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经济网
icon
搜索文档
无锡振华实控人方拟减持 2021年上市3募资共13.2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11:10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无锡康盛因自身资金需求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25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减持价格将根据实施时的市场价格确定 [1] - 截至公告日无锡康盛持有959万股(占比3.84%),其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1.636亿股(占比65.42%),实际控制人为钱犇、钱金祥家族 [2] - 本次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2] 公司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钱犇、钱金祥通过无锡君润等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65.42%股份,无锡康盛合伙人为钱金祥兄弟姐妹 [2] - 2023年公司向钱金祥、钱犇定向增发3360万股(发行价13.74元/股),合计募集4.6166亿元用于资产收购 [4] 融资历史 - 2021年IPO发行5000万股(发行价11.22元/股),募资净额5.038亿元用于四大项目,保荐机构国泰君安获承销费3783万元 [3] - 2023年非公开发行1688.22万股(发行价13.92元/股),募资净额2.294亿元,主承销商为国泰君安 [5] - 2025年拟发行5.2亿元可转债用于廊坊项目及流动资金补充,主承销商为东方证券 [6] - 累计募资总额达13.16亿元 [7] 业务布局 - IPO募投项目包括武汉/宁德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扩建、年产60万台套车身零部件项目 [3] - 最新可转债募资将投向廊坊振华全京申汽车零部件项目 [6]
倍益康实控人方减持67.8万股 套现2278万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11:10
减持计划执行情况 - 成都市千里致远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计划减持不超过1,000,000股,实际减持546,284股,占公司总股本0.80%,减持价格区间29.05-41.86元/股,套现18,160,387.62元 [1] - 成都市千里志达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计划减持不超过180,000股,实际减持131,650股,占公司总股本0.19%,减持价格区间32.00-41.86元/股,套现4,624,355.49元 [1] - 两家员工持股平台合计减持677,934股,套现总金额22,784,743.11元 [1] 减持后持股情况 - 成都市千里致远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减持后持股7,836,244股,占总股本11.51%,减持前持股8,382,528股(12.31%) [2] - 成都市千里志达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减持后持股1,355,150股,占总股本1.99%,减持前持股1,486,800股(2.18%) [2] 减持计划执行结果 - 两家员工持股平台均决定提前结束减持计划,减持事项与股东此前披露的计划、承诺一致 [2] - 减持行为体现了股东对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 [2]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文、蔡秋菊,一致行动人为成都市千里致远和千里志达企业管理中心 [2] - 张文、蔡秋菊对千里致远持股比例分别为32.66%、13.02%,对千里志达持股44.11% [2]
破发股家联科技收警示函 2021年上市两募资共16.7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11:01
公司违规事项 - 家联科技因未及时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被宁波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1] - 公司董事长兼时任总经理王熊、总经理马恒辉、董事会秘书汪博、财务总监钱淼鲜被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 [1] - 违规涉及2023年度、2024年度关联交易金额分别为2,664.58万元、7,781.48万元 [1][10] - 公司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一款和第四十一条的规定 [1][10] - 公司相关人员未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履行勤勉尽责义务 [1][10] 公司融资情况 - 家联科技2021年12月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3000万股,发行价30.7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9.22亿元,净额8.28亿元 [2]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3.62亿元,原计划募集4.66亿元 [2] - 2023年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750万张,每张100元,募集资金总额7.5亿元,净额7.44亿元 [3] - 上市以来两次募集资金合计金额为16.72亿元 [4] 公司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2] - 2022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3元现金股利并转增6股,总股本从1.2亿股增至1.92亿股 [4]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费用总额为9373万元,其中招商证券获得保荐及承销费用7765.97万元 [2]
禾元生物过会:今年IPO过关第30家 国泰海通过5单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10:41
