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aaS软件
icon
搜索文档
卖不动的SaaS软件,我们该何去何从?
36氪· 2025-07-07 17:24
SaaS产品市场困境分析 核心问题 - SaaS产品技术功能完备但市场表现不佳 因未能精准解决客户真实需求[1][5] - 产品价值传递不足 客户感知不到30%效率提升或20%成本节约的实际效果[12] - 定价策略与客户成本替代预期不匹配 订阅模式面临传统买断制认知障碍[15][17] 需求错位诊断 - 伪痛点问题:产品解决的是客户可忍受的"痒点"而非必须解决的"痛点"[7] - 伪需求陷阱:客户表面需求(如自动报告功能)与本质需求(节省时间)存在偏差[9] - 价值锚定失效:企业将SaaS视为工具而非持续服务 对订阅制价值认知不足[17] 销售模式缺陷 - 过度依赖高成本人海战术和地推 缺乏产品自传播能力[18][19] - 销售团队定位偏差 应转型为行业解决方案顾问而非单纯产品推销者[25] - 内容营销缺位 未能通过案例研究/免费试用建立市场教育体系[21][26] SaaS行业转型路径 产品重构方向 - 聚焦细分市场 如HR SaaS优先深耕餐饮/零售等垂直领域[23] - 价值导向重构 量化产品在省钱(具体金额)/赚钱(收入增量)/省心(时间节省)的贡献[24] - 功能做减法 砍掉低频功能 将核心模块做到极致[24] 商业模式升级 - 团队结构优化 技术人才需与商业/市场/运营人才形成协同[27][29][30] - 销售体系转型 建立产品驱动+内容驱动的双轮增长模型[20][21] - 服务本质强化 从软件交付转向持续价值交付的长期服务[34] 行业认知突破 - 借鉴福特案例 需洞察客户本质需求而非表面诉求[10] - 重新定义价值主张 帮助客户建立"洞>锤子"的价值认知[11] - 构建客户成功体系 通过赋能实现产品与业务场景的深度绑定[25]
北交所周观察第三十三期: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正式亮相,北证50指数上半年涨幅领跑全市场指数
华源证券· 2025-07-06 14:5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北证50指数涨幅2.73%,上半年涨幅39%远跑赢其他主要指数,北证专精特新指数上半年涨幅高达49% [3][6] - 市场或维持区间震荡,若沪深市场强势需关注北交所投资机会,建议投资者稳扎稳打不追高,深度调整或为介入时点,全年整体乐观 [3] - 建议关注长周期业绩稳定增长且具稀缺性的新质生产力标的、高端智造+泛科技产业链标的、高股息+稳健增长的内需标的、特色消费产业链、近期热点主题交易机会等 [3] 周观点 - 2025年6月北证50指数涨幅2.73%,跑输创业板50但跑赢科创板50指数,上半年涨幅39%远跑赢其他主要指数,科创200、中证2000等指数涨幅超15%,北证专精特新指数上半年涨幅高达49% [6] - 2025年1 - 6月北证50指数走势有起伏,6月市场稳中有升小幅度上涨 [10] - 6月资本市场石油石化、传媒等方向强势,北交所传媒、交通运输等涨幅居前,石油石化板块科力股份表现亮眼 [11] - 6月31家公司涨幅达或超20%,7家公司涨幅超40%,行业包括机械设备、石油石化等 [15] - 6月北交所成交量回落至269.90亿股,成交额维持6000亿元出头,日均成交额从318亿元回落到304亿元,日均成交量从14.99亿股回落到13.50亿股,月换手率从77%回落到69% [17] - 截至6月30日,北证A股指数整体市盈率(TTM,剔除负值)达52倍,是创业板估值的141%,科创板估值的91%,2023年年初至今北证A股相较于创业板估值均值为7.8折,相较于科创板估值均值为6折左右 [21] - 周度日均成交额回落到281亿元,北交所市场调整,指数周度下跌1.71%,需关注整体A股市场情绪和北交所成交额变化 [25] 市场表现 - 本周科创板和北证A股整体PE估值回落,创业板整体PE回升,北证A股PE由51.33X回落到50.35X [30] - 北证A股本周日均成交额281亿元,较上周下跌19%,日均换手率回落到6.60%,较上周-1.28pcts,科创板本周日均换手率2.65%,较上周-0.04pcts,创业板本周日均换手率5.91%,较上周-0.09pcts [30] - 北证50指数本周整体回落,PETTM 67X,沪深300和创业板本周回升、科创50本周回落,截至7月4日,北证50指数报1,415.04点,较上周收盘价下跌1.71%,沪深300指数报3,982.20点,较上周收盘价上涨1.54%,科创50指数报984.80点,较上周收盘价下跌0.35%,创业板指报2,156.23点,较上周收盘价上涨1.50% [31] 新股上市 - 2024年1月1日到2025年7月4日,北交所共有29家企业新发上市,2025年6月30日 - 7月4日无新公司上市 [36] - 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7月4日,106家上市企业发行市盈率均值为16.21X、中值为15.88X,首日涨跌幅均值为107%,中值为50%,2023年至今首日涨幅最大的前3家企业为阿为特、铜冠矿建、方正阀门 [39] 新股IPO - 2025年6月30日 - 7月4日,酉立智能和鼎佳精密更新审核状态至注册,巴兰仕和能之光更新审核状态至提交注册,锦华新材更新审核状态至上市委会议通过,9家公司更新审核状态至已问询,32家公司更新审核状态至已受理,2家公司更新审核状态至中止 [45] - 下周北交所将审议北矿检测IPO申请,新股发行处于常态化进程 [45]
六月第三周仅三家IPO企业撤回
搜狐财经· 2025-06-25 16:42
