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资讯

搜索文档
新东方与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达成战略合作,共绘生态保护与教育公益新蓝图
环球网资讯· 2025-05-28 16:17
战略合作与捐赠 -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与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生态保护与教育公益的融合[1] - 新东方公益基金会向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捐赠100万元人民币,专项用于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项目[5] - 双方将在生态教育推广、公益项目共建、科学考察与成果转化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5] 三江源生态保护重要性 -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3] - 2021年三江源成为首批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标志着其生态保护工作进入系统化、高标准新阶段[3] - 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长期致力于守护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是连接政府与社会的重要纽带[3] 新东方公益事业拓展 - 新东方创立32年来业务已涵盖教育服务、生活服务、文旅服务三大领域,长期致力于教育均衡发展等公益实践[3] - 此次合作标志着新东方公益事业迈入生态保护新领域,旨在探索教育赋能生态保护的创新模式[3] - 公司董事长俞敏洪表示将发挥资源优势,在三江源科学考察、生态研究和环保理念传播等方面贡献力量[4] 文旅与公益结合 - 此次签约是俞敏洪团队"青海自驾骑行之旅"的重要行程安排,团队40余人将在青海进行15天深度体验[5] - 2024年以来俞敏洪团队已深入西藏、新疆、川滇等地,通过直播等方式展示当地景观,并开展公益捐赠[6] - 在西藏捐赠100万元助力先心病项目,在新疆捐赠170万元支持教育发展,在川滇与甘孜州达成战略合作[6] 文旅产业人才建设 - 俞敏洪受聘成为徐霞客文旅学院院长,表示将利用积累的资源为文旅产业输送高素质人才[6] - 公司通过"旅行+"模式不断拓展深度和价值,既助力当地资源推广,也引入优质资源与创新理念[6]
浙江台州举办“学为中心”AI循证课堂成果展示活动
环球网资讯· 2025-05-28 15:32
教育数字化战略 - 浙江省台州市教育学会主办"学为中心"AI循证课堂成果展示活动 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1] - 活动由天台县教育局和赤城小学承办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提供学术指导 翼鸥教育・ClassIn给予技术支持 [1] AI技术赋能教学实践 - 活动源于杭州市天长小学与天台县赤城小学联合承担的华东师范大学子课题《AI课堂:基于技术赋能的小学循证教学课例研究》 旨在通过AI技术赋能教学实践 探索循证教育的创新路径 [3] - 天台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叶安逸强调深化AI技术在教学场景中的应用 推动课堂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型 [3] - 台州市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凌云提出AI循证课堂三大期待:精准化教学 资源共享 成果转化 [4] AI技术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 何君红老师展示《立体图形的复习与关联》课例 借循证课堂与AI数字报告改进课堂问答行为 调整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在课堂中的时间占比 [4] - 丁聪老师运用AI技术重构英语课堂 优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分配 提升提问质量 增加开放性问题的比例 [5] -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郑鑫强调AI技术应成为教师"反思性实践"的助手 助力教学从经验驱动转向循证驱动 [7] AI时代的教育变革 - 杭州市天长小学党支部书记楼朝辉指出AI时代会给教育教学带来巨大变革 将对儿童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产生颠覆性变化 [7] - 天台县赤城小学校长崔寅生承诺持续深化"学为中心"的AI循证课堂实践 以技术重构教学范式 以数据驱动精准育人 [8] - 赤城小学与天长小学通过跨区域教研联动与资源共享 构建深度融合的教育共同体 实现"研教共生、成果共育" [8]
