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A
搜索文档
沃特股份2025年三季报:特种材料营收利润双增长 平台化优势筑先发壁垒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0:17
核心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87% [1]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07%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70% [1] -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15.49% [1] 特种高分子材料业务 - 特种高分子材料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达48.93% [3] - LCP、PPA、PPS、PEEK等特种材料出货量保持稳步增长 [3] - 重庆基地20,000吨LCP及1,000吨PEEK树脂聚合产线实现批量化销售 [3] - 特种材料业务覆盖半导体、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机器人等高附加值领域 [3] 平台化战略与研发投入 - 公司已完成从单个产品到多元平台的跨越,形成显著先发优势 [2] - 平台化模式整合合成、改性、型材加工等一体化能力,提供一站式服务 [2]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56%,占营业收入比重维持在6%以上 [2] - 依托国家级CNAS实验室等多个高水平研发平台进行技术突破 [2] 技术优势与产品应用 - 是国内唯一具备PEEK材料合成-改性-型材加工全产业链能力的厂商 [4] - LCP材料实现从树脂到薄膜的垂直整合 [4] - 针对人形机器人开发的PEEK材料可助力整机减重15%、续航提升30% [4] - 在高频通信领域,LCP材料高频信号损耗可降至1.4‰ [4] - 在AI服务器领域提供业内最完整的全系列散热材料方案 [4] 市场拓展与并购整合 - 客户结构向行业顶尖头部客户集中 [5] - 通过收购沃特华本半导体科技,境内半导体业务快速成长 [5] - 收购日本华尔卡所持上海密封件公司,布局半导体设备密封件领域 [5] - 形成浙江科赛、沃特华本、密封件公司三大核心半导体部件生产基地 [5]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5G通信、低空经济、半导体、AI服务器、机器人等新兴赛道需求爆发 [6] - 特种高分子材料是高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附加值优势显著 [3] - 国家对“卡脖子”材料的政策支持为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6]
巴斯夫再签约,重注这一新兴战略产业!
DT新材料· 2025-10-31 00:04
巴斯夫在机器人产业的战略合作 - 与江苏纽泰格科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整合巴斯夫先进材料与纽泰格产品开发制造优势,聚焦机器人与汽车行业材料创新[2] - 合作涵盖联合研发、产品设计与制造、市场拓展及供应链协同,旨在加速创新材料解决方案在相关领域应用落地[2] - 纽泰格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销售产值9.75亿元,产品包括汽车悬架、传动、发动机系统等高性能精密注塑和铝铸零部件[2] 巴斯夫机器人产业合作布局 - 自八月以来第三次签约合作布局机器人产业,包括与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及明新旭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2][3] - 通过三次合作完成从整机、特性材料到轻量化材料的全面产业布局[3] - 与明新旭腾合作旨在凭借聚氨酯、热塑性聚氨酯和工程塑料优化机器人本体部分材料性能[3] 机器人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 宏观层面,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同比持平背景下,中国市场实现7%逆势增长[3] -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年营业收入将突破5万亿美元,产业规模远超汽车产业[3] - 产业链层面,智能机器人加速进入服务、医疗、工业等场景,汽车与机器人共享超过50%供应链资源[4] 高分子材料在机器人领域应用 - 多家高分子材料企业已进行机器人产业布局,包括金发科技、普利特、会通股份等[4] - 具体应用包括:雷达外壳采用PBT+玻纤,关节/骨骼结构件采用PA66或PPA加短玻纤,执行器齿轮/轴承采用PEEK等[4] - 灵巧手皮肤和电子皮肤使用TPU材料,外壳/装饰件采用ABS或PC/ABS材料[4]
华为、比亚迪供应商,毛率达45%,又一改性塑料企业,冲IPO!
