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

搜索文档
你外卖中的微塑料,会助长阿尔兹海默症吗?
虎嗅· 2025-09-21 19:14
研究核心发现 - 微塑料和纳米塑料能够渗透全身各系统并在大脑中堆积 可能引发类似阿尔兹海默症的症状 [1] - 携带APOE4基因的小鼠接触微塑料后出现认知能力下降 其患病风险比APOE3基因携带者高约3.5倍 [1][2] 实验设计 - 研究采用基因改造小鼠模型 分别携带人类阿尔兹海默症风险基因APOE4和对照基因APOE3 [1][2] - 实验组小鼠饮用含聚苯乙烯微塑料的水三周 对照组未接触微塑料 [2] - 微塑料颗粒成功进入小鼠大脑及多个器官 [2] 行为学测试结果 - 开放场地测试显示接触微塑料的APOE4雄性小鼠更倾向于在中央区域停留 增加暴露风险 [3] - 新物体识别测试中接触微塑料的APOE4雌性小鼠表现出记忆识别能力显著下降 [3] - 行为变化与人类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性别差异特征高度一致 [4] 环境暴露与政策动向 - 纳拉甘西特湾海床表层沉积物中发现超过1000吨微塑料 显示环境积累程度惊人 [5] - 美国众议院提出《微塑料安全法案》要求FDA研究微塑料对儿童及生殖健康的影响 [5] - 目前针对微塑料健康影响的研究资金投入不足 需加强监管与深入研究 [5]
宁波将新增一家上市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9-18 00:56
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以每股4至5美元价格发行200万股股票 募资800万至1000万美元 [1] - 上市主体为Texxon Holding Limited 股票代码NPTO 通过开曼群岛注册的VIE架构实现境外上市 [3] - 已于2024年3月26日在美国SEC秘密递表 2025年1月14日获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 [3] 股权结构 - 主要股东为EXCP QQG控股(29.82%)、EXCP WW控股(29.19%)、EXCP XCH控股(16.85%)、EXCP HJ控股(13.43%) [3] - 高管徐晖持股33.28% 黄健持股13.43% [4] - 余姚中国塑料城物流有限公司和公司分别持有浙江甬易电子支付56.50%和9%股份 [8] 业务概况 - 公司为塑化产业提供赊销、代采、物流等供应链解决方案 是塑化产业生态综合服务商 [5] - 运营国内唯一中远期仓单交易平台"浙塑仓单" 注册会员13000余家 分布全国近30个省份 [6] - 在主要塑料集散地建立近30家合作仓库 [6] 财务表现 - 2023财年营收5.53亿美元 2024财年营收6.73亿美元 同比增长21.7% [12] - 2025财年前六个月营收5.10亿美元 [12] - 2023财年净利润202.22万美元 2024财年净利润95.36万美元 [12] 运营规模 - 截至2024年底拥有超2500家供应商和4700名注册客户 [5] - 子公司河南网塑新材料年产60万吨聚苯乙烯 是国内最大聚苯乙烯生产企业 [10] - 公司前身为2004年成立的国内首家互联网塑化产业专业电子交易市场 [5] 行业地位 - 若上市成功将成为第四家美股甬企 目前宁波共有149家上市企业(A股123家、港股20家、美股3家) [12] - 公司发展历程包括2011年完成股份制改革成立国有控股企业 2021年启动上市流程 [5]
仁信新材(301395) - 2025年9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6 16:28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要从事聚苯乙烯高分子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被工信部认定为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 主要产品为GPPS(通用级聚苯乙烯)和HIPS(高抗冲聚苯乙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光学显示、玩具、日用塑料制品、包装、建材、医疗器械等领域 [3] - 自2020年开始向美的、海尔、奥马等大型冰箱家电企业供应PS冰箱透明内件专用料,近三年销售量稳步提升 [3] - 2024年下半年推出高光泽壳体HIPS专用料,应用于家用电器领域,并于2024年第四季度通过美的、四川长虹等国内头部家用电器厂家的产品验证 [4] 产能与技术优势 - 2025年8月募投项目"惠州仁信新材料三期项目"具备试生产条件,聚苯乙烯总备案产能达到48万吨/年(GPPS 24万吨/年,HIPS 24万吨/年),位列华南地区第一位,全国第二位 [5] - 采用国内首批GPPS"1+4"和HIPS"2+4"反应釜配置模式,通过"多级聚合、逐级反应、分级控温控压"使苯乙烯聚合反应更充分稳定,产品残单指数较低,适用于食品医疗领域 [6] - 产品质量优势显著,主要物性指标超出行业平均水平,客户粘性较强 [6] 产品规划与项目进展 - 2025年下半年将加大推广高光泽壳体HIPS专用料,加速推出耐低温板材HIPS专用料,并提升在新能源汽车、医疗设备、电子载带及食品包装等领域的竞争力 [7] - 2025年初成功竞拍获得大亚湾石化区中东区20.24万平米三类工业用地,为聚苯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奠定基础,2025年将积极推进项目落地实施,完善产业链布局 [9]
伊通社编译版:伊朗第十四届政府执政以来,能源基础设施领域上马92个国家级建设项目
