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杭州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首届“五月南风”文学周启动
杭州日报· 2025-05-15 10:17
"怎么才能判断我读的书是不是好书呢?""遇到读不懂的故事我该怎么办呢?" 赵丽宏建议同学们选择古今中外的经典书籍阅读,也可以借助老师、父母的力量共读一本书。他表 示:"人生像一张白纸,亲近文字、高质量的阅读是为这张白纸不断添加艳丽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他 向孩子们提出了"有志、有识、有恒"的阅读六字箴言,"一个读书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情怀,要有独立 的见解和思考能力,要持之以恒、终身阅读。" 当天下午,作为文学周的重要项目,分会场"作家进校园·公益行"活动也同步开展。协会名家导师 团的代表们分别走进杭州京杭育才小学、临平第二中学、杭州小河小学,送出了关于阅读与写作的精彩 讲座。未来一周,协会名家导师团的其他成员也将陆续前往全省中小学及文化地标,开展文学讲座、创 作采风等活动。 5月12日,浙江省青少年作家协会首届"五月南风"文学周在杭州上海世外学校正式启幕。作为文学 周"作家进校园·公益行"的首场活动,著名作家赵丽宏在现场举行了文学交流见面会。 启动仪式上,浙江省青少年作家协会秘书长陈文婷表示,"我们始终以培养文学新苗,繁荣文学事 业为己任,致力于青少年文学教育体系的搭建。"陈文婷告诉记者,举行的这些文学活动, ...
杭州动物园“体形担当”的故事 你知道多少?
杭州日报· 2025-05-15 10:17
首对"外来户"来自云南 眼下,杭州动物园共有3头象,分别是公象亚力、母象罗纹和小母象福莱。而杭州动物园引进大象 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2年。当时,杭州动物园以10万元的"转会费"从云南个旧动物园引进了一对"新 人",公象诺诺和母象罗罗。时至今日,象的引进价格已经翻了数十倍。 说起诺诺,它是杭州动物园的"高产爸爸"。一般情况下,公象一生最多能繁殖3至4只幼崽,而诺诺 这辈子一共生了7个娃。 憨厚的熊猫、机灵的黑猩猩、优雅的长颈鹿……跟着爸爸妈妈去杭州动物园看动物,是不少"80 后""90后"杭州人的集体回忆,这座家门口的动物园也成了不少人儿时的乐园。 5月10日,杭州日报科学松果会联合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邀请杭州动物园副园长江志做讲座。上 次作为讲座嘉宾,江志分享了杭州动物园的发展历程以及动物园的各种趣事。这次,他专门给大家讲了 讲那帮"大家伙"——亚洲象在杭州动物园的生活。 2008年,罗罗被诺诺欺负,尾部被咬下一大块皮,伤口化脓,必须手术清创处理。问题来了,要做 手术就必须先将罗罗麻醉,但杭州动物园此前并没有给象做麻醉手术的先例。 象的体形大,麻醉风险因此更高,而且它们腹中未消化的食物容易引起胀气,一旦麻醉 ...
“红巷少年法学院”正式启航 开设多项特色活动
杭州日报· 2025-05-15 10:17
红巷少年法学院成立 - 由上城区人民检察院和小营街道联合打造的"红巷少年法学院"正式揭牌成立,依托小营街道红色资源,深度融合法治精神与红色基因,面向青少年开展法治教育和预防保护 [1] - 课程设置包括"少年观察团""模拟法庭少年议事厅""论法沙龙"等特色活动,并推出"模拟微议案"实践项目,引导青少年通过调研参与社会治理 [1] 检校合作模式 - 上城区人民检察院2019年与天杭实验学校合作创设全省首个"少年法学院"实体阵地,开启检校合作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模式 [1] - 多年来开展模拟法庭、法治讲座等活动300余场,覆盖3万余人,学生法治作品获"全国青少年优秀模拟政协提案" [1] 教育模式创新 - 传统法治教育以单向授课为主,"少年法学院"通过实践性、互动性活动让青少年从"被动学法"转向"主动用法" [1] - "模拟微议案箱"同步启用,部分模拟微议案将提交人大代表,为社会建言献策 [2] 合作与拓展 - 已与杭州第十中学、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合作,每周开设法治主题课并举行校园法治实践活动 [2] - 未来将拓展至更多社区和学校 [2]
一季度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33亿元
杭州日报· 2025-05-15 10:17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表现 - 1-3月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33亿元,同比增长9.0%,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8.3% [2] -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8.6%,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6.9% [4] -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207亿元,同比增长6.4%,占营业收入比重4.09% [4] 技术交易与创新转化 - 1-3月技术交易额205.14亿元,同比增长1.7% [2][6] - 