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AR V23
icon
搜索文档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11月11日)
乘联分会· 2025-11-11 16:47
政策与监管动态 - 工信部明确2026年和2027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48%和58% [3] - 对于年产量或进口量2000辆以下的乘用车企业,若平均燃料消耗量较上年度下降4%以上,其达标值放宽60% [3] - 山西省调整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规则,自2025年11月10日起采用“个人报名、公证摇号、中签获取资格”的新申领方式 [4] 中国市场表现与企业合作 - 2025年1至9月,湖南省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77.4% [5] - 同期湖南省轨道交通装备、专用装备等高端装备出口同比增长31% [5] - 广汽集团与本田等公司订立增资协议,广汽本田注册资本由5.41亿美元扩大至约8.67亿美元 [6] - 一汽奥迪与浙江德奥汽车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将在经销商渠道建设、新媒体合作等领域合作 [9] - iCAR V23在马来西亚亮相,预售价14.5万林吉特起(约合人民币24.83万元) [10] 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基础设施 - 蔚来萤火虫车型将接入蔚来第五代换电站,未来将提供比当前容量高出50%左右的大电池包 [7][8] - 百度萝卜快跑在阿布扎比获得全无人商业化运营许可,计划在特定区域部署第六代无人车 [11] - 法国成功测试世界首条动态感应充电高速公路,实现300kW瞬时充电功率,重型货车行驶1公里可补充1公里续航 [15] 国际市场动态与战略调整 - 2025年10月日本新车销量为395,189辆,同比下降1.8%,为连续第四个月下滑 [11][12] - 斯柯达计划扩建其越南工厂,于明年新增电动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生产业务 [13] - 斯巴鲁将重新评估约995亿美元(1.5万亿日元)的电气化投资计划,部分投资将重新分配至混动和内燃机车型 [14] - 斯巴鲁目标到2030年实现每年2000亿日元成本节约,以抵消美国进口关税影响 [14] 商用车领域发展 - 江淮1卡坤鹏ET9在武汉车展首发上市,主打城配和城际物流市场 [16] - 零一汽车发布电驱重卡“惊蛰雷震子”,强调大电量配置、底置电池设计和节能效率 [17] - 东风轻型车发布高端新品牌“乾坤”及新战略,目标在2027年实现新能源轻型车行业第一 [18] - 商用车新势力载合卡车首次亮相,展示包括“轻量侠”、“远洋舰”氢能版等多款车型 [19]
40款车获得第十三届轩辕奖提名,谁将拿下中国年度汽车?
汽车商业评论· 2025-10-16 07:08
轩辕奖评选机制与标准 - 第十三届轩辕奖于2025年10月15日启动,共有40款车型获得提名[5] - 评选机制由车企主动申报制改为由评审团、顾问团直接提名制[9] - 评审标准强调"独立于商业、独立于关系、独立于权力"的独立评审态度[7] - 实车测评维度包括动态操控、静态感知、场景适配、智能座舱和组合辅助驾驶五个方面[15] - 评审团共13位评委,新增前中国一汽研发总院造型设计院院长张铭,体现"学院派"与"实战派"融合[15] 提名车型结构分析 - 提名车型全部为2023年11月至2024年10月期间交付的中外品牌国产汽车[11] - 按车型分类,SUV占据主导地位,共23款,占比57.5%;Sedan(轿车)14款,占比35%;hatchback(掀背车)2款,占比5%;MPV 1款,占比2.5%[10] - 按能源形式分类,电动化车型(电能)占比达到57.5%[10] - 合资企业共有5家参与,贡献了10款提名车型,占比25%[7] 行业趋势与评选重点 - 评审团将重点关注提名车型在技术创新、用户体验、产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16] - 评审团阐述了2025年市场现状和行业趋势,提及车企产品规划、研发和市场营销工作中的痛点[18] - 奖项被视为新汽车发展风向标,在高度同质化内卷时代坚持独特评审价值[7][15] - 最终颁奖典礼计划于2025年12月下旬的轩辕年度盛典上举行[18]
每25秒出口一辆车,每40秒卖出一辆新能源:奇瑞的“加速度”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2:12
