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领先战略

搜索文档
铜陵有色上半年净利14.41亿元 同比下降33.94%
犀牛财经· 2025-08-20 13:43
8月17日,铜陵有色(000630.SZ)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铜陵有色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0.80亿元,同 比增长6.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1亿元,同比下降33.94%,主要系境外子公司分红 安排调整导致所得税费用增加。 铜陵有色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 | 本报告期 | 上年间期 | 本製音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 --- | --- | --- | --- | | 常重版人(元) | 76, 079, 875, 664, 31 | 71, 509, 487, 305, 69 | 6, 39%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洞(元) | 1,440,925, 251, 21 | 2. 181. 335, 943. 91 | -33.94% | | 归属于上市公司最东的扣除 非公布性耐益的净利润(元) | 1. 431, 511, 463, 41 | 2, 208, 653, 320, 73 | -35. 19%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膜(元) | 379, 022, 382, 41 | 2, 276, 425, 570, 52 | ...
现代牧业(01117):首次覆盖报告:成本领先,弹性可期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01 19:47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1.59港元/股,对应2025年1.09倍P/B [7][11][17] 核心观点 - 原奶价格25H2有望进入供需平衡通道,26年上行确定性强 [3][11][53] - 公司为牧业行业龙头,24年市占率7%,受益周期反转红利 [11][20][27] - 全产业链运营+成本领先战略,公斤奶成本25H1同比降9% [11][46][51] - 假设奶价涨5%/10%/15%,利润贡献分别达6/12/17亿元 [11][60] 财务预测 - 2025-27年营收预测:133.50/145.99/163.47亿元,增速0.7%/9.4%/12.0% [5][11][16] - 2025-27年归母净利:-5.80/4.38/15.84亿元,EPS -0.07/0.06/0.20元/股 [5][11][16] - 毛利率持续提升:27.7%/30.6%/33.6%(2025-27年) [5][19] - 2025年EV/EBITDA 5.68倍,P/B 0.82倍 [12][17] 行业分析 - 原奶价格25年6月均价3.04元/kg(同比-7.7%),行业亏损面超90% [11][53] - 饲料成本增长+活牛价格上涨加速存栏去化,25H2供需有望改善 [53][58] - 生育补贴政策(3600元/年)落地将提振乳制品需求 [11][53] 公司优势 - 大股东蒙牛持股56.4%,24年原奶采购比例达92% [20][32][36] - 全产业链布局:覆盖牧草种植至深加工,24年饲料成本降16.7% [20][46][72] - 数智平台赋能:爱养牛平台24年交易量320亿元,覆盖386家牧场 [73][75] - 特色奶布局:24年收购4座有机牧场,存栏占比提升至9% [64][66] 运营改善 - 主动优化牛群结构:25H1成母牛比例提升至53%,单产突破13吨/头 [37][54][60] - 债务结构优化:长期借款占比79.5%,融资成本降至3.4% [51][52] - "6+1"管理体系提升人效11%,25H1单位成本降0.22元/kg [45][46][51]
正海磁材(300224) - 2025年7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4 15:58
