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方日报网络版
icon
搜索文档
佛山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统一行动 全覆盖无死角筑牢“防蚊墙”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8 15:41
行动概述 - 佛山于8月7日开展全市爱国卫生运动统一行动,旨在通过环境卫生整治清除蚊虫孳生环境,以防控基孔肯雅热 [1] - 行动要求确保全覆盖、无死角,筑牢基孔肯雅热群防群控严密防线 [1] 参与主体与行动内容 - 机关企事业单位发动干部职工进行单位卫生大扫除,并组织人员下沉村(社区)支持基层行动 [1] - 厂企落实"门前三包",发动员工清理办公区、厂区及周边环境,确保无垃圾杂物堆积和积水 [1] - 村(社区)和物业小区工作人员重点清除垃圾收集点、地下车库、背街冷巷等区域的垃圾杂物和雨后积水 [1] - 个体商户和市民重点清除经营场所、房前屋后等区域的垃圾杂物和积水,保持沟渠下水道畅通 [1] 公众参与机制 - 佛山呼吁市民通过拨打12345热线或使用"佛山12345"小程序举报身边的卫生黑点和蚊虫孳生隐患 [2] - 举报重点场所包括居民住所、公园、建筑工地、农贸市场、城中村及楼顶、地下车库等重点区域 [2]
珠海海洋生产总值破1000亿元 将持续发力海上新基建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8 15:41
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珠海海洋生产总值2024年突破1000亿元[2] - 上半年渔业产值达50.72亿元 同比增长5.0%[2] - 隘洲海洋牧场预计年渔获量2500吨 年产值约9000万元[2] 海洋牧场建设进展 - 格盛科技养殖平台年渔获产值突破3000万元 近期收获10万斤章红鱼并投放4万余尾鱼苗[2] - 计划2025年底实现海洋牧场养殖水体超150万立方米[3] - 推进种苗繁育基地 功能饲料基地 智能养殖工船等基础设施建设[3] 海洋装备与技术突破 - 珠海试验场开展"南鲲"号兆瓦级波浪能平台 "珠海云"无人母船等装备试验[4] - 聚集南方海洋实验室 国家海洋试验场等重大科研平台[4] - 建设海水淡化项目 东澳岛工程将于2025年6月投产[4] 产业融合创新模式 - 海洋牧场结合海上风电 观光旅游 休闲海钓等多业态融合[3] - 风渔融合装备包括"格盛1号""澎湖号"养殖平台及"湾区伶仃"号养殖工船[2] - 形成海上风电光伏支撑 科研平台创新 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立体开发体系[4]
产值超50亿元 肇庆高要构建肉桂全产业链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8 15:41
行业规模与地位 - 高要区肉桂种植面积达70.05万亩 年产桂皮14.46万吨 全产业链综合产值52.5亿元 为全国最大肉桂种植区 [1] - 产品主要出口中东、北美及东南亚地区 出口占比超九成 [1][3] 产业链价值提升 - 原材料出口利润仅1%-2% 加工为肉桂粒/粉后利润提升至50% 桂油产品价格高峰达24万元/吨 [3] - 加工厂年销售额预计突破3000万元 规模化种植基地采用统一管理体系使亩产增收23% [2][3] 市场应用与需求 - 肉桂口感柔和适配食品调料需求 成为星巴克、李锦记等企业长期重要原材料 [1] - 本地咖啡店单日销量达700-800杯 高峰客流量约3000人 产品融合肉桂粉形成特色风味 [1] 基础设施与效益 - 355公里"桂山路"贯通使运输效率提升3倍 解决原料出山"最后一公里"问题 [3] - 农户通过种植肉桂年均增收2-3万元 带动年轻人返乡参与种植与副业发展 [3]
广州地铁十三号线二期年内开通4个站 已启动与一期“贯通跑图”试运行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8 15:41
项目进展 - 广州地铁十三号线二期鱼珠至天河公园段将于今年率先开通 该段全长8.3公里 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8% 4座车站及轨行区已进入运营调试阶段 [1] - 项目已启动与十三号线一期的"贯通跑图"试运行 试运行期间全天执行"天河公园—新沙"交路 二期鱼珠至天河公园段不载客 [1] - 调试期间高峰期行车间隔将缩短 工作日高峰期上线15列车 行车间隔由早高峰约7分钟、晚高峰约9分钟均缩短至约6分钟 [1] 线路规划与影响 - 十三号线二期(朝阳—鱼珠)呈东西走向 全长约34公里 设23座车站 串联白云、荔湾、越秀、天河、黄埔五大行政区 [1] - 未来将与十三号线一期(鱼珠—新沙)共同构建城市东西向骨干线 能有效疏导五号线客流压力 [1] - 线路将提高东、西部客流直达市中心的便捷性 优化轨道网络运营服务水平 [1] 运营调整 - 周六日运营打破现有全天平峰模式 高峰期上线14列车 行车间隔由约12分钟缩短至约6分钟 [1]
