR/AR/MR,VR用于游戏等娱乐场景,AR强调虚实结合,MR是虚拟与现实有机融合 [47][48] - 2024年全球XR设备出货量731万台,同比降10.3%,市场分化,VR/MR设备出货653万台,占89.3%,同比降14%,AR设备出货78万台,占10.7%,同比增37%,预计2025年全球消费级XR市场承压,规模达720万台 [52][54] - 中国XR市场分化明显,2024年全渠道销量53.6万台,同比降12.5%,VR/MR设备销量25.9万台,同比降34%,AR设备市场发展好,文旅等是重要应用场景 [55][57] - 2024年中国VR/MR消费级市场各季度零售量同比下滑,Vision Pro未拉高行业大盘,但带动产品均价上调,MR头显比例上升,国内VR市场PICO主导 [58][69] - AR方面,2024年Q4政策利好使市场升温,分体式AR占8成市场份额,3000元是分体式和一体式界线,市场品牌格局变动,雷鸟保持领先 [76][91] - 智能眼镜在AI大模型推动下发展,2024年全球出货156.8万副,同比增119%,中国出货16.7万副,同比增44%,消费者关注产品功能、交互等因素,AI拍摄眼镜成市场主流,三类产品价格梯度分布 [97][117] PART 03 技术发展与产品趋势 - XR市场多种显示技术并存,高清晰度硅基显示是未来趋势,VR以Fast - LCD + Pancake方案为主 [124][128] - VisionPro引领头显设备向空间计算、混合现实、超高清晰显示发展,Micro - OLED成AR主流显示技术,AR产品形态、功能分化,配件提升使用体验 [133][143] PART 04 操作系统、行业应用与场景案例 - 主流XR操作系统有Meta Horizon OS、苹果visionOS、谷歌Android XR、华为鸿蒙OS、PICO OS等,各有技术架构、核心优势和生态策略 [150] - 开源平台注重兼容性和生态整合,国际有OpenXR等标准,国内PICO等也有相关举措 [159][160] - 内容生态以游戏和影视为核心,VR大空间国内外发展模式有差异,中国市场发展需应对挑战 [161][164] - XR设备在文旅、户外运动、个人助手、医疗辅助、制造设计、航空飞行培训、辅助教学展示等领域有应用案例 [167][183] PART05 编撰方公司介绍 - 洛图科技是科技产业生态服务平台,在XR领域有独特研究视角和大数据支持体系 [188] - VRAR星球是中国领先的VR/AR产业垂直媒体,为业内提供前沿资讯,打造交流社区 [190]
全球化再均衡之下AI + 元宇宙仍是锚点,歌尔股份(002241.SZ)引领生态重构
格隆汇· 2025-04-09 09:14
文章核心观点 随着AI硬件革命发展,全球消费电子产业多维度复苏,AI与元宇宙深度融合催生智能眼镜等新一代人机交互介质爆发增长,引发“百镜大战”,歌尔股份凭借技术与生态优势有望在其中引领范式重构并实现估值重估 [1][2][3][11] 消费电子产业发展情况 - 2024年全球VR/MR头显出货量达960万台,同比增长8.8%,市场规模重回增长区间 [1] - 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12.6亿部,同比增长2.3%,连续第二年实现增长,AI与智能手机融合将推动精密零组件市场需求增长 [1] - 2024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210%,总量首次突破200万台大关,预计2025年同比增长60%,2025 - 2029年维持超6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3] AI与元宇宙的共生关系 - 生成式AI为元宇宙的数字身份创建和虚拟环境搭建提供智能化支持,拓展元宇宙想象边界,如AI角色Luna能自主运营社交账号并学习进化 [2] - 元宇宙为AI提供训练样本库和试验场,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仿真环境,为AI应用迭代升级提供沙盒环境 [3] “百镜大战”竞争情况 - 华为、小米、天猫精灵、字节跳动等厂商纷纷布局AI眼镜,2025年将有更多大厂入场,主流厂商将完成产品场景验证,市场进入规模化放量阶段 [4] - 歌尔股份为AI眼镜与VR/AR研发应用提供技术和生态支持,是Meta Quest Pro、索尼PS VR2等独家代工商,占据全球中高端虚拟现实头显70%市场份额,已与小米等达成战略合作 [5] 歌尔股份的优势 - 在硬件层面构建技术壁垒,Sip封装为元宇宙设备提供小尺寸、低功耗、高性能解决方案,声学技术实现高精度语音识别与降噪及空间音频效果,光学微显示在新型显示技术取得突破,智能感知技术提升用户体验并推动AI与元宇宙融合 [8][9] - 围绕产业生态深度布局,与全球顶尖科技企业合作,参与多个元宇宙生态构建,提升市场地位并带来增长动力 [10] 歌尔股份业绩情况 - 2024年歌尔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009.54亿元,同比增长2.41%;归母净利润26.65亿元,同比增长144.9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