禾元生物IPO过会情况 - 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审核 成为2025年第30家过会企业(上交所深交所合计19家 北交所11家)[1] - 保荐机构国泰海通证券今年已完成5单IPO项目 包括悍高集团、海安橡胶、汇川联合动力、友升铝业等[1] 公司股权结构与募资计划 - 实控人杨代常直接持股15.03% 通过禾众共创间接控制3.75% 合计控制18.78%股权[2] - 拟发行8945.1354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02%) 募资24亿元用于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新药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2] 核心技术及业务特征 - 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 产品涵盖药品、药用辅料及科研试剂[1] - 核心产品HY1001为人血清白蛋白竞品 上市委关注其疗效、市场空间及2027年盈利预测合理性[3] 审核关注重点 - 监管问询聚焦重组蛋白表达/纯化技术先进性指标 要求说明具体数据可靠性[3] - 要求披露药用水稻全产业链安全管控措施 包括育种、加工、废渣处理等环节合规性[3] 2025年IPO市场数据 - 上交所/深交所过会企业19家 保荐机构集中度为中信建投(3单)、国泰海通(3单)、华泰联合(2单)[4][5] - 北交所过会11家 保荐机构以东兴证券、华泰联合、东北证券各完成2单居前[6]
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在京开幕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10:39
展会概况 - 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于7月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为期三天 [2][4][6][8][10][12][13] - 展会主题为"新质生产力 交通新动力",聚焦国内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城市交通及交通运输新业态领域的最新成果 [2][4][6][8][10][12][13] 参展企业与展示内容 -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展示了其交通建设相关技术与设备 [2] - 京东物流在展会上介绍了其核心业务 [4] - 滴滴自动驾驶汽车在展会上亮相 [6] -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展示了海事相关技术与设备 [8] - 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展示了其交通建设成果 [10] - 广东高域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低空出行产品 [12] - 一家未具名参展企业通过非洲演员表演节目吸引观众 [13] 展会亮点 - 展会突出展示了交通运输新业态领域的最新成果,包括自动驾驶技术和低空出行产品 [6][12] - 参展企业涵盖交通建设、物流、自动驾驶、海事管理等多个细分领域 [2][4][6][8][10][12]
全球首次船对船液态二氧化碳接卸完成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07:50
技术突破 - 中船集团七一一所完成全球首次船对船液态二氧化碳接卸作业 标志着我国构建"二氧化碳捕集—液化存储—船对船接卸再利用"生态闭环 [1] - 七一一所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套全流程船舶碳捕集系统(OCCS)实现二氧化碳综合捕集率超80% 捕集纯度达99 9% [1] - 船对船接卸模式相较于船岸接卸显著提升操作灵活性 可快速响应不同海域船舶需求 为航运业大规模应用碳捕集技术扫除障碍 [2] 合作与实施 - 七一一所与上港集团能源公司 上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完成此次作业 [1] - 团队攻克船位控制 管道连接与压力管理等技术难题 实现全球首创性实践 [2] 行业影响 - 液态二氧化碳高效安全转运是船舶碳捕集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关键 船对船接卸成为破解海上碳转运难题的核心方案 [1] - 全球海事脱碳中心评价此次作业采用最具规模化潜力的卸载方案 为探索碳价值链奠定重要基础 [2] 技术背景 - 2022年4月底七一一所在洋山港完成全球首套全流程船舶碳捕集二氧化碳船岸接卸作业 但受限于港口基础设施要求(码头适配性 吃水限制等)难以大规模推广 [1]
前6月51家企业A股上市募资373亿 江苏浙江广东等领先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07:27
上市企业数量及募资总额 - 2025年前6月上交所、深交所及北交所共计新增51家上市企业,合计募集资金373亿元 [1] - 主板上市企业18家,创业板20家,科创板7家,北交所6家 [1] 上市企业地域分布 - 上市企业分布于14个省份、直辖市及自治区,江苏省12家,浙江省10家,广东省10家,安徽省5家,湖北省、江西省、四川省、山东省各2家,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吉林省、上海市、黑龙江省、湖南省各1家 [1] - 江苏省12家企业合计募集资金51.59亿元,浙江省10家企业合计募集资金96.93亿元,广东省10家企业合计募集资金71.53亿元,安徽省5家企业合计募集资金31.53亿元 [2][3] 单只个股募资金额排名 - 募资金额前五企业分别为中策橡胶(40.66亿元,浙江省)、天有为(37.40亿元,黑龙江省)、影石创新(19.38亿元,广东省)、开发科技(11.69亿元,四川省)、兴福电子(11.68亿元,湖北省) [1] 各板块上市企业明细 - 江苏省12家企业中,海阳科技、华之杰在沪市主板上市,江顺科技在深市主板上市,泽润新能等5家在创业板上市,汉邦科技等3家在科创板上市,天工股份在北交所上市 [2] - 浙江省10家企业中,中策橡胶等4家在沪市主板上市,信凯科技等2家在深市主板上市,思看科技在科创板上市,汉朔科技等3家在创业板上市 [2] - 广东省10家企业中,新亚电缆在深市主板上市,优优绿能等8家在创业板上市,影石创新在科创板上市 [2] - 安徽省5家企业中,古麒绒材在深市主板上市,汇通控股在沪市主板上市,恒鑫生活等2家在创业板上市,星图测控在北交所上市 [3] 其他省份上市企业 - 山东省2家企业新恒汇(7.67亿元)和威高血净(10.90亿元)分别在创业板和主板上市 [3][4] - 江西省2家企业中国瑞林(6.16亿元)和江南新材(3.84亿元)均在主板上市 [3][4] - 湖北省2家企业宏海科技(1.28亿元)和兴福电子(11.68亿元)分别在北交所和科创板上市 [4] - 其他省份如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吉林省、上海市、黑龙江省、湖南省各有1家企业上市 [1][3][4]