小财米 上周(2025年6月16日至6月22日)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信息显示,共有三家企业撤回IPO首发申请材料。其中, 沪市主板1家,深市主板1家,北交所1家。 | 板块 | 企业名称 | 注册地 | 行业 | | --- | --- | --- | --- | | 上交所 | 主板 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 | | 深交所 | 主板 浙江晴天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 | 专业技术服务业 | | 北交所 | 北京兆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 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海湾化学主营业务为氯碱化工、有机化工原料和高分子新材料以及无机硅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乙烯法PVC、苯乙烯、聚苯乙烯3以及烧 碱,同时利用部分自产烧碱生产偏硅酸钠,实现对无机化学品业务的延伸。 | 项目 | 2022年6月30日 | 2021 年 12月 31 日 | 2020年12月31日 | | --- | --- | --- | --- | | | /2022 年 1-6 月 | /2021 年度 | /2020 ...
兆信股份终止北交所IPO 原拟募资1.76亿德邦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6-22 16:01
上市审核终止 - 北京兆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审核被终止 [1] - 公司于2023年5月30日提交申请文件 2025年6月11日主动撤回申请文件 [3] - 终止审核依据为《北京证券交易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审核规则》第五十五条 [3] 公司业务 - 公司专注于产品数字身份管理(PIDM)技术 提供物联网标识产品 SaaS软件产品和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3] 发行计划 - 原计划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23,575,000股(未考虑超额配售)或不超过27,111,250股(全额行使超额配售) [4] - 超额配售选择权不超过发行数量的15%(即3,536,250股) [4] - 原拟募集资金17,600万元 [4] 募投项目 - 大中型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升级项目 总投资9,62846万元 拟使用募集资金9,000万元 建设期2年 [5] - 中小企业产品数字身份管理SaaS平台升级项目 总投资7,13302万元 拟使用募集资金6,600万元 建设期2年 [5] - 研发中心升级项目 总投资5,10388万元 拟使用募集资金2,000万元 建设期2年 [5] - 三个项目合计总投资21,86535万元 拟使用募集资金合计17,600万元 [5] 中介机构 - 保荐机构为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保荐代表人为黄玮 李洪晨 [5]
240 款 AI 软件定价分析:从席位到成果,AI 定价的五种趋势
Founder Park· 2025-06-12 20:13
核心观点 - 传统定价模式(席位收费和固定费率订阅)因价值错位和成本压力正被混合定价模式取代 [6][7] - AI与软件深度结合推动定价模式变革 53%企业将AI功能纳入核心产品 仅20%不提供AI功能 [9] - 基于结果的定价模式虽具潜力 但短期内仅5%企业采用 预计2028年渗透率将达25% [29][56] 行业趋势 定价模式演变 - 混合定价占比从27%升至41% 固定费用订阅占比从29%降至22% 席位定价从21%降至15% [11] - 典型混合定价案例:Clay采用订阅+积分模式 mondaycom提供每月500AI积分 Salesforce引入弹性积分 [17] - 七大混合定价策略包括现收现付 平台费加使用量 自适应固定费率等 各有利弊 [27][28] AI技术影响 - AI显著提升生产效率:Klarna单员工ARR从575万美元升至100万美元 Cursor员工人均ARR超300万美元 [12][13] - 代码生成AI普及:Alphabet 30%代码由AI生成 微软预计2030年达95% [12] - AI功能交付成本成为定价关键因素 内部成本和利润是主要考量 [13] 企业实践 基于结果的定价 - 成功案例:AirHelp收取35%航班赔偿分成 Chargeflow等按客户收益抽成 [35][36] - 实施需满足CAMP框架:成果一致性 归因性 可衡量性 可预测性 [37][38][39][40] 价格透明度现状 - 低客单价企业(ACV<5k美元)普遍公开定价 高客单价企业仅6%完全透明 [44][47] - 定价复杂性增加导致买家更倾向人工沟通而非依赖公开价目表 [48][50] 组织挑战 - 75%软件公司去年调整定价策略 但普遍缺乏专业定价人才和数据分析工具 [51][52] - ARR 500-2000万美元企业易陷"定价无人区" 决策权分散且机制缺失 [55] 未来展望 - 行业将向基于工作量和成果的定价演进 推动供应商更直接对客户结果负责 [56][58] - 定价模式变革反映软件行业从"拥有"到"按需使用"的深层转型 [58]
爱高集团暴涨139%!
