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搜索文档
四川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9项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出入境专窗服务参与商务活动的川企
四川日报· 2025-05-07 12:42
服务保障机制建设方面,四川公安多点发力。优化涉企报警求助机制,在全省县(市、区)公安机 关接报案中心设立"涉企案件接报案服务站",实现从案件登记、受案到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强化企 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定报案指引,严打侵权犯罪,拓展"四川公安知识产权云警务"应用,开展重点企业 商业秘密保护体检工作;营造清朗网络空间,重拳打击网络水军敲诈、网络侵权、窃取商业秘密等违法 犯罪,及时清理涉企虚假负面信息;健全常态化警企联系服务机制,因地制宜推行"项目警长""助企驻 警"等制度,打造"蜀警安企"护企品牌,通过建设警企服务中心、召开警企恳谈会、开展"送法入企"等 多种形式,精准高效助企纾困。 在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方面,四川公安推出多项便民利企措施。"金融两项行政许可"网上办理时限压 缩至5个工作日,企业网站备案审批提速至10个工作日,印章刻制实现2.5小时快办快取,大型群众性活 动安全许可简化材料。同时,在出入境服务上,为急需来华从事访问交流、投资创业的外国人开通口岸 签证绿色通道,为参与商务活动的川企提供出入境专窗服务;在电子证照应用上,拓展川籍居民身份 证、驾驶证等电子证照使用场景,实现机动车数电发票信息联网核查,让数 ...
成都口岸出入境人数居中西部第一
四川日报· 2025-05-07 10:39
今年以来 外国人从成都口岸入出境人数达53万余人次 入境外国人25.3万余人次,同比增长63% 免签入境外国人达16.2万人次,占入境外籍人员总数的64% 办理24/240小时过境免签手续2.3万余人次 5月6日,记者从成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获悉,截至5月5日24时,成都边检站今年已验放出入境人员 超200万人次、航班1.6万余架次,同比分别增长10.5%、15.8%。出入境人员、航班数量均居中西部对外 开放航空口岸第一位。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外国人从成都口岸入出境人数达53万余人次,其中入境外国人25.3万余人 次,同比增长63%,免签入境外国人达16.2万人次,占入境外籍人员总数的64%,办理24/240小时过境 免签手续2.3万余人次。4月27日,成都直飞西班牙马德里航线开通。截至目前,成都航空口岸国际及地 区定期直飞客货运航线已恢复拓展至86条,航程终点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的多个国家和 地区,为国际经贸往来、人文交流等架通空中新捷径。为便利中外人员出行,成都边检站与口岸联检单 位、航空公司协调联动,加强出入境流量和口岸运行情况监测,通过合理安排执勤警力、动态调整通道 比例等举措,科学组织勤 ...
40多家国资国企负责人齐聚,65个项目签约 托底性帮扶甘孜州县域 签约金额超1500亿元
四川日报· 2025-05-07 10:39
项目概况 - 65个项目涵盖清洁能源、文化旅游、重大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等领域,总金额超1500亿元 [1] - 10亿元以上项目达25个,占比超三分之一 [1] - 欠发达县域落地签约项目达57个,占比近九成 [4] 帮扶机制与进展 - 省国资委建立"1+1帮1"机制,组织在川央企和地方国企对39个欠发达县域开展结对帮扶 [1] - 近3年省属企业在甘孜实施重大项目60余个,完成投资超250亿元 [2] - 四川发展(控股)累计实施项目89个,总投资7200余万元,其中托底性帮扶后实施项目26个,总投资超17亿元 [3] 重点行业投资 - 清洁能源领域:雅砻江公司签约孟底沟水电工程、柯拉二期光伏、甘孜抽水蓄能等项目,推进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 [4] - 低空经济:成都交投航空投资集团与甘孜州交投成立合资公司,打造全省首个高原低空经济综合服务平台 [1][6] - 工业及园区建设:包括3800吨碳纳米管及3.8万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项目、金石科创合作产业园等3个项目 [6] 特色帮扶模式 - 雅砻江公司在理塘县结合光伏电站建设投入1200万元开发地热资源,投入3207万元修建改造道路84公里 [4] - 中国华电四川分公司在石渠县投入1000万元建设文旅综合体,整合清洁能源与农牧、文旅资源 [5] - "若水蓝鹰工程"启动专项人才培养计划,首期青年学子接受2年培训后进入清洁能源项目 [6] 创新驱动发展 - 成都交投集团在新龙县构建无人机智能巡检网络,覆盖森林防火、应急救灾、物流配送等场景 [6] - 通过建立无人机操作员培训体系提升本地就业能力,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6] - 雅砻江公司构建"清洁能源开发+产业升级、基建赋能、人才培育"的特色帮扶模式 [7]
人工耳蜗植入进医保 6月1日起,四川参保患者单例治疗费用将从20余万元降至3万元左右
四川日报· 2025-05-07 10:32