媒介为文学创造全新的环境
环球网资讯· 2025-05-28 15:19
网络文学的概念与媒介影响 - 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文学界广泛接受[1] - 互联网媒介应被视为文学的第五要素,对文学产生深远影响[1] - "媒介即信息"理论指出互联网重构了文学生态环境,创造新的社会结构和话语机制[2] 网络文学的发展规模 - 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75亿人,建成全球最大互联网基础设施[2] - 网络文学写作人数超过2000万人,作品总量达3000多万部[2] - 每年新增网络小说400多万部,展现出强劲的创作活力[2] 网络文学的创作生态 - 互联网为各行业背景人士提供写作机会,包括专业人士和爱好者[3] - 网络文学实践是大众表达自我的写作实践,拓展了文学写作视域[3] - 文学网站开发跟帖、本章说等互动功能,使读者成为创作参与者[6][7] 网络文学的内容特征 - 融合中西文化元素,包括古典神魔小说、欧美奇幻、日本动漫等[4] - 出现上百种小说类型,继承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并创新发展[7] - 内容具有高度兼容性,成为影视、动漫改编的重要源头[5] 网络文学的社会影响 - 互联网媒介开创全新文学时代,2008年中国网络阅读首次超过图书阅读[8] - 网络文学是古典类型小说传统与互联网对话精神的结合[8]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网络文学提供丰富创作资源[7] 网络文学的产业价值 - 网络文学在IP产业取得突出成绩,内容存量不断增长[5] - 产业起步较晚但在影视、动漫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5] - 优秀作品通过读者筛选机制产生,具有良好市场基础[5]
三农会客厅丨青年科学家石爱民:植物蛋白的创新路
环球网资讯· 2025-05-28 15:06
植物蛋白行业概述 - 植物蛋白正以多样形式融入三餐 重塑人类与食物的关系 背后是现代人对健康与环保饮食的追求 [3] - 我国是世界油料种植 加工 消费大国 通过技术创新可使原料利用率提升20倍以上 [3] - 植物蛋白是解决未来人类蛋白需求缺口的关键 更是减少农业碳排放 助力"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 [3] 花生蛋白开发与技术突破 - 我国年产花生饼粕蛋白390万吨 但90%用作饲料 而大豆蛋白已应用于200多种食品 花生蛋白附加值亟待提升 [4] - 团队首创"原料-蛋白-颗粒-乳液"技术链 研发高溶解性植物蛋白粉 新型植脂奶油等产品 植物蛋白微凝胶颗粒构筑机制和"3D弹性界面膜"稳定机理为产业化提供理论支撑 [4] - 山东企业已将技术转化为植脂奶油 冰淇淋等产品 未来将拓展到植物基素蛋液等领域 [4] 植物蛋白未来技术方向 - 未来突破方向包括绿色提取 功能改性 质构重组和营养强化四大技术领域 [4] - 高水分挤压和3D打印技术将推动植物基肉 蛋 奶制品爆发式增长 [4] - 植物基食品能缓解慢性病问题 更能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重塑全球食品产业链 [4] 国际合作与产业落地 - 团队与欧洲 中亚 非洲科研机构合作频繁 助力当地产业升级 为中国农业科技"走出去"积累经验 [5] - 非洲项目中政产学研协同 解决技术短板并推动产业落地 [5] - 团队发起"全球花生品质评价与基础数据库构建"国际大科学计划 已与10个国家签署协议 将提升我国在全球花生产业中的话语权 [5] 科研与产业结合 - 植物蛋白加工利用新技术 新产品是企业最关心的 饼粕蛋白产品可成为新利润点 部分企业计划将植物蛋白作为主产品 [6] - 研发高品质植物蛋白加工制品有赖于科技创新 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必须相辅相成 [6] - 协调23家单位历时五年完成"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并获得综合绩效评价优秀 证明中国科研潜力 [6]
浪潮云两案例入选IDC中国数据空间市场最佳实践
环球网资讯· 2025-05-28 14:14