研发成果 - 2024年末拥有已授权和在审发明专利约302件,同比增长47%,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1] - 2024年晶粒优化技术(TOPS)相关产品覆盖率97%;扩散技术(THRED)相关产品覆盖率超80%;无重稀土磁体产量同比增长50%;超轻稀土磁体出货量持续增长 [1] 定价模式与销量 - 产品定价采取成本加成法,兼顾工艺难度等因素,实行以销定产等生产管理模式 [2] - 2024年产品销量连续七年增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市场与家电市场出货量同比分别增长25%和28% [2] 产品应用与市场 - 产品匹配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已向下游客户小批量供货 [2] - 定位于服务高端应用市场,与客户联合研发,提供全面技术服务 [2] 产品优势 - 产品具“低重稀土、低失重、高一致性、高工作温度、高镀层信赖性”特点,性能世界领先 [3] - 研发完善“无重稀土磁体”等系列产品,兼具性能、质量和成本优势 [3] 采购模式 - 坚持“战略采购与动态采购、直接采购与循环利用相结合”模式,确保原材料稳定供应 [3] - 建立稳定采购渠道和完善管理体系,通过策略和战略采购保障供应 [3] 市场竞争力 - 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对国际、自主、造车新势力等品牌TOP覆盖率达100% [3][4] - 与全球多领域头部用户建立广泛深入业务关系 [4] 发展战略 - 以技术创新等为基础,实施成本领先战略,致力于成为世界永磁材料行业领跑者 [4]
金牌家居: 金牌厨柜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7-23 00:05
股东大会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定于2025年7月30日下午14时10分,地点为厦门市同安工业集中区同安园集和路190号公司会议室 [2] - 会议主持人为潘孝贞副董事长,见证律师事务所为福建至理律师事务所 [2] - 主要审议《关于变更部分募投项目的议案》,涉及将厦门同安四期项目未使用的1.5亿元募集资金转投泰国生产基地一期项目 [3][4] 募投项目变更背景 - 厦门同安四期3、6厂房建设项目原计划投资2.33亿元,截至2025年7月8日仅投入5.85万元,进度0.03% [5] - 项目延期至2026年12月31日,主因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及公司优先建设四川成都、湖北红安基地 [7] - 海外业务近三年收入从2022年2.34亿元增至2024年3.35亿元,增速显著高于国内市场 [8] 泰国生产基地项目规划 - 泰国一期项目总投资1.77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5亿元,建设周期36个月 [9] - 预计达产后年营收4.58亿元,净利润2487.61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未披露,投资回收期7.87年 [9] - 实施主体为金牌泰国公司,选址罗勇府东部经济走廊特区,辐射东南亚、北美及澳洲市场 [10] 战略意义 - 完善全球化布局,通过属地化产能提升海外市场响应速度,缩短物流时间50%以上(未明确数据,基于区位描述推断) [10] - 替代现有租赁的北揽府工厂,降低运营成本并增强抗风险能力,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10] - 引入国内智能生产线,减少人员依赖,提升生产效率 [10] 资金使用情况 - 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2.86亿元,实际净额2.8亿元,原计划用于同安四期及江苏三期项目 [4] - 江苏三期项目已结项,节余资金1348.99万元转入同安四期项目 [5]