DT新材料· 2025-10-20 00:05
IPO与募资计划 - 公司创业板IPO申请获受理,计划募资6.45亿元,用于高性能工程材料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江西生产基地扩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2] - 募投项目建成后将开展生物基长碳链尼龙、无卤阻燃特种高温尼龙、6G介电材料、高性能透明硅共聚PC材料等前沿项目的研发攻关[2] - 公司上市路径有所调整,最初于2023年10月计划创业板上市,2025年2月变更向北交所备案,最终于2025年5月再次调整为申请创业板上市并获受理[2] 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第一批重点“小巨人”企业,主营改性工程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3] - 核心产品包括改性PC、PC/ABS、PA、PPA、PBT、PET等高性能工程材料,以及可激光直接成型材料、纳米注塑专用工程材料、超耐高温特种尼龙材料等特种功能材料[4] - 公司曾参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并独立牵头承担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技术成果被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4]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4.9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89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51亿元[5] - 净利润从2022年的5171.16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570.28万元,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5] - 资产总额从2022年的4.12亿元增长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7.13亿元,资产负债率(合并)从2022年的45.77%下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31.74%[6] 产品结构与盈利能力 - 高性能工程材料构成主要收入来源,但占比从2022年的87.15%持续下滑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73.10%[6] - 特种功能材料占比逐渐提升,从2022年的12.72%增长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25.89%,成为业务重要增长点[6] - 特种功能材料毛利率显著高于高性能工程材料,2024年特种功能材料毛利率高达45.54%,而高性能工程材料毛利率为27.21%[7] 客户与市场应用 - 公司消费电子类业务收入占比超70%,客户包括比亚迪、富智康、华勤技术、闻泰通讯、龙旗科技等知名企业[5] - 公司已进入三星、华为、小米、OPPO、BOSE、联想等终端品牌的供应商资源池,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储能、汽车等行业[5] 行业发展趋势 - 受益于汽车等市场的蓬勃发展,改性塑料企业整体业绩可观,A股市场已有超25家改性塑料上市公司[7] - 行业集中度不高,技术创新和市场调整正引发行业深度洗牌,领先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扩大产能及产业链垂直整合构建护城河[7] - 新兴产业的崛起为改性塑料企业提供了新的竞争赛道,小而美的腰部企业通过加码具有技术壁垒及高附加值的材料探索差异化突围路径[7]
中塑股份闯关创业板IPO 拟募资6.4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18:55
IPO基本信息 - 广东中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申请于9月26日获深交所受理 [1] - 公司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为6.45亿元人民币 [1][2] 主营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为改性工程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核心产品包括改性PC、PC/ABS、PA、PPA、PBT、PET等高性能工程材料 [1] - 公司开发了可激光直接成型材料、纳米注塑专用工程材料、超耐高温特种尼龙材料等特种功能材料 [1] - 产品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储能、汽车、家居家电等行业 [1][2] 市场地位与客户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2] - 消费电子行业是公司的传统优势行业 [2] - 直接客户覆盖国内主要的零组件、模组和精密结构件制造企业 [2] - 终端客户进入三星、华为、小米、OPPO等品牌商的合格供应商资源池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93亿元、5.37亿元和7亿元 [2]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孰低)分别为4875.55万元、7924.10万元和9256.66万元 [2] - 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9.11%,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7.79% [2]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亿元,扣非净利润2423.73万元 [2] 募投项目 - 高性能工程材料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旨在建设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的改性塑料生产基地 [3] - 江西中塑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将大幅提高生产能力,提升对华东地区的批量供货能力 [3] - 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将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高素质人才强化研发能力 [3] - 募集资金还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