港股IPO与资本动向 - 公司于2025年9月2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2025年迄今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1] - 此次IPO募资规模达91.45亿港元,其中60%将用于研发投入 [2] - 募资具体用途为:35%用于研发不同车型版本的乘用车,25%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20%用于拓展海外市场,10%用于提升生产设施,10%用于营运资金 [7] 整体销售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集团累计销售汽车突破200万辆,创下历史最快纪录 [1] - 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售58.75万辆,同比增长77.1%,增速位居行业前列 [1][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1416.02亿元,同比增长26.3% [7] - 上半年新能源板块销售收入从149.5亿元跃升至361.94亿元,同比增长141.9%,占营收比例翻倍至25% [7] - 2025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47.26亿元 [7] 新能源业务进展 - 9月单月新能源车销量达91,590辆,保持55.4%的强劲同比增长 [3] - 爆款车型风云A9L在8月和9月连续双月交付突破万辆,并成功登顶中大型插电混动轿车细分市场销量榜首 [3] - 捷途山海L7 PLUS上市首月热销9,512辆 [3] - 高端车型纵横G700全球预售开启100小时内订单突破1万台 [4] - iCAR V23荣获成功设计大赛“最成功车型设计大奖” [4] - 2025年计划推出60多款新车型,涵盖多种动力版本 [4] 技术研发与创新 - 鲲鹏天擎混动专用发动机实现超过48%的全球最高热效率 [5] - 推出无级超级电混DHT Pro,传动效率达98.5% [5] - 守护者电池系统具备IP68防护和2ms高压断电能力 [5] - 发布“猎鹰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处于中国智驾第一梯队水平 [5] - 人形机器人“墨茵”成为全球首个在硬件与软件层面均满足欧盟标准的产品 [5] - 公布“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有助于提升电池生产效率和寿命 [5] - 启动全球首个混动技术开源计划,推动行业协同创新 [6] - 累计51款车型获得全球各类五星安全认证,为中国品牌中最多的 [6] - 实施行业最丰富的52项“全场景”电池安全验证,比新国标多28项 [6] 海外市场与全球化 - 今年已连续五个月出口突破10万辆,9月单月出口突破13万辆 [1] - 累计出口突破500万辆,成为“全球每卖出5辆中国车,就有1辆来自奇瑞”的出海标杆 [1] - 前三季度累计出口汽车93.6万辆,同比增长12.9% [8] - 在欧洲等高法规市场取得重要突破,1-9月销售14.5万辆,实现两倍多增长 [8] - OMODA和JAECOO品牌用两年时间覆盖全球44个市场,下半年将进入丹麦、德国、法国等新市场 [8] - 公司与西班牙埃布罗公司的合作项目被评价为“中国和西班牙合作的典型范例” [8] - 截至9月底,公司全球累计用户超过1772万,其中海外用户超过543万 [9] 品牌荣誉与行业地位 - 公司在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33位,是全球跃升速度最快的车企 [9] - 公司入选《财富》“2025年中国ESG影响力榜”,这是自2024年以来第二次入选 [9] - “Answering Earth with Low-Carbon Recycled Aluminum”项目荣获2025 Altair Enlighten Award“可持续产品类”全球亚军 [6]
每25秒出口一辆车,每40秒卖出一辆新能源:奇瑞的“加速度”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2:06
公司上市与资本运作 - 2025年9月25日,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当年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1] - 此次IPO募资规模达91.45亿港元,为公司的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2] - 募资用途中,60%将用于研发投入,具体包括35%用于研发不同车型版本的乘用车,25%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的研发 [2][10][15] 整体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集团累计销售汽车突破200万辆,创下历史最快纪录 [1] - 2025年中期报告显示,上半年营收达1416.02亿元,同比增长26.3% [16] - 2025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47.26亿元,公司净利润持续增长 [16] 新能源业务发展 - 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售58.75万辆,同比增长77.1%,规模稳居行业前五 [1][4] - 仅9月单月,新能源车销量达91,590辆,保持55.4%的强劲同比增长 [4] - 新能源板块销售收入从149.5亿元跃升至361.94亿元,暴涨141.9%,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较去年翻倍,达到25% [16] 