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A

搜索文档
沃特股份: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增长39.54% 特种材料领域优势显著
中证网· 2025-08-23 17:5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9.06亿元 同比增长12.2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3.94% [1] -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9.54%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7.41% [1] 产品结构 - 特种高分子材料营收达4.43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近50% [1] - LCP/PPA/PPS/PEEK等核心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 [1] - 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无人机、机器人领域并实现批量出货 [2] - 生物基高温尼龙、透明尼龙、长链尼龙及尼龙弹性体系列产品实现量产 [2] 产能建设 - 重庆基地2万吨LCP树脂项目(一期、二期)及1000吨PAEK树脂项目(一期)于5月投产 [2] - LCP年产能将达2.5万吨 有望成为全球最大产能供应商 [2] 研发与技术实力 - 上半年研发费用5598.04万元 同比增长17.29% 占营收比重达6.18% [2] - 旗下拥有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具备材料聚合-改性-型材加工全产业链能力 [1] - 实现LCP/PPA/PEEK/PPS/PTFE/聚芳醚砜等核心材料全链条布局 [1]
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3 07:1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06亿元 同比增长12.29%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3.94% [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9.54%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399.23万元 同比增长87.41% [4] 产品结构与研发投入 - 特种高分子材料营业收入占比48.93% 稳定保持较高水平 [4]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5,598.04万元 同比增长17.29% [4] - 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达6.18% 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4] 产能建设与产品拓展 - 重庆LCP、PEEK树脂聚合产线正式投产并实现批量化产品销售 [4] - 惠州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产线正式投产并实现批量化产品销售 [4] - 材料方案和产品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 [4] 产品出货情况 - LCP、PPA(含高温尼龙、透明尼龙、长链尼龙、尼龙弹性体)出货量实现增长 [4] - PPS、PEEK等特种高分子材料出货量均实现增长 [4] - 持续加大现有产业客户和新兴产业客户的开发力度 [4] 公司治理 -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审议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2] - 公司报告期控股股东未发生变更 [4] - 公司报告期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4]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 [3] - 不送红股 [3] -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3]
