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基金报
icon
搜索文档
两上市公司前高管,被拘捕!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19:27
【导读】涉嫌市场操纵及贪污,两名上市公司前高管被拘捕,半导体产业链午后直线拉升!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7月25日,香港三大股指全线下跌。香港恒生指数跌1.09%,报25388.35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13%,报5677.9点;恒生国企指数跌1.16%,报9150.49点。大 市成交2817.7亿港元。 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超200亿港元。本周恒指累涨2.27%,恒生科技指数涨2.51%。 | 序号 | 名称 | 代码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成交额 | 年初至今 | | --- | --- | --- | --- | --- | --- | --- | --- | | 1 | 快手-W | 1024 | 72.500 c | -3.700 | -4.86% | 49.52亿 | 75.33% | | 2 | 新东方-S | 9901 | 35.900 c | -1.250 | -3.36% | 4.60亿 | -26.66% | | 3 | 美团-W | 3690 | 130.100 c | -4.300 | -3.20% | 66.69亿 | -14.24% | | র্ব | 申洲国际 ...
马斯克转发,懂车帝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18:22
【导读】懂车帝否认马斯克所言"特斯拉在懂车帝汽车模拟测试中取得最高成绩"的说法 特斯拉CEO马斯克转发懂车帝近期上线的的辅助驾驶科普节目视频,并称特斯拉在中国的测试中取得了最高成绩。懂车帝否认称,未进行任何排名。特斯 拉副总裁陶琳在社交媒体上最新回应:安全第一! 近期,特斯拉披露二季报,业绩大幅下滑,美东时间本周四股价创下近一周最大跌幅。 马斯克称"最高",懂车帝否认排名,特斯拉最新回应 日前,懂车帝上线了《懂车智炼场》节目,选取市场上热门畅销、辅助驾驶功能完备的20多个品牌近40款车型,涵盖小米、小鹏、蔚来、比亚迪 (002594)、理想、特斯拉等,模拟城区、高速的15类辅助驾驶高危事故场景。 《懂车智炼场》一期节目对近40款车在高速事故场景进行模拟测试,包括特斯拉Model X。 7月25日,特斯拉CEO马斯克转发了上述视频。转发帖显示,由于法律禁止数据出境,特斯拉在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在中国取得了最高成绩。 懂车帝表示,该节目旨在提醒公众正确认识辅助驾驶的相关功能和安全边界,增强安全驾驶意识,未做过任何官方排名。 | 车型名称/通过率 | | 大型的火 200 122 | 高速临时 | 消失的前车 ...
花旗中国,管理层“换新”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18:21
【导读】花旗中国董事长、副行长任职资格获批 花旗中国管理层"换新"!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信息显示,经审核,监管核准辛葆琏(SAN AVELINE PAU LEN)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旗中国)董 事、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公开资料显示,辛葆琏曾在瑞银工作长达14年,并担任不同高管职位。2019年,辛葆琏加入花旗集团,担任亚太区法规部总监,后于2022年出任花旗集团 香港及澳门区行政总裁。 去年11月,花旗中国总裁陆烜因个人原因辞职。在过渡期间,花旗集团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总裁及银行业务主管辛葆琏和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 司副行长、花旗中国财资与贸易金融部主管杨长浩分别担任花旗中国代理总裁和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代理行长之职,并同时继续履行原有岗位职 责。如今,辛葆琏正式成为花旗中国董事、董事长。 除了董事长变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还公开了两则关于花旗中国副行长的批复信息,即核准林海(LIN HAI)、问晶玮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 行长的任职资格。上述批复决定的日期均为2025年7月16日。 公开信息显示,林海和问晶玮均以管培生的身份先后加入花旗,至今在花旗已经工作了20年左 ...