爆款车型表现 - 风云A9L在8月和9月连续双月交付突破万辆,登顶中大型插电混动轿车细分市场销量榜首,并跻身包括传统燃油车在内的中大型轿车整体市场前三 [4] - 捷途山海L7 PLUS上市首月热销9,512辆 [4] - 纵横G700全球预售开启100小时内订单突破1万台 [7] - iCAR V23荣获成功设计大赛"最成功车型设计大奖" [8] 技术研发与创新 - 鲲鹏天擎混动专用发动机实现了超过48%的全球最高热效率 [12] - 无级超级电混DHT Pro传动效率达98.5%,守护者电池系统具备IP68防护和2ms高压断电能力 [12] - 发布了处于中国智驾第一梯队水平的"猎鹰智能辅助驾驶"并计划全面上车 [12] - 启动了全球首个混动技术开源计划,将核心技术向行业开放 [13] - 公布了"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12] 产品质量与安全 - 公司累计有51款车型获得全球各类五星安全认证,成为获得全球五星安全认证最多的中国品牌 [13] - 实施了行业最丰富的"全场景"电池安全验证,项目总数达到52项,比新国标多出28项 [13] 海外市场与全球化布局 - 今年已连续五个月出口突破10万辆,并以单月出口突破13万辆、累计出口突破500万辆的成绩刷新中国品牌车企出海三项数据纪录 [1] - 1-9月累计出口汽车93.6万辆,同比增长12.9% [17] - 在欧洲等高法规市场取得重要突破,1-9月销售14.5万辆,实现两倍多的增长 [17] - OMODA和JAECOO品牌仅用两年时间便覆盖全球44个市场 [17] 品牌与ESG成就 - 公司在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33位,是全球跃升速度最快的车企 [18] - 公司入选《财富》"2025年中国ESG影响力榜",这是自2024年以来第二次入选该榜单 [18] - 截至9月底,公司全球累计用户超过1772万,其中海外用户超过543万 [18]
港股敲完钟的奇瑞,还藏了好几手
新浪财经· 2025-10-11 17:53
公司核心观点与市场定位 - 公司处于向新能源与智能化升级转型过程中,销量规模、品牌及业绩属国内民营车企第一梯队,但市值被低估 [3] - 公司的海外优势与燃油车基本盘能提供稳定现金流,若募资有效投入新能源领域,有望在2025-2027年实现营收与利润的二次增长 [3] - 市场普遍看好公司登陆港股后的发展前景,认为其业绩已进入快车道,2024年营收达到约2699亿元人民币高位 [3] 新能源转型进展与产品策略 - 公司利用经典燃油车IP(如风云、QQ、瑞虎)作为开拓新能源市场的抓手,实现经典车系转型 [4] - 风云A9L车型上市后连续两个月(8月和9月)交付突破1万辆,成为传统车企IP转型新能源的佼佼者 [6] - 公司设立QQ事业部聚焦新能源小车市场,全新纯电奇瑞QQ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量产上市 [6] - 2025年1-9月公司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77.1%至约58.8万辆 [6] - iCAR品牌V23车型凭借复古造型,1-8月累计销量近4万台,成为细分车型销量冠军,设计口碑领先 [14] 全球化布局与海外市场表现 - 公司拥有强大的全球化产销网络,2025年前三季度出口销量超过93.6万辆,同比增长12.9%,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 [7] - 公司是首个累计出口销量突破500万的中国品牌,并创下连续5个月出口超10万辆、单月出口突破13万辆的记录 [7] - 欧洲市场表现强劲,1-9月在欧洲销售汽车14.5万辆,实现2倍多的增长,并成功进入西班牙、意大利、英国、匈牙利等市场 [8] - OMODA和JAECOO品牌用两年时间覆盖全球44个市场,并计划进入丹麦、克罗地亚、德国、法国等新市场 [8] - 风云新能源和iCAR品牌具备全球化视野,新车研发符合多市场要求,计划进入中东、东盟等新能源渗透率低但需求强烈的市场 [9] 技术创新与品牌向上 - 公司被称为“理科生”,注重技术研发,是“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及混动系统评选的常客 [13] - 通过展示捷途纵横G700的“纵横方舟”水陆两栖行驶技术,实现了营销突破,该车有望成为公司历史上关注度最高的40万级新车 [13] - 纵横G700在迪拜哈利法塔亮相,标志着公司正式以豪华之姿登上世界舞台 [14] - 2025年1-9月公司累计销售新车超过200万辆,同比增长14.5%,在新能源赛道展现出量、价齐升的势头 [15]
从起了大早到赶上大集,奇瑞汽车新能源战略全面加速