商业航天IPO再扩容微纳星空开启辅导,鞍石生物、中塑股份等3家公司申报在即
搜狐财经· 2025-09-23 18:23
上市辅导备案受理公司 - 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 专注于量子计算机、量子芯片、量子测控、量子软件和量子云领域 战略目标为全栈式开发并直接对标Google、IBM和Rigetti等国际企业 [3] - 公司累计完成9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红土量子私募、量堃股权投资、中津创新和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等 [3] - 以71亿元人民币估值位列《2024全球独角兽榜单》第1118位 控股股东郭国平持股20.85% 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3.04% 合肥亿斯特立股权投资持股11.37% [4] - 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 作为卫星系统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 专注于微纳卫星平台和核心部组件的自主研发 具备卫星整星设计和集成测试能力 [5] - 公司已成功将27颗卫星送入太空 产品覆盖10公斤至1000公斤级卫星平台 包括国内首颗民营企业研制的0.5米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和首颗X波段商业SAR卫星 [5] - 累计完成16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盛邦安全、经开尚贤股权投资、麒坤股权投资和歌斐逸飞投资等 以10亿美元估值入选《2025全球独角兽榜单》 [5][6] - 控股股东为无锡经开尚贤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持股6.99% 北京微纳星空企业管理中心持股6.06% 国宇星空企业管理中心持股5.78% [6] - 深圳市卡儿酷科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 作为多功能汽车应急启动电源供应商 产品包括12V/24V跳起动器和汽车电池充电器 应用于汽车、摩托车、消费电子和娱乐船等领域 [7][8] - 累计完成5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同创新兴智联、南海成长湾科私募、兴聚拾贝三号股权投资和北联投资等 [8] - 控股股东新余市翎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1.57% 赵礼贵持股8.75% 张智锋持股7.66% [9] - 青岛海森林发制品集团提交上市辅导备案 专注于高端假发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 - 累计完成4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松彤私募股权投资、松华创业投资基金、财通汇富和劲邦劲才创投等 [10] - 控股股东青岛海森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5.36% 青岛创富投资持股8.23% 青岛平富投资持股5.01% [10] - 曾于2023年9月与国泰君安签订IPO辅导协议 拟在A股主板上市 后于2024年11月终止辅导备案 [11] - 威邦运动科技集团提交上市辅导备案 主要从事地上泳池核心配件、户外运动产品和充气运动产品核心配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12] - 控股股东浙江威邦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8.48% 实际控制人陈校波持股27.00% 金华富邦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3.40% [12] - 曾于2023年5月获上交所受理沪市主板上市申请 后于2025年2月撤回申请 [13] 辅导验收通过公司 - 北京鞍石生物科技通过辅导验收 作为肿瘤靶向药物研发商 专注于c-Met靶点候选药物的晚期临床开发及一类创新药候选药物的I期临床研究 [16] - 累计完成4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IDG资本、国投招商、凯辉基金、燕创集团和维梧资本等 [16] - 控股股东贝恩思韶投资持股17.04% 石和鹏持股11.13% 第一投资有限公司持股8.49% [17] - 广东中塑新材料通过辅导验收 主营业务为改性工程塑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核心产品包括改性PC、PC/ABS、PA、PPA、PBT和PET等高性能工程材料 [18] - 2022年完成2轮股权融资 投资方包括深圳市洛盈华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和深圳市中小担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19]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朱怀才持股55.24% 邓莲芳持股9.01% 深圳市众行致远咨询管理合伙企业持股9.01% [19] - 株洲时代华鑫新材料通过辅导验收 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橡胶制品业、金属制品及环保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检测、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 [20] - 累计完成6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凌科股权投资、华函智成股权投资和蓝海启航高新科创股权投资等 [21] - 控股股东北京华舆国创股权投资基金持股19.73%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持股16.64% 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持股10.50% [21] 辅导备案终止公司 - 常州九天新能源科技终止辅导备案 作为新能源配套产品制造企业 主营光伏焊带产品、光伏接线盒产品和芯片封装模块产品 拥有授权专利107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 [23] - 重庆华龙网集团终止辅导备案 作为新型媒体集团 以新闻发展为龙头、技术驱动为核心、大数据应用为基础 实施内容+技术+运营战略 [24] - 南通北新新能科技终止辅导备案 专注于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和储能电池回收及关键能源金属再生利用 通过技术制备电池级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和碳酸锂等产品 [25] - 芜湖悠派护理用品科技终止辅导备案 作为一次性卫生护理用品生产企业 产品包括宠物尿垫、成人纸尿裤和护理尿片等 销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26] - 山东泰莱电气终止辅导备案 主营业务专注于新能源发电用箱式变电站、国家农村电网改造变压器、开关柜和高压负荷开关等35kv以下产品的生产 [27] 行业动态 - 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上市热潮 包括蓝箭航天、屹信航天和中科宇航等多家独角兽公司相继开启辅导或进入申报环节 竞逐"商业航天第一股" [7]
