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搜索文档
《中国农村能源政策与实践》报告发布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23:06
农村能源发展核心要素 - 农村能源发展需统筹普惠可及、清洁低碳、可负担可持续、安全可靠四大核心要素 [1] - 各要素内涵随发展阶段不断深化 体现从"基础保障"到"高质量发展"的进阶逻辑 [1] - 农村能源需求正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 [1] 农村能源消费趋势 - 农村终端能源消费将呈现总量持续增长、结构深度优化特点 [1] - 未来10年农村用电量年均增速高于全社会用电 [1] - 2035年农村电气化水平将高于全国 [1] 农村可再生能源潜力 - 农村地区屋顶光伏技术可开发潜力超8亿千瓦 [2] - 风电、光伏发电技术可开发量分别超过100亿、450亿千瓦 [2] - 农村地区占陆地国土空间超90% 能源资源潜力巨大 [2] 分布式光伏发展 - 分布式光伏技术可开发潜力超过20亿千瓦 [2] - 开发场景占比:城镇和农村住宅46%、工商业屋顶24%、滩涂水库鱼塘16%、公共建筑屋顶11%、铁路高速公路2%、农业大棚1% [2] - 预计2030年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达7.1亿至8.5亿千瓦 [2] 农村能源转型特点 - 农村能源碳达峰将早于全国能源达峰整体进程 [2] - 电采暖经济性出现拐点 常态使用成本逐步接近散烧煤 [2] - 农业机械电气化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电动农机渗透率加快提升 [2]
今年以来纺织行业实现平稳增长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22:37
行业整体表现 - 纺织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贸环境下实现平稳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宏观政策支持和行业创新精神 [1] - 1至5月纺织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超预期: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3%(增速同比加快1.3个百分点) [1] - 网络零售渠道持续改善,1至5月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增长1% [1] - 细分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纺织业/服装业/化纤业同比分别增长15.1%/27.7%/16.4% [1] 产业转型升级 - 骨干企业加速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受益于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支持 [2] - 中国纺联积极探索AI技术与产业融合新路径,2023年成为AI深度赋能纺织服装行业的爆发年 [2] - 流通分会开展多地实地调研(杭州/广州/濮院/柯桥/常熟/青岛),全面评估AI技术应用成效 [2] 技术创新案例 - 凌迪科技运用"3D+AI"技术实现数字样衣全流程两小时高效完成(含布料选择/创意生成/设计建模/仿真渲染) [2] - 环思智慧科技开发智能排产算法/AI质检系统/云供应链平台,显著降低企业成本与时间消耗 [2] - 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成为纺织产业集群数字化升级标杆案例 [2] 未来发展趋势 - AI与纺织服装产业融合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部分工具深度嵌入企业实际运营 [2] - 行业即将全面进入"AI+产业"实践新阶段,新技术工具/研发成果/应用场景有待持续拓展 [2]
新茶饮加速营养升级与健康化转型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22:35
行业趋势 - 国民健康意识显著增强,消费者对现制茶饮的需求从单纯追求"减糖"转向富含更多天然营养成分 [1] - 影响消费者选择现制茶饮的核心因素是口感和风味(占比63.0%),重要因素包括品质安全(44.5%)和原料健康度(35.3%) [1] - 女性职场人士等消费群体对现制茶饮的健康和功能属性需求日益突出 [1] - 国家政策《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至2030年)》强调将营养和健康需求贯穿食品全产业链,推动现制茶饮行业营养升级与健康化转型 [1] 公司动态 - 奈雪的茶联合多方发起鲜果茶"不加糖天然营养+"计划,每款产品选用至少3种绿色食材,确保补充3种以上关键营养元素 [2] - 该计划标志着新茶饮行业从"减糖控糖"迈入"天然营养+"的"5.0轻养低负担时代",推动行业向更高营养标准发展 [2] - 中国营养学会专家肯定奈雪的茶推动行业融入营养健康元素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2] 市场表现 - 奈雪的茶5月门店店均订单量同比增长35%,同店增长28% [2] - 6月店均订单量同比增幅达26%,显示健康战略获得消费市场积极回应 [2]
30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2025中山招商推介大会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20:33
深中通道通车周年成果 - 深中通道通车一年累计车流超2900万车次,日均8.6万车次,跨市公交双边发班9.9万车次,发送旅客273万人次,日均7600人次 [1] - 两地营商环境趋同,"深中通办"事项增至735项,实现全国首创食品许可"一地办证、多地经营"模式 [1] - 中山深化审批改革,10亿元以上项目可快审快批,近2000项政务服务实现"指尖可办",近千项"一件事一次办" [1] 中山产业升级战略 - 发布"2+8"产业宏图,包括火炬高新区、翠亨新区双核引擎及8个经济开发区,推出超40个优质产业空间载体 [1] - 30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涵盖高端制造、科技创新、光学光电等领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 - 广东中山文旅集团成立,将整合传媒与文旅资源,开发乡村旅游、研学教育等特色项目 [3] 创新创业赛事布局 - 2025广东国际侨界创新创业大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项赛)落户中山,吸引50多国1920个项目参赛,90%来自尖端科创领域 [2] - 赛事形成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支持网络,累计吸引意向投资额超2.5亿元 [2] - 中山发布多语言版本招商平台,集成政策推介、用地咨询等功能,实现数字化招商 [2] 产业创新平台建设 - 中国电信工业产业主研院先进智能制造分院等平台揭牌,展示中山产业升级新动能 [3] - 中山文旅集团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盘活乡村生态文化资源,助力"百千万工程" [3]
