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投资研究引擎


问题推荐
腾讯最新财报业务分析
2024 Q4 特斯拉财报表现如何?
英伟达 2025 Q4 电话会内容摘要
微软 2025 Q2 业绩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比亚迪 2024 汽车和电池业务怎么样?
人人乐(002336) - 2024 Q4 - 年度业绩预告
2025-04-27 19:50
2024年业绩情况 - 2024年业绩预计扭亏为盈,利润总额盈利4.1 - 4.6亿元,上年同期重组后亏损2.17789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1 - 4.6亿元,上年同期重组后亏损2.178284亿元[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75 - 5.25亿元,上年同期重组后亏损2.641215亿元[7] - 营业收入14 - 14.6亿元,上年同期重组后为18.926862亿元;扣除后营业收入11.9 - 12.5亿元,上年同期重组后为16.848726亿元[7] - 本会计年度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0.230816 - 0.730816亿元,上年末重组后为3.471809亿元[7] 资产出售与投资收益 - 报告期内出售3家公司100%股权取得投资收益约3.50亿元,出售13家子(孙)公司100%股权及相应债权取得投资收益约6.40亿元[9] 债务支付安排 - 2024年12月2日与惠顺多约定13家剥离资产与公司往来债务余额约1.2亿元,补充合同签署即支付1000万元,2024年12月31日完成50%款项支付,余款2025年年内支付完毕[3][10] - 2025年1月24日调整支付安排,原2024年12月31日前应支付的50%中未支付的5000万元调整为2025年2月28日前支付完成[4][12] 股票风险警示情况 - 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2021 - 2023年度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均为负值,股票自2024年4月22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13] - 公司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公司股票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13] 业绩预告相关说明 - 本次业绩预告数据未经审计,最终结果需会计师审计确认,存在不确定性,2024年实际业绩以经审计的年度报告数据为准[3][10] 股票终止上市风险 - 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若经审计的2024年度报告披露后出现规定情形之一,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风险[15] - 规定情形包括经审计的利润总额等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后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期末净资产为负值等多种情况[14][15] - 公司已按规定披露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15] 信息披露媒体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中国证券报》等报刊及巨潮资讯网[16]
5月行业配置关注:关税冲击修复与景气改善线索
1001
2025-04-27 23:11
纪要涉及的行业 计算机、汽车、机械设备、社会服务、农林牧渔、家电、通信器材、家具、金银珠宝、中高端制造业、房地产、消费电子、自动化设备、通信设备、医疗服务、医疗器械、饮料乳品、美容护理、白酒、养殖业、银行、电力、物流、商贸零售、酒店、装修装饰、基础建设、钢铁、小金属、工业金属、农化制品、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风电设备、电网设备、纺织服饰、酒店餐饮、调味品、航运港口、半导体、通信服务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宏观经济层面** - 财政政策落实,支出增速改善,一季度消费边际改善,显示中国经济韧性和结构性变化,为维持国内经济稳定提供支撑[1][3] - 二季度出口因关税豁免期及转口贸易,基本面预计乐观[1][4] - 财政支出和消费增速提升对股票市场有积极影响,内平准基金机制锁定向下空间,增加市场向上弹性[1][5] - 风险偏好回升依赖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产业趋势发展,为市场提供布局和投资机会,尤其在业绩真空期[1][6] - 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定并活跃资本市场,支持未来积极变化预期,市场可能向上突破,5月或体现积极产业趋势变化[1][7] - **市场走势与行业配置** - 5月市场偏好预计改善,布局关税影响趋缓及景气改善线索,关注前期超跌且对美出口依赖度小的板块,以及受益于内需消费及自主可控加码的领域[2][34] - 5月行业配置思路可从自上而下逻辑、八个维度打分模型及重点行业具体推荐三方面分析,市场呈V型走势,消费和科技板块快速轮动[1][9] - 上个月公用事业、农林牧渔、银行和美容护理等板块涨幅居前,计算机、电力设备等板块跌幅相对靠前,农林牧渔防御特征强,商贸零售受政策助力且与内需相关,受关税影响小[10] - 关税虽有不确定性,但市场托底意愿强,前期受关税冲击大的板块有望阶段性修复,如航海装备、纺织制造等[12] - 筛选后续投资领域可参照上一轮贸易摩擦经验关注内需及自主可控领域,以及中国对美国出口依赖度低但美国对中国进口依赖度高的领域,自主可控及产业链安全领域有望受益反弹[13] - **各行业表现** - 消费服务领域一季度表现突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扩大至4.6%,家电、汽车和通信器材增长亮眼,受以旧换新及国补政策驱动,通信器材连续两个月零售增长超20%,3月家具零售同比增幅扩大至29%,金价上涨带动金银珠宝零售增长,政策有望提升消费服务领域景气度[14][15][16][17][18][19] - 中高端制造业生产端保持较高景气度,3月运输设备等板块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扩大,主要产品复合增速提高,1 - 3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扩大至9.1%,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幅达19%,但部分板块产能利用率降低,1 - 3月制造业利润同比增幅从4.8%提升至7.6%,部分行业利润增长显著[20][21] - 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出现小阳春现象,新开工和竣工面积同比降幅收窄,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收窄至 - 3%,销售额创2023年7月以来最佳值,地产开发资金来源降幅收窄至 - 8%,稳地产政策有望缓解拖累影响,若景气持续将拉动家具建材需求[22] - 过去两个月科技领域和医药领域部分板块跑输万得全A指数,低估值领域部分板块表现相对较好[23] - 最近市场交易集中度降低,物流、饮料乳品等板块交易换手集中度更高,装修装饰等板块成交占比相对更低[24] - 过去16年5月成长型和医药类行业超额收益概率较高,5月可关注超跌且依赖美国程度不高的板块以及受益于国内政策加码的板块[25] - **重点推荐行业理由** - 计算机行业:受关税影响前期下跌,政策对消费及自主可控加码,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有政策支撑,信创政策助力采购订单落地,大模型和MCP协议推动AI应用发展,5月业绩影响减弱时或迎阶段性机会[27] - 汽车行业:上个月汽车零部件板块因关税下跌,但中观数据稳健,国补政策助力需求前置,产销回暖,3月乘用车产量三个月滚动同比增幅扩大,对美出口依赖度低,有望修复跌幅[28][29] - 机械设备行业:工程机械及出口相关机械板块前期下跌,3月中高端制造业生产投资增速提高,景气度改善,出口结构优化,对美风险敞口降低,前期受关税冲击大的领域可能超跌修复,机器人领域景气度高,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时或迎阶段性机会[30] - 社会服务板块:政治局会议提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驱动明显,中观指标如餐饮收入及酒店入住率3月改善,五一假期催化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领域增长,有望低位恢复[31] - 农林牧渔板块:中国反制措施使农产品成本和价格上涨,鸡苗供给受限禽类养殖紧俏期回升,为基本面提供支撑,与扩大内需相关度高,有政策支持和防御属性,上一轮关税摩擦表现良好[32][3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目前上游资源品领域工业金属、小金属和农化制品得分较高,中游制造领域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得分较高,消费领域纺织服饰、酒店餐饮等得分较高,信息技术领域消费电子、半导体等得分较高,航运港口等板块也有相对较高评分[26]

