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
搜索文档
中国石油“十四五”重点工程,投产!
中国电力报· 2025-10-31 19:34
项目概况 - 中国石油广西石化乙烯工程于10月30日在广西钦州港全面建成投产并完成首批固体化工产品发运 [1][3] - 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元 是中国西南地区建成的最大百万吨级乙烯工程 [3] - 项目是中国石油从炼油转型为炼化一体化的标杆项目 建设周期为两年 [22] 技术突破与装置亮点 - 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且首次应用的200万吨/年柴油吸附分离装置 采用颠覆性"分子工程"技术 原料利用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15%以上 [6][22] - 应用了配套乙烯装置的全球首台最大双变频器无扰动切换电机 [8][22] - 采用自主知识产权工艺建成中国石油产能最大的5万吨/年1-己烯装置 [10] - 建成中国石油首套自主设计采购建设的共氧化法27万吨/年环氧丙烷联产60万吨/年苯乙烯装置 实现核心工艺国产化替代 [12] - 建成中国石油首套自主开发实现全国产化的30万吨/年绿色高端聚苯乙烯装置 [14] - 建成中国石油自有技术首套8万吨/年SBS和12万吨/年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装置 可稳定生产高性能轮胎核心原材料 [16][22] - 建成中国石油首座30000立方米规模乙烯低温罐 确保乙烯在零下104℃超低温环境安全储存 [19] 产业与市场影响 - 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减少成品油产量349万吨 同时增产化工品306万吨 [23] - 产品包括官能化橡胶 高端聚烯烃 高端膜料 管材料等 将填补国内供给缺口 [23] - 项目推动广西从基础化工向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格局转变 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 产品可辐射西南 华南及东盟市场 [23] - 项目助力打造面向东盟的万亿级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并带动下游包装 建材 汽车等产业发展 [23] 建设与运营管理 - 项目建设贯彻"六化"理念与"六大控制"要求 采用"一个现场+N个工厂"模块化模式 [22] - 项目成功完成1760吨丙烯塔的精准吊装 成为国内首个实现管廊模块化建设的大型石化项目 [22] - 项目从2023年7月开工 到2025年7月乙烯装置高标准中交 再到8月柴油吸附分离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稳步推进 [22] - 项目新增用电实现100%绿电保障 炼油和乙烯装置能耗指标优于国家标准标杆水平 [23]
卫星化学(002648):2025年三季报点评:乙烷价格回落推动毛利修复,投资收益等拖累净利润
华创证券· 2025-10-29 15:30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报告对卫星化学的投资评级为“强推”,并予以维持 [1] - 基于相对估值法并参考公司历史估值中枢,给予公司2026年13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为27.30元,当前股价为17.73元 [3][7] 核心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三季度实现营收113.11亿元,同比下滑12.15%,环比增长1.61%;归母净利润为10.11亿元,同比下滑38.21%,环比下滑13.95% [1] - 2025年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42亿元,同比下滑27.63%,环比增长11.45% [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347.71亿元,同比增长7.73%;累计归母净利润37.55亿元,同比增长1.69% [1] - 财务预测显示,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53.64亿元、70.89亿元、86.6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6%、32.1%、22.2% [3] - 当前市值对应2025年至2027年的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1倍、8倍、7倍 [3][7]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1.00%,环比提升1.67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乙烷价格环比回落15.5% [7]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为8.95%,环比下降1.60个百分点,主要受投资净收益(-0.86亿元)和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2.64亿元)的拖累 [7]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1.7%、22.2%、22.3% [8] 业务与成本分析 - C3产业链方面,第三季度丙烷价格环比下降7.1%,核心产品聚丙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均价环比分别下降3.2%、11.4%、11.4% [7] - C2产业链方面,第三季度乙烷价格环比下降15.5%,核心产品中MEG均价环比微升1.1%,EO、HDPE等产品均价环比小幅下跌 [7] - C2板块原料价格回落明显,产品价格小幅下跌,共同推动了毛利率的环比改善 [7] 公司发展战略与项目进展 - α-烯烃综合利用项目已顺利开工,项目总投资266亿元,向下游延伸布局高附加值产品,包括170万吨高端聚烯烃、60万吨聚乙烯弹性体等 [7] - 为保障原料供应,公司已完成6+2共8艘新增ULEC船舶的租赁协议签署,预计于2027年内陆续交付 [7]