第一财经· 2025-09-28 10:51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2024年发布十款全新车型中九款为新能源车型 新能源汽车占比持续提升[1] - 公司启动"新能源不客气"战略目标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矩阵布局实现销量爆发式增长[2] - 公司坚持"油电协同 优势融合"产品策略 构建多品牌差异化矩阵覆盖混动 增程 纯电等多条技术路线[3] 财务表现 - 2022至2024年营收从926.18亿元增至2698.97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70.7% 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至143.3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57.1%[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从去年同期的549亿元增至682亿元 增幅达24%[3] - 新能源汽车销售收入占比从2023年4.9%快速提升至2024年21.9% 2025年第一季度达到27.3%[3] 技术突破 - 公司发布新能源技术"三驾马车" 启动混动技术开源计划 推动行业从封闭竞争转向协同创新[4] - 高性能混合动力发动机拥有领先业界的热效率 增程式电动汽车发动机油电转换效率达到3.7度/升 电混DHT纯电模式最高机械效率位列全球前列[5] - 展示全自研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大于等于400WH/kg 容量大于等于20Ah[9] 产品与品牌布局 - 旗下五大乘用车品牌2024年新车型中新能源车型占九成[6] - 成功推出iCAR品牌和智界品牌 星途品牌下星纪元序列 奇瑞品牌和捷途品牌下风云和山海序列[6] - 风云A9L月销过万 捷途山海L7 PLUS上市24小时订单超2.7万[6] - iCAR V23今年1-8月销量39,979辆 连续8个月位列新能源方盒子细分市场前三甲[7] - 智界汽车投入超百亿专项资金和超5000名研发人力[7] 智能化发展 - 计划将IPO募集资金25%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 其中10%用于电动化技术 15%用于辅助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8] - 2025年底前实现全品牌车型智能驾驶系统覆盖 包括燃油 混动及纯电动车型[9] - 2023年配备辅助驾驶系统车辆占比达43.8% 显著高于31.0%全球平均水平 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49.6%[10] - 2025年起全品牌全系车型搭载"猎鹰辅助驾驶" 至年底将超过30款[10] 市场表现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65%[1][2] - 2024年成为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一家新能源汽车销量 燃油车销量 中国市场销量及海外市场销量较2023年均增长超过25%的乘用车公司[2] - 2024年中国乘用车销量较2023年增长56.0%[2] 资本运作与全球化 - 2025年9月25日港股上市 开盘上涨11.22% 市值逼近2000亿港元[1] - 计划将IPO募集资金20%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8] - 2025年3月进入"出海战略3.0"时代 实现从产品贸易到标准 生态输出的全维度升级[10] - 在德国 西班牙 巴西 墨西哥及马来西亚等地设立研发机构 在马来西亚 巴西 西班牙 印尼 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建立生产基地[11] 未来规划 - 2025年计划推出60多款新车型和新版本乘用车 涵盖轿车及SUV 包括燃油车及电动车[11] - 提出智驾四大平权:油电平权 全球平权 场景平权和城乡平权[10]
【联合发布】一周新车快讯(2025年9月20日-9月26日)
乘联分会· 2025-09-26 17:18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系统性地汇总了2025年9月19日至9月26日期间中国汽车市场即将上市的多款新车型信息,涵盖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及新势力车企,涉及纯电动、插电混动、增程式及燃油等多种动力类型,车型覆盖A级到D级细分市场,包括SUV、MPV及轿车等不同车身结构,工程更改规模涵盖全新产品(NP)、小改款(MCE1)、中改款(MCE2-1/MCE2-2)、大改款(MCE3)、换代(B)、新增年型(M)、价格调整(MSRP)等多种类型,反映了汽车行业产品迭代加速和技术多元化趋势 [2][5][7][12][20][28][44][52][60][68][76][84][91][96][106][114][122][130][138][146][154][162][166][176][184][192][200][208][216][224][232][240][247][255] 车型上市计划汇总 - 长安汽车深蓝S07将于2025年9月19日上市,定位B级SUV,提供纯电动和增程式两种动力,价格区间15.69-17.39万元,纯电续航550km(CLTC),增程续航230-30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1][12] - 广汽乘用车传祺向往S9将于2025年9月19日上市,定位C级SUV,插电混动动力,价格区间22.99-25.99万元,纯电续航252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全新产品(NP) [2][20] - 