昆泰磁悬浮技术有限公司突破半导体极磁悬浮分子泵国外技术封锁,3款产品进入量产 [6] - 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AI大模型升级后覆盖80万项科技成果,可预测10万家企业125万项潜在需求 [7] 企业案例与场景应用 - 西湖机器人科技公司机器狗应用于养老、医疗、社区服务,已在西湖区社区落地 [3][4] - 昆泰磁悬浮分子泵技术应用于半导体制造、科研、精密仪器、氢能源汽车等领域 [6] 政策与产业生态 - 杭州提出"3个15%"科技投入政策: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新增财力15%用于科技,产业政策资金15%投向新质生产力 [4] - 杭州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代表企业包括阿里巴巴、海康威视、新华三等 [5] - 杭州持续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环大学科创平台,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 [7][8]
今年6月,杭州新一轮就业见习政策即将发布
杭州日报· 2025-05-15 10:17
就业创业一张图平台 - 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开发的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平台,集成多个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聘信息,支持精准推送岗位和快速生成简历 [2] - 平台累计访问量达60余万人次,帮助4万余人成功入职 [3] - 提供15分钟就业圈地图功能,显示周边1公里内各类岗位的薪资、工作内容等基本信息 [1] - 支持关键词搜索,如输入"AI"可找到AI数字人营销师、AI视觉产品经理等岗位,其中AI数字人营销师月薪1.8万-3万元 [1] 平台新功能 - 即将上线简历优化与AI模拟面试功能,AI模拟面试可生成报告分析求职者优缺点并推送免费培训课程 [3] - 平台能自动向求职者推送可享受的政策,实现政策找人 [2] 招聘会情况 - 大会现场200家用人单位提供3000余个就业岗位和2000余个见习岗位 [3] - 求职者2080人投递简历6170份,1030人达成就业意向 [3] - 宇树科技面向2026届学生招聘见习岗位,为公司提前储备人才 [3] 就业见习政策 - 杭州2025年计划提供2万个见习岗位、3万个实习岗位 [4] - 新一轮就业见习政策将于2025年6月发布,见习岗位数量可能进一步扩大 [4]
搭起的是山区供电的新保障
杭州日报· 2025-05-14 10:44
抢修塔技术通过"积木式"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全地形快速组装。抢修塔由高强度铝材构成,通过标 准化连接件,在吊机的帮助下,8名作业人员仅用2小时即可完成27米塔体搭建,施工效率提升5倍以 上。 "35千伏老潜川线改造工程一共要新立3基抢修塔。通过抢修塔临时转供,既保证了施工进度,又最 大限度减少了对用户的影响,整体施工时间只需传统立塔时间的1/5。"现场施工负责人章声介绍。 此外,国网杭州市临安区供电公司还在此次工程中创新采用了模块化施工工艺,抢修塔主要构件均 为工厂化预制,现场仅需简单组装即可投入使用。 据悉,未来抢修塔技术将在更多场景中被推广运用,持续提升电网供电可靠性和应急处置能力。 近日,在临安区35千伏老潜川线改造现场,国网杭州市临安区供电公司首次创新应用抢修塔技术构 建临时供电通道。这一技术快速、灵活、可靠,有效解决了山区线路改造期间转供能力不足的问题,为 今年潜川光伏接入及甘浙特高压施工期间的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临安区潜川镇、太阳镇地处山区,电网结构相对薄弱。作为潜川变、太阳变的进线电源,35千伏潜 川线和方太线是当地供电的"生命线"。国网杭州市临安区供电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潜川 ...
花港志愿服务打捞队火出圈
杭州日报· 2025-05-14 10:44
"为这些队员点赞!"一旁目睹全过程的上海游客任先生由衷赞叹,"游客有需要第一时间赶来帮 忙,这是文明景区该有的服务!"事发后,手机主人特意送来锦旗致谢,感谢景区工作人员的尽职、专 业与高效。 其实,这样的场景在西湖景区各个辖区几乎每天都有发生。 过去,面对这类突发情况,景区工作人员通常只能依靠网兜、木棍等简易工具进行打捞,甚至有人 跳入水中徒手打捞,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更潜藏安全隐患。为了尽可能帮助市民游客打捞不慎落 水的物品,同时确保现场打捞的安全性,花港管理处特别邀请经验丰富的"西湖捞哥"周翔军警官传授宝 贵经验,助力"景区捞哥"团队建设;硬件设施也进行了全面升级,引入"打捞神器"——水下可视化打捞 杆,让工作人员在打捞时告别"盲目摸索",效率与成功率直线提升。 5月10日13点40分,花港管理处值班处接到一通110联动电话——玉涧桥旁的黛色参天亭子内,一名 游客不慎将手机掉落水中。 不到10分钟,保安员王浩与徐学保赶到现场,随后民警也赶来支援。凭借多年为游客打捞落水物品 的经验,保安员果断地拆除了亭子部分木地板,一分队保安队长朱德健拿起工具伸入木地板夹缝小心翼 翼地捞手机。1分钟后,已陷入淤泥的手机 ...