中国基金报· 2025-05-07 23:01
【导读】REITs有望纳入沪深港通,领展房托领涨蓝筹!爱高集团暴涨超139% 5月7日,港股高开低走,恒生指数收涨0.13%,报22691.88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75%,报5200.04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0.23%,报8242.25点。全日大市 成交额2401亿港元,较前一交易日回升。南向资金净卖出额78.66亿港元。 REITs有望纳入沪深港通,领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以下简称领展房托)涨6.68%,中升控股涨4.80%,友邦保险涨2.92%,领涨蓝筹。 | 序号 | 名称 | 代码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成交额 | 年初至今 | | --- | --- | --- | --- | --- | --- | --- | --- | | 1 | 领展房产基金 | 0823 | 39.950 c | 2.500 | 6.68% | 15.39亿 | 21.61% | | 2 | 中升控股 | 0881 | 12.220 c | 0.560 | 4.80% | 1.05亿 | -12.46% | | 3 | 友邦保险 | 1299 | 61.750 c | 1.750 | 2.92% | ...
齐心集团:营收逆势增长,减值阶段性拖累盈利-20250428
华泰证券· 2025-04-28 13: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8.37 元 [1][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4 年营收逆势增长,但因计提减值致归母净利低于预期,25Q1 营收和归母净利有小幅度变化,展望 25 年,办公集采、品牌新文具业务有望增长,减值计提后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1] - 结合 Q1 业绩,下调 25 - 26 年办公集采主业收入预测,新增 27 年盈利预测,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2.23/2.80/3.40 亿元,对应 EPS 为 0.31/0.39/0.47 元,给予 25 年 27 倍 PE,目标价 8.37 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4 年实现营收 113.97 亿元(yoy + 2.69%),归母净利 6,282 万元(yoy - 18.32%),25Q1 实现营收 22.12 亿元(yoy + 0.98%),归母净利 4887 万元(yoy - 1.14%) [1] - 24 年 B2B 办公物资及品牌新文具业务营收 113.52 亿元/yoy + 3.00%,不考虑商誉减值的净利润为 2.20 亿元(yoy - 9.8%);互联网 SaaS 软件及服务营收 0.45 亿元/同比 - 41.93%,净利润 - 1.10 亿元/亏损小幅收窄 [2] - 24 年销售毛利率同比上涨 0.21pct 至 8.59%,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 0.50pct 至 6.46%,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上涨 0.10pct 至 4.99%,管理 + 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 0.46pct 至 2.04%,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 0.15pct 至 - 0.57%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2.23/2.80/3.40 亿元(25 - 26 年分别较前值下调 16.6%/14.7%),对应 EPS 为 0.31/0.39/0.47 元,给予公司 25 年 27 倍 PE,目标价 8.37 元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11,099|11,397|12,868|14,275|15,695| |+/-%|28.62|2.69|12.91|10.93|9.9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76.91|62.82|222.91|280.47|339.96| |+/-%|(39.29)|(18.32)|254.83|25.82|21.21|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0.11|0.09|0.31|0.39|0.47| |ROE (%)|1.97|1.69|6.81|8.12|9.08| |PE (倍)|65.37|80.03|22.55|17.93|14.79| |PB (倍)|1.62|1.63|1.55|1.45|1.33| |EV EBITDA (倍)|17.78|17.34|4.88|3.44|1.69| [6] 可比公司估值对比 |证券代码|公司简称|当前市值(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PE(X)| |----|----|----|----|----| | | | |2024A|2025E|2026E|2027E|2024A|2025E|2026E|2027E| |603899 CH|晨光股份|288.42|13.96|16.18|18.28|20.14|21|18|16|14| |301101 CH|明月镜片|95.74|1.77|2.09|2.45|2.90|54|46|39|33| |605299 CH|舒华体育|33.59|0.90|1.15|1.33|-|37|29|25|-| |002103 CH|广博股份|48.19|1.52|1.89|2.40|3.05|32|26|20|16| |300703 CH|创源股份|25.80|1.08|1.52|2.00|3.06|24|17|13|8| |平均值| | | | | | |34|27|23|18| |002301 CH|齐心集团|50.28|0.63|2.23|2.80|3.40|80|23|18|15| [12] 盈利预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 包含 2023 - 2027E 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等信息 [26]
增值率超900%!光云科技为何高价收购?
