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本领先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现代牧业20250622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现代牧业 - 行业:奶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经营业绩 - 预计 2025 年上半年净亏损 8 - 10 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大幅增加,主要因奶价下跌、奶牛平均头数变动和减奶牛销售成本亏损增加,但 EBITDA 与去年同期基本相当 [3] - 预计 2025 年全年生物资产评估公允价值损失约 16 亿元,包括成母牛折旧约 6 亿元、淘汰损失约 5 亿元、牛群减值损失约 5 亿多元 [4][15] - 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约 15 亿,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年预期与去年差距不大,争取实现自由现金流持平 [23] - 上半年产量增长约 10%,全年预估中高单位数增长,因单产提高和成母牛占比提高,尽管牛群略微减少 [30] 应对市场挑战措施 - 控制牛群数量,预计本年度存栏量同比下降,因 1 - 4 月乳制品产量同比下降 1.8% [5] - 提升成母牛占比,通过优化奶牛基因、投资热应激改善措施,提高成乳牛比例和单产水平 [5] - 实施成本领先战略,优化大宗商品采购策略、精准饲喂及调整饲料配方,降低饲料成本,挖掘节能潜力,降低其他现金成本 [5] 下半年展望 - 市场有积极信号,如中美关税冲突缓解、国内利好政策加持、牛肉价格回升等,推动原奶价格回升,三季度原奶供应有望平衡,下半年至明年逐步恢复正常 [6] - 优化产品结构,发展有机奶和 A2 奶等特色产品,提升高品质差异化原奶生产比例,稳步提升产量 [2][6] - 继续实施成本领先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降低成本,严格控制资本开支,提高生产效率 [6] 特色奶发展前景 - 计划到 2027 年特色奶占总产量比例提升至 10%,已拥有超 4 万头有机奶牛,自产销量超 600 吨,可形成差异化优势和扩大市场溢价 [2][7] 数字平台提升管理水平 - 推广云养牛模式,实时监测数据,提升牧场数字化和精准化管理水平,完善全产业链布局 [8] - 上扬科技和草业提供优质苜蓿草和青储,确保营养需求,加强数字平台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8] 育种进展和目标 - 2025 年因蓝舌病海关暂停美国冻精公司出口,计划到 2027 年实现冻精完全自制,满足自身需求并部分对外销售 [9] 行业情况 - 2025 年上半年行业内奶牛存栏数量下降,每月以 4 - 5 万头速度减少,目前接近 600 万头,比年初减少约 20 多万头,大型牧场存栏量变化快,中小牧场退出速度快,预计三季度更多中小牧场退出 [4][11] - 供给端,三季度和四季度小牧场退出使供给量略有减少;需求端,乳品加工降幅 1.8%,消费降幅接近 3%,进口大包粉增长,国产粉替代进口粉使价格提升,预计三季度紧平衡,四季度略有富裕,明年一二季度相对完全平衡 [12][13] - 淘汰牛价格回升至 17 - 20 元每公斤,受国家调控猪能繁母猪数量、肉牛存栏量下降和限制进口牛肉影响,预计三四季度行业出清速度加快 [17] - 深加工领域持续火热,公司配合下游乳企开展业务,已与多家客户建立合作,蒙牛 10 月将全面投产深加工生产线 [18] - 目前绝大部分牧场处于亏现金状态,三季度很多社会牧场面临现金压力,因收储草料需大量现金,若负债率高且无信贷支持,明年储草困难 [2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玉米类饲料价格从最低点 2000 元涨至 250 - 300 元左右,蛋白类饲料涨幅不明显,甘草类饲料整体平稳或偏强,通过战略锁货和厂家直采,上半年饲料成本 1.8 元每公斤奶,预期全年 1.78 元以下,社会牧场饲料成本比公司高至少一毛到两毛钱 [19] - 目前成母牛比例超 50%,未来 2026 - 2027 年青年及后备牛比例可能上升,但大型牧业集团调整结构,总体成母牛比例仍保持 50%以上 [20] - 公司拓展新客户合作,集中在奶粉业务领域,当奶粉售价达两万七八时利润空间可观 [21] - 公司与妙可蓝多待其鲜奶酪生产在国内推开后会有更深入合作,上半年给团队供应了非完全做鲜奶酪的产品 [22] - 公司坚持利润按 20%左右分红,去年按还原后正常利润分红,今年根据年终情况与董事会请示后决定分红方案 [24] - 上半年喷粉量较去年同期下降约三分之一,当前大包粉价格 2 万二到 2 万三,考虑加工费无法实现盈亏平衡,价格达 2 万七八时,西北地区有利润空间,蒙牛和伊利产量较去年明显减少 [28] - 公司在乳品深加工围绕粉类产品,国产替代速度快,价格上涨,进口粉价格预计三季度下调,中国深加工成本有优势,但多为粗加工产品 [29]