“小镇法官”俞颖:千“槌”百炼筑起司法为民法治防线
杭州日报· 2025-05-13 11:15
法官工作成效 - 梅城法庭去年全年案件服判息诉率高达94% [1] - 推行案后"跟踪式"回访制后,服判息诉率和自动履行率逐步上升 [3] - 特邀调解员队伍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达51%,带动一审民商事案件收案量逐年下降 [5] 创新工作机制 - 针对涉信访案件实施回访制,确保执法力度和人民权益保障 [3] - 建立人身安全保护令联动工作机制,9部门联合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3][4] - 组建8人特邀调解员队伍,通过专业培训成为法治带头人 [5] 基层司法实践 - 年均一审民商事案件收案量超过千起 [2] - 开展"共享法庭"、"假日法庭"等靠前服务,处置涉旅纠纷 [6] - 建立千鹤女法官工作室,形成"345"巾帼工作机制,每月进行普法宣讲 [6] 队伍建设 - 利用上班途中半小时进行集中学习,坚持数年提升业务能力 [6] - 在偏远村社采用定期巡回审判机制,培养年轻女法官队伍 [6] - 计划培养女性法治带头人,为市域治理添加"巾帼善治"力量 [7]
厚积成势,鸾翔凤集万物生——杭州蓄力构建文化人才引育留用最优生态
杭州日报· 2025-05-13 11:15
文化产业规模与地位 - 杭州文化产业规模总量稳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阵营,着力培育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加速向国际文化创意中心跃升 [3] - 2024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48亿元,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攀升 [12] - 全市拥有规上文化企业1828家,较2023年增加258家,同比增长16.4% [12] 文化企业表现 - 2024年华策影视、宋城演艺、华数传媒、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等4家在杭文化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玄机科技入选首批"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入选总数位列全国同类城市第一 [6] - 游科互动凭借《黑神话:悟空》创造中国3A游戏破零的"神话",团队规模不过百人、平均年龄不到35岁 [6] - 艺创小镇3.5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游科互动、时光坐标等3000多家文化企业,形成相互支撑的文化产业集群 [10][11] 文化人才生态 - 全市规上文化企业集聚20多万名专业人员,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7] - 杭州成为国内集聚文化名人最多的城市之一,包括麦家、蔡志忠、郎朗、朱德庸等 [5] - 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作为首批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引育大批深谙传统艺术精髓、精通现代数字技术的复合型文化人才 [9] 产业创新布局 - 之江文化产业带、大运河文化产业带、良渚文化大走廊("两带一廊")成为全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动脉" [12] - 艺创小镇、中国网络作家村、之江编剧村等重要平台比肩而立,影视生产、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行业集聚发展 [12] - 杭州拥有24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街区),3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13] 政策与平台支持 - 杭州出台"人才新政27条""人才生态37条"等系列政策,精准解决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 [13] - 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文博会、中国数字阅读大会等城市文化品牌为人才提供国际舞台 [14] - 高校、政府、企业深度协同,构建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引导文化人才与创新资源高浓度聚集 [9][12]
杭州打造全国节水型城市标杆
杭州日报· 2025-05-13 11:15
城市节水措施与成效 - 杭州作为全国首批"国家节水型城市",通过系统性思维和创新实践推动节水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为全国提供示范样本 [1] - 累计完成1125个居民住宅二次供水改造,2023—2024年升级80.6公里老旧供水管网,2024年公共管网漏损率降至3.79% [1] - 创建623个省级节水型小区和321家节水型单位,形成城乡示范网络 [1] 再生水利用与技术创新 - 2024年杭州再生水利用量达2.44亿立方米,利用率升至19.98% [2] - 市政环卫与绿化作业年取用河道水量超300万立方米,实现"优水优用、低水高用" [2] - 临平经开区新奥—喜得宝中水回收项目年回用中水110万吨,减碳1001吨,创造经济效益377.5万元 [2] - 民生药业项目每年可再利用药业废水50万吨,推动产业减污降碳协同升级 [2] 全民参与与节水文化 - 通过智慧水务展示、社区节水课堂等活动激发市民节水行动自觉 [2] - 从老旧小区供水改造到再生水洗车试点,节水理念渗透至企业和家庭 [2] 未来规划与目标 - 杭州将继续以城市更新推动节水提质,以定额管理强化节水增效,以服务创新引领节水转型 [3] - 目标是为全国城市践行"节水优先"提供实践经验,绘就"人水和谐"现代化图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