前6月27家券商分25.46亿承销保荐费 中信建投第一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07:24
上市企业情况 - 2025年1-6月上交所、深交所及北交所共有51家企业上市,其中主板18家、创业板20家、科创板7家、北交所6家 [1] - 51家上市企业合计募资373亿元,中策橡胶以40.66亿元成为募资王,天有为37.40亿元、影石创新19.38亿元分列二三名 [1] 券商承销保荐情况 - 27家券商参与保荐承销,合计赚取25.46亿元费用 [1] - 前五名券商为中信建投(31655.6万元)、华泰联合(25446.57万元)、中信证券(23196.51万元)、国泰海通(20299.83万元)、申万宏源(17130.57万元),合计占比46.23% [2][3] - 中信建投保荐5家企业(华之杰、中策橡胶等),华泰联合保荐5家(威高血净等),中信证券保荐5.3家(汉邦科技等) [1][2] - 第六至十名券商为东兴证券(16609.41万元)、中金公司(14571.05万元)、民生证券(14026.4万元)、华安证券(8408.35万元)、天风证券(7419.25万元) [3] 券商保荐企业数量 - 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各保荐5家,中信证券5.3家,国泰海通5.3家,申万宏源4.5家 [4] - 东兴证券保荐4家,中金公司1.3家,民生证券2家,华安证券1家,天风证券1.3家 [4] - 其他券商保荐数量:东方证券1家、申港证券1家、方正证券1家、中银国际1家、高盛0.3家等 [4][5]
6月份87%股基上涨 中欧高端装备股票发起式涨20%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07:15
基金业绩表现 - 6月份1026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87%实现上涨,890只上涨,3只持平,133只下跌 [1] - 中欧高端装备股票发起A/C以20.19%/20.16%涨幅位居榜首 [1] - 财通集成电路产业股票、新华策略精选股票、宝盈创新驱动股票等多只基金涨幅超过18% [1] - 东吴双三角股票、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等基金涨幅超过15% [2] - 跌幅榜中跌超4%的基金仅5只,主要重仓消费股 [2] 领涨基金持仓 - 中欧高端装备前十大重仓股为洪都航空、中兵红箭等军工电子类股票 [1] - 财通集成电路产业重仓中芯国际、腾讯控股、寒武纪等科技股 [1] - 新华策略精选重仓东威科技、仕佳光子等半导体设备及光通信公司 [2] - 宝盈创新驱动重仓胜宏科技、新易盛、中芯国际等科技股 [2] 基金规模数据 - 中欧高端装备股票发起A规模0.24亿元,C份额1.09亿元 [4] - 财通集成电路产业股票A规模0.82亿元,C份额0.96亿元 [4] - 宝盈创新驱动股票A规模7.58亿元,C份额1.50亿元 [5] - 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规模达189.43亿元 [5] 基金经理背景 - 中欧高端装备基金经理李帅有9年管理经验,曾任嘉实基金周期组组长 [1] - 新华策略精选基金经理赵强有9年公募管理经验,现任新华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 [2] - 宝盈创新驱动基金经理容志能曾任广发证券家电行业研究员 [2] - 交银消费新驱动基金经理韩威俊有9年管理经验 [3]
6月份超九成混基正收益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涨37%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07:15
混合型基金整体表现 - 2025年6月全市场8476只混合型基金中7831只净值上涨占比92% 634只下跌 11只持平 [1] - 单月涨幅超30%的混合型基金共8只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A/C以37.21%/37.14%收益率领涨 [1][2] - 单月跌幅超5%的混合型基金共4只 财通资管品质消费混合发起式A/C以-6.21%/-6.24%垫底 [2][3] 头部基金产品分析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 - 成立于2024年10月30日 截至2025年6月30日成立以来收益率达67.19%/66.48% 累计净值1.6719/1.6648元 [1] - 2025年以来收益率47.43%/46.95% 一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聚焦云计算板块包括奥飞数据 阿里巴巴-W 金山云等 [1] - 基金经理任桀2018年加入永赢基金 历任TMT研究员 科技组组长 [1] 中航机遇领航混合 - 单月涨幅32.68% 一季度末规模16.51亿元 成立以来收益率59.71% 累计净值1.5971元 [2] - 重点配置AI基础设施方向 前十大重仓股含新易盛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等 [2] - 基金经理韩浩曾任民族证券策略分析师 2014年加入中航证券 [2] 财通资管品质消费混合 - 聚焦消费领域包括电动两轮车 宠物 酒类等 前十大重仓股含九号公司 山西汾酒 爱玛科技等 [3] - 基金经理林伟2016年加入财通资管 曾任权益研究员 [3] 基金规模与业绩对比 - 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发起C一季度末规模16.51亿元 德邦鑫星价值灵活配置混合C规模8.9亿元 [2] -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A/C规模分别为0.31/2.21亿元 财通资管品质消费混合发起式A/C规模0.18/1.16亿元 [4] - 汇安消费龙头混合A规模5.51亿元 单月跌幅5.17% [4] 行业配置特征 - 涨幅居前基金普遍配置科技板块 如云计算 AI基础设施 数字经济等 [1][2][4] - 跌幅较大基金多集中于消费领域 包括食品饮料 零售 轻工等 [3][4] - 部分基金采取行业混合配置策略 如德邦鑫星价值灵活配置混合覆盖多领域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