道氏技术实控人拟减持 上市以来5募资共计50.73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7:40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荣继华持有123,392,428股,占总股本15.77%,占扣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16.01% [1] - 荣继华计划减持不超过15,416,611股,占总股本1.97%,占扣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2.00% [1]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减持时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1] 公司融资历史 - 公司累计募资5次,总募资金额50.73亿元,包括首发募资2.81亿元、增发募资17.12亿元、可转债募资30.8亿元 [1] - 2014年12月3日首次公开发行1,625万股,发行价17.30元/股,募资总额2.81亿元,净额2.54亿元 [1] - 2016年非公开发行1,000万股,发行价51.23元/股,募资总额5.12亿元,净额5.03亿元 [2] - 2017年发行可转债"道氏转债"(123007),规模4.8亿元 [2] - 2021年非公开发行95,238,095股,发行价12.60元/股,募资总额12亿元,净额11.88亿元 [3] - 2023年发行可转债"道氏转02"(123190),规模26亿元 [3] 发行相关中介信息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保荐代表人为杨建斌、吴喻慧,发行费用总额2,732.68万元,其中保荐与承销费用2,000万元 [2]
破发股何氏眼科股东拟减持 上市募13亿中原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7:38
股东减持计划 - 持股5%以上股东先进制造基金计划减持不超过3,106,074股,占公司剔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的2%,减持时间为2025年7月22日至10月21日,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价格根据二级市场情况确定,若期间发生除权除息事项,减持数量将调整但比例不变 [1] - 该股东为私募投资基金,非控股股东或实控人,减持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或对公司治理及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 公司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为何伟、何向东(兄弟关系)及付丽芳(何伟配偶),三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且均持有境外居留权 [2] 财务表现 2024年度业绩 - 营业收入10.96亿元,同比下滑7.56%;归母净利润亏损2739.82万元,同比下滑143.11%;扣非净利润亏损2878.77万元,同比下滑152.03%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6亿元,同比下滑11.95%;资产总额22.25亿元,同比减少10.40%;净资产18.80亿元,同比减少9.42% [3] - 基本每股收益-0.1734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9% [3] 2025年一季度业绩 - 营业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2.35%;归母净利润3253.19万元,同比增长12.27%;扣非净利润3118.95万元,同比增长10.04%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994.23万元,同比增长36.89%;总资产22.62亿元,较年初增长1.65% [4] 上市与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2年3月22日创业板上市,发行价42.50元/股,发行3050万股,募资总额12.96亿元,净额11.64亿元,超原计划募资6.71亿元 [4][5] - 原拟募资4.94亿元用于医院扩建、新设医院及视光中心等项目,实际发行费用1.32亿元,其中保荐承销费用9990.49万元 [5] - 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4] 历史分红与转增 - 2021年度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现6元(含税),合计派发7293.53万元,并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3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1.58亿股 [6]