通化东宝(600867) - 2024 Q4 - 年度业绩预告
2025-04-27 17:10
2024年业绩预告信息 - 2024年业绩预告期间为1月1日至12月31日[2] - 前次预计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4052.77万元,同比减少约96.53% [2] - 前次预计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约27071.92万元,同比减少约76.81% [2] - 更正后预计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1164.21万元,同比减少约99.00% [2] - 更正后预计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约26354.25万元,同比减少约77.43% [2] 2023年财务数据 - 2023年利润总额136589.68万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6783.53万元,扣非净利润116751.33万元[3] - 2023年每股收益0.59元[3] 商标权案赔偿情况 - 公司因商标权案需赔偿甘李药业经济损失等共计61312125.99元,此前预计赔付3000万元[5] 二审判决影响 - 二审判决不会对公司生产甘精胰岛素产生影响[7] 财务数据准确性说明 - 具体准确财务数据以经审计后的2024年年度报告为准[6]
券商季报稳定改善,配置价值仍在提升
598
长江证券· 2025-04-27 21: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因全球资产风险偏好下降板块估值整体回调,从业绩估值匹配度看配置性价比显著提升 [7] - 一季报券商业绩稳定改善,配置价值持续提升,历史上业绩披露期以保险为主的非银子板块通常相对收益表现亮眼,建议4月积极增配,看好业绩估值双升 [2][7] - 板块行情节奏上持续在回调中配置高景气低估值个股,耐心等待催化 [7] - 金融供给侧改革加速推进,券商行业进展尤为迅速,综合当前行业经营环境及相关公司经营情况,短期可适当参与主题投资行情 [7] - 个股层面,综合业绩弹性及估值分位,推荐新华保险、中国人寿、香港交易所、中信证券、东方财富、同花顺,并购主题推荐中国银河,稳健红利类推荐中国财险、江苏金租 [7] 核心数据跟踪 行业 - 本周非银金融指数+1.2%,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为+0.8%,行业排名居中(14/31);年初至今非银金融指数-8.6%,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为-4.9%,行业排名靠后(30/31),本周非银板块整体表现较上周走强 [8] 市场 - 市场热度有所回升,两市日均成交额11,466.36亿元,环比+3.43%,日均换手率1.49%,环比+3.42BP;杠杆资金规模回落,两融余额1.81万亿元,环比-0.11%;股指上涨、债指下跌,本周万得全A上涨1.2%,中债总全价指数下跌0.1%;长端利率有所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1.13BP至1.6606% [8] 重点行业新闻&公司公告 新闻 - 上交所召开私募机构座谈会 [9] -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 [9] - 金监局发布《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 [9] 公司公告 - 国联民生子公司名称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由“华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国联民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 [9] - 西部证券、湘财股份、东北证券发布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9] 指数与板块表现 - 截至4月25日,沪深300指数上涨0.4%,中小板指上涨2.1%,创业板指上涨1.7%;非银板块整体回暖,其中证券板块上涨0.9%,保险板块上涨1.3%,多元金融板块上涨2.7% [21] 保险周度数据跟踪 行业概况 - 2025年3月保费同比有所回升,实现累计保费收入21,745亿元,同比+0.93%,其中产险收入为5,155亿元,同比+5.10%;人身险收入为16,590亿元,同比-0.29% [24][25] 上市险企保费 - 2024年12月,国寿、新华、太保、平安、人保单月保费收入同比增速为+1.86%(前值+4.19%)、+19.13%(前值+10.54%)、+5.91%(前值+0.95%)、-0.92%(前值+4.19%)、-5.99%(前值+8.34%),新华、太保单月保费增速有所回升,人保、国寿、平安则有所回落 [30] 国债收益率与信用利差 - 截至4月25日,5年期债券收益率上涨幅度在0.50BP到7.10BP之间,其中企业债上涨幅度最大,为7.10BP;各债券5年期信用利差变动幅度在-3.43BP到+3.17BP之间,其中商业银行债下跌幅度最大,为-3.43BP;各债券5年期期限利差变动幅度在-0.96BP到+5.29BP之间,其中企业债上涨幅度最大,为5.29BP [34] 券商周度数据跟踪 经纪业务 - 两市交投有所回升,截至4月25日,两市日均成交额11,466.36亿元,环比+3.43%,日均换手率1.49%,环比+3.42BP,本周日均成交额高于2024年中枢、换手率低于2024年中枢,在佣金费率逐步企稳环境下预计行业经纪业务盈利情况依然处于逐步向上修复阶段 [38][39] 投资业务 - 权益市场有所回暖,截至4月25日一周内,沪深300指数上涨0.38%,创业板指数上涨1.74%;中债企业债总全价指数环比回落0.17%,券商投资资产中,权益类投资资产占比大约在10%-30%,债券类投资资产占比区间大约在70%-90%,2024年券商自营收益需持续关注股债市场变动 [42] 信用业务 - 两融规模有所回落,截至4月24日,两融余额1.81万亿元,环比-0.11%;截至4月25日,股票质押股数3164亿股,质押市值2.63万亿元,本周两融余额高于2024年日均余额,预计2025年股票质押规模整体仍将处于收缩态势,但考虑到资产端收益率的逐步抬升,预计股票质押业务收入表现将优于规模表现 [45] 投行业务 - 3月股债融资规模回升,2025年3月,股权融资规模568.10亿元,环比+1141.3%,其中IPO融资规模92.18亿元;债券融资规模8.69万亿元,环比+26.5%,3月股权融资规模高于2024年均值、债券融资规模高于2024年均值,后期在再融资新规推进和注册制推广的背景下预计股票承销规模将有所增加,债券承销则需关注利率变动情况 [49][50] 资管业务 - 3月券商集合资管新发规模回落,发行份额24.79亿份,环比-48.5%,低于2024年均值;资管新规开启券商资管结构调整之路,预计券商资管行业将进入恢复性发展阶段 [52] - 3月新发基金规模有所回升,为962.25亿份,环比+9.1%,其中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新发规模分别为434.74、53.43、407.72亿份,低于2024年均值,后续需持续关注新发基金市场情况 [52] 衍生品业务 - 