首批人体样本研究揭示:微塑料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群
科技日报· 2025-10-10 19:36
在2025年欧洲胃肠病学周(UEG Week 2025)活动上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微塑料(环境中常 见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会改变人类肠道微生物群,其中一些变化类似于与抑郁症和结直肠癌相关 的模式。这项研究是首批直接检查不同类型微塑料如何与人体肠道微生物群相互作用的研究之一。 这些细菌组成的变化伴随着细菌产生的化学物质的变化,其中一些与观察到的酸度增加相对应。某 些微塑料类型改变了戊酸和5-氨基戊酸的水平,而另一些则影响赖氨酸或乳酸,突出了微塑料—微生物 群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重要的是,在这些微塑料诱导的微生物组成变化中,有些反映了先前与抑郁症和结直肠癌等疾病相 关的模式,凸显了微塑料暴露对疾病风险的潜在影响。 虽然总细菌细胞数和活细菌细胞数基本保持不变,但与对照组相比,经微塑料处理的培养物的酸度 持续显著增加,表明微生物代谢活动发生了改变。 进一步分析显示,细菌组成发生了微塑料特异性的变化,某些细菌群体的数量增加或减少,具体取 决于微塑料的类型。在几个细菌科中观察到的变化,大多发生在芽孢杆菌门内。芽孢杆菌门是肠道细菌 的一个关键群体,对消化和整体肠道健康至关重要。 该研究使用5名健康志愿者的粪便样本进 ...
国恩股份港股IPO:利润滞涨借款近翻倍 高管增收员工降薪
搜狐财经· 2025-10-09 12:41
港股上市进程与监管关注 - 公司于2025年6月底递交港股上市招股书,并于9月初收到证监会关于股本变化、实控人债务和控制权及业务经营等问题的反馈意见 [1] 业务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业务横跨化工和健康两大领域,化工是核心收入来源,以有机高分子材料改性业务为基石,向上游延伸至绿色石化材料业务 [2] - 按2024年中国高分子材料改性相关板块营收计算,公司是中国第二大有机高分子材料改性生产企业;按2024年中国聚苯乙烯相关产能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聚苯乙烯生产企业 [2] 财务表现分析 - 公司营收从2021年不足百亿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的逾130亿元,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超过190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97.5亿元,同比微增4.6%;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5亿元,同比增长25.9% [3]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虽增长,但低于2020年同期的超过5亿元水平;公司全年归属净利润在2020年创下逾7亿元新高后,再未达到此高位,除2023年跌至不足5亿元(跌幅近三成)外,基本在6.6亿元上下徘徊 [3] - 毛利率从2020年的19.5%阶段性高位持续下滑,2023年跌破10%至8.7%,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10.1% [3] - 毛利率下行主因低毛利率的绿色石化材料收入占比提升,以及大化工板块主要产品市场价格下降 [4] 债务与偿债能力 - 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2025年上半年末达62.4%的新高,2024年末首次突破60%,三年前则远低于50% [4] - 2025年上半年短期借债(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合计29.1亿元,较上年同期不足20亿元增长近50% [4]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从2022年末的31.2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58.4亿元(涨幅近90%),并于2025年4月底进一步增至62.4亿元 [4][5] - 公司现金无法覆盖短期负债,2025年4月末短期借款27.7亿元,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1.1亿元,"剪刀差"明显扩大 [5][6] - 2025年上半年利息费用为8505万元,增长约30%;2023年利息费用首次破亿,2024年增至1.4亿元 [6] - 借贷成本总额从2022年的1.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亿元,部分利息因计入在建工程资本化使财务成本减少 [6][7] 港股IPO募资用途 - 公司计划将港股IPO募资用于泰国和中国新生产基地建设、在香港投资,以及补充企业运营资金和一般用途 [7] 薪酬结构变化 - 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爱国2023年加薪近60%至107万元,2024年继续加薪至120万元 [8] - 2022年公司年薪超60万元的高管仅1人,2023年增至11人 [8] - 高管年度薪酬总额从2022年的888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237万元,增幅达39.3% [8] - 与之相反,公司员工人均薪酬从2022年的9.9万元(当年增长26.4%)小幅增至2023年的10.2万元后,2024年降至9.6万元,为三年来新低 [8]
你外卖中的微塑料,会助长阿尔兹海默症吗?