政策调整 - 四川省从6月1日起将电子耳蜗植入术和人工耳蜗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按乙类管理 [1] - 政策适用人群为四川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 需符合双侧重度或极重度耳聋等适应症 [1] - 人工耳蜗集采中选产品按中选价格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非中选产品价格不高于同类中选产品最高中选价格的按实际价格支付 [1] 费用变化 - 通过集采与支付政策调整 患者单例治疗费用从20余万元降至3万元左右 [1] - 第五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 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 [2] 产品范围 - 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具体项目包括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电子耳蜗植入术"和医用耗材"人工耳蜗(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 [1] - 人工耳蜗是一种用于帮助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恢复听力的电子医疗设备 [2]
《四川省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发布 今年地灾怎么防?九条措施划重点
四川日报· 2025-05-07 08:14
地质灾害防范期 - 汛期(5月—9月)是全省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高峰时段在主汛期(6月—8月)[1] - 特大暴雨、大暴雨、连日降雨、持续绵雨、短时强降雨时段及雨后2至3天需重点关注[1] - 非汛期(1月—4月、10月—12月)需防范连续性降雨或冰雪冻融引发的灾害[1] 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 - 重点防范区包括龙门山地区、川西高山峡谷地区、川东北秦巴山区、川东川南中低山丘陵区、攀西地区等[1] - 全年需防范工程建设及矿产资源开发等人为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1] 防灾措施 - 逐级压紧压实防灾责任、强化风险隐患动态排查、加强监测预警响应联动[2] - 持续开展高陡斜坡、山体裂缝、山洪泥石流沟等重点区域排查工作[2] - 抓好80处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和2000户避险搬迁安置民生实事项目,确保12月底前完成[2] - 推进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利用[2]
成都半年内挂牌三个“中心” 通过内育外引增强实体经济支撑力——成都:构筑“中心”理想
四川日报· 2025-05-06 14:21
城市发展战略 - 成都设立三个"中心"(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招商中心、场景创新促进中心)以构建"产业森林",强调内育外引双向发力[4][5] - 成都GDP总量占全省三分之一,但人均GDP在全国前十城市中排名第九,需通过做强实体经济提升城市能级[5] - 国务院批复成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明确"三中心一基地"核心功能,省委要求成都发挥"主引擎"作用[5][6] 产业体系与创新 - 成都构建"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涵盖电子信息、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由160多万家企业支撑[7] - 成都R&D经费投入居GDP十强城市第6位,但人均规模排名第9位,需通过场景创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7] - 政府规定投资/采购项目需预留比例用于新技术应用,并在三大新区先行先试[10] 民营经济支持 - 民营经济贡献成都50%经济总量、60%税收、90%科技创新和就业,但2024年中国民企500强仅10家上榜[8] - 民促中心累计开展278场企业服务活动,惠及超万家企业,促成409家企业获228家金融机构对接[9] - 政策创新案例:简化食品加工许可使1919酒饮跨界卖咖啡,53家门店试点月销售增长超300%[9][12] 招商引资成果 - 招商中心填补市级统筹空白,一季度引进重大项目331个(完成进度255%),总投资2959亿元(完成153%)[12] - 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引进89个项目,星际荣耀火箭基地将填补成都总装领域空白[12][13] - 招商AI金融超市提供"融资+政策+资源"打包服务,强化市场化招引能力[11] 经济运行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成都GDP同比增6%,在2万亿级城市中与苏州并列领跑[11] - 民营经济增加值增6.2%(高于全省0.6pct),民间投资增14.6%(高于全国14.2pct)[11]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14.6%,高技术服务业营收增12.4%,新兴产业增长强劲[11]
降雨造成部分河流发生小幅涨水 7市(州)提前转移避险3000余人
四川日报· 2025-05-06 14:21
降雨情况 - 5月4日8时至5日8时,四川省盆地西南部、西北部大部、东北部部分地区及宜宾、凉山等地降大到暴雨,局地降大暴雨 [1] - 受降雨和水工程调蓄影响,成都、乐山、南充、宜宾、广安、达州、雅安、眉山、甘孜等地部分河流发生小幅涨水过程 [1] - 5月4日7时至5日7时,7个市(州)16个县(市、区)共提前转移避险3002人 [1] 水文预测 - 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预测,本周(5月5日至11日)全省主要江河水势较为平稳,发生超过警戒水位洪水的可能性小 [1] - 预计5日8时至7日8时,甘孜、阿坝、凉山、乐山、雅安、眉山、成都、宜宾、泸州等地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小幅洪水波动,超过警戒水位的可能性小 [1] - 本周盆地西南部、南部、西北部,川西高原南部、攀西地区东北部降雨区域内部分山溪沟及中小河流因局部强降水有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1] 防汛措施 - 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要求各市(州)密切关注实时雨水情和预测预警信息,认真做好强降雨引发的区域性暴雨洪水、内涝、山洪以及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各种次生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2] - 加强水利工程巡查值守,关注强降雨区域内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中小型水库安全运行、低洼易涝区排水防渍等工作 [2] - 及时转移避险,加强在建工程安全管理和旅游景区人员管控 [2]