中国式出海:一部说走就走的史诗
虎嗅· 2025-05-18 13:36
"出海"无疑是当下最受关注的中国企业战略行为之一,而且这种关注热情正在几何级数式地增长。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是:2022年券商研究机构对 中资上市公司以"出海"为主题的深度研究报告仅有不到20篇,2023年接近90篇,而2024年超过600篇。梳理这一轮中国企业史诗般的"出海"大潮 所呈现的新趋势及其背后的历史脉络与内在逻辑,有助于理解它们当下的机遇与困境,并对未来抱以合理的期待。 一、说走就走的时机与动因 本轮出海大潮有两个不同于以往的重要特征。其一是企业国际化的呼声之迫切、速度之迅猛、行业之广泛前所未有。A股数千家上市公司的海外 收入在2020年至2023年的3年间总体增长55.8%,而且公布海外收入的企业数量达到2/3,创下历史新高。 民间则有"不出海、就出局"的棒喝之声,渲染出一种"说走就走"的风风火火;其二是以人"走出去"、资本"走出去"和产能"走出去"为特征的对外 直接投资(FDI)正在逐渐取代以产品"走出去"为特征的国际贸易,成为新一轮中国企业全球化的主题。一位光伏行业的企业家把这一趋势生动 地描述为"过去我们是把鸡蛋在中国煎好了卖给人家,现在要带着锅、带着生鸡蛋去人家那里煎"。 首先,企业的国际化 ...
今麦郎董事长回应代工娃哈哈 称每瓶蓝标水净利润仅为2分钱
新华网· 2025-05-17 09:18
公司与娃哈哈的代工合作 - 今麦郎凭借全国26个生产基地和32条德国克朗斯高速生产线成为娃哈哈重要代工合作伙伴 [1] - 合作期间累计为娃哈哈完成12亿瓶瓶装水代工生产,缓解市场供应紧张 [1] - 双方在产品质量把控标准上高度一致,均采用全球领先设备确保品质 [1] 公司战略与市场表现 - 公司实施"成本领先"战略,蓝标纯净水定价不超过1元,显著低于主流2元产品 [2] - 蓝标水单瓶净利润仅2分钱,但年销量超100亿瓶,净利润达2亿多元 [2] - 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升级生产线,通过先进设备提升品质和生产效率 [2] 产品定位与商业理念 - 公司认为商业文明应让消费者以低价获取优质产品,反对暴利模式 [2] - 蓝标水在2元主流市场中凭借性价比优势快速占领份额 [2] - 公司将品质提升和性价比作为应对市场竞争的核心策略 [2]
今麦郎董事长回应代工:合作一年,共为娃哈哈生产12亿瓶水
南方都市报· 2025-05-16 14:15
代工娃哈哈争议回应 - 今麦郎董事长范现国回应代工娃哈哈纯净水争议,表示合作基于公司26个生产基地的运输半径优势和32条高速流水线的产能优势 [1] - 合作从去年5月持续至今年5月,共代工生产5000多万箱(12亿瓶)纯净水,占今麦郎自身饮用水产能的10% [1] - 今麦郎在自身蓝标水产能紧张情况下仍优先支持娃哈哈生产 [1] - 娃哈哈声明称合作已于2025年4月终止,但范现国称合作持续至今年5月,存在时间表述差异 [1] - 未回应娃哈哈声明中提到的"个别批次纯净水产品未通过出厂抽样检测"问题 [1] 今麦郎饮用水业务 - 公司饮用水产品包括蓝标水、凉白开、今矿,年销售量达120多亿瓶 [1] - 蓝标水、凉白开、今矿分别定位1元、2元、3元价格带 [2] - 蓝标水坚持1元定价策略,在2元包装水盛行时形成性价比优势 [2] - 采用"成本领先"战略,蓝标水单瓶净利润2分钱,年产量超100亿瓶,年净利润超2亿元 [2] - 饮品产品线还包括茶粹、苏打水、绿茶、冰红茶、茉莉蜜茶、青梅绿茶等 [2]
立高食品(300973):奶油、直销增势良好,经营效率再度强化
