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搜索文档
地方性法规先试先行 安全的“自动驾驶”离我们还有多远
中国青年报· 2025-04-17 10:19
文章核心观点 智能驾驶技术处于大爆发阶段,但小米SU7事故将其推上风口浪尖,智能驾驶产业面临伦理、法律与商业化问题,其持续发展需多方协力,同时自动驾驶立法需提上日程 [1][9] 分组1:智能驾驶现状与问题 - 2024年起车企将NOA当作核心卖点宣传,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期待增加,但小米SU7事故引发关注 [1] - 智能驾驶技术大爆发,发展需车企、零部件厂商、地方政府、法律法规、车路云一体化等多方协力 [1] 分组2:自动驾驶落地情况 - 中国将成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应用主要市场,2020年提出到2025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生产,2035年建成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 [4] - 2024年确定20个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多地出台地方性支持政策 [4] - 杭州市已发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应用牌照331辆,累计总里程达249.41万公里,建成6910平方公里自动驾驶测试“应用田”,预计2026年全市开放测试与应用 [5] - 中国建成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开放超3.5万公里测试道路,公众对自动驾驶接受度显著提升 [5] - 2024年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预计达2500辆,较2023年增长超120%,易控智驾1000台无人驾驶矿卡规模化落地 [6] 分组3:自动驾驶地方立法情况 - 广州、武汉、北京等地近期出台相关条例,国内50多个城市出台地方性法规,为国家立法积累实践经验 [3][6][7] - 《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推进全市人类驾驶和自动驾驶混行试点区建设 [7] -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规范自动驾驶创新应用活动,支持用于城市出行服务 [7] 分组4:自动驾驶立法建议 - 业内专家认为地方性法规可先试先行,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加速国家立法进程 [9] -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建议建立责任认定机制,汽车企业做好研发与示范运行 [9] - 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建议修改上位法,授权地方开展规模化试点应用 [10] -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付子堂建议制定《自动驾驶汽车法》,纳入立法规划 [10][11]
将携新产品和新技术亮相上海车展 一汽-大众能否迈入发展快车道
中国青年报· 2025-04-17 09:56
"2026年起,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和捷达品牌将在多个细分市场推出11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全新车型, 涵盖6款纯电动、2款插电式混动、2款增程式及1款燃油车型……"3月17日,中国一汽与大众汽车宣布开 启合作新篇。 中心的全价值链转型。 赵建民表示:"基于以上战略思维的转变,至2030年,一汽-大众各品牌将在'油电混共进''油电混全 智'策略的基础上推出超过20款全新车型,以多元化商品矩阵、智能化解决方案和场景化体验设计,全 面满足中国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其中,大众品牌新能源商品将引入全新CMP电动平台,搭载全新电子电气架构CEA,加速一汽-大众智 电转型步伐。将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亮相的概念产品,就是基于上述平台和架构打造的A级纯电轿 车。 赵建民介绍,CMP平台是大众汽车集团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全新电动平台,具有高度的模块化和灵活 性。这一平台不仅支持纯电动车型的开发,还可兼容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车型,为一汽-大众提供了多 元化的产品布局能力。 作为中德双方合作的重点,一汽-大众未来的市场表现不仅决定着自身的发展速度,更影响着中国一汽 的战略规划和德系品牌在华的预期与策略。 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 ...
年轻人为什么爱上乡村综艺?
中国青年报· 2025-04-17 09:02
原标题:年轻人为什么爱上乡村综艺? 年轻人为什么爱上乡村综艺?数据显示,58.6%的受访青年觉得"美丽!田园风光简直是'视觉盛 宴'!"51.0%的受访青年表示"淳朴!勾起了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49.9%的受访青年认为是"情怀! DNA里的种田魂突然动了!"其他还有:"好奇!想围观现代农业黑科技!"(47.5%)"治愈!看别人种地 很解压!"(37.0%)"榜样!被嘉宾的个人魅力吸引!"(26.1%)"实用!偷学阳台种菜小技巧!"(16.7%)。 "现在的农业技术原来那么先进!"看了乡村综艺之后,陈小怡对乡村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节目 里普及的新型栽培技术完全颠覆了她想象中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落后印象。另一方面,她也真切地 感受到了农民种地的不易,"以前要么把农村想得太落后,要么幻想成美丽田园风,现在知道真实情况 是介于两者之间的"。 观看乡村综艺,来自山东的王欣(化名)发现,以前很苦的种地,现在借助机械化操作也能高效完 成。节目也让她了解到了乡村生活的更多方面,"一头牛的价格竟然能抵我3个月生活费!不过从中也能 看到西部农村的困境,比如物流成本高、好东西卖不出去……这种全方位的感受是过去没有的"。 调 ...