云浮畅通民意渠道 把“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8 15:41
医疗服务优化 - 新兴县人民医院通过设置"有意见'码'上说"意见码收集患者匿名反馈并督促科室立行立改 [1] - 医院针对患者反映的"排队慢、就诊难"问题开设简易门诊为慢性病患者和复诊患者提供快速开方服务 [1] - 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服务内容整合优化后患者就诊效率大幅提升 [1] 民生诉求响应机制 - 云浮市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通过"码上监督码上办"和12345热线等平台畅通群众意见反馈渠道 [1] - 各级党组织通过常态化联系群众活动收集诉求建议17000多条并采纳10000余条 [2] - 基层问需问难机制包括召开座谈会和开展"四个万家"直接联系群众活动 [2] 民生实事落地案例 - 全市5个车管所服务大厅、37家机动车检测机构和9个邮政网点同步开启车管业务周末办模式 [2] - 罗定市黎少镇横岗村党支部成立助荔先锋队带动农户平均增收近10000元 [2] - 云安区教育局打造阳光食堂智慧监管平台获得家长积极评价 [2]
省运会倒计时一周年 东道主茂名将承办70%比赛项目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8 15:41
本届省运会竞体比赛设34个大项50个分项942个小项。作为东道主,茂名将承办本届省运会竞体比赛35 个分项的比赛项目,占比70%。茂名共设置34个场馆,负责承办35个分项的比赛,其中新建17个、维修 改造13个、临时建设4个,皆按计划推进。除满足赛事要求外,茂名还将充分考虑服务赛后运营和全民 健身活动,注重场馆的持续利用。 作为2026年省运会的主场馆,茂名奥体中心"一场两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跳水馆)进入最后冲刺 阶段,预计今年9月底整体完工。其独特的"荔枝纹理"外观和"海贝浮岸"造型,凸显"山海茂名"特色, 将成为茂名的城市新名片。 8月7日,茂名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广东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暨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倒计时一周年新闻发布 会。两项赛事将于2026年8月在茂名举办,当地正以"简约、安全、精彩"理念推进筹备,力争实现"办好 一次会,兴旺一座城"目标。 ...
全民健身日 共迎十五运 已有上百万人参加全运群众赛事相关活动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8 09:46
今天(8月8日)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自2009年首个"全民健身日"设立以来,每年的8月8日已成 为健身爱好者共同的"节日"。再过93天,由广东、香港、澳门联合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拉开 帷幕,"全运之年"的"全民健身日",又有着新的内涵。 走出家门,走向运动场,一起动起来。十五运会不断激发着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全民健身的热情。本届全 运会,群众赛事活动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其中148个小项在开幕前完成,预计约有1.1万名运动员参 加决赛。上百万人参加了群众赛事预赛和"我要上全运"赛事活动,几乎"周周有比赛"的生动场景,成 为"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的真实写照。 "共享",是十五运会筹办工作的理念之一,也是办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全民共 享,是"十五运"这场体育盛会的最温暖底色。 全运群众赛事如火如荼 在清远举行的全运群众赛事中国式摔跤项目决赛现场,代表河北队出战的牧民布仁吉日嘎拉勇夺男子65 公斤级冠军。"父母和媳妇在家打理牛、羊、马,我来参加十五运会,还拿了冠军!"平日里挥舞马鞭的 双手,在全运赛场上书写传奇。 搭建体育爱好者的大舞台 全运会,不仅仅是专业运动员的竞技场,更是普 ...