3月期货市场成交回升,成交金额51.45万亿元,环比+20.00%,其中商品期货39.61万亿元,环比+26.24%,占比77.00%;金融期货成交金额11.84万亿元,环比+2.96%,占比23.00%,其中三大股指期货成交金额6.81万亿元,环比+15.31%,高于2024年均值 [56] - 3月场内期权成交回升,成交4926万张,环比+15.0%,其中上证50ETF期权、上交所沪深300ETF期权、深交所沪深300ETF期权、中金所沪深300股指期权成交量分别为2351、2067、300、208万张,低于2024年均值 [56] 行业及公司重点关注 行业要闻 - 4月21日上交所召开私募机构座谈会,与10余家头部私募机构代表深入交流,与会机构认为中国资产具备显著的估值修复和提升潜力,将坚定持有中国优质资产 [59] - 4月25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自2025年7月1日起实施,明确两类豁免范围、三种豁免方式,压实公司责任,强化监管约束 [60][61] - 4月25日金监局印发《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规范产品发展,提升万能险保障水平,强化万能险账户管理、资金运用监管和销售行为规范 [62] 公司公告 - 4月22日国联民生全资子公司华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名称变更为“国联民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 [63] - 4月22日财通证券首次回购A股股份数量为267.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06%,购买价格7.46 - 7.52元/股,已支付总金额2006.6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64] - 4月23日江苏金租收到批复,金监局江苏监管局已核准张春彪担任公司董事的任职资格 [65] - 4月23日国元证券决定将寿县寿蔡路证券营业部与淮南卧龙山路证券营业部合并 [69] - 4月23日西部证券发布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除回购专户持有股份数后44.6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0元(含税),拟分配现金红利3.1亿元(含税) [70] - 4月25日第一创业董事会同意聘任陈兴珠为公司副总裁 [71] - 4月25日湘财股份公告2024年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已实施的股份回购金额为4429.00万元(不含交易费用),占年度归属净利润比例40.57%,除已实施的股份回购外,2024年度拟不进行现金分红等其他形式的分配 [72] - 4月25日东北证券发布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股份总数23.4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7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6亿元 [73]

中金公司 电车先锋半月谈
中金· 2025-04-27 23: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国内乘用车零售和批发累计销量同比增长,新能源车零售销量同比大增,部分车企表现强势,美国加征关税影响有限但加速海外布局,建议关注部分板块和公司投资机会 [2][4] - 2025年电网设备行业基本面良好,特高压项目核准开工加速,柔直线路核准有催化作用,推荐关注相关公司 [8][9] - 工程机械行业短期内需求稳定,出口表现优,长期需关注政策变化,中国企业在欧洲有突破潜力 [12] - 关税对化工行业有影响,国内新材料企业在进口替代方面有机会 [15] - 中国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短期偏利空,长期凸显战略地位,有望推动价格上涨和提升估值,工信部新规提升供给可控能力,预计2025年氧化镨钕小幅短缺,价格有望温和上涨,推荐关注相关公司 [16][20][22] 各行业总结 汽车行业 - 2025年3月乘用车零售、批发和生产分别达194万辆、241万辆和248万辆,需求表现符合预期,批发零售同比约增10%,出口39.1万辆,同比降8%、环比增10%,新能源零售渗透率回升至51% [2] - 2025年一季度国内乘用车零售累计销量512.7万辆,同比增6%,批发累计销量627.6万辆,同比增11.3%,新能源车累计零售销量212万辆,同比增36.4%,部分车企表现分化 [4] - 国内稳增长促消费政策力度强,上海车展等活动有望推动汽车消费,美国加征关税对出口直接影响有限,但加速海外产能建设和探索多元化出海方式 [2][5] - 高额关税降低中国供应商新订单获取能力,导致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加速全球产能布局,反制关税使进口成本增加 [2][6] - 建议关注高股息防御性板块、外需依赖度低的板块、一季度业绩强劲公司,以及部分整车和零件公司的底部投资机会 [2][7] 电网设备行业 - 2025年一季度国家电网投资同比增27.7%,创一季度新高,全国电网投资增速达33.5%,两大电网公司预计投资超8500亿元,行业基本面良好 [8] - 2025年特高压项目核准开工加速,交流项目核准招标迎高峰,柔直线路核准和柔直背靠背项目可研有催化作用 [8][9] - 西北电网市场景气度提升,超高压电网建设推动相关设备招标量保持高增速,推荐关注国电南瑞等公司 [10] - 新能源参与现货市场政策影响新能源企业电价端,虚拟电厂政策提出调控能力目标,建议关注相关软硬件供应商和运营商 [11] 工程机械行业 - 行业具有反身性,短期内需求稳定,受美国关税影响小,出口表现优于内需,长期需关注政策方向变化,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有突破潜力 [12] - 国内工程机械市场供需渐趋平衡,出口市场是基本盘,亚非拉地区需求增长,人民币不大幅升值支持板块发展 [14] 化工行业 - 关税对化工行业影响不全是负面,中国从美国进口大量广义化工品,关税扰动供应端,国内企业有进口替代机会 [15] - 高端聚烯烃及特种工程塑料、电子化学品等领域美国企业占重要位置,国内鼎龙股份等企业有望受益 [15] 稀土行业 - 2024年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占优势地位,海外对中国稀土产业链依附程度高 [17] - 中国对部分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短期偏利空,长期凸显战略地位,可能推动价格上涨和提升估值 [16] - 中国出台出口管制措施反制美国加征关税,对美直接出口量将降至零 [19] - 工信部新规将进口矿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供给可控能力 [20] - 近期氧化镨钕价格周环比下跌,中重稀土部分产品价格上涨,氧化钬报价急剧上升 [21] - 预计2025年国内指标增速个位数增长,缅甸供应有扰动,全球氧化镨钕小幅短缺,未来价格有望温和上涨 [22] - 建议关注上游北方稀土等公司和下游金利永磁等磁材加工行业公司 [23]
浙江龙盛(600352):Q1净利同比改善,房产业务逐步兑现
华泰证券· 2025-04-27 17: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11.88元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浙江龙盛Q1归母净利润超预期,主要因房产业务步入兑现期,伴随染料及中间体产品景气回暖,叠加房产业务持续创收,维持“增持”评级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 - Q1实现营业收入32.4亿元,同环比-7.2%/-38.7%,归母净利润4.0亿元(扣非后2.9亿元),同环比+100.4%/-41.5%(扣非后同环比+3.5%/-57.7%) [1] 行业情况 - 4月25日分散/活性染料价格为16.5/20.0元/kg,处于2016年以来相对低位,未来伴随纺服终端需求回暖,印染行业景气有望改善 [2] 公司业务 - Q1染料/助剂/中间体销量5.6/1.5/2.7万吨,同比+0.8%/+0.3%/+7.8%,实现营业收入17.7/2.4/8.1亿元,同比-3.1%/-3.2%/+3.1%,销售均价同比-3.8%/-3.5%/-4.4%至3.2/1.6/3.0万元/吨 [2] - 