现代牧业20250622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现代牧业 - 行业:奶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经营业绩 - 预计 2025 年上半年净亏损 8 - 10 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大幅增加,主要因奶价下跌、奶牛平均头数变动和减奶牛销售成本亏损增加,但 EBITDA 与去年同期基本相当 [3] - 预计 2025 年全年生物资产评估公允价值损失约 16 亿元,包括成母牛折旧约 6 亿元、淘汰损失约 5 亿元、牛群减值损失约 5 亿多元 [4][15] - 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约 15 亿,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年预期与去年差距不大,争取实现自由现金流持平 [23] - 上半年产量增长约 10%,全年预估中高单位数增长,因单产提高和成母牛占比提高,尽管牛群略微减少 [30] 应对市场挑战措施 - 控制牛群数量,预计本年度存栏量同比下降,因 1 - 4 月乳制品产量同比下降 1.8% [5] - 提升成母牛占比,通过优化奶牛基因、投资热应激改善措施,提高成乳牛比例和单产水平 [5] - 实施成本领先战略,优化大宗商品采购策略、精准饲喂及调整饲料配方,降低饲料成本,挖掘节能潜力,降低其他现金成本 [5] 下半年展望 - 市场有积极信号,如中美关税冲突缓解、国内利好政策加持、牛肉价格回升等,推动原奶价格回升,三季度原奶供应有望平衡,下半年至明年逐步恢复正常 [6] - 优化产品结构,发展有机奶和 A2 奶等特色产品,提升高品质差异化原奶生产比例,稳步提升产量 [2][6] - 继续实施成本领先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降低成本,严格控制资本开支,提高生产效率 [6] 特色奶发展前景 - 计划到 2027 年特色奶占总产量比例提升至 10%,已拥有超 4 万头有机奶牛,自产销量超 600 吨,可形成差异化优势和扩大市场溢价 [2][7] 数字平台提升管理水平 - 推广云养牛模式,实时监测数据,提升牧场数字化和精准化管理水平,完善全产业链布局 [8] - 上扬科技和草业提供优质苜蓿草和青储,确保营养需求,加强数字平台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8] 育种进展和目标 - 2025 年因蓝舌病海关暂停美国冻精公司出口,计划到 2027 年实现冻精完全自制,满足自身需求并部分对外销售 [9] 行业情况 - 2025 年上半年行业内奶牛存栏数量下降,每月以 4 - 5 万头速度减少,目前接近 600 万头,比年初减少约 20 多万头,大型牧场存栏量变化快,中小牧场退出速度快,预计三季度更多中小牧场退出 [4][11] - 供给端,三季度和四季度小牧场退出使供给量略有减少;需求端,乳品加工降幅 1.8%,消费降幅接近 3%,进口大包粉增长,国产粉替代进口粉使价格提升,预计三季度紧平衡,四季度略有富裕,明年一二季度相对完全平衡 [12][13] - 淘汰牛价格回升至 17 - 20 元每公斤,受国家调控猪能繁母猪数量、肉牛存栏量下降和限制进口牛肉影响,预计三四季度行业出清速度加快 [17] - 深加工领域持续火热,公司配合下游乳企开展业务,已与多家客户建立合作,蒙牛 10 月将全面投产深加工生产线 [18] - 目前绝大部分牧场处于亏现金状态,三季度很多社会牧场面临现金压力,因收储草料需大量现金,若负债率高且无信贷支持,明年储草困难 [2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玉米类饲料价格从最低点 2000 元涨至 250 - 300 元左右,蛋白类饲料涨幅不明显,甘草类饲料整体平稳或偏强,通过战略锁货和厂家直采,上半年饲料成本 1.8 元每公斤奶,预期全年 1.78 元以下,社会牧场饲料成本比公司高至少一毛到两毛钱 [19] - 目前成母牛比例超 50%,未来 2026 - 2027 年青年及后备牛比例可能上升,但大型牧业集团调整结构,总体成母牛比例仍保持 50%以上 [20] - 公司拓展新客户合作,集中在奶粉业务领域,当奶粉售价达两万七八时利润空间可观 [21] - 公司与妙可蓝多待其鲜奶酪生产在国内推开后会有更深入合作,上半年给团队供应了非完全做鲜奶酪的产品 [22] - 公司坚持利润按 20%左右分红,去年按还原后正常利润分红,今年根据年终情况与董事会请示后决定分红方案 [24] - 上半年喷粉量较去年同期下降约三分之一,当前大包粉价格 2 万二到 2 万三,考虑加工费无法实现盈亏平衡,价格达 2 万七八时,西北地区有利润空间,蒙牛和伊利产量较去年明显减少 [28] - 公司在乳品深加工围绕粉类产品,国产替代速度快,价格上涨,进口粉价格预计三季度下调,中国深加工成本有优势,但多为粗加工产品 [29]