虎嗅· 2025-09-21 19:14
研究核心发现 - 微塑料和纳米塑料能够渗透全身各系统并在大脑中堆积 可能引发类似阿尔兹海默症的症状 [1] - 携带APOE4基因的小鼠接触微塑料后出现认知能力下降 其患病风险比APOE3基因携带者高约3.5倍 [1][2] 实验设计 - 研究采用基因改造小鼠模型 分别携带人类阿尔兹海默症风险基因APOE4和对照基因APOE3 [1][2] - 实验组小鼠饮用含聚苯乙烯微塑料的水三周 对照组未接触微塑料 [2] - 微塑料颗粒成功进入小鼠大脑及多个器官 [2] 行为学测试结果 - 开放场地测试显示接触微塑料的APOE4雄性小鼠更倾向于在中央区域停留 增加暴露风险 [3] - 新物体识别测试中接触微塑料的APOE4雌性小鼠表现出记忆识别能力显著下降 [3] - 行为变化与人类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性别差异特征高度一致 [4] 环境暴露与政策动向 - 纳拉甘西特湾海床表层沉积物中发现超过1000吨微塑料 显示环境积累程度惊人 [5] - 美国众议院提出《微塑料安全法案》要求FDA研究微塑料对儿童及生殖健康的影响 [5] - 目前针对微塑料健康影响的研究资金投入不足 需加强监管与深入研究 [5]
宁波将新增一家上市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9-18 00:56
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以每股4至5美元价格发行200万股股票 募资800万至1000万美元 [1] - 上市主体为Texxon Holding Limited 股票代码NPTO 通过开曼群岛注册的VIE架构实现境外上市 [3] - 已于2024年3月26日在美国SEC秘密递表 2025年1月14日获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 [3] 股权结构 - 主要股东为EXCP QQG控股(29.82%)、EXCP WW控股(29.19%)、EXCP XCH控股(16.85%)、EXCP HJ控股(13.43%) [3] - 高管徐晖持股33.28% 黄健持股13.43% [4] - 余姚中国塑料城物流有限公司和公司分别持有浙江甬易电子支付56.50%和9%股份 [8] 业务概况 - 公司为塑化产业提供赊销、代采、物流等供应链解决方案 是塑化产业生态综合服务商 [5] - 运营国内唯一中远期仓单交易平台"浙塑仓单" 注册会员13000余家 分布全国近30个省份 [6] - 在主要塑料集散地建立近30家合作仓库 [6] 财务表现 - 2023财年营收5.53亿美元 2024财年营收6.73亿美元 同比增长21.7% [12] - 2025财年前六个月营收5.10亿美元 [12] - 2023财年净利润202.22万美元 2024财年净利润95.36万美元 [12] 运营规模 - 截至2024年底拥有超2500家供应商和4700名注册客户 [5] - 子公司河南网塑新材料年产60万吨聚苯乙烯 是国内最大聚苯乙烯生产企业 [10] - 公司前身为2004年成立的国内首家互联网塑化产业专业电子交易市场 [5] 行业地位 - 若上市成功将成为第四家美股甬企 目前宁波共有149家上市企业(A股123家、港股20家、美股3家) [12] - 公司发展历程包括2011年完成股份制改革成立国有控股企业 2021年启动上市流程 [5]
仁信新材(301395) - 2025年9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6 16:28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要从事聚苯乙烯高分子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被工信部认定为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 主要产品为GPPS(通用级聚苯乙烯)和HIPS(高抗冲聚苯乙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光学显示、玩具、日用塑料制品、包装、建材、医疗器械等领域 [3] - 自2020年开始向美的、海尔、奥马等大型冰箱家电企业供应PS冰箱透明内件专用料,近三年销售量稳步提升 [3] - 2024年下半年推出高光泽壳体HIPS专用料,应用于家用电器领域,并于2024年第四季度通过美的、四川长虹等国内头部家用电器厂家的产品验证 [4] 产能与技术优势 - 2025年8月募投项目"惠州仁信新材料三期项目"具备试生产条件,聚苯乙烯总备案产能达到48万吨/年(GPPS 24万吨/年,HIPS 24万吨/年),位列华南地区第一位,全国第二位 [5] - 采用国内首批GPPS"1+4"和HIPS"2+4"反应釜配置模式,通过"多级聚合、逐级反应、分级控温控压"使苯乙烯聚合反应更充分稳定,产品残单指数较低,适用于食品医疗领域 [6] - 产品质量优势显著,主要物性指标超出行业平均水平,客户粘性较强 [6] 产品规划与项目进展 - 2025年下半年将加大推广高光泽壳体HIPS专用料,加速推出耐低温板材HIPS专用料,并提升在新能源汽车、医疗设备、电子载带及食品包装等领域的竞争力 [7] - 2025年初成功竞拍获得大亚湾石化区中东区20.24万平米三类工业用地,为聚苯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奠定基础,2025年将积极推进项目落地实施,完善产业链布局 [9]
伊通社编译版:伊朗第十四届政府执政以来,能源基础设施领域上马92个国家级建设项目
商务部网站· 2025-09-05 00:51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伊朗第十四届政府执政以来能源基础设施领域上马92个国家级建设项目 [1] - 炼油厂汽油日产能增加500万升 [1] - 天然气日产量增加3480万立方米 [1] 油气运输能力提升 - 石油部新启动三条总长1000公里产品运输管道 [1] - 阿巴斯港-拉夫桑詹管道项目全长450公里 [1] - 管道每日输送量达4800万升并减少1600辆油罐车运输需求 [1] 炼油加工技术升级 - 政府启动多个异构化和加氢裂化项目提升油品质量 [1] 石化产能扩张 - 波斯湾阿帕达纳甲醇联合体年产能达165万吨 [1] - 伊拉姆阿尔加凡聚丙烯年产能达15万吨 [1] - 伊斯法罕基米亚聚苯乙烯年产能达5万吨 [1]
日本三大化工巨头联手,成立新公司!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9-03 08:56
日本三大化工巨头合作成立乙烯减碳企业 - 旭化成、三井化学和三菱化学共同成立Setouchi Ethylene LLP 聚焦日本西部地区两座乙烯生产设施的减碳技术与产能优化研究 计划2030年前实现绿色转型 [2] 乙烯生产现状与减排压力 - 乙烯是全球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 生产过程碳排放占全球工业排放1.8% [5] - 日本是全球第三大乙烯生产国 当前产能约1000万吨/年 传统工艺碳强度较欧美领先水平高出20%-30% [5] - 日本经济产业省要求2030年化工行业实现减排40% [5] - 乙烯是合成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基础树脂的核心原料 进而加工成尼龙、聚碳酸酯、聚酯等高性能工程塑料 [5] 绿色转型技术路径 - 计划将原料从传统石油资源转向生物质基原料 引入低碳燃料 优化生产框架 包括可能的产能削减 [6] - 旭化成开发木质素裂解技术 可将造纸废料等生物质转化为乙烯原料 试点数据显示生物质占比20%时碳排放降低35% 成本较传统生物乙醇路线低15% [6] 生物基乙烯技术特点 - 来源于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如农林废弃物、能源作物和工业废弃物 通过生物转化与化学转化工艺制备 [7] - 生物质→生物乙醇→生物质乙烯路径CO2排放为0.8-1.2 kgCO2/kg产品 较石化路线减碳60% [7] - 原料成本占总成本60-70% 价格波动大 工艺能耗比石化路径高20-30% 单套装置规模小经济性差 [7] - 存在生物质预处理能耗高 发酵转化受限于工业菌种和酶制剂 分离纯化成本高 催化选择性待提高等技术瓶颈 [7] 全球企业布局动态 - Braskem是全球第六大石化公司 北美最大PP生产商 首个规模化生物基PE生产商 利用甘蔗发酵生产乙醇再脱水制乙烯 [8] - Braskem自2010年投产以来已生产超过120万吨生物基PE 2023年投资8700万美元将巴西生物基乙烯产能从20万吨/年增至26万吨/年 [8] - Braskem与泰国SCG化学成立合资公司Braskem Siam 以甘蔗为原料生产生物基乙醇、乙烯和聚乙烯 [9] - 陶氏化学推出全球首款生物基聚烯烃弹性体ENGAGE™ REN系列和生物基EPDM产品NORDEL™ REN 三菱化学也有相关产品 [10] - 中国石化2024年9月成功实现国内首款生物基聚烯烃产品破冰销售 首批产量2500吨 [10] - 中国对乙烯新项目实施80万吨规模准入门槛 但对生物质发展持积极鼓励态度 安徽丰原集团通过收购秸秆生产混合糖再制生物乙醇和生物基乙烯 [10] 技术路线分类 - 生物基乙烯合成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发酵、热化学转化、酶催化及微生物合成四大类 [11] - 中石化采用生物质轻油裂解制烯烃技术 三井化学从Neste购买生物基石脑油生产生物基石化产品 巴斯夫拥有乙醇脱水制乙烯技术 [11]
仁信新材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30 07:4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7.36%,归母净利润2419.49万元,同比增长4.17%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总收入5.72亿元,同比下降2.61%,归母净利润258.06万元,同比下降83.55% [1] - 扣非净利润2317.37万元,同比增长59.70% [1] - 毛利率3.19%,同比增长34.99%,净利率2.18%,同比下降2.97% [1] - 每股收益0.12元,同比增长4.19%,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3元,同比下降479.55% [1]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状况 - 货币资金7.06亿元,同比下降28.34% [1] - 应收账款5295.83万元,同比下降52.15%,但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例达99.46% [1][3] - 有息负债1.3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092.76% [1] - 三费占营收比0.93%,同比增长24.23% [1] - 每股净资产7.59元,同比增长0.15% [1] 业务与产品结构 - 公司是聚苯乙烯高分子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被工信部认定为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 - 主要产品包括GPPS(通用级聚苯乙烯)和HIPS(高抗冲聚苯乙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光学显示、玩具、包装、建材、医疗器械等领域 [4] - 在GPPS领域,为光学显示、光学照明等高端应用领域提供扩散板PS专用料和导光板PS专用料,并向美的、海尔、奥马等冰箱家电企业供应PS冰箱透明内件专用料 [5] - 在HIPS领域,2024年以普通料为主,2024年下半年推出高光泽壳体HIPS专用料,并通过美的、四川长虹等家电厂家验证 [5] - 2025年加强推广高光泽壳体HIPS专用料,加速推出耐低温板材HIPS专用料,提高在新能源汽车、医疗设备、电子载带及食品包装等领域的竞争力 [5] 投资回报与商业模式 - 2024年ROIC为3.12%,资本回报率不强,净利率2.41%,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不高 [3] - 公司上市以来ROIC中位数为22%,投资回报较好,但2024年ROIC为3.12%,投资回报一般 [3]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资本开支驱动,需重点关注资本开支项目是否划算以及资本支出是否面临资金压力 [3] 机构持仓与市场关注 - 广发百发大数据成长混合A基金持有32.21万股,新进十大股东,该基金规模4.08亿元,最新净值1.621,近一年上涨53.02% [4] - 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叶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