因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Q1公司综合毛利率同环比+1.5/+2.2pct至28.6%,期间费用率同环比-2.1/+10.2pct至14.3% [2] - Q1末在建工程同比下降2.6亿元至5.7亿元,H酸及蒽醌染料等项目有序推进 [2] - 华兴新城项目住宅全面封顶,“湾上”分三批次推盘入市,目前去化率超九成,25Q1末存货291.8亿元,同比增加3.5亿元 [3] - 25Q1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增加1.8亿元至1.0亿元,其中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增加1.8亿元至1.1亿元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润21.5/23.6/24.7亿元,对应EPS为0.66/0.72/0.76元 [4] - 参考可比公司25年Wind一致预期15xPE,考虑公司染料行业龙头优势以及地房产项目有序推进,给予公司25年18xPE,目标价11.88元 [4] 基本数据 - 截至4月25日收盘价9.91元,市值32,241百万元,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231.58百万元,52周价格范围8.24 - 10.77元,BVPS10.65元 [7]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15,303|15,884|17,709|18,935|19,600| |+/-%|(27.90)|3.79|11.49|6.92|3.5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1,534|2,030|2,145|2,358|2,471| |+/-%|(48.92)|32.36|5.63|9.93|4.80|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47|0.62|0.66|0.72|0.76| |ROE(%)|4.85|6.32|6.24|6.55|6.55| |PE(倍)|21.02|15.88|15.03|13.68|13.05| |PB(倍)|0.98|0.94|0.92|0.88|0.84| |EV EBITDA(倍)|14.57|8.78|6.97|6.46|6.20| [10]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名称|股票代码|4月25日股价(元/股)|4月25日市值(亿元)|2025E EPS(元)|2026E EPS(元)|2027E EPS(元)|2025E P/E(x)|2026E P/E(x)|2027E P/E(x)| |----|----|----|----|----|----|----|----|----|----| |皇马科技|603181 CH|12.12|71|0.84|0.98|1.12|14|12|11| |百合花|603823 CH|10.17|42|0.54|0.69|-|19|15|-| |新和成|002001 CH|22.25|684|2.14|2.33|2.55|10|10|9| |平均| | | | | | |15|12|10| [11] 盈利预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 包含2023 - 2027E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等详细信息 [16]
吉利汽车(0017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06:1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240,194,270千元,较2023年的179,203,592千元增加34%[11][23] - 2024年归属本公司股权持有人溢利为16,632,398千元,较2023年的5,308,408千元增长213%[11][23]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63.80分,较2023年的51.36分增长219%[23] - 2024年每股摊薄盈利为163.19分,较2023年的51.00分增长220%[23] - 2024年每股末期股息为0.33港币,较2023年的0.22港币增长50%[23] - 2024年末归属本公司股权持有人权益为86,742,225千元,较2023年的80,508,824千元增长8%[23] - 2024年总资为229,391,659千元,较2023年的192,597,681千元增长19%[11][23] - 2024年借款为3,944,480千元,较2023年的6,103,053千元减少35%[23] - 2024年集团总收益增加34%,达到人民币2,402亿元[31] - 2024年集团整体毛利率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至15.9%[31] - 2024年集团净利润为人民币168亿元,同比增长240%[31] - 2024年归属公司股权持有人溢利为人民币166.3亿元,同比增长213%[31] - 2024年年末集团总现金水平增加15%,达到人民币437.5亿元[32]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港币0.33元[36] - 2024年集团总收益(不包括领克合营公司的收益)同比增长34%至2402亿元,单辆车平均销售收入同比增加0.3万元至10.7万元,毛利率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至15.9%[50] - 2024年集团分销及销售费用同比上升12%至133亿元,销售费用占收入百分比下降1个百分点[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达成归属条件的极氪奖励股份数目为45555414,集团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同比增加170%至17.5亿元[51] - 2024年税费约16亿元;归属公司股权持有人溢利166.3亿元,同比增长213%,每股摊薄盈利1.63元;撇除一次性损益后溢利85.2亿元,同比增长52%[5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现金水平437.5亿元,较2023年末稳定增长;经营活动现金净额265.1亿元;总资本支出133.1亿元[56] - 集团总借款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35%,降至39.4亿元;现金净额398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40%[63] - 2024年集团研发费用为104亿元,2023年为78亿元[89] - 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为5,095,891千元,同比增长15%;研发成本为5,323,349千元,同比增长58%;总研发费用为10,419,240千元,同比增长33% [90] - 2024年已资本化之产品研发成本增加106亿元,主要与新能源智能车型开发有关[90] - 2024年平均税前出厂价为87,672元[92] - 2024年12月31日,归属公司股权持有人权益约为人民币867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805亿元[11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0.99,2023年12月31日为1.17[123] - 2024年,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4.5%,2023年12月31日为7.6%[123]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达人民币265亿元[123] - 2024年,公司总资本支出为人民币133亿元,处于预算的人民币150亿元内[123] - 2024年末集团总现金水平同比增加15%至人民币438亿元[124] - 2024年末集团总借款减少35%至人民币39亿元,2023年末约为人民币61亿元[12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约为64,000人,2023年12月31日为60,000人[125] 汽车销售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共售出2,176,567辆汽车,同比增长32%[28] - 