全省高速公路网车流量2269.3万辆次,同比上升8.3% “五一”假期入川总车流量:80.1万辆次
四川日报· 2025-05-06 08:31
旅游出行数据 - "五一"假期国内十大热门自驾游城市中,成都居首位 [2] - 成都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并列旅客订票量最高的城市第一梯队 [3] - 5月1日至5月4日,成都边检站共验放出入境人员6.8万余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3.9% [3] 公路交通 - 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车流量2269.3万辆次,同比上升8.3% [2] - 出川总车流量76.6万辆次,同比下降0.5% [2] - 入川总车流量80.1万辆次,同比上升6.8% [2] 铁路运输 - 5月1日至5月5日,成都车站累计发送旅客257.7万人次,日均51.5万人次 [2] - 成灌铁路连续3日发送量破纪录 [2] 民航数据 - 以成渝、云贵为始发地或目的地的热门航线占据"半壁江山" [3] - 成都航空口岸国际及地区定期直飞客货运航线达86条 [3] - 入境外籍人员7500余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83% [3]
“五一”假期四川迎客4365.28万人次 四川多个景区接待量创新高
四川日报· 2025-05-06 08:10
旅游行业整体表现 - "五一"假期全省共接待游客4365.28万人次 实现旅游消费总额235.01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75%和11.13% [1] - 全省905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079.19万人次 门票收入33057.52万元 同比分别增长14.76%和13.46% [1] - 全省18家5A级景区接待游客325.36万人次 门票收入11296.52万元 同比分别增长4.98%和8.10% [1] 重点景区表现 - 三星堆 九寨沟 青城山-都江堰 乐山大佛 峨眉山等热门景区连续多日门票售罄 [1] - 宽窄巷子5月3日接待游客19.7万人次 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接待10.42万人次 均创单日历史新高 [1] - 剑门关景区接待游客25.21万人次 同比增长18.47%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文旅活动与消费促进 - 成都推出240余场重点文旅活动和8大促消费场景 接待游客1551.6万人次 旅游收入129.1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6.2%和11.6% [2] - 宜宾发放10万张"免费品鉴券"及700万元消费券 拉动消费超3500万元 [2] - 广安推出火车票享华蓥山门票半价政策 川渝周边游客占比提升25% [2] 创新文旅产品与业态 - 乐山推出"美食+"组合式产品 吸引大量游客 [2] - 省旅投集团推出"巴中红色文化3日游""九寨动车游"等新产品 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8.40% [2] - 凉山西昌换装旅拍订单量同比增长200% 广元青川坝坝音乐会和篮球赛事接待游客83.8万人次 同比增长29.91% [2] 平台与城市热度 - 携程 去哪儿 同程 飞猪 途牛等平台假日报告中 成都均登上全国热门榜单 [1] - 成都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40.7% [2]
消费市场供给多元活力十足 一千余场活动释放假期消费潜力
四川日报· 2025-05-06 08:10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四川省550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实现销售额25 1亿元 同比增长5 9% [1] - 全省线下消费金额606 4亿元 同比增长6 3% 消费笔数1 7亿笔 同比增长3 6% [1] - 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合计拉动消费达470亿元 [4] 促销活动与特色主题 - 全省商务系统组织"春启万象·购在天府"消费促进活动 累计组织超1万家重点商贸企业开展1250场次促消费活动 [1] - 成都围绕五大主题板块打造百场特色活动 重点企业推出超5亿元促销让利优惠 [2] - 攀枝花推出六大主题促消费活动40场次 带动消费超15亿元 [2] - 泸州开展"春启万象·惠享泸州"消费季活动超100场 吸引消费者超8万人次 拉动消费1 2亿元 同比增长13% [2] 消费新场景与创新模式 - 全省80个消费新场景吸引客流超8000万人次 实现销售额超35亿元 [2] - 成都淮州机场组织"低空+文旅"体验项目 眉山天府新区开通3条航线及"云端定格"体验 [2] - 泸州引入七大首店及川南首展 成都锦江区优化"即买即退"服务 相关消费金额较节前增长超270% [3] 文旅演艺与互动体验 - 绵阳实景剧《宝莲灯·仙海奇缘》吸引客流15 29万人次 同比增长22 7% [3] - 宜宾推出全国首部行浸式躺游夜游《石海长歌》及沉浸式溶洞餐秀《仙宴洞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