江铃福特烈马将于2025年9月19日上市,定位B级SUV,燃油动力,价格区间38.66-43.66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新增年型(M) [2][28] - 蔚来汽车ES8将于2025年9月20日上市,定位D级SUV,纯电动动力,价格区间40.68-44.68万元,纯电续航635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换代产品(B) [2][36] - 蔚来汽车ET9将于2025年9月20日上市,定位D级轿车,纯电动动力,价格81.8万元,纯电续航62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新增年型(M) [2][44] - 阿维塔科技07将于2025年9月20日上市,定位B级SUV,提供纯电动和增程式两种动力,价格区间21.99-27.99万元,纯电续航610-650km(CLTC),增程续航245-333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2][52] - 奇瑞新能源iCAR V23将于2025年9月21日上市,定位A级SUV,纯电动动力,价格区间12.28-17.48万元,纯电续航401-55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新增年型(M) [2][60] - 吉利汽车路特斯ELETRE将于2025年9月21日上市,定位C级SUV,纯电动动力,价格区间55.8-86.3万元,纯电续航560-65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2][68] - 吉利汽车路特斯EMEYA将于2025年9月21日上市,定位D级轿车,纯电动动力,价格区间53.8-87.3万元,纯电续航530-585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2][76] - 东风本田CR-V将于2025年9月22日上市,定位A级SUV,提供燃油和油电混动两种动力,价格区间18.59-24.99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2][84] - 上汽通用别克GL8陆尊将于2025年9月22日上市,定位C级MPV,燃油动力,价格区间30.99-36.99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2][91] - 广汽埃安Aion RT将于2025年9月22日上市,定位A级轿车,纯电动动力,价格区间9.98-12.38万元,纯电续航520-65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5][96] - 上汽通用凯迪拉克XT5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B级SUV,燃油动力,价格区间37.99-45.99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5][106] - 广汽丰田锋兰达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A级SUV,提供燃油和油电混动两种动力,价格区间13.28-17.28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大改款(MCE3) [5][114] - 广汽丰田汉兰达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B级SUV,提供燃油和油电混动两种动力,价格区间24.98-32.58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中改款(MCE2-1) [5][122] - 广汽丰田赛那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C级MPV,油电混动动力,价格区间29.98-39.38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5][130] - 广汽丰田凯美瑞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B级轿车,燃油动力,价格19.18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新增年型(M) [5][138] - 吉利汽车星瑞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A级轿车,提供1.5T和2.0T燃油动力,价格区间9.87-13.87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5][146] - 吉利汽车星越L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A级SUV,燃油动力,价格区间15.87-17.97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5][154] - 