首批增设!新力军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18:18
个人养老金指数基金扩容 - 多家基金公司公告增设Y份额,包括国君资管、博道、天弘、招商等,宏利基金也将跟进[1][2] - 新一批个人养老金指数基金涉及中证500、沪深300等指数增强基金[3][4] - 2024年12月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首批85只指数基金纳入目录,新增4只后扩容至89只[10] Y份额产品特点 - Y份额仅供个人养老金资金购买,款项须来自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6] - Y份额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给予5折优惠[6] - 指数增强基金具备透明度高、投资分散、费率税收双重优惠等特点[11] 指数增强基金优势 - 产品对标基准指数,投向清晰、风格稳定、工具型特点鲜明[11] - 指数增强基金具备"收益增强"特点,近三年相较于指数本身实现超额收益[11] - 适配不同年龄需求,年轻投资者可配置较高比例,临近退休者可通过低仓位参与[12] 行业动态与展望 - 个人养老金全面推行和产品扩容标志着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12] - 行业将力争提供更加多元、全面的养老投资产品和服务[12]
李佳琦:深表歉意!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14:56
铂爵旅拍事件核心 - 头部旅拍品牌铂爵旅拍被曝失联跑路、拖欠消费者费用 引发广泛关注 [1] - 多位消费者反映购买服务后遭遇商品未交付、定金难退还等问题 有用户2024年5月下单的婚纱照套餐部分商品至今未收到 2025年支付的定金退款无进展 [3] - 公司发布声明称因经济下行、结婚率走低、消费降级等因素 决定缩减旅拍业务 关停部分亏损门店 但强调旅拍、跟拍、写真等业务板块仍平稳运营 [7] 李佳琦应对措施 - 头部主播李佳琦在直播中宣布三种赔付方案:对已核销未拍摄用户先行赔付退款 对已核销已拍摄未取得底片用户发放现金补偿并协助拿底片 对未核销用户协助平台退款 [1] - 相关话题李佳琦承诺赔付铂爵旅拍订单冲上微博热搜第二 在榜超13小时 阅读量近9200万 [1] - 网友普遍点赞李佳琦的负责任举动 评论包括"流量越大责任越重"、"尽显社会担当"等正面评价 [3] 公司背景信息 - 铂爵旅拍2010年首创互联网O2O电商模式 与多家平台合作 获"中国旅拍创始人"称号 [4] - 2019年起参与多档综艺节目合作拍摄 包括《青春有你》《快乐大本营》等 [4] - 关联公司铂爵旅拍文化集团成立于2014年 现存多条股权冻结信息 涉及许春盛等被执行人 [4]
突发大消息!刚刚,这类股大涨!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13:0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股指集体回调 沪指失守3600点至3593.38点 上证指数跌0.34% 深证成指跌0.29% 创业板指跌0.32% [1]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11万亿元 连续42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缩量94.5亿元 [2] - 个股表现分化 2178只上涨(39只涨停) vs 3052只下跌 [2] - 港股三大指数全线收跌 恒生指数跌1%至25383.07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1.69% 恒生国企指数跌1.26% [3] 行业板块表现 领涨板块 - 人工智能概念爆发 Kimi概念涨2.72% 多模态模型涨2.59% ChatGPT概念涨2.11% 智能体涨1.70% [2][4] - 医疗板块强势 CRO概念涨2.16% 医疗器械涨2.14% 动物保健涨1.92% [2][4] - 宠物经济与稀有金属分别上涨1.70%和1.72% [2][4] - 软件/摩托车/软饮料/教育板块表现活跃 [2] 领跌板块 - 海南自贸港概念大跌3.54% 水泥制造跌3.23% 雅江水电站跌3.29% [4] - 大基建相关概念走弱 大基建央企跌2.51% 水利水电建设跌2.52% 老基建跌1.64% [4] - 工程机械/建材/酒类/多元金融/钢铁/煤炭板块表现疲软 [2] 人工智能领域动态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召开 将展示100余款全球首发产品 覆盖大模型/智能终端/机器人等领域 [7] - AI应用概念股表现突出 因赛集团20%涨停 云从科技涨9.17% 中科金财/拓尔思/万兴科技涨幅超3% [5][6] - 华为算力产业链受关注 直真科技涨停 [8] - 上海市规上人工智能产业规模Q1同比增长29% 利润增速达65% [8] - 25只AI概念股上半年业绩预增 包括完美世界/海天瑞声/鸿博股份等 [9] 医疗健康领域 - CRO/医疗器械领涨 康泰医学20cm涨停 南微医学涨15.72% 健帆生物/乐普医疗涨幅超4% [11][12] - 国家医保局推出创新药械支持政策 包括新设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新药首发价格机制等 [13] 教育板块 - 在线教育板块短线拉升 竞业达10cm涨停 中国高科/昂立教育涨超5% [14] - 竞业达"星空教育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 研发投入占比达11.77% 同比增加5.6% [14]
华夏基金官宣!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12:16