华福证券· 2025-04-29 19: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年/2025Q1实现营收38.35/10.46亿元,同比+9.61%/+14.13%;归母净利润2.68/0.88亿元,同比+266.94%/+15.11%;扣非归母净利润2.54/0.86亿元,同比+108.22%/+27.30% [2] - 2025Q1冷冻烘焙恢复正增长,稀奶油持续亮眼表现;分渠道看,经销渠道受益于稀奶油大单品放量,直销端餐饮及新零售等创新渠道收入占比提升;2025Q1经销渠道收入因旺季错期同比下降中单位数,商超/餐饮及新零售渠道分别受益于顶尖客户上新以及积极拓客,同比增长40%/20%以上 [3] - 费用率大幅收窄,成功对冲毛利率压力同时净利率提升;公司持续优化经营效率,落实全成本领先战略;展望2025年,冷冻烘焙业务把握商超调改机会,UHT奶油业务有望延续较快增长,总部基地建设推进有望优化生产效率对冲成本压力,Q1良好业绩表现有望延续 [4] - 基于年报及一季报业绩,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56/4.20亿元(前次为3.39/4.01亿元),同比+33%/+18%,并引入2027年盈利预测4.78亿元,同比+14%,对应EPS为2.10/2.48/2.82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x/15x/13x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和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499|3,835|4,445|4,961|5,459| |增长率(%)|20|10|16|12|10| |净利润(百万元)|73|268|356|420|478| |增长率(%)|-49|267|33|18|14| |EPS(元/股)|0.43|1.58|2.10|2.48|2.82| |市盈率(P/E)|86.2|23.5|17.7|15.0|13.2| |市净率(P/B)|2.5|2.5|2.2|1.9|1.7| [6] 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货币资金|558|889|1,136|1,607| |应收票据及账款|286|331|369|406| |预付账款|31|37|41|45| |存货|380|340|457|475| |流动资产合计|1,577|1,812|2,222|2,755| |固定资产|1,427|1,383|1,344|1,309| |在建工程|352|322|292|262| |无形资产|339|378|391|406| |非流动资产合计|2,801|2,783|2,742|2,706| |资产合计|4,378|4,595|4,964|5,461| |短期借款|176|53|0|0| |应付票据及账款|401|472|537|601| |合同负债|16|19|21|23| |流动负债合计|904|773|793|868| |长期借款|51|51|51|51| |应付债券|776|776|776|776| |非流动负债合计|898|898|898|898| |负债合计|1,802|1,671|1,691|1,766|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564|2,915|3,268|3,695| |少数股东权益|12|9|5|0| |所有者权益合计|2,576|2,924|3,272|3,695| |负债和股东权益|4,378|4,595|4,964|5,461| [11] 利润表(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3,835|4,445|4,961|5,459| |营业成本|2,628|3,094|3,449|3,790| |税金及附加|29|36|41|45| |销售费用|464|489|541|590| |管理费用|256|244|268|292| |研发费用|112|127|140|154| |财务费用|15|16|2|-6| |信用减值损失|5|-2|-2|-2| |资产减值损失|21|-20|-20|-20| |投资收益|5|5|5|5| |其他收益|25|25|25|25| |营业利润|336|447|529|602| |营业外收入|1|1|1|1| |营业外支出|2|2|3|4| |利润总额|335|446|527|599| |所得税|71|94|111|126| |净利润|264|352|416|473| |少数股东损益|-4|-4|-4|-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68|356|420|478| |EPS(按最新股本摊薄)|1.58|2.10|2.48|2.82| [11] 