赛力斯汽车问界M7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C级SUV,提供纯电动和增程式两种动力,价格区间27.98-37.98万元,纯电续航635-710km(CLTC),增程续航208-315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换代产品(B) [5][162] - 上汽乘用车尚界H5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B级SUV,提供纯电动和增程式两种动力,价格区间15.98-19.98万元,纯电续航525-655km(CLTC),增程续航235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全新产品(NP) [5][166] - 一汽轿车奔腾悦意03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A级SUV,纯电动动力,价格8.88万元,纯电续航565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新增年型(M) [5][176] - 一汽轿车奔腾悦意07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B级SUV,插电混动动力,价格10.98万元,纯电续航21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新增年型(M) [5][184] - 吉利汽车领克08 EM-P将于2025年9月24日上市,定位B级SUV,插电混动动力,价格区间17.58-22.88万元,纯电续航160-23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7][192] - 凯翼汽车昆仑iHD将于2025年9月25日上市,定位B级SUV,插电混动动力,价格区间12.99-15.99万元,纯电续航201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7][200] - 一汽大众T-ROC探歌将于2025年9月25日上市,定位A级SUV,燃油动力,价格区间15.89-17.87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7][208] - 吉利汽车领克07 EM-P将于2025年9月25日上市,定位B级轿车,插电混动动力,价格区间15.58-17.58万元,纯电续航126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7][216] - 奇瑞汽车捷途X70L将于2025年9月25日上市,定位B级SUV,燃油动力,价格区间11.59-15.39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全新产品(NP) [7][224] - 比亚迪汽车秦PLUS将于2025年9月25日上市,定位A级轿车,提供插电混动和纯电动两种动力,价格区间7.98-9.98万元,插电混动续航128km(CLTC),纯电续航420-51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新增年型(M) [7][232] - 长安汽车CS55 PLUS将于2025年9月25日上市,定位A级SUV,燃油动力,价格区间9.29-10.99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中改款(MCE2-1) [7][240] - 长安福特锐界L将于2025年9月26日上市,定位B级SUV,提供燃油和油电混动两种动力,价格区间22.98-30.98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7][247] - 理想汽车i6将于2025年9月26日上市,定位C级SUV,纯电动动力,价格24.98万元,纯电续航72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全新产品(NP) [7][255] 工程更改规模定义 - 全新产品(NP)指全新上市车型,车型名称是全新的 [2][5][7] - 小改款(MCE1)指车型的配置、外观造型发生小范围变化,但不涉及车型模具的更改及发动机或变速箱的调整 [2][5][7] - 中改款(MCE2-1)通常指车型的facelift,即车型的前脸造型或模具的改变,但不涉及动力的改变 [3][6][8] - 中改款(MCE2-2)指车型涉及发动机或变速箱的改变,但不涉及前脸造型或模具的改变 [2][5][7] - 大改款(MCE3)指车型的模具和动力都进行改变 [3][6][8] - 换代产品(B)指车型平台发生改变,从而产生的全新一代的车型 [2][5][7] - 新增年型(M)指现有车型线上新增某款车款 [3][6][8] - 价格调整(MSRP)指现有车型官方指导价的变动 [3][6][8] 细分市场及动力类型分布 - SUV车型占比显著,覆盖A级(如锋兰达、CR-V)、B级(如深蓝S07、汉兰达)、C级(如问界M7、传祺向往S9)、D级(如ES8)多个细分市场 [2][5][7][12][20][28][36][52][60][68][84][114][122][154][162][166][176][184][192][200][208][224][240][247][255] - 