露营野餐、户外演出、文创市集激活城市“公园消费”
中国青年报· 2025-04-17 07:45
宋宇希望公园多开发一些场地,让孩子们能在公园里上运动课程,"我目前给孩子报了体能课和轮滑 课,但都是室内的,如果能在环境这么好的公园里上课,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就更好了"。 调查中,44.1%的受访者认为当下公园创新消费场景,激发了经济活力。 春天到了,鲜花盛开的公园成为热门打卡点。大家在逛公园的同时还参与到露营、文创市集等消费场景 中。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4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 示,露营、野餐(51.8%),户外音乐会、演出(46.6%),文创市集(46.0%)是大家逛公园时体验较多的消费 场景。 中国人民大学大三学生郭瑞琪是学校草木有语博物学社的成员,她几乎每个月要去一两次公园,也会时 常跟社团成员一起去森林公园和植物园。去年在国家植物园,郭瑞琪看到了自然主题的文创市集,有文 创雪糕、手绘明信片、花朵形状的毛绒玩具等。"园内展览馆还有以粮食为主题的展览,形式很新颖, 而且比较有教育意义。" 湖南邵阳的00后宋君菀在公园体验过露营。躺在帐篷里,听着虫鸣、鸟叫,看着透过帐篷缝隙洒进来的 阳光,邵阳感觉很好,仿佛自己跟大自然融为了一体。"我观察到,来露营的 ...
《敌友难辨》:在冷战史中打捞谍战“巧合”
中国青年报· 2025-04-16 12:02
"前后数十年的线索在某一个偶然又或是必然的时刻勾连在一起,进而为我们构建出另一种可能的历史 情景。这或许正是情报史研究的魅力所在。"2024年春,沙青青在为新书《敌友难辨:冷战谍海逸史》 撰写后记时写道。今年3月,这本书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敌友难 辨:冷战谍海逸史》封面。中信出版集团供图 某种程度上,沙青青是幸运的。当他试图以一名写作者的身份追踪一段特定时期下的历史时,他发现, 有很多来自不同领域的人,也对那段历史展现出兴趣。 2021年春夏之际,话剧《冰的碎片》在英国各地剧院巡演。故事背景设定在1987年的莫斯科,为苏联情 报机构工作的英国人金·菲尔比在自己的公寓里,与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 林里,深谈了一夜。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马子倩 记者 贾晓静 有人会因为从历史的细节中打捞出"巧合"而感到兴奋,特别是那些之前鲜有人关注的。沙青青就是其中 之一。 沙青青是一名历史研究者,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曾在上海图书馆服务多年,从事研究与管理工作, 长期关注冷战史与东亚近现代史。 1944年从军情六处辞职后,格林依旧维系了与菲尔比的友谊,即便在菲尔比逃亡苏联后,二人依旧保持 通信联 ...
参与消博会的跨国企业:当下中国市场如同一盏“明灯”
中国青年报· 2025-04-16 11:04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戴瑶 记者 朱彩云 任明超 中国大市场始终是世界的大机遇。这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上再次 得到了印证——参展企业与参展的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数量,均超过上届。 面对"风起云涌"的国际形势,不仅跨国巨头们争相拓展中国市场,寻求更多确定性,跨国中小企业 也想在中国探索新机遇。 当下的中国市场像一盏"明灯" 几天前,英国青年、YASO上海耀素贸易(以下简称"YASO")联合创始人Adam Knight不远万里赶 来海南,只为奔赴这场"共享开放机遇 共创美好生活"的盛会。在他看来,当下的中国市场有蓬勃的消 费活力,也有全球最大的机遇。 作为消博会的"新人",Adam Knight眼中的消博会不仅面积大,而且活力十足,他对这个平台充满 期待,期待在这里链接不同的分销商和KOL(关键意见领袖),也期待与更多人做生意。 在消博会新品发布现场,Adam Knight用一口流利的中文,为其代理的英国彩妆品牌PIXI进行新品 的中国首发。 "因为现在中国市场的机会是世界上最大的。"Adam Knight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谈到, 这是他选择在消博会首发新品的 ...