2024年中国批发量达1,762,045辆,同比增长27%;出口批发量达414,522辆,同比增长57%[28] - 吉利银河全年销量494,440辆,同比增长80%[29] - 极氪全年交付222,123辆,同比增长87%[29] - 领克全年新能源销量占比达58.8%[29] - 2024年集团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888,235辆,同比增长92%,销售占比达41%[30] - 2024年中国乘用车总批发量(含出口)达2756万辆,同比增长5.8%,国内销量2261万辆,同比增长3.1%,出口销量496万辆,同比增长19.7%[47] - 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国内批发量达1105万辆,市场渗透率增至48.9%,同比增长12.9个百分点,插电混动车国内批发量483万辆,同比增长79.6%,自主品牌份额提升到61%,同比增长9个百分点[47] - 2024年集团燃油、插电混动、纯电动汽车销量分别为1288332辆、308747辆、579488辆,同比增长分别为9%、104%、86%[50] - 总销量为2176567辆,同比增长32%;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88235辆,同比增长92%,占总销量41%[52] - 中国市场销量为1762045辆,同比增长27%,市场占有率达7.8%;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49922辆,占中国市场销量48%,超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45%[52] - 海外市场销量为414522辆,同比增长57%,占总销量19.0%,同比增长3.1个百分点[52] - 2024年集团销量为2,176,567辆[87] - 2024年吉利品牌总销量为1,669,003辆,同比增长27%[97] - 2024年吉利银河销量达494,440辆,同比大幅增加80%[98] - 2024年极氪交付222,123辆纯电动汽车,同比大幅增长87%[101] - 2024年极氪收入为人民币758亿元,同比增长47%[10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极氪全球运营门店达538家,其中467家在中国,71家在超40个国家/地区[102] - 2024年极氪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为人民币10.6亿元[102] - 2024年极氪净亏损为人民币8.5亿元,撇除股份付款净利润为人民币2.1亿元[102] - 2024年领克合营公司销量为285,441辆,同比增加30%[104] - 2024年领克合营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上升163%至16.8万辆,销量占比上升至58.8%[104] - 领克合营公司收入同比增加33%至人民币461.7亿元,净亏损人民币16.28亿元[106] - 2024年领克合营公司新增21家欧洲经销商网点,年底有10家俱乐部和21家经销商销售网点运营,欧洲订阅量1.9万辆,较2023年减少1万辆[105] - 2024年底领克合营公司在亚太及中东地区有44家经销商网点向15个国家/地区销售[105] - 2024年集团出口销量414,522辆,同比增长57%,占总销量19.0%[110] - 2024年吉利品牌在全球81个国家布局891个销售及服务网点,新增超358家,成立4家全新附属公司[110] - 2024年宝腾累计销量152,614辆,集团应占利润0.95亿元;雷诺韩国销量106,939辆,集团应占利润1.21亿元[111] - 雷诺韩国2024年通过技术协同开发的大科雷傲上市后受欢迎,全年累计销量2.2万辆[111] - 2025年公司销量目标为271万辆,较2024年总销量增加约25%[118] 公司资本运作相关情况 - 2024年5月极氪首次公开募股募集净额约4.8亿美元(约34.7亿元);集团认购获分配股票价值约2.71亿美元(约19.6亿元);11月集团增持极氪11.3%股份,花费8.06亿美元(约59亿元)[56][58] - 2024年集团出售3.3%的Horse Powertrain获16.3亿元,赎回5亿美元(约36.2亿元)优先永续资本证券[58] - 2024年2月出售睿蓝联营公司45%股权,现金代价5.04亿元,录得收益约1.17亿元[62] - 2024年5月31日公司完成向Horse Powertrain出资,间接拥有其33%权益,后出售部分权益,截至2024年12月2日完成交易后间接拥有29.7%权益[67][69] - 公司因减少于Aurobay Holding之权益及Horse Powertrain部分出售事项,相关收益及减值亏损从74.7亿元调整为91亿元[69][72] - 2024年5月10日极氪美国存托股票以21美元发售,共发行24,150,000股,公司认购12,900,952股,支付2.71亿美元(约19.6亿元)[73] - 公司就极氪分拆向股东宣派特别股息约7500万港元(约7000万元)[73] - 2024年10月21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1.24亿元现金收购宁波乘用车全部股权[74] - 2024年8月1日公司发行20亿元中期票据,固定年利率2.18%,2027年8月2日到期[75] - 2024年11月14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8.061亿美元(约59亿元)收购极氪约11.3%股份,截至12月31日间接持有约62.81%[76] - 2024年11月14日极氪附属公司以36亿元及54亿元分别购买领克合营公司20%及30%股权[77] - 2024年11月14日极氪附属公司以约3.67亿元认购领克合营公司新增注册资本[78] - 2025年2月14日极氪完成收购领克合营公司,宁波吉利拥有49%权益,浙江极氪拥有51%权益[79] - 2024年12月9日公司提前赎回本金总额5亿美元的全部已发行优先永续资本证券,赎回价格为本金金额的100% [81] - 2025年3月2日集团等合资方将成立智驾合营公司,集团等四方分别拥有30%、30%、30%、5%及5%的权益,出资总额47.515亿元,集团拟以13亿元智驾相关技术资产和2亿元现金出资[82][84] - 2024年12月,公司提前偿还本金4亿美元(约人民币29亿元)的可持续发展俱乐部贷款及本金5亿美元(约人民币36亿元)的永续资本证券,完成收购极氪额外股权结算代价8.061亿美元(约人民币59亿元)[123] 吉致汽金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吉致汽金新增汽车贷款合同60.7万,同比增长2.1%,多品牌和新能源业务新增合同量分别为9.2万和21万,同比增长29.3%及54.3%[107] - 2024年吉致汽金发行四笔资产支持证券交易,规模188.6亿元,完成12亿元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跨境俱乐部交易提款,发行两期金融债券融资30亿元[107][109] - 2024年底吉致汽金总贷款资产达548亿元,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减少12%[109] 公司技术与产品相关情况 - 2024年吉利银河、极氪和领克共推出9款新能源汽车全新产品[48] - 2024年集团推出全新智能新能源汽车架构GEA及多项新能源技术,智能座舱系统Flyme Auto更广泛使用,极氪浩瀚智驾系统全国推送无图城市NZP功能[48] - 2024年公司发布9款全新新能源汽车产品[90] - 公司星睿智算中心2.0算力达23.5 EFLOPS[115] - 公司具备超750万辆L2级以上智驾能力车辆,实际行驶数据累计达百亿美元[115] 公司产能相关情况 - 各厂房总可用年产能为2,110,000辆[95] 公司股权相关情况 - 2024年公司行使认股权后发行5,489,500股普通股,股份奖励归属后发行6,129,900股普通股[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间接持有约65.66%的极氪股份[101] 公司董事及管理层相关情况 - 李书福61岁,2005年6月9日加入公司,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126] - 李东辉55岁,2016年7月15日加入集团,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副主席[127] - 桂生悦61岁,2005年6月9日加入集团,任执行董事[130] - 魏梅56岁,2011年1月17日加入集团,任执行董事[131] - 淦家閱44歲,2022年7月25日加入集團任執行董事,2021年3月23日起任吉利汽車集團CEO[132]
