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PS
icon
搜索文档
新和成:公司PPS扩产项目采用化学合成,在总产能内不额外报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18:36
扩产项目技术路径 - 公司PPS扩产项目采用化学合成技术 [1] - 扩产项目在总产能内进行 无需额外报批 [1] 投资者关注点 - 投资者关注8000吨PPS扩产项目的技术路线选择 询问化学合成或生物合成 [3] - 投资者询问若采用化学合成 生物基PPS大规模量产是否需要额外报批及计划报批产量 [3]
新和成(002001):前三季度业绩大幅增长,新材料项目打开空间
华安证券· 2025-11-17 17:32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2]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新和成前三季度业绩大幅增长,新材料项目将打开未来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2][5]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66.42亿元,同比增长5.45%,归母净利润53.21亿元,同比增长33.37%[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19亿元、73.20亿元、80.22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2倍、11倍、10倍[10] 业绩表现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55.41亿元,同比下滑6.66%,环比下滑2.11%,归母净利润17.17亿元,同比下滑3.80%,环比下滑0.35%[5] - 公司销售毛利率显著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达到45.55%,较2024年增长3.77个百分点[6] - 营养品板块受维生素价格波动影响,但蛋氨酸产能投产贡献业绩,板块保持韧性[6] - 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 2025年前三季度均价分别为77.49元/公斤、20.35元/公斤、93.81元/公斤,同比变动分别为-34.47%、-21.07%、10.34%[6] - 维生素E/维生素A 2025年第三季度出口量分别为3.14万吨、0.18万吨,同比增长14.44%、1.48%,环比增长32.63%、24.89%[6] 业务板块驱动因素 - 营养品板块:蛋氨酸维持较好供需格局,前三季度均价21.7元/公斤,同比增长0.65%,宁波镇海18万吨液体蛋氨酸项目已顺利投产并贡献利润,2025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实现0.77亿元,同比增长0.35亿元[6] - 新材料板块:预计PPS产品量价齐升与HA产品业绩贡献显著,下游新能源、半导体、高端制造等领域需求将维持板块向好[6] - 香精香料板块: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丰富香料产品品类,业绩增长稳健[6] 第四季度业绩展望 - 维生素价格在第三季度回落至较低水平,部分头部主流厂商暂停报价、挺价意愿较强,预计后续价格将回归正常水平[7][8] - 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蛋氨酸2025年第三季度均价分别为61.73元/公斤、18元/公斤、60.81元/公斤、22.13元/公斤,同比变动分别为-67.05%、-31.79%、-49.50%、5.43%[7] - 预计第四季度维生素业务有望好转,蛋氨酸项目有序放量,叠加香精香料及新材料业务稳健增长,公司业绩有望环比改善[8] 未来增长项目 - 营养品板块:与中石化合资的18万吨/年液体蛋氨酸项目已于第三季度顺利投产,蛋氨酸一体化提升项目能源评估已通过,改造后山东蛋氨酸生产能力将达到37万吨/年,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拥有46万吨/年蛋氨酸权益产能[9] - 新材料板块:天津尼龙新材料项目已取得海域权证、能评、主装置环评批复,预计2027年投产,将形成己二腈-己二胺-尼龙66关键中间体及高端尼龙新材料产业链[9] - 香精香料板块:17000吨合成香料等多个项目环评获批或完成公示,公司不断创新和丰富香料品种[9] - 原料药板块:公司规划年产6万吨含磷氨基酸衍生物项目,积极寻找契机进入植保行业[9]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2.59亿元、303.79亿元、330.67亿元,同比增长16.9%、20.3%、8.9%[11]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12元、2.38元、2.61元[11]