轿车车型包括A级(秦PLUS、星瑞)、B级(凯美瑞、领克07 EM-P)、D级(ET9、路特斯EMEYA) [2][5][7][44][76][138][146][216][232] - MPV车型包括C级(别克GL8陆尊、赛那) [2][5][91][130] - 动力类型多元化:纯电动(如蔚来全系、理想i6)、插电混动(如传祺向往S9、领克08 EM-P)、增程式(如深蓝S07、问界M7)、油电混动(如锋兰达、汉兰达)、燃油(如福特烈马、凯迪拉克XT5) [12][20][28][36][44][52][60][68][76][84][91][96][106][114][122][130][138][146][154][162][166][176][184][192][200][208][216][224][232][240][247][255] 价格区间分布 - 10万元以下:比亚迪秦PLUS(7.98-9.98万元)、奔腾悦意03(8.88万元) [7][176][232] - 10-20万元:广汽埃安Aion RT(9.98-12.38万元)、长安CS55 PLUS(9.29-10.99万元)、吉利星瑞(9.87-13.87万元)、奇瑞iCAR V23(12.28-17.48万元) [7][96][146][232][240] - 20-30万元:深蓝S07(15.69-17.39万元)、领克08 EM-P(17.58-22.88万元)、本田CR-V(18.59-24.99万元)、传祺向往S9(22.99-25.99万元)、锐界L(22.98-30.98万元) [2][12][20][84][192][247] - 30-50万元:问界M7(27.98-37.98万元)、别克GL8陆尊(30.99-36.99万元)、凯迪拉克XT5(37.99-45.99万元)、福特烈马(38.66-43.66万元) [2][28][91][106][162] - 50万元以上:路特斯ELETRE(55.8-86.3万元)、路特斯EMEYA(53.8-87.3万元)、蔚来ES8(40.68-44.68万元)、蔚来ET9(81.8万元) [2][36][44][68][76]
刚刚,今年最大造车IPO诞生了!
新浪财经· 2025-09-26 00:10
上市概况 - 公司于2025年9月25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港股当年最大车企IPO [3] - 上市进程关键节点包括:2025年2月重启上市申请,8月通过"全流通"备案,9月7日通过聆讯,9月17日启动招股 [4] - 此次IPO以招股价上限30.75港元/股定价,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 [4] - 公开发售部分获得238倍超额认购,创下当年港股新股认购纪录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926.18亿元增至269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0.7% [4] - 同期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至143.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7.1% [4] - 2024年全球销量达到229.5万辆,创历史新高 [4] 市场地位与排名 - 2024年公司稳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二位,并成功跻身全球乘用车销量第十一位 [4] - 公司是2024年全球排名前二十的乘用车企业中,唯一实现新能源汽车、燃油车、国内销量、海外销量四项指标同比增幅均超25%的企业 [5] - 自2003年起,公司连续22年保持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11] 品牌与产品矩阵 - 公司旗下包含五大品牌: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覆盖各个细分赛道 [7] - 奇瑞品牌主要序列包括瑞虎(SUV,售价57,900-203,900元)、艾瑞泽(轿车,售价59,900-148,900元)、风云(轿车/SUV,售价99,900-229,900元)等 [9] - 捷途品牌序列覆盖SUV,售价93,900-234,900元 [9] - 星途品牌序列覆盖中高端及豪华市场,售价109,900-319,800元 [9] - iCAR品牌专注于纯电动SUV,售价99,800-169,800元 [9] - 智界品牌定位中高端及豪华,产品为纯电动/增程式电动轿车及SUV,售价229,800-339,800元 [9] 海外市场布局 - 自2001年出口第一辆汽车以来,公司已构建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销售网络 [10] - 公司累计全球销量超过1300万辆 [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海外拥有近3000个经销商网点,遍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 [11]
看完招股书,发现奇瑞1400亿市值稳了!