泸州老窖(000568)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09: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31,196,248,208.33元,较2023年增长3.19%[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72,986,476.01元,较2023年增长1.71%[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399,514,669.49元,较2023年增长1.89%[2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181,768,363.65元,较2023年增长80.14%[20]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9.18元/股,较2023年增长1.77%[20]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0.44%,较2023年下降4.63%[20] - 2024年末总资产68,334,595,564.58元,较2023年末增长7.96%[20]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7,388,500,553.46元,较2023年末增长14.49%[20]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347.18万元,2023年为9600.19万元,2022年为4390.20万元[27][28] - 2024年营业收入合计311.96亿元,同比增长3.19%,2023年为302.33亿元[60] - 2024年销售费用35.38亿元,较2023年的39.74亿元同比减少10.97%[70] - 2024年管理费用11.01亿元,较2023年的11.39亿元同比减少3.40%[70] - 2024年研发费用2.61亿元,较2023年的2.26亿元同比增加15.50%[70] - 2024年广告宣传费15.48亿元,较2023年的16.14亿元同比减少4.08%[71] - 2024年促销费11.10亿元,较2023年的14.80亿元同比减少25.00%[71] - 2024年仓储及物流费1.63亿元,较2023年的1.99亿元同比减少18.20%[71] - 2024年人工费用3.87亿元,较2023年的2.98亿元同比增加30.11%[7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1,014,285,259.97元,较2023年的32,865,186,758.61元增长24.80% [80]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1,832,516,896.32元,较2023年的22,216,821,823.15元下降1.73% [8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181,768,363.65元,较2023年的10,648,364,935.46元增长80.14%,主要系本期销售收到的现金增加以及票据贴现增加所致 [80]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000,079,496.11元,较2023年的6,860,373,039.14元下降70.85% [80]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2,328,932,533.79元,较2023年的8,078,799,107.43元增长52.61% [80] - 2024年末货币资金33,578,396.8元,占总资产比例49.14%,较年初增加8.14%[83] - 2024年末应收账款11,022,302.3元,占总资产比例0.02%,较年初减少0.01%[83] - 2024年末存货13,392,794.4元,占总资产比例19.60%,较年初增加1.24%[83] - 2024年末长期借款6,279,900,00元,占比情况较年初减少6.61%,主要因部分银行借款到期归还及重分类[8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初数1,426,992,098.83元,期末数1,694,282,295.97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27,528,769.00元[85] - 报告期投资额2,954,722,709.66元,上年同期投资额3,415,581,665.59元,变动幅度-13.49%[88] - 2024年末合同负债3,978,131,528.88元,占比5.82%,较年初增加1.60%[84] - 2024年末在建工程807,233,988.90元,占总资产比例1.18%,较年初减少1.54%[83] - 证券投资合计最初投资成本为607,154,537.56元,期初账面价值为369,635,558.15元,期末账面价值为373,936,795.90元,报告期损益为12,476,454.55元[91] - 2020年公开募集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150,000,000元,净额为149,000,000元,本期已使用25,408,690元,累计使用136,444,230元,使用比例为91.57%,尚未使用21,099,080元[94]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1.96亿元,同比增长3.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73亿元,同比增长1.71%,未完成年初营收同比增长不低于15%的目标[107] - 十四五期间公司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22.38%,2024年营收311.96亿元,同比增长3.19%,归母净利润134.72亿元,同比增长1.71%[119] - 近5年公司研发投入共计103,543.29万元,创新研发投入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6.40%[120]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现金分红总额433.01亿元,分红率达60.93%[123] - 2024 - 2026年度公司每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占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不低于65%、70%、75%,且均不低于85亿元[124] - 2023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5.26%,召开日期为2024年06月27日,披露日期为2024年06月28日[131] - 报告期内相关人员合计薪酬为1026868[134] - 公司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合计1344.96万元,其中董事长刘淼税前报酬136.91万元,总经理林锋135.2万元[147][148] - 监事会主席杨平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8.49万元[147] - 财务总监谢红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9.3万元[148] - 报告期末母公司在职员工1292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2540人,在职员工合计3832人[159] - 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3832人,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895人[159] - 2024年公司实行“创效分享、损失埋单、分类设置、政策长效”分配方针,强化数字化考核[161] - 2024年公司以总股本1,471,966,503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54.000780元现金(含税),方案于2024年8月23日实施完毕[165] - 