新 和 成(002001) - 2025年11月13日-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14 20:29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166.42亿元,同比增长5.45% [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1亿元,同比增长33.37% [3] - 2025年累计派发现金分红27.62亿元 [6] - 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161亿元,每年现金分红占净利润比例30%-50% [6] 产品产能与布局 - 固体蛋氨酸现有产能30万吨,7万吨扩产项目已获能评批复 [4] - 与中石化合资的18万吨/年液体蛋氨酸项目检修后已恢复生产 [4] - 氨基酸产品矩阵包括蛋氨酸、丝氨酸、胱氨酸、色氨酸等 [4] - PPS产品今年量价齐升,并推出生物基规格产品 [4] - 天津尼龙新材料项目一期规划10万吨/年己二腈、己二胺和14万吨尼龙66 [5] 研发与平台建设 - 合成生物学平台具备从菌种培育到产业化的全流程研发能力 [4] - 技术储备覆盖发酵类营养品、香料、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4] - 秉持内联外合、开放合作的理念布局前沿生物科技 [4] 业务板块与发展战略 - 主营产品包括营养品、香精香料、高分子新材料、原料药 [3] - 坚持"化工+"和"生物+"战略主航道 [3] - 香料香精板块下游应用于个人护理、家庭护理、化妆品和食品领域 [6] - 在山东启动占地约千亩的新香料产业园区规划 [6] 人才管理与投资者回报 - 聚焦管理、技能型、国际化、核心技术及领导人才五大核心群体培养 [6] - 通过远航班、启程班等后备干部培养体系推动之字型跨序列轮岗 [6] - 践行质量回报双提升,坚持每年现金分红 [6]
又一家上市公司入局,成立3D打印材料子公司
搜狐财经· 2025-11-13 14:56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南京聚隆宣布进军FDM 3D打印材料市场,并成立全资子公司南京聚酷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全新品牌“聚酷乐(Jucoole)” [1] - 作为重要战略布局,聚酷乐致力于FDM 3D打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制造,拥有9000平方米现代化厂房及超过11条专业生产线,年产量预计达1200吨 [3] - 公司战略分三阶段发展:第一阶段快速适配尼龙、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核心材料;第二阶段拓展PEEK、PPS、PPA等高端材料;第三阶段构建“材料+工艺”一体化解决方案 [5][6][7] 公司基础与能力 - 南京聚隆成立于1999年,专注于高性能改性塑料和特种复合材料的研发与生产,是国内领先的创新型企业 [3] - 公司在南京、安徽滁州、广东东莞、墨西哥等地设有多处生产基地,年产能超过30万吨,拥有从研发、生产到检测的全链条能力 [3] - 聚酷乐团队由资深3D打印专家和高分子材料研究人员组成,产品矩阵覆盖从入门级PLA到工业级工程材料 [3] 行业趋势与影响 - 随着更多传统材料厂商进入3D打印领域,材料价格已大幅下降,并有望进一步降低 [8] - 行业已存在eSUN易生、Polymaker等知名品牌,新进入者需通过提供差异化、高性价比的产品来获得竞争力 [7] - 更多厂商的加入有望推动实现“材料自由” [9]
新 和 成:目前PPS产品满产满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21:05
公司PPS生产工艺 - PPS采用溶液聚合法生产 [2] 公司PPS产品等级 - 产品有很多级别 基本可以覆盖市场上的所有需求 [2] - 产品级别包括薄膜等级别 [2] 公司PPS产能与销售状况 - PPS产品目前满产满销 [2] - 公司PPS产能为2.2万吨 [2]
新和成:重点发展高性能聚合物及关键中间体,适度发展材料下游应用
证券日报网· 2025-11-06 20:46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立足"化工+"和"生物+",致力于成为新材料行业的生力军 [1] - 公司重点发展高性能聚合物及关键中间体,适度发展材料下游应用 [1] 核心产品PPS - PPS产品具有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耐化学药品性、热稳定性好、电性能优良、耐辐射和阻燃等优点 [1] - PPS产品在新能源、半导体、高端制造等领域的需求增长显著 [1] 产能与规划 - 公司PPS现有产能为2.2万吨 [1] - 后续公司将结合战略规划和市场发展态势,稳步有序推进扩建产能项目建设 [1]
新 和 成:8000吨维生素A(折50万IU)和6万吨维生素E(以50%粉计)都是化学合成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12:41
公司产品技术路线 - 公司8000吨维生素A(折50万IU)和6万吨维生素E(以50%粉计)均为化学合成工艺生产 [2] - 公司未提及拥有维生素A或维生素E的生物发酵技术储备或相关产品 [2] 公司产能扩建计划 - 公司3万吨PPS产能中的8000吨扩建项目目前正在推进中 [2]
股市必读:新 和 成(002001)10月31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11-03 01:24
股价与交易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24.3元,上涨0.04% [1] - 当日换手率为0.96%,成交量为29.03万手,成交金额达7.02亿元 [1] - 10月3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9037.75万元,呈现明显吸筹迹象 [2][3] 蛋氨酸项目进展 - 公司7万吨蛋氨酸扩产项目已取得能评批复,进展顺利 [2] - 与中石化合作投建的液体蛋氨酸项目,在检修后已恢复生产,进展顺利 [2] 维生素产品与技术 - 公司8000吨维生素A(折50万IU)和6万吨维生素E(以50%粉计)均为化学合成产品 [2] - 公司拥有维生素A和E的生物发酵技术储备 [2] 其他重点项目状态 - 山东新和成己二睛项目是公司中试项目,目前进展顺利 [2] - PPS(聚苯硫醚)的扩建项目,目前正在项目推进中 [2] 植保产业规划 - 公司积极关注并培育植保产业,目前布局产品主要是草铵膦和精草铵膦 [2] - 植保项目的建设将结合审批和市场情况确定 [2]