给你看病的可能不只医生
中国青年报· 2025-04-16 10:56
行业应用现状 -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覆盖84个场景,包括辅助诊疗、药物研发、医院管理等 [7] - 73.9%的三级医院配备了影像类AI辅诊软件,肺结节AI影像诊断系统应用最广 [5] - AI在基层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辅助村医标准化问诊和分诊 [16] - 天津市266家基层医疗机构引入AI技术进行慢病管理,每位健康管理师可同时应对2000名患者 [19][20] 技术突破 - 肺结节AI影像诊断系统灵敏度达90%以上,可快速标注CT报告并初步判定风险 [4] - AI系统可将二维CT报告三维重建,辅助医生精准定位结节位置 [5] - AI预测肝癌肿瘤浸润范围准确率达90%,有望降低术后复发率 [6] - 智能语音系统替代超声科报告录入员,语音识别准确率非常高 [12] 企业动态 - 推想医疗在津巴布韦部署13台AI影像诊断系统,每日完成2600例肺结核筛查 [18] - 微医控股打造人工智能总医院,赋能天津市基层医疗机构 [19] - 天眼查数据显示国内智慧医疗相关企业超76.4万家,今年新增超3万家 [21] - 国家药监局已为近百个AI医疗产品发放《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21] 商业化挑战 - AI医疗器械尚未纳入医保,医院采购成本高导致企业盈利困难 [24] - 医疗数据缺乏且质量参差不齐,影响AI系统在不同医院的落地效果 [24][25] - 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推动AI医疗产品进入基层医院 [24] - 行业等待更普遍的落地机遇,类似移动支付推动自助机普及的过程 [26]
【中国青年报】中国人首次点亮“地月灯塔”
中国青年报· 2025-04-16 08:46
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外的深邃太空,中国人点亮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新坐标。 记者今天从在北京举办的"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学术研讨会"上获悉,由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 导专项"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部署研制的DRO-A、DRO-B与DRO-L卫星,在地月空间成功建立起大 尺度的星间测量通信链路,标志着国际首个基于远距离逆行轨道的地月空间三星星座正式组网运行,在 浩瀚星海点亮"地月灯塔"。 "随着三星互联组网,我国成功验证了卫星跟踪卫星的天基测量定轨新体制。""地月空间DRO探索 研究"专项工程总体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王文彬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 者,当前随着月球及深空探测任务增多,地基跟踪测量压力日益增大,测控资源占用紧张。如今,这一 技术突破显著提升了地月空间航天器的测定轨效率和自主性,为航天器高效运行开辟了新路径。 DRO是地月空间中一类十分独特的有界周期轨道族,也是连接地球、月球和深空的交通枢纽。中 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王强介绍,DRO有望成为空间科学探索的新疆域、 部署空间应用基础设施的新高地、服务支援空间飞行器的新基地、支持载人深空探索的新起点。 地月空间 ...
地月大救援——青春在深空探测征程中书写耀眼的中国答案
中国青年报· 2025-04-16 07:03
--------------- 硬核的科技传奇,常藏于诗意的图景之中。 眼前就是这样一番景象:在浩渺的地月空间,红蓝交织的轨道线勾勒出莫比乌斯环般的轮廓,三颗卫星 宛如音符律动,谱写神奇的引力乐章。 "我们的卫星已发射在轨一年有余,国际首个地月空间三星星座稳定运行200多天。"在4月15日的"地月 空间DRO探索研究学术研讨会"上,38岁的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皓指着幻灯片 上的示意图说。 编者按 深空探测被认为是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之一。地月空间正是人类拓展活动空间的下一个疆域,是宇宙"蓝 海"和资源"富矿",对于支持月球资源开发利用、人类地外长期驻留与跨行星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太阳 系探索等均有重大战略意义。 4月15日,我国在地月空间探索研究领域获重要突破的消息公布:中国科学院完成部署地月空间大尺度 三星星座,并取得三个"全球首次"重要成果。成果背后是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4岁的科研团队,他们历经 发射异常、跨越"死亡线"、"加速"奔月等重重关卡,上演了一场120多天"逆风翻盘"的励志故事。中青 报·中青网记者独家采访了这支青年团队,讲述青春在深空探测征途中如何书写中国答卷。 这是我国地月空间三 ...
上海将开启24天“春日花事”,借花展挖掘行业人才
中国青年报· 2025-04-15 22:53
文章核心观点 2025上海国际花展4月18日至5月11日举办 以“花开新天地”为主题 全城布展 从“行业花展”向“城市花展”转型 突破观赏边界 探索与文商旅跨界合作 还注重人才培养 [1][3][5] 花展基本信息 - 举办时间为4月18日至5月11日 跨越24天 [1] - 主题是“花开新天地” [1] - 有2个主会场、5个分会场和15个城市主题节点 [1][3] - 主会场为上海植物园和黄浦新天地 分别演绎科技内核与城市基因 [3] - 分会场包括“花荟品徐汇”“卉聚前滩里”“花开南上海”“花漾年轻城”“浪漫滨江岸” [3] 展示板块亮点 - 最值得期待的是“世界花园”“主题花园”“筑梦花园” [3] - “世界花园”位于黄浦新天地太平桥绿地区域 邀请多国设计师参展 [3] - “主题花园”分布在黄浦新天地太平桥绿地区域、思南公馆和外滩 由“疗愈主题花园”和“设计师主题花园”组成 融入情绪抚慰等主题 [3] - “筑梦花园”位于上海植物园北区草坪空间 展示“未来花园设计师大赛”5组获奖作品 [3] 花展转型举措 - 首次取消“主题花”设置 用“百花齐放”取代“一枝独秀” 向“城市花展”转型 推介新优品种 [5] - 突破观赏边界 探索与文商旅跨界合作 构建“花展+文商旅”产业新生态 [5] - 园艺景观与城市街区融合 联合举办“翠魄丹沁”海派盆景展 构建红色基因与海派文化对话空间 [5] 人才培养方面 - “筑梦花园”板块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7] - 联合举办“未来花园设计师竞赛” 吸引25个省份、111所院校的595支团队报名 351份有效作品中诞生金奖2名、银奖3名、佳作奖5名 [7] - 奉贤区分会场的“大学生花园节”吸引多所院校师生参与 成为实践项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