商务部网站· 2025-09-05 00:51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伊朗第十四届政府执政以来能源基础设施领域上马92个国家级建设项目 [1] - 炼油厂汽油日产能增加500万升 [1] - 天然气日产量增加3480万立方米 [1] 油气运输能力提升 - 石油部新启动三条总长1000公里产品运输管道 [1] - 阿巴斯港-拉夫桑詹管道项目全长450公里 [1] - 管道每日输送量达4800万升并减少1600辆油罐车运输需求 [1] 炼油加工技术升级 - 政府启动多个异构化和加氢裂化项目提升油品质量 [1] 石化产能扩张 - 波斯湾阿帕达纳甲醇联合体年产能达165万吨 [1] - 伊拉姆阿尔加凡聚丙烯年产能达15万吨 [1] - 伊斯法罕基米亚聚苯乙烯年产能达5万吨 [1]
日本三大化工巨头联手,成立新公司!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9-03 08:56
日本三大化工巨头合作成立乙烯减碳企业 - 旭化成、三井化学和三菱化学共同成立Setouchi Ethylene LLP 聚焦日本西部地区两座乙烯生产设施的减碳技术与产能优化研究 计划2030年前实现绿色转型 [2] 乙烯生产现状与减排压力 - 乙烯是全球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 生产过程碳排放占全球工业排放1.8% [5] - 日本是全球第三大乙烯生产国 当前产能约1000万吨/年 传统工艺碳强度较欧美领先水平高出20%-30% [5] - 日本经济产业省要求2030年化工行业实现减排40% [5] - 乙烯是合成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基础树脂的核心原料 进而加工成尼龙、聚碳酸酯、聚酯等高性能工程塑料 [5] 绿色转型技术路径 - 计划将原料从传统石油资源转向生物质基原料 引入低碳燃料 优化生产框架 包括可能的产能削减 [6] - 旭化成开发木质素裂解技术 可将造纸废料等生物质转化为乙烯原料 试点数据显示生物质占比20%时碳排放降低35% 成本较传统生物乙醇路线低15% [6] 生物基乙烯技术特点 - 来源于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如农林废弃物、能源作物和工业废弃物 通过生物转化与化学转化工艺制备 [7] - 生物质→生物乙醇→生物质乙烯路径CO2排放为0.8-1.2 kgCO2/kg产品 较石化路线减碳60% [7] - 原料成本占总成本60-70% 价格波动大 工艺能耗比石化路径高20-30% 单套装置规模小经济性差 [7] - 存在生物质预处理能耗高 发酵转化受限于工业菌种和酶制剂 分离纯化成本高 催化选择性待提高等技术瓶颈 [7] 全球企业布局动态 - Braskem是全球第六大石化公司 北美最大PP生产商 首个规模化生物基PE生产商 利用甘蔗发酵生产乙醇再脱水制乙烯 [8] - Braskem自2010年投产以来已生产超过120万吨生物基PE 2023年投资8700万美元将巴西生物基乙烯产能从20万吨/年增至26万吨/年 [8] - Braskem与泰国SCG化学成立合资公司Braskem Siam 以甘蔗为原料生产生物基乙醇、乙烯和聚乙烯 [9] - 陶氏化学推出全球首款生物基聚烯烃弹性体ENGAGE™ REN系列和生物基EPDM产品NORDEL™ REN 三菱化学也有相关产品 [10] - 中国石化2024年9月成功实现国内首款生物基聚烯烃产品破冰销售 首批产量2500吨 [10] - 中国对乙烯新项目实施80万吨规模准入门槛 但对生物质发展持积极鼓励态度 安徽丰原集团通过收购秸秆生产混合糖再制生物乙醇和生物基乙烯 [10] 技术路线分类 - 生物基乙烯合成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发酵、热化学转化、酶催化及微生物合成四大类 [11] - 中石化采用生物质轻油裂解制烯烃技术 三井化学从Neste购买生物基石脑油生产生物基石化产品 巴斯夫拥有乙醇脱水制乙烯技术 [11]
仁信新材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30 07:4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7.36%,归母净利润2419.49万元,同比增长4.17%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总收入5.72亿元,同比下降2.61%,归母净利润258.06万元,同比下降83.55% [1] - 扣非净利润2317.37万元,同比增长59.70% [1] - 毛利率3.19%,同比增长34.99%,净利率2.18%,同比下降2.97% [1] - 每股收益0.12元,同比增长4.19%,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3元,同比下降479.55% [1]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状况 - 货币资金7.06亿元,同比下降28.34% [1] - 应收账款5295.83万元,同比下降52.15%,但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例达99.46% [1][3] - 有息负债1.3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092.76% [1] - 三费占营收比0.93%,同比增长24.23% [1] - 每股净资产7.59元,同比增长0.15% [1] 业务与产品结构 - 公司是聚苯乙烯高分子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被工信部认定为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 - 主要产品包括GPPS(通用级聚苯乙烯)和HIPS(高抗冲聚苯乙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光学显示、玩具、包装、建材、医疗器械等领域 [4] - 在GPPS领域,为光学显示、光学照明等高端应用领域提供扩散板PS专用料和导光板PS专用料,并向美的、海尔、奥马等冰箱家电企业供应PS冰箱透明内件专用料 [5] - 在HIPS领域,2024年以普通料为主,2024年下半年推出高光泽壳体HIPS专用料,并通过美的、四川长虹等家电厂家验证 [5] - 2025年加强推广高光泽壳体HIPS专用料,加速推出耐低温板材HIPS专用料,提高在新能源汽车、医疗设备、电子载带及食品包装等领域的竞争力 [5] 投资回报与商业模式 - 2024年ROIC为3.12%,资本回报率不强,净利率2.41%,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不高 [3] - 公司上市以来ROIC中位数为22%,投资回报较好,但2024年ROIC为3.12%,投资回报一般 [3]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资本开支驱动,需重点关注资本开支项目是否划算以及资本支出是否面临资金压力 [3] 机构持仓与市场关注 - 广发百发大数据成长混合A基金持有32.21万股,新进十大股东,该基金规模4.08亿元,最新净值1.621,近一年上涨53.02% [4] - 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叶帅 [4]
国恩科技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说明实际控制人偿债能力等事项
智通财经· 2025-08-29 20:36
证监会补充材料要求 - 中国证监会对国恩科技等10家企业出具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 [1] - 要求说明实际控制人偿债能力及股权质押情况是否导致控制权变化或违反禁止性情形 [1] - 要求说明已建、在建及募投项目是否属于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并提供依据 [1][2] 公司历史与股权结构 - 需补充说明公司前身国恩有限设立以来股本和股东变化情况 [1] - 需列表说明未行使和全额行使超额配售权下发行前后股权结构对比 [2] - 需说明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后拟发行股份数量与占比 [2] 业务经营合规性 - 需补充说明下属公司及分支机构情况并取得必要资质许可 [2] - 子公司东宝生物需说明增值电信业务内容及外资持股比例上限合规依据 [2] - 公司及子公司经营范围包含保健食品生产和销售需说明资质取得情况 [2] 规范运作与合规审查 - 需核查对外担保、税务合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重大诉讼仲裁或行政处罚情况 [2] - 需说明境内外募投项目相关主管部门备案程序办理进展 [2] 公司发展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践行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深耕大化工和大健康两大行业领域 [3] - 大化工领域以有机高分子材料改性为基石向上游延伸至绿色石化材料业务 [3] - 大健康领域聚焦天然胶原产业通过子公司东宝生物实现从胶原到胶原+纵向一体化布局 [3] 产业生态与应用领域 - 多维度构建新材料+产业生态圈完善大化工产业纵向一体化布局 [3] - 持续深化下游产业布局覆盖电子电器、汽车工业、新能源、储能等行业应用需求 [3] - 子公司东宝生物拥有几十年历史形成从动物胶原料到终端的全产品布局 [3]
新股消息 | 国恩科技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说明实际控制人偿债能力等事项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20:28
公司上市申请进展 - 中国证监会于2025年8月29日对国恩科技等10家企业出具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 [1] - 公司已于2025年6月26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招商证券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1] 证监会补充材料要求 - 需说明公司前身国恩有限设立以来股本和股东变化情况 [1] - 需结合实际控制人偿债能力说明股权质押是否导致控制权变化及是否存在禁止性情形 [1] - 需在法律意见书中补充发行人下属公司及分支机构完整情况 [2] - 需说明经营范围含"保健食品生产销售"的具体情况及资质许可取得情况 [2] - 需说明子公司东宝生物增值电信业务内容、外资持股比例上限及合规依据 [2] - 需核查对外担保、税务合规、环保、安全生产及重大诉讼仲裁行政处罚情况 [2] - 需说明已建在建及募投项目是否属于"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并提供依据 [2] - 需说明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后发行股份数量与占比 [2] - 需列表对比未行使与全额行使超额配售权下的发行前后股权结构 [2] - 需说明境内外募投项目相关主管部门备案程序办理进展 [2] 公司业务架构 - 公司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长期规模效益为目标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3] - 践行"一体两翼"发展战略 构建纵向一体化产业平台 [3] - 深耕大化工与大健康两大行业领域 [3] 大化工业务布局 - 深耕化工新材料产业链 多维度构建"新材料+"产业生态圈 [3] - 以有机高分子材料改性业务为基石 向上游延伸至苯乙烯/聚苯乙烯/可发性聚苯乙烯及聚丙烯等绿色石化材料 [3] - 持续深化下游产业佈局 覆盖电子电器/汽车工业/新能源/储能等行业多元化应用 [3] 大健康业务布局 - 聚焦天然胶原产业 向下纵向延伸产业链 [3] - 主要子公司东宝生物拥有几十年历史 实施从胶原到"胶原+"纵向一体化战略 [3] - 建立覆盖动物胶原料到终端的产品布局 正发展成为大健康产业细分领域综合性集团 [3]