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453|726|526|675| |现金收益|452|567|619|669| |存货影响|-118|40|-117|-18| |经营性应收影响|-96|-31|-23|-21| |经营性应付影响|159|71|65|65| |其他影响|56|80|-18|-19| |投资活动现金流|-884|-177|-155|-159| |资本支出|-603|-164|-145|-151| |股权投资|0|0|0|0| |其他长期资产变化|-281|-13|-10|-8| |融资活动现金流|-78|-218|-124|-45| |借款增加|167|-204|-53|0| |股利及利息支付|-127|-90|-70|-69| |股东融资|2|0|0|0| |其他影响|-120|76|-1|24| [11][12]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营业收入增长率(%)|9.6|15.9|11.6|10.0| |成长能力:EBIT增长率(%)|243.5|32.0|14.5|12.3| |成长能力:归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266.9|32.8|18.1|13.7| |获利能力:毛利率(%)|31.5|30.4|30.5|30.6| |获利能力:净利率(%)|6.9|7.9|8.4|8.7| |获利能力:ROE(%)|10.4|12.2|12.8|12.9| |获利能力:ROIC(%)|11.9|15.0|15.7|15.7|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41.2|36.4|34.1|32.3| |偿债能力:流动比率|1.7|2.3|2.8|3.2| |偿债能力:速动比率|1.3|1.9|2.2|2.6| |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0.9|1.0|1.0|1.0| |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4|25|25|25| |营运能力:存货周转天数|44|42|42|44| |每股指标(元):每股收益|1.58|2.10|2.48|2.82| |每股指标(元):每股经营现金流|2.68|4.29|3.11|3.99| |每股指标(元):每股净资产|15.14|17.21|19.30|21.82| |估值比率:P/E|23|18|15|13| |估值比率:P/B|2|2|2|2| |估值比率:EV/EBITDA|27|22|19|18| [11][12]
鸿铭股份(301105) - 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2025-04-28 17:08
公司经营战略 - 2025年以综合成本领先战略为基础,结合差异化、区域龙头和专案战略,开拓新客户、新兴细分市场、新业务及国际化布局,强化管理和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2] - 未来以综合成本领先战略为基础,结合差异化、区域和专案战略,走国际化道路,开拓新客户等提升竞争力 [3] 公司核心技术 - 聚焦为精品包装盒生产企业提供包装专用设备,形成多模式成型制盒等多项核心技术,有技术壁垒 [3] 公司规划与合作 - 未来三年规划以相关战略为基础走国际化道路,具体合作信息受保密协议约束不便披露 [3] 并购重组计划 - 关注鼓励并购重组政策,根据行业和自身业务发展规划布局,有计划会及时披露 [3] 利润率稳定措施 - 投入资源推动销售增长,坚持产品创新提升毛利率,严格管控费用和成本,提升营销效率保护利润率 [3] 行业情况 - 公司从事包装专用设备研发等,行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面临竞争激烈、成本压力上升挑战,企业积极创新升级,同行业主要企业非上市,具体业绩无法取得 [4] 行业前景看法 - 公司在行业有坚实地位,主营产品应用广泛,能满足多样化需求,对行业未来前景充满信心,将致力于技术创新等实现发展 [5] 应对关税战建议回应 - 如有增持、回购等安排且符合披露标准,将按规定及时披露,关注后续公告 [5]
千亿餐饮 IPO,被时代选中的创业者