【重磅深度】人形轻量化大势所趋,镁合金&“以塑代钢”是核心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7-13 17:16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趋势 - 轻量化可解决续航不足、灵活度较低、散热能力差等问题,主要路径包括结构优化、零部件性能提升、原材料替换三大类 [2][7] - 特斯拉Optimus将传统铝合金、不锈钢替换为镁合金、高性能工程塑料(PEEK、PPS)等,原材料替换或为短期主流 [2][7] - 优必选Walker C在身高增加33cm基础上重量降低20kg,特斯拉Optimus Gen 2较Gen 1重量降低10kg至63kg,天工Ultra较1.2MAX降低5kg至55kg [13][14] 镁合金优势与应用 - 镁合金减重效果优于铝合金,当前镁铝价格比维持低位,成本优势凸显 [3][35] - 半固态工艺解决耐腐蚀性问题,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体积重量低于汽车,设备壁垒更低 [3][35] - 电磁屏蔽效能较铝合金提升约30%,散热效率更高,更适配人形机器人 [35][59] - 宝武镁业与埃斯顿推出的"ER4-550-MI"机器人采用镁合金材料,较铝合金版本减重11%、能耗降低10% [58][59] 工程塑料应用与市场 - PEEK可应用于关节轴承、减速器齿轮等,国产替代趋势明显,市场稳步增长 [4][76] - PPS可应用于电机端盖、传感器外壳等,工业化技术成熟,产能自给率逐年提升 [4][76] - PPA可应用于结构支架、连接器等,国内企业持续发力,逐步产业化 [4][76] - 通过材料经济性测算,市场价值量排序为PEEK>PPA>PPS,人形机器人落地有望带来十亿量级市场空间 [4][76] 材料性能对比 - 碳纤维、镁合金、高性能工程塑料密度显著低于不锈钢、高强度钢、铝合金 [28][30] - PEEK密度1.3-1.5g/cm³,拉伸强度>150MPa,长期使用温度可达334℃ [82][83] - PPS密度1.35g/cm³,拉伸强度>170MPa,长期使用温度220℃ [97][98] - PPA密度1.45g/cm³,拉伸强度>276MPa(45%玻纤增强),长期使用温度180℃ [106][107] 重点公司布局 - 宝武镁业拥有完整镁产业链,2024年营收89.8亿元,与埃斯顿合作推出镁合金机器人 [62][66] - 星源卓镁2024年营收4.09亿元,已采购3200T、5000T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 [67][70] - 肇民科技PEEK产品切入北美头部客户机器人供应链,2024年PEEK相关业务占比突破30% [117][120] - 中研股份为全球第四家PEEK年产能达千吨级企业,现有产能1000吨/年 [126][129]
人形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人形轻量化大势所趋,镁合金、“以塑代钢”是核心
东吴证券· 2025-07-12 16: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大势所趋,主要路径有结构优化、零部件性能提升、原材料替换,从特斯拉角度看原材料替换或为短期主流,主要将传统铝合金、不锈钢等替换为镁合金、高性能工程塑料等 [2] - 镁合金电磁屏蔽和散热效率更高,降本增效明显,其减重效果优于铝合金,半固态工艺解决耐腐蚀性问题,工业机器人已有应用,产品和工艺有可迁移性 [2] - 工程塑料密度极低,机械强度、韧性与稳定性优异,轻量化趋势下的塑料革命打开市场增量空间,重点关注PEEK/PPS/PPA的应用,人形机器人落地有望为工程塑料带来十亿量级市场空间 [2] - 投资建议关注镁合金压铸头部企业【宝武镁业】、【星源卓镁】,推荐人形机器人轻量化关节件企业【旭升集团】;关注工程塑料头部企业【肇民科技】、【沃特股份】、【中研股份】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从下游整机看机器人轻量化趋势 -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成为主要趋势,如优必选Walker C、天工Ultra、特斯拉Optimus等产品重量降低 [6] - 轻量化可解决人形机器人续航不足、灵活度低、散热差等问题,如卓益得人形机器人减重40%使续航提高至6小时 [13] - 人形机器人实现轻量化主要通过结构优化、零部件替换、原材料替换三个角度,原材料替换中镁合金及高性能工程塑料或为主流方案 [18][20] 成本下行&技术突破为镁合金输入新动力 - 过去牵制镁合金大规模应用的因素为工艺和经济性,当前镁合金原材料成本下行、供给充分,性价比更高,半固态成型技术是未来趋势 [22][27][32] - 工业机器人已有镁合金应用,人形机器人未来可期,国内头部压铸厂商纷纷布局镁合金半固态成型赛道 [49][53][48] - 宝武镁业拥有完整镁产业链,有望切入人形机器人轻量化结构件赛道;星源卓镁在半固态技术有工艺积累,产品有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旭升集团拓展人形机器人赛道,半固态镁合金工艺迎来突破 [57][62][66] 高性能工程塑料掀起"以塑代钢"革命 - 工程塑料在塑料材料中具有差异化优势,特种工程塑料技术壁垒较高,企业布局集中度高,PPS以及PPA需求占比较大 [73] - PEEK性能可与合金媲美,但生产工艺复杂,全球PEEK生产厂商呈现"一超多强"格局,国内市场增速明显 [78][83][88] - PPS被誉为"塑料黄金",全球市场格局集中,国产化进程加速,新能源汽车与机器人产业轻量化趋势打开下游应用空间 [92][97][102] - PPA硬度大、强度高,国际巨头主导下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产品同质化严重,汽车与电子领域需求深化推动市场稳健增长 [106][110][116] - 肇民科技PEEK产品切入机器人丝杠供应链,机器人业务商业化提速;沃特股份特种材料业务持续发力;中研股份是国内PEEK龙头,致力提升产品批次稳定性,推动下游应用 [122][127][133] 投资建议 - 关注镁合金压铸头部企业【宝武镁业】、【星源卓镁】,推荐人形机器人轻量化关节件企业【旭升集团】;关注工程塑料头部企业【肇民科技】、【沃特股份】、【中研股份】 [135]