沃特股份2025年三季报:特种材料营收利润双增长 平台化优势筑先发壁垒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0:17
核心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87% [1]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07%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70% [1] -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15.49% [1] 特种高分子材料业务 - 特种高分子材料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达48.93% [3] - LCP、PPA、PPS、PEEK等特种材料出货量保持稳步增长 [3] - 重庆基地20,000吨LCP及1,000吨PEEK树脂聚合产线实现批量化销售 [3] - 特种材料业务覆盖半导体、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机器人等高附加值领域 [3] 平台化战略与研发投入 - 公司已完成从单个产品到多元平台的跨越,形成显著先发优势 [2] - 平台化模式整合合成、改性、型材加工等一体化能力,提供一站式服务 [2]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56%,占营业收入比重维持在6%以上 [2] - 依托国家级CNAS实验室等多个高水平研发平台进行技术突破 [2] 技术优势与产品应用 - 是国内唯一具备PEEK材料合成-改性-型材加工全产业链能力的厂商 [4] - LCP材料实现从树脂到薄膜的垂直整合 [4] - 针对人形机器人开发的PEEK材料可助力整机减重15%、续航提升30% [4] - 在高频通信领域,LCP材料高频信号损耗可降至1.4‰ [4] - 在AI服务器领域提供业内最完整的全系列散热材料方案 [4] 市场拓展与并购整合 - 客户结构向行业顶尖头部客户集中 [5] - 通过收购沃特华本半导体科技,境内半导体业务快速成长 [5] - 收购日本华尔卡所持上海密封件公司,布局半导体设备密封件领域 [5] - 形成浙江科赛、沃特华本、密封件公司三大核心半导体部件生产基地 [5]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5G通信、低空经济、半导体、AI服务器、机器人等新兴赛道需求爆发 [6] - 特种高分子材料是高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附加值优势显著 [3] - 国家对“卡脖子”材料的政策支持为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6]
宝理塑料,被收购!
DT新材料· 2025-10-17 00:05
收购交易概述 - 大赛璐株式会社将于2026年4月1日起通过吸收合并方式收购宝理塑料株式会社的全部工程塑料业务及相关附属业务[1] - 交易后宝理塑料将保留法人资格,其日本与海外子公司及关联公司的名称变更事宜后续公布[1] - 收购旨在整合双方在技术服务、安全业务及材料业务领域的专长,提升人才协同与运营效率[1] 公司发展历程与产能布局 - 宝理塑料最初为1964年左右日本大赛璐与塞拉尼斯合资成立,旨在帮助塞拉尼斯拓展亚洲市场,并于2020年被大赛璐收购为全资子公司[1] - 公司近期产能扩张显著:德普工程塑料(南通)有限公司POM项目于2024年11月商业化生产,台湾宝理塑料LCP聚合工厂于2025年2月投产,德国TOPAS Advanced Polymers GmbH第二COC工厂计划于2026年4月投产[1] 核心产品与技术来源 - 公司关键产品LCP、POM、COC、PBT核心技术均源自塞拉尼斯,并陆续自主开发了PPS、LFT、高性能树脂粉末、PEK等产品[2] - LCP产品基于塞拉尼斯Vectra®技术,针对5G通信和微型化电子元件需求开发低介电损耗与薄壁成型技术,现有产能约2万吨,目标提升至2.5万吨/年[3][4] - POM品牌Duracon®基于塞拉尼斯技术优化,现有4家聚合工厂年供应能力达33.8万吨,中国南通基地一期9万吨已于2024年投产,二期6万吨预计2026年投产[5] - COC品牌TOPAS®产能约3万吨/年,使公司成为全球最大COC供应商,主要应用于医疗注射器与药品包装领域[6] - PPS品牌DURAFIDE®源于与吴羽化学工业合作开发的直链形PPS树脂,2012年起全球销售[8] 自主研发与新材料进展 - 公司推出Plastron®系列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LFT),采用玻璃、碳纤维增强多种树脂,并开发回收PP基材的LFT以减少碳足迹[9] - DURAST® Powder高性能树脂粉末系列涵盖LCP、PPS、POM、PBT,平均粒径精准控制在1~100μm,适用于3D打印与滤材制造[10] - 2024年推出聚醚酮Sarpek PEK,熔点370℃,玻璃化转变温度155℃,耐热性与机械强度优于PEEK,适用于金属替代场景[11] 财务表现与行业竞争 - 凭借多元化材料组合,公司上一财年利润创历史新高,展现出强大研发能力与技术独立性[11] - 行业面临中国国产聚合企业崛起的挑战,传统工程塑料巨头需应对后改性工程塑料时代的市场竞争[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