数据空间市场分析 - IDC发布《中国数据空间市场分析,2025》报告,预测城市数据空间市场将快速增长,2025年进入快速发展期[1] - 数据空间当前处于探索期,注重管控能力,由业务需求驱动建设,通常有单一运营主体[1] - 国家数据局推动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开发和利用,加速市场发展[1] 浪潮云在数据空间的实践 - 公司两项案例(济南城市可信数据空间、电力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入选IDC中国数据空间最佳实践[1] - 依托分布式智能云,从新要素、新产品、新模式三方面打造可信数据空间产品,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撑能力[1] - 解决数据要素参与方的安全与信任问题,实现"数据不出域、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1] 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建设 - 济南城市可信数据空间集成数字身份、隐私计算、加密传输等技术,推动数据融合与业务重塑[2] - 聚焦金融服务、社会治理等场景,助力济南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2] 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应用 - 电力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撑智能化运行[2] - 光伏出力预测场景整合气象与电站数据,通过机器学习提升预测精度,优化电网调度[2] 技术发展趋势 - 数据空间核心目标是促进合规流通,需关注隐私计算等技术生态建设[3] - 大模型在数据空间中的作用将被重点发挥[3] - 公司计划基于海若大模型和可信数据空间产品,推进智数云安一体化创新模式[3]
中国汽车胶粘材料实现技术突破 苏轶新材专利体系赋能新能源产业链
环球网资讯· 2025-05-28 11:49
公司技术成果 - 公司通过持续技术攻关在汽车胶粘材料领域取得系列创新成果 已获16项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 形成覆盖胶粘制品全产业链的技术解决方案 [1] - 研发的"厚型泡棉胶带生产工艺"通过增韧剂改性聚丙烯树脂技术 使产品耐疲劳性提升15% 断裂伸长率提高10% 年均销售额达1100万元 [1] - 技术体系涵盖激光定位分切、压力可视化涂布等关键工艺 "手持贴胶枪"专利技术将切口整齐度提升3% "压力可视化压辊"专利解决传统工艺压力不均导致的脱落问题 [1] 市场应用 - 相关产品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耐高温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 技术已应用于多家新能源车企的电池组装配及车身轻量化设计 [1] - 产品已通过多项国际认证 在动力电池封装、车内降噪等环节实现进口替代 [2] 行业背景 - 国内汽车高端胶粘制品市场曾长期依赖进口 2010年前后进口依存度达85% [1] - 随着新能源汽车对材料耐温性(电池组工况90℃以上)、环保性要求的提升 胶粘材料技术创新正成为供应链关键突破点 [2] - 目前该领域国内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年均增长12% 公司等企业正探索将传感技术植入胶粘材料 开发具备实时状态监测功能的智能材料体系 [2] 公司资质与合作 - 公司成立于2005年 拥有无锡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质 2024年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比达82% [1] - 先后成为美国3M特约经销商(2009年)及北美Pregis保护膜产品特约加工商(2022年) [2]
人类最早何时会用鲸骨制作工具?国际最新研究发现2万年前证据
环球网资讯· 2025-05-28 11:42
法国朗德省杜鲁蒂岩洞出土的灰鲸骨制大型投射器尖,年代可追溯至1.8万至1.75万年前(图片来自 Alexandre Lefebvre)。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北京时间5月27日夜间发 表一篇古生物学论文称,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可能早在2万年前已经会使用鲸骨制作工具。 这些工具的发现,是目前所知人类最早使用鲸骨制作工具的证据,不仅有助于拓展人们对早期人类使用 鲸类遗骸的理解,也展示出古代鲸类生态的一个侧面。 研究人员2022年在法国巴斯克伊斯图里茨洞穴进行的挖掘,发现了数十件鲸鱼骨制成的物品(图片来自 Jean-Marc Pétillon, Christian Normand)。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该论文介绍,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古代人类很可能将鲸类作为资源利用,但史前沿海考古遗址非常脆弱, 且易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因而重建人类与海洋哺乳动物过去的互动很有难度。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通讯作者、法国图卢兹大学Jean-Marc Pétillon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对北大西洋比 斯开湾周边遗址发掘的83种骨制工具,以及西班牙 ...