河源和平聚力建设供销农场示范带破解农业发展难题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7 16:54
项目背景与核心模式 - 广东省和平县于去年8月入选省"社村"合作试点县,开启以供销网络嫁接农村土地资源的变革 [1] - 项目核心为创新构建"规模化流转复耕+社会化服务管理+市场化运营交易"协同机制,推动供销社技术渠道与农村土地劳动力深度融合 [1] - 主导产业确定为丝苗米和蔬果,旨在解决土地撂荒、农业社会化服务及农民增收问题 [1] 土地整合与流转成效 - 汤湖村曾为河源市最大撂荒耕地村,自2003年起近1000亩耕地撂荒 [2] - 通过"社村"合作打破田埂阻力,2024年全县完成土地流转9224亩,将分散"小田"整合成260块连片"大田" [3] - 汤湖村因土地流转成效显著,获得和平社村公司发放的最高8万元流转奖励 [3] - 一年间全县盘活撂荒地7329亩,带动村集体增收超500万元 [1] 社会化服务与产业运营 - 2024年印发《和平县农业社会化服务及全程托管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打造"县镇村联合+全程化服务"全产业链经营服务体系 [4] - 种植过程实行严格标准化管理,以豇豆为例,从起垄行距到商品化处理包装均有标准,一级豆可直供胖东来、钱大妈等大型商超 [5] - 和平社村公司支付联动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资金已超500多万元,支付村民务工费超过100万元 [6] 经济效益与乡村发展 - 汤湖农场项目使村集体收益增加约31.8万元,预计今年带动村集体收入增加超百万元 [5][6] - 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农场务工获得收益,如汤湖村村民宋慧每日务工收入120元 [5] - 项目配套推进产业大道、温泉泉眼、法治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汤湖村2024年上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 [5][6] 未来规划与扩展 - 汤湖农场规划分三期建设,总面积约1000亩,一期106亩种蔬菜豇豆,二期569亩种水稻豇豆,三期325亩打造示范供销农场 [6] - 计划在全县试点镇村布局1000亩豇豆和1000亩玉米种植基地 [6]
全省首个集体林地规模化合作开发试点项目落地阳江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7 16:54
项目模式创新 - 采用"村集体+国企"模式,通过"三权分置"改革盘活闲置林地资源[1] - 创新"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村集体参与、金融支持"四维联动机制[1] - 村集体以林地入股,国企负责资金投入和运营管理,商业银行提供专项贷款支持[1] 经济效益 - 预计14年内试点村集体收益较传统租地模式每亩增收超8倍[1] - 和平村300多亩林地因改革将结束多年闲置状态[1] - 龙胜村连片林地将改变因劳动力不足导致的低效益状况[1] 生态效益 - 选用黑木相思等优质树种混交乡土阔叶林优化林分结构[1] - 提升碳汇能力助力生态修复[1] - 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跃升[1] 制度创新 - 构建多元合作经营、利益共享分配、科技支撑和监管保障"四个体系"[1] - 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联动机制[1] - 作为全省首个集体林地规模化合作开发试点项目[1]
珠海:建立“三张清单”制度 打造湾区“场景实验室”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7 16:54
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与科技创新 - 粤港澳大湾区首条跨城海岛低空快线开通,空客H135直升机实现深圳蛇口至珠海东澳岛20分钟直达,推动"低空+海岛"旅游新体验 [1] - 珠海重点发展"低空+文旅""AI+政务""机器人+医疗"等多元应用场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1] 珠海市应用场景驱动创新政策 - 珠海全国首创"三张场景清单"制度(机会/能力/标杆案例清单),通过场景开放破解城市发展与企业技术落地双重需求 [1] - 已发布170个应用场景机会、87项能力清单及218个创新产品,覆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医疗等五大领域 [2] - 政策思路从直接补贴转向提供测试场景,以"政府发单、企业接单"模式推动技术商业化 [2] 人工智能领域场景应用 - AI技术应用于交通物流监测系统,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并缓解拥堵 [3] - 智慧政务领域实现审批流程自动化,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3] - 教育智能化通过AI个性化教学方案优化全流程教学 [3] 专家评审与市场化合作机制 - 全省首创专家评审立项机制,助力企业形成可盈利商业模式,案例包括格迅降碳的集中供冷节能改造项目 [4] - 格迅降碳项目采用波谷蓄能技术,年节电24万度(等效72吨标准煤),为园区租户年省电费56.7万元,投资回收期3年 [5] 创新服务生态构建 - 香山全球科创路演中心提供"双免"优惠及全链条服务,"香链通"平台实现企业需求快速响应 [5] - 开放场景已吸引净宇智能等创新企业落地,形成中小城市突破资源限制的新范式 [5]