搜狐财经· 2025-09-20 08:26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人民币92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2699亿元,净利润从人民币58亿元增长至人民币143亿元,三年利润增长近3倍 [4] - 毛利率稳定在13%-16%之间,体现出极强的盈利稳定性 [4] - 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三年大幅覆盖净利润,2024年高达人民币448亿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45.38亿元 [5] 研发投入与技术实力 - 2022至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人民币41亿元、68亿元、105亿元,占营收比例稳定在3.5%至4.0%,三年累计投入超人民币200亿元 [5] - 研发投入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拥有"鲲鹏动力"、"火星架构"、"雄狮智舱"三大核心技术体系 [5] - 公司拥有超2.5万名研发人员,并明确提出五年内投入超人民币1000亿元用于电动化、智能化、全球产品研发 [13][17] 市场销售与全球化布局 - 2024年中国市场销量增长56%,新能源销量同比飙升277% [2][5] - 海外市场销量增长35%,海外营收占比37.4%,连续22年位列中国品牌出口第一 [2][5] - 公司是全球第11大乘用车公司,2024年全球销量同比增长49.4% [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海外经销商网点数量达到2,958个 [17] 品牌矩阵与产品战略 - 品牌矩阵清晰:奇瑞主品牌稳定大盘,捷途负责细分破圈,星途承担技术高端定位 [18] - 新能源品牌iCAR(如iCAR 03、V23)和智界(如S7、R7)已打开局面,产品价格覆盖人民币99,800元至339,800元区间 [18] - 公司通过多品牌运营体系实现分工清晰、独立成长,增长预期明确 [18] 上市估值与市场定位 - 公司上市发行价区间为27.75–30.75港元,对应总市值约人民币1460亿–1630亿元,市盈率约10-11倍 [20] - 该估值水平对比比亚迪(PE约16倍)、吉利(PE约13倍)等同行已属保守,为投资者留下安全边际 [20] - 公司上市核心目标为释放活力,展示其早已具备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而非单纯为了融资 [7][8][15] 公司治理与历史沿革 - 公司自2018年起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历时七年将一家地方国企转变为产权清晰、激励机制市场化的企业 [11] - 公司早在2001年就成为中国第一家批量出口整车的轿车企业,全球化布局比友商提前至少十年 [12] - 公司在发动机等核心技术领域坚持自主研发,2001年即投入人民币十亿元与AVL联合开发18款发动机 [13]
奇瑞汽车(09973) - 全球发售
2025-09-17 06:29
发售信息 - 预期定价日为2025年9月23日或前后,不迟于该日中午十二时[8][19][142] - 发售价格不高于每股30.75港元,预期不低于每股27.75港元[8] - 全球发售股份数目为297,397,000股H股[10] - 香港发售股份数目为29,739,700股H股[10] - 国际发售股份数目为267,657,300股H股[10] - 香港公开发售开始时间为2025年9月17日上午九时正[18] - 预期H股于2025年9月25日上午九时正开始在香港联交所买卖[22] 业绩数据 - 2024年全球销量229.5万辆以上,同比增长49.4%[37] - 2024年收入为人民币2698.97亿元,同比增长65.4%[38] - 2024年净利润为人民币143.34亿元,同比增长37.2%[38] - 2022 - 2024年公司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70.7%[83] - 公司收入从2024年Q1的549.10亿元增加24.2%至2025年Q1的682.23亿元[83] 产品销售 - 2024年发布十款新车,其中九款为新能源车[64] - 2024年iCAR品牌汽车销量为64.5千辆,在中国自主品牌A级纯电SUV销量中排名第四[61] - 2024年及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分别售出38.5千辆及33.0千辆智界品牌汽车[62] 财务指标 - 2022 - 2025年公司经调整EBITDA分别为9,111百万元、16,286百万元、23,827百万元、5,765百万元(2024年Q1,未经审计)、7,464百万元[93] - 2022 - 2025年整体毛利率分别为13.8%、16.0%、13.5%、14.9%及12.4%[98] - 2022 - 2025年净利率分别为6.3%、6.4%、5.3%、4.5%及6.9%[99] 市场与风险 - 2024年公司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36][80] - 全球及中国乘用车市场竞争激烈,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注重综合能力[79][80] - 公司面临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等风险,业务依赖五大品牌,依赖供应商[81][85] 资金用途与规划 - 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约35.0%(29.544亿港元)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乘用车[113] - 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约25.0%(21.103亿港元)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113] - 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约20.0%(16.882亿港元)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113] 股权结构 - 2025年1月20日下沉完成后,奇瑞控股不再持股,公司有22名股东,股权结构分散[84]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芜湖投资控股持股约21.17%,全球发售完成后持股约20.08%,为单一最大股东[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