晚点LatePost· 2025-03-04 23:33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张红超兄弟早期创业经历塑造公司基因 从1997年寒流刨冰到2003年蜜雪冰城家常菜馆 坚持高性价比策略 鱼香肉丝5元但用料超同行50% [3][4] - 20多年间中国物价上涨4-20倍 但蜜雪冰城核心产品价格仅上涨1元 冰淇淋从1元涨至2元 柠檬水从3元涨至4元 最贵产品不超过10元 [4] - 早期创业经历多次失败 郑州6次关店后仍坚持 形成"平价高质 简单直接 勤奋高效"的经营哲学 [4] - 2024年港股上市首日大涨40% 市值突破千亿 成为中国价值最高餐饮品牌 [4] 商业模式与战略 - 采用"总成本领先战略" 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2023年采购11.5万吨柠檬(全国第一) 成本比行业低20% [12] - 收入97.6%来自加盟商原料采购 与加盟商形成强利益绑定 而非依赖服务费 [23] - 建立完整供应链体系 包括5大生产基地(年产能165万吨) 自建冷链覆盖97%门店 自建吹瓶车间降低包装成本40% [12][14][15] - 2024年与君乐宝合资建立"雪王牧场" 计划养殖8000头奶牛 年产奶4.2万吨 [17] 产品与市场定位 - 定位"全民饮料" 价格仅为日本便利店瓶装水水平 满足中国下沉市场消费需求 [5] - 产品命名极度直白(如柠檬水) 降低决策门槛 对标经典饮料品类 [5] - 2018年起持续原料升级 从茶粉到原叶茶 从水果罐头到冷冻鲜果 提出"真鲜纯"标准 [10] - 57.2%门店分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 2024年前9个月新增4000家加盟商 [19] 加盟体系与管理 - 建立"蜜雪商学"培训体系 包含10种店型实操教学 加盟商需通过考试才能开业 [21] - 2024年前9个月闭店率仅2.8% 为行业最低 通过驻场辅导解决经营问题 [23] - 加盟流程包含7个环节 培训强调创始人亲身经验 多数高管有门店运营经历 [19][23] 国际化扩张 - 2018年进入越南市场 通过直营店验证模型 因地制宜调整策略(如增加堂食区域) [29] - 2020年进入印尼 3年开1000家 之后8个月新增1000家 海外门店达4800家覆盖11国 [29] - 出海初期依靠草根打法 如创始人亲自参与门店运营 本地化喊麦营销等 [29] 行业趋势与时代机遇 - 现制茶饮成为中国"时代饮料" 依托劳动力 数字化 冷链等基础设施优势 [5] - 抓住中国城市化红利 服务被主流忽视的下沉市场消费者 类似麦当劳 沃尔玛早期路径 [6][9] - 2010年代消费市场从稀缺转向过剩 连锁品牌效率优势凸显 蜜雪冰城成为低门槛创业选择 [19]
“中国的麦当劳” 已经诞生,“中国的星巴克” 还不知道在哪里丨晚点回望 2024 ④
晚点LatePost· 2025-01-11 11:05
行业概览 - 现制茶饮已成为中国国民饮料,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年销上百亿杯,门店总数超40万家,雇佣数百万员工[3][4] - 行业从2011年广东江门"皇茶"起步,8年间诞生2家上市公司和4家估值数百亿品牌,供应链企业如恒鑫科技年利润达2亿元[4] - 2024年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门店总数减少1.6万间,价格战席卷全行业,效率不足品牌快速掉队[5] 竞争格局 - 蜜雪冰城成为规模之王,全球门店超4.5万间(中国4万间),前三季度净利润34.9亿元,菜单单价2-6元,60%原料来自自有工厂[9][16][23] - 行业第二梯队古茗/沪上阿姨/茶百道门店数停滞在8000-9000间,霸王茶姬6433间,喜茶4548间[16][19] - 蜜雪冰城利润率20%居首,超瑞幸(单价为蜜雪2倍),茶百道2024上半年利润率腰斩[14][16] 产品创新瓶颈 - 上一个爆款是2023年霸王茶姬"伯牙绝弦",此后行业再未出现类似多肉葡萄级别的创新[25] - 茶饮风味组合已穷尽五大基础维度,主流品牌产品高度同质化(轻乳茶/珍珠奶茶/水果茶)[27] - 喜茶2024年推出纤体瓶,霸王茶姬开发黄茶新品,但未能复制过往成功[25][26] 效率提升路径 - 自动化设备普及:智能茶饮机价格降至4万元/台,霸王茶姬"伯牙绝弦"制作流程压缩至40秒[32][36] - 门店选址策略调整:喜茶北京三里屯门店从1层迁至B1层,更多品牌退出核心商圈高租金点位[38][54] - 人力成本优化:加盟店增加兼职比例(月薪2000元无社保),霸王茶姬试点外包清洁工作[70][71] 加盟生态变化 - 早期加盟商3-5个月回本,2024年回本周期延长至1.5-3年,部分门店收益不及余额宝[58][69] - 河南新乡某400米街道奶茶店从20家缩减至16家,浙江金华某街道18家店减少3家[62][66] - 头部品牌仍保持利润增长,但加盟商流失率上升,茶百道加盟商尝试压缩成本效果有限[5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