飞龙股份控股股东拟减持 2023年定增募7.8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7:29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宛西控股计划减持不超过5,632,461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9799%,减持方式包括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 [1] - 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减持价格按市场价格确定 [1] - 宛西控股当前持有193,608,232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33.6835% [1] - 减持计划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对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及持续经营无重大影响 [1] 公司股权结构 - 宛西控股为公司控股股东,孙耀志为实际控制人,孙锋担任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 [1] - 孙耀志与孙耀忠为兄弟关系,孙耀忠与孙锋为叔侄关系 [1] 2024年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7.23亿元,同比增长15.34% [2][3] - 归母净利润3.30亿元,同比增长25.92% [2][3] - 扣非净利润3.50亿元,同比增长40.06%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81亿元,同比增长20.63% [2][3] 2025年一季度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1.10亿元,同比下滑10.55% [3][4] - 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3.06% [3][4] - 扣非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11.95% [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38亿元,同比增长31.59% [3][4] - 基本每股收益0.2134元,同比增长3.09% [4] 非公开发行股票情况 - 2023年非公开发行74,074,074股,每股发行价10.53元,募集资金总额7.80亿元 [4][5] - 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7.69亿元,其中股本7,407.41万元,资本公积6.95亿元 [5]
库容翻倍!新疆这项重点水利工程全面升级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7:28
工程进展 - 由中国能建承建的新疆精河县沙尔托海水利枢纽二期工程大坝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标志着工程取得阶段性突破 [1] - 二期工程通过坝体加高、溢洪道改造、新建放水隧洞等措施实现水库调蓄能力跨越式提升 [1] - 工程为《黄河流域(片)"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双重点项目 [1] 工程规模 - 水库总库容将由一期的998万立方米扩容至2193万立方米,增加的蓄水量相当于一个西湖 [1] - 改建后坝顶高程620.5米,正常蓄水位618米,设计洪水位617.92米 [1] - 工程将有力控制周边20.85万亩农田的灌溉 [2] 工程效益 - 大幅提高防洪能力,为下游地区提供安全屏障 [1] - 有效破解大河沿子灌区季节性缺水难题,提升灌区灌溉保证率 [2] - 为当地现代农业提质、生态环境优化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2] 工程背景 - 一期工程自2011年开建、2013年投运,已成为区域水资源调配的重要枢纽 [1] - 工程坐落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境内 [1]
辨伪存真:央视揭秘“无菌蛋”乱象 高品质“可生食鸡蛋”获肯定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7:22
行业现状 - 电商平台涌现大量"无菌蛋"产品 商家宣称"安全无菌"但价格差异大 消费者难以辨别真假 [1] - "无菌蛋"实为"可生食鸡蛋" 核心特点是不含沙门氏菌 但名称易误导消费者认为完全无菌 [1] - 部分商家虚假宣传 如宣称"蛋壳无鸡屎代表无大肠杆菌"或"国际双重认证" 价格从9.9元/10枚到3元/枚不等 [1] 生产技术 - 可生食鸡蛋需经过种蛋检测净化 鸡苗两道体检 无沙门氏菌专用鸡舍饲养等严苛流程 [2] - 养殖环节采用智能化设备控制环境温度 空气质量 采食饮水 避免外源微生物污染 [2] - 每批饲料需实验室深度检测 每日产蛋进行抽检打碎检测 单枚生产成本1.4-1.8元 [2][3] 市场规范 - 目前仅有《可生食鸡蛋》团体标准 缺乏国家行业强制标准 导致不良商家钻空子 [3] - 线下超市售价约2.65元/枚 线上低至1元/枚 价差反映市场存在名不副实现象 [3] - 头部品牌黄天鹅建立全链路品质管理体系 涵盖8环节24控制点 年自检70万枚鸡蛋 [3] 消费建议 - 应关注产品标签执行标准 优先选择品牌影响力大 信任度高的企业产品 [4] - 2024年中国禽蛋产量达3588万吨 为全球最大生产消费国 质量已达国际水平 [4]
金鸿顺终止买新思考96%股权 去年11月消息刺激2涨停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6:26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公司终止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新思考电机95.79%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1] - 终止原因为交易各方未能就最终方案达成一致 [3] - 公司此前已推进商业、法律、财务等尽职调查并多次协商交易方案 [3] 交易方案细节 - 原计划收购标的涉及22家股东持有的新思考股权 [3] - 配套融资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 [3] -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且不会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 [1]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新思考2022-2024年8月营收分别为4.65亿元、8.79亿元、9.75亿元 [4] - 同期净利润从-2.29亿元扭亏为0.07亿元,2024年前8月达0.93亿元 [4] 股票交易动态 - 公司股票2024年10月23日起停牌,11月6日复牌后连续两日涨停 [2][5] - 停牌前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15.66%(0.26%+5.40%+10.00%) [4] - 停牌前收盘价为23.56元,单日涨幅4.48% [4] 重组时间线 - 2024年10月23日披露重组预案并停牌 [1] - 2024年11月5日董事会审议通过交易方案 [2] - 2025年4月30日公告因中介工作未完成无法按期召开股东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