新和成20250916
2025-09-17 08:50
**新和成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一 纪要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纪要主要涉及维生素行业、动物营养添加剂行业及精细化工行业 * 核心讨论公司为新和成 其业务涵盖维生素A E 蛋氨酸 香精香料 新材料PPS PPA等[2][18][20] **二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维生素行业需求特点** * 工业化 规模化养殖推动工业饲料比例上升 约60%维生素需求来自饲料领域 维生素A和D3在饲料中需求占比高达80%[2][5] * 维生素需求具有短期弹性 因农业部及DSM标准中不同维生素添加比例范围宽泛 最高与最低添加量比值在1至10之间[6] * 改善动物性能的维生素需求具有弹性 与养殖盈利能力高度相关 盈利好时需求增加[7][8] * 2022年中国猪饲料和家禽饲料占总体饲料需求86% 其中猪饲料45% 肉禽饲料30% 蛋禽饲料11%[9] * 生猪存栏量波动对维生素需求影响小于养殖盈利能力 家禽养殖周期短维生素用量调整不明显 生猪养殖周期长其维生素需求边际变化显著 受"猪周期"影响[9][10] * 季节性波动显著 四季度因节前育肥需求旺盛 夏季因天气炎热需求相对平淡[10][13] **2 维生素行业供给格局与价格驱动因素** * 行业历经垄断 技术扩散 整合及中国企业崛起阶段 当前全球市场整体供给过剩[2][11][12] * 企业通过集体停产保价 因大部分产品集中度高 CR3超过50%[13] * 长期看环保趋严提升龙头竞争力 2013至2018年间环保不达标企业退出市场[13] * 维生素价格波动主因包括环保政策导致产能退出 原材料供应受限及突发事件 如2024年环保停产 2017-2018年巴斯夫柠檬醛工厂爆炸[14] * 需求决定价格基准 供给决定价格上限 库存水平短期扰动价格 非洲猪瘟后养殖盈利好时维生素价格较高 2021年后盈利下降价格走低[15] **3 不同类型维生素市场表现差异** * 维生素A价格受环保和柠檬醛供应影响 2016-2019年因供应受限价格上升 2021年后因养殖盈利下降和产能扩张价格走低[16] * 维生素E价格受产能扩张 并购及不可抗力事件影响 2014-2017年因国内产能扩张价格下跌 2017-2022年因帝斯曼收购 工厂停产等因素价格回升 近期巴斯夫事故推高短期价位但未来因新产能释放预期偏悲观[16][17] **4 新和成公司业务发展与策略** * 公司通过多元化布局和技术突破应对市场变化 1999-2007年专注核心技术突破建立关键中间体成本优势 2008-2015年布局香精香料和新材料业务 2016年至今扩产维生素A E并布局蛋氨酸及B族营养品[18] * 香精香料业务表现出色 为国内营收最大公司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突破50%接近55% 新增产能满足下游需求 产品验证周期长竞争优势明显[19] * 新材料业务发展迅速 2025年上半年超预期增长 PPS PPA产品达到全球第一梯队水平 打破国外垄断[20] * 逐步淡化维生素标签 注重氨基酸 香精香料及新材料业务发展 2024年山东氨基酸与维生素子公司营收占比约40% 香精香料盈利占比约20%-25% 即使维生素价格完全抹除对整体利润影响仅约30%[21] **5 蛋氨酸市场情况** * 2025年镇海炼化与新和成合资18万吨液氮项目投产 但市场需求稳定 每年新增产能增量15-20万吨可完全消化[22] * 2025年下半年蛋氨酸价格跌幅较小 不到每公斤1元 跌幅不到5% 季节性波动属正常现象 预计10月份旺季价格可能重新上涨[23] **三 其他重要内容** * 新和成具备长期拓展边界实现增长的能力 毛利率与净利润在化工行业中表现突出 股东回报较好 在盈利好的年份提供特别分红 是值得长期关注的资产[24]
调研速递|沃特股份接受长江证券等50余家机构调研,上半年营收9.06亿元亮点多
新浪财经· 2025-08-25 19:02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 - 营业收入9.06亿元 同比增长12.29% 其中特种高分子材料营收占比48.93% [1]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94%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54% [1] - 经营性现金净额6399.23万元 同比增长87.41% [1] - 研发费用5598.04万元 同比增长17.29% 占营收比例达6.18% [1] 产能建设与生产进展 - 重庆基地年产20000吨LCP树脂材料项目一期二期及年产1000吨PAEK树脂材料项目一期进入正式生产期 实现批量化销售 [2] - 改性产线工艺持续优化 产品品质和生产能力提升 [2] - 越南沃特改性材料出货量持续增长 [2] - 百吨级PEEK型材加工产线与自产PEEK树脂工艺优化形成良性互动 [2] - 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产线投入使用 [2] 产品应用领域突破 - 低空飞行器领域:无人机飞控材料实现量产 碳纤维复合材料产线可提供桨叶等成型产品 [3] - 机器人领域:PEEK材料在多客户测试 高流动性电机定子包胶材料获多国认可 骨骼机械臂专用材料开展装机测试 结构件材料获扫地除草机器人客户使用 [3] - 半导体业务:收购沃特华本后实现战略协同 为全球及国内头部客户供货 相关产品通过认证 [3] - PTFE薄膜获国内外高频高速PCB线路板客户认可 与高速线缆企业开展合作研究 [3] - PEEK树脂项目500吨产能进入正式生产期 具备全产业链优势 [3] - LCP应用领域扩展至服务器风冷材料和手机散热风扇材料 [3] 技术优势与产业布局 - 坚持特种高分子材料平台化战略 产品种类逐步丰富 [1] - LCP和PPA等特种高分子材料出货量均实现增长 [1] - 发挥氟材料双基地布局优势 实现PTFE薄膜和氟材料制品多领域覆盖 [2] - 围绕新材料应用持续进行产业链延伸 [3]