新和成上市21周年:盈利有望再创新高,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积极分红回馈投资者
证券时报网· 2025-07-05 02:06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33亿元至37.5亿元,同比增长50%—70%,有望创半年度新高 [2] - 上市21年间营业收入从11.34亿元增长至216.09亿元,归母净利润由0.75亿元增长至58.69亿元,总资产从15.97亿元增长至429.89亿元,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6.04%、24.39%、17.9% [2] - 近9年加权ROE均在10%以上,2024年加权ROE达到21.78%,超过97%的化工制品行业上市公司 [2] - 机构预测2025年—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65.49亿元、71.45亿元、77.82亿元 [2] 研发创新与产业升级 - 2014年—2023年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均在5%以上,2024年研发支出首次超过10亿元,在化学制品板块排名前三 [3] - 与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化学前瞻性和应用领域研究 [3] - 新材料板块PPS报批产能3万吨,已建设2.2万吨,2024年实现满产满销,PPA中试规模1000吨,HA项目包括IPDA 2万吨/年、ADI 4000吨/年、HDI多聚体3000吨/年 [3] - 公司是全球综合性维生素龙头企业、中国最大合成香料生产企业,全球第三大蛋氨酸生产企业 [4] 股东回报与资本运作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55.02亿元,分红率达到42.96% [5] - 2024年12月推出特别分红方案,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创新高 [5] - 推进股份回购工作,回购金额区间3亿元至6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回购1429.97万股,总额3.09亿元 [5] 主营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专注于精细化工,形成营养品、香精香料、高分子新材料、原料药等主营业务体系 [1] - 主营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前列 [1]
新和成(002001):技术与产业协同效应显著的综合性精细化工龙头
国信证券· 2025-07-02 09: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2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由校办工厂发展成全球化综合性精细化工龙头 ,维生素与香精香料产业链相辅相成 ,蛋氨酸是承前启后的大单品 ,新材料重点布局己二腈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1]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2.96/66.12/71.35亿元 ,摊薄EPS为2.05/2.15/2.32元 ,股票合理估值区间在24.92 - 28.70元之间 ,相对于目前股价有17.16% - 34.93%的溢价空间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1999年由校办工厂发起设立 ,2004年上市 ,此后进军多个产业 ,现成为五大产业协同发展的全球化综合性精细化工龙头 [14] - 坚持产业与技术协同发展 ,致力于解决关键化学品国产化 ,业绩与市场价值全方位增长 [15][18] - 第一大股东为新和成控股集团 ,实际控制人为胡柏藩 ,拥有4大生产基地 [21][23] - 有“老师文化”特色企业精神 ,股权激励制度完善 ,重视研发投入 ,盈利水平突出 [25][26][28] 维生素与香料香精 维生素 - 维生素对生物生长发育重要 ,中国是最大生产国 ,新和成可生产8种 ,是综合性维生素龙头 [33][43][52] - VA、VE、VC等市场竞争格局不同 ,价格波动主要由供给端变化引起 ,新和成关键原材料自给 ,产业链完善 [53][58][62] - 子公司山东新和成维生素有限公司利润率可观 [70] 香精香料 - 布局基于产业链协同 ,是维生素产业链延伸 ,香料需调和成香精使用 ,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72][74] - 新和成聚焦合成香料业务 ,产品多 ,与客户深度合作 ,是国内最大香料企业 ,盈利水平高 [77][79][83] 蛋氨酸 - 承前与维生素产业协同 ,启后与新材料业务有技术协同 ,预计2025年底产能达55万吨/年 ,成全球第三大生产企业 [88][89] - 是必需氨基酸 ,使用可提高肉类生产效率 ,液体蛋氨酸需求增速高于固体 ,新和成是全品类生产商 [91][93][97] - 行业准入壁垒高 ,国产化进程加快 ,当前呈寡头垄断格局 ,全球需求量有增长潜力 ,新和成盈利水平高 [101][106][142] 新材料 PPS与PPA - PPS是新型高性能热塑性树脂 ,新和成是全球龙头 ,PPA性能优异 ,新和成后续发展空间大 [149][152][160] 尼龙66 - 新和成致力于解决己二腈国产化 ,我国尼龙66依赖进口 ,新和成采用丁二烯法有成本优势 ,产业链利润向己二腈环节集中 [161][169][179] ADI - 我国ADI产业化起步 ,能克服芳香族异氰酸酯缺点 ,发展潜力大 ,新和成在HDI、IPDI领域有竞争优势 [182][183][198] 盈利预测 - 假设营养品蛋氨酸销量提升、价格中枢抬升 ,维生素盈利水平小幅下滑 ;香精香料营收增长、毛利率小幅下降 ;新材料销量提升、成为利润增长点 [204][205][206]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7、259、278亿元 ,毛利率分别为41.16%、39.62%、39.50% [206] 估值与投资建议 绝对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 ,采用FCFF估值方法 ,得出公司价值区间为24.92 - 29.65元 [212] 相对估值 - 选取万华化学、安迪苏、金发科技为可比公司 ,认为新和成应享有估值溢价 ,按2025年EPS给予12 - 14倍PE估值 ,对应股价区间24.60 - 28.70元 [213][216] 投资建议 - 综合绝对及相对估值 ,认为公司股票合理估值区间在24.92 - 28.70元之间 ,相对于目前股价有溢价空间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18]
南京聚隆,4万吨新材料项目官宣!
DT新材料· 2025-06-13 23:07
公司投资与产能扩张 - 公司拟投资1.3亿元建设"年产4万吨特种材料生产项目",计划使用5800平方米场地,包括15条生产线及2500库位的立体库,主要生产阻燃类产品以优化产品结构[1] - 同时在建"年产5万吨特种工程塑料及改性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和"30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生产线建设项目",预计2025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其中5万吨项目包括1.5万吨特种工程塑料及3.5万吨改性聚丙烯和合金材料[4] 产品与技术布局 - 特种材料可能涉及PPA、PEEK、PPS等特种工程塑料改性产品,聚焦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已开发无卤阻燃PA6/PA66、高CTI PBT、PPA、高温PPS等材料[2][3] - 研发方向包括IV型储氢瓶内胆用尼龙、机器人用高分子材料、医疗健康材料、通讯雷达用功能材料等,覆盖"4+2"战略下的四大核心业务板块(高性能改性塑料、生物基塑木型材、热塑性弹性体、碳纤维复材)和两大关键方向(精密加工、特种材料合成)[5] 财务表现与业务增长 - 2024年营业收入23.87亿元(同比增长30.53%),净利润8433.97万元(同比增长16.25%),首次突破20亿元创历史新高[6] - 分业务表现: - 汽车及新能源车用改性塑料销售额17.82亿元(占比74.64%,同比增长31.24%)[7][8] - 通讯及电子电气材料销售额2.29亿元(同比增长36.17%)[7] - 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领域营收2994万元(同比增长262.32%)[7][8] - 分产品增速:高性能合金及其他产品增长67.53%,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增长263.80%[8] 行业应用与市场拓展 - 产品应用覆盖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壳体、电子连接器、储能绝缘端板等场景,开发防热失控复合材料、吹塑级阻燃聚丙烯等针对性解决方案[2][3] -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汽车领域收入占比提升至74.64%,航空航天等高增长新兴领域收入占比从0.45%提升至1.25%[8]
新 和 成(002001) - 2025年5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30 17:40