2024年度中期分红方案已在2025年1月24日实施,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金13.58元(含税),共计派发1,998,910,141.07元(含税)[165] - 若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获股东大会通过,公司2024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为8,758,111,442.85元(含税),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约为65.00%[16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境内经销商期末数量1701家,较上年同期减少0.53%;境外85家,较上年同期减少18.27%[35] - 传统渠道营收295.73亿元,毛利率88.00%,同比降1.03%;新兴渠道营收14.79亿元,毛利率80.11%,同比升4.10%[38] - 采购原材料金额39.07亿元,燃料及动力1.86亿元[37] - 营业成本中原材料占比80.32%,同比增5.07%;人工工资占7.60%,同比增11.80%;制造费用占12.08%,同比增63.27%[39] - 中高档酒类产量39441.69吨,同比增26.18%;销量42990.65吨,同比增14.39%;库存量33002.59吨,同比降9.71%[40] - 其他酒类产量65426.97吨,同比增24.15%;销量60770.41吨,同比增3.54%;库存量10355.88吨,同比增81.70%[40] - 白酒设计产能和实际产能均为17万吨,在建产能8万吨[42] - 2024年国窖品牌稳居200亿阵营,泸州老窖品牌突破100亿体量[54] - 2024年酒类收入310.53亿元,占比99.54%,同比增长3.24%;其他收入1.44亿元,占比0.46%,同比下降7.97%[61] - 2024年中高档酒类收入275.85亿元,占比88.43%,同比增长2.77%;其他酒类收入34.67亿元,占比11.11%,同比增长7.15%[61] - 2024年境内收入310.10亿元,占比99.40%,同比增长3.17%;境外收入1.86亿元,占比0.60%,同比增长5.07%[61] - 2024年传统渠道运营模式收入295.73亿元,占比94.80%,同比增长3.20%;新兴渠道运营模式收入14.79亿元,占比4.74%,同比增长4.16%[61] - 2024年白酒销售量103761.06吨,同比增长7.77%;生产量104868.66吨,同比增长24.91%[63] - 2024年酒类营业成本中,原材料30.88亿元,占比80.32%,同比增长5.07%;人工工资2.92亿元,占比7.60%,同比增长11.80%;制造费用4.64亿元,占比12.08%,同比增长63.27%[65]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210.6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67.54%,关联方销售额占比0.00%[67]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3.95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3.49%,关联方采购额占比7.98%[68] 公司股权与股东相关 - 2009年9月前公司控股股东为泸州市国资委,9月后经股权划转变更为老窖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泸州市国资委[19] - 2023年12月15日至2024年6月15日老窖集团增持公司股份1,140,2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8%,增持金额约20,096.29万元[125] - 老窖集团计划于2025年3月14日起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15,000万元,不超过30,000万元[125]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 - 2024年聘任唐栋良、赵丙坤为副总经理,分别于12月24日和8月2日到岗[135] - 2024年6月27日换届选举李良琛为独立董事、熊波为外部董事、周蕾和张莉为监事[135] - 2024年2月2日王洪波因退休离任董事、副总经理职务[134][135] - 2024年6月27日刘俊海、龚正英、欧飞、唐时军因任期满离任,分别为独立董事、外部董事、监事[135] - 刘淼现任老窖集团及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任泸州三人炫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136] - 林锋现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137] - 张宿义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安全环境保护总监[137] - 熊娉婷现任公司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工会主席[137] - 陈有安自2021年6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37] - 吕先锫自2021年6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38] - 李国旺自2022年6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38] - 李良琛自2024年6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39] - 钱旭自2015年6月起担任公司董事[139] - 应汉杰自2016年9月起担任公司董事[139] - 熊波自2024年6月起担任公司董事[140] - 刘淼自2022年3月11日起任老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144] - 熊波自2023年7月5日起任老窖集团、兴泸集团专职外部董事[144] - 陈有安任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等公司独立董事[144] - 应汉杰任苏州大学校长、南京工业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145] - 2024年公司召开了10次董事会会议,包括第十届董事会3次和第十一届董事会7次[149][150] - 董事刘淼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9
新药周观点:ASCO2025多个国产创新药获口头报告,数据披露值得期待-20250427
468
国投证券· 2025-04-27 17: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21 - 27日新药板块有涨有跌,涨幅前5企业为宜明昂科、亚盛医药、歌礼制药、加科思、科笛,跌幅前5企业为博安生物、智翔金泰、迈博药业、艾迪药业、海思科 [1][10] -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5月30日 - 6月3日召开,国内多个药企将披露最新临床数据,多个国产创新药有望做口头报告,数据披露值得期待 [2][14] - 本周国内13个新药或新适应症获批上市,50个新药获批IND,27个新药IND获受理,10个新药NDA获受理 [3][17] - 本周国内新药行业有康方生物、诺诚健华等公司的药物获批上市或新适应症获批,还有荃信生物的商业合作等重点事件 [4][24] - 本周海外新药行业有赛诺菲、阿斯利康等公司的药物获批上市或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 [5][30]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 - 2025年4月21 - 27日新药板块涨幅前5企业为宜明昂科(40.20%)、亚盛医药(38.63%)、歌礼制药(27.13%)、加科思(24.52%)、科笛(24.02%) [1][10] - 跌幅前5企业为博安生物( - 23.11%)、智翔金泰( - 7.30%)、迈博药业( - 7.07%)、艾迪药业( - 6.30%)、海思科( - 3.76%) [1][10] 本周新药行业重点分析 - 