沃特股份(002886) - 2025年8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5 18: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06亿元,同比增长12.29% [2]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94%,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54% [2] - 经营性现金净额6,399.23万元,同比增长87.41% [2] - 研发费用5,598.04万元,同比增长17.29%,占营收比例6.18% [2] - 特种高分子材料营业收入占比48.93% [2] 产能与生产 - 重庆基地年产20,000吨LCP树脂材料项目一期、二期投产 [3] - 年产1,000吨PAEK树脂材料项目一期投产并实现批量销售 [3] - PEEK树脂材料项目一期500吨进入正式生产期 [6] - 百吨级PEEK型材加工产线与自产树脂形成工艺优化 [4] - 越南沃特改性材料出货量持续提升 [3] - 惠州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产线投产并实现应用 [2][4] 产品与应用领域 - LCP材料应用于电子电气、5G通讯、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电池、微型电机、AI服务器等领域 [6] - 开发多款AI服务器散热材料,包括标准规格、高流动性超薄规格、碳纤维复合防静电规格等 [7] - 手机用主动散热风扇材料实现量产,解决热量控制、体积、功耗、防水、防尘等问题 [7] - PEEK材料具备"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全产业链优势 [6] - 机器人领域:PEEK材料用于功能件测试,高流动性电机定子包胶材料降低绝缘层重量30%-50%,提升定子绕线满槽率30%-40% [5] - 半导体领域:PTFE精密零部件供货全球头部设备商,PTFE薄膜通过头部客户认证,PTFE内衬板材应用于国内外晶圆厂 [5] - PCB领域:PTFE薄膜获国内外高频高速PCB客户认可,开展ePTFE薄膜绕包线研究 [6] - 低空飞行器:碳纤维复合材料产线提供桨叶等成型产品,满足高负载需求 [4] 战略与布局 - 坚持特种高分子材料平台化战略 [2] - 沃特华本+浙江科赛的氟材料双基地布局实现PTFE薄膜在半导体、服务器PCB、高频高速数据传输等领域的覆盖 [4] - 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无人机、电子、机器人等行业,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 [4]
沃特股份: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增长39.54% 特种材料领域优势显著
中证网· 2025-08-23 17:5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9.06亿元 同比增长12.2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3.94% [1] -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9.54%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7.41% [1] 产品结构 - 特种高分子材料营收达4.43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近50% [1] - LCP/PPA/PPS/PEEK等核心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 [1] - 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无人机、机器人领域并实现批量出货 [2] - 生物基高温尼龙、透明尼龙、长链尼龙及尼龙弹性体系列产品实现量产 [2] 产能建设 - 重庆基地2万吨LCP树脂项目(一期、二期)及1000吨PAEK树脂项目(一期)于5月投产 [2] - LCP年产能将达2.5万吨 有望成为全球最大产能供应商 [2] 研发与技术实力 - 上半年研发费用5598.04万元 同比增长17.29% 占营收比重达6.18% [2] - 旗下拥有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具备材料聚合-改性-型材加工全产业链能力 [1] - 实现LCP/PPA/PEEK/PPS/PTFE/聚芳醚砜等核心材料全链条布局 [1]
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3 07:1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06亿元 同比增长12.29%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3.94% [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9.54%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399.23万元 同比增长87.41% [4] 产品结构与研发投入 - 特种高分子材料营业收入占比48.93% 稳定保持较高水平 [4]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5,598.04万元 同比增长17.29% [4] - 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达6.18% 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4] 产能建设与产品拓展 - 重庆LCP、PEEK树脂聚合产线正式投产并实现批量化产品销售 [4] - 惠州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产线正式投产并实现批量化产品销售 [4] - 材料方案和产品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 [4] 产品出货情况 - LCP、PPA(含高温尼龙、透明尼龙、长链尼龙、尼龙弹性体)出货量实现增长 [4] - PPS、PEEK等特种高分子材料出货量均实现增长 [4] - 持续加大现有产业客户和新兴产业客户的开发力度 [4] 公司治理 -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审议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2] - 公司报告期控股股东未发生变更 [4] - 公司报告期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4]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 [3] - 不送红股 [3] -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