公司活动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其他(策略会)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29日下午,地点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形式为现场交流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证券部部长王晓碧,参与活动的还有中信证券刘畅等众多机构人员 [2][3] 产品产销与产能情况 维生素E - 以50%粉计年产能为6万吨,2024年已实现满产满销,计划2025年6月上旬开始对生产线进行10 - 12周常规性检修 [3] 蛋氨酸 - 现有固体蛋氨酸年产能30万吨,一季度以来市场价格上涨,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销售表现强劲 [3] - 与中石化镇海炼化合作的年产18万吨液体蛋氨酸项目正在做试产前准备工作 [3] 牛磺酸 - 设计年产能3万吨,生产基地位于浙江上虞,市场需求持续升温,产销情况稳健向好 [3] 新材料 - PPS报批产能3万吨,已建设2.2万吨,2024年实现满产满销,纤维级和树脂级销售趋势良好 [3] - PPA处于中试规模,有1000吨产能 [3] - HA项目包括IPDA2万吨/年、ADI4000吨/年、HDI多聚体3000吨/年 [3] 项目投资与进展 天津尼龙新材料项目 - 计划总投资额为100亿元,规划年产50万吨己二腈、己二胺,后续延伸至下游产业链打造尼龙66一体化生产体系 [4] - 一期项目规模为年产10万吨己二腈、己二胺,目前项目报批进展顺利,待合法性报批手续完成后开工建设 [4] 新和成杭州总部 - 为顺应业务规模扩大和未来发展需要,计划在杭州投资建设总部,借助当地优势提升公司综合实力 [4] 公司板块情况 生命健康产业园 - 专注于人类营养产品研发与生产,主要产品有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β - 胡萝卜素等,营养品板块去年实现增长 [4] 合成生物板块 - “化工 +”和“生物 +”是两大技术平台和产业平台,黑龙江基地定位为生物发酵产品,践行“生物 +”战略 [4] - 目前产品包括维生素C、辅酶Q10、维生素B族系列、氨基酸类产品等,设生物发酵研究院,布局新产品,品类将扩展到香料、新材料 [4] 黑龙江基地 - 2024年通过技改提升和管理创新降本增效,采取多项举措提高产能利用率,实现大幅减亏 [4] - 未来借助原材料产地区位优势,布局前沿生物科技,丰富产品线,提升综合竞争力 [4] 资本开支与回购计划 资本开支 - 拟建项目有天津尼龙新材料项目、香精香料新项目、PPS新材料项目、氨基酸类产品等 [5] - 近两年产品投资主要定位于技改提升,各基地设研究院,各领域产品项目有储备,未来根据市场等情况择机推进 [5] 股份回购 - 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总金额3亿元 - 6亿元,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5] - 截至5月6日,首次回购股份数量为45.6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148%,成交总金额为999.86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5] - 回购期间每月前三个交易日内披露截至上月末的回购进展情况 [5]
沃特股份(002886):特种高分子材料国产替代先锋,产能投放驱动成长
东北证券· 2025-05-14 17: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调整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沃特股份作为国内领先的特种高分子材料平台化企业,深耕高附加值材料领域,绑定高成长赛道,通过“引进—消化—创新”实现核心材料国产化,全球化布局逐步推进 [1] - LCP 技术突破构建核心壁垒,平台化战略成效显著,新兴需求驱动增长,国产替代打开空间 [2][3] 公司概况 - 沃特股份成立于 2001 年,2017 年上市,是国内领先材料供应商,从事高性能功能高分子材料相关业务,LCP 经历多阶段发展,已具备全球化竞争实力,还布局高附加值材料产品与产业链 [19][20] - 坚持特种高分子材料平台化战略,产品体系丰富,在多地设制造基地,初步形成材料平台向终端产品延伸的闭环体系 [21][23] - 实际控制人为吴宪、何征夫妇,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合计控制公司 41.35%的股份,股权集中度较高 [24] - 产品布局丰富使营收稳健增长,2012 - 2024 年 CAGR 约为 15.51%,近两年业绩承压,特种高分子材料是核心业绩来源,公司重视研发,处于快速成长期,通过债权及股权并行融资 [27][31][33] 新兴需求驱动增长,国产替代打开空间 特种工程塑料性能优异 - 特种工程塑料是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性能比通用塑料优异,产品覆盖面广,为多行业提供材料支撑,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为高性能化、轻量化、智能化应用、环保化 [50][53][60] LCP: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公司竞争力突出 - LCP 具备优异物化性能,传统应用于电子电气领域,公司 LCP 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在 5G 连接器、人形机器人等方面有应用 [61][66][69] - 全球 LCP 产能以海外为主,国内产能逐步提升,公司具备全球化竞争实力,关键原材料国产化取得突破,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76][80][81] PPA:汽车、电子领域需求快速增长 - PPA 在高温下具备高刚性和高强度,主要应用在电子和汽车领域,中国 PPA 产能近年来快速发展 [82][84][93] PAEK:PEEK 性能突出,有望运用于人形机器人 - 聚芳醚酮(PAEK)综合性能好,聚醚醚酮(PEEK)应用需求最高、商品化最成熟,下游运用领域广泛,有望用于人形机器人,全球 PEEK 行业产能集中,国内技术创新打破国外垄断 [94][97][112] PSF:全球需求量稳步增长,国产替代进行中 - 聚芳醚砜(PSF)有三大类别实现商用,应用于多领域,全球需求量稳步增长,国内产能逐渐扩张,产品向高端化迈进 [113][114][118] PPS: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国内企业迎头追上 - 聚苯硫醚(PPS)是特种工程塑料第一大品种,可广泛应用于多领域,全球 PPS 市场持续扩张,中国是最大消费国 [121][125][12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实现营收 21.0、28.3、35.7 亿元,归母净利润 0.5、1.2、1.8 亿元,对应 2025 - 2027 年 PE 为 93/43/28X [4]
沃特股份(002886) - 2025年5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6 20:24
经营情况 - 2024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18.97 亿元,同比增长 23.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659.65 万元,同比增长 520.6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 2,782.83 万元,同比增长 2,085.60%,特种高分子材料营业收入占比 48.58%,研发投入 11,564.45 万元,占全年营收达 6.10%,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加 78.04%,现金分红加股份回购总额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112.17% [2]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8.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同比增长 24.76%,研发投入保持较高水平,经营性净现金流持续改善 [2] 产品业务开拓进展 汽车及新能源材料解决方案 - 实现多品牌车型稳定供货,覆盖新能源三电及热管理领域,毫米波雷达小批量交货,有望延伸视觉雷达,激光雷达材料完成测试,车载高精度定位天线材料获认证,光伏专用材料契合行业需求,移动储能电源材料获认可 [2] 高频通讯及高速算力材料解决方案 - AI 服务器散热材料开发多规格风冷材料,形成完整解决方案;光通讯材料开发出各向线膨胀系数一致的特种高分子材料;高频高速通信材料提供多频介电常数材料,信号损耗降至 1.4‰;PTFE 薄膜获国内外客户认可并开展合作研究 [2][3] 低空飞行器及机器人材料解决方案 - 低空飞行器材提供无人机轻量化材料,芳纶增强耐磨材料和摄像头用材料量产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产线可提供成型产品;机器人材料围绕多需求开展,骨骼/机械臂材料装机测试,PEEK 材料多家客户测试,高流动性电机定子包胶材料降低定子包胶厚度至 0.1 毫米,降低绝缘层重量 30%-50%,提升定子绕线满槽率 30%-40% [4] 半导体材料解决方案 - 完成对上海沃特华本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收购,覆盖国内外半导体客户并建立深度合作 [4] PEEK 材料进展 - PEEK 树脂合成项目试生产周期已满,设备运转达设计要求,通过验收专家评审会评审,正履行许可手续待换发正式生产许可证,已开展客户导入工作;子公司百吨级 PEEK 型材加工产线完成自产 PEEK 树脂认证工作 [4]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公司原材料供应链国产化,出口业务以亚洲和欧洲地区为主,行业发展机遇大,2025 年工作重心为加速产能释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