卫星化学(002648):深化产品布局 有望逐步开拓国际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8-19 08:3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34.60亿元 同比增长20.93% 归母净利润27.44亿元 同比增长33.44% 扣非归母净利润28.96亿元 同比增长29.61% [1] - 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总收入111.31亿元 同比增长5.05% 环比下降9.72% 单季归母净利润11.75亿元 同比增长13.72% 环比下降25.07% [1] - 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2.04亿元 同比增长2.77% 环比下降28.85% [1] 产品价差分析 - 二季度C2板块乙烯乙烷价差走弱 苯乙烯和聚苯乙烯等下游产品价格下行幅度更大 影响业绩环比表现 [1] - C3板块丙烷 丙烯酸 丙烯腈价差走弱 但丙烯酸甲酯价差走强 SAP价差基本持平 [1] - 截至8月16日 乙烯乙烷价差逐渐走强 但苯乙烯和聚苯乙烯价格继续走弱 C3链丙烯和丙烯酸等产品价差呈现修复态势 [1] 成本与关税优势 - 美国MB乙烷价格持续走弱 8月15日价格为0.2064美元/加仑 三季度均价约0.2281美元/加仑 乙烷价格走弱有助于乙烯-乙烷价差走强 [2] - 国家关税税则委员会对乙烷产品单列 进口关税税率1% 乙烷加工成本优势仍然保持 [2] 战略发展举措 - 高性能催化新材料项目正式落地 未来计划投入30亿元 打造高性能催化剂产业化与高端新材料集群化的一体化产研平台 [2] - 2024年4月以来欧洲六家裂解装置关闭 乙烯总产能削减约430万吨/年 约占欧洲产能20% 公司轻烃裂解成本优势有望进一步发挥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因产品价格走弱影响价差实现 调低未来三年盈利预期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49亿元 76.84亿元和98.81亿元 [3] - 对应EPS分别为1.86元 2.28元和2.93元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22倍 8.31倍和6.46倍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3]
广东聚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的通知
上海证券报· 2025-08-19 03:00
临时股东会召开安排 - 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将于2025年9月3日14点30分在广东省清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雄兴工业城B6公司二楼会议室召开 [2][4]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会网络投票系统进行 投票时间为当日9:15-15:00 [4][6]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9月2日 登记地点为公司证券部 需携带相关证件材料办理登记手续 [9][11][12][14]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已归还前次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9,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至专用账户 [21][26] - 董事会审议通过使用剩余超募资金4,358.38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占超募资金总额15.28% [21][29][32]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77,572.97万元 其中超募资金28,526.80万元 [24][26] 募投项目变更情况 - 无卤阻燃剂扩产建设项目实施主体变更为池州聚石化学有限公司 实施地点由广东清远变更为安徽池州 [28][39] - 池州聚苯乙烯生产建设项目实施主体变更为安庆聚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地点由安徽池州变更为安徽安庆 [28][40] - 变更主要因清远城市规划收紧和安庆石化产业链优势 不改变募集资金投向 [39][40] 前次募集资金效益 - 年产40,000吨改性塑料扩建项目2023年产能利用率58.4% 2024年达87.38% 但产值低于预期主要因产品单价下降 [50]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无法单独核算效益 [4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累计投资1.21亿元 获取收益36.7万元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