IPO日报· 2025-03-26 11:01
收购交易 - 公司拟以现金2亿元收购山东逸淘100%股权,标的公司评估值为2.03亿元,评估增值1.82亿元,增值率903.89% [1] - 交易完成后山东逸淘将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2] - 原计划"现金+股份"支付方式调整为纯现金收购,山东逸淘承诺2025年收入不低于7000万元并设置超额奖励机制 [17] 公司基本面 - 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中国首批电商SaaS服务商,2020年4月登陆科创板 [5] - 2016年营收2.62亿元,2020年上市当年达5.10亿元,2021年增至5.45亿元(较2016年增长108%),但2022-2024年连续下滑至4.94亿/4.75亿/4.82亿元 [6] - 归母净利润从2020年盈利0.94亿元转为2021-2023年亏损0.60亿/1.79亿/0.18亿元,2024年预计亏损扩大至0.83亿元 [9][11] 行业环境 - 2023年电商用户渗透率超70%,阿里/京东等传统平台增速降至个位数(阿里淘天4%,京东零售0.1%),拼多多/抖音等新平台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 [13] - 商家数量增长放缓导致对公司SaaS工具基础需求减少,新兴平台商家需求更趋专业化迫使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连续三年超25%) [13][14] 收购标的分析 - 山东逸淘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2138.06万元/4737.02万元(翻倍增长),净利润237.40万元/1663.22万元(增长超6倍) [17] - 标的公司为供应链生态中分销侧头部软件服务商,可补足公司在电商供应链及分销管理环节的产品短板 [17] - 标的公司过度依赖1688平台业务,未来增长持续性存疑,且收购可能加剧公司现金流压力 [17] 协同效应与整合 - 双方在产品、渠道、人员、客户等方面存在显著协同效应,有助于提升公司业务规模及盈利能力 [17] - 技术整合与团队融合面临挑战,预期协同效应实现仍需观察 [18]
A股基金南下港股竟“踩雷”,发生了什么?
券商中国· 2025-03-25 11:37
微盟集团2024年度财报表现 - 2024年度营收13.39亿元,同比下降39.88%,归母净亏损17.28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27.96% [2][3] - 近五年累计亏损超62亿元,2025年开年股价累计下跌30% [2][13] - 电商SaaS付费订阅收入9.19亿元,同比锐减31.9%,付费商户数62924名,同比下降34.7%,但每用户平均收入14598元,上升4.2% [4] - 商家解决方案收入4.21亿元,同比下降52%,主要因平台巨头政策调整导致广告返点比例降低 [4] A股基金南下港股持仓策略问题 - 国寿安保基金旗下两只产品将微盟集团列为第四、第五大重仓股,与腾讯控股、美团并列,反映对港股投资逻辑的认可 [5] - 永赢消费龙头智选基金因重仓微盟集团(第二大重仓股,仓位7.76%)导致其第一大牛股若羽臣(仓位8.08%)40%的涨幅收益被微盟集团30%的跌幅抵消,年内收益率不足1% [7][8] - 中欧港股数字经济基金虽曾将微盟集团列为第二大重仓股(仓位超8%),但开年后净值表现与微盟关联度弱化,或已大幅减持 [9] 行业竞争与商业模式挑战 - 微盟集团高度依赖腾讯生态,但巨头平台的强势政策压缩其利润空间,削弱成长逻辑预期 [4] - 国内互联网巨头常亲自下场电商赛道,与Shopify所处的美国市场环境差异显著,导致微盟难以复制Shopify的万亿市值路径 [14] - SaaS订阅业务毛利率较高但受商户流失冲击,商家解决方案业务则面临平台返点政策挤压,双业务线承压 [4] 两地市场投资逻辑差异 - A股基金经理照搬A股定价策略(如超跌小盘股概念)至港股市场,因流动性差异(A股日成交额1万亿 vs 港股1000亿-1500亿)导致业绩回撤 [12][13] - 港股双边交易机制会快速纠偏主题炒作,而A股高流动性支持概念股持续溢价,两地定价有效性不同 [13] - QDII基金经理张聪曾看好AI应用层及电商变革机会,但微盟实际表现远低于预期,反映策略适应性不足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