今麦郎董事长回应代工娃哈哈 称每瓶蓝标水净利润仅为2分钱
新华网· 2025-05-17 09:18
公司与娃哈哈的代工合作 - 今麦郎凭借全国26个生产基地和32条德国克朗斯高速生产线成为娃哈哈重要代工合作伙伴 [1] - 合作期间累计为娃哈哈完成12亿瓶瓶装水代工生产,缓解市场供应紧张 [1] - 双方在产品质量把控标准上高度一致,均采用全球领先设备确保品质 [1] 公司战略与市场表现 - 公司实施"成本领先"战略,蓝标纯净水定价不超过1元,显著低于主流2元产品 [2] - 蓝标水单瓶净利润仅2分钱,但年销量超100亿瓶,净利润达2亿多元 [2] - 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升级生产线,通过先进设备提升品质和生产效率 [2] 产品定位与商业理念 - 公司认为商业文明应让消费者以低价获取优质产品,反对暴利模式 [2] - 蓝标水在2元主流市场中凭借性价比优势快速占领份额 [2] - 公司将品质提升和性价比作为应对市场竞争的核心策略 [2]
今麦郎董事长回应代工:合作一年,共为娃哈哈生产12亿瓶水
南方都市报· 2025-05-16 14:15
代工娃哈哈争议回应 - 今麦郎董事长范现国回应代工娃哈哈纯净水争议,表示合作基于公司26个生产基地的运输半径优势和32条高速流水线的产能优势 [1] - 合作从去年5月持续至今年5月,共代工生产5000多万箱(12亿瓶)纯净水,占今麦郎自身饮用水产能的10% [1] - 今麦郎在自身蓝标水产能紧张情况下仍优先支持娃哈哈生产 [1] - 娃哈哈声明称合作已于2025年4月终止,但范现国称合作持续至今年5月,存在时间表述差异 [1] - 未回应娃哈哈声明中提到的"个别批次纯净水产品未通过出厂抽样检测"问题 [1] 今麦郎饮用水业务 - 公司饮用水产品包括蓝标水、凉白开、今矿,年销售量达120多亿瓶 [1] - 蓝标水、凉白开、今矿分别定位1元、2元、3元价格带 [2] - 蓝标水坚持1元定价策略,在2元包装水盛行时形成性价比优势 [2] - 采用"成本领先"战略,蓝标水单瓶净利润2分钱,年产量超100亿瓶,年净利润超2亿元 [2] - 饮品产品线还包括茶粹、苏打水、绿茶、冰红茶、茉莉蜜茶、青梅绿茶等 [2]
“中国的麦当劳” 已经诞生,“中国的星巴克” 还不知道在哪里丨晚点回望 2024 ④
晚点LatePost· 2025-01-11 11:05
行业概览 - 现制茶饮已成为中国国民饮料,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年销上百亿杯,门店总数超40万家,雇佣数百万员工[3][4] - 行业从2011年广东江门"皇茶"起步,8年间诞生2家上市公司和4家估值数百亿品牌,供应链企业如恒鑫科技年利润达2亿元[4] - 2024年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门店总数减少1.6万间,价格战席卷全行业,效率不足品牌快速掉队[5] 竞争格局 - 蜜雪冰城成为规模之王,全球门店超4.5万间(中国4万间),前三季度净利润34.9亿元,菜单单价2-6元,60%原料来自自有工厂[9][16][23] - 行业第二梯队古茗/沪上阿姨/茶百道门店数停滞在8000-9000间,霸王茶姬6433间,喜茶4548间[16][19] - 蜜雪冰城利润率20%居首,超瑞幸(单价为蜜雪2倍),茶百道2024上半年利润率腰斩[14][16] 产品创新瓶颈 - 上一个爆款是2023年霸王茶姬"伯牙绝弦",此后行业再未出现类似多肉葡萄级别的创新[25] - 茶饮风味组合已穷尽五大基础维度,主流品牌产品高度同质化(轻乳茶/珍珠奶茶/水果茶)[27] - 喜茶2024年推出纤体瓶,霸王茶姬开发黄茶新品,但未能复制过往成功[25][26] 效率提升路径 - 自动化设备普及:智能茶饮机价格降至4万元/台,霸王茶姬"伯牙绝弦"制作流程压缩至40秒[32][36] - 门店选址策略调整:喜茶北京三里屯门店从1层迁至B1层,更多品牌退出核心商圈高租金点位[38][54] - 人力成本优化:加盟店增加兼职比例(月薪2000元无社保),霸王茶姬试点外包清洁工作[70][71] 加盟生态变化 - 早期加盟商3-5个月回本,2024年回本周期延长至1.5-3年,部分门店收益不及余额宝[58][69] - 河南新乡某400米街道奶茶店从20家缩减至16家,浙江金华某街道18家店减少3家[62][66] - 头部品牌仍保持利润增长,但加盟商流失率上升,茶百道加盟商尝试压缩成本效果有限[5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