揪出“内鬼”基因 根治“水稻流感”
环球网资讯· 2025-05-28 11:42
基因编辑技术在水稻抗病领域的应用 - 科研团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使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下降44%,且未使用化学农药 [1] - 采用"基因编辑+诱导免疫+物理屏障"组合技术,为水稻提供绿色防控方案 [1] - 中国工程院院士评价该研究开辟了作物抗病改良与生物农药结合的新范式 [1] 纹枯病对水稻产业的影响 - 纹枯病导致我国每年水稻减产超百万吨,是影响高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1] - 该病害具有传播范围广、感染性强特征,被称为"水稻重度流感" [2] - 传统防治手段效率低,目前主要依赖化学农药,年防治规模远超其他病害 [2] 基因筛选技术突破 - 团队筛查上万个基因,发现OsERF7和PPS-b两个关键感病基因 [3][4][5] - 敲除OsERF7基因使改良水稻病斑面积缩小32%,病情指数降低21.4% [5] - 筛选标准需确保基因编辑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 [4] 纳米疫苗技术创新 - 研发MSN-SA纳米疫苗可穿透植物表皮蜡质层,激活免疫信号通路 [6] - 纳米颗粒分解后形成生物硅物理屏障,降低病原菌侵染效率 [6] - 纳米技术推动农药向高效、智能、环保方向发展 [6] 协同防控效果验证 - 基因编辑与纳米疫苗组合使防控效果提升44% [7] - 大田试验显示病情控制在4.07级,达到化学药剂68.5%的效果 [7] - 该方案减少70%化学农药使用量,产量损失控制达常规农药89.7%效果 [7]
“星舰”第九次试飞表现怎么样?
环球网资讯· 2025-05-28 11:36
星舰第九次试飞结果 -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进行第九次试飞 火箭第一级助推器发生爆炸 第二级飞船失控[1] - 首次重复使用的"超级重型"火箭助推器在试飞中爆炸 第二级"星舰"飞船顺利进入太空但未能完全打开侧舱门部署模拟卫星 地面控制中心失去对飞船的控制[3] - SpaceX确认失去对飞船控制后决定不再尝试重新点火 "星舰"飞船将在不受控条件下坠入大气层 残骸预计落入印度洋水域[3] 星舰技术参数与设计目标 - "星舰"火箭总长约120米 直径约9米 由第一级长约70米的"超级重型"助推器和第二级"星舰"飞船组成 两级均可重复使用[5] - 该火箭设计目标是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乃至火星[5] 历史试飞表现 - 在今年1月和3月进行的第七次和第八次试飞中 火箭第一级助推器均成功实现发射塔"筷子夹火箭"回收 但第二级飞船在上升期间快速解体[5] 火星任务时间表 - 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表示"星舰"将于2026年年底搭载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登陆火星[7] - 马斯克称如果登陆顺利 载人火星任务最早可能于2029年实施 2031年的可能性更大[7] - 马斯克经常调整"星舰"执行火星任务的时间表 去年年初曾表示将在5年内实施首次不载人探测火星任务 7年内实施首次载人探测火星任务[8]
地核“漏”了吗?火山岩提供最有力证据
环球网资讯· 2025-05-28 10:11
地球结构新发现 - 研究挑战传统观点 首次提供地核物质向外泄漏至地表的直接证据 夏威夷火山岛岩石分析显示地核物质被热岩浆柱推至地表 [1] - 同位素特征差异显著 钌同位素(原子量100/101/102)测量技术突破 夏威夷样本与地壳其他区域存在明显差异 证实物质源自地核-地幔边界 [2] - 地核形成于40亿年前 地幔地壳含陨石撞击物质 不同区域同位素浓度具有独特性 岩浆柱活动轨迹为研究提供新方向 [2] 研究方法与技术 - 改进微量钌提取技术 质谱仪分析精度提升 捕捉到此前无法识别的微小同位素差异信号 [2] - 选择夏威夷热点区域 岩浆源自地幔最深处 穿透地壳喷发的特性使其成为理想研究对象 [2] 科学意义与争议 - 氦-3/钨/氢同位素异常曾为间接证据 新研究通过钌元素确立更直接关联 但学界认为完全排除其他解释仍需更多样本验证 [1][2] - 数据将推动地幔演化理论重构 为地球化学界重新思考行星形成历史提供关键依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