2025年ASCO年会5月30日 - 6月3日召开,国内多个药企将在会上披露最新临床数据,多个国产创新药品种有望做口头报告 [2][14] - 涉及企业包括信达生物、科伦博泰、百利天恒等,各企业有不同药物预计做oral报告 [14][15] 本周新药获批&受理情况 - 国内13个新药或新适应症获批上市,50个新药获批IND,27个新药IND获受理,10个新药NDA获受理 [3][17] - 获批上市企业有阿斯利康、康方生物等,获批IND企业有东阳光、百利药业等,IND获受理企业有礼来、百济神州等,NDA获受理企业有百济神州、强生等 [18][19][21] 本周国内新药行业重点关注 TOP3重点关注 - 4月23日康方生物抗PD - 1单抗派安普利单抗获FDA批准上市,用于特定鼻咽癌患者治疗 [4][25] - 4月25日康方生物PD - 1/VEGF双特异性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依沃西单抗注射液新适应症获NMPA批准,用于特定肺癌治疗 [4][26] - 4月25日诺诚健华BTK抑制剂奥布替尼新适应症获NMPA批准,用于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 [4][26] 其他重点关注 - 4月22日再鼎医药/百时美施贵宝瑞普替尼胶囊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再鼎医药有大中华区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 [24][27] - 4月23日正大天晴贝莫苏拜单抗注射液和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多项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 [24][27] - 4月24日荃信生物将长效自免双抗QX030N全球权益独家授权Caldera,获1000万美元预付款等 [24][27] - 4月25日锐康迪医药注射用双羟萘酸帕瑞肽微球获NMPA批准上市 [24][28] - 4月25日奥赛康药业/信达生物利厄替尼片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NMPA批准,信达生物有中国大陆地区独家推广销售权 [24][28] - 4月25日君实生物抗PD - 1抗体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NMPA批准 [24][28] - 4月26日康臣药业SK - 09片获批临床,拟用于足细胞损伤相关肾病治疗 [24][28] 本周海外新药行业重点关注 TOP3重点关注 - 4月22日赛诺菲抗炎药Dupixent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FDA批准,用于治疗特定荨麻疹患者 [5][32] - 4月22日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联合开发的Enhertu在3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获积极结果,可用于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 [5][32] - 4月22日吉利德科学靶向Trop - 2的抗体偶联药物Trodelvy联合Keytruda在临床3期研究取得积极顶线结果 [5][32] 其他重点关注 - 4月22日百时美施贵宝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NMPA批准,用于特定肺癌患者治疗 [30][33] - 4月22日阿斯利康瑞利珠单抗注射液获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特定重症肌无力患者 [30][33] - 4月23日强生尼卡利单抗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受理,用于治疗特定重症肌无力患者 [30][33] - 4月25日强生埃万妥单抗注射液获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特定肺癌患者 [30][34] - 4月25日Mineralys Therapeutics在研疗法lorundrostat临床试验结果发表,治疗效果优于安慰剂组 [30][34] - 4月26日罗氏潜在"first - in - class"共价WRN抑制剂RO7589831首个人体临床试验结果良好 [30][34] - 4月26日辉瑞阿昔替尼片获NMPA批准上市,用于特定肾细胞癌患者一线治疗 [30][34]

永辉超市(601933):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调改持续进行,期待业绩好转
光大证券· 2025-04-27 16: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调改和关店是公司重要任务,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81%至0.59亿元;随着尾部门店出清和调改店发力,上调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5%至3.83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5.56亿元 [4] 财务数据总结 营收与利润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4.79亿元,同比下降19.32%;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下降79.96%;扣非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下降77.07% [1]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75.74亿元,同比下降14.07%;归母净利润-14.65亿元,上年同期为-13.2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4.10亿元,上年同期为-19.76亿元 [1] 毛利率与费用率 - 2025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为21.50%,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2024年综合毛利率为20.46%,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一季度期间费用率为20.78%,同比增长1.38个百分点;2024年期间费用率为23.93%,同比增长0.78个百分点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8,642|67,574|63,830|65,925|67,518| |营业收入增长率|-12.71%|-14.07%|-5.54%|3.28%|2.4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329|-1,465|59|383|556|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NA|NA|NA|550.30%|45.06%| |EPS(元)|-0.15|-0.16|0.01|0.04|0.06|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22.38%|-33.01%|1.31%|7.85%|10.23%| |P/E|NA|NA|837|129|89| |P/B|8.3|11.1|11.0|10.1|9.1|[5] 业务调整总结 门店调改 - 2024年开始学习胖东来模式主动调改转型,截至2025年4月25日,累计完成调改门店61家,调改门店营业收入、客流大幅增长 [3] - 调改店调整薪酬激励体系,员工平均薪酬增长,设置开业现金激励、月度利润分享、新店优秀员工奖金等项目 [3] - 持续关停尾部门店,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门店数同比下降273家 [3] 线上渠道 - 2025年一季度永辉生活APP覆盖670家门店,实现销售额17.5亿元,日均单量23.1万单,月平均复购率为47.6% [3] - 第三方平台到家业务覆盖670家门店,实现销售额14.0亿元,日均单量15.3万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