集合资管产品转型为公募基金 - 华夏基金宣布中信证券资管旗下9只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正式变更为华夏基金旗下公募基金,包括4只混合型基金、4只债券型基金和1只量化选股股票基金 [3] - 中信证券资管已将旗下全部19只参公大集合计划申请转移给华夏基金,包括1月转移17只和4月转移2只 [4] - 变更后产品的基金经理、管理费率、投资范围、存续期等信息均发生变动 [3] 行业转型动态 - 2025年二季度末券商资管参公改造大集合产品数量超140只,资产规模合计约3400亿元,其中10只产品单只规模超100亿元 [6] - 14家券商或资管子公司持有公募牌照 [6] - 华安证券、广发证券资管、国投证券等机构也在将旗下集合资管产品转型为公募基金 [6] 转型原因分析 - 业内将2025年底视为集合资管产品"续命"大限,若不转公募可能面临清盘 [7] - 公募牌照门槛高且赛道拥挤,部分券商选择将产品连同投研团队打包给同属一个股东体系的基金公司 [7] - 这种转型方式可以保住存量规模和收入,同时避免清盘带来的规模流失或投资者疑虑 [7]
OSL集团完成股权融资,亚洲规模最大!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12:04
融资规模与意义 - 公司完成3亿美元股权融资 为亚洲数字资产领域迄今最大规模公开股权融资 [2] - 融资体现市场对公司业务模式与增长潜力的高度认可 市值已突破100亿港元 [2] - 首席财务官称此次融资是重要里程碑 反映市场对前瞻性战略和强大执行力的信心 [3] 资金用途 - 资金将用于三大核心方向:战略收购、支付与稳定币业务、强化营运资金 [2] - 战略收购包括全球扩张措施如牌照申领、收购、生态伙伴合作等 [2] - 支付与稳定币业务将整合法币、稳定币与主流数字资产 提供跨境支付解决方案 [2] 业务布局与战略 - 自2023年底启动扩张计划以来 已完成多项战略并购并在全球核心市场布局 [2] - 公司致力于在合规框架下推动数字资产行业发展 巩固亚洲Web3基础设施核心推动者地位 [3] 融资细节 - 通过先旧后新方式以每股14.90港元价格配售 较最后收盘价折让15.34% [4] - 与WK Triangulum及Brand Wisdom订立认购协议 认购934.40万股新股占已发行股本1.49% [5] - 先旧后新认购涉及1.01亿股新股占已发行股本16.14% 配售代理为麦格理资本 [5] - 特别授权认购协议允许认购最多4751.80股新股占已发行股本7.58% [5] 市场表现 - 公告发布后公司股价报16.00港元/股 单日跌幅达9.09% [5]
突然爆发!这类股,直线拉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10:5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震荡调整 沪指跌0.21% 深成指跌0.11% 创业板指跌0.09% [2] -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1% 恒生指数跌0.69%至25490.03点 恒生国企指数跌0.83%至9181.24点 [6] 板块表现 强势板块 - 创新药板块强势走高 CRO概念股持续活跃 康龙化成涨11.66% 博腾股份涨10.68% [7][8] - AI应用方向震荡拉升 ChatGPT概念股走高 云从科技涨11.83% 汉王科技涨停 [11][13] - 医疗保健板块上涨0.86% 康泰医学20%涨停 亚太药业、天目药业等涨停 [8][10] 弱势板块 - 工程机械板块跌1.85% 建材板块跌1.42% [5] - 白酒、家用电器板块分别下跌0.82%和0.82% [5] 个股表现 港股龙头股 - 快手-W跌3.87%至73.25港元 市值3155亿港元 - 比亚迪股份跌2.27%至129.1港元 市值1.15万亿港元 - 阿里巴巴-W跌1.58%至118.4港元 市值2.26万亿港元 [7] A股领涨股 - 康龙化成涨11.66%至31.21元 市值526亿元 - 博腾股份涨10.68%至24.35元 市值133亿元 [8] - 汉王科技涨停至25.14元 市值61亿元 [12] 行业动态 - 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 上半年批准创新药43个 同比增长59% 接近2024年全年数量 [10] - 中国创新药研发管线占全球约1/4 每年约3000个项目开展临床试验 [10]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展出40余款大模型 50余款AI终端产品 规模创历届新高 [13] 资金流向 - 康龙化成成交额4.73亿元 换手率3.33% [8] - 云从科技成交额6052万元 换手率7.26% [13] - 汉王科技成交额2.86亿元 换手率5.6% [12]
董明珠旗下格力电器系欲出手减持闻泰科技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09:46
股东减持计划 - 珠海融林及格力电器合计持有闻泰科技1.10亿股,占总股本8.81%,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分别减持不超过1244.58万股(各1%),合计减持不超过2% [3] - 减持时间为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2025年8月15日至11月12日),减持价格视市场情况而定,原因为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要 [3][4] - 按最新收盘价36.48元计算,若按上限减持,两者将分别套现4.54亿元,合计套现约9亿元 [4] 格力电器投资背景 - 格力电器系2018年底通过增资合肥中闻金泰及珠海融林,以24.68元/股价格出资30亿元参与闻泰科技收购安世集团,合计持股达12.33% [4] - 2020年2月股价曾达170元/股,格力电器系浮盈超百亿元,但后期股价最低跌至24.06元/股,跌破成本价 [5] - 2023年10月首次宣布减持计划(各1%),实际仅减持0.5%,未达上限 [7] 公司经营动态 - 2024年营收735.98亿元(+20.23%),但归母净利润亏损28.33亿元,主因被列入实体清单影响产品集成业务 [7] - 2024年12月宣布转让产品集成业务给立讯有限,战略重心转向半导体业务 [7] - 2025年Q1营收130.99亿元(-19.38%),归母净利润2.61亿元(+82.29%),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9-5.85亿元(+178%-317%) [8] 股价表现 - 2023年8月股价跌至24.06元低位,Q4反弹至50.98元,2025年7月24日收盘报36.48元,总市值454亿元 [5][7] - 2023年6月下